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五实验与探究第一部分教材实验综合考查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五实验与探究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于诱导多倍 体形成,获得植物新品种,D正确。
考点二 教材经典实验 【知识·方法】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2)萨克斯的实验: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恩格尔曼的实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理论依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过程及现象。 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上清液放射性强。 ②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沉淀物放射性强。 (4)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6.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 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 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 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 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理论依据: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2)格里菲思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体内转化法。 ②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体外转化法。 ②主要技术:细菌培养技术;物质分离技术。 ③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 物质。
【解题技法】——关键步骤突破法 1.点睛:明确选项中涉及的实验步骤及关键步骤。
2.答题分析: (1)分析题中涉及的实验步骤及意义: ①加酶。 ②加底物。 ③加入缓冲液——控制反应液的_p_H_。 ④保温——控制反应_温__度__。 ⑤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因变量的测定。
(2)根据实验目的找出关键步骤及其位置: ①实验目的:测定酶活力。 ②关键步骤及其位置:pH、温度均为无关变量,无关 变量在酶与底物混合前应控制好。而题干中酶已经经 过保温,因此关键步骤就是_加__入__缓__冲__液__,该步骤应在 酶与底物混合前进行。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提升课——专题十五:实验专题(共37张PPT)

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癿A溶液(实验组)呾含糖癿磷酸盐缓冲液(对 照组)中。在23℃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 实验迚行两次,结果见图2。
空白对照
四 种
条件对照
对 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甲组 ↓
a处理 ↓
01 如何对照
乙组 ↓
b处理 ↓
丙组 ↓
c处理 ↓
丁组 ↓
d处理 ↓
例: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
甲组 ↓
a处理 ↓
乙组 ↓
b处理 ↓
丙组 ↓
c处理 ↓
丁组 ↓
d处理 ↓
01 如何对照
。。。。。。
a、b、c、d —— 梯度温度
同一命题,可用不同对照方法: 例:“胰岛素可降低小鼠血糖浓度” 实验
4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结果如 图所
示。分析:在5-30℃温度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 着
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
,具有较好保鲜效
果癿温度范围是
。
5讨论: ①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褐变反 应
过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因为在完全无氧环境
中,
,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所以
S型菌蛋白质 → 转化不成功 S型菌夹膜多糖 → 转化不成功 S型菌DNA → 转化成功
S型菌DNA+DNA酶 → 转化不成功
空白对照
四 种
条件对照
对 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01 如何对照
甲组 ↓
处理前 ↓
处理后
例:胰高血糖素素能够升高血糖
甲组 ↓
未处理 ↓
测量血糖↓ 处理 ↓
空白对照
四 种
条件对照
对 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甲组 ↓
a处理 ↓
01 如何对照
乙组 ↓
b处理 ↓
丙组 ↓
c处理 ↓
丁组 ↓
d处理 ↓
例: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
甲组 ↓
a处理 ↓
乙组 ↓
b处理 ↓
丙组 ↓
c处理 ↓
丁组 ↓
d处理 ↓
01 如何对照
。。。。。。
a、b、c、d —— 梯度温度
同一命题,可用不同对照方法: 例:“胰岛素可降低小鼠血糖浓度” 实验
4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结果如 图所
示。分析:在5-30℃温度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 着
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
,具有较好保鲜效
果癿温度范围是
。
5讨论: ①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褐变反 应
过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因为在完全无氧环境
中,
,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所以
S型菌蛋白质 → 转化不成功 S型菌夹膜多糖 → 转化不成功 S型菌DNA → 转化成功
S型菌DNA+DNA酶 → 转化不成功
空白对照
四 种
条件对照
对 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01 如何对照
甲组 ↓
处理前 ↓
处理后
例:胰高血糖素素能够升高血糖
甲组 ↓
未处理 ↓
测量血糖↓ 处理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实验专题

10.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细菌+酚红培养基
红色
生物+刚果红培养基 12.DNA DNA+二苯胺试剂 沸水浴加热 蓝色
透明圈
幻 灯 片
实验方法类考查
1.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和观察细胞结构等实验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需先将NaOH与CuSO4混合后再加入到组织 样液中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五、实验分析
(一)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目的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 对照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保证实验结果是自变量造成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避免结果的偶然性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保证实验结果可信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五、实验分析
(二)实验目的分析 ——利用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容结构和功能的变 化;繁殖快 7.大肠杆菌(细菌、真菌)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容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殖快 8.梨、苹果等颜色鉴定反应材料
