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儿科护理学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24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三)体格检查
2体格检查的方法 (1)一般状况 (2)一般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结、 头部、颈部、胸部、腹部 、脊柱与四肢、外生殖器与肛门、 神经系统。
编辑课件
25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三、住院患儿的健康教育 原则 :
1主动介绍 2耐心地倾听与交谈 3诚信 4保护隐私 5尊重情绪和感的变化 6循序渐进 7体态动作平等尊重
编辑课件
18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一、沟通交流 (二)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1鼓励交谈 2集中问题 3倾听 4移情 5避免阻碍沟通
编辑课件
19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
护理要点
开诚公布交谈.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住院的目的 与同学保持联系.每日定时学习
编辑课件
15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四)减轻住院患儿心理反应的护理措施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 减轻分离焦虑 3 提供适当感官刺激 4 减少控制感的丧失 5 减轻疼痛反应及不适
编辑课件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二) 住院患儿的主要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 2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 3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 4对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5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6中断学习 7父母的不良情绪反应
编辑课件
11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三)各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 婴儿
量力性 、直观性 、启发性 、督导性
儿科护理学 最新PPT课件
并发症
(1)感染: (2)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激素,饮食限制——低钠、低 钾; 钙与蛋白结合随尿中丢失、VD水平降低——低 血钙。 (3)低血容量休克: (4)血栓形成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 因子、高脂血症致血液粘滞度增高。 (5) 急性肾功能衰竭 (6)生长延迟
1. 健康史 2. 身体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1. 2. 3. 4.
体液过多 活动无耐力 潜在并发症 知识缺乏
1. 尿量增加 2. 肉眼血尿消失 3. 无并发症,一旦出现得到及时发现及处 理 4. 患儿及家长了解活动意义及饮食调整方 法,配合治疗和护理
3. 预防感染 (1) 免疫力低下——易继发感染 (2) 与感染病儿分室收治 (3) 皮肤护理 (4) 避免局部肌注 4.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1) 激素:每日尿量、尿蛋白及血浆蛋白,激素副作用, 加用维生素D (2) 利尿剂:观察尿量、查血钾、钠 (3) 免疫抑制剂:白细胞数、脱发、胃肠道反应、出血 性膀胱炎 (4) 抗凝溶栓疗法: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观察病情变化
(1) 观察尿量、尿色 记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 (2) 观察血压变化 (3) 观察呼吸、心率、脉搏变化
3.
健康教育
四大特点: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征 高胆固醇血征 不同程度水肿 分类: 原发性肾病: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
继发性肾病: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 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 先天性肾病
尿液检查 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05~0.1g/ kg,管型,红细胞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儿科护理的基本流程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
视察与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密切视察儿童的 反应,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 应病情变化。
接待与评估
接待儿童及家庭,进行初步评 估,了解病情和需求。
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确保儿童得到全面、及时的护 理。
评价与反馈
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与家庭 沟通反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儿科护理学的未来将更加重视个性化护理和预防保健。同时,科技手段在儿 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远程医疗、智能护理等。此外,儿科护理学将更加重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 作,如儿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02
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
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
癫痫
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诱发因素,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脑性瘫痪
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心 理支持。
04
儿科特殊情况的护理
新生儿护理
01
02
03
新生儿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发育完全,需要注意保暖 ,维持正常体温。
新生儿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 姿势和量,避免呛奶和溢 奶。
案例二
某幼儿园产生一起虐童事件,涉事教师未经过专业培训,且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儿 童进行身体检查。分析此案例中教师的行为是否违反了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以及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
06
儿科护理教育与培训
儿科护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儿科护理 人才,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26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及2周岁/8月龄(2次)及2和6周岁 2次/4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27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 6~18月龄/3周岁,6周岁 2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5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 胎儿特点及保健 ➢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 婴儿特点及保健 ➢ 幼儿特点及保健
6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 学龄前儿童特点及保健 ➢ 学龄儿童特点及保健 ➢ 青春期少年特点及保健
7
胎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完全依赖孕母生存 ➢ 保健
✓ 加强孕妇保健 ✓ 预防产伤及产时感染 ✓ 做好优生准备及适宜的胎教
30
免疫程序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周岁高危人群 2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1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出血热疫苗 16~60周岁 3次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32
接种疫苗时间口诀
➢ 出生乙肝卡介苗 ➢ 0,1,6打乙肝 ➢ 2,3,4吃糖丸 ➢ 3,4,5百白破 ➢ 八月莫忘麻疹苗。
8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特点 ➢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9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保健
➢ 产后保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居家保健
✓ 家庭访视(home visit) 初访重点 周访重点 半月访重点 满月访重点
10
婴儿特点及保健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及2周岁/8月龄(2次)及2和6周岁 2次/4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27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 6~18月龄/3周岁,6周岁 2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5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 胎儿特点及保健 ➢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 婴儿特点及保健 ➢ 幼儿特点及保健
6
一、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 学龄前儿童特点及保健 ➢ 学龄儿童特点及保健 ➢ 青春期少年特点及保健
7
胎儿特点及保健
➢ 特点:完全依赖孕母生存 ➢ 保健
✓ 加强孕妇保健 ✓ 预防产伤及产时感染 ✓ 做好优生准备及适宜的胎教
30
免疫程序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周岁高危人群 2次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1
