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_

合集下载

论社会分层研究

论社会分层研究

论社会分层研究一、本文概述《论社会分层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社会分层的现象、理论及其对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的影响。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在资源、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平等。

本文首先对社会分层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分层的标准和类型,然后回顾和梳理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功能主义、冲突论和象征互动主义等主要理论观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分层对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社会分层与个体社会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机会等个体生活的关联。

文章对未来社会分层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二、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社会分层,作为一个社会学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这种分层并非简单的经济地位或职业地位的划分,而是涉及到权力、财富、声望、教育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

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功能主义、冲突论和象征互动论等社会学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运行的一种必然现象,每个社会阶层都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冲突论则强调社会分层带来的不平等和冲突,认为资源分配的不均是导致社会紧张和矛盾的主要原因。

而象征互动论则关注社会分层中的个体感知和认同,认为人们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和角色会影响其自我认知和行为选择。

这些理论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框架。

功能主义重视社会分层的整体功能和稳定性,冲突论关注社会分层的冲突和不平等,而象征互动论则强调个体在社会分层中的能动性和主观体验。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分层的本质和影响,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多个维度的资源和地位差异。

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解释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分层现象。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综述)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综述)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综述)在天则所的第248次双周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做了一场题为“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的学术讨论会。

下面就是李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

李教授首先给出了理论背景,即首先讲了在转型过程中谁输谁赢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从80年代起在社会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康奈尔大学教授维克托利为代表的,认为原来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建立在再分配体制之上的。

当市场机制取代了再分配机制之后,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重组。

用另外一个话说就是会发生循环的现象。

在社会结构的上端会发生大规模的人员更替。

原来社会的下层会依靠市场提供的上升渠道取代原来的上层阶级。

这个被称为市场转型理论。

很多研究东欧和中国的社会学家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虽然这些社会都在向着市场机制转变,但是这些社会的结构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重组。

所以后来一个社会学家就把它归结为一个命题,从精英的角度说,制度转型和精英的变化究竟是循环还是再生产的?说精英是循环的就是市场理论讲的,说精英是再生产的是说在这样的制度变革当中,社会精英还会延续下来。

李教授做的研究就是利用中国的材料,中国社会的变化来对制度变迁、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来做一个讨论。

具体的研究对象就是谁输谁赢的问题。

接着,李教授讲了基本观点与假设。

首先,如果是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渐进的过程,那么阶级阶层的变化就会是再生产为主的。

第二个看法是说市场机制的出现和兴起,改变的是阶级地位获得的方式和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机制而不是他们的相对地位。

如果说以前更多的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的话,现在更多的会以市场权利、家庭背景、教育等作为一个地位获得的机制。

过去那种一个政策改变千百万人阶级地位的政策作用会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越来越弱。

所以阶级的再生产会由间接的随着市场发展会变得越来越直接。

所以归结起来第一个可以把它叫做双重再生产的。

就是说这个阶级结构本身是再生产的,在这个制度转型中他依然被延续了下来。

阶层化居住空间

阶层化居住空间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刘精明李路路内容提要:本文利用GSS2003的数据,集中探讨了中国城镇社会中客观阶层位置在有关社会领域中的后果和影响,居住模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和阶层意识构成了这一分析的4个维度。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居住、交往和认同维度上,特别是在客观分层结构的两端,阶层化构成了主要的趋势;在生活方式维度上阶层化的趋势则比较模糊。

在4个维度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对应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阶层化潜类分析对应关系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现代化和制度急剧转型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成为引人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围绕“市场转型”理论所引发的争论,集中于分层结构的变迁,而较少关注阶层化(或结构化)问题或分层后果的分析;然而,后者在当代是更具理论和现实挑战的问题。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中国正在经历的现代化和制度转型的背景,利用2003年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GSS2003),①对当代中国城镇社会的阶层化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考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一致性的对应关系,或者说在什么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的对应关系,集中回答有关我国城镇社会中“阶层化”过程是否出现、以及在哪些领域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从而为分析中国城镇社会的社会分层状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阶层化问题的理论探讨阶层化问题的讨论是社会分层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

大多数传统的关于社会分层结构的研究②基本上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即:一个社会的阶级或阶层是基于客观社会位置而形成的,例如,阶级位置、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财产和收入、权力等,即使是社会声望这样看起来是主观的评价标准,其基础也是社会经济的,内在地包括了权力、教育水平和收入等要素(Blau & Duncan,1967;Featherman,Jones & Hauser,1975;等等)。

转型社会的阶级分析

转型社会的阶级分析

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系李路路社会分层:社会学中的核心主题社会不平等的核心结构社会分层领域的部分成果:社会分层:●在大多数国家及其不同的时期,职业的等级排序是相同的。

●职业上的性别区隔普遍存在,与家庭背景无关,尽管其具体模式多种多样。

●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流动呈现出共同的模式(继承性占主导地位),但强度不同。

