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相交线》
七年级相交线教案
七年级相交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相交线的基本概念;- 理解相交线的性质和相关定义。
2. 能力目标:- 能够描绘两条相交线的示意图;- 能够辨认出两条线是否相交;- 能够应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 判断两条线是否相交。
2. 难点:- 应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 相交线的基本概念;- 相交线的性质和相关定义。
2.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结合示例演示;- 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相交线的概念:请同学们举例描述一下身边的相交线的例子。
2. 概念讲解(15分钟)- 教师用白板讲解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教师通过示意图演示相交线的情况,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相交线的特点。
3. 分组探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找到至少三组相交线的示意图,并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相交线的相关定义和性质,并将结果报告给全班。
4. 深化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应用相交线的知识解答;- 学生单独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和讨论。
5. 归纳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归纳总结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点。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相交线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相交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判断两条线是否相交。
在小组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巩固了相交线的性质和相关定义。
在问题解答和归纳总结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并巩固对相交线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练习,用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交线的理解。
初一第1讲相交线.docx
相交线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Z1和Z2有一条公共边0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Z1和Z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Z1 + Z2二180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的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Z1和Z3有一个公共顶点0,并且Z1的两边互为对顶角。
Z1=Z33、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AB丄CD,垂足为0;记作:AB丄CD于点0。
人符号语言:因为AB丄CD,所以ZA0C=90°。
厂_______ 匚 ________ 门反Z,因为ZA00900 ,所以ABICD。
B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4、同位角:如图,像Z1和Z5,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5、内错角:如图,像Z3和Z5,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 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6、同旁内角:如图,像Z3和Z6,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一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五、练习1.已知:如图,AB1CD,垂足为0, EF为过点0的一条直线,则Z1与Z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2.如图,CA丄BE于A, AD丄BF于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的余角只有ZBB・a的邻补角是ZDACC・ZACF是a的余角D・a与ZACF互补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上图,ZA的同位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1的内错角是___________ ,Z2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_____7.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0,过点0作射线0C, 0D,使0C丄0D,当ZA0C二30°时,ZB0D的度数是BDA.相等B.互余C.互补D.互为对顶角3. 如图,在AABC中, AC丄BC, CD丄AB,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条条条条2345••••B4.如图,属于内错角的是(A. Z1 和Z2B. Z2 和Z3 C・ Z1 和Z4 D. Z3 和Z45•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是(B D CF8•如图,CD丄AB,垂足为C, Zl=130°,则Z2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7^F D 9•如图,直线肋、〃相交于点0,创平分AE0C.(1)若ZF007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笔记复习总结
相交线知识点一相交线的有关概念1.相交线:两条直线交于一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2.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如下图,∠1和∠2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有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角互为对顶角。
如下图,∠1和∠3互为对顶角。
4.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5.垂线段:从直线l 外一点向直线l 作垂线,垂足记为O,则线段PO叫做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段。
6.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性质:(1)互为邻补角的两角和为180度;(2)同角的补角相等;(3)对顶角相等。
例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分析】解决本题关键是搞清对顶角的概念【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概念可知,有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答案为D。
例2下列图形中,∠1和∠2是邻补角的是()【分析】解决本题关键是搞清邻补角的概念。
【解答】解: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可知,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答案选D例3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A.垂直的定义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关键是掌握垂线段的性质【解答】由实际出发,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答案选C知识点二三线八角1、同位角:分别在一条直线l3(截线)的同侧,l1l2(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F”形状)2、内错角:分别在一条直线l3(截线)的两侧,l1l2(被截直线)的内侧,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Z”形状)3、同旁内角:分别在一条直线l3(截线)的同侧,l1l2(被截直线)的内侧,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相交线》
8.如图(2),直线AC和BD相交于点O,那么∠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
∠AOD,∠BOC
∠A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148°
32° ∠4=______.
