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主义的哲学解释
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浅析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一.快乐主义的基本内容快乐主义的伦理学说,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中心是人生问题。
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
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幸福人生的开端也是其终结,因为快乐是唯一的生而为善的东西。
由快乐出发,人生开始了各种选择和取舍,并把快乐的感觉作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所以,快乐也是人生的全部归宿。
但是,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依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
他所说的快乐我们的一种“自然的快乐”,指身体健康和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从理性出发,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欲望:第一类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欲望。
这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吃饱穿暖,渴饮困睡,其目的在于消除体内的痛苦。
;第二类是自然的,但是却是不必需的欲望,如性欲的满足,或者奢侈的宴饮,这类欲望的满足同样体现为快乐,但却不能增加新的快乐;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需的欲望,而是由虚幻观念产生的。
认为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
如虚荣心、权利欲的满足,当然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自然的又必要的欲望可以解除痛苦,例如渴的时候想喝水。
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则是指仅能使快乐多样化而不能消除痛苦。
同时,我们可以把人的欲望归结为: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
自然欲望带来的痛苦是可以祛除的,而社会欲望则是无止尽的,使人陷入无边的痛苦。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是自然但却不是必要的以及那种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需要我们节制与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区分三类不同快乐的同时,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
他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
,心灵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才是一种最高的快乐、最高的善。
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_31_35
第四章 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幸福是非常美好的,人用整个一生都在追寻着幸福,不管是年青时还是年老时,都不应放弃追寻幸福,享受幸福的要求。
伊壁鸠鲁告诉我们“当幸福在时,我们便拥有一切,而当幸福不在时,我们便尽力来谋得它。
所以一个人思考到产生幸福的事物,是应该的。
”①伊壁鸠鲁派感受幸福应是享受快乐时,快乐要求我们心灵宁静无扰,然而,扰乱我们心灵的事情却很多。
尽管自然已经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东西,人类自己也已经尽其所能获得安全保障,但是人类仍然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无止境的欲望一点一点地将人类的生命消磨掉。
人类盲目地把年华消磨在虚幻的焦虑中,这种焦虑恶毒地折磨着他们的生命,一刻都不停息,以至于他们被压抑得无法忍受,愤怒而痛苦地抱怨。
伊壁鸠鲁认识到人类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心灵被一些错误意见占据、污染了,心灵好比容器,容器被污染弄脏了,进入容器的东西不管好坏都会被污染坏。
心灵如被污染了,则对一切事情的看法就都不正确,心灵则沉浸在恐惧中,而人类没有理由花大部分时间沉浸在内心烦扰的悲伤中。
因此,伊壁鸠鲁为了净化心灵,为心灵确立了一些根本原则。
针对世人生活在宗教神话造成的惧怕中,恐惧死亡,伊壁鸠鲁确立的原则一:相信神是与人无关的幸福实体。
原则二:相信死亡是和人毫不相干的事。
这两个原则是幸福生活实现的前提,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
4.1神是与人无关的幸福实体伊壁鸠鲁派认为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个世界,一个世界就是从宇宙中切划出来的一团东西,其中包围着星球、土地以及所有的其他可见的东西,这样的世界有无数个。
神是存在的,居住在这些世界之间的地方,而不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中。
神的本性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的物质,他们是极为精细的,人类的感官是感觉不出的,人的心灵理智也察觉不到神。
神由于其本性十分精细,因此不会像灵魂似的会死、消失,而是会永恒存在,神在他居住的地方无忧无虑,过着安静幸福的生活,他们在最平和的状态下享受着不朽的生命。
他们的资源极为富足强大,他们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危险,因此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烦恼,永远幸福的生活着。
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
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09243213滕鹏飞摘要:弗里德里希·尼采自我定义为一个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