无论是阶级的视角还是等级的视角。

●用现代化理论预测社会分层的结构是错误的,其他因素对社会分层也起着主要作用。

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既是代际向上流动的动因,也是地位再生产的手段(双重后果)●不平等的最大限度维持(MMI假设)●教育分层的趋势有利于女性●阶层对于各阶段的升学有不同影响●教育分流增加了教育后果的差异●中等教育中的职业训练和职业证书能使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更顺畅国家与社会分层:●高福利国家和制度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减少贫穷和减低工资不平等的增长●社会福利政策使女性的职业生涯更具有连续性。

●高福利国家通过对工作状况的变化提供某种缓冲,使得人生在社会经济方面变得更加平稳。

●国家对流动过程的干预对受影响的那代人后来的生活机会有持久的影响。

家庭、婚姻与社会分层:●家庭的破裂导致向下社会流动●同质婚普遍存在于每个国家,但在程度上和各国具体发展趋势上差异较大。

教育与健康●受教育年限越多的群体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VS影响教育获得的诸多因素很可能在随后的成长中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教育对健康的正向作用被高估了。

●工作自由度越高,其健康状况越好,但收入和雇佣地位等因素不会对健康施加显著影响。

一、基本问题(一)社会转型与社会不平等:国际性的话题社会地位、社会机会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相应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体制转型保持社会稳定(两极分化,“失范”,矛盾冲突多发期?)(一)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最牛拆迁户(个人):重庆武汉北京酒仙桥街道居民投票表决拆迁:总户数5473户,参加投票3711户(67%),1762票弃权;赞成者2451户(投票者66%,总户数44.78%),反对票1228户(投票者34%,总户数22.44%)。

国内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和中产阶层划分标准

国内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和中产阶层划分标准

国内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和中产阶层划分标准作者:陈序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期【摘要】当下社会学界对中产阶层划分标准的讨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视角:关系社会分层观和结构社会分层观。

传统的关系社会分层观主要是从深层社会关系出发,从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社会阶级。

等级社会分层观是把社会成员放入社会地位高低等级不同的排列系统中来划分中产阶层,把中产阶层当成一种社会结构现象,不同的理论视角选择的划分标准不同。

【关键词】关系社会分层观;等级社会分层观;收入;职业;教育一、关系社会分层视角:三大传统社会分层理论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具有明显的关系社会分层视角的特征,马克思从劳动异化关系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在劳动中不但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还要丧失尊严、人性、创造性和自由,失去劳动的本源意义,最终导致人性的异化。

因此,马克思以生产资料作为划分社会阶级的唯一标准,抽象出隐藏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社会关系本质,把劳动异化关系的两端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分别处在支配和被支配地位的社会群体。

韦伯承认阶级关系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关系,但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生产资料、阶级关系只是人们获取社会地位、生产关系的一种方式,为此韦伯专门提出在社会关系中还有基于社会声望的社会地位群体关系和建立政党权力之上的政党关系,因此社会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为社会将会分类为无数的部分,社会行动者的社会位置就是有社会财富关系、地位关系和权利关系共同决定。

功能主义理论奠基者涂尔干从现代社会关系特征出发,提出有机团结解释以职业为主要依据的现代工业社会分层体系的合理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虽然总有一些职业显得更加重要,虽然个人的能力、条件和技术水平总有差异,但是社会分工把个体牢牢团结在一起,不能离开彼此。

二、等级社会分层视角: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普遍工业主义发展条件下,职业在社会分层中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在国际职业测量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测量工具就是职业声望测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论社会分层研究

论社会分层研究

论社会分层研究一、概述社会分层研究,作为社会学的重要领域,旨在探讨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上的不平等分布及其对社会结构和运行的影响。

社会分层不仅反映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模式,也是理解社会冲突、社会流动以及社会变迁的关键。

本文将从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背景、方法论、主要流派及其争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呈现社会分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理论背景部分,本文将回顾社会分层研究的历史演变,从古典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冲突论到现代社会学的多元分层理论,分析不同理论对社会分层的解释与贡献。

在方法论层面,本文将介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来揭示社会分层的特征与机制。

主要流派部分,本文将重点介绍功能主义、冲突论、象征互动论等社会学流派对于社会分层的观点与解释,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异同与争论。

本文还将关注性别、种族、阶级等多元视角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应用,以揭示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与命运。

在争议与展望部分,本文将反思当前社会分层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如数据获取的局限性、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等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社会分层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跨学科研究、大数据应用、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分层研究等,以期为深化社会分层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1. 社会分层研究的定义与重要性社会分层研究是对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的科学探索。

它旨在揭示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权力和机会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个体的生活机会和社会整体的结构。

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和动态变化,从而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分层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和减少社会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社会分层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规律,为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分层是指将社会中的个体或团体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并构建出层级结构。

社会分层已经成为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社科学科的研究重点。

在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分层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阶层理论、社会流动、收入差距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

社会阶层理论社会阶层理论是社会学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阶层指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别。