富含XX,且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不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二、实验中的一材多用——洋葱
鳞片叶:外表皮 含有紫色大液泡, 便于观察
2.洋葱根尖 材料易得,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
3.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一般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
4.玉米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雌雄同株异花, 省去人工去雄的麻烦
实验分析类考查
一、课本出现的各种材料——选材依据
5.果蝇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繁殖快,易饲养 6.T2噬菌体(病毒)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实验探究类50页PPT

40、学而不思究类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二轮复习高中生物实验精品PPT课件

紫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蓝绿色
细菌氧化使之褪 色,检测污水中 好氧性细菌
鉴定试剂(鉴定化学反应,是否物质存在)
试剂 斐林试剂 苏丹Ⅲ(Ⅳ)试剂 双缩脲试剂 二苯胺试剂
鉴定物质
颜色变化
还原糖(葡、果) 砖红色
脂肪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紫色
DNA
蓝色
碘液 重铬酸钾溶液(H+)
淀粉 酒精
蓝色 橙色→灰绿色
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因为这些材料中主要的糖 类为不具还原性的蔗糖;(淀粉、蔗糖、纤维素 都是非还原性糖。)
②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时,选择菠菜叶下表皮 稍带叶肉(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而靠近下表 皮的叶肉细胞中含少而较大的叶绿体)或用藓类 (叶片薄、叶绿体大),观察时应选择靠近叶脉 部位细胞(叶脉附近细胞中水含量丰富,细胞质 流动明显);
控制 得出结论
(消除或平衡掉)
假设——预期——现象——结论
结论分析:结论与预期是否符合?
结论
符合---得到肯定的答案 定性分析 (往往是题目中要证明的)
不符合---得到否定的答案 (与题目中要证明的相反)
定量分析---肯定答案程度,找出变化的规律
(11)结论:2胚芽鞘具有3向光生长特4性
(2)几组对照实验?
低倍镜到高倍
观察细胞质流动
取材、直接制片
镜的转换、熟 正确选择观察 练使用高倍镜、的参照
有丝分裂观察
取材→解离→漂 洗→染色→制片
熟练进行对光、 对焦、调节视 寻找、识别观 野光线的强弱 察目标
观察质壁分离和 复原
取材、制片
等一系列操作 观察、对比
物质的鉴定(实验步骤及其顺序)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实验与探究—— 教材基础实验与经典实验

溶解蛋白质,析出DNA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冲洗卡诺氏液
显微观察类实验
1.在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 )2.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 )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使细胞保持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 )5.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6.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022·湖南)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b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 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A
(2021 ·辽宁)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
A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的位置变化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冲洗卡诺氏液
显微观察类实验
1.在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 )2.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 )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使细胞保持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 )5.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6.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022·湖南)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b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 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A
(2021 ·辽宁)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
A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的位置变化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PPT课件

5、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评价、补充和修订
.
16
二、课本实验(即“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实验。)
必修1实验(共11个)
.
17
必修2、3实验(共6个)
课本隐性实验(经典实验)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DNA和RNA跟甲基绿与吡罗红的亲和性不一样,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料对
细胞染色,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答案A。
.
13
(2009年福建理综)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 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 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 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 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2
(2011新课标T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 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命题立意】对必修1中几个物质鉴定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及颜色反应结果的考察。
【解析】醋酸洋红将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
物质;脂肪颗粒被苏丹Ⅳ染成红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孟德尔杂交实验
9、DNA杂交实验
10、. 动、植物激素实验
18
考纲必修实验归类:
1. 物质分离鉴定类实验:⑴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 白质 ⑵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16
二、课本实验(即“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实验。)
必修1实验(共11个)
.