他的一生是贫穷、潦倒的,他不满足任何一个幸福的客观条件,但他活在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中,我们无法将他置于一个一般的标准之下去评判他是否是一个快乐主义者。
他通过解构一系列旧的价值体系来满足他的破坏欲,这种破坏欲是基于一种扩张、侵略、攻击的生命本能(权利意识)。
一、从尼采的生平来看,分析他是否具备快乐的一些客观条件1)财富2)地位3)健康4)家庭5)社会关系二、从尼采的哲学思想分析1)“权利意识”——生命的扩张本能《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2)游戏概念——世界游戏、艺术游戏以及哲学游戏a)世界游戏世界游戏,主宰力量,混淆真假,作弄我们,永不停歇。
——《快乐的科学》,P351b)艺术游戏《偶像的黄昏》尼采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一方面,艺术对他来说似乎完全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行为,另一方面,艺术又是一项有目的的、支撑着生命。
改善着生命的任务。
c)哲学游戏《全集》批判研究版《快乐的科学》《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描绘中,提出的哲学即游戏的观点3)尼采悲剧观的阐释——悲剧的基本基调是乐观主义《尼采:一个快乐主义的悲剧观》三、尼采的快乐主义1)尼采有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他将幸福归为一种“权力感”2)尼采的快乐是一种以满足自我的破坏欲为基础的。
他对束缚人的道德、宗教进行了批判,甚至还将矛头指向了真个形而上学。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文献参考:1、《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集修订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2、《快乐的智慧:尼采精品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3、《快乐的科学》(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4、《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5、《快乐的知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6、《权利意识:战争、释放和美学》住民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年第一期第23卷。
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_46_50
苦,并不能真正使人寻求到心灵宁静的幸福家园。
但是,他的哲学中的反对宗教神话,坦然对待死亡,以及提倡自由、友谊、正义的人生观对后来的时代甚至现代意义都非常重大。
两千多年前的他提出这些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说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有种观点认为“伊壁鸠鲁把人看作是孤立的、自足的、自我中心的个人,较多的体现了一种个人主义。
”①这种观点有所偏颇,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伊壁鸠鲁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强调人的个体性并不是否认人的社会性的,而只是让长期忽略自身个体性的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价值,这些人长期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学说的熏陶,渐渐忽略了个体的自由性。
伊壁鸠鲁要求他们重视自身的自由,以自我为人生的目的,但是伊壁鸠鲁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他重视人的社会意义,体现在他非常重视人的友谊以及社会的正义,即契约精神。
自由是人的天生的要求,是无前提条件的,自由本身是快乐的前提。
关于自由的内涵和外延,思想史中有诸多不同的论述,伊壁鸠鲁的自由观比较中庸,对现代人有较大的启示。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真正树立自由精神,自由意味着意志独立,独立思考,独立作出判断。
这就要求我们在精神上真正保持独立,不依赖于宗教神灵以及现实中的任何实体,不盲从任何鼓动人心的言论,理性分析判断,作出自己真实的评价。
例如面对近些年国内外媒体的各种各类谣言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矛盾的宣传,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摇摆不定,这才是真正自由精神的体现。
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界限的无限自由,因为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依据,以自我为人生目的,而这独立个体的个人并不生活的孤立的封闭的空间内,如同原子与原子之间会发生冲撞一样,那么,个体的自由就可能与他人的自由相冲突,个人与个人之间可能会在现实利益上发生冲突。
所以,个人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不能破坏别人的自由。
为此,人们应该学会调和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为此,每个个体都要放弃一部分绝对自由,以换取大家共同的真正的有生命力的自由。
陈嘉映:快乐四论
陈嘉映:快乐四论快乐四论文|陈嘉映▍快乐与利益把快乐和善好等同起来,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被称作“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者并不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快乐,而是不得不经常去做很不快乐的事情。
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功效主义者解释说,那是我们因了长远的快乐,放弃了眼前的快乐。
弗洛伊德则用“现实原则”来加以解释。
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原本都是求快乐的,但自我本能比较乖觉,很快就受到必要性的影响,开始修正快乐原则,臣服于现实原则。