社会阶层的划分通常依据的标准有身份、财富、职业、权力等。

其中,职业阶层理论是比较经典和常用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

按照职业阶层划分标准,社会可以被划分为劳动者、技术人员、白领、知识分子、企业家和政治家等阶层。

在这些阶层中,高级职业阶层的建构和维持是十分重要的。

高级职业阶层包括了知识分子、管理精英、在各种专业领域中具有极高水平的人士等,被视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顶层阶层。

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人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变迁。

社会上的人会经历从贫穷到富裕、从无名到名,从低职到高职的不同状态。

这些状态的转变是社会流动的本质,并且这种流动往往是在不同层级之间进行。

社会流动是社会分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流动性一般是越来越高的。

社会流动性高,意味着社会中的人们越有机会从一个阶层流动到另一个阶层。

流动性低,意味着社会中的人们处于一种相对固定状态,很难从目前的阶层向更高层级挑战。

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指社会中不同层级之间的财富、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收入差距越大,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也就越大。

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对于整个社会格局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减少收入差距,有多种途径。

一种方式是通过加强社会福利保障,同时提高基本收入水平,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生活条件;另一种方式则是提高社会参与度,鼓励人们参与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以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总结社会阶层理论、社会流动、收入差距等内容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内容。

试论社会分层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马克思·韦伯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

试论社会分层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马克思·韦伯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

现象对我 国高等教 育入 学机会的影响 以及 给发展我 国高等教 育所 带来 的启示。 [ 关键 词] 社会分层 ; 高等教育 ; 入 学机会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1 —1 6 9 6 ( 2 0 1 3 ) O 1— 0 0 5 4— 0 3
济差异 不仅 仅 是 区分 不 同社 会 阶层 最 明显 的标 志 ,
也 是影 响处 于不 同 阶层 的子 女 接受 不 同类 型 和不 同
组织资源、 经济资源和文化 ( 技术 ) 资源。
2 0世 纪 最 后 几 十 年 , 社会 在 政 治 、 经济 、 社 会 方
层 次高 等教 育最 为重要 的 因素之一 。 在 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 教 育 始 终 作 为 一 种 准公 共产 品而 存 在 , 公 众 能 否 进 入 教 育 系统 必 然 受 各 阶层 收 人 的 制 约 。教 育 经 济 学 认 为 , 教 育 首 先 是 一种 消 费 , 能 否进 人 这 种 消 费 , 接受什么质量、 等
引一些 家 庭贫 困生 , 院校 采取 了减免 学 费 的政策 , 吸 引 了一 批高 分但 是 家庭 贫 困 的学 生来 学 校 学 习 。经
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强教授依据机制和资源将我 国 现 行 的社 会 层 级 分 为 1 0层 结 构 。第 一 层 是 国家 与
社会 管 理者 阶层 , 第二 层 是 经理 人 员 阶层 , 第 三层 是 私 营企业 主 阶层 , 接下 去 依 次 为专 业 技术 阶层 , 办 事 人 员 阶层 , 个体 工商户阶层 , 商 业 服 务 员 工 阶层 , 产
响 。我 国的社 会 学 家 以职 业 分 类 为 基 础 , 以组 织 资 本、 经 济 资本 和文 化 资本 来划 分 社会 阶 层 , 在 这 3个 资本 当 中 , 文化 资本是很难 在一段 时 间内改变 的。 法 国学 者 布尔 迪 厄 最 早 提 出文 化 资 本 的概 念 , 他 认 为文化 资本 是 社 会 各 阶级 和 个 体 所 拥 有 的知 识 、 技

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作者:于小倩申腾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与皮埃尔·布迪厄三大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为基础,探讨理论兴起的背景、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划分分层依据的主要标准等问题,进而对他们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新的梳理与剖析,这对于社会分层理论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向性。

关键词社会分层方法论划分标准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73-02一、引言在所有社会中,人一生下来就面对着不平等,即缺少平等的途径以得到所欲求的物品,这也是社会学永恒的话题,它所形成的领域也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纬度对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和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比较,对社会的分层理论做进一步的剖析,这对于社会分层理论整体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向性。

二、关于社会分层的文献综述(一)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的内涵综合学界对社会分层的不同界定,可将其主要特征归结:(1)它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不平等,且这种不平等多来自社会结构;(2)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且不同群体对资源的占有不同;(3)分层划分的标准多样化,但其外显于人们的是一种高低不等上下有别的层级体系。

所以,社会分层实质上就是依据不同分类标准,把社会群体分成高低不同、上下有序的层级的过程,是由于各类社会资源分配和占有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群体的层序结构。

它作为一种已固化于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关系,产生于一切社会形态,并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

(二)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文献回顾一般而言,提西方社会分层理论首先想到的是从生产关系上分析社会分层的马克思和从市场竞争关系上分析社会分层的韦伯等经典社会学家,李路路教授在《论社会分层研究》一文中提到:“在社会分层理论中,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分别对社会分层的本质、决定要素等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代表了两种不同本质的理论取向。