17
必修2、3实验(共6个)
课本隐性实验(经典实验)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DNA和RNA跟甲基绿与吡罗红的亲和性不一样,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料对
细胞染色,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答案A。
.
13
(2009年福建理综)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 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 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 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 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2
(2011新课标T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 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命题立意】对必修1中几个物质鉴定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及颜色反应结果的考察。
【解析】醋酸洋红将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
物质;脂肪颗粒被苏丹Ⅳ染成红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孟德尔杂交实验
9、DNA杂交实验
10、. 动、植物激素实验
18
考纲必修实验归类:
1. 物质分离鉴定类实验:⑴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 白质 ⑵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实验探究类课件

因__果______关系。 3.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_可__变_____因素,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__造成影响,
这些变量称为_无__关__变__量____。 二、实验遵循四个原则:
• 一是对照性原则,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对照实验还可增加实验 可的信__度__和__说__服__力_____; 对照类型:(讲义164)
方法必技考巧题:型三 科学探究类
返回目录
主要 考向 特点
考题特点
多数试题要求“写出” 实验 言简 实验思路,很少要求 思路 意赅
“补充”实验思路
常常要求“补充”部分 实验 准确 实验步骤,很少要求写 步骤 细微
出“全部实验步骤”
得分要点
必须体现“自变量”和 “因变量”,对“无关变 量”表述时注意体现“适 宜且相等” 必须体现“自变量”如何 设置,“因变量”如何检 测,“无关变量”如何保 证相同且适宜
• 二是重复性原则,排除__偶__然____因素的干扰,减小实验误差; • 三是科学性原则; • 四是单一变量、等量原则
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
例1. 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例2.下表为“探究汞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 的部分操作步骤。
出的一般规律”,一般用概括性语言表述
件找变量→描述变量间的关系作 结论(探究结论可能多个,验证 结论唯一)→倒推结论对应的结 果→理清顺序,先结果后结论”
必考题型三 科学探究设类 计图表等呈现实验结果
返回目录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实验结果的交流是根据相 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图表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表格如内容比较表、实验过程表、数据对比 表等,图形如坐标曲线图、柱形图等。在近年的高考题多有呈现。
这些变量称为_无__关__变__量____。 二、实验遵循四个原则:
• 一是对照性原则,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对照实验还可增加实验 可的信__度__和__说__服__力_____; 对照类型:(讲义164)
方法必技考巧题:型三 科学探究类
返回目录
主要 考向 特点
考题特点
多数试题要求“写出” 实验 言简 实验思路,很少要求 思路 意赅
“补充”实验思路
常常要求“补充”部分 实验 准确 实验步骤,很少要求写 步骤 细微
出“全部实验步骤”
得分要点
必须体现“自变量”和 “因变量”,对“无关变 量”表述时注意体现“适 宜且相等” 必须体现“自变量”如何 设置,“因变量”如何检 测,“无关变量”如何保 证相同且适宜
• 二是重复性原则,排除__偶__然____因素的干扰,减小实验误差; • 三是科学性原则; • 四是单一变量、等量原则
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
例1. 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例2.下表为“探究汞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 的部分操作步骤。
出的一般规律”,一般用概括性语言表述
件找变量→描述变量间的关系作 结论(探究结论可能多个,验证 结论唯一)→倒推结论对应的结 果→理清顺序,先结果后结论”
必考题型三 科学探究设类 计图表等呈现实验结果
返回目录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实验结果的交流是根据相 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图表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表格如内容比较表、实验过程表、数据对比 表等,图形如坐标曲线图、柱形图等。在近年的高考题多有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与技术,包 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 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 释;(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4)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例如 显微镜)。解答这一类题的关键是要十分熟悉教材实验,掌握生物学 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常规实验步骤与实验分析等。
解析: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的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 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实验全过程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更换 目镜,这些状态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依次发生,A项错误,B项正 确;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由于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较 高,C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 水分子少于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D项错误。