不过,这个现实原则,“归根结底也是在追求快乐——尽管是一种被推延和缩减过的快乐,同时也由于其合乎现实而保证能够实现的快乐” (1)。
人的生活,是一连串对苦乐的计算,求得最大值的快乐。
眼前如果摆着两种可能,我们会选择快乐较大的一种。
不过,我们是有远见的动物,不仅要计算眼下的种种苦乐,还要比较眼下的苦乐和长远的苦乐。
街头女子来拉客,我可能颇想和她快活一番,但想起万一扫黄抓个正着,拘留、罚款、老婆闹离婚、单位里处分、同事白眼,这些事情当然都不快乐,我计算下来,不快乐超过了和那卖春女子的一番快乐,决定转身而去。
很好。
不过,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也许我明明算下来不划算,但还是屈服于欲望的诱惑了。
而且,欲望越被挑起,我就越容易屈服,虽然和她快乐一番的快乐量并不因此改变。
反过来,即使断然没有被扫黄撞上的危险,我也会因种种其他原因拒绝这位女子,这些原因更难用快乐的计算来说明。
这些事情,用欲望、冲动、情感等等VS德性、利益、理智、意志等等来谈论才适当。
希腊人最早关注快乐的时候,注意的就是快乐和理智的两分:美好生活是理智的、快乐的抑或是两者的混合、结合?这里,理智和功效主义的理智不一样。
功效主义所谓理智是指苦乐的计算,是为避苦求乐服务的。
希腊人所谓理智是和快乐对照而言的,包括,或首要是指,责任之类。
前人早已反复指出,各种各样的苦乐是很难折算的。
这些阐论,我无须重复,这里只提较少为人注意的一点,那就是,眼前的快乐和将来的快乐,不能因为都叫作“快乐”,就被视作同质;实际上,只在很少的上下文里,我们才能谈论“未来的快乐”,功效主义所谓的未来的苦乐,我们平常只说未来的得失。
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一、概述在西方哲学史上,幸福观的研究源远流长,其中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即快乐主义幸福观和完善论幸福观。
这两种幸福观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至今,成为西方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源于快乐,强调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将快乐视为人生的目的。
这一观点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并在近代得到了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如休谟、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等人的进一步发展。
完善论幸福观则主张幸福来自于精神上的完善或道德上的提升。
这一观点认为人的最高贵的部分是灵魂和精神,只有满足了这部分的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完善论幸福观的代表人物包括苏格拉底、康德和黑格尔等。
这两种幸福观不仅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关注个体对其生活质量和自身情绪的主观评价和体验,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通过对这两种幸福观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幸福的本质,并为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1. 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在阐述《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的“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段落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写: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而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即快乐主义幸福观和完善论幸福观。
这两种幸福观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成为西方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自上世纪中期兴起的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强调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完善论幸福观则认为幸福是精神上的完善,强调道德上的提升和精神的满足。
这两种幸福观在西方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对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
浅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浅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作者:李昌娟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9期摘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有别于现世流行的享乐主义与纵欲主义,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也是生活的目的,而他所追求的快乐并不仅仅是现世的庸俗的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快乐,使灵魂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以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其哲学基础,将快乐与德行结合,强调人生的幸福就是获得快乐——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安宁。
关键词:伊壁鸠鲁;快乐;精神;幸福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4-02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著作据说多达三百多卷,有《论自然》、《准则学》、《论生活》、《论目的》、《问题集》、《格言集》和《书信集》等,这些我们都只能从其他著作中得到考证,现存的伊壁鸠鲁的学说文献只有他的三封书信(《致皮索克勒的信》、《致美诺寇的信》和《致希罗多德的信》)、《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一些残篇。
