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放行管理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一、原料控制(一)原料采购2.进行供应商评估,包括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3.和供应商签署供货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原料入库1.对原料进行验收,检查其数量、规格、外观和质量等。

2.进行抽样检验,对一定数量的原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

3.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料进行分类和标识,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三)原料存储1.对原料进行分类和分区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2.对原料进行有效期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3.对原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过程控制(一)生产计划1.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量和生产周期。

2.制定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二)设备和设施管理1.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制定设备检查和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3.对设备进行校验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过程监控1.检查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2.进行过程参数的监控和记录,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3.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记录,包括原因分析和问题解决。

三、成品控制(一)产品检验1.抽样检验成品,对其进行化验和物理性质检测。

2.进行外包装的检查,确保成品外观无损和标识正确。

(二)产品存储1.对成品进行分类和分区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对成品进行有效期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销售。

3.对存储条件进行监控,温度和湿度等要符合要求。

(三)产品放行1.对成品进行放行决策,根据检验结果和质量记录,决定是否放行。

2.确认放行后,填写放行资料和记录,包括放行日期和放行人员等。

3.对所放行的成品进行跟踪和追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追溯性。

四、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和法规。

2.进行内部审计,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3.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放行控制程序的概要,具体的程序和要求将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

1 目的验证产品和服务的特性要求已得到满足,确保对产品和服务特性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测量。

对产品和服务的放行实施控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货检验、生产中半成品(工序)的检验及成品的检验。

3 职责3.1 检验人员负责产品检验、检验状态的标识和检验印章的管理。

3.2负责编制产品检验规范、验收规范和采购检验规范,提出产品检验要求。

4 工作程序4.1检验工作步骤4.1.1检验工作准备a)检查检验依据文件是否齐全,熟悉检验依据;b)明确检验项目和质量要求;c)检查检验用测量装置、计量器具是否在合格检定周期内。

如果使用生产用测量装置进行检验,电子电气类应每年校准,机械类或其它易损耗类装置,校准合格后方可用于检验。

4.1.2检验依据a)进货检验的检验依据合同、技术协议书、设计图样、有关标准和规范、厂家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数据)、复验合格证等。

b)过程检验的检验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工艺规程、技术通知单、调试通知单、现场问题处理单等。

c)最终检验的检验依据产品测试细则、产品接口数据单等。

d)顾客财产的检验依据产品验收测试细则、任务书、技术协议书、测试细则、合格证等。

e)下厂验收的检验依据技术要求、验收大纲、验收细则等。

4.1.3检验结果的处理对合格产品在相关检验记录上盖检验章做标识放行;对不合格产品及时报告并做标识、隔离,按《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执行。

4.2进货检验4.2.1外购产品复验a)物资到货后,库房管理人员提出向检验人员提供受检产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外购、外包产品验收证明》。

b)检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

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4.2.2外包产品检验检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并做好标识和记录,填写《外购、外包产品验收证明》。

必要时,需派相关人员到外包方进行现场监督和确认。

4.2.3检验合格的产品标识放行,不合格产品隔离存放。

1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1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1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是组织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在生产、销售和交付过程中的一贯性和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护组织的声誉和信誉。

本文将详细介绍16个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2.合同评审:对客户订单进行评审,确保合同条款和条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数据收集:收集生产、交付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便进行监控和分析。

4.设计验证与评估: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进行验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规范。

5.物料和设备的采购:对物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合规要求。

6.计划与生产控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时的生产过程监控,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按时交付和质量要求。

7.第一次检验:对首次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符合规范和质量要求。

8.质量记录和控制:建立和维护质量记录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9.客户投诉处理:对客户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改进产品和服务。

10.品质评审和内审:定期召开品质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并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产品和服务的保管和交付: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妥善的保管和交付,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

13.培训和技能发展: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发展,以保证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执行各项任务。

14.风险管理和控制:识别和评估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15.变更控制: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进行变更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验证。

16.过程改进:基于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对产品和服务的相关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是一系列有序的控制措施,旨在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满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并不断改进和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1.0目的使产品质量控制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确保出厂产品安全有效。