观察多种多样的 细胞
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与复原
死细胞
死细胞
活或死 细胞 ⑥活细胞 ⑦活细胞
④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无需 染色
⑤洋葱根尖分 生区细胞
酵母菌细胞、水绵细 胞、叶的保卫细胞、鱼
的红细胞等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
藻叶) ⑧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
皮细胞
2.调查类实验
乙- + + + +
丙+ + + + +
(2)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选用紫色 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__有__紫__色__大__液__泡__,__便__于__观__察______________。
程序等
探究酵母 菌细胞呼 吸的方式
模拟探究 细胞大小 与物质运 输的关系 探究生长 素类似物 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 适浓度
⑳氧的有无
2○1细胞体 积的大小
2○2不同浓 度的生长 素类似物
CO2生成量(澄清石 灰水的浑浊程度 等);酒精的产生 (酸性重铬酸钾检 测)
物质运输的效率
扦插枝条的生根数 量或长度
核心梳理 1.观察类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线粒体
细胞的 状态
死细胞
②活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 分裂
死细胞
染色剂
①甲基绿、 吡罗红
③健那绿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生物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 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蝗虫精 母细胞
低温诱导植物染 色体数目的变化
观察细胞的有丝 分裂
答案:B
2.(2016·江苏卷)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 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管号
1 %焦性 没食子酸
/mL
2% H2O2/mL
缓冲液 /mL
过氧化 物酶溶 液/mL
白菜梗 提取液
/mL
煮沸冷却后 的白菜梗提
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白菜梗的提
取液,故加入白菜梗提取液的3号管为实验组,其他都为对照组,A 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2号管是对照组,只有3号管是实验组,B项 错误;若3号管显橙红色,还需要与1、2、4号管对照才能证明白菜梗 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项错误;4号管不显橙红色是因为高温处理使 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项错误。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 的量、温度、pH、锥 形瓶的洁净程度、连
接导管的大小等
琼脂块的一致性、 NaOH溶液的量、浸 泡的时间、测量的准
确性等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 激素浓度的准确性、 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探究培养 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 量的动态
变化 探究水族 箱中的群 落的演替
时间 时间
2○3酵母菌数量
培养液的成分、培养 条件、空间等
探究温度 对淀粉酶 活性的影
响
⑯不同温 度(至 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后溶 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 试管的洁净程度、反 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 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
影响
⑱温度、
⑰不同pH (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 量或带火星的卫生 香燃烧猛烈程度)
⑲底物量、 酶量、试管的洁净程 度、反应时间、操作
“-”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装片,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
染色体的是___乙_____同学制作的装片。甲同学观察到染色体染色不理
想的主要原因是_没__有__漂__洗__除__去__残__留__的__解__离__液_____________。
学
步骤
生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镜检甲+ - + + +课题调查 对象
统计 方法
遗传病发 在⑨普通人群
调查人群中 病率
中统计
的遗传病 遗传病遗 在⑩患者家系
传方式
中调查
计算公式(方法)
发病率=被患调病查人人数数 ×100%
绘制、分析 遗传系谱图
动物(活
动能力 ⑪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的 强) 取样调查 植物或活
动能力弱 ⑫样方法
的动物
土壤中小动 物类群丰富
1.(2016·天津卷)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 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度的研究
土壤中的 小动物
⑬取样器取样 法
初次捕获个体数 总数N =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所取各样方的 种群密度平均值
记名计算法、 ⑭目测估计法
3.探究类实验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通过模拟 实验探究 膜的透性
⑮半透膜两 侧溶液的 浓度差
漏斗玻璃管液面的 上升高度
半透膜种类、开始时 的液面高度、温度等
2○4群落的演替
水族箱的培养条件和 环境等
考点一 观察类实验
【典例1】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
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
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
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与技术,包 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 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 释;(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4)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例如 显微镜)。解答这一类题的关键是要十分熟悉教材实验,掌握生物学 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常规实验步骤与实验分析等。