伊壁鸠鲁的哲学可以分为物理学、准则学、伦理学三个部分,其伦理思想主要源于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和居勒尼学派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相结合,沿着自然哲学的路线,发展成探求个人心灵的安宁及人生的幸福和目的的伊壁鸠鲁式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
伊壁鸠鲁是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快乐主义伦理学的创立者,他的伦理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的《致梅瑙凯的信》中,在这一封信里,伊壁鸠鲁解释了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描绘了他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及如何获得这种生活的方法。
在伊壁鸠鲁的言辞中,他让人坚信他能带着世人找到幸福,指导人们过快乐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就是保持灵魂的无纷扰和宁静。
提到哲学家,很多人想到的是仰望星空的思辨家或者理论家,但伊壁鸠鲁显然有所不同。
在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他那里,哲学不仅仅是理论和思辨,更是这种哲学理论和思辨对现实的人的帮助,是哲学如何帮助人们获得美好的生活。
伊壁鸠鲁快乐哲学之思
伊壁鸠鲁快乐哲学之思胡慧(贵州省铜仁学院贵州·铜仁554300)中图分类号:B50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0-0070-02摘要本文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为基础,从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幸福和快乐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思考,从而期望能在思索的过程中给人某种启迪。
关键词快乐主义享乐主义幸福Reflections on Epicurus'Philosophy of Happiness//Hu Hui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s on Epicurus'theory of happiness.It fuscous on three aspects:happiness and Hedonism,happiness and joy,friendship and joy.Some enlightenments will be brough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nking.Key words theory of happiness;Hedonism;happiness幸福和快乐是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的至善,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伊壁鸠鲁就提倡快乐主义伦理学,他认为:“……快乐无可争议地具有崇高价值,快乐就是善,痛苦就是恶,趋乐避苦是人的一种自发天性。
”他还指出,哲学的目的就是在于使人过上快乐的生活。
古人尚且如此,况乎今人焉!本文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为基础,从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从而期望能在思索的过程中获得某种启迪。
伊壁鸠鲁提倡快乐,但并不提倡享乐主义。
幸福虽追求快乐,但并不等于享乐。
每一种快乐都是善,但并非每一种善都值得选择。
快乐有自然而必需的快乐,有自然而不必需的快乐,有不自然也不必需的快乐。
快乐分成强烈而短暂的快乐和平静而长久的快乐。
快乐还可分为动态的快乐(指欲望的满足)和静态的快乐(指痛苦的解除)。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观
受干扰。”因此,在伊壁鸠鲁看来所谓的快乐即身体 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其中后者是侧重点。“快乐并 不是无休止的宴饮、美色和餐桌上的山珍海味,而是 清醒的理性,靠它清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 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是有意义的。有些快乐会 带来更多痛苦,就应当舍弃,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呢?伊壁鸠鲁对人的欲望作了三类划分,第一类是自 然的又必要的,如维持人类生存必须的衣食住行等物 质需求,像食物和水是满足人最基本生存所需。这是 最容易满足的,他认为人们要尽量去满足。第二类是 自然的不是生活一定需要的,可以偶尔顺从,从此处 可以看出伊壁鸠鲁所提倡的一种简朴生活,其学园的 团体生活便是如此,饮食就主要是面包和水。对权力、 财产、名利的欲望即是第三类,这类既不是自热生成 的也不是必须的,他极力主张第一类人类只需满足第 一类欲望,这样才能避免痛苦。 伊壁鸠鲁将快乐看作最高的善,认为感觉是判 定善恶的标准。由前所述,人们可以看到,强调感觉 主义在快乐主义伦理学中的作用,由于感觉都是个体 性的,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都是因人而异的,因 此他的理论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个人主义。“它不同 于由苏格拉底所开创的,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继 承的,以寻求人类行为的普遍道德规范为目的,以强 调国家的优先价值为主要特征的伦理学,而是另辟蹊 径,突出了满足个人欲望和需要的合理性。” 在对个人快乐做了肯定后,伊壁鸠鲁对其进行 了分类说明,他根据快乐的意义将其分为积极快乐与 消极快乐、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动态的快乐就在 于获得了一种所愿望的目的,而在以前的愿望是伴随 着痛苦的。静态的快乐就在于一种平衡状态,它是那 样一种事物状态存在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状态存在 时,我们就会愿望的。”作为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伊 壁鸠鲁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对两种快乐状态进行解释, 在他看来,一切快乐都是运动的结果,剧烈的运动产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及现代价值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及现代价值作者:林柯言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8期摘要:“快乐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伦理观,强调感觉快乐向心灵快乐的发展。
