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教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精选课件

40
ppt精选版
五、疫情爆发的控制 (一) 预防策略 1.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
治措施 2.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工作质
量 3.制定国家流感疫苗免疫指导性方案,作
好重点人群免疫
41
ppt精选版
(二)一般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 2.早报告、早隔离 3. 对接触者的措施
16
ppt精选版
五、免疫力
(一)体液免疫 1.血凝素抗体
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能中和病毒 人感染后4-7天可从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中检出, IgA在
2周达高峰,IgG4-7周时达高峰,可维持1-2年 株特异性
2.神经氨酸酶抗体
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表面释放,减少病毒繁殖和扩散 株特异性 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人增多;限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3.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 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 疫措施等有关。 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
25
ppt精选版
(三)超额死亡率 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 超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 部分 由此计算出的绝对死亡数称为“超额死亡人数” 较准确地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
流感病毒的型别
甲、乙、丙三型流感的临床表现类似,但 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差异。
自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曾出现过三种 亚型,即1957年出现的甲2(H2N2)亚 型(也称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甲3 (H3N2)亚型(也称香港)和1977年重 现的甲1(H1N1)亚型流感(也称俄罗 斯流感),这三种亚型的流感均首发于中 国
80 to 120 nm
流行性感冒讲课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流感 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为主要传
染源
传播途径:主 要通过飞沫传 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物体
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人 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儿童、 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更容易感
染
流行特征:流 感在冬季和春 季容易爆发, 其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喉 咙痛、流鼻涕、
头痛等
诊断方法:根 据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史和 实验室检测结
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测: 检测病毒抗原
或抗体
鉴别诊断:与 普通感冒和其 他上呼吸道感
染相鉴别
流行性感冒的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感染 源
增强免疫力
推广疫苗接种计划
控制策略
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和预警 系统
介绍一个典型流感病例,包括患者 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
讨论病例中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社交距离和卫生习 惯等
分析该病例中流感的临床表现和严 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总结病例分析的启示,强调流感的 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经验教训与启示
预防措施:加强个 人卫生,避免接触 感染源
流行性感冒的 治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发热、咳嗽、疼痛等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护理与康复指导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温,遵医嘱治疗,提供心理支持 康复指导: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流行性感冒》课件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2
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
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例如触
摸感染有病毒的表面后再触摸自己的口、
鼻或眼。
3
有限距离传播
流感病毒可以在有限距离内传播,例如 办公室、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环 境。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类型
A型病毒
最常见的流感病毒类型,能造 成大规模爆发和流行。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欢迎来到《流行性感冒》PPT课件。本课程将深入探讨流感的传播、症状、预 防、治疗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流感
流感,又称为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 强的传染性和季节性。它可以导致轻微的症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的传播
1
近距离传播
流感疫苗的副作用
流感疫苗通常是安全的,但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肌肉酸痛、头痛和低热等。这些副作用一 般在几天内消失。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可能因病毒变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 护。疫苗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流感疫苗的种类
常规疫苗
常规流感疫苗包括A、B型病毒 株,以应对季节性流感。
宽谱疫苗
宽谱流感疫苗可提供广泛保护, 预防多种流感病毒。
重组疫苗
重组流感疫苗使用基因工程技 术制备,提高疫苗生产效率。
疫苗的接种要求
1 人群推荐
疫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易感 人群和高危人群。
2 季节接种
最佳接种时间是每年秋季或冬季。
流感流行的原因
1 季节变化
流感在冬季和春季更容易流行,因为这时人们更密集地接触。
流行性感冒课件

演讲人
01 流行性感冒概述 02 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 03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04 流行性感冒治疗方法
目录
1 流行性感冒概述
流行性感冒定义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01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 03
播。
流感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
感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05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 式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物品或表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病毒,如 气溶胶传播
粪口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粪便或食物,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通 过咳嗽、打喷嚏、 说话等方式产生
的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的距离 较短,一般在1-
避免接触病患,减 少病毒传播机会
定期清洁和消毒门 把手、桌面等高频
接触区域
4
流行性感冒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 韦、扎那米韦等,可抑
制病毒复制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 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
发热、头痛等症状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 林、阿昔洛韦等,可抑
制病毒复制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 韦、利巴韦林等,可抑
惯、避免接触流感患者等。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
02 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性最强,容易引起大流行。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04 喉咙痛、肌肉或关节疼痛、
头痛、寒战、疲劳等。
流行性感冒分类
1
