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稻生产技术》PPT课件
➢干式是以空气为介质,在碾米厂应用较为 普遍。干法去石的的主要设备为比重去石 机。
精选PPT
61
精选PPT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62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精选PPT
63
4、磁选法
指利用磁力清除谷粒中磁性杂 质的方法。
精选PPT
64
5、精选法
指根据谷粒与杂质长度的不同,利用 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袋孔的工作 面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 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 三位。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起源于 约西元前8200年南中国珠江中游的聚落 地带。水稻在中国大陆广为栽种后,逐 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 部。
精选PPT
7
关于稻谷的传说
精选PPT
51
冲孔筛
精选PPT
52
精选PPT
53
精选PPT
54
编织筛
精选PPT
55
编织筛
精选PPT
56
冲孔筛开孔率低,质量大,不变 形,层数少时使用;
编织筛开孔率高,质量小,易变 形,层数多时使用。
精选PPT
57
筛选设备
• ①初清筛:初清筛是专门清除稻草,稻穗、 破布、麻绳、大泥块和大石块等大型杂质 以及泥灰、草屑等轻杂质的初步清理设备。
化学成 碳水化合
分
物
名称
稻 谷 64.52
糙 米 74.53
胚 乳 78.8
胚
29.1
米 糠 35.1
稻 壳 29.38
蛋白 质
精选PPT
61
精选PPT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62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精选PPT
63
4、磁选法
指利用磁力清除谷粒中磁性杂 质的方法。
精选PPT
64
5、精选法
指根据谷粒与杂质长度的不同,利用 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袋孔的工作 面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 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 三位。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起源于 约西元前8200年南中国珠江中游的聚落 地带。水稻在中国大陆广为栽种后,逐 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 部。
精选PPT
7
关于稻谷的传说
精选PPT
51
冲孔筛
精选PPT
52
精选PPT
53
精选PPT
54
编织筛
精选PPT
55
编织筛
精选PPT
56
冲孔筛开孔率低,质量大,不变 形,层数少时使用;
编织筛开孔率高,质量小,易变 形,层数多时使用。
精选PPT
57
筛选设备
• ①初清筛:初清筛是专门清除稻草,稻穗、 破布、麻绳、大泥块和大石块等大型杂质 以及泥灰、草屑等轻杂质的初步清理设备。
化学成 碳水化合
分
物
名称
稻 谷 64.52
糙 米 74.53
胚 乳 78.8
胚
29.1
米 糠 35.1
稻 壳 29.38
蛋白 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03
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品种或种质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
创制新的高产优质品种。
智能农业装备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使用
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数据,实现自动精准灌溉,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无人机植保
利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减少农 药使用量和残留。
精准施肥装备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求,实现精准变量施肥,提高肥 料利用率和产量。
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和农业交流,水稻逐 渐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后来又被 带到非洲、欧洲和美洲。
水稻在全球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01
02
03
产量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年产量居世界 首位。
营养价值
水稻富含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多种营养成分,是人类主 要的能量来源。
经济价值
水稻种植在许多国家都是 重要的农业产业,对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高植株抗 病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超 标。
温度变化 光照不足 水分胁迫
极端气候事件
高温会加速生长发育,但可能导 致结实率下降;低温则延缓生长, 影响产量。
干旱或洪涝会影响根系发育和养 分吸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03
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Chapter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PPT课件
土壤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
育秧方式与秧田管理
育秧方式
主要有水育秧、旱育秧和湿润 育秧三种方式,各地可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
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 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提前 进行耕整和施肥。
播种与覆膜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播种后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 PPT课件
目录
• 水稻基础知识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 • 稻田准备与育秧技术 • 插秧与田间管理技术 • 病虫害防治与杂草防除技术 • 收割、晾晒与储存技术 • 水稻高产栽培实践案例分享
01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起源与分布
起源