晚期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伊壁鸠鲁的伦理观就是一种幸福主义或快乐主义。
他把人生的快乐,幸福归结为追求一种平凡的物质的享受和宁静的精神上的愉快,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以人们获得幸福生活为主要目的,将其哲学学说看成是一种净化灵魂的医术。
本文试图从快乐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内容来论述其对当代人们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启示。
关键词: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现代价值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伊壁鸠鲁(公元前342—前270)潜心钻研柏拉图学说,继承和发展了阿里斯底波的快乐主义学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最终创立伊壁鸠鲁学派。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开始侧重于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把道德问题作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关注人生问题,高扬个人的独立生存价值,试图在社会危机和动乱中寻求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因此,“处世哲学,继希腊哲学之后,变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1]。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对宇宙结构的推测,并没有过多关注伦理学。
晚期希腊哲学新学派以伦理学为最终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也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
伊壁鸠鲁所研究的道德问题则是快乐主义,“哲学是通过论辩和讨论的方式产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正如不能治疗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2]因此,他认为理性的生活只是达到幸福的一个途径。
他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感觉主义学说作为自己伦理学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创建了“伊壁鸠鲁学派”,与怀疑派、斯多葛派、新柏拉图派共同组成晚期希腊哲学四大派别。
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理论内涵快乐主义是解释道德行为与人生目的的一种伦理学说。
昔勒尼学派认为快乐主义最简单的形式是个人的满足,也是检验道德行为善恶的标准,而伊壁鸠鲁继承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在理性指引下,求得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安宁。
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
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摘要】伊壁鸠鲁建立的是以追求个人的身体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为目的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
人们通常把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主义”理解为享乐主义,认为他追求的是一种肉体上的愉悦。
“事实上,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遵从理性和德性指导的快乐。
他将生理学意义上的快乐提升到了道德的快乐,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
”【1】不管后人对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是否存在误解,但伊壁鸠鲁以准则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则为前提提出的这套伦理学体系,对后世西方伦理学的发展确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阿里斯提波;伊壁鸠鲁;快乐主义;感觉论;原子论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感觉论哲学基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感觉论哲学基础上的。
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产生于感觉。
人们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因为感觉是最可靠的,“一切感觉都是真理的报道者”。
离开了感觉,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判断标准。
当然,这里所说的感觉既是指人的身体、肉体的感觉,又是指人的心灵的感觉与体验,而快乐就是人们唯一的真实的感觉和体验。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2】。
从感觉出发来判断快乐与痛苦,成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思想的鲜明特征。
既然“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那么人们就应大胆地去追求快乐。