2.0适用范围包括原材料放行、生产过程产品放行、成品检验放行及成品出厂放行。

3.0术语和定义无4.0职责与权限总经理负责公司产品质量授权。

品质部主管担任总质量授权人,负责成品出厂放行批准。

品质部各岗位检验员负责相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批准放行。

物控部负责原材料的入库、成品入库及出库。

5.0程序内容5.1 原材料进货放行程序物控部将采购的原材料送品质部检验。

原材料检验员在对原材料实施放行时,应审核下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放行:a)采购过程是否符合《采购过程控制程序》;b)原材料的供方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合格供方目录内;c)原材料的材料组成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具有进货检验报告;d)检验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检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e)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采购物品除实行外观检查、查验供应商成品检验报告外,还应对上述采购物品关键质量控制性能指标进行检验。

以上符合要求后原材料检验员在物料上贴绿色标签“QA PASSED”入库;不合格物料贴红色“不合格标签”标签,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5.2 生产过程产品放行程序5.2.1生产过程检验员根据相应产品的工艺文件及生产过程控制计划等管理要求,全面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状态、设备状态、生产环境状态、工艺参数及生产人员的培训。

5.2.2过程检验人员对相应产品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审核。

检验合格的半成品贴绿色“QA PASSED”标签,不合格半成品由生产车间进行返工后再次检验。

只有合格的半成品才可以转到下一工序。

5.2.3生产过程检验员对生产记录、过程检验记录进行检查、复核。

必要时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当统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时应组织生产、技术相关人员对偏差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决定产品使用与否。

5.3 成品检验5.3.1 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部对产品相关的生产、包装记录进行内部审核,内容包括:a)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完整无误,各项目均符合规定要求;b)成品配置核对无误,产品说明书、标签及其版本无误;b)成品包装方式无误、牢固;c)成品外包装标识无误;d)成品包装过程记录完整。

产品检验和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和放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AA-QP-030产品检验和放行管理程序版本:A/1IATF 16949:2016质量体系文件1.0目的负责公司原材料、制造过程、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控制,确保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并判写产品是否符合接收准则。

2.0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来料检验、半成品、成品的检查和放行过程。

3.0职责3.1 品质部3.1.1依据抽样标准、检查标准、工艺图纸、样品、客户特殊要求等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记录。

并填写相关应检验报告;3.1.2根据检验标准对产品做合格、不合格判定,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开具返工票或《不合格品报告单》,上报品质主管并立即知会生产、工程、采购、仓库、业务等相关部门;3.1.3负责对客户退回的不良样品进行测试分析;3.1.4监督由本岗位发出的纠正预防措施通知的落实;3.1.5负责产品审核工作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工作;3.1.6填写品质相关日、月报表,工作总结等;3.2 仓库3.2.1 负责对来料、库存品的送检工作。

3.2.2 负责对客户退货品的标识、隔离工作,及通知QA检验。

3.3 各生产车间3.3.1 负责成品的送检工作。

4.0程序内容4.1检验人员资格要求。

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签具相关检验报告,品管部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素质和经培训合格者方可担任,具体参见《人力资源管制程序》执行。

4.2进料检验过程进料检验流程,参见附件1 《进料检验流程图》4.2.1 收货仓库根据《采购订单》及供应商“送货单”确认核对来料信息及数量,无误后签收来料并转入待检区;4.2.2 报检a)仓库将来料信息填写在《来料检验报告单》上,报送品质部检验;b)所有供应商所供与产品相关物料必须报检,不可免检;c)工具用品、电器设备、机械设备、文具用品及印刷用品纳入免检项目,使用时由相关人员作自主检验。

4.2.3 物料检验a)品质部IQC收到《来料检验报告单》后,根据对应的《来料检验规范》对来料进行抽检或全检。

生产放行管理制度

生产放行管理制度

生产放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生产放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部门的生产放行管理。

三、管理原则1. 依法依规:生产放行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安全第一:生产放行需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严格控制:生产放行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避免质量风险。

四、生产放行程序1. 审核申请:生产部门向质量部门提交生产放行申请。

2. 审核批准:质量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批准放行。

3. 查验备料:生产部门查验原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生产加工:按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5. 检验检测:进行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检测。

6. 生产放行: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质量部门放行。

7. 记录备案:对放行的产品进行记录备案。

五、审核标准1. 质量标准:产品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

2. 工艺标准: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相关的工艺标准要求。

3. 环保标准: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要求。

4. 安全标准:产品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要求。

六、责任审定1.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实施生产放行,并按要求进行备案。

2.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负责审核和批准生产放行。

七、制度执行1. 制度宣传:公司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

2. 制度落实: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生产放行的质量和安全。

3. 制度监督:公司建立监督机制,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八、制度改进1. 定期评估:公司对本制度进行定期评估,进行改进和完善。