水稻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距今 已有约一万年的历史。
0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
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光合作用对产量的影响
01
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
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
02
通过合理密植、选用高光效品种、改善群体结构等方式,提高
光合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
03
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主要
因素。
养分吸收与利用
养分需求与吸收规律
稻田选址与规划
选址原则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的田块。
稻田规划
根据地形、水源、交通等因素,合理规划田块形状、大小和 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稻田整地技术
整地时间
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整地方法
包括深耕、深松、旋耕等,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提高土壤 通透性。
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
育秧方式与秧田管理
育秧方式
主要有水育秧、旱育秧和湿润 育秧三种方式,各地可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
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 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提前 进行耕整和施肥。
播种与覆膜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播种后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 PPT课件
目录
• 水稻基础知识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 • 稻田准备与育秧技术 • 插秧与田间管理技术 • 病虫害防治与杂草防除技术 • 收割、晾晒与储存技术 • 水稻高产栽培实践案例分享
01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起源与分布
起源
水稻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距今 已有约一万年的历史。
0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
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光合作用对产量的影响
01
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
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
02
通过合理密植、选用高光效品种、改善群体结构等方式,提高
光合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
03
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主要
因素。
养分吸收与利用
养分需求与吸收规律
稻田选址与规划
选址原则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的田块。
稻田规划
根据地形、水源、交通等因素,合理规划田块形状、大小和 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稻田整地技术
整地时间
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整地方法
包括深耕、深松、旋耕等,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提高土壤 通透性。
水稻PPT演示课件
第二章
水稻栽培学
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括
面积
5.9 %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总产
3.6%
5.6% 0.6% 0%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4.7% 0.38% 0.02%
90.2%
89%
3
一、世界主要水稻产国概况(2009)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29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叶 不完全叶节根
30
幼苗生长的2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2叶(1叶1心)此期期胚苗乳弱内,贮藏对的外氮界用环完境。 反应敏感
糖断奶期:
这一时期要保证营养充足 肥力不足,施用断奶肥
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
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31
二、叶生长
叶 不完全叶(叶片退化) 完全叶(真叶)
胚根鞘
coleorhiza
25
胚根、胚芽鞘长出
胚根radicle 适宜水分
胚芽鞘
coleoptile
水分过多
发芽:根长一粒谷 芽长半粒谷
胚芽鞘
胚根
26
不完全叶长出 不完全叶
27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1叶 不定根
28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 第2叶
胚芽鞘节上的5条不定根 (称鸡爪根)
第1完全叶(第1叶) 不完全叶
32
叶片 完全叶 叶枕、叶舌、叶耳
叶鞘
叶鞘
叶片 collar
叶枕
水稻栽培学
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括
面积
5.9 %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总产
3.6%
5.6% 0.6% 0%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4.7% 0.38% 0.02%
90.2%
89%
3
一、世界主要水稻产国概况(2009)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29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叶 不完全叶节根
30
幼苗生长的2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2叶(1叶1心)此期期胚苗乳弱内,贮藏对的外氮界用环完境。 反应敏感
糖断奶期:
这一时期要保证营养充足 肥力不足,施用断奶肥
