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二)解决问题例4
《图形的运动——例4》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例4》教学设计【复习导入】
1、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2、画出旋转之后的图形要注意什么?
【新课讲授】
1、出示例4。
请在鱼图上画出相应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1)阅读与理解:
你阅读后得到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分析与解答:
你如何来判断每一块七巧板的运动情况?请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展示交流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3)回顾与反思:
你是通过神魔方式解决问题的?
还有其他答案吗?
2、完成做一做。
【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年级上奥数第9讲 几何图形中的运动
六秋第9讲几何图形中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熟练分析题目的意思找到突破口;2. 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解决“动点问题”的办法;3.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例题精选【例1】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点开始爬行一周。
在三条边上每分钟分别爬行50厘米、20厘米、40厘米(如图)。
它爬行一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巩固1】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
一只蜗牛沿着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爬行,如果它在长边和宽边上爬行的速度每分钟分别是50厘米和40厘米,求这只蜗牛爬行一周的平均速度。
【例2】两个铁环,滚过同一段距离,一个转了50圈,另一个转了40圈,如果一个铁环的周长比另一个铁环的周长少44厘米,这段距离是多少米?【巩固2】滚过同一段距离.甲轮转了5圈.乙轮转的圈数是甲轮的80%.已知乙轮周长比甲轮周长多3.14厘米.这两种车轮的直径各是多少?【例3】三角形的每边长都是3厘米,现将三角形ABC沿着一条直线翻滚763次(如图所示翻滚一次),求A点所经过的总路程。
【巩固3】下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圆环周长的3倍,当圆环绕正方形无滑动滚动一周又回到原来位置时,这个圆环转了几周?【例4】一个圆的周长为70厘米,甲、乙两只爬虫,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爬行。
甲以每秒4厘米的速度不停地爬行,乙爬行15厘米后,立即反向爬行,并且速度增加1倍,在离出发点30厘米处与甲相遇,问乙原来的爬行速度是多少?【巩固4】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4倍,则它们第2007次相遇在哪条边?【例5】图中是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若甲齿轮转5圈时,乙齿轮转7圈,丙齿轮转2圈。
那么这三个齿轮的齿数最少应分别是多少个?(注:相同时间内转的圈越多,说明齿数越少)【例6】某工厂围墙外面的小路形成一个边长300米的正方形。
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沿逆时针方向同时出发。
人教版春季四年级 第十二讲 图形的运动(二) 提升版-教培星球
第12讲图形的运动(二)知识点一:平移1.确定平移的方法和距离:(1)根据箭头指向确定平移的方向;(2)找出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一组对应点,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2.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1)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2)将关键点按要求平移相应的格数,得到一组对应;(3)根据原图形的形状将对应点按顺序连接。
考点1:平移的特征【典例1】2.(成武县期末)通过平移、、可以得到的是()A.B.C.【典例2】.(裕华区期中)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转动呼啦圈B.拧螺丝钉C.火箭升空【典例3】(上街区期末)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一块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平方米.【典例4】(成都期中)在平移的过程中,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和都相同.考点2:画平移后的图形【典例1】根据△和O现在的位置和规定的走法,在格子图里画出△和O行走的路线.(1)△先向右走5格,再向上走2格.(2)O先向左走6格,再向下走2格.【典例2】(玛纳斯县校级期中)汽车向平移了格;飞机向平移了格;蘑菇向平移了格.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北川县期末)下面图案()是经过平移得到的.A.B.C.D.2.(承德期末)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A.乘坐电梯B.钟表上的指针运动C.火车行驶3.(陕州区期末)由如图的小鱼图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A.B.C.4.(龙口市期中)下面现象()是平移。
A.用卷笔刀削铅笔B.用扳手拧螺丝C.电梯的升降D.风车的转动5.(洪泽区校级期中)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的位置()A.相同B.不相同C.不一定相同6.(龙州县期末)如图中的图形向右平移了()格.A.7B.5C.3二.填空题7.(深圳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由两块七巧板拼组而成.②号三角板不动,将①号三角板向平移格,可与②号三角板重新拼成一个正方形.8.(五莲县期末)如图,由图A到图B是向平移了格,由图B到图C是向平移了格.9.(随州期末)三角形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小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三.判断题10.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做平移运动.(判断对错)11.(微山县期末)一个图形不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下平移,它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判断对错)12.(法库县校级期中)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它的大小和形状发生了改变。
六上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与确定位置》(4课时)
3、指导学生看书P69-70 例3
4、教学小结: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师: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注意单位,找准问题,明确所求。板书:统一单位、看清问题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4)、教师小结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方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3、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板书。
(1)、引入
教师:同学们都会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了,但是如果知道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又该怎样求图上距离呢?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P69 例3儿童乐园平面图,
(2)、反馈学生搜集到的信息
师:根据这幅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强调:单位的统一。
(5)、教师提出问题(2):图中旱冰场的长2.5厘米,宽1.5厘米。旱冰场实际占地的面积是多少?