148°
9.如图(3),直线a,b相交,∠1=32°,则∠2=______,∠3=____,
达标检测
解:∠1与∠α,∠3与∠α,∠1与∠2,∠2与∠3是邻补角;
∠1与∠3,∠2与∠α是对顶角.
当∠α=35°时,
∠1=145°,∠2=35°,∠3=145°;
当∠α=90°时,
∠1=90°,∠2=90°,∠3=90°;
当∠α=115°时,
∠1=65°,∠2=115°,∠3=65°;
当∠α=m°时,
∠1=(180-m)°,∠2=m°,∠3=(180-m)°.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5=180°,找出图中与
∠1相等的角.
2
解:∵ ∠1= ∠3(对顶角相等)
1
∠5+∠8=180 °且∠1 +∠5=180°
4
∴∠8= ∠1
∵ ∠8= ∠6(对顶角相等)
∴∠6= ∠1.
3
A
C
5
7
6
8
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2=180°-∠1=180°-40°=140°
由对顶角相等,得
∠3=∠1=40°
∠4=∠2=140°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条直线,就得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
04
CHAPTER
相交线的作图
如何画相交线
确定交点
首先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位置。
绘制直线
使用直尺或三角板,根据已知的 直线或角度信息,绘制出两条直
线。
连接交点
将两条直线在交点处连接起来, 形成相交线。
相交线的作图技巧
利用直角三角板
使用直角三角板可以方便地绘制出与水平线成特 定角度的直线。
平行线的绘制
系,如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等。
相交线的证明方法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且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 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利用垂直线的性质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在某点相交形成的角为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对顶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
平行相交。
垂直相交
两条直线在相交时形成 90度的角,称为垂直相
交。
平行相交
两条直线在相交时形成 锐角或钝角,称为平行
相交。
对顶角和邻补角
01
02
03
04
对顶角
两条相交线所形成的相对的两 个角称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即两个对顶角的 大小相等。
邻补角
两条相交线所形成的相邻的两 个角称为邻补角。
菱形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 平分对方,这也涉及到相 交线的性质。
正方形
正方形同时具有矩形和菱 形的性质,是相交线在几 何图形中的典型应用。
相交线在解题中的应用
角度计算
通过相交线形成的角,可以计算 其他角度的大小。
线段比例
利用相交线段的比例关系,解决与 面积和长度相关的问题。
《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探 (2)若∠DOE∶∠EOC=2∶3,求∠AOC的度数.
究
与 解:因为∠DOE∶∠EOC=2∶3,
应 用
∠DOE+∠EOC=180°,
所以∠DOE=180°×25=72°.
又因为OB平分∠DOE,
所以∠BOD=1∠DOE=36°,
2
图5-1-7
所以∠AOC=∠BOD=36°.
检 所以∠AOC=∠BOD=40°.
测
因为OA平分∠EOC,
所以∠EOC=2∠AOC=80°, 所以∠EOD=180°-∠EOC=180°-80°=100°. 图5-1-12
应
用 互为邻补角.图中的邻补角 有: ∠3和∠4
∠1和∠2,∠1和∠Hale Waihona Puke ,∠; 2和∠3,图5-1-1
探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
究
与 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应 用
图中的对顶角有: ∠1和∠3,∠2和∠4
.
图5-1-1
探 例1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1-2,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究
与 ∠4的度数.
应
用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
得∠2=180°-∠1=180°-40°=140°;
由对顶角相等,
得∠3=∠1=40°,∠4=∠2=140°.
图5-1-5
探 变式1 如图5-1-6,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E把∠BOD
究
与 分成两部分.
应 用
(1)图中∠AOC的对顶角为 ∠BOD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探 究
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会识别邻补角和对顶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ppt
以下几个方面由学生自己总结: ① 垂线的定义及垂直的符号表示; ② 垂线的有关性质; ③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同学们, 下节课见!