甲型流感:由甲型流感 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易引起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ppt课件

3.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在发病初期有一定疗效
厂区管理(预防)
1、发现流感病人应及时隔离。当厂区内流感病人 有增多的趋势,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2、在流感流行期间,不要在工厂内组织大型集会, 以免病毒传播。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应该开 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 3、组织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 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 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 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 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 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
健康教育
1、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告知员工在流行季节或 流行区,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还应注意劳逸结合、戒 烟等。 2、使员工了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 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 流感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 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3、流感流行期间尽可能的避免人群集聚,少去人 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空气消 毒,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出时均应带口罩进行防护。
常见 可能 严重
气管 炎肺 炎可 威胁 生命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以 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 鼓励病人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或用退热药.最好 体温维持在38℃左右。 (2)全身疼痛者可予解热止痛药。 (3)剧咳者予镇咳祛痰药。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虚弱鼻塞喷嚏咽痛胸部不适咳嗽并发症普通感冒少见少见轻微轻微常见轻度中度少见流感高热394000持续3344天显著常见且严重显著持续2233周偶见常见可能严重气管炎肺炎可威胁生命治疗要点11
2024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控制策略•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与护理目录•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流行性感冒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速度。
特点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变异,人群普遍易感,且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使得流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易感人群流感具有季节性,北半球通常在冬季流行,而南半球则在夏季。
此外,流感的流行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临床分型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可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
其中,单纯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等;胃肠型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肺炎型多见于老年人、儿童或原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气促等症状;中毒型则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近期内有流感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流感样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结果阳性。
鉴别诊断流感需要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其中,普通感冒症状较轻,无明显的季节性;上呼吸道感染则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等;肺炎则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实变体征。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
02流行性感冒病毒学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约80-120nm ,有包膜。
流行性感冒专题培训课件pptx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加 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流行性感冒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普及防控知识
向公众普及流行性感冒的防控知 识,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疫苗接 种、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方面,提 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测和预警
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的监测和预警 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
01
02
03
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触摸面部等。
公共卫生管理策略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布 预警信息、推广健康教育 等。
医疗机构防控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 诊疗水平、合理调配医疗 资源等。
04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及原则
01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相应的 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 痛药、止咳药等。
02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病原学特点
流感病毒类型
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
病毒结构
包括核心、基质蛋白和包膜,具有 抗原性。
病毒变异
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和温度敏感性变 异,导致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病毒复制
在上皮细胞内进行病毒复制,释 放子代病毒。
病理生理改变
流感大流行时,可导致大量患 者就医,给医疗资源带来巨大 压力。
流行性感冒的历史与现状
流感历史
自16世纪以来,全球共经历了多次 流感大流行,其中1918年的“西 班牙流感”最为严重,导致数千万 人死亡。
流感现状
目前,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感染 流感,其中数万人死亡。流感病毒 不断变异,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流行性感冒课件PPT(共51张PPT)

• 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 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也能引起动物流感流行 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 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 流行,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的其它动物中的确凿证 据。
•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 般不引起流感流行。过去一直认为人是丙型流感病毒 唯一的天然宿主,但近年来这种看法已得到彻底纠正 ,我国于1981~1982年从我国猪群中分离出多株丙型 流感病毒,并已得到世界公认。
临床实验室指标
• 一般实验室检查
– 1、血象: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血小板正常。
–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 2、骨髓象: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
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 – 胸部影象学检查 • 一般未见改变,或仅有肺纹理增强;重症患者胸部X线摄像 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胸腔积液。
Hospitalization (esp. elderly)
Employee absenteeism Hospitalization (esp. elderl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12/97.