①、小组讨论,感知方法。
讨论:能不能依据图上面积按照比例尺来进行实际面积的换算呢?为什么?
②、集体评议,明确方法。
明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长度单位的比,不是面积单位比,所以不能用图上面积和比例尺求实际面积。
单元
五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比例尺的运用2
教 学 时 间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 节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应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计算。
(4)、教师小结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图形的运动教案(推荐5篇)
图形的运动教案(推荐5篇)图形的运动教案(1)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 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轴对称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主要包括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运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学会用图形运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初步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例。
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难点: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内容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
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
编排如下图:二、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1.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
教学时要全面分析,重视教材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核心问题,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
例如,教材第78页的例4中,小男孩“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呀?”引发学生思考,是该例题的核心问题;小精灵“用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试一试。
”点明了要解决的问题和单元学习的联系,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
2.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平移两种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四个例题全部使用了方格图。
例1是利用方格图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例2是借助方格图,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例3是在方格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例4是借助方格图求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操作图形,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的基本方法。
2.能够绘制直线的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图形。
3.能够解决问题中有关图形变化的具体计算。
二、教学重点
1.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
2.绘制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平移、旋转、翻折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2.解决问题中的具体计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并让学生想象图形做不同的动作,引出图形的运动概念。
2. 学习平移
1.讲解图形的平移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平移操作。
3.练习平移的相关题目。
3. 学习旋转
1.讲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旋转操作。
3.练习旋转的相关题目。
4. 学习翻折
1.讲解图形的翻折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翻折操作。
3.练习翻折的相关题目。
5. 综合练习
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将平移、旋转、翻折运动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拓展练习:在纸上绘制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操作,并计
算每次的移动距离和角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运动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和拓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解答题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解答题训练1.按要求填空并在方格纸中作图。
(1)图形A有()条对称轴。
(2)画出图形A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右图中的B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你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用数对表示分别是(6,7),(2,4),(7,4)。
(1)将这个三角形先向下平移2格。
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新的三角形A'B′C′,请在方格图上画出这个新的三角形。
(2)找出点D,并在右边方格上标出来,使这个点与原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并在图上标出D点的数对,这样的点有()个。
3.操作。
(1)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将这个轴对称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2cm。
4.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
(1)根据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
(2)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并标上B′。
(3)如果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则图形B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5.根据要求画图并填空。
(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1cm)(1)画出上图图形①所标出底边上的高,这条高是()cm。
(2)画出图形①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①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6.填一填,画一画。
(1)图①向平移了格得到图①。
(2)画出图①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4)画出图①指定底边上的高。
7.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根据对称轴补全图形A这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B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
(3)图形B向()平移()格后得到图形C。
8.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下面每个小方格的每边的长表示1厘米)(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
9.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1)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平移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例4二、《图形的运动(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三、课标解读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变化的图形运动;另一种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
第二学段中,图形的运动的课程内容及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会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在第一、二学段,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很好的平台,利用它可以准确地描述图形的位置,定量刻画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描述和刻画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只要求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以及图形绕着一点旋转90度,不要求图形沿其他方向平移或绕着一点旋转任意角度。
两个学段的要求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相应地,关于图形的运动(二)的具体编排,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按以下三个层次加以编排:(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复习第12讲:图形的运动(二)(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图形的运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图形的平移,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掌握平移的运动特点,渗透对应思想。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在方格中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经历把方格中的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的过程,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渗透转化思想。
4.灵活运用平移知识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图形的运动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5.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图形的对称美。
1.轴对称(1)知识回顾: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问题导入: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3)观察与发现:①方格中是一个“松树”图案,如果沿着中间的虚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因此,这个“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虚线所在的直线是“松树”图案的对称轴。
②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相互垂直。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应用: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①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②画图依据: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找到已知点的对称点,即可补全图形。
③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个端点的对称点→“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平移(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①数一数,说一说,图形(2)、(3)分别是图形(1)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得到的?②确定方格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根据箭头的指向确定平移的方向→找出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一组对应点,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2.观察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图形的变化,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3.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4.交流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你们对这些现象有什么认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平移和旋转过程中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教具或学具,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含答案)人教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解析版)编者的话:《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轴对称的认识及作图和平移的认识及作图,题型相对简单,多为作图题,一共划分为十二个考点,建议作为本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欢迎使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二)解决问题(例4)
.
