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节选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诗中字音、词义;理解诗句内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理清诗歌思路,学习诗歌语言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等手法地运用。
3、情感目标: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和目标确立:各位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看一段视频。
大家看完视频以后,是不是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最悲壮辉煌的战略转移呢?可以称得上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呢?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用毅力战胜了艰难险阻,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七律·长征讲的,就是那时候的故事。
由于这是一首诗歌,是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这里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以三个点作为目标学习,依次我们的课程安排是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呢我们完成第一部分“走进诗歌——了解写作背景”和第二部分“认识诗歌,掌握生字生词”,第二课时呢我们重点讲第三部分“品读诗歌——逐句分析讲解”,第三课时呢我们讲最后一部分“感悟诗歌——总结情感抒发”,并以我们这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一个小小的座谈会。
二、走进诗歌——了解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2.文体背景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长征》教案
教后
反思
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长征》第1课时总第1个教案
主备人:张爱华审核人: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4.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题解:1935年1月16日,遵义会议召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领导的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云贵川)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攻四川土城,没料到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借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率兵以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三个师,取得了自惨败湘西,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写于1935年2月26日左右。】
学习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教具学具
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预习作业
3.收集资料,能概括介绍长征的原因、意义以及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第12课_红军长征导学案
第12课红军长征(导学案)一、学生预学1、通过结构化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2、通过预习生成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互动答疑3、整理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相其他小组或老师寻求帮助【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开始与结束的时间、遵义会议内容及其伟大意义,理解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
2、感受长征精神、感受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作用、感受革命家的人格力量。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路线【学习难点】遵义会议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知识体系梳理】阅读课本59—62页。
(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1.原因:红军失败,被迫进行。
2.开始:年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出发开始长征。
红①红军向湘西前进,冲破了敌人的,渡过湘江,损失过半。
②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
军时间:年月,2.经③遵义内容:解决了,取消了。
不会议肯定了 , 增选。
过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怕这次会议挽救了。
④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打乱了。
远⑤红军巧渡,跳出了。
⑥红军强渡,飞夺。
征⑦红军又翻过大,通过,进入甘肃。
①年月,党中央和方面军到达革命根据地的。
难 3.胜利②年月, 方面军和方面军,到达 ,同前来的方面军会师.红三大主力回师,标志着。
4.长征的意义: ,。
【我的疑问】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上交老师二、展示交流(相互检查)三、预学反馈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他们应该去 ( )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陕北吴起镇D.甘肃会宁3.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事件是( )A.八七会议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三湾改编4、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 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四、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红旗飘,军号响。
【教育资料】《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学习专用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长征组歌》两首一、学习目标:1、理解歌词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能背诵歌词中关键句。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3、体会歌词中表现出了来的毛泽东用兵如神,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钢铁意志。
二、自主、合作、导学:(一)走进课本:1、列举你喜欢唱的红色革命歌曲。
2、熟悉红军长征的经过:撤离苏区、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胜利会师。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1、有特色地朗读诗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在《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两句话的含义: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在《雪山草地》中,请完成下列题目:1、学生找出文中中心句:2、赏析“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抗洪抗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写下来。
三、小组合作总结:(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四、当堂训练:(略)五、巩固、拓展延伸:1、预习下一课内容2、完成课后思考题六:反思:《长征组歌两首》课堂练习一、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压黔境()雪皑皑()千锤百炼()草毯泥毡()磅礴()逶迤()二、默写1、横断山,路难行,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
3、《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二、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雪山低头迎远客,野茫茫,草毯泥毡扎营盘。
高原寒,风雨侵衣骨更硬,炊断粮。
野菜充饥志越坚。
红军都是钢铁汉,官兵一致同甘苦,千锤百炼不怕难。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长征〉节选》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五《〈长征〉节选》【学习目标】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
3.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重点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课前预习】1.材料链接。
电视文学剧本是电视艺术作品的基础,是为未来的电视作品绘制的蓝图。
它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描写应立足于如何以更为明晰的视觉形象出现于屏幕。
它有以下突出的艺术特点:可视性,即剧本要表现出鲜明的可视画面,有具体明确的造型表现力;剧本在结构上要有灵活性,要适合于镜头组合的蒙太奇艺术规律。
此外,电视剧本,在写作时要简洁,不必详尽地交代过程,要有利于导演的实际拍摄。
2.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完成下列题目。
è()然 mò()地急zhòu()疲bèi() xuàn()丽先qū()chù()然 gěng()yè()3.课文写了几个场景?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4.阅读文章后,你还有哪些困惑?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