“社会分层与流动”分论坛共分成4个单元 - 中国社

“社会分层与流动”分论坛共分成4个单元 - 中国社

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分论坛综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朱妍2010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分论坛由“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联合承办。

论坛负责人为刘欣、李春玲、李路路教授,论坛秘书朱妍、刘畅。

本论坛共收到论文30多篇,作者中既有海内外知名的社会学家,也有青年学术新秀和在读研究生。

本论坛分四个单元研讨。

前3个单元围绕“制度变迁对阶层分化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收入分配”、“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及社会态度”三个主题进行了研讨,八位学者宣讲了自己的论文,三位学者评议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个单元专门为在读研究生设立,鼓励青年学子在论坛上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论坛安排了资深学者点评他们的论文,以期通过研讨、评议,对他们进一步修改论文、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有所帮助。

本论坛讨论热烈,原本40人的会议室,临时增加了座椅十多把。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欣教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对阶层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化的探讨。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国家政治体制、产权的所有制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度安排;这些基本制度及其所衍生出的次级制度,决定着阶层位置的分化。

刘欣教授具体分析了中国计划经济、转型期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制度特征和阶层结构,并以上海社会为例,运用1982和2005年上海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制度变迁与阶层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改革以来,上海社会的阶层结构已由原来的金字塔型转向橄榄形的中产社会。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过程中制度变迁的结果。

导致阶层构成变化和阶层结构转型的制度因素包括:公有资产的行政性委托‐代理制度的削弱和契约性委托‐代理制度的加强,私有产权制度的合法化和扩张,户籍制、劳动身份制度的弱化,以及专业技术等级制度的强化。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对转型中农民工向上流动的制度性瓶颈进行了分析。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李路路,2002-06)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李路路,2002-06)
·105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6 期
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 (一) 问题与理论背景 在由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 关于精英群体的形成乃至整个社会的分层结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 Ξ
———阶层相对中讨论了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变化的关系问题 , 认为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 , 市场机 制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资源分配的过程 , 但是 , 由国家主导的改良式变迁以及一系列制 度性因素 , 决定了阶层间相对关系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重组 , 原有以阶层再生产为主要特 征的相对关系模式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仍然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 。作者认为 , 社会分层模式的构成 及变化 , 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机制或经济 —技术理性的功能需求 , 而是同时在社会和政治的过程 中被形塑 , 因而是特定制度环境和转型过程的结果 。“市场”不仅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所构成 , 还包含了社会 、政治 、文化的逻辑和权力的实施 。经济 —技术理性和经济机制都存在于特定的制 度结构之中 。
② “阶层间相对关系模式”是指不同阶层成员在阶层结构中流动的相对机会分布 。“相对流动”主要是比 较两个社会集团的后代竞争不同社会位置时的相对优势 。它是在考虑到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的影 响下 , 通过不同阶层成员相对流动机会的分析 , 更深刻地揭示阶层间的关系实质 。可 参 见 D. L. Featherman , F. L. Jones and R. M. Hauser , Assumptions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1975 , vol. 4 , pp . 329 —360 ; 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 治》 (经济日报出版社 , 1991 年) ; 彭玉生《定类或定序依变项回归分析》, 载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 应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1 年) 第 306 —331 页 。

固化还是流动?——当代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四十年

固化还是流动?——当代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四十年
在社会结构分析中,社会流动是分析的核心主题之一。无论是在 阶级的视角还是等级的视角下,社会流动研究都取得了异常丰富的成 果(Ganzeboom etal.,1991)。尽管如此,在两个基础性的也是核心的问 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或疑问,即所谓变迁的趋势和变迁的机制。 例如,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流动究竟是趋于增长和开放,还是保持 某种 稳 定 性 且 以 再 生 产 和 短 距 离 流 动 模 式 为 主 (Ganzeboom etal.,
本文将接续社会流动研究中的这两个基本问题,以 1978年以来中 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为背景,基于有代表性的全国性调查数据 来分析阶层间代际流动的变化,并以此透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 变迁。本文试图回答:第一,在四十年的现代化和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是趋于固化呢,还是趋于流动和开放?第二,主要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变化趋势?下文将从理论背景和研究问题、当 代中国阶层间代际流动的变化趋势和变化机制、当代中国社会代际流 动的跨国比较以及当代中国阶层间代际流动的效应等几个部分展开 分析。
固化还是流动?
———当代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四十年
李路路 石 磊 朱 斌
提要: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核心过程之一。本文基于一 个一般的阶层结构框架和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聚焦于阶层间代际流动,探 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通过对阶层间代际流动 趋势、机制、国际比较以及效应等四个方面的集中分析,本文提出:在工业化 和体制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代际间的总流动率四十年来持续上升,而代际关 联系数则呈 N型变化,在经历了早期的上升和之后近二十年的持续下降后, 最近十年间再次出现上升。本文认为,绩效主义原则和阶层再生产效应在改 革过程中的相对强弱决定了代际关联系数的 N型变化趋势。与本文选择的 2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代际关联系数排名第 17位,相对较低。 而对阶层间代际流动的效应分析表明,一个开放、流动的(包括向下流动)社 会能够通过提供平等的流动机会带来更加积极的社会态度。