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剂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免疫程序
出血热疫苗 16~60周岁 3次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32
接种疫苗时间口诀
➢ 出生乙肝卡介苗 ➢ 0,1,6打乙肝 ➢ 2,3,4吃糖丸 ➢ 3,4,5百白破 ➢ 八月莫忘麻疹苗。
8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特点 ➢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9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保健
➢ 产后保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居家保健
✓ 家庭访视(home visit) 初访重点 周访重点 半月访重点 满月访重点
10
婴儿特点及保健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第五节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一.小儿用药特点
1.年龄不同.药物在组织内分布及对药物反应不同 2.肝肾功能不足.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3.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二.药物的选用
1.抗生素 2.退热药 3.镇静止惊药 4.止咳平喘药 5.泻药和止泻药 6.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给药方法
1.口服法 不良影响小.应尽量采用 2.注射法 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法. 不和作患儿可采用三快.但尽量避免.静脉推 注多用于抢救.静脉滴注使用广泛 3.外用药 4.其他方法 气溶.灌肠
三.家庭评估
(一).家庭评估 1. 家庭类型 2. 角色情况 (二)家庭 功能评估 1. 情感状况 2. 健康状况 3. 社会状况 4. 经济情况 5. 保健照顾情况 (三)家庭居住环境
住宅.环境
第四节 与患儿的沟通
一.小儿沟通特点 1.不能清楚地表达情感 2.缺乏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与患儿沟通的途径 1.语言沟通 2.非语言沟通 3.游戏 4.绘画 5.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二.住院幼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一)心理反应 反抗 失望 退行性行为 否认 (二)护理重点 沟通技巧-交谈.理解-允许发泄
三.住院学龄前患儿的心理反应与 护理
(一)心理反应 分离性焦虑-较温和-能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 动中 但有恐惧心理 (二)护理重点 关心爱护尊重患儿.组织适当游戏
四.住院学龄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 理
第三节
小儿健康评估的特点
一.健康史的采集 (一)内容 一般情况 入院时主要病史 既往情况:出生情况.发育情况.喂养情况.基本生活 习惯.患病情况.预防接种情况.过敏情况.性格特 征. (二)注意事项 耐心.重点提问.不使用暗示性语言及医学术语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 抑郁症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技巧与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 础,应尊重儿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发展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验等 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
03 儿童常见疾病及 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及护理
01
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02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刺激;指导患儿正确咳嗽、排痰;
给予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定义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儿 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 的偏离正常轨道的行为和 情绪表现。
发生率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 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危害
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 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 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 严重后果。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04 儿童营养与饮食 护理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蛋白质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维持血糖稳定。
维生素与矿物质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儿科护理ppt课件
疾病预防
教育家长如何预防儿童常见病,如感冒、腹泻、 肺炎等,以及传染病的家庭防护措施。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日常护理技能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护理方法,如喂养、洗澡、换尿布、睡 眠等。
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家庭健康教育。
讲座与培训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为家长举办健康讲座和护理技能培训。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贫血
明确贫血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指导患儿及家长合理搭配饮食, 预防贫血发生。
寄生虫病
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驱 虫治疗,预防寄生虫感染。
04
儿童心理发展与护理
Chapter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01
婴儿期
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 心理冲突,需要家长 陪伴和照顾,建立安 全感。
症。
癫痫
避免诱发因素,按时服药,定期随 访,教会患儿及家长癫痫发作时的 急救措施。
智力障碍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加强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 的训练状况,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治疗。
佝偻病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加强户外 活动,多晒太阳,预防骨骼畸形 发生。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1 2
赋权式 鼓励家长自主决策,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增强家长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实践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日常生活护理 家长负责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如饮食、睡眠、 卫生等。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疾病护理
在儿童生病时,家长积极参与护理工 作,如观察病情、喂药、物理降温等。
制定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明确消毒方法和频次,加强监督检查。
教育家长如何预防儿童常见病,如感冒、腹泻、 肺炎等,以及传染病的家庭防护措施。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日常护理技能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护理方法,如喂养、洗澡、换尿布、睡 眠等。
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家庭健康教育。
讲座与培训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为家长举办健康讲座和护理技能培训。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贫血
明确贫血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指导患儿及家长合理搭配饮食, 预防贫血发生。
寄生虫病
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驱 虫治疗,预防寄生虫感染。
04
儿童心理发展与护理
Chapter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01
婴儿期
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 心理冲突,需要家长 陪伴和照顾,建立安 全感。
症。
癫痫
避免诱发因素,按时服药,定期随 访,教会患儿及家长癫痫发作时的 急救措施。
智力障碍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加强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 的训练状况,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治疗。
佝偻病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加强户外 活动,多晒太阳,预防骨骼畸形 发生。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1 2
赋权式 鼓励家长自主决策,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增强家长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实践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日常生活护理 家长负责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如饮食、睡眠、 卫生等。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疾病护理
在儿童生病时,家长积极参与护理工 作,如观察病情、喂药、物理降温等。
制定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明确消毒方法和频次,加强监督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