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
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31
二、叶生长
叶 不完全叶(叶片退化) 完全叶(真叶)
胚根鞘
coleorhiza
25
胚根、胚芽鞘长出
胚根radicle 适宜水分
胚芽鞘
coleoptile
水分过多
发芽:根长一粒谷 芽长半粒谷
胚芽鞘
胚根
26
不完全叶长出 不完全叶
27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1叶 不定根
28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 第2叶
胚芽鞘节上的5条不定根 (称鸡爪根)
第1完全叶(第1叶) 不完全叶
32
叶片 完全叶 叶枕、叶舌、叶耳
叶鞘
叶鞘
叶片 collar
叶枕
水稻品质育种 ppt课件
从全国和湖南省的品质育种现状可以看出,高档优质稻品种极少。从 生产实践来看一些优质稻品种表现抗寒性和抗病性太差,产量水平不高。
2020/12/27
9
4 存在问题
4.1 品质育种方法比较落后 4.2 稻米品质鉴定评价方法有待简便快
速化 4.3 品质形成的机理研究太少。
2020/12/27
10
5 稻米品质的内容
2000-2001年中国水稻所 共征集全国除新疆、西藏、青海、山西、台 湾外的27个省(市、区)的水稻样品1109份,品种919个。其中早籼稻品 种349个、中籼稻148个、晚籼稻120个、南方粳稻172个、北方粳稻97个、 籼糯稻14个、粳糯稻19个。依据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中与品种品 质相关的品质指标(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胶 稠度、直链淀粉),评价筛选出优质品种118个,占普查品种总数的12.6 %。其中籼稻13个,占2.1%;粳稻94个,占28.6%,糯稻11个,占33.3 %。各稻组评价筛选的米质达国标3级以上的食用稻优质品种情况如下:
碾米品质 (Milling quality):指稻谷的加工性能,主要指标是精米 产量,精米率达70%,耐加工、完整精米(head rice)率达60%以 上;
外观品质(appearance quality):指胚乳透明度、胚乳垩白、米粒 长度和形状等指标;
蒸煮及食用品质(cooking and eating quality) :主要理化性状包 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此外还有香味及米粒延伸性 等次要性状;
2020/12/27
8
3.2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现状
自1984年以来,我省共开展了5次优质稻(米)评比,共评选出优质稻新品 种(系)和组合119个。其中,1984年评选出余赤231—8、湘晚籼1号、岳 农2号、湘早糯1号、系l6选等26个;1986年评选出圭巴、湘哥选、84一 l77、千红7038—1等22个;1995年评选出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湘晚 籼9号、培两优288、新香优8O和中优早8l等14个;1998年评选出湘晚籼 l0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l3号、培两优210和湘早籼3l号、 香两优68等36个;2002年第五次优质稻评选:早优143、99-12、9413- 4被评为省三等优质早籼稻品种,三香优416、中国香稻被评为省三等优 质一季晚籼稻品;H28A/岳91—13、01晚HK9、爱华7号、T98A/259、 H37A/R207被评为省三等优质双季晚籼稻品种;衡晚香3号、 爱华5号、 农香103、香8417、天龙1号、雁泰香1号、中健2号被评为省二等优质双 季晚籼稻品种。
2020/12/27
9
4 存在问题
4.1 品质育种方法比较落后 4.2 稻米品质鉴定评价方法有待简便快
速化 4.3 品质形成的机理研究太少。
2020/12/27
10
5 稻米品质的内容
2000-2001年中国水稻所 共征集全国除新疆、西藏、青海、山西、台 湾外的27个省(市、区)的水稻样品1109份,品种919个。其中早籼稻品 种349个、中籼稻148个、晚籼稻120个、南方粳稻172个、北方粳稻97个、 籼糯稻14个、粳糯稻19个。依据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中与品种品 质相关的品质指标(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胶 稠度、直链淀粉),评价筛选出优质品种118个,占普查品种总数的12.6 %。其中籼稻13个,占2.1%;粳稻94个,占28.6%,糯稻11个,占33.3 %。各稻组评价筛选的米质达国标3级以上的食用稻优质品种情况如下:
碾米品质 (Milling quality):指稻谷的加工性能,主要指标是精米 产量,精米率达70%,耐加工、完整精米(head rice)率达60%以 上;
外观品质(appearance quality):指胚乳透明度、胚乳垩白、米粒 长度和形状等指标;
蒸煮及食用品质(cooking and eating quality) :主要理化性状包 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此外还有香味及米粒延伸性 等次要性状;
2020/12/27
8
3.2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现状
自1984年以来,我省共开展了5次优质稻(米)评比,共评选出优质稻新品 种(系)和组合119个。其中,1984年评选出余赤231—8、湘晚籼1号、岳 农2号、湘早糯1号、系l6选等26个;1986年评选出圭巴、湘哥选、84一 l77、千红7038—1等22个;1995年评选出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湘晚 籼9号、培两优288、新香优8O和中优早8l等14个;1998年评选出湘晚籼 l0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l3号、培两优210和湘早籼3l号、 香两优68等36个;2002年第五次优质稻评选:早优143、99-12、9413- 4被评为省三等优质早籼稻品种,三香优416、中国香稻被评为省三等优 质一季晚籼稻品;H28A/岳91—13、01晚HK9、爱华7号、T98A/259、 H37A/R207被评为省三等优质双季晚籼稻品种;衡晚香3号、 爱华5号、 农香103、香8417、天龙1号、雁泰香1号、中健2号被评为省二等优质双 季晚籼稻品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全球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 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和北美洲。
主要产区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 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 产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 种皮,形成幼苗。
营养生长期
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 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 累养分。
THANKS.