社会变迁与阶级分析_理论与现实_李路路

社会变迁与阶级分析_理论与现实_李路路


概 括起
来 经 典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阶 级 理 论 至 少 包括 如 下基 本 论 断 阶 级形 成 的 基 础 是 生 产 资 料 私 有 制


资 本主 义生 产 资 料私 有 制 决 定 了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阶级 结构


益 简 单 化和 两 极 化 即 分 裂 为 资 产 阶 级 和 无产 阶 级 两个 阶 级

: , ,


关 于 阶 级分析 的 所 谓 范 式 转 移 的 讨 论 可 参 看作 者 相关 论文 李 路 路 陈 建伟





2 00 1
)。
③ 所 谓 经 典马 克思 主义 的 阶 级 理 论 主要 是指 直接 来
“ ”
自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列 宁 等 人 著 作 的 阶 级 理论 而 不 是 后 人 途 释 的 所 谓 马 克 思

” 。
20
世 纪 中 叶 以 来 世 界所 发 生 的 巨 大 变 迁 使 得 经 典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阶 级 理 论

面 对 严 峻挑 战

现 代 阶 级 理 论 是 适 应 新 的 社 会 分 化 和 社 会 形 态 多 样 化 的 产 物 远 远 超 出 了 生 产 资料 所 有 制




级 分 析推 到 了 理 论研 究 的 前 台

其 实 至 少 在 2 0 02 年



学术 界 就 已 经 开 始 使 用 阶 级 的 概念 来 分 析 中 国 社 会 的 转 型 只 不 过 当 时 由

社会分层结构_机制变革与阶层相互关系

社会分层结构_机制变革与阶层相互关系

李路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对 于 中国 这 样 一 个 处 于 制 度 转型 过 程 中 的 社会来说,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一直是研究者关 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即: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 会分层结构变化的规律, 或者社会转型与社会分 “ 市场转型 ” 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围绕 理论所 发生的争论, 已经就转型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程度 ( 相对关系 ) 的变化以及阶层相对位置 等进行了 广泛探讨, 并取得了相当成果
— !! —
江 苏 社 会 科 学
!"#$%&’ &()"#* &)"+$)+&
!""# 年第 $ 期
的背景下, 不同阶层相互作用的关系性质会发生 什么样的变化, 一个特定社会分层结构的整合机 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以往的研究多从社会分 层结构形式的层面对此进行讨论, 而本文则试图 从内在机制的变革上对上述问题给予一个解释。 本文将 首先借助于 韦伯有 关统治 关系的两 个基 本类型, 从理论上讨论两种基本的阶层相互作用 关系和分层结构整合机制, 然后将根据这两个 “ 理想类型 ” , 使用经验性的资料, 分析中国社会 在转型过程中阶层化机制的变革, 最后将讨论这 种变革的社会学意义。
&!’
。 而就不同阶级 !11!; *+3-,./0 4.5 6789,--7, !11:) (或不同阶层流动的机会结构 ) 阶层的相对位置 来 说, 因不同社会的转型过程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激 进式变革的社会中, 部分原来的优势阶层有可能 (*+,-,./0 4.5 6789,--7, 成为失败者 , 而在渐 !11: ) 进式变革的社会中, 原来的优势阶层更有可能保 (罗 纳 ; 塔斯, 持自身的优势地位 !11<; =04. 4.5 。 >7?,.2 !11:; @4A09B 4.5 C0-DB,-87., !11:) 本文准备讨论的问题虽然和上述有关社会分 层结构变化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但关 注的重点不同于上述两个方面。 本文将集中讨论 的问题是, 当资源分配机制或地位获得机制发生 很大变化的情况下, 不同阶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变化的趋势及其社会结构的意义。 这一问题涉及 到在一个社会分层结构中, 不同阶层地位之间相 互作用关系的性质或内容, 即: 在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 社会不平等和阶级阶层相对位置保持着再生 产的特征, 但在资源分配机制逐渐发生巨大变化

新的社会阶层——意义和挑战并存

新的社会阶层——意义和挑战并存

新的社会阶层—— 意义和挑 战并存
李路路
(中 国人 民大 学 ,北 京 1 0 0 8 7 2 )

要 :新 的社会 阶层包括众多 的对 象,核 心指在 非国有部 门就业 的管理人 员和专业 技术人员 。提 出新 的社会
阶层概念 ,将 其作 为分析当代 中国社会结构变 化、社会矛盾与冲突 以及未来社会变迁趋 势的重要理论工具、政
员、社会 组织从业 人员 、 自由职 业人员 、新媒体 从业 人 员等 。对 比 l 5年前 十六 大 报告 对于 新 的社 会 阶层 的界定 ,除 了私 营企业主 之外 ,其 他各类 基本上 保持