(完成预习题2→补充其它重要字词→组内互相默写→订正)(活动2:整体感知。
(1)播放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片段。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2)交流预习题3→组内互相修正、补充→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活动3:品读感人镜头。
找出课文中令你感动的镜头,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等角度进行赏析。
(展示时,除展示赏析内容外,更要注重展示充满感情的朗读。
)活动4:编演课本剧。
自己找伙伴表演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
【反馈练习】1.选出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猝然chù B.蓦地mò C.愕然è D.先驱qū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A.犹豫 B.哀呜 C.马赛曲 D.翩翩起舞3.选出下列标点运用得不当的一项()A.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语文:江苏省沭阳县广宇学校《长征》学案(苏教版八年级)
沭阳广宇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长征》节选课型:新授一、学习目标: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
从而自觉珍惜和热爱今天的生活,自觉发扬长征精神,提高耐挫能力。
2、体会长征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2、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三、知识链接:长征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壮举,前人、今人用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来书写长征、纪念长征。
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今天就来学习剧本《长征》。
四、学习内容错误!链接无效。
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1、朗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学会以下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蓦地猝然刨地哽咽万籁俱寂疲惫倾听急骤3、读过课文的四个场景,你认为哪个场面让你感触特别深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这篇文章与《草》都取材于长征故事,事迹一样感人。
你发现两篇课文在刻画人物手段上有什么区别吗?五、达标检测:“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条件下,那就用精神来填充它”等人物的台词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吧,请你写一段文字来,阐述自己对其中一句话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重点研读1、学习第1个场景—泥泞的草地。
①分角色朗读第1个场景。
②课件展示图片:泥泞的草地上躺着许多头向着北的红军烈士。
③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④分析人物形象:这个场景中一共有几个人物?分析一下他们的形象。
2、小组讨论是如何学习第一个场景的,按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余几个场景。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第二、三、四场景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其他同学补充。
二、品味感悟1、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A、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B、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C、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D、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七律﹒长征精编导学案
七律﹒长征精编导学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扁滘小学语文科五年级上学期学案(501)主备人:审核人:25七律﹒长征班级:姓名: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征、逶迤、磅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全诗。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4、理解诗意,。
背诵全诗。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前预习:1、我能准确地把课文读3遍。
第一次读正确,第二次读流畅,第三次读得有感情。
2、在文中画出要求认识的3个生字,会写的3个生字的组词。
3、我能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字词。
Yuǎnzhēngděngxiánwǔlǐngwēiyípángbóníwánxìlàng()()()()()()()wūméngjīnshāyúnyádàdùhétǐesuǒmínshānsānjūn()()()()()()()4、用学过的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下列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拆词法;换词法;查字典)等闲:五岭:逶迤: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云崖:大渡:铁索:岷山:三军:尽开颜:父母为我评分()签名: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课堂学习:探究一:理解诗句的意思。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句中的“等闲”是指,全句诗意是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全句的诗意是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含有一对反义词:()-----()。
全句的诗意是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句中的“三军”是指,“尽开颜”是指。
全句诗意是探究二:这首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
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之《长征》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之《长征》教学设计注:本文为生成,其纯属虚构。
导言长征是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不屈不挠的象征。
五年级语文《长征》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篇文章的学习,更应是培养学生爱国、勇敢、团结、坚持的好机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针对五年级语文《长征》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和成立;2、了解长征的必要性及过程;3、领会长征精神,明确团结合作、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我牺牲、坚持战斗的理念;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历史背景,掌握相关知识。
2、长征的必要性及过程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必要性,包括了解四行仓库事件、百团大战、毛泽东用“去蒋化”夺取红军军权等;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长征的过程。
3、长征精神的传承通过阅读,让学生领会长征精神,强调团结合作、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我牺牲、坚持战斗的理念。
4、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分配角色,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此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诗歌朗诵:让学生朗诵《红军之歌》、《忆长征》等有关长征的诗歌,以抒发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课堂游戏:通过课堂游戏,增强学生对长征历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从图片中找出符合描述的场景或人物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历史背景的理解,了解长征的必要性和过程,明确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历史背景的理解程度有差异,如何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了解是比较难的。
七律长征-导学案含答案
《长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1、诗歌鉴赏技巧初学2、毛泽东诗歌名句搜集整理教学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
背景、文体介绍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逶迤( ) 磅礴( )岷山()2、解释词语。
等闲平常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盛大三、合作探究1.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远征难只等闲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不怕只等闲3、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战胜困难信心乐观精神对第二、第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4、全诗感情基调是: A、忧愁、 B、恬淡 C、缠绵 D、激昂初步鉴赏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___英雄____气概和_革命乐观主义_精神。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_翻山 __。