流感病毒分型
Type A(甲型)潜在严重性
• 血清标本采集
• 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急性期应尽 早采集,最迟不超过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应在发病后 2-4周采集。单份血清一般不能作诊断。
• 血液标本,采血5毫升,2000-2500rpm离心15min。收 集血清,弃血凝块。
• 血清可在4 ℃ 存放一周,长期保存置-20℃冰箱。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抗原转变
由于基因组重排导致抗原性大幅 度变异,属于质变,产生新的亚 型。抗原转变容易引起世界性大
流行。
进化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和重配实 现进化,使其能够逃避宿主免疫 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同时适应新
的宿主和环境。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触摸口、 鼻、眼等部位而感染。在密闭、拥挤、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中,流感病毒更容易传 播。
分类
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抗原性的不同,流感 病毒可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而B型和C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小,主要引起局 部地区流行。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抗原漂移
由于病毒基因点突变导致抗原性 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产生新 的病毒株。抗原漂移不会引起世 界性大流行,但可引起中小流行
头痛
常见,多表现为胀痛或重压感 。
全身肌肉酸痛
以背部、腰部、四肢肌肉酸痛 为主。
呼吸道症状
如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 。
并发症与风险因素
并发症
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风险因素
年龄(老人和儿童风险较高)、 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染 )等。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流行
20世纪初,发生了三次世界性的流感 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 港流感”,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
流行性感冒的危害
对个体的危害
流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 、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导 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 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2、疫情控制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 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卫生部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理指南(2012版)》 – 卫办疾控发[2012]133号
《广东省流感防控相关指引(2015年版)》 – 粤卫办[ 2015]10号
具体疫情控制措施:
1、停止举办校内园内各种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孩子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园或较多人员集会, 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2、实施班级为单位的晨检和午检制度
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立即电话其家长领返,尽早到医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3. 加强因病缺勤登记
学校和托幼机构由专人负责与离校或离园的学生进行家访联系பைடு நூலகம்了解其每日健康状 况。记录热退时间,症状消失48小时后,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证明方可 回园或上班。
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
每年约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 <5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的风险较高。
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
<5 岁儿童中,41%的流感患儿平均需就诊2次以上。
2、重点人群疾病负担
五、预防控制措施
1、日常生活预防措措施
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用过的纸巾; 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
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 绝大多数儿童(93%)从出生至6 岁至少感染过一次
流感病毒。 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机构容易造成聚集性疫
情。
四、流行性感冒危害
1、儿童疾病负担
儿童感染流感后,体内抗体滴度水平更高,排毒时间更长
流行性感冒精品PPT课件

05
CATALOGUE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与展望
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1 2 3
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解析
深入研究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构成,阐明各基因片 段在病毒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为抗 病毒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
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
探讨流感病毒如何在不同物种间进行跨种传播, 揭示其适应新宿主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控制流 感大流行提供理论依据。
抗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通过抑制 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从 宿主细胞中释放和传播。
M2离子通道阻滞剂
RNA聚合酶抑制剂
如法匹拉韦等,通过抑制病毒RNA聚 合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通过阻断 病毒M2离子通道,抑制病毒复制。
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疫苗种类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 ,接种对象主要为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
药物预防
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Tamiflu)等可用于治疗流感,但需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用才有效 。同时,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流感的辅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对不同人群的危害程度
儿童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容 易感染流感病毒并出现严 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 炎等。
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且多 伴有慢性疾病,感染流感 病毒后病情较重,死亡率 较高。
孕妇
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流产 、早产、死胎等,对胎儿 和自身健康造成威胁。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流行性感冒PPT(共38张PPT)全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
他禽类、野猪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是否为传染源尚 待进一步确定。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分 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等,人与人传播缺乏 确切证据。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 的流行 。