丰富等特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2
原理
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
温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
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 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 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 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 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3
实践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选用高产、优质、抗 病虫、适应性广的水 稻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 标准,保证发芽率和 纯度。
注意品种的熟期选择 ,确保能在当地安全 抽穗和成熟。
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具有环保、持效长 等优点。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综合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和预测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
05
术
《水稻栽培》PPT课件
光照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条件有一
定的要求。在生长季节,需要保证充
足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干
物质积累。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水稻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土壤中生长。壤土或砂壤土
是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土壤酸碱度
水稻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过酸 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 产量。
06 水稻栽培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栽培管理不当问题及对策
播种量与密度不合理
应合理确定播种量,调整种植密度,确保水 稻生长空间充足。
施肥不当导致营养失衡
应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 均衡供应。
水分管理不科学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 灌溉时间和水量。
耕作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
应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 长。
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 件下生长;高产稳产,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水稻的起源与传播
起源
水稻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地区,距今已 有约一万年的栽培历史。
传播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交流,水稻逐渐传播 到世界各地,成分类与品种
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遗传特点等,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出种皮。
根系生长
02
幼苗期水稻根系逐渐生长,形成较为发达的根系系统,为吸收
养分和水分打下基础。
叶片发育
03
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逐渐展开,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分蘖期
分蘖产生
水稻主茎基部节上长出分枝,称为分蘖。分蘖的 多少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根系扩展
分蘖期水稻根系继续扩展,吸收能力增强。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高抗病性和产量。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 力和气候条件,确定适 宜的种植密度,保证群
体结构合理。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 稻需肥规律,合理施肥 ,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
分。
水分管理
掌握好灌溉和排水时间 ,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高产水稻种植案例分析
1 2
案例一
某地区高产水稻种植模式介绍,包括品种选择、 种植密度、施肥和水分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需肥 规律,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损
失。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追肥管理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促进水稻高产。
灌溉管理
水层管理
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 调节水层深度,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
排水晒田
在水稻生长后期,适时排水晒田,促 进根系发育和抗倒伏能力。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全球分布
水稻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 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 形态和生长习性,水稻可分为籼 稻和粳稻两大类。籼稻株型较高,米 粒较细长;粳稻株型较矮,米粒较圆 润。
品种繁多
全球范围内有众多不同的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长习性、适应性、产量 和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水稻的生长 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和产量。
降水
适量的降水对水稻生长有 利,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 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品质 。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 力和气候条件,确定适 宜的种植密度,保证群
体结构合理。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 稻需肥规律,合理施肥 ,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
分。
水分管理
掌握好灌溉和排水时间 ,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高产水稻种植案例分析
1 2
案例一
某地区高产水稻种植模式介绍,包括品种选择、 种植密度、施肥和水分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需肥 规律,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损
失。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追肥管理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促进水稻高产。
灌溉管理
水层管理
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 调节水层深度,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
排水晒田
在水稻生长后期,适时排水晒田,促 进根系发育和抗倒伏能力。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全球分布
水稻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 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 形态和生长习性,水稻可分为籼 稻和粳稻两大类。籼稻株型较高,米 粒较细长;粳稻株型较矮,米粒较圆 润。
品种繁多
全球范围内有众多不同的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长习性、适应性、产量 和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水稻的生长 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和产量。
降水
适量的降水对水稻生长有 利,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 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品质 。
水稻的一生PPT课件
1.从抽穗到谷粒成熟。
2.此期因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 为30天。
3.结实期又可细分为: 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 完熟期四个时期。
.