解: 如图①,当OC,OD 在直线AB 的同侧时,因为OC⊥OD,所以∠COD =90°.因为∠AOC=30°,所以∠BOD=180°-∠COD-∠AOC=60°.如 图②,当OC,OD 在直线AB 的一侧时,因为OC⊥OD,所以∠COD= 90°.因为∠AOC=30°,所以∠AOD=90°-∠AOC=60°. 所以∠BOD=180°-∠AOD=120°.
解:因为OE⊥CD,所以∠DOE=90°(垂直定义). 因为∠BOE=50°, 所以∠AOC=∠BOD=∠DOE-∠BOE=
90°-50°=40°.
因为OD 平分∠BOF, 所以∠BOF=2∠BOD=80°. 所以∠EOF=∠BOF+∠BOE=80°+50°=130°, ∠AOF=∠AOB-∠BOF=180°-80°=100°.
1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条 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解: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理由:设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
的度数为m°,则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80°- m°,m°,180°-m°,由题意知,m°=180°-m°, 得m°=90°,所以180°-m°=90°,所以这两条直
A.36° B.54° C.55° D.44°
5 如图,已知OA⊥OB,OC⊥OD,∠AOC=27°,则∠BOD 的
度数是( C ) A.117° B.127° C.153° D.163°
6 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射线OM 平分∠AOC,ON⊥OM. 若∠AOM=35°,则∠CON 的度数为( C )
初中数学 什么是相交线
初中数学什么是相交线
相交线是指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的情况。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相交线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性质:
1. 相交线的定义:
相交线是指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的情况。
这个相交点是两条直线的公共点,也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2. 相交线的性质:
-两条相交线的交点是这两条直线上的点,也是这两条直线的公共点。
-相交线的交点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交点的四个象限。
-相交线的交点是两条直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交点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相交线的交点是两条直线的角平分线,即交点将两条直线的夹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3. 相交线的应用:
相交线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平面几何中,相交线可以用于解决直线的交点、角的平分等问题;在图形的构造中,相交线可以用于定位和布局。
此外,相交线的性质也可以用于证明几何定理和推理。
需要注意的是,相交线是指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相交于一个点的情况。
以上是有关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的介绍。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对相交线的了解。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相交线》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相交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相交线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运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2.相交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相交线的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
3.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交线现象,如交通路口、交叉的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相交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的图形,提问:什么是相交线?相交线有哪些性质?让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相交线的图形,并观察和分析相交线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相交线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一条直线上,有多少个点可以找到与之相交的线段?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5.1.1 相交线 (20张PPT)
解:设∠1=x,∠2=3.5x
∵∠1+∠2=180°
2
∴x+3.5x=180°解得x=40° 即∠1=40°,∠2=140°
1 O3
4
n
由对顶角相等∠3=∠1=40°,∠4=∠2=140°
m
五、例题讲解
例2、如图所示,直线m,n相交于点O, 变式3:若∠1:∠2=2:7,求各个角的度数.
解:设∠1=2x,∠2=7x
二、探究新知
A 2
DA
2
D
1
3 O
B
4
C 邻补角
3 1O
B 4
C
对顶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
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 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
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个角互为对顶角.
∠1与∠2位置有什么特点? ∠1与∠3位置有什么特点?
位置:相邻
位置:相对
有一条公共边 OA
B
∠BOC=180°-∠AOC
=180°-54°
=126°;
因为OP平分∠BOC,
AO D
所以∠BOP= 12∠AOD
= 1 ×126°
2
=63°.
三、例题讲解
例1、下列图中∠1、∠2还是邻补角吗?