2. 问题整改:对发现的制度执行问题要及时整改。

以上即是本公司生产放行管理制度,希望员工们认真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定产品和服务交付时质量控制要求,确保顾客接收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的接受准则,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2.0范围适用于科研生产所用的进货验收、生产过程半成品和最终交付阶段的产品。

3.0职责3.1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类项目最终产品检验规范的评审。

3.2质量办负责组织开展高技术项目的最终检验,负责检验印章和产品合格证的管理。

对检验印章的发放、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3.3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进货阶段、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阶段的产品的检验规范,对进货检验、过程检验规范组织评审和会签,组织开展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

3.4检验人员负责按照检验规范实施产品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3.5质量管理员负责收集、保管检验记录,汇总统计一次交验合格率等检验数据,并传递给质量办。

4.0管理程序4.1总则4.1.1产品和服务放行管理流程图见图1。

4.1.2项目负责人根据产品特性组织确定检验点、(检验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检验记录以及使用的检测设备。

有首件检验要求的产品以及需顾客检验验收的项目,应编写检验规范。

4.2进货检验按《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和《中国科学院ABC科学研究院采购及外包业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4.3半成品的检验4.3.1首件检验有首件检验规定的工序,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前3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图纸进行检验,填写检验记录表,如不合格应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检验员签字确认才能批量生产。

4.3.2过程检验对设置检验点的工序,加工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图纸进行检验,填写检验记录。

对合格品,在随工单上盖检验员印章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

4.4成品的检验4.4.1总则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半成品检验均完成并合格,才能进行成品的检验。

4.4.2检验过程A)根据分工,组织检测组依据产品接收准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和测试,检测组按照检验规范的规定完成检测,并进行记录。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1、目的使产质量量控制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保证出厂产品安知足有关要求。

2、范围包含原资料放行、生产过程产品放行、成品查验放行及成品放行。

3、权责3.1 、质量部部长担当总质量受权人;3.2 、原资料查验人担当原资料质量受权人;3.3 、过程控制负责人担当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3.4 、质量部部长担当产品查验质量受权人;3.5 、总质量受权人担当成品放行受权人。

4、定义无5、工作流程:5.1 、原资料质量放行控制5.1.1 、采买部门将采买原资料送质量部查验,原资料质量受权人对原资料实行放行时,若此中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放行:1)采买过程能否切合《外面供给产品、服务和过程控制程序》;2)原资料的供方能否发生变化,能否在合格供方名录内;3)原资料的资料构成能否发生变化;4)原资料能否拥有进货查验报告;5)进货查验过程能否知足《进货查验规程》及查验操作规程;6)查验设施能否在检定周期内;7)查验人员能否经过培训合格上岗;8)查验环境能否切合要求。

以上切合要求后的原资料质量受权人在原资料查验记录上署名放行,采购的原资料不合格按《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履行。

5.2 、原资料放行流程图进货不合格查验评审审查放行否是入库退货5.2 、生产过程产质量量放行控制5.2.1 、生产过程产质量量受权人依照相应的生产工艺文件及管理要求全面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监控内容包含原资料状态、设施状态、生产环境状态、生产工艺参数及生产人员的培训;5.2.2 、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对产品的特别工序和重点工序进行审查;5.2.3 、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依据相应的过程质量要求组织过程产品的质量查验、产品资料及部件组件抽检,只需过程产质量量切合规定的要求才能够转入下一工序;5.2.4 、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对生产记录、过程查验记录进行检查,复核过程产品的物料均衡的结果能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必需时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统计剖析,当统计结果出现较大偏离时应组织生产技术有关人员对偏离的结果与程序进行剖析,最后决定产品的使用与否;5.2.5 、生产条件切合要求,由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在过程查验记录中“产品放行栏”署名放行。

产品放行管理制度范文

产品放行管理制度范文

产品放行管理制度范文产品放行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避免不合格和不安全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保障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转,我公司制定了产品放行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产品放行的程序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三、定义1. 放行:指经过审核、检验、验收程序合格的产品被允许投放市场的过程。

2. 不合格产品:指未通过审核、检验、验收程序或者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

四、产品放行流程和程序1. 产品放行要经过以下程序:申请→审核→检验→验收→放行。

2. 由产品经理或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向质量控制部门提交产品放行申请,并提供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文件。