第8版 传染病学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 毒科,呈形性,直径80~ 120nm,核酸为单股RNA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 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两种表面抗原 中层:基质蛋白(M) 内层:核衣壳,由病
毒基因组和核糖蛋白 (NP)组成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时间短。
丙型(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 甲型(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乙型流感 :局部流行,相隔5~6年发生一次;
鉴别诊断 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PT-PCR检测相应核酸。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 抗原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及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脑膜脑炎型: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时间短。 流感病毒感染将导致肺充血,粘膜下层局部炎性反应,细胞间质水肿,周围巨噬细胞浸润,肺泡细胞出血、脱落,重者可见支气管粘膜坏死、 肺水肿以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最常见,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 H9N2为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 疫苗接种是预防的基本措施,我国目前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关节痛、肌痛、全身不适及纳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9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如公用电话、 门把手等;勤洗手,也可选择酒精浓度为60%的 杀菌纸巾擦手。
综合征、肺出血。亦可继发感染、并发肾衰竭、 败血症性休克等而死亡。
2020/12/10
18
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 到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治疗与流感基本相同。
2020/12/10
19
预防
加强对禽类的监测。如确定有禽流感流行,应及 时销毁受染家禽,进行彻底的环境消毒。
避免接触病禽;不食未熟透的鸡肉、鸡蛋。 对禽流感患者应隔离治疗。 禽流感流行期间与禽类密切接触者,可口服金刚
烷胺预防。
2020/12/10
2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21
发病与年龄、性别无关,人群普遍易感。 亚洲是重灾区。
2020/12/10
14
传染源
鸡鸭 水禽类隐性感染、病毒携带状态, 迁徙鸟类有抵抗力,可长距离携带
2020/12/10
15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密切接触病禽
2020/12/10
16
疫情报告
截至2月12日,WHO网站共公布人禽流感病例272例, 其中死亡166例。
2020/12/10
2
2020/12/10
3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 传染源。动物也可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
定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 病。
4.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飞沫传 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一般多 发生于冬季,起始较陡,于2—3周内病例达高峰。 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次 流行持续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 免疫力。乙型流感与甲型相似,亦可引起流行。 而丙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专家建议,最好
每周锻炼三次,如快走、爬楼梯、打球等。可比 活动少的人患流感的几率低35%。
保持充足的睡眠 冬季每天睡眠时间要保证7-8小 时,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产生的抗体会减少一半。
2020/2020/12/10
11
禽流感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 H5N1 )直接 感染人类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2020/12/10
8
预防
隔离 在流感流行时,应尽可能隔离患者,加强 环境消毒,减少公众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 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药物预防 对易感人群及尚未发病者,亦可给予药 物预防。常用金刚烷胺100mg,每日2次.连服7— 14天。注意该药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该 药亦仅对甲型流感有预防作用。
流行性感冒
2020/12/10
1
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学: 流感病毒根据其内部及外部抗原结构不 同,分为甲、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多 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20世纪发生的4 次世界大流行,均由甲型流感引起。乙型及丙型 流感相对较少,且仅感染人类。
此外,在流感流行时,有相当数量的轻型患者, 症状与普通感冒极为相似,常难与区别。
2020/12/10
5
2020/12/10
6
诊断 当末出现流感流行时,散发病例不
易诊断,甚至在有典型流感样症状时,亦 难确诊。流感流行时,临床较易诊断。特 别是短时间出现较多数量的相似患者,呼 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再结 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判定 流感。
我国2005年报告发病7例(WHO确认8例),死亡5 例;2006年报告发病12例( WHO确认13例),死 亡8例;2007年报告发病1例。
2020/12/10
17
临床表现 禽流感病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7日。 症状与流感相似,后期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炎
症,多数为轻症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肺炎也可进行性发展,导致呼吸窘迫
临床表现与流感相似,但轻重差异极大,严重 者可因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2020/12/10
12
2020/12/10
13
流行病学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的禽流感病毒感 染与家禽生产、分布、野禽的栖息迁徙、季节等 有明显关系,常与鸡的禽流感流行地区一致。通 常呈散发性。
传播途径与鸡、鸭等密切接触有关,人与人之间 一般不会引起传播。
确定诊断流感主要靠病毒分离。在疾病的 第2—3d,可从鼻咽部、气管分泌物中直接 分离流感病毒。
2020/12/10
7
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支持治疗。对
继发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控制也十分重要。抗流感 病毒药物,临床应用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显 示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能缩短临床发热 时间,减轻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上述药物对 乙型流感病毒无作用。一般用量力200mg/d,疗 程5d。药物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眩 晕、共济失调,老年患者剂量应减半。甲基金刚 烷胶的副作用较轻,更适合临床应用。
2020/12/10
4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天。流感的症状通常较 普通感冒重,主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 痛、肌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 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 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年幼及老年流 感患者,原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受抑制的病人感染 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 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紫绀,甚 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