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白鹭》备课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12篇)学校五班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预备:挂图、配乐朗诵音乐带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诗句揭题,简介白鹭。
1、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简介白鹭。
体长50厘米,全身的毛洁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逝。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二、初讲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鹭哪几方面?2、沟通:①指名读生字、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
寻常:平常。
嗜好:特别的爱好。
美中不足:虽然非常好,但还有缺陷。
韵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其次段(2-5)写白鹭颜色的协作,身材的大小都很相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布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自由练读课文1、你喜爱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2、分类组合,同学相互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1、老师示范。
鹤、蓑、喙、嵌、框、嗜2、同学临写,老师巡察。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其次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二、精读指导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会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文首、文尾相呼应,首尾圆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诗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开锅、节奏感强,布满意境)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意味无穷的诗"?a、自读2~9节选择你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缘由。
《白鹭》教案(精选10篇)

《白鹭》教案(精选10篇)《白鹭》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颜色配合?精巧的诗身段大小适宜?16、白鹭(实在)是觅食(钓鱼图)〈赞美之情〉韵味无穷的诗栖息(瞭望图)飞行(低飞图)作业设计: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
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随笔一、谈话揭题?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
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
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白鹭》详细内容:本文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引出本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自己造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白鹭美形美、色美、韵美爱爱白鹭,爱自然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白鹭》。
答案:课文《白鹭》。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白鹭》,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学习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课文《白鹭》《白鹭》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白鹭》公开课教案参考

《白鹭》公开课教案参考1.1 背景介绍:《白鹭》是一篇描绘白鹭优美姿态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热爱与欣赏的诗歌,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1.1 本文作者:郭沫若1.1.2 本文体裁:现代诗歌1.1.3 本文主题: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二、知识点讲解2.1 生字词解析2.1.1 白鹭、钓鱼、黄昏、清田、aver、镜匣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2.1.2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等2.1.3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3.1.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1.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3.1.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学习3.2 内容理解3.2.1 让学生结合课文,描述白鹭的外貌和特点3.2.2 讨论诗人为什么喜欢白鹭,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3.2.3 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独脚站在嫩绿的草地上”等3.3 情感体验3.3.1 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美好3.3.2 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或事物,感受对生活的热爱3.3.3 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意思4.1.2 学会生字词,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4.1.3 能够描绘诗歌中的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美好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团队协作能力4.2.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4.2.3 学会情感体验,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4.3.2 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文学素养4.3.3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珍惜美好生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5.1.2 描绘诗歌画面,体会大自然美好的情感体验5.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5.2 教学重点5.2.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意思5.2.2 学会生字词,掌握诗歌韵律和节奏5.2.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环保意识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问题等环节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学习。
《白鹭》

1.《白鹭》一、教材分析《白鹭》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开篇即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读者心里投下一个优美的意象,而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也使人回味无穷。
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进而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二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静态与动态之美。
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嫌”等10个字。
抓住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嵌、韵”,正确读写“精巧、色素、配合、身段、适宜、生硬、寻常、忘却”等词语。
3. 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查阅郭沫若、白鹭的资料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诗句导入:白鹭是一种中国文人喜爱的鸟儿。
杜甫的诗歌《绝句》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这样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首诗歌都将白鹭融进一个诗画的境界。
那么作者郭沫若又是怎样用散文写出不同于前人的“白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鹭》,解决我们的疑问。
2.了解作者⑴学生结合课前查阅资料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⑵教师出示资料。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自主预习,尝试自学1.自由读课文。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9篇)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爱岗的小编燕子为家人们分享的9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篇一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
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2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9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想像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状写中的。
教学重点:目标4.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白鹭的图片。
课前预习:学生能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通过查字典,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义;提前搜集介绍“白鹭”的资料,了解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了解古代计量单位“分、忽”,直观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铿锵”等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白鹭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与大自然组成的画面特点,能简要表述这些特点,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鹭的情感态度。
3、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4、练习记忆并书写“鹤、嫌、澄、韵”等要求会写的汉字。
教学重点:读懂难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鹭的生活特点,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流关于“白鹭”的资料。
要求:能够了解到文中的“白鹭”原指“白鹭”这一类鸟儿中的“小白鹭”,了解“小白鹭”的生活习性特征。
1、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资料中对白鹭的介绍。
《白鹭》教案三篇