20
小结: 一.水稻的一生
二.水稻的生育期
三.水稻的栽培方式
1.直播
2.移栽
1.秧田期 2.本田期
四.水稻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2.生殖生长阶段
⑷水稻南种北引:
原产地:日照短、温度高,引入地:日照长,温度低,
会 应使引早生_熟育_期品_种延_。长_,营养生长充足而造成产量_提_高_,
.
27
2.水稻三性在生产栽培上的应用。 ⑴对于感温性强的早__稻品种,迟播时,温度高,生育期会_缩_短,产 量_降_低_,因此生产上应早播、早插、早施肥、早管理,使其早生
3.水稻的感光性
4.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日照范围内,长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 短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__,的特性叫____。
5.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6.水稻的生育期长短由水稻的____决定。 7.什么叫水稻的三性?
8.水稻的三性在生产. 上的应用。
29
水稻的产量形成
.
30
水稻的产量形成
一.作物的产量分为: 1.生物产量: 指根、茎、叶、穗的总产量 2.经济产量: 指其作为商品的那部分产量。即稻谷的产量。 二.水稻的经济产量形成是:
五.水稻的生育时期: (一)种子发芽和幼苗期
(二)分蘖期 (三)拔节孕. 穗期 (四)结实成熟期 21
作业
1.什么叫水稻的一生 2.什么叫水稻的生育期 3.什么叫秧田期 4.什么叫本田期
5.什么叫破胸 6.什么叫发芽
7.水稻幼苗期是指_______
2.此期因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 为30天。
3.结实期又可细分为: 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 完熟期四个时期。
.
20
小结: 一.水稻的一生
二.水稻的生育期
三.水稻的栽培方式
1.直播
2.移栽
1.秧田期 2.本田期
四.水稻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2.生殖生长阶段
⑷水稻南种北引:
原产地:日照短、温度高,引入地:日照长,温度低,
会 应使引早生_熟育_期品_种延_。长_,营养生长充足而造成产量_提_高_,
.
27
2.水稻三性在生产栽培上的应用。 ⑴对于感温性强的早__稻品种,迟播时,温度高,生育期会_缩_短,产 量_降_低_,因此生产上应早播、早插、早施肥、早管理,使其早生
3.水稻的感光性
4.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日照范围内,长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 短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__,的特性叫____。
5.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6.水稻的生育期长短由水稻的____决定。 7.什么叫水稻的三性?
8.水稻的三性在生产. 上的应用。
29
水稻的产量形成
.
30
水稻的产量形成
一.作物的产量分为: 1.生物产量: 指根、茎、叶、穗的总产量 2.经济产量: 指其作为商品的那部分产量。即稻谷的产量。 二.水稻的经济产量形成是:
五.水稻的生育时期: (一)种子发芽和幼苗期
(二)分蘖期 (三)拔节孕. 穗期 (四)结实成熟期 21
作业
1.什么叫水稻的一生 2.什么叫水稻的生育期 3.什么叫秧田期 4.什么叫本田期
5.什么叫破胸 6.什么叫发芽
7.水稻幼苗期是指_______
2024版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的关键技术ppt课件
养分吸收与利用
水稻生长需要吸收大量养分,如氮、 磷、钾等,通过根系吸收并转运到地 上部,供给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精确农业与智能农业技术
精确农业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确化、数 字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 产品产量与品质。
智能农业技术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构建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系 统,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 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
技术交流
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共同探讨超高产栽 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 话语权。
THANKS
感谢观看
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稻米品质
优化灌溉、施肥等栽培技术,可 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口感和营养