但是横亘在人们心灵中的两大障碍——对神的恐惧和对死的害怕——阻碍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要破除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就必须从根本上颠覆其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原子论哲学基础首先,伊壁鸠鲁从根本上否定了神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认为神是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的一种绝对力量,神始终干预人们的生活,它具有神圣性。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20 年 第 1 期 09 O ( 总第 16 ) 8期
世 纪 桥
No 1 2 .0,009
S ii a h J Qi o
( e eaN . 6 G n rl o1 ) 8
浅谈 伊壁鸠 鲁的快 乐主义
许 文啸
( 西师范大 学 政治 与行政 学院, 广 广西 桂林 5 10 ) 4 04
一
、
一
体会到内心的宁静 。在伊 壁鸠鲁看来 , 一个真正聪明的 人, 是不应该沉迷于肉体感官享乐的人 , 而是一个追求精 神快乐的人。从这一角度来看 , 伊壁鸠鲁并不像人们长 期误解的那样鼓吹单纯追求感官 的快乐和欲望 的满足。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不等同于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观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观作者:吴小炜来源:《牡丹》2017年第03期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其快乐主义伦理观是以原子论的宇宙观和感觉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的。
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最高的善,也正因为如此,伊壁鸠鲁主义常被看成“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同义词,但事实并非如此。
倘若人们以一种积极的批判态度来审视和反思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们追求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对古希腊哲学进行梳理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常认为晚期希腊哲学出现了明显的哲学——伦理学转向,即由外部自然世界的本质或形而上学的本质,转向于潜心于个人的幸福和解脱。
颇具代表性的则是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
但在漫长的西方哲学历史长河中,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被等同于享乐主义。
西塞罗对其曾评价道:“一种美德,却要迎合感官上的快乐,它处于一种多么可悲的奴役状态啊!而且,智慧的功能将是什么呢?在两种感官上的快乐之间做技巧吗?就算可能没有比这种选择更令人愉悦的了,但试想,对智慧来说,還有什么比这种作用更卑贱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不断地被审视,人们可以从中悟到,其思想对于当代的启示和价值。
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的主要思想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怎样去获取这种快乐?伊壁鸠鲁把追求快乐看作人是否幸福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误解和批评,被视为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
首先他最高的善即是快乐。
“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
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它。
”快乐区别于享乐和纵欲,也不是仅仅在肉体欲望上的乐。
“当我们说快乐是终极目标时,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和肉体之乐,就像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我们认为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因此,在伊壁鸠鲁看来所谓的快乐即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其中后者是侧重点。
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该学说倾向于用纯粹生物学的或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与需要,认为人们以求得快乐为生活目的,快乐包括肉体与心灵的快乐。
趋乐避苦、追求快乐是道德的基础和内容,是善,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也是人生的目的。
李萍(人大哲学系):古希腊后期出现的快乐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伦理观,源于对理性主义传统的反叛。
快乐主义经过了由强调感觉快乐向心灵快乐的发展,复活了个体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为古罗马伦理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成为西方经验主义伦理学的最早形态。
处世哲学,继希腊哲学之后,变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快乐主义是这样的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居勒尼学派和伊壁鸠鲁是快乐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快乐的种类:亚里斯提卜认为,只有现实的、眼前的、感性肉体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快乐,因为肉体的快乐比精神的快乐更强烈,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