•••••••••••••••••《白鹭》教案三篇《白鹭》教案三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鹭》教案篇1一、导入1.同学们,看,这里有一首诗,自己读读2.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动物的吗?3.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白鹭的呢?二、新授1.郭沫若曾经写过一文章来赞美白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明白吗?(2)学生自读2.出示生字词(1)自读生字词(2)指名读(请两位)(3)讲究几个重点的字“蓑”你怎么来记呢?我国的哪些古诗也可以帮助你背诵这个词语呢?(这里的处理是好的,老师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这个比较难以认读的生字,但是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节课,学生是否真正能够记住这首诗,就要打问号了。
)齐读生字词3.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我们看看读书读得怎么样?(1)指名读(2)教师点评语言:读书读得真好,有了好的开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读(4)白鹭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师生交流:是歌、是诗、是精巧的诗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文无穷的诗”(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2)有了问题怎样解决呢?(3)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哪些地方说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然后同座位之间进行了交流。
5.师生交流(1)学生说:老师出示相关的语句那雪白的蓑毛……为什么?自读这一段文字――师生点评——指导朗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吗?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诗歌这么美的文字,这么漂亮的白鹭,想把它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呢?自己练习背诵――齐背课文。
(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是首诗呢?老师觉得对比也是能够表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呢?为什么这么说呢?想看看这只白鹭吗?想像一下,一阵风吹来,会有一种很什么感觉?大家说的真好,课文已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读读――指名读――点评――齐读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节,它站在高高的树上,究竟在干什么呢?师生交流指导朗读(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师生交流出示文字,读读,你钓过鱼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请一位学生读读――指导朗读(4)学生说:……白鹭本身不就一种歌吗?师生交流为什么它不会唱歌,为什么又说他的歌吗?(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一种对比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说为什么白鹭不会鸣叫,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一首歌?这个问题有点“哈”的感觉,非常好的问题。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教案:《白鹭》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白鹭的认识。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学习生字: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教师重点讲解。
5.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
六、板书设计白鹭精巧造句示例:这件工艺品精巧无比。
适宜造句示例: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居住。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用“精巧”、“适宜”各造一个句子,并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自读课文、朗读指导、学习生字、精讲细读等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需重点关注1. 教材章节与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2. 课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第2课时)》校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第2课时)》校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所写。
这篇课文通过描绘白鹭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内在气质,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体会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郭沫若《白鹭》教案1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 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宜、鹤” 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
《白鹭》也作《鹭鸶》。
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郭沫若《白鹭》备课资料

白鹭一、导入:1、闪现杜牧《鹭鸶》诗。
(生齐读)(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这首诗还是一个谜语,写的是我国南方一种水鸟,知道是什么吗?3、闪现鹭鸶组图,大致了解。
4、杜甫也写过(两个黄鹂——上青天)。
张志和也有一句(西塞山前——鳜鱼肥)。
5、何止古人,现代杰出大作家郭沫若也写过它。
(闪现作家)6、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赏析他写的《白鹭》。
二、发现美:1、(配乐朗读课文)同学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白鹭的什么感情?2、在我们眼中,白鹭与其他鸟类无异,而在作者的笔下却那么美,令人喜爱,作者用什么句子直接赞叹白鹭之美的呢?(闪现:§1、§10)谁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比喻、表达赞美喜爱,结构:引起下文、总结上文、首尾呼应)有感情朗读。
3、作者为什么认为白鹭像一首诗?(色素、身段)找出具体直接描写的语句。
(探究写法:那青色的脚——嫌黑郭沫若怎么能把白鹭的脚写得那么细致呢?闪现: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女的肖像——“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再读课文第五小节。
师: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转化而来)师:你真的有一双慧眼!是啊,问句哪得美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是郭沫若老先生仿照前人的写法,创造性地使用的啊!好句不厌百回读。
师:如此经典语句要记在心间,巧妙的写法更要学会运用。
(例:同学们都说我妈妈为我编织的毛衣很合体,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宽一点儿则嫌肥,窄一点儿则嫌瘦。
)4、作者觉得这种直接描写的方法还不足以完全表达白鹭的美,他还运用了什么写法呢?(比较衬托)§3 ,§9、10简析作用三、感悟美: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它是一首精巧的诗,它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幅画。
读§6-8,给文中描绘的画面各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1)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郭沫若的《白鹭》,教材位于第五章节“写景抒情”。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段落大意概括,修辞手法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主旨的挖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白鹭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作者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
(2)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修辞手法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白鹭》2. 作者:郭沫若3. 生字词:若干4. 段落大意:三个段落,分别概括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6. 文章主旨: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至少列举三个例子。
(3)仿写一段描绘自然景物的文字,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2. 答案:(1)生字词:略(2)例句分析:略(3)仿写: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如《天上的街市》等。
(2)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要求。
郭沫若白鹭备课资料