品质。
增强抗逆性
精确栽培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
量和品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水资源
通过精确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精确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制定灌 溉方案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
病虫害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原则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 发生动态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加强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
04 水稻超高产精确 栽培的实践应用
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稻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调控, 提高栽培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机械化
水稻的一生精品PPT课件
性状 落粒性 繁殖特性
成熟特性
谷草比 株型 芒 米色
普通野生稻 很强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成熟不整齐,穗上着 粒甚少 极低 分蘖散生,茎叶长大 长芒 赤褐
普通栽培稻 较不易落粒 有性繁殖 成熟整齐,穗上着 粒多 0.3-0.5 株型较紧凑 短芒或无芒 通常为白色
5
2、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19
2.晚稻和早中稻
晚稻和早稻的区别在于对日长反应的特性 不同:
晚稻:与华南的野生稻一样对短日照敏感,严格 要求在短日条件下完成光周期诱导,所以晚稻是基本 型。
早稻:在完成光周期诱导时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 要求。由此认为,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 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中稻:迟熟品种对日长的反映接近晚稻;早中熟 品种接近早稻。
灌溉稻
23
深水稻(右) 浮稻(下)
24
印度的陆稻(upland field,Rajendranagar,India)
25
陆稻(旱稻)
26
4. 粘稻与糯稻
粘稻与糯稻的主要区别在于胚乳淀粉的性质不同 • 粘稻:胚乳内含直链淀粉15%~30%,支链淀粉
70%~85%,且糊化温度高,胀性大,因为野生 稻只有粘稻,故粘稻与野生稻相似,属基本型。 • 糯稻:胚乳内含 1%~2%的直链淀粉或几乎不 含直链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且糊化温度低, 胀性小,因野生稻没有糯稻,故属于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早中季稻
水稻 粘稻-品种(基本型)
(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陆稻 粘稻-品种(基本型)
(完整版)水稻ppt模板
籼稻
叶: 叶宽、色淡、毛多 芒: 无芒或有短直芒 粒形: 扁长 分蘖: 较强 脱粒: 易 后熟: 较弱 较强
粳稻
叶窄、色浓、少毛 多有芒 、芒略弯曲
短圆 较弱 较难 较强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弱
作物w栽ww培.t学he各m论eg—al水ler稻y.c栽om培
作物栽培学各论
水稻栽培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佳奎 LOGO
水稻类型的划分
一级粳籼稻 二级早中晚
普通栽培稻
粳稻
籼稻
早、中、晚 早、中、晚
三级水与陆
水陆
四级糯与粘 五级栽培种
糯粘 品种
作物w栽ww培.t学he各m论eg—al水ler稻y.c栽om培
早稻:感光性弱、感温性较强、温度影响发育明显 中稻:感光性、感温性中等,生育期相对稳定 晚稻:感光感温性强,光照是生育期长短的主导因素
水稻与陆稻: 耐干旱能力上的差异 粘稻与糯稻: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上的差异 栽培品种:在一定地区和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栽培稻基本单位。
作物w栽ww培.t学he各m论eg—al水ler稻y.c栽om培
铲秧栽插: 将秧苗连同1~1.5cm的表土层铲下带土移栽,适用于旱育 秧\小苗秧\中苗秧,具有缓苗快分蘖早抗性强特点。
抛秧: 在抛甩和带土秧苗的重力作用下使秧苗定植于大田,适 用于旱育秧;省工高效。
作物w栽ww培.t学he各m论eg—al水ler稻y.c栽om培
<20℃,控水防立枯 2叶1心到3叶1心:日揭夜盖逐步炼苗,施促苗肥 3叶1心后:补水补肥,保持苗床湿润
作物w栽ww培.t学he各m论eg—al水ler稻y.c栽om培
