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共57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从生活实践看:

遇到且无法回避的。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且必

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
发展始终。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研究 的是?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 面内容?
zxxk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理解: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 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Zx..xk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 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 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
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 在动啊!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 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 会就会有饿的感觉。 存在
思维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 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 才空空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
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 蝴蝶,很生动逼真 的一只蝴蝶,感到 多么愉快和惬意啊! 不知道自己原本是 庄周。突然间醒过 来,迷迷糊糊间方 知原来我是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 成蝴蝶呢,还是蝴 蝶梦中变成庄周呢?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12):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 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伽森狄
“自然不是别的,它是物质世界 的整体,是物质事物的总和。 原子 是世界的本原”
——霍尔巴赫
12
1、他们认为 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 2、简要说明 上述观点的 合理性和局 限性。
13
世 界
把客观精神(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
的 神、道)看作世界
本 的本原。

22
合理性
看到了人 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 有着或多或少 的借鉴意义。
23
唯心主义的观点:
1、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主观
客观
这些观点有
4、存在就是被感知
主观
什么相同点,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P12):
在总结自然科学 成就的基础上,丰 富和发展了唯物主 义,把物质归结为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原子,认为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
原子 ~10-10m
原子核 ~10-14m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必修4
答:不正确。
(1)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 但也追求精神的满足:
唯心主义者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 火。
(2)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优点、局限性
Ⅰ.古代朴 素唯物主 义
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只是一种猜测,没 有科学根据。把物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质归结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
Ⅱ.近代形 而上学唯 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 等局限性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是什么? 为什么?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 所有问题中有没有一个首先需要回答的基 本问题呢?
回答是肯定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形神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之辩
形神之辩已经触及到形与神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了。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 对第一方
思即
存在决定思维
面的不同 回答是划
维 意 谁是本原 (唯物主义)
与识 存与
(谁决定谁)
思维决定存在
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 一标准
•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 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 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 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 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真 实反映。

高考政治 哲学生活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 哲学生活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英语儿歌歌词强调上帝的创造活动,是宗教观 念的体现,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而美国科普作家的改动, 体现了科学精神,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以①③正确, 应选择A项。②④两项与题干无关。
——摘自《时间简史》,1988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 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摘自《大设计》,2010 从哲学上看,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一种什么思想?斯蒂 芬·霍金在两部著作中对上帝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的世界观有 了什么变化?
【提示】 (1)上帝创世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它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Hale Waihona Puke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 质上来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 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 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 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 们应大力提倡。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
之处的
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地方,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

高二政治必修4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

高二政治必修4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
10
2019/1/11
第二节
一、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
开的。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百舸争流的思想
制作人:张文东 主讲人:张文东 2006年1月19日
2019/1/11
1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知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自然科学知识 具体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文艺学、伦理学、政治学 经济学等 心理学、逻辑学等
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DE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气者,理之依也 C、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D、 17 存在即被感知 E、心外无物 2019/1/11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的斗争就一刻也 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 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 的是
物质 存在
意识 思维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 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存在决定 思维
思维决定 存在
唯物主义
2019/1/11 7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C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新人教版08版必修4)

政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新人教版08版必修4)

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 贝克莱回答 :“ 不存在 .” 灵明,便俱无了?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
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上述观点是一种什么哲学思想?其特点 是什么?
朱熹说:“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 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 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 竟理却只在这里。”
存在决定思 维,是唯物 主义 然后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思维决定存 在,是唯心 主义
小结: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内容 的关系 问题)
1、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谁决定 谁)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正确 认识存在)
哲学的基 本问题
1、与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 2、对哲学的影响 课堂练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 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 说: “五行”原指“五材”,
即水、火、木、金、土。早期 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 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 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 么优点和局限性?
总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子说”, 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问 题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 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的形态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 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 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2、、划唯分物唯主物义主的义基和本唯形心态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心主义二种形态比较表
基本
基本观点
形态
主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心灵、已知、观念等)夸大为唯一的 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 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 唯心 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天、神、鬼、宗教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必修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与学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必修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与学案

当堂演练
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显出来 。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 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有看见它 ,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 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 ” 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 ) ①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 客观唯心主义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 [提示] (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 王守仁:心外无物。 •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考点梳理 核心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疑难解析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 主观唯心主义 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
壹 构建体系·夯实基础
目 贰 考点概览·考向分析 录 叁 考点梳理·精准讲练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必修4)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必修4)