白鹭一、导入:闪现杜牧《鹭鸶》诗。
(生齐读)(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1、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这首诗还是一个谜语,写的是我国南方一种水鸟,知道是什么吗?3、闪现鹭鸶组图,大致了解。
4、杜甫也写过(两个黄鹂——上青天)。
张志和也有一句(西塞山前——鳜鱼肥)。
5、何止古人,现代杰出大作家郭沫若也写过它。
(闪现作家)6、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赏析他写的《白鹭》。
二、发现美:1、(配乐朗读课文)同学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白鹭的什么感情?2、在我们眼中,白鹭与其他鸟类无异,而在作者的笔下却那么美,令人喜爱,作者用什么句子直接赞叹白鹭之美的呢?(闪现:§1、§10)谁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比喻、表达赞美喜爱,结构:引起下文、总结上文、首尾呼应)有感情朗读。
3、作者为什么认为白鹭像一首诗?(色素、身段)找出具体直接描写的语句。
(探究写法:那青色的脚——嫌黑郭沫若怎么能把白鹭的脚写得那么细致呢?闪现: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女的肖像——“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再读课文第五小节。
师: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转化而来)师:你真的有一双慧眼!是啊,问句哪得美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是郭沫若老先生仿照前人的写法,创造性地使用的啊!好句不厌百回读。
师:如此经典语句要记在心间,巧妙的写法更要学会运用。
(例:同学们都说我妈妈为我编织的毛衣很合体,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宽一点儿则嫌肥,窄一点儿则嫌瘦。
)4、作者觉得这种直接描写的方法还不足以完全表达白鹭的美,他还运用了什么写法呢?(比较衬托)§3 ,§9、10简析作用三、感悟美: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它是一首精巧的诗,1,给文中描绘的画面各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白鹭》教案合集五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白鹭》教案合集五篇《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精选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本课主要内容为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白鹭》一课。
该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所写,通过对白鹭外在美的描绘,揭示了内在美的更高境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外形和习性,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交流、朗读等方法,了解白鹭的外形和习性,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等方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
难点:感悟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白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白鹭的外形和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白鹭外形和习性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
3. 交流展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画出的句子,互相交流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朗读感悟(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 想象拓展(5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一下白鹭在天空飞翔的场景,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6. 小结作业(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白鹭外形:美内在美习性:优雅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1)白鹭的______是美的,______是优雅的。
(2)作者对白鹭的描述,表达了他对______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1)外形;习性(2)大自然、动物2. 想象一下,白鹭在天空飞翔的场景,写一段话。
《白鹭》教案五篇

《白鹭》教案五篇《白鹭》教案篇1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和谐素雅)二、引入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三、学习课文6-8节(一)学习第6节1、(出示第六节)2、教师引导:(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
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
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
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
(图片)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
《白鹭》教案