六) 水稻烂秧、死秧原因
水稻栽培技术PPT课件
9
二、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一)育秧 1.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1)秧苗的类型 ①小苗 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 ②中苗 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 ③ 大苗 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 ④ 多蘖壮秧 一般指6.5~9.0叶内移栽的
秧苗。
10
(2)壮秧的标准
❖ 形态特征包括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 齐、适当秧龄等
❖ 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其所含 粗纤维较少,淀粉粒特小, 粉质最细。
❖ 水稻蛋白质含量虽然较低, 但生物价(即吸收蛋白质构 成人体蛋白质的数值)高, 可与大豆相比。
❖ 稻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易为 人体所吸收。
5
水稻类型的划分
普通栽培稻
一级粳籼稻
粳稻
籼稻
二级早中晚
早、中、晚 早、中、晚
三级水与陆
水陆
四级糯与粘 五级栽培种
2
一 水稻基本知识
3
我国粮食作物种类及其所占比重
播种面积
小麦
玉米
25%
21%
谷子 1%
高粱
1%
其他谷类
3%
水稻
豆类
27%
薯类
12%
10%
总产量
小麦 23%
玉米 24%
水稻 42%
谷子 0%
薯类 豆类
高粱
3% 5% 其他谷类4 1%
2%
稻米的营养价值高
❖ 含有碳水化合物75~79%, 蛋白质6.5~9%,脂肪0.2~ 2%,灰分0.4~1.5%。
糯粘 品种
6
籼稻
❖ 叶: 叶宽、色淡、毛多 ❖ 芒: 无芒或有短直芒 ❖ 粒形: 扁长 ❖ 分蘖: 较强 ❖ 脱粒: 易 ❖ 后熟: 较弱 ❖ 耐寒: 弱 ❖ 耐旱: 较弱 ❖ 耐肥: 较弱 ❖ 耐阴: 较弱 ❖ 抗病: 较强
二、水稻基本栽培技术
(一)育秧 1.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1)秧苗的类型 ①小苗 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 ②中苗 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 ③ 大苗 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 ④ 多蘖壮秧 一般指6.5~9.0叶内移栽的
秧苗。
10
(2)壮秧的标准
❖ 形态特征包括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 齐、适当秧龄等
❖ 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其所含 粗纤维较少,淀粉粒特小, 粉质最细。
❖ 水稻蛋白质含量虽然较低, 但生物价(即吸收蛋白质构 成人体蛋白质的数值)高, 可与大豆相比。
❖ 稻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易为 人体所吸收。
5
水稻类型的划分
普通栽培稻
一级粳籼稻
粳稻
籼稻
二级早中晚
早、中、晚 早、中、晚
三级水与陆
水陆
四级糯与粘 五级栽培种
2
一 水稻基本知识
3
我国粮食作物种类及其所占比重
播种面积
小麦
玉米
25%
21%
谷子 1%
高粱
1%
其他谷类
3%
水稻
豆类
27%
薯类
12%
10%
总产量
小麦 23%
玉米 24%
水稻 42%
谷子 0%
薯类 豆类
高粱
3% 5% 其他谷类4 1%
2%
稻米的营养价值高
❖ 含有碳水化合物75~79%, 蛋白质6.5~9%,脂肪0.2~ 2%,灰分0.4~1.5%。
糯粘 品种
6
籼稻
❖ 叶: 叶宽、色淡、毛多 ❖ 芒: 无芒或有短直芒 ❖ 粒形: 扁长 ❖ 分蘖: 较强 ❖ 脱粒: 易 ❖ 后熟: 较弱 ❖ 耐寒: 弱 ❖ 耐旱: 较弱 ❖ 耐肥: 较弱 ❖ 耐阴: 较弱 ❖ 抗病: 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的一生
可以分为彼此联系,又性质不同的两个生育时期, 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秧田期
萌芽开始到三叶期是水稻的幼苗期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秧田期
从第四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是 为分蘖期,育秧移栽时,分蘖期被分割为秧田 分蘖期和本田分蘖期,过去由于秧田播种量大, 秧田中分蘖少,秧田期中的分蘖期不作分蘖期 看待,现在提倡稀播壮秧(40kg/亩左右播量)、 杂优稻推广,都要求秧田带蘖, 直播每亩大田播种量:常规稻为3-4公斤、杂交 稻为1.5公斤左右。
即为“露白”。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种子的发芽与出苗 幼苗生长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例如:水稻某一品种有16片叶(主茎叶片数),5 个伸长节间(伸长节间数=主茎总叶片数÷3 ),理论上 该品种可以发生几个一次有效分蘖?
