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子学琴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培养学生尊重教师、谦虚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孔子学琴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图片。

4. 录音机、磁带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辅导学生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2)讨论:我们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孔子学琴(共5篇)

孔子学琴(共5篇)

孔子学琴(共5篇)第一篇:孔子学琴孔子学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理解“炉火纯青、毕恭毕敬、如痴如醉”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课堂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孔子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的精神,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开火车读词语。

2、回顾课文,说说孔子学琴经历了那些阶段?(随生说师相机板书)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体会作者二、品读人物,感悟思想1、学习第1自然段。

2、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名反馈。

品读赏析,讨论交流:(一)、出示学习提示1: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超高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

1、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2、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3、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作曲者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4、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5、从这些句子的学习中,你体会到孔子是怎样的人?板书: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等。

(二)出示学习提示2:在整个练琴的过程中,师襄几次去看孔子学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的神情变化以及对孔子的评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9《孔子学琴》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9《孔子学琴》语文S版

孔子学琴教学目标:1、抓住孔子学琴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

2、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情境对话中练习复述课文,进一步感受孔子认真、不知满足、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积累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学习默读课文,抓住孔子学琴、师襄听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小学中段的语文学习,已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的时代环境,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对孔子的了解也不多。

因此,在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使学生完全置身于与伟人直面对话的情境中,拉近学生与课文人物的距离。

以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炉火纯青这一问题统领全篇教学主线,采用“读、思、议、导”结合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在学法上,培养学生稍快的默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等良好习惯,在互相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在积极评价中升华感悟,突出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孔子,激情导入(课件出示孔子图片)师:孩子们,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孔子)谁来说说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自由发言),孩子们,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走进孔子的世界,学习《孔子学琴》。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检查反馈1、孩子们,通预习我们知道孔子学琴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时间顺序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表示时间顺序的词生:(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大屏出示)师:通过这些词,我们能感受到(孔子学这首曲子经历了很长时间)。

那孔子怎样学琴的呢?最后学得怎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

2、检查学生识记字词的情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孔子学琴》时,要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让学生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1/ 8教具准备:小黑板、纸片。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老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和学生谈话、握手表示亲近。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出示纸片:每周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2.同学们,这则名言是什么意思?(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喜悦、很高兴的事情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同学们你们欢迎各位老师吗?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3、简介孔子: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晚年整理了大量的古代文献。

孔子的言行大都由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

他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

4.板书课题:29.孔子学琴刚才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那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孔子学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题,质疑。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2/ 8序来写的呢?。

)2.教师归纳、梳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会写的生字。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学琴的过程,感受孔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做事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第一课时一引入: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关于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课文。

(生板课题:孔子。

)1.这个子字该怎么读?(讲解“子”的读音。

)你们还认识我国古代名字中带“子”的有成就的人吗?【以“子”字与日常的不同读音来引发学习兴趣。

】2.那么刚才我们说的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孔子)谁来说说你们对孔子的了解。

3.老师出示孔子的图象以及有关资料,讲解。

4.其实我们也曾经学过孔子说过的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一说乎?(齐读名言)5.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尊敬。

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我们一定会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板课题,读课题)【课文中的主人公孔子离现实年代久远,所以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格外重要。

而老师再把学生们支离破碎的资料整合起来,让学生对孔子的一生有了大概上的了解。

有关孔子的课件更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A.第一组词:弹琴、鼓瑟、吹笙、击磬——讲解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你们发现了什么?(看图了解四种乐器后再次让学生读词语)这三大类乐器非常难弹奏,可是有个人都会,他就是----孔子.找到这一句读.(我听出了在夸奖他.还有谁再来夸他,你夸他什么?)再读句子.读出夸奖的语气。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学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孔子的知识。

(2)简介孔子学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深入解析孔子学琴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创作与孔子学琴相关的故事。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孔子学琴的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参观音乐博物馆或欣赏古代音乐,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孔子学琴教学设计《孔子学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炉火纯青)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学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介绍孔子,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孔子学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孔子学琴的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悟欣赏(1)引导学生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孔子学琴的故事续篇。