《白鹭》教案《白鹭》教案范文(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白鹭》集体备课

《白鹭》集体备课《白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新学期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五年级语文的学习之旅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一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有一句话,“一花一鸟总关情”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预设2:花和鸟都有感情师:是啊,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皆有灵”,所以本单元《白鹭》、《落花生》……等四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写的。
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预设3:本单元的读写要素……(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是啊,本单元我们就是通过这四篇课文来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及在习作中学以致用。
2.出示课件描写白鹭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师: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都是写白鹭的师:你真是博学多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郭沫若先生写的《白鹭》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出示课件)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等。
二、字词1.课文围绕白鹭一共写了哪写内容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鹭
、导入:
1、闪现杜牧《鹭鸶》诗。
(生齐读)(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
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2、这首诗还是一个谜语,写的是我国南方一种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3、闪现鹭鸶组图,大致了解。
4、杜甫也写过(两个黄鹂——上青天)。
张志和也有一句(西塞山前——鳜鱼
肥)。
5、何止古人,现代杰出大作家郭沫若也写过它。
(闪现作家)
6、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赏析他写的《白鹭》。
二、发现美:
1、(配乐朗读课文)
同学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白鹭的什么感情?
2、在我们眼中,白鹭与其他鸟类无异,而在作者的笔下却那么美,令人喜爱,
作者用什么句子直接赞叹白鹭之美的呢?
(闪现:§ 1、§ 10)
谁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比喻、表达赞美喜爱,结构:引起下文、总结上文、首尾呼应)有感情朗读。
3、作者为什么认为白鹭像一首诗?(色素、身段)
找出具体直接描写的语句。
(探究写法:那青色的脚——嫌黑
郭沫若怎么能把白鹭的脚写得那么细致呢? 闪现: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女的肖像——“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再读课文第五小节。
师: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转化而来)
师:你真的有一双慧眼! 是啊,问句哪得美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是郭沫若老先生仿照前人的写法,创造性地使用的啊! 好句不厌百回读。
师:如此经典语句要记在心间,巧妙的写法更要学会运用。
(例:同学们都说我妈妈为我编织的毛衣很合体,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宽一点儿则嫌肥,窄一点儿则嫌瘦。
)
4、作者觉得这种直接描写的方法还不足以完全表达白鹭的美,他还运用了什么写法呢?(比较衬托)
§3 ,§ 9 、10 简析作用
三、感悟美: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它是一首精巧的诗,它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幅画。
读§ 6-8 ,给文中描绘的画面各起一个诗意的名字(例:清水田里,静静钓鱼;小树绝顶,悠悠了望;黄昏空中,低低飞翔。
钓鱼图、了望图、低飞图。
)选择你喜欢的一幅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组内交流。
2、作者赞美白鹭仅仅是为了展现它的美吗?能从文中找出体现主旨的句子吗?
§4
3、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也要在平凡的生
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你能说说你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的美吗?四、创造美:1、今天,我也在课堂上发现了同学们创造的美,并把它们采集下来。
我发现,它们竟然组成了一首诗: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素雅和谐
清水田里静静钓鱼
小树绝顶悠悠瞭望
黄昏空中低低飞翔
平凡
孕育了不平凡的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闪现,齐读。
五、小结:
以后在阅读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发现散文的美呢?文学性:语言
思想性:内容、中心、感悟艺术性: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
六、作业:把你从本课中或生活中发现的美,定格在记忆中,为它写一首小诗,并能蕴涵一定哲理。
让我们来赏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发现白鹭自身之美(内容之美),感受《白鹭》语言风格之美(形式之美)。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此句从全篇结构上来说,是总起,从修辞上看,是比喻;从内容上来说,突出了白鹭“美在精巧”的特点。
此段为文章第一部分。
白鹭是美的,美得如诗如画。
《白鹭》也是美的,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什么是“适宜”啊?就是“刚刚正好”——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不长不短、不浓不淡、不艳不素⋯⋯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呢?那是精巧之美、匀称之美、和谐之美⋯⋯你还看不出?那请看下一段: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一段,通过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对比,来突出白鹭之美。
那么这些鸟缺少哪些美呢?
A .假设
B .否定
C .再否定(递进)
不会唱歌
本身就是 优美而 美中不足 一首优美的歌 不张扬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 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白鹭 ,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
你看,他在 1942
年秋天写的《 白鹭 》这篇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 ,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 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 白鹭 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 含的美!
是的,这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白鹭,给我们多少启示啊!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优美而有富有意境,更何况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你可能要问了:白鹭有 什么美的?但由此可以看出,这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正然我们等着它发芽,成长,开出美 丽的花来。
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先是同 白鹤、朱鹭和 苍鹭 作比照,彰显了白 鹭“全身的流线型 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 “百鸟之中我为首 ”的意思了。
不 是吗? 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
嗨,这句话 似曾
相识,让我想起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
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白鹭身上,是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审美的问题了:为什么平常就不美呢?“然而”一个转折,犹如舞台上的聚光灯,视线自然地被聚焦在白鹭身上了!“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就是这个美的精灵,还为人们创造出“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奉献给人们“乡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这使我想起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由此不禁问一句,生活中还有多少事物本不该被漠视,却被漠视掉了呢?还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这个思想牢笼里?
所以,我们得善于发现美,追求美,更要创造美。
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是视而不见,但是它们绿遍天涯;墙角的花,谁能在意,但它们美化了一角天地。
黄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与你擦肩而过,但是它们却是一道绝美的意蕴深沉的人生风景。
再看,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可白鹭却处之泰然,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
读到这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郭沫若爷爷看来是写白鹭,其实是在写人呢!这实在是想告诉大家,做人就算做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永远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笑。
这自然也是郭沫若爷爷的自我写照了。
试看,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涡中,却永葆白鹭的一身清白,更有处之泰然的风采。
自然,我们就是要想人生的绝顶不断攀登,就像舍身斗歹徒的英雄周光裕,就像九死一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无畏勇士,就像遨游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就像⋯⋯他们正站在时代的绝顶向我们召唤呢!
哦,有人认为,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吗?生命如歌。
只要他在瞬间创造了辉煌,这首歌就不会停止,永远,永远⋯⋯我想,生活中许多像白鹭一样默默无闻的人,只要尽心尽力地活着劳动者,虽不能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也一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白鹭》一曲已终,仍让人感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瞧,“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群白鹭正从历史深处飞来,正像美的精灵在人们的心灵的天地间翻飞,盘旋⋯⋯
试问一句:你愿意做像白鹭一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