解析: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的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 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实验全过程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更换 目镜,这些状态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依次发生,A项错误,B项正 确;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由于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较 高,C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 水分子少于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D项错误。
观察多种多样的 细胞
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与复原
死细胞
死细胞
活或死 细胞 ⑥活细胞 ⑦活细胞
④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无需 染色
⑤洋葱根尖分 生区细胞
酵母菌细胞、水绵细 胞、叶的保卫细胞、鱼
的红细胞等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
藻叶) ⑧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
皮细胞
2.调查类实验
乙- + + + +
丙+ + + + +
(2)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选用紫色 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__有__紫__色__大__液__泡__,__便__于__观__察______________。
程序等
探究酵母 菌细胞呼 吸的方式
模拟探究 细胞大小 与物质运 输的关系 探究生长 素类似物 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 适浓度
⑳氧的有无
2○1细胞体 积的大小
2○2不同浓 度的生长 素类似物
CO2生成量(澄清石 灰水的浑浊程度 等);酒精的产生 (酸性重铬酸钾检 测)
物质运输的效率
扦插枝条的生根数 量或长度
核心梳理 1.观察类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线粒体
细胞的 状态
死细胞
②活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 分裂
死细胞
染色剂
①甲基绿、 吡罗红
③健那绿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生物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 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蝗虫精 母细胞
低温诱导植物染 色体数目的变化
观察细胞的有丝 分裂
答案:B
2.(2016·江苏卷)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 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管号
1 %焦性 没食子酸
/mL
2% H2O2/mL
缓冲液 /mL
过氧化 物酶溶 液/mL
白菜梗 提取液
/mL
煮沸冷却后 的白菜梗提
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白菜梗的提
取液,故加入白菜梗提取液的3号管为实验组,其他都为对照组,A 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2号管是对照组,只有3号管是实验组,B项 错误;若3号管显橙红色,还需要与1、2、4号管对照才能证明白菜梗 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项错误;4号管不显橙红色是因为高温处理使 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项错误。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 的量、温度、pH、锥 形瓶的洁净程度、连
接导管的大小等
琼脂块的一致性、 NaOH溶液的量、浸 泡的时间、测量的准
确性等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 激素浓度的准确性、 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探究培养 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 量的动态
变化 探究水族 箱中的群 落的演替
时间 时间
2○3酵母菌数量
培养液的成分、培养 条件、空间等
探究温度 对淀粉酶 活性的影
响
⑯不同温 度(至 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后溶 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 试管的洁净程度、反 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 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
影响
⑱温度、
⑰不同pH (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 量或带火星的卫生 香燃烧猛烈程度)
⑲底物量、 酶量、试管的洁净程 度、反应时间、操作
“-”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装片,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
染色体的是___乙_____同学制作的装片。甲同学观察到染色体染色不理
想的主要原因是_没__有__漂__洗__除__去__残__留__的__解__离__液_____________。
学
步骤
生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镜检甲+ - + + +课题调查 对象
统计 方法
遗传病发 在⑨普通人群
调查人群中 病率
中统计
的遗传病 遗传病遗 在⑩患者家系
传方式
中调查
计算公式(方法)
发病率=被患调病查人人数数 ×100%
绘制、分析 遗传系谱图
动物(活
动能力 ⑪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的 强) 取样调查 植物或活
动能力弱 ⑫样方法
的动物
土壤中小动 物类群丰富
1.(2016·天津卷)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 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度的研究
土壤中的 小动物
⑬取样器取样 法
初次捕获个体数 总数N =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所取各样方的 种群密度平均值
记名计算法、 ⑭目测估计法
3.探究类实验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通过模拟 实验探究 膜的透性
⑮半透膜两 侧溶液的 浓度差
漏斗玻璃管液面的 上升高度
半透膜种类、开始时 的液面高度、温度等
2○4群落的演替
水族箱的培养条件和 环境等
考点一 观察类实验
【典例1】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
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
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
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