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7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其他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过度的信贷消费导致市场虚假繁荣.
2.导火线
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市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

3.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产品被销毁.
4.特点
(1)持续时间长
1929—1933年,前后长达5年,危机结束以后,经济“持续萧条”。

(2)波及范围广
从部门上看,席卷金融、生产(工业、农业)、流通等各个部门;从地域上看,包括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3)破坏性特别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1/3,外贸额下降2/3.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
(1)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正常。

(3)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3.具体措施
(1)金融体系方面-—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
制证券业。

(2)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农业方面——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4)社会福利方面——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4.特点
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影响
(1)直接影响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间接影响
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
(3)深远影响
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向一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新理论: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经济运行机制调整为:市场自我调节+国家行政直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新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4)新制度: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

2.影响
(1)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2)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3)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如政府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4)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例引领】下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前往手术室》。

漫画中,罗斯福推着代表美国的“鹰”前往手术室,鹰身上盖着代表新政的“NRA(国家复兴署)"的单子。

下列对此漫画中所说的“手术”的解释正确的是
A.废除自由主义,实现国家垄断
B.实行国家干预,推动工业复兴
C.学习社会主义,采取计划经济
D.限制工业发展,振兴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A叙述错误,罗斯福新政尽可能地保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C不符合新政的史实;D错误,国家复兴署主要是为复兴工业而设立的.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推动了工业的复兴。

故答案是B。

考向二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缓解了经济危机,探索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和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中的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反映出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这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典例引领】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调整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C项正确;B、D说法均正确,但没有反映材料本质。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1930年2月17日,日内瓦关税休战会议召开,会议拟定的两个休战文件,因各国利益冲突,未能得到一致批准,会议以失效告终。

这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世界贸易体系遭冲击
B.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D.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据图和史实分析,经济危机
A.导致美国人对婚姻缺乏信心
B.降低了美国人口增长率
C.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
D.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4.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46.2%40.6%28.4%16.5%8.4%1/3工




70%69.1%50%60%50%2/3贸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5.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
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这表明胡佛政府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D.认为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6.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

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

”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
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
7.1932年末,胡佛在最后的一次竞选演中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
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8.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

同时“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加剧了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矛盾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点
9.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所设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的海报.海报中间的WORK PROGRAM意为“工作计划(或程序)"。

据此海报中的信息可知,此机构旨在
A.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B.压缩政府财政开支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0.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11.有西方学者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后,西方国家为拯救本国经济,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而采取的种种政府干预的措施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

但有些措施实际上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

"该学者抨击的是罗斯福新政
A.进行救济并兴办公共工程
B.美元贬值刺激企业的出口
C.颁布法律实行最低工资制
D.命令银行业暂时停业整顿
12.罗斯福本人就很清楚地说过,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

材料主要表明“新政”
A.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
B.是罗斯福总统坚信凯恩斯主义的产物
C.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D.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是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
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

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摘编自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
保障法》等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

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编自(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
和国的成长》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

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摘编自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
析》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
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
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哪些手段?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1.(2015年江苏高考)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2.(2013年江苏卷)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
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
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
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
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
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
视角有何新意?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
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
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
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中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工人的工资与生产增长比例失调,导致工人购买力下降,出现了生产的相对过剩,故B项正确;C项是信贷发展导致的,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930年2月,面对经济大危机及各国之间关税大战形势,日内瓦关税休战会议召开,但由于各国利益冲突,会议未能中止关税大战,导致各国争夺国际市场和转嫁经济危机,加剧了世
界紧张局势,故选C。

此时世界贸易体系尚未建立,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B两项错误;会议前各国的关税战表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抬头,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图表信息可见,1929年之前美国的社会离婚率不断增加,到1929年至1930年离婚率大幅度降低,可见经济危机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故选D。

A说法与材料信息相悖,B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C是材料现象,故排除。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材料数据来看,无论是工业下降、外贸缩减的比例还是失业人数的数量,美国都比德国还要多,A项表述不正确,排除;从工业下降、外贸缩减的比例和失业人数的多少不能断定经济是否下降,B项排除;材料仅提供的是1933年的经济状况,不能反映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的长短,C项排除;材料数据显示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论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世界来讲,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D 项符合题意,正确。

5.【答案】A
【解析】倡导轮流工作、“邻居互助计划”体现了道德力量,故A项正确。

B项是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做法,C 项说法不全面,D项说法过于绝对,三项均可排除。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材料“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说明胡佛总统主张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故B正确;A项不能说明是根本途径,C项与材料观点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C、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材料中1932年末胡佛最后一次竞选演说中攻击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即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选C.罗斯福新政尽管未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危机,但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促使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美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且此段话发表于罗斯福新政之前,故A、B两项错误;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8.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材料仅反映了罗斯福政府抑制富人和救济穷人,并未体现全面干预,A 项错误;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罗斯福政府的这些措施通过税收抑制社会贫富差距,同时加大对极端贫困的人的救济力度,具有抑制和救济相结合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材料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社会救济措施,其中在所设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海报中间有鲜明的“工作计划(秩序)”口号,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及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故选C。

此阶段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A错误;新政实施中国家加强对财政投资的力度,故B错误;上述措施反映罗斯福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部分内容,故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材料中的“1933年底”即罗斯福新政顺利开展时;该美国国会议员认为其“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私营企业的独立性也成为往事",表明他否定了新政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对自由主义的破坏,可见其主旨是批评罗斯福扩大联
邦政府的权力,故选D。

A、C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

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该学者显然认为罗斯福新政某些措施阻碍了经济增长,导致失业率上升.A、B两项显然有利于经济增长,与题意不符;D项也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排除。

罗斯福新政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最低工资制,这可能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降低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减少雇工的数量,增加失业率,故C 项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材料“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说明罗斯福从根本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改革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故A项正确。

13.【答案】(1)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
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
第(2)问,“措施”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手段"可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
第(3)问,根据材料三“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等信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
直通高考
1.【答案】D
【解析】材料图片中显示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导致经济复苏,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胡佛坚持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是在1933年,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可知,C项表述错误。

2.【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

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4)略。

【解析】第(1)问,通过图片可知1930年前后,美国的失业率激增,这可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角度作答;1935年左右,美国的失业率下降,这可从罗斯福新政的举措角度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罗斯福成功的……因素应归结于……人性魅力”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注入……乐观情绪”作答;第三小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3)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4)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