3. 质量控制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包括审核产品的技术规格、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等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审核通过后,质量控制部门对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测量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5. 检验合格后,产品经理或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产品的验收。

验收包括对产品外观、质量认证、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确认。

6. 验收合格后,产品经理或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向质量控制部门提交放行申请。

7. 质量控制部门对放行申请进行审核,包括对产品放行程序和结果的审查。

8. 审核通过后,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组织产品的放行,并出具放行通知书。

9. 质量控制部门将放行通知书交予产品经理或质量管理部门。

五、放行标准和要求1. 产品放行必须基于产品的质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2. 产品的检验、验收结果必须符合产品的技术规格、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等文件的要求。

3. 产品放行必须有放行通知书作为依据,且通知书必须具备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质量标准、放行日期、放行人员签名等。

4. 对于特殊产品,例如食品、医药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且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或证书。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4.2.4 IPQC对生产记录,巡检记录进行确认,必要时对过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当统计结果出现较大偏离时应组织品质,生产,工程人员对偏离结果与程序进行分析,并最终评定产品是否可以使用;
4.2.5 IPQC抽样检验均符合质量要求时,在《品质巡检表》签名,允许流入下一工序,不符合要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R-QP-018
5.2《采购控制程序》CR-QP-019
6.相关记录
来料检验报告QR-013
品质巡检表QR-026
批记录确认表QR-033
4.1.1.1原材料是否符合《采购控制程序》;
4.1.1.2原材料的供方是否发生变货,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录里;
4.1.1.3原材料材质,部件是否发生变化;
4.1.1.4原材料来料是否附有产品出货检验报告;
4.1.1.5原材料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合要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2IPQC负责制程品质异常的判定与反馈;
3.3FQC负责对成品品质异常的判定与反馈;
3.4 质量部负责人对所有产品品质异常判定,评审及放行确认;
3.5 生产部、研发部对产品品质异常有异议时负责参与对产品异常进行评审;
3.6总经理负责批准产品放行内容,放行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原材料放行
4.1.1供应商将原材料送公司仓库报检,IQC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在检验时需确认以下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若有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放行:
4.2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放行
4.2.1 IPQC根据相对应的生产工序文件及管理要求全面对生产过程进行管控,管控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状态,设备状态,生产环境状态,工艺参数等;
4.2.2 IPQC对生产特殊工序及关键工序,软件程序进行检验确认;

药品GMP产品放行管理控制程序

药品GMP产品放行管理控制程序

ABC药品有限公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文件2020年最新版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发放范围:公司各部门2020年01月01日生效目录序号内容页码1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职责 (3)4 内容 (3)文件更改履历 (4)1目的建立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的管理程序,防止不合格的物料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中间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出厂。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进厂物料、车间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管理。

3 责任质监科、生产科、生产车间有关人员。

4 内容4.1 物料的放行:4.1.1 物料进库后,由仓库管理员填写物料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检验。

4.1.2检验合格后,由质监科科长签发合格检验报告单。

无合格报告单的物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4.1.3质监员在物料发放时,核查有无此批物料的合格检验报告单,并在需料领料单上签字放行。

4.2 固体制剂中间产品的放行:4.2.1 车间生产的中间产品,应放置于中间站或规定区域,做好待检标识,写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数量。

4.2.2 车间及时填写中间产品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检验。

4.2.3 待检验结果出来,经化验室主管复核无误后,签发中间产品报告单。

4.2.4由质监员仔细核查中间产品的标识、中间产品合格报告单等,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操作。

待包装产品还需由总质监(或其工作代理人)签发产品包装通知单,产品才可进入包装工序。

4.3 注射剂中间产品的放行4.3.1注射剂生产、连续生产,中间产品放行由质监员、总质监完成。

4.3.2质监员、总质监仔细核查中间产品检验结果、监控记录等,在生产记录的放行栏签字放行。

4.3.3待包装产品需由总质监(或其工作代理人)签发产品包装通知单,产品才可进入包装工序。

4.4成品的放行:4.4.1 批生产完成后,由车间填写成品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全检。

4.4.2 化验员按照检验操作规程逐一检验,并记录。

4.4.3 检验合格后由化验员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单,经化验室主管复核无误后,质监科科长在报告书上签字,同时在报告书上盖上检验专用章。

产品放行控制流程

产品放行控制流程

1. 目的:规范成品放行程序,确保出厂产品质量。

2. 范围:适合于本公司所有成品的出厂放行。

3. 责任: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销售部、行政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每批成品放行前,质量管理部要收集、评价一切与该批相关的资料,并经审核无误后批准放行,否则不准放行。