战线 工作条例 ( 试行) 》中 ( 以下简称 《 工作条 例》),
将 “ 新 的社会 阶层人 士 ”第 一次 明确 列为 了党在 新时
出的, 阶 层是 中国社会 改革开放 过程 中产生 的 “ 新 的”
社会主 义社会 的分 化 ,而 是着眼于 包括消 除阶 级差别 在 内的 “ 三大 差别 ”的理念 :而 “ 党 内资产阶级 ”的
群体,而且在理论和逻辑上都可 以预测,伴随中国社 会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还会有新的群体产生。这些群 体之所以称之为 “ 新的”,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社会
不存在 这些群 体 。这 一 “ 新 的 ”界 定因此 具有重 要 的
意义 。
观点则极端扩大了传统社会主义内部的分化,并从敌
对 阶级 的视角 阐释这 种分化 。 “ 文化 大革 命 ”的 结束 和 改革 开 放 ,宣 告 了当
代 中国一 个新 时期 的开 始 。 在 随后 发生 的诸 多变革 中 ,
策工 具,意味着 我们 已经建立起新 的理论 自信 、制 度 自信。将新的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 阶层区分开来的重要 因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_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_李路路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_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_李路路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李路路秦广强陈建伟提要:本文属于阶层分类体系或图式的基础性研究。

主要针对分层的经验研究中存在的如下不足:权力很少成为直接使用的变量,或者缺乏一致的测量方法来检验权力分配的假定,因而很少从经验上描述社会权力的结构特征等。

本文以权力—支配关系作为阶层分析的基本维度,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城市数据,基于对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关系的直接测量,构建起一个权威阶层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外衍变量的分析,揭示了各种社会位置的权力—支配关系本质。

在此基础上,继而从社会经济状况、雇佣状况、主观阶层地位认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对权威阶层分类图式的经验建构效度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阶层分析权威阶层工作状况组织权威建构效度正如索伦森指出的那样:“在分层的经验研究中,权力从未成为经常使用的变量……我们没有一致的测量方法来检验权力分配的假定,在分层研究中也很少有人从经验上描述社会权力的结构特征……对韦伯来说,研究阶级或地位就是对权力基础的研究,阶级或地位被看作是影响他人行动的因素。

然而,在分层研究中问题很少以此种方式提出”(索伦森,2005:251)。

虽然学界围绕阶级/阶层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在当代中国,阶级/阶层概念却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分析范式和概念工具(仇立平,2006,2007;沈原,2006;冯仕政,2008;林宗弘、吴晓刚,2010,等),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范式建立了不同的阶级/阶层体系或图式(Schema)(Erikson&Goldthorpe,1992;Wright,1985;陆学艺主编,2002;李路路,2003;刘欣,2007;林宗弘、吴晓刚,2010)。

本文从特定的社会和理论背景出发,秉承权力—支配的分析范式,构建了一个以权力和权威,特别是工作组织的权威为基础的阶层*作者特别感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郝令昕对于本文的统计分析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一)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一阶层结构发生变化(上)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

与1978年以前的阶层结构相比,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在基本构成成分、结构形态、等级秩序、关系类型和分化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科学分析需要新的视角对于当前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结构,应当如何去认识,如何给予理论解释,存在着各种争论。

但不管人们有些怎样的争论,今天,简单地照用马克思针对19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提出的阶级分析理论,或者毛泽东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提出的阶级分析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问题,无疑是不够的了。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①(《共产党宣言》,第11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版。

)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实证的、科学的分析,从中得出关于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认识。

具体而言,在分析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时,应该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是划分阶层的惟一标准当代中国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与马克思和毛泽东所研究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分析】转型社会的阶级分析

【分析】转型社会的阶级分析

【关键字】分析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系李路路社会分层:社会学中的核心主题社会不平等的核心结构社会分层领域的部分成果:社会分层:●在大多数国家及其不同的时期,职业的等级排序是相同的。

●职业上的性别区隔普遍存在,与家庭背景无关,尽管其具体模式多种多样。

●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流动呈现出共同的模式(继承性占主导地位),但强度不同。

无论是阶级的视角还是等级的视角。

●用现代化理论预测社会分层的结构是错误的,其他因素对社会分层也起着主要作用。

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既是代际向上流动的动因,也是地位再生产的手段(双重后果)●不平等的最大限度维持(MMI假设)●教育分层的趋势有利于女性●阶层对于各阶段的升学有不同影响●教育分流增加了教育后果的差异●中等教育中的职业训练和职业证书能使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更顺畅国家与社会分层:●高福利国家和制度化的休息力市场能够减少贫穷和减低工资不平等的增长●社会福利政策使女性的职业生涯更具有连续性。

●高福利国家通过对工作状况的变化提供某种缓冲,使得人生在社会经济方面变得更加平稳。

●国家对流动过程的干预对受影响的那代人后来的生活机会有持久的影响。

家庭、婚姻与社会分层:●家庭的破裂导致向下社会流动●同质婚普遍存在于每个国家,但在程度上和各国具体发展趋势上差异较大。

教育与健康●受教育年限越多的群体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VS影响教育获得的诸多因素很可能在随后的成长中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教育对健康的正向作用被高估了。