1
2
√
1
2
×
1
2
√
1
2
×
三、例题讲解
例2、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1 2
×
1( )2
√
1( )2
×
12
×
2
1
√
三、例题讲解
例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_教学课件
3H D 4
∴∠2= 70°(等量代换) 又∵ ∠2=∠3(已知)
图1 F
∴∠3= 70 °(等量代换)
∴∠4=180°—∠ 3 =110 °(邻补角的定义)
四、解答题 直线AB、CD交于点O,OE是
E A
D
∠求A∠ODDO的E的平度分数线。,已知∠AOC=50°C
O 图2
B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a 4 )3
∴∠3=40°(等量代换)
∴∠2=180°—∠1=140°(邻补角的定义)
∴∠4=∠2=140°(对顶角相等)
• 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 变式2:若∠2-∠1=400, 求∠4的度数?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四、解答题
E
直线AB、CD交于点O,OE A
D
是∠AOD的平分线,已知
∠AOC=50°。求∠DOE的 C 度数。
O 图2
B
解:∵∠AOC=50°(已知) ∴∠AOD=180°—∠AOC=180°—50°
=130°(邻补角的定义) ∵OE平分∠AOD(已知) ∴∠DOE=1/2∠AOD=130°÷2=65°(角
∴∠1=∠3 同理可得:∠2=∠4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数学《相 交线》 _教学 课件1- 课件分 析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3. 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如果∠1+∠2=60∘,那么∠3的度数是( A )
A. 150∘
C. 60∘
B. 120∘ D. 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4. 已知∠AOB与∠BOC互为邻补角,且∠BOC > ∠AOB
小结:今天学了哪些内容?
一、邻补角的定义及性质 二、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三、邻补角和对顶角的识别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谢谢观看
一、邻补角
邻补角的识别方法: 1.两个角有公共顶点。 2.两角的一边为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二、对顶角
A 2
1 O3 C
D B
概念: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为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三、练习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 = 20°,∠BOC = 80°,求∠2的
度数?
解:∵ ∠1 = 20°,∠BOC = 80°
,
∴ ∠BOF = ∠BOC − ∠1 = 60°,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
∠2 = ∠BOF = 6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5.1.1相交线)
二、对顶角
A
2
1
3 O
C
D B
规律: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一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 2.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相交线》课件
利用平行线性质作图
总结词
操作复杂,适用于特定情况
详细描述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进行作图。这种方法操作较为复杂,适用于 需要绘制特定形状的相交线。
05
相交线的定理与证明
对顶角相等定理
总结词
对顶角相等定理是相交线的基本定理之 一,它表明在两条相交的直线中,相对 的两个角是相等的。
VS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两条相交的直线中,除了对顶角外,还会形成一些相邻 的角。这些相邻的角被称为邻补角。根据邻补角互补定理 ,这些邻补角的和总是等于180度。这个定理对于证明其 他相交线定理和解决几何问题也非常重要。
同位角相等定理和内错角相等定理
总结词
同位角相等定理和内错角相等定理是相交线 定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表明在两 条平行线和被截线相交的情况下,同位角和 内错角是相等的。
详细描述
交通信号灯利用相交线的原理,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来控制交通流量的方向和速度。红灯表示停止,绿灯表示通 行,黄灯则作为警告信号,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 交通秩序。
剪刀的交线
总结词
剪刀的交线是相交线在机械制造中的实例,通过两片剪刀的 交线形成剪切力,实现材料的剪切。
详细描述
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度,可以将相交线分为垂直相交和平行相交两种类型 。此外,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将相交线分为一般位置和特殊位置两 种类型。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交线的性质和特点。
02
相交线的角度关系
对顶角
对顶角
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两个角就 是对顶角。
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对 顶角相等。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教案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探讨了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些概念时,起初有些混淆。我通过反复举例和直观演示,帮助他们逐步理清了这些角的区别和联系。这也提醒我,对于这类几何基础概念的教学,直观性和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实际问题,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通过合作探究,他们不仅加深了对相交线性质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证明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教案:
1.理解相交线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及其分类。
2.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判条直线是否垂直。
4.探索并掌握垂直的性质及其应用,如:垂直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
4.强化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将相交线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几何作图和计算,巩固基本的几何变换和代数运算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的识别及其分类,特别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和特点。
-垂直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掌握垂直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线段最短原理。
-通过几何作图和计算,运用相交线和垂直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举例解释:
-在讲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重点强调它们在两条相交直线上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通过直观图示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理解。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知识点相交线是几何学基础概念之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应用。