当品种有16片叶,5个伸长节间,理论上是 存在16-5=11个分蘖节位的,那么一次有效分蘖 就应该是11-3=8个。
一般的早、中稻类型的品种,只要温度能满足生长发育 的要求,并不需要特定的日长条件,而在任何季节进行幼穗 分化和抽穗。早稻对光照钝感以至无感。早稻类型的水生使 稻作能够向高纬度和高温期短的高原推进。一般还是把水稻 归类为短日照作物。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③水、陆稻
普通野生稻生长于沼泽地带,由此驯化演进的栽培稻首先应该是水稻,
称“发棵”,到开始拔节时分蘖萌发 停止,分蘖数达到最高峰,分蘖在拔 节后向两极分化。
一部分发生较早的分蘖(有4张以上 的叶片)有自身的根系,能自养,以 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 分出生较迟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 而消亡,称为无效分蘖。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水稻拔节后一般不再给分蘖提供养分。茎基部节间伸长约1.5-2.0厘米 时为拔节 。 按叶根同伸关系,分蘖长出第四叶时,才从分蘖本身鞘节长次生根,3 叶前的分蘖主要靠母茎供应养分,所以 4叶及以上的分蘖才能独立生 活,转入到自养生长状态,最后形成有效穗并结实分蘖。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②早、中季稻和晚季稻
无论籼、粳稻都有早、中、晚稻之分。它们在植株形态 和杂交亲和力上没有什么差别,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日照长 度的反应上,华南的野生稻在9月中旬日长约12小时的条件 下完成光照阶段,稻穗开始分化。10月抽穗,11月成熟。属 短日性植物,对短日照处理有很强的反应。华南栽培的晚籼 对光照长度的反应与野生稻是一致的,可见其属于野生稻演 变的基本型。
L/O/G/O
水稻
引言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2012年9月19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 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 获得成功,在湖南隆回县的百亩试验田亩 产达到926.6公斤。
第一节 水稻概述
•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 •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
总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 占粮食总产的1/2,约占全国商 品粮的一半以上。 我国耕地面积约18.27亿亩,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1346.5万公顷
因此,分蘖期应包括从四叶期到拔秧这一阶
段。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返青期,是指秧苗移
栽后,由于根系损伤, 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 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 经5-7天才能恢复正常 生长,这一段时期即为 返青期。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分蘖期,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俗
亦即水稻是基本型。陆稻则是经过选择产生的适应于不淹水条件下的
生态变异型。水、陆稻在植株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生理上的差异却
较大。
水—陆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④ 粘—糯
区别:米粒、淀粉构成不同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的一生
水稻从子房受精完毕后,就是新的世代的开始,但在栽培上通常把种 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称为水稻的一生。
第一节 水稻概述
水稻的特点
1、适应性强
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 ①不论酸性红壤,含盐稍高的盐碱土、排水困难的低洼沼泽地,以及其
他作物不能全面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 作物。 ②水稻的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长江 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③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地区也可种
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在生产上应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方面,在生育前期要千方百计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使茎孽数尽 快达到预期要求,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全田总茎数应大体上和预期计 划的茎数相近。 另一方面,在分蘖中后期要适当控制分蘖,防止分蘖发的过头, 一般到最高分蘖期,每667平方米总茎数控制在计划穗数的1.2倍以上。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丁颖—中国稻作之父
1926年他在广州东郊发现野生稻,随后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的原 产地之一; 他运用生态学观点,把水稻划分为籼粳两个亚种, 按籼—粳、晚—早、水—陆、 粘—糯、栽培品种的5个层次对栽培 品种进行分类 。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的分类
① 籼—粳
籼是基本型,粳则是适应高海拔高纬度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气 候生态型,即变异型
熟,根据开花和胚乳充实过程又 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 和完熟期。结实期所需时间,因 当时所处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 度高低)和不同品种特征有所不 同,一般在25-50天之间。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种子的发芽与出苗 发芽
发芽的过程:稻种发芽需经过吸胀、萌发(露白及破胸)及发芽三个阶段。 发芽是从种子吸水膨胀开始的,种子吸水膨胀,挤破外稃,需出白色色胚部,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生殖生长期—长穗期
孕穗破口
生殖生长期:水稻确切的生殖生长期应自配子体形成期开始,但生产上常以穗分化时开始,
包括长穗期和结实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至出穗为止,一般需经30天左右,生产上也常称为拔节长穗期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生殖生长期—结实期
结实期从出穗开花到谷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