. . .
.
.
(5+4)×2=18(cm)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8cm。
三、知识运用
2.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 .
. .
. .Leabharlann .(5+2)×2=14(cm² ) 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14cm² 。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87页“做一做”;
第88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平移
不规则图形
转化 面积不变
规则图形
三、知识运用
1. 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1 ) ( 3 )
( 1 ) ( 2 )
( 1 ) ( 3 )
这些都是不规则图 形,怎么想呢?
可以用图形运动 的知识试一试。
三、知识运用
2.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利用图形的 运动试一试。
图形的运动(二).
解决问题(例4).
一、复习导入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2+4)×2=12(cm) 2cm 面积:2×4=8(cm² )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2cm, 面积是8cm² 。
4cm
二、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回顾一下这道题,我们利用了哪种运动方式,使图形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求出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例2)》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特点:都是沿着直的路线移动,物体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从而认识平移现象。
再由小精灵的提示寻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巩固认识。
2教学图形的平移。
教材呈现了一幅静态的、小房子图形运动之后所形成的画面。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哪几座小房子图形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突出了两点:一是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头脑中模拟小房子图形曾经发生的平移,也可通过操作(移一移)进行判断;
平移时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着直线方向移动。
“做一做”让学生利用小汽车图形的平移画出一排小汽车。
在画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模型(图片)在直线上画,保证了图形大小不变,重点可放在保持车的方向和内部元素一致上,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就要制造思维冲突。
如教学例2时,教师可在此图中增加两幅房子图,一幅图大于原图,一幅图小于原图。
通过对比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答案解析)(4)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答案解析)(4)一、选择题1.点A用数对表示是(3,4),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2格,现在的位置在()。
A. (6,2)B. (5,3)C. (5,5)2.下面()选项正确表述了从图1平移到图2的过程。
A. 图1向下平移8个格,再向右平移7个格B. 图1向右平移7个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C. 图1向下平移3个格,再向右平移5个格D. 图1向下平移6个格,再向右平移5个格3.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A. 可能互相平行B. 一定互相平行C. 一定互相垂直D. 可能互相垂直4.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 长方形B. 圆C. 等边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5.下面的英文字母,()不是轴对称图形.A. QB. MC. T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心形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 )个完整的心形。
A. 1B. 2C. 47.下面各组图形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 )。
A. B. C. D.8.下列一些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A.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B. 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C. 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D. 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10.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11.如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沿虚线剪出的图形展开是( )。
A. B. C. D.1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B. 线段C. 钝角D. 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13.将点(4,3)向右平移3格后的位置是________,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位置是________,然后向左平移2格后的位置是________,最后向下平移3格后的位置是________14.如图中把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向右平移________厘米,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章《图形的运动二》说课稿(2)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章《图形的运动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章《图形的运动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在《图形的运动一》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而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轴对称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从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然后,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轴对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轴对称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发学生对轴对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同步练习)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轴对称基础导学练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打“√”。
()()()()()()()()2.填空。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知识点2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或一个轴对称的另一半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图形。
4.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图中虚线为对称轴)易错点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理解不透而导致误判5.判断。
(1)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应用提升练提升点1 画出图形的对称轴6.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提升点2 以格子图的对角线为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7.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虚线为对称轴)。
思维导学练8.如图,将下面正方形分成四块面积相等的图形,并且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想出几种分法?画一画例如:第2课时图形的平移基础导学练知识点1 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下面图形中,图( )是图A平移得到的。
2.看图填空。
(3)由图A绕点N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B。
( )图形①向( )平移了( )格;图形②向( )平移了( )格;图形③向( )平移了( )格。
知识点2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3)画出大树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后的图形。
易错点没有正确掌握平移的特点导致画图错误4.下面的画法对吗?若不对,那是平移了多少格?将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
应用提升练提升点利用“观察法”和“平移法’解决平移问题5.先根据对称轴(图中的虚线)补全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左平移7格后的图形。