在七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相交线的建模、探究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从基础理论到实际问题的求解,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点。
一、相交线的基本概念相交线通常指两条线在平面内交于一点的线段部分,该点称为交点,而被交的两条线则称为相交线。
相交线的交点可以位于两条线段的内部、外部或直线的延长线上,交点的位置对于相交线的性质和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相交线的分类和特征相交线根据其交点的位置,可以分为交于内点、交于外点和交于公共端点的三类。
不同位置的交点对于相交线的性质和应用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需要加以区分和了解。
1.交于内点:两条相交线交于平面内部的一点。
其特征是两条相交线的交角是锐角,且在交点处构成四个互不相同的角。
这种相交线常见于几何定理和证明中。
2.交于外点:两条相交线交于平面外部的一点。
其特征是两条相交线的交角是钝角,且在交点处构成四个互不相同的角。
这种相交线常见于圆的定理和证明中。
3.交于公共端点:两条相交的线段或者两条平行线交于共同的一个端点。
其特征是两条相交线的交角为零,且共同端点是两条线段/直线的一个端点。
这种相交线常见于线段/直线的连续性问题和求解。
三、相交线的性质和定理相交线作为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应用。
掌握这些性质和定理对于解决许多几何学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相邻角补角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断后,所得到的内角互为补角,其和为180度。
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平行线间的角度关系,是几何作图和分析中的基础。
2.反向角等量定理:同侧异角相加的和等于180度。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证明角的等量关系,也是许多几何证明的基础性质。
3.同位角等量定理:同位角等量,即两个同位角的度数相等。
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断后,交叉的两对对应内角或对应外角,是平行线性质中的重要定理。
4.内角和定理:任何一个n边形,其内角和都是(n-2)×180度。
初中数学——(40)相交线
初中数学——(40)相交线
一、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二)对顶角:有一个公共定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1、性质:对顶角相等,∠1=∠2
2、N条直线相交有N(N—1)对对顶角
(三)邻补角:有一个公共定点、有一条公共边
1、邻补角互补,即:∠1+∠2=180°
2、N条直线相交有2N(N—1)对邻补角
二、垂直
(一)在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二)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是90°时,就说明这两条直线垂直
(三)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四)直线外一点与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
(五)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三、练习题
(一)如图所示,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D,∠AOC=120°,求∠BOD,∠AOE 的度数.
O E
D C
B
A
(二)如图所示,直线a,b,c 两两相交,∠1=2∠3,∠2=65°,求∠4的度数
c
b a 34
1
2。
初中数学相交线教案详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相交线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相交线。
2. 掌握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够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3.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2. 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2. 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1.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2. 运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错的道路、相交的铁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相交线的概念。
让学生尝试画出相交线,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探究新知(1)介绍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通过展示图形,引导学生找出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验证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找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判断对顶角是否相等等。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引导学生明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例如,画出给定角度的相交线,找出图形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设计练习题和作业题时,要注重难易程度的把握,既要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相交线,理解相交线的性质,并学会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交线的定义,掌握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相交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的例子,如交叉的电线、道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相交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相交线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相交线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几何画板展示相交线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交线的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交线的性质,总结出相交线的性质定理。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对相交线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名师课件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直线的特征,直线公理; 2.互为补角的概念,互为补角的性质.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一: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的任两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活动1 观察
观察右图,注意剪刀剪开布片 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问题: (1)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 (2)请你画出任意两条相交直线 ①用量角器量一量4个角的度数,看看这四个角有什么数量关系? ②看看这四个角有什么位置关系?
(1)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关键是抓特征.