4.2 质量管理部根据产品批生产记录及成品检验报告书单,决定对产品的放行与否,只有符合放行条件的产品,质量管理部经理方可签发成品放行单,发放至生产管理部。

4.3 生产管理部接到质量管理部发放的成品检验报告单和成品放行单后,应将成品的待验状态标志更换成合格状态标志,并按程序办理产品移交。

4.4 行政部成品库核对成品放行单和成品检验报告上,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型号、规格、数量办理入库。

4.5 行政部成品库的管理员应及时检查成品的有效期,过效期产品应及时办理报废出库。

任何人都不得发放不合格产品(含近效期及包装破损产品)出厂。

4.6 成品放行条件4.6.1 产品的成品检验结果是合格的,并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批准。

4.6.2 生产该产品的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并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

4.6.3 生产过程中的偏差、物料平衡及检验偏差符合规定要求。

4.6.4 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均符合GMP要求,且经质量管理部确认签名。

4.6.5 产品的批生产记录经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审核并符合规定要求。

4.6.6 提供该产品物料的所有供应商审计符合相关要求。

4.7 成品放行审核内容4.7.1 生产管理部初审:成品放行前初审工作首先由生产管理部经理或其授权人担任,授权人应熟悉医疗器械GMP,且具有实践管理经验。

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4.7.1.1 领用物料是否经检验合格。

4.7.1.2 批记录填写是否规范,批记录是否完整。

4.7.1.3 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生产工艺规程的要求;偏差及物料平衡是否符合规定。

4.7.1.4 如发生偏差,执行偏差处理程序,处理措施正确、无误,手续齐全,符合要求。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 培训资料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 培训资料

一、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1.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是指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进行审核、验收和放行的一系列程序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

2. 放行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接收产品和服务: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交付到相应部门或人员进行接收,并确保接收过程符合相关程序要求。

(2)审核和验收:对接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审核和验收,包括检查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等。

(3)放行决定:依据审核和验收结果,做出是否放行产品和服务的决定,并记录相关信息。

(4)放行控制:对已放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必要的标识、标签、记录和追踪管理,以确保放行后的产品和服务不会混淆或遗失。

3. 在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中,需要制定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权限和程序要求,确保放行过程的严谨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4. 还需要配备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审核、验收和放行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的操作熟练和质量意识。

5.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并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放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二、培训资料1. 培训资料是指为了向员工、合作伙伴或客户传授知识、技能和经验而制作的各类教学材料和学习资源,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瓶、音频等多种形式。

2. 培训资料的设计和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成效:(1)针对性:根据受训人员的特点、能力和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2)易学性:培训资料要简洁清晰、易于理解和掌握,避免过多复杂的内容和术语。

(3)多样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媒体制作培训资料,满足不同受众的学习习惯和喜好。

(4)有效性:培训资料要能够有效传递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通过对产品进料、生产制程及成品验货各环节实施必要的检验活动,对产品品质全面分析及改善,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最终使客户满意。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检验及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到完成最后出货的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

3.0权责3.1品保部负责制定符合产品特性,且具规范化和可行性之相关检验标准、测试计划,并予以监督执行;3.2营销部负责产品相关信息(生产计划单及客户信息表等)的提供,如纸箱唛头,相关技术要求,必要时提供签板;3.3生产技术部负责产品结构、功能确认及技术信息提供;3.4生产部负责安排车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订单;3.5仓管负责办理产品入仓手续及安排出货。