思维拓展练6.图形(1)怎样拆分平移能得到图形(2)?第3课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基础导学练知识点1 运用平移解决问题1.先移一移,再看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七章 图形的运动(二)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七章图形的运动(二)【知识点归纳总结】1.轴对称1.轴对称的性质:像窗花一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2.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经典例题】例: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据分析可知: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2.镜面对称1.镜面对称:有时我们把轴对称也称为镜面(镜子、镜像)对称,如果沿着图形的对称轴上放一面镜子,那么在镜子里所放映出来的一半正好把图补成完整的(和原来的图形一样).2.将镜面看做对称轴,那么关于镜面对称的像关于对称轴对称.【经典例题】例:如图是小明在镜子中看到的钟表的图象,他表示的真实时间是()A、4:40B、4:20C、7:20D、7:40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并作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4:40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4: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3.平移1.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2.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经典例题】例:电梯上升是()现象.A、旋转B、平移C、翻折D、对称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电梯的升降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所以是平移,据此解答判断.解:电梯的升降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所以电梯的升降是平移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图中,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厘米.A.3厘米B.4厘米C.6厘米D.12厘米2.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要先找到()A.边界B.对称轴C.端点3.从镜子中看到现在是4时,正确的时间是()A.4时B.8时C.2时4.如图从镜子中看到的图形是()A.B.C.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平移()A.荡秋千B.乘坐电梯C.翻书6.小红在镜子里看到墙上的挂钟如图所示,请问第()个时间最接近8:00.A.B.C.D.7.是从()上剪下来的.A.B.C.D.8.如图是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形成的像,它的实际时间是()A.21:05B.12:02C.12:05D.15:029.下列图()是由如图平移得到的.A.B.C.D10.笑笑非常喜爱《小英雄雨来》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于是她自己刻了一枚如左图所示的印章.下面四个图案中用这枚印章印制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的钟面是从镜子里看到的,实际钟面上的时刻是.12.如图,由图A到图B是向平移了格,由图B到图C是向平移了格.13.拨动算盘是现象.14.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这个图形是,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15.在一幅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对折后A点与B点重合.如果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未对折前A点到B点的距离是厘米.16.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17.小明在镜子中看到钟面上是4:30,实际钟面上是.18.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剪纸,通过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市民体验到了传统技艺的妙趣.某市民将一个正方形彩纸依次按如图1、图2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则将图3的彩纸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图4中的.(填序号)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20.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21.平移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判断对错)22.从镜子中看到左图的样子是这样的..(判断对错)23.淘气举左手时,镜子中的淘气举右手..(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2小题)24.如图,图形①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形②?25.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线.五.解答题(共3小题)26.看图填空①(1)向平移了格.②(2)向平移了格.③(3)向平移了格.27.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8.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请在认为正确的图形上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所以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6÷2=3(厘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所以,BC的长度是6厘米,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6÷2=3(厘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以及对称轴的性质运用.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时候,首先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原图的关键对称点,然后依次连结即可完成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在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时候,首先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原图的关键对称点,然后依次连结即可完成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应用.3.【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从镜子中看到现在是4时,正确的时间是8时;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镜面对称,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4.【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如图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5.【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荡秋千、翻书,运动过程中改变了方向,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乘坐电梯,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于平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6.【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我们画出这几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即可得知第几个时间最接近8:00.【解答】解:如图,图A与8:00相差5分,图B与8:00相差30分,图C和图D与8:00相差3小时45分,最接近8:00的时图A.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7.【分析】作出这个图形的纵向对称轴,看左侧与下面哪个图形的空缺部分相吻合,就是从哪个图形上剪下来的.【解答】解:如图故选:C.【点评】把一张纸对折后,在对折边处剪出的图形是以纸的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8.【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如图实际时间是12:0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9.【分析】图形平移后,只是位置的变化,图形大小、形状、方向不变.A图、B图、D图大小没变,但方向变了,不是原图平移后得到的;C图大小、形状、方向没变,是原图平移后的图形.【解答】解:经过平移后得到即图形C是由原图平移得到的.故选:C.【点评】关键抓住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后,只是位置的变化,图形大小、形状、方向不变.10.【分析】印章与印出的图案如同镜面对称,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也就是印章与印出的图案上、下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解答】解:如图,故选:B.【点评】关键明白印章与印出的图案如同镜面对称,根据镜面对称原理进行选择.