(2)学生互相分享编写的故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或视频资料2. 生字词卡片3. 孔子相关图片或故事资料4. 写作纸张和文具七、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孔子的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小学语文:《孔子学琴》教案(2)(语文S版四年级下)

小学语文:《孔子学琴》教案(2)(语文S版四年级下)

教学设计2(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就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课后学习链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3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4 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2 学习课文第2至第6自然段。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孔子言行的语句,体会孔子在学琴时是如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的语句。

(5)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师襄听琴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1 朗读全文。

2 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1 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指导书写。

(六)课外语文实践活动1 课后把课文中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摘抄下来。

2 课外阅读孔子的名言,办一期有关孔子名言的手抄报。

参考资料1 关于课文本文改写自《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为: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孔子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2 词语解释瑟:古代弦乐器,像琴。

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小学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学会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谦逊、好学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学琴的过程,感受孔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做事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课前准备:查找孔子的作品,了解一下孔子是怎样的人。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司马迁写过《史记》,《史记》里有一篇写孔子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拜读一下好吗?2.出示课后“我的资料夹”中《史记》原文,请课前预习的有能力的学生读一下。

(设计意图:与第一课内容联系起来,承上启下,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先读古文,增加传统文化的韵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下面我们家来看看现代文是怎样写孔子学琴的,首先我们要把文章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抽读绳子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勾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说说那几段讲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位与理解)3.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必恭必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子学琴2省级优秀课获奖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子学琴2省级优秀课获奖教案

29孔子学琴教课目的:1.抓住文中描绘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要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要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停进步、千锤百炼的优异质量。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虑,“孔子的琴艺是如何一步步的达到出神入化的” 。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累积要点句子和先人名言。

4.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掌握“厌烦、洋溢、抑扬起伏、出神入化”等词。

教课要点:感悟孔子不停进步、千锤百炼的优异质量。

教课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绘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如何达到出神入化的。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讲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首创人孔子,他一世致力于教育。

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

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孔子。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诵,教师提示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畅。

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沟通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简单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合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质理解词义。

理解:毕恭毕敬、厌烦、诚心、如痴如醉、戛但是止、席地而坐、顺畅、动听知道:厌烦、诚心的近义词四、练习朗诵,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诵,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部署作业1.抄录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日我们持续学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课文想想,依据课文中描绘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往返答。

( 出神入化 )2.出神入化什么意思?(比喻学识技术或做事达到了熟练完满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样完满,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比如:为何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 2—— 6 自然段)(1)自读 2—— 6 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次序的词语,想想从中你领会到了什么?(2)孔子的琴艺是如何达到出神入化的高明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绘孔子动作、语言、神情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认真领会。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学琴》。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领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习孔子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学琴》。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1. 领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精神。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受孔子学琴的氛围。

2. 采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采用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妙。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3. 学生分组合作探讨所需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孔子像,引导学生回顾孔子的一生。

(2)简要介绍孔子的音乐才华和学琴经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孔子学琴》,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品读感悟(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孔子学琴的过程和心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强调孔子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孔子学琴》。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孔子学琴的故事的读后感。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事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9《孔子学琴》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9《孔子学琴》语文S版

孔子学琴(一)课标分析分析《课程标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

《孔子学琴》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

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掌握拼音,能借拼音识字,阅读,能够结合词语理解课文,能够辨别形近字,多音字,能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对文中的词句有自己的见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本课教学力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小声读、默读、细读、分角色朗读等,围绕“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炉火纯青”的统领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在书上圈画,接着进行全班交流,将读、思、悟、说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教材分析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学琴》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课文开始介绍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的品质。

课文后面几个自然段按时间的顺序,详细叙述了孔子学而不倦、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琴艺,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文中具体描述孔子弹琴动作、神态的词句,如“毕恭毕敬”“弹了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等,说明了孔子学琴十分认真、专注,不知疲倦。