请鉴赏本句.(修辞情感)反衬写山岭是为了写红军,高大山峰比例变小.突出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苦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节选导学案
长征〔节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理解文中含义深入的语句,探究特别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部分含义深入的语句。
学习难点: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文体、作品简介: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视觉感知的需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
本文依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动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
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困难过程,弘扬了“长征精神〞。
第一课时一.自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泥泞.()咴.咴()哽咽.()篝.火( ) 疲惫.()xuàn丽()翩.翩()牦.牛() 万lài( ) 猝.然( ) 怔.( ) è然( ) 蓦.地( ) 沉吟.( ) 扳.机( ) 溢.( ) qīng听( ) 急骤.( ) 牦.牛( ) 格外..( )2.解释词语。
特写沉吟万籁俱寂创举急骤纵身先遣二.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诵课文。
2.分别概括四个场景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理由是_____。
三.拓展延伸总结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四.反馈学习。
1.在下面一句话中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八上《《长征》节选》 (八)
5《长征节选》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自学探究为主,引导为辅。
课前自学:见《活力课堂——自主学习导学案》P11(答案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长征》节选。
这篇课文的故事背景是:二、背景介绍电视文学剧本《长征》反映的是从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一段震惊中外的历史。
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艰难过程,弘扬了“长征精神”。
三、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四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情节。
自学开始。
(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面临生死困难,彭德怀欲杀战马救急。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周团长毅然赴死,换取生命垂危两战士的生命。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
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五、师生互动一:品味场景1、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理由是_____。
2、简洁的语言概括剧中主要人物的的思想性格(彭德怀:赤诚仁厚,爱兵如子。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13年秋“三为主”课堂八年级语文上册 5.《长征》节选导学案
5、《长征》节选学习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2、学习红军指战员对待困难不屈不饶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2、难点:学习红军指战员对待困难不屈不饶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学法指导: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细读课文,根据体裁特点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更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背景知识】娄山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
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
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 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
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毛泽东填有《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现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于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益增雄关声色。
1、朗读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泥泞.( ) 咴.咴( ) 哽咽.( ) 篝.火( )疲惫.( ) 绚.丽( ) 翩.翩( ) 牦.牛( )2、词语解释,熟练掌握词语用法。
特写:沉吟:万籁俱寂:创举:急骤:愕然:纵身:3、并规范书写文中经典的优美的字词句。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二、合作探究1、细读课文,画出描写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以及表现红军的语句。
2、理清课文思路,用准确、简介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警卫员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
请你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什么?然后再互相评定一下,看谁的答案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最符合剧情的发展。
刘少奇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彭德怀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卫员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彭德怀:“知道了!少奇同志,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如今……”他说不下去了。
《长征》导学案
2、长征毛泽东一、课前活动1、听说训练:词语接龙2、作业、预习检查(加扣分)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了解长征吗?同学们了解作者毛泽东吗?(出示课题)三、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明确字音、字形和基本字义。
2、把握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3、解决疑问,品析美句,学会思考,适度拓展。
四、字词听写:1、准备阶段:学生出题(不多于5个)。
2、老师念词(课后+学生出题)并酌情解析,学生配乐听写。
错字(按出错频率)板书强调。
3、评价:听写优秀(正确率+质量)的酌情加1-2分;出题分辨率高的学生加1分。
五、知识链接:1、教师介绍作者作者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入选初中教科书的作品还有《沁园春·雪》等。
2、教师介绍相关知识诗歌体裁:七律写作背景长征回顾: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为保存革命力量,1934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经过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长征的意义: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情喜悦的战斗豪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以及途中红军战士们遇到的艰难险阻。
2.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探究红军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4.继承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起止时间及长征途中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体悟长征精神
三、学习过程
1.了解:1929年到1932年期间,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态势。
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开辟了大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面对这样的状况,国民党反动派会对此视而不见吗?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红军战士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2.思考: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战士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长征初期的路线。
出
现
分
歧
4.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长征》节
5《长征》节选导学案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3.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泥泞.()猝.然()愕.然()蓦地..()吓.得一怔.()()趴.()战马前腿刨.地()哽咽..()和.着舞曲()急骤.()牦.牛()2.二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阅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