【观点】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其中包 括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谁决定谁。哲学的基本问 题不包括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回答。认为意识和 物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基本观点
评价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
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唯 物 主 义
古代朴 素唯物 主义
认 为 金 、木 、坚 持 了 唯 物 主 义 的 根 本 方 水、火、土 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等都是世界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 的本原。 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
唯心主义把世 界的本原看成 意识。但就其 局部而言,唯 心主义哲学对 人们认识的发 展有着或多或 少的借鉴意义。
【方法】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 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 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 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 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 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 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
【方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 别,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回 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 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则是唯心主义。A是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C是形而上学和辩证唯物主 义的区别;D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均不符合题 意,应舍去。故选B。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 课件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2《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2《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核心考点突破
【易错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二者区别: 观点错误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 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何者为本源
知 识 概 览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
有无同一性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划分 依据
哲 学 的 基 本 派 别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马哲)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命题揭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近三年有2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 为选择题。高考命题通常列出不同哲学派别的代表性观点 让考生辨别其所属的派别。
二者也存在联系: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
核心考点突破
【典例1】
(2011· 广东32)“道,独行也;气 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 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三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马哲)
高效 复习 导航
1.考点展示 2.知识概览
抓住一个 高考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2. 百舸争 流的思想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 课件PPT (优秀 课件)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
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考点三、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
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 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 本原。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 上是正确的。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 简单化。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 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 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 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即时检测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优秀课件)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 更没有鬼。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 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
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C
考点二、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

核心考点突破
答案 解析 训练
【典例4】
本题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哲学派别为切入点,考查
(2010·江苏单科,25)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 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 都主张( )。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考生对唯心主义的正确判定。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 客观唯心主义。它们虽有不同 表现,但在世界本原问题的认 识上是相同的,即意识是世界 的本原。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 现;B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D是不可知论的表现;只有C能
2. 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 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依赖于物质。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 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 依赖于意识。
判断: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 有哪些?在观点后面打“√”号。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命题揭密
★★近三年有3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 高考命题通常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的原因或者以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评论为背景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是考查重点,注意掌握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
复习要求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感受其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感受到毛泽东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当代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成语鉴赏
掩耳盗铃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疑邻偷釜
观点明辨
(1)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水、火、木、金、土 是世界的本原。 (2)“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 阳接而变化起。” —— 荀子 (3)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黑 格尔
(4)“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字充满太虚,此 外更无他物。” —— 王夫之
材料二 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及其属性是不变的。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形 态
古代朴 素唯物 主义
探究共识
局 限 性
进 步 性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 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科学根据;把物质归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①不再是一种猜测; 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 义
合作探究
康德——认为物自体也就是本体界的真正 面目是永远无法为观察者——人类所确知 的,因为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不一 定相同。
马克思——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 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 认识的事物。 分析康德和马克思的观点,谈谈其异同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共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形而上学
高二政治新知探索课 何者为 本原
我的收获
唯物主义 和 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 是 什 么? 有无同
一性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不可知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一律抓 紧抗旱!
请领导 指示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3)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 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 火、木、金、土。早期的“五 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 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 C.②③
D.②③④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C
• 2.(江苏连云港市期中)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对思维和存 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 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④对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 A.①②
B.①②③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高中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全程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全程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ppt课件
1.霍金“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
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的说法引起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激烈争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
认( )
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ppt课件
【信息提取】 背景:霍金关于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作用的论断给宗教界带 来的影响。 要求:准确把握不同哲学派别的根本思想及其思想分歧。 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ppt课件
两者关系图示如下:
ppt课件
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的根本分歧。 提示: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 根本分歧所在;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在。
ppt课件
霍金的宇宙观
2010年9月,被称作“当代爱因斯坦”的著名物理学家 斯蒂芬·霍金推出新著《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 书中“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
ppt课件
ppt课件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
ppt课件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ppt课件
2010年9月21日,华南理 工大学公布的一项名为《转型 期大学生生存及就业现状》的 调查显示,当下大学生就业观 念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就业期 望值不切实际的现状。如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有严重的 “精英情结”,且过于看重经济待遇,缺乏开拓精神和一味 追求稳定等。 试从世界观方面分析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的原因和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32张PPT)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 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太阳、月亮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只 要 世闭 界上 上眼 就睛 没, 有 什 么 悬 崖 !
19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P13):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 等)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P13):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道)看 作世界的本原
世 界
把客观精神(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
的 神、道)看作世界
本 的本原。