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图中镜子里看到的时间是6:40,由镜面对称左右方向相反特点,镜中时针在6与7之间,实际是在5与6之间,是5时,镜中分针指刻度8,实际中是指刻度4,即20分;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镜中时针在6与7之间,实际是在5与6之间,是5时,镜中分针指着刻度8,实际中是指刻度4,即20分,所以实际钟面上的时刻是5:20.故答案为:5:20.【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12.【分析】根据图中两图的相对距离及箭头指向即可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所以图A到图B是向右平移了6格,由图B到图C是向下平移了2格;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由图A到图B是向右平移了6格,由图B到图C是向下平移了2格.故答案为:右,6,下,2.【点评】作图形平移要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13.【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拨动算盘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据此解答.【解答】解:拨动算盘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所以拨动算盘是平移现象.故答案为:平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14.【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解答】解: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答案为;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5.【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即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解答】解:4×2=8(厘米)答:如果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未对折前A点到B点的距离是8厘米.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6.【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并作答.【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1:05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1:05.故答案为:21:05.【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17.【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相反,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7:30.故答案为:7:30.【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18.【分析】找一张纸,按照图中的顺序向上对折,再向左对折,按位置剪去画的虚线的形状,然后展开即可.【解答】解:经过动手操作,发现将图3的彩纸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图4中的第四个图.故答案为: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两个圆无论半径相等,还是不相等,无论是相交、相切或相离、还是内含,组成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只对称轴的条数多少而已,最多是两个圆组成环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最少有一条对称轴.【解答】解: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无论两个圆的大小如何,位置关系怎样,所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20.【分析】根据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是轴对称图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1.【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解答】解: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平移的特点、旋转的特点.旋转与平移的相同点: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都在一个平面内.不同点:平移,运动方向不变.旋转,围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22.【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解答】解:从镜子中看到左图的样子是这样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23.【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如图淘气举左手时,镜子中的淘气举右手.原题的说法是正确的.【点评】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四.操作题(共2小题)24.【分析】据平移的意义“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由此可知:把图①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即可得到图②;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把图①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即可得到图②.【点评】本题是考查平移图形的特征,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旋转则改变图形的方向.25.【分析】图案左起第一个和第二个不同,每个花瓣上有凹陷第二个没有,第二个有柄,第一个没有,第三个是心型,第四个是葫芦型,第一个连第二行的左起第三个,每二个连每四个,第三个连第一个,第四个连第二个.【解答】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组拼,相似的要注意观察细微部位.五.解答题(共3小题)26.【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①(1)向上平移了2格.②(2)向左平移了4格.③(3)向右平移了6格.故答案为:上,2,左,4,右,6.【点评】本题是考查作平移后的图形,注意,一看方向(左、右、上、下),二看对应点(或边)距离几格.27.【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完成作图.【解答】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画图:【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8.【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如下图:【点评】此题主要明白镜面对称的特点是: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镜中与实际景物大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知识运用(幻灯片5、6、7出示)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
四、布置作业(幻灯片8出示)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计算结果:
周长:(2+4)×2=12(cm)
面积:2×4=8(cm²)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2cm,
面积是8cm²。
作业布置
【作业】
1.完成教材第89页第4、6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4)
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
学
反
思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用平移把不规则图形变换成规则图形。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难点:学会灵活平移来自换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预
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旧知
(幻灯片2出示)复习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适时指导。
2、新课讲授(幻灯片3出示例4)
1.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
3.合作探究:(幻灯片4讲解求解过程)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比较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平移可以把不规则图形变换成与原图形面积相等的规则图形。
让学生说说如何进行变换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集体反馈学生的想法。
然后师生总结结论
把不规则半圆平移后拼在右边,使原图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课下完成作业,小组长检查各组
课堂练习
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教学
课题
解决问题例4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七单元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一、让学生在学习平移的基础上,采取用平移方法把图转变成学过的图形,然后求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通过利用轴对称和平移的方法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平移变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