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小组讨论交流:(三)品味语言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四)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课文第三、四部分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这两处描写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
1.中心意思: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2.写作特点: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③特写境头的恰当运用。
【教育资料】《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导学案4学习专用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导学案4长征组歌学习目标:1.体会高度概括的语言,学习红军钢铁般的意志。
2.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萧华:江西兴国人。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
长征中任第一军团××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
自习导学一.给加点字注音。
黔()皑皑()毡()侵()二.解释词语。
调虎离山奇兵弃甲千锤百炼草毯泥毡扎营盘三.自主探究。
1.查资料,欣赏《长征组歌》音像作品:《四》16:33-23:50 《过》27:24-36:10。
2.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课时《四渡赤水出奇兵》一.自主探究。
1.文中“横段山,路难行”反复吟唱有什么作用?2.用自己的话说说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内容。
3.文中紧扣题目中“奇”字的诗句有哪些?4.文中多处运用贴切比喻的好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
1.这首歌曲主要是表现什么样的主题?2.这首歌曲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军战士的?3.《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三.拓展赏析: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降神兵()扫敌骑()手携手()2.概括一下这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长征》节选导学案9月3日用
《长征》节选导学案主备:李进朝复核:徐耀祖吉留锋时间:8月30日一、学习目标:1、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说出本课的剧本情节,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险恶环境,能简单说说红军丰富的内心世界。
3、能说说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二、预习指导: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泥泞(nìng)猝然(cù)愕然(â)蓦地(mò)哽咽(yâ) 万籁俱寂(lài)疲惫(bâi)倾听(qīng)急骤(zhòu)绚丽(xuàn)应和(hâ)牦牛(máo)2、文学常识。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视觉感知的需要。
3、背景资料:电视文学剧本《长征》反映的是从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一段震惊中外的历史。
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艰难过程,弘扬了“长征精神”。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
本文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
三、学习指导: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边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四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情节。
答: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第四部分(“草地之夜”)四、合作探究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理由是_____。
)五、当堂检测1.注音泥泞()猝然()愕然()蓦地()哽咽( ) 万籁俱寂()疲惫()倾听()急骤()绚丽()应和()牦牛()2.写赞词颂英雄。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新区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课 七律_长征
第01课时第1课七律·长征【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诗歌,体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诗歌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课前预习】1.了解律诗的相关知识。
2.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3.查字典,解决生字。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诗歌,读出画面。
①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明确生字词的读音,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到讲台投影展示字词内容。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逶迤()磅礴()云崖()岷山()②同位互读,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点名学生标注诗歌朗读的节奏。
给诗歌标注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朗读诗歌,结合具体词句展开想象,说一说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难”?(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活动二再读诗歌,读出形象。
“红军不怕远征难”,朗读诗歌,结合注释,说说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红军的“不怕”,你感受到他们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自主朗读、勾画批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三读诗歌,读出情感。
《七律长征》是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象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流露。
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同位交流关键词语蕴含的情感,并试着朗读体会,小组推荐代表展示。
)【检测反馈】1.“七律”是的简称。
一首句,每句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压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
“”是这首诗的题目。
2.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长征中威武雄壮的画卷。
3.这首诗对仗工整,除对偶外,还突出使用了和的修辞,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子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充满浪漫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灼( )踉跄( )愠怒( ).酸涩( ) 惶惑( )
端详( )干裂( )抽噎( )蔫巴( )霎那( )
2、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主席!”众人(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的喊。( )
(2) (形容环境非常寂静)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
导学疑难:
课堂是,课堂是,课堂是。
教学反思
自主实践:
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课堂检测:
毛泽东同志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仿这个句子续写一个比喻,再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பைடு நூலகம்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泾干镇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序号:8时间: 9月10日审核人签名:何利
课 题
《长征》节选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王瑞春
教(学)
目 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教(学)流 程
教(学)补充
自主预习:
文体常识:《<长征>节选》体裁是电视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是为拍摄电视片提供的蓝本,它是介于戏剧剧本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电视文学剧本的场景可以较多地变换;人物、场景的描写强调视觉性;注重展示人物的动作,尽量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冲突揭示人物性格;人物的语言力求生动、简练。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 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2)、 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3)、 特点镜头的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