但是,他也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求得快乐,必须善于辨别和避免痛苦。
为此,知识还是必要的。
把知识当作手段,知识的价值只在于它能使人更加充分地享乐。
后期居勒尼学派开始强调理智的快乐,弱化了感觉的快乐,甚至走向了悲观主义。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与居勒尼派的意见大不相同,后者并不承认静止的快乐,而只承认动的快乐。
伊壁鸠鲁则相反,无论是来自灵魂的还是身体的两方面快乐(即静的与动的) ,他都承认。
此外,居勒尼派认为肉体的痛苦比灵魂的痛苦更恶,理由是:犯了过错的人所接受的惩罚都是体罚—针对身体的,伊壁鸠鲁却主张灵魂的痛苦更恶,因为身体只在惩罚来临时才感到痛苦,而灵魂在惩罚完了之后、在惩罚时甚至接受惩罚前都感到了痛苦,伊壁鸠鲁据此还认为,在快乐方面,灵魂的快乐也更深刻和持久.从苏格拉底的理性态度,走向居勒尼学派的感觉论立场,再到伊壁鸠鲁的“自然”主张,快乐主义的哲学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居勒尼学派一反理性主义传统,注重感觉、感性的真实性,以至走向相对主义,后期虽然得到修正,却因缺少方法论支撑,滑向了悲观主义。
南昌大学—西方哲学论文—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派快乐主义我曾见过关于“高兴”与“快乐”的一种区别性论断:高兴是短时间内的情绪提升;而快乐则是长时间内的愉悦心绪。
这种论断可能部分解释了人们追求快乐而非高兴的原因——永久保有的比短期存在的更为重要。
对于“快乐”,伊壁鸠鲁有自己的见解。
快乐的内涵伊壁鸠鲁曾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他以感觉主义出发,将快乐与痛苦作为衡量善恶的尺度。
人追求善,抛弃恶是自然而然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
而快乐是天生的最高的善,因此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目,也是判定人是否幸福的标准。
基于理性思考,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需的,如满足温饱。
饥饿时的面包和水,寒冷时的温暖外套都可以带来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这也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痛苦。
第二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需的,如过度的饮食,购买奢侈品等。
伊壁鸠鲁认为基础的物质是必需的,但过度纵欲是不明智的做法。
第三类极不自然也不必需,如虚荣心,权利欲。
这种欲望是人自身制造的,不符合人的本性。
伊壁鸠鲁认为痛苦来源于欲望的不满足,因此他主张限欲,认为人要将欲望限制在自然而必需的层面上。
这种最基础的欲望更易给人们带来快乐,而简单的欲望则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
相比于身体快乐,而伊壁鸠鲁更倾向于精神快乐。
精神上的快乐虽然在情感的强烈性上有所欠缺,但它能延续得更为长久。
在此基础上,伊壁鸠鲁提出了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的概念。
他将动态快乐解释为欲望的要求与满足,如娱乐和高兴。
静态快乐则是痛苦的消除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
除此之外,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内心的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取。
譬如,刻意地去追求快乐本身就是无法带来幸福的,因为人无法终生都与快乐相伴,这种刻意的追求也是过度欲望的体现,会给人带来痛苦。
由此看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他强调的是内心持久的平静而非一时的纵欲带来的快感。
浅谈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不变的原子构成 的。 原子是一些细小的 , 坚硬的 , 不可毁坏 的物质微粒。 原子在虚空中运动 。 万物 由原子的聚散产生 ,
最后又复归为原 子。世界万物总体无 限但总量 总是 不变 的。德谟 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 中垂直下落 , 原子之间保 持相同的距离 , 互不干扰。 这样难 以解释万物 的起源问题。
伊壁鸠鲁进一 步认 为 , 原子在这种垂直下 落过程 中, 有一 个原子离开 了完全直线 的下 降而发生某种侧 向的 ” 倾斜
同时这个原子 的运动 , 了迎面而来的原子 的轨道上 与 到 之发生碰撞。这样 , 一种碰撞迫使这些原子都进入 到别 的
”
,
原子 的轨 道中 , 因而在运动 中造成 了一系列 的碰撞 , 到 直 这 些 原 子形 成 一 些 原 子 团 为止 。 这 些原 子和 原 子 团 就 是 而 我们看到的事物, 即整个世界 。 因此 , 人类不是被创造的东 西, 也不 是被上帝所支配 的东 西 , 而是原子碰撞 的偶 然产
自然 的东 西都是最容易 获得 的,只有无 价值 的才难 以获
物。这就意味着如果上帝和诸神存在 , 他们也必定是一些 物质 的存在物 。这就否定了神是人类的创造 者 , 为人追求 自由 , 拥有思想 的快乐主义奠定基础。
二 、 乐 主义 提 出的 必 要性 。我们从它 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 , 我们 的 目的是 要 获得它 ” 。【 伊 壁鸠鲁说 人们 所要获得 的快 乐首先是一 种感官 的 适宜。伊壁 鸠鲁 接受 了德谟克利特 的影像流射说 , 他认为 我们是通过视觉 , 听觉 , 嗅觉等感觉来认识世界的 , 感觉成
第5章 快乐主义——
快乐分为两种:直接快乐和间接快乐。 当快乐产生于我们活得某些除了快乐之外 被视为是为其自身而值得拥有的东西时, 我们就间接地获得了快乐。比如,通过了 解相对论可以获得快乐。 当它产生于满足我对快乐的愿望,或者是 对某些达到自己快乐的一种手段的东西的 愿望时,我就直接得到了快乐。如看喜剧, 吸毒。
穆勒针对自己提出的两个主张对大多数人 都适用。如果我们直接地而绝不间接地获 得所有的快乐,那么我们反而很难快乐。 然而,心理快乐主义者暗示我们不能间接 地获得快乐。对于心理快乐主义者来说, 有没有一种回应我们批评的方法呢?假设 他们承认
对消极快乐主义的评价 这种消极的快乐值得追求吗?也许在一个 乱世是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我们放弃所有让我们认为死是 坏事情的担忧,就会发现自己没有理由认 为活着是好事。 我们的确将幸福限定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
思考题:2,8,9.