4.0产品放行控制流程4.1进料控制流程图过程进料控制流程图活动过程描述执行者审批者依据表单顺序1 物料接收员根据采购的《采购回料计划》核对供方物料、《供方送货单》、物料标签所列项目无误后再通知进料检验验货物料接收员N/A《供方送货单》2 进料检验查询《申购单》、《内部联络单》、图纸、签板及检验标准等相关资料,并准备检验工具进料检验N/A《申购单》、《内部联络单》3 根据《抽样检验计划及抽样简表》、《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中规定进行抽样检验进料检验N/A《IQC来料检验报告》4 否若不需要功能测试则根据公司内部检验标准、签板、《采购回料计划》及相关资料核对供方的《供方送货单》物料及物料标签所列项目是否一致,并对其外观、尺寸、功能及包装进行检验进料检验员品保部主管《IQC来料检验报告》5否进料检验员对检验结果作判定进料检验员品保部主管《IQC来料检验报告》6 是 1.检验合格物料,进料检验员在供方《供方送货单》上签名,在相应物料上盖绿色“合格”章并签名,通知仓管员;2.若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进料检验对相应物料盖红色“不合格”章,并在产品标签上注明不合格项目,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并与相关部门会审,会审结果为让步接收最终由总经理审批进料检验员采购部主管生产技术主管品保部主管总经理《IQC来料检验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71.仓管员根据供方《供方送货单》,以及采购部的《采购回料计划》清点数量后,办理入仓手续,填写《入库单》仓管员仓库主管《入库单》物料接收员通知进料检验准备资料、签板及检验工具物料品质检验开始对物料外观、尺寸、功能及包装进行检验合格吗?收货退货让步接收入仓2.对于进仓的物料仓管员对其归类,悬挂标识牌并放置在指定区域。

GMP-21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GMP-21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4.3.2由品管部根据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按《成品放行单》。查找到相应的原材料检验记录,核对该批产品进货检验记录与检验标准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供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等应与实物的一致,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核对过程检验记录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检验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应一致,应按规程判定检验结果;核对出厂检验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
4.3.6 当产品放行受权人不在,紧急情况下应由质量授权人,但需经过企业负责人批准放行。
5 相关文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的通告(2016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3号)
《文件控制程序》MC-QP-01
《记录控制程序》MC-QP-02
6 相关记录
《产品放行人员资格记录》
《成品放行单》
4.3.3各部门审核完毕后,给出审核结论并签名,批记录报告审核单报产品放行受权人。产品放行受权人接到《成品放行单》。后,对内容符合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产品放行受权人签名,并加盖“批准放行”章,该批产品批准放行。
4.3.4《成品放行单》由品管部归档保存,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4.3.5经过出厂审核并且填写《成品放行单》的产品方可出厂。未经出厂放行审核或者出厂审核有不符合项的,严禁库房发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成品的放行管理。
3 职责
品管部负责审核原材料、制程、成品的检验及生产记录并批准《成品放行单》。
4 工作程序
4.1产品放行人由企业负责人授权,一般由企业管理者代表担任产品质量放行人,并有书面形式的产品放行授权文件并形成《产品放行人员资格记录》。

HSF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HSF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HSF产品放行控制程序1、过程目的根据客户要求 , 规定 IQC、IPQC、OQC对来料的绿色产品相关项目进行检查2、过程范围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外购件及包装材料等辅料的绿色产品相关项目的检查3、职责3.1 品保: 品保部负责进货、出货时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监控过程中对环境物质的控制4、定义无5、作业内容5.1 来料检验:所有来料除进行质量特性检验外,对每批来料还必须执行以下检验内容5.1.1来料供应商必须是在列出绿色产品的合格供应商内,原材料每年检测一次5.1.2检查是否有相应供应商提供的ICP 测试报告与成份/MSDS(其中, 客户产品的原料供应商必须提供ICP 报告)5.1.3 ICP测试报告仍处于有限期内( 一年), 在期满年前一个月 ,IQC 需通知质量主管,以便质量主管知会采购去追进供应商5.1.4 ICP测试报告的数据均符合环境管理物持一览表的规格要求5.1.5 检查并记录来料的批号 , 并对照其检测机构、生产日期是否在ICP测试报告期限内及环境相关证明文件5.1.6 IQC检查时, 如无 ICP/MSDS或,代表确认允收并审签5.2 IPQC与 OQC检验内容者超期不能 PASS该批来料 , 否则需经环境管理者5.2.1 IPQC在一批产品入库前对该批产品使用的原料批号进行记录5.2.2 成品在出货检验报告中须注明所含成份之批号,对成品 ( 物料) 可按要求提供所含成分产品之批号5.2.3 OQC出货报告上确认和记录待出货的产品批号和该批产品及使用原料的批号5.3 当检查发现来料、成品有环境管理物质异常时,报告给品保主管转环境管理代表,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处理5.4 所有上述检查内容均应记录在检查报告中,相应的检查报告保存期为四年5.5 每年一次按照客户要求附加不使用证明书( 批量生产用 ) 作为出货品的保证 , 同时要求供应商对于批量交货的每年一次按照我司要求附加不使用证明书(批量生产用) 作为交货品的保证。