●工作自由度越高,其健康状况越好,但收入和雇佣地位等因素不会对健康施加显著影响。

一、基本问题(一)社会转型与社会不平等:国际性的话题社会地位、社会机会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相应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体制转型保持社会稳定(两极分化,“失范”,矛盾冲突多发期?)(一)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最牛拆迁户(个人):重庆武汉北京酒仙桥街道居民投票表决拆迁:总户数5473户,参加投票3711户(67%),1762票弃权;赞成者2451户(投票者66%,总户数44.78%),反对票1228户(投票者34%,总户数22.44%)。

社会分层与收入流动中国经验与理论分析

社会分层与收入流动中国经验与理论分析

社会分层与收入流动:中国经验与理论分析摘要: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善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和再分配政策,二是收入流动与长期不平等的降低,通过相关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所以出现下降,其中一个十分深刻的原因就是权力因素与收入分配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造成了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权力分配和收入流动扭曲的循环机制。

关键词:社会分层;收入流动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引起了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变化。

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界正在从各个角度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进行分析。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和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十大阶层论”(陆学艺等,2002年)、“阶层利益碎片论”(李强,2002年)、“社会断裂论”(孙立平,2002年)。

此外,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提出如“阶层关系双重再生产模式”(李路路,2002年)、“阶层认知的相对剥夺论”(刘欣,2001年)等。

这此论点和观点对解释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分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笔者无意对此一一进行评论,更不愿对中国社会分层问题提出其他新的解释和观点。

笔者在此更倾向于借用陆学艺等学者提出的“十大阶层论”分析框架,引入收入流动的概念从经济学视角对中国社会阶层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做一些分析和说明。

笔者认为,无论是阶层结构分化还是社会流动,其本质都是涉及中国社会各个利益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及再分配。

因此,除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中国社会阶层和结构,还要分析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变动。

二、社会阶层分化的动因在讨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时,无法回避转型对整个社会结构,包括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和转型以前,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可以称之为“自治的国家”以及“受国家支配的社会”,就是说在转型之前,国家对社会支配能力比较强,特别是当时在推行工业化以及国民经济体系重建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支配力量非常强大,整个社会运行和发展基本上受到国家行政方式的控制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论社会分层研究李 路 路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因而成为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

在社会分层理论中,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提供了不同的、但是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分别对社会分层的本质、决定要素、形式等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代表了两种在本质上不同的理论取向,今天的理论及相关研究基本上还是在这两个理论框架内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分层研究,主题丰富,但深化、拓展不够。

在理论层面上,缺乏“问题意识”,理论逻辑较混乱;尚待探索、构建独立的中国社会分层的理论模型。

在研究和分析方法上,亟需改进、加强统计分析技术手段。

在一般的意义上,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因而成为社会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传统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试图对社会分层理论的新发展和近年来我国的研究做一简要评述,以期引起更多的讨论和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是要对整个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和评价,而是将实证性的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展示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分层研究和理论中,包含了通常所说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个基本部分。

我们将以社会分层研究或理论统称这两个部分。

一、两种基本理论模式在社会分层的理论中,一般认为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M.Weber)提供了不同的、但是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即人们所熟悉的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这两个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对社会分层的本质、决定要素、形式等分别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代表了两种在本质上不同的理论取向,不仅给后来的社会分层研究以极大影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的理论及相关研究基本上还是在这两个理论的框架内发展。

关于马克思和韦伯的理论模式,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已成为经典,本无需赘述;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研究的进展,人们往往会重新审视这两个基本理论模式。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占有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例如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

因此,社会分层研究的问题取向在于:这种社会不平等对特定社会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不平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社会分层研究绝不仅仅是一套描述性的概念。

阶级理论认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其实质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不平等,即阶级地位———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101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因此,阶级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关系”的理论(赖特,1979),关系在这里被定义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即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

阶级理论主要是解释性和分析性的,它更多的是分析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其理论分析的基点在于社会成员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性质。

一般认为,多元分层理论产生于韦伯。

但这似乎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判断。

韦伯并非一般地讨论社会分层,而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

应该强调的是,韦伯所讲的权力分配也是一种关系,即统治关系。

在韦伯的所谓阶级理论或经济权力分配中,财产占有和毫无财产仍然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

但是,韦伯认为,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

真正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归根结底是市场状况,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

因此,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阶级结构因而是多层次的,而不仅仅是一个两分的结构(韦伯,1997)。

由此,经济权力的不平等表现为对市场机会的不同占有,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即是经济资源在不同人们之中的不平等分布。

这已经明显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关系理论了。

在韦伯看来,权力分配还取决于所谓“等级”。

等级不必然与某一种“阶级状况”相联系,而受到某种特定“荣誉”的制约。

这种荣誉的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把“社会的”交往限制在排他性的“圈子”内,甚至内部完全封闭。