首先,即使以引申了的满足为依据的论证 是健全的,它也不能支持快乐主义者的这 一主张,即除了快乐和无痛苦之外,我们 不寻求任何为其自身的事物。也就是说, 我们有可能以追求快乐为目的,却做着痛 苦的事情,比如撞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 脚等等。这与我们的常识直接违背。
其次,根据巴特勒,追求快乐与我们想做 的事不是同一回事。快乐可以起因于我们 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它本身并非我们 想要的东西,正如痛苦可以起因于达到目 标,而它本身并非目标。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区分欲望的对象与满足 欲望的结果。 满足欲望通常是令人愉快的,但它并不意 味着快乐就是目的。
伊壁鸠鲁认为,我们要将欲望限定在“必 需的”之内,如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 因此,享乐主义者的伊壁鸠鲁实际上是反 对享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讽刺。 乔达摩认为,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 要难以捉摸的东西,特别是永恒的生命, 并且得不到就痛苦。 可以通过消除对生存的依恋及摆脱将我们 引向生命的欲望来终止痛苦——涅槃。
快乐需求的满足与欲望的节制--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快乐:需求的满足与欲望的节制-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张晓丹罗兴刚!【摘要】伊壁鸠鲁将“快乐”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认为其是一种没有痛苦、烦扰的身心状态,因此追求快乐就要满足快乐的需求$但人们在追求快乐时要区别于享乐主义,要用理性节制欲望$欲望分为自然而必要的、自然但不必要的与既不自然也非必要的$需求与欲望有根本的区别,只有自然且必要的欲望才是需求$简单地去满足欲望会带来痛苦,痛苦的消除也不是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应当遵循德性的指导,既满足需求又要节制欲望,使心灵获得安宁,这才是最高的善$【关键词】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对于人类来说,快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伦理学课题。
关于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的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和欲望有一定的关系,人类的本性决定了其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满足欲望,无疑成为人们追求快乐和幸福生活的目标+虽然欲望的满足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然而并非*张晓丹(1984-),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罗兴刚(1978-),男,辽宁铁岭人,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快乐:需求的满足与欲望的节制111所有的欲望都值得人们追求。
伊壁鸠鲁主张要先把欲望分类,对欲望进行理性的节制,然后再审慎做岀辨别和取舍+一需求与欲望的区别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伟大的幸福教育家伊壁鸠鲁正确而美妙地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①一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既不自然也非必要的欲望。
伊壁鸠鲁在对欲望进行分类时,特意强调了是否“自然”和是否“必要”的关系+自然且必要的欲望是人类身体的自然欲望,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
这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其目的是消除肉体的痛苦+换句话说,这类欲望如果没有被满足,人很快就会死去+比如,人在饥饿、口渴的时候,会产生吃饭、喝水的欲望+当这类欲望得到满足,身体会在根本上产生极大的快乐+自然而必要的欲望是身体健康存活的基本所需,与其说是欲望,不如用“需求”一词表达更为恰当+研究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主义的哲学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快乐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2.快乐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3.快乐主义的哲学解释
4.快乐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5.快乐主义的批评和反驳
正文
快乐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主张快乐或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和价值。
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并在近现代哲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发展。
快乐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人类的行为应该以追求快乐或幸福为目标。
这种快乐可以是感性的,如生理上的快乐,也可以是理性的,如精神上的满足。
快乐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基于对快乐的追求和实现。
从哲学角度解释快乐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它与一些重要的哲学观念和理论有关。
例如,快乐主义与自由意志、个人主义、社会契约等观念密切相关。
同时,快乐主义也与一些现代哲学流派,如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有着重要的联系和影响。
快乐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它可以指导我们的个人行为和生活决策,使我们更加注重实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快乐主义也可以为社会政策和公共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例如,在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快乐主义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然而,快乐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反驳。
有人认为,快乐主义过于强调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价值观和目标,如公正、正义、道德等。
此外,快乐主义也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如何定义和衡量快乐,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快乐,如何处理快乐与道德冲突等问题。
总的来说,快乐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伦理学理论,它为我们理解和追求幸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