课文通过具体描述孔子学琴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文章还描写了师襄听琴的动作、语言、神态,从侧面表现出孔子纯熟的琴艺,也可看出师襄非常佩服孔子的进取精神。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学琴》。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学琴》。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学琴的故事,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孔子学琴》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孔子学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孔子学琴》,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讨论孔子的音乐观念。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2)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2)强调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孔子学琴》的故事。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谈谈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悟。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孔子学琴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孔子学琴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9 孔子学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促讲,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要求学生查找孔子的相关资料,搜集孔子的教育名言。

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地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孔子名言。

4.认识“痴、抑、纯、浸”4 个生字,会写“倦、恳、溢、浸、抑、炉、纯”7 个字,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的 2~6 自然段,感悟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地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孔子学琴时专心、认真、刻苦的精神。

2.学习孔子对学习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品质。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其教育名言。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1.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作业设计1.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提问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

3.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孔子学琴》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孔子学琴》语文S版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第一组上午15号29、?孔子学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炉火纯青、如醉如痴、毕恭毕敬”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请听,这就是孔子弹奏过的《文王操》,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按时间的顺序,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课件):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曲中识人。

【板书: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曲中识人】解释:课件展示:炉火纯青:本义,指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火焰就算成功了。

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过渡:那么课文中的炉火纯青是夸孔子的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课件展示: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孔子练琴的语句,从句子中体会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与同桌交流,并读一读。

??2、?交流讨论?师:孩子们,谁先来汇报??(1):课件:“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

”“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这句话中的“毕恭毕敬”是神态描写的词语,说明孔子弹琴态度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说明孔子学琴认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师:了不起啊,这位同学不仅从词语的意境来体会,还能从写法来思考,这就是学习。

(2):课件: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从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知疲倦,学习必须精益求精。

(板书:精益求精)?总结学法:课件:作者通过对孔子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学习必须精益求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运用字典自学不理解的字。

正确找出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3.能抓住孔子的行动与语言,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字典正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129孔 子 学 琴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是位音乐行家呢。

弹琴、鼓瑟(sè)、吹笙(shēnɡ)、击磬(qìnɡ),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2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五十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xiānɡ)学弹琴。

[①“不满足”和“五十岁那年”还学琴说明什么?]3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孔子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

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个究竟。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②“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这些词语表现了孔子学习时怎样的态度?]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4[③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对孔子进行了描写?“诚恳”“只学会了曲谱,1 知识点详解 ☜ 2①说明孔子是个虚心好学的人。

②表现出了孔子学琴时认真、严肃的态度。

34③从孔子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诚恳”表现出了他真诚、尊师的优秀品质。

“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表现出了他并不满足的精神。

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分别表现出了他的什么品质和精神?]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段导读:本段写师襄第一次去看孔子练琴。

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5[④“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一句表明了什么?]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段导读:本段写师襄第二次去看孔子练琴。

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襄听得如醉如痴(chī),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6[⑤“迷住”“如醉如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这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孔子的?]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7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jìn)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段导读:本段写师襄第三次去看孔子练琴。

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

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yì)扬的琴声起伏不平。

突然,琴声戛(jiá)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体恤(xù)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⑥“惊异”“佩服”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chún)青啊!我听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孔子学琴,反复练习,直到炉火纯青。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字词卡片,孔子的画像。

5④这表明孔子已将这首曲子弹得很熟练,已掌握了弹奏的技巧。

6⑤说明师襄被孔子的乐曲声所打动,这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孔子已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十分美妙。

7⑥说明孔子弹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师襄被孔子的精神所折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出示孔子画像。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孔子。

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应用资料的能力。

)2.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作为?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内容一起走近孔子。

3.板书:孔子学琴二了解孔子,整体感知1.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课文主要讲述了孔子用心学琴的事情。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伟大思想家孔子向师襄学琴,将一首曲子练习到悟出作曲者是谁,以致让师襄既惊异又佩服的故事。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追问自己:孔子向谁学习?怎么学习?学习的结果怎样?把这些小问题解决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1)同桌两人检查课后要求会认的字及会写的字的读音,如果有错音,互相纠正。