等级作为一种垂直的社会序列,它带来一种被承认的更多的荣誉,以利于享有特权的等级。

如果说“阶级”植根于经济制度中,等级就植根于社会的制度中。

韦伯所描述的这种“等级”如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社会中的“身份”。

政党的故土,原则上在“权力”的领域中,党派的行为旨在获得社会的“权力”,共同体内部的“统治”权力。

这种权力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统治的权力(韦伯, 1997)。

这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虽然彼此相连,但各自有其独立性。

如果上述对韦伯理论的理解是正确的话,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以权力分配为例,经济、等级或身份以及政治权力的分配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整合是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即以包括着它们的社会化为前提。

第二,尽管韦伯承认财产占有关系的意义,但他更强调的是各种经济资源在人们中的分配结果,是阶级状况的分化。

财产关系只具有初级的意义。

后来的多元分层理论将韦伯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地继承下来:韦伯关于影响权力地位的因素分析被忽视,权力被简化为政治权力,等级身份被简化为“声望”,影响阶级行动的三个因素(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主义企业)也同样被简化为商品市场;而因素的多元性得到了强调,同时,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成员中的分布状况,特别是资源不平等分布的量化特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等级差异成为社会不平等的主要特征。

这导致在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取向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将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解释为个人特征方面的差别(许嘉猷,1986),主要是职业地位和收入上的差别,而职业地位、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这样,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上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取向:阶级理论更多的以结构性因素来解释社会的不平等,而多元分层理论则更多的以个人特征上的不同进行解释(许嘉猷,1986),即使是经济上的差别,也被解释为对市场机会掌握的概率。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发展虽然在社会分层的理论传统中,阶级理论和多元分层理论传统有着本质的不同,但由于多102元分层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社会阶级理论和多元分层理论在很多方面确实也可以合并起来,例如,从更为抽象的角度看,二者都是讨论社会不平等或社会差别的,二者都讨论在不平等的制度框架下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等等。

因此,当我们讨论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社会分层”作为一个通用的概念来使用,而以“关系论”和“分配论”来区分上述两种不同的取向。

存在于两种理论模式背后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有意义的社会地位,即这种社会地位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对决定人们的有差异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决定了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分布或分配。

所谓社会分层结构,即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区分指标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区分结果。

人们对各种社会分层体系的讨论,实际上包含了研究者对整体社会结构状况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是人们对影响社会行为或社会行动因素的认识和解释。

依照韦伯的理论模式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层研究,包括布劳—邓肯的社会流动模式,其理论前提和预设被从现代化、工业化或产业化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参见D·吉尔伯特,J·A·卡尔, 1992);社会分层的结构性意义,也为功能论和冲突论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人们对于这些“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已经有了很多分析和了解,在这些理论中所涉及的社会因素,也已被大量研究予以论证。

很多研究者所作的工作,是将经典的理论模型,特别是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深化。

布劳—邓肯模型或者说地位获得研究的主旨,是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而某种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代际之间的教育水平和职业以及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初职的影响。

后来的相似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布劳—邓肯的理论模型。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整个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进入一个对传统理论进行挑战和批判的时代,人们对所谓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及社会结构重新进行反思,将在社会分层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因素、制度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宏观变量,纳入到分析和研究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而主要的主题的话,社会地位结构是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流动或地位获得的基础。

社会地位的决定、构成和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都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人们从重新审视经济社会结构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社会地位及其决定因素。

在有关的新的社会分层理论中,新马克思主义、新结构主义、社会网理论、市场转型理论及其争论以及其他一些理论等,属于比较系统的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

而在这些新的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对在理论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以个人特征为导向的分层理论提出的批判。

(一)新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赖特。

他和他的同事基于马克思的关系论视角,对美国的阶级分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他们看来,阶级仍然是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要素,但是,阶级不能被简化地定义为某种职业分类,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指一种控制资本、决策、他人工作和自己工作的社会关系。

但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必须发展以适应解释新的社会状况。

在阶级理论的研究中存在许多概念标准的混乱。

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即是对于所谓“管理阶层”、“白领阶层”,或如赖特所说的“半自主雇员”的阶级地位。

他们认为,这种阶级地位在原来马克思非常抽象的阶级理论框架中,被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自治的“小资产阶级”形式,这些中间阶级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阶103层。

但这种“小资产阶级”或中间阶级的成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的“管理阶层”已经成为中间阶层的主体。

所以不能武断地定义这种阶级地位。

他们希望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严格的调整,重新定义阶级,分析不同国家的阶级分布,阶级和职业流动模式、在家庭和工作中的阶级结构和劳动分工、收入不平等、阶级地位及阶级意识等问题,就马克思的阶级结构概念发展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操作化形式,并利用这种操作化定义对美国阶级结构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这种描述仅仅是阶级结构分析的第一步。

在新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结构是宏观—微观社会结果的系统决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