成品出货放行控制程序

成品出货放行控制程序

泉州市华达服饰有限公司
出货放行程序
1. 每批成品放行前,品质部要收集评价一切与该批成品相关的生产、包装、检验、监测记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放行。

2. 生产部申请放行的成品首先由生产部相关人员对与该产品相关的生产、包装记录进行内部审核,内容包括:
3.1 原物料、配件及包装材料等要有进料检验报告。

3.2 生产过程符合样品规格尺寸要求,符合工艺要求,操作执行标准操作程序。

3.3 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填写正确、完整无误,各项目均符合规定要求。

4. 生产部审核无误后,将生产记录、包装检验记录交品质部审核。

5. 品质部授权审核人负责审核的内容包括:
5.1 现场查看记录完整,准确无误,与生产记录、包装记录各项一致无误。

5.2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5.3 制程检验报告单完整准确无误。

5.4成品最终抽箱检验符合成品检验作业规程,取样符合要求。

5.5成品最终的检验记录完整准确,复核人复核无误。

5.6内外包装、吊牌贴纸与包装要求相符。

6.品质部主管对成品审核放行与成品检验报告书进一步审核无误后签名,同时通知仓库放行。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在适当阶段实施产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本公司未经检验或者未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不投入使用和交付,促进本公司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

2 范围合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等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及成品交付全过程的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控制。

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的控制,依据技术文件、行业标准、法规要求制定各阶段质量检验标准并实施。

3.2 技术部负责提供制定各阶段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技术标准要求文件。

3.3 检验员负责各阶段检验和试验活动的实施。

3.4 品质部主管负责产品的放行审批及检验试验实施的监督检查。

3.5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

4 工作程序4. 1 产品检验和试验的策划4. 1. 1 产品检验和试验的范围:a) 用于顾客合同的所有采购产品(含外协加工);b) 所有的生产过程产品;c) 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包装在内)。

4.1.2 产品检验和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生产者在加工过程中的自检、上下工序间的互检;品质部专职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监视和测量。

4.1.3 生产者在加工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自检)主要是要求工序生产人员达到以下要求:a) 严格按产品制作工艺要求进行加工;b) 对工艺参数实施监视和控制;c)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d) 按规定做好记录;e) 对上下工序进行必要的检查。

4. 1. 4 检验员负责实施来料检验、制程巡检和成品的最终检验、试验。

4. 1.5 阶段产品检验和测试依据的接收准则主要包括:a) 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规程:规定监视和测量的频次、抽样方法、判定准则;b) 各类产品的质量标准:规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和要求;c) 各类产品的试验标准: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理化、微生物指标、卫生指标、试验方法和要求;d) 产品的制作工艺要求:规定产品加工过程各工序的作业方法和质量要求;e) 加工件的设计稿件;f) 产品合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法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放行管理控制程序
力瑞鞋业有限公司
LiRui Footwear Co.,Ltd.
文件阶层制定部门
程序文件
二阶文件
品管
《产品放行管理控制程序》
A/0 2010.02.01 版本/版次编制日期文件编号 LR-QP-8301
2010.03.01 2010.03.01 第 1 页共5页生效日期发行日期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 -------------------- --------------------
:正/副版印章: :受控/非受控印章: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版修订內容提要修订批准修订章节修订日期 A0 首次发行 ------ 次
1
1.0目的
对成品出货流程加以规定,确保产品在装运前,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出厂的成品。

3.0职责和权限
3.1 仓库负责成品的保管与发放,组织销售部、品质部、生产部完成产品的发货。

3.2 销售部负责及时、准确下达发货信息,负责评估不合格偏差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

3.3 生产部负责生产记录的初审工作,负责初步分析不合格成品的原因及不合格成品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

3.3研发部负责评估因设计缺陷(或目前的产品技术状况)对质量的影响及不合格成品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

3.4品质部负责产品发货前的品质监督、生产记录、环境监控记录和包装审核,负责评估不合格偏差对质量的影响及不合格成品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负责对轻微不合格成品放行的批准。

3.5 分管副总负责对一般不合格成品放行的批准。

3.6 总经理负责对严重不合格成品放行的批准
4.0 术语定义
4.1轻微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要求的对产品功能、性能指标无影响的
不合格。

4.2一般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要求的对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影响轻微
的不合格。

4.3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交付等的不合格;
4.4 成品的放行是通过审核人对该台(或批)产品的质量情况(包括
对该产品的生产记录、过程监控记录、环境监控记录、检验记录等资
料)进行审核,评估偏差对质量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若在可接
2
受范围准予放行。