(2)请你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师襄.(xiānɡxānɡ) 戛.然而止(ɡájiá) 体恤.(xùxuè)(3)请你填空。

①“倦”的音序是(J),它的右半部是(卷)字;“倦”在书中组词为(厌倦),请你再用“倦”组一个词语:(疲倦)。

②“谱”的部首是(讠),除了部首还余(十二)画;“谱曲”中的“谱”在词语中的意思是(就歌词配曲)。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厌倦:因厌烦而提不起精神继续做下去。

诚恳:真诚恳切。

运用自如: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洋溢:充满。

3.请和你的伙伴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给课文划分段落。

2.小组学习: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

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让学生再讨论。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孔子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孔子不断练习,认真揣摩乐曲,终于使琴艺炉火纯青,受到老师的夸奖。

四总结提升1.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孔子学琴这个故事,表现出孔子做事情专心致志,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孔子做事专心的精神。

2.朗读课文。

孔子学琴第一部分:五十岁的孔子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第二部分:孔子不断练习,认真揣摩乐曲,终于使琴艺炉火纯青,受到老师的夸奖。

1.学习快速默读的方法,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重点语句的演示文稿。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伟大思想家孔子向师襄学琴,将一首曲子练习到知道作曲者是谁,以致让师襄既惊异又佩服的故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从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3.板书:孔子学琴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画出孔子是怎样做到琴艺炉火纯青的相关语句。

2.在小组内交流。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你读出自己画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学生:他五十岁的时候还向师襄学弹琴。

孔子是不断挑战自己的人。

学生:孔子是音乐行家,尤其他弹得一手好琴;但是他还是不满足,由此能看出孔子追求的是精湛的琴艺。

这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段。

总的介绍了孔子一生的成就,尤其介绍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

这一段为孔子潜心练习琴艺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更能体现出孔子练习琴法的认真。

2.练习朗读这一段。

指名朗读。

四精读课文第二部分1.孔子的琴艺是怎样做到炉火纯青的?学生:他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能体会到孔子练琴的态度认真。

学生:他学会了曲谱,还想要掌握弹奏的技巧,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要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最后他还要体会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由此能看出师襄都满意孔子的弹奏,但是孔子却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孔子对自己的弹奏很不满意,他要弹到感动别人。

学生: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听到孔子的琴声,他听得如醉如痴,一曲弹完,好半天,他才醒悟过来。

由此看出孔子的琴声已经打动了师襄,让师襄陶醉在琴声中。

但是孔子还是不满意,还要练习到体会出作者是谁。

孔子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

学生: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师襄的感情起伏不平。

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说出了作曲者的名字。

学生:孔子练琴的精神让师襄又惊异又佩服。

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孔子的语言来感受他学琴精益求精的态度。

对自己近似苛刻的要求,孔子都能勤奋去实现。

再引导学生抓住孔子的琴师——师襄的表情和语言,从侧面来感受孔子由于刻苦练习,琴艺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

五总结提升,升华中心1.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我从故事中学习到孔子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通过孔子的几次摇头,还有对孔子的语言描写,都能感受到孔子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课文还通过对师襄的描写来衬托孔子练习之投入。

3.朗读让你感动的语句。

孔子学琴1.在讲授本课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阅关于孔子的资料,以及解决文中不懂的词语,熟读课文。

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孔子的资料,展示他们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说,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升华主题后还可以适时地让学生根据板书来继续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地领会文章的主题。

谈感受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对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优秀品质靠近,进一步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质。

1.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普+(讠)=(谱)(乐谱)益+(氵)=(溢)(洋溢)2.将词语和释义连线。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毕恭毕敬—(恭恭敬敬) 厌倦—(厌烦)诚恳—(真诚)4.从文中找出孔子认真练习弹琴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