22
合理性
看到了人 在认识过程中 的作用,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 有着或多或少 的借鉴意义。
23
唯心主义的观点:
20
该如何评价唯心主义?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 如果老鼠是小猫的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 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是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 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己挨饿, 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只是一种痛苦。”
--费尔巴哈
该如何评价唯心主义?
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
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
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 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 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 原子运动的场所。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霍布斯创立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 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 世界的本原是有限的、不变的分子。 ② 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 ③ 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三、唯心主义
(一)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 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学发展始终并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先有花,再在人脑里有花的形象? 还是先在人脑里有花的形象,再有花?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学习计划 (思维)
决定 反映
我们总会碰到
学习实际 (存在)
1.原因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2.原因二: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原因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 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ke堂训练5】
“没有景物,何来情感”与“没有情感,何 来景物”,从哲学上看,两者争论的焦点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C.是否承认哲学的作用 D.是否承认哲学的基本问题
小结: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本原)
有没有同一性
客观唯心主义
相同点
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不同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把客观精神(如上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经验、心灵等)夸大为世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世 认为物质世界只是客观
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四、哲学中的“两个对子”与两大基本学派
其一 唯物主义
而上学注是意哲学:史唯唯上物的主心“义主两和义个唯对心子主”义,、但辩从证基法本与派形别
来因看此,其,则哲二只学有基唯本物辩派主证别义只法和有唯唯心物主主义义两和大唯阵心营主。义。
形而上学
全面、联系、发展
片面、孤立、静止
课堂小结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唯 物
唯物主义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 基本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主学习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理解: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 感觉、设想、方针哲政学策研、究计的划问方题案有、许目多标,等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
【ke堂训练4】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 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 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 要说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ke堂训练3】
2018年伊始,严重的雾霾再度笼罩京城。大气和环 境问题相关专家经过分析指出,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 持续的重要因素。气象专家准确揭示雾霾天气形成原 因,这充分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A.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 的基本问题 B.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C.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D.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基本观点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优点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
局限性
缺乏科学依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培根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 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它是有 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 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 的。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ke堂训练1】
哲学作为世界观包含许多方面的问题, 其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 B.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ke堂训练2】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也生鸡,但若 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 题时,有人说,这个问题无从答起。此人的 看法( ) A.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否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我们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 我们能不能认识这个世界?
肯定回答 否定回答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哲学的基本问题
农民想给田 地施什么肥
天、地、苗
思维
存在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会遇到 与此类似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上述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相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何先进性? 你能否对以上观点提出质疑?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 将所有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运动的结果,具有机械性。 2. 将物质等同于永恒不变的原子,用静止、孤立、片面的
眼光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3. “原子本原说”无法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因此在社会
历史观上必然沦为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优点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 心主义等局限性
二、唯物主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
课堂探究一:
看下面一段学者与民工的对话并思考问题:
我从山村来,进城去打工, 财富是我的追求。
你同意学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我和你不同,我追求精神的 满足,是唯心主义者,而你追 求金钱,是唯物主义者。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与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 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三、唯心主义
(一)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汝未看此花时, 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 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 外。”
三、唯心主义
(一)主观唯心主义
马赫:“一个物体,不是 别的,只是一种比较牢固的 样式的感觉的复合,也就是 颜色、声音、热、压力等这 些感觉的复合。”
的反作用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不是由“理性”、“意识”支配,而是由
社会存在决定。
二、唯物主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②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 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 是当今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种形态
正确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物 近代形而上

学(机械) 唯物主义
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A.具有猜测性,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B.没有科学依据;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C.把物质归结为物
本质上是正确的
质的具体形态
丰富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 五行生克,化生万物。 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 水是万物的始基。 ④ 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思考:上述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将物质归结为某些具体形态 —— 天、地、气、水、火等
二、唯物主义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和 唯 唯心主义的 主观唯心主义
心 基本形态 主
客观唯心主义
两大派别

哲学中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个对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哪种形态?
(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 (2)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和 (4)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历史唯物主义
三、唯心主义 (二)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认为:理是先于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 此物,先有此理。
三、唯心主义 (二)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世界最初的起源 和本质是绝对精神。它是先 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永恒 存在。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 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