5.0 工作内容
5.1耗材成品放行流程
5.1.1对合格成品的放行审核
5.1.1.1生产部负责批生产记录的初审工作。

5.1.1.2质量监控员在审核前首先应检查所有与本批相关的记录档案是否齐全,资料不全时不能进行审核。

档案资料内容如下:
?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单或检验数据;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
?监控记录(包括环境监控记录 )
?中间产品、成品检验报告单
5.1.1.3如上述资料齐全,质量监控员可进行如下审核:
?所有生产和监控记录的标识(品名、批号)是否一致。

?各种原材料检验报告单或检验数据;
?原辅料投料量及次序正确,配料、称量要有两人复核。

?各生产工序执行批准的操作程序,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

?批生产记录及批包装记录填写正确,完整无误,各项均符合规定。

?物料平衡符合规定限度,如发生偏差,执行偏差处理程序,处
理措施正确、无误,手续齐备、符合要求。

?清场是否按批准的规程执行,清场记录是否完整。

?质量监控执行批准的监控操作规程;监控记录应完整准确,与
生产记录、包装记录各项数据一致。

?中间产品、成品有合格的检验报告单。

?批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应完整、准确、复核人复核无误。

5.1.1.4偏差分析:对于比较小的偏差,有足够理由或证据表明不
会影响产品质量者判为合格;对于严重偏差,明显会影响产品
质量者,判为不合格;对于不能立即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的
产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须的实验,如增加特殊的试验项
3
目,进行加速或特殊的稳定考察等,然后根据试验考察结果再
做出结论。

所作的特殊试验或考察,所得的结果及报告均应附
在批生产记录中。

5.1.1.5 质量监控员对5.1.1.2,5.1.1.4条相关内容初审合格后,
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签名,交质量放行人审核。

5.1.1.6质量放行人审核,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
签名下达成品放行指令,一式两联,一联留作存根,入批档案,
另一联交仓库管理员,准予该批成品放行。

5.1.2对不合格成品的放行审
5.1.2.1 质量监控员对5.1.1.2,5.1.1.4条相关内容初审,如实填
写《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单》,并将填写好的《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
单》转交生产部。

5.1.2.2 生产部在收到《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单》后,应及时组织
生产相关人员初步分析不合格成品的原因,并如实填写《不合格成
品放行审批单》,若为设计缺陷(或产品技术状况)则将《不合格成
品放行审批单》转研发部分析。

5.1.2.3 研发部在收到《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单》后,应及时组织
相关人员评估因设计缺陷(或目前的产品技术状况)对质量的影响
及及不合格成品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

5.1.2.4 若为轻微不合格,则有品质部填写《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
单》相关内容,准予放行;若为一般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由品质
部评估不合格偏差对质量的影响,如实填写《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
单》相关内容,并转销售部。

5.1.2.5 销售部在收到《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单》后,组织相关人
员评估不合格偏差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是否准予放行的意见,并转分
管生产副总或总经理。

5.1.2.6 分管副总或总经理签署完先关意见后,将《不合格成品放
行审批单》转品质部,品质部根据批准意见实施产品放行。

5.2 仪器成品放
行流程
4
5.2.1 合格成品放行流程
5.2.1.1 生产部负责生产记录(调试记录、老化记录等)的初审工作。

5.2.1.2 质量监控员在审核前首先应检查所有与本产品相关的记录档案是否齐全,资料不全时不能进行审核。

档案资料内容如下: ? 仪器的生产记录(调试记录、老化记录等) ? 检验记录
? 过程监控记录
? 装箱记录
5.2.1.3如上述资料齐全,质量监控员可进行如下审核: ?所有生产和监控记录
的标识(品名、编号)是否一致。

? 各生产工序执行批准的操作程序,生产过程符
合规定要求。

? 生产记录及装箱记录填写正确,完整无误,各项均符合规定。

? 检验记录填写正确,完整无误,各项均符合规定。

5.2.1.4 质量监控员对5.2.1.2,5.2.1.3条相关内容初审合格后,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签名,交质量放行人审核。

5.2.1.5质量放行人审核,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签名下达成品放行指令,一式两联,一联留作存根,入批档案,另一联交仓库管理员,准予该批成品放行。

5.2.2 仪器不合格成品放行遵照5.1.2条执行。

6.0相关表单
6.1《成品放行审核单》
6.2《不合格成品放行审批单》
6.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