(2)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利用互为补角的性质得 出,同(等)角的补角相等是我们用来得出两角相 等常用的性质定理.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点击“互动训练” 选择“《相交线》随堂检测 ”
方法总结: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发现∠1与∠2是互为邻补角,求 出∠2,然后利用对顶角相等求出∠3、∠4.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三: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求角
活动2 完成练习
a
如图,若∠1:∠2=4:14 ,求各角的度数.14x°,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1+∠2=180°,所以列方程得4x+14x=180°,解得x=10, 所以得出∠1=40°,∠2=140°,由对顶角相等,得 ∠3=∠1=40°,∠4=∠2=140°
E
D
A
O
B
C
F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二:对顶角的性质
活动1 证明: 对顶角相等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如图) 求证: ∠2=∠4,∠1=∠3. 详解:∠1的邻补角是∠2和∠4,所以∠1 与∠2互补,∠1 与∠4互补,根据“同角 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2=∠4,类似 地有∠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为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 邻补角。 2、邻补角表明了两个角的大小 关系是互补,位置关系是有公共 顶点和公共边;对顶角相等。
3、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证明
.
返回
练习
巩固练习
(D) (4)
.
二、 填空
1、一个角的对顶角有 一个,邻补角最多有 两个,而补角 则可以有 无数 个。
.
∵∠1+∠4=
∴∠1=∠3(
∠3+∠4=
)
于是得对顶角的重要性质:
对顶角相等
.
( 邻补角 的定义)
解:∵∠3=∠1 (对顶角相等)∠1=68°(已知) ∴∠3=68°(等量代换)
∴∠2=180°—∠1 = 112°(邻补角的定义)
∴∠4=∠2=112°(对. 顶角相等)
小结
课堂小结
1、两条直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 中,有一个公共顶点,没有公
相交线
•
富顺第二中学校
•
曾祥跃
•
2009-02-15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如上图中是一段铁路桥梁的侧面图,其中有些线如:AB和CD 是相交的,有些线如:MN和PQ是平行的。相交线和平行线都有许 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将在前一章的 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同时还要介绍一些有关推 理证明的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 准备。
E A
D
∠AOD的平分线,知∠AOC=50度。
求∠DOE的度数。
.
上页
CO
图2
B
四、解答题(每一步5分) 直线AB、CD交于点O,OE是 ∠AOD的平分线,知∠AOC=50度。 求∠DOE的度数。
解:∵∠AOC=50°(已知)
∴∠AOD=180°—∠AOC=180°—50°
=130°(邻补角的定义)
∵OE平分∠AOD(已知)
∴∠DOE=1/2∠AOD=130°÷2=65°(角
平分线的定义)
E
A
D
作业
CO
.
图2
B
作业:
课本第9页第1,2题 (请注意画图和书写过程)
.
返回
.
测试
达标测试
一、判断(每题10分)
1、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
(√ )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其余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二、选择(每题10分)
(√ )
1、如右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为射线,那么(C )
可知,邻
补角不但是指两个角的大小关系:∠1
+∠2= 180 度;而且指两个角的位置关
系:不但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有一
条公共边。
C
2
1
A
O 图2
B
.
下页
问题:一对邻补角一定互补吗? 一对互补的角一定是邻补角吗?
.
.
.
我们知道邻补角是互 补的,那么对顶角有 什么样的关系呢?
其中 ∠ 1和∠ 3是直线AB、 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 一
A
2
D
个公共顶点O ,没有公共边,
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图中还有这样的角吗?
1
3
O4
C
B
.
返回
下页
如图1:∠2是∠1的 对顶角,它们的 A 两边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一个 角的对顶角可看作是把这个角的两边 1 反向 延长得到的没有公共边的角。
B、∠COE和∠AOD是对顶角;
C、∠BOC和∠AOD是对顶角; D、∠AOE和∠DOE是对顶角。
A O
D
2、如右图中直线AB、CD交于O, C OE是∠BOC的平分线且∠BOE=50度,
E
B
那么∠AOE=(C )度
(A)80;(B)100;(C). 130(D)150。
下页
三、填空(每空3分) 如图1,直线AB、CD交EF于点
第一节 相交线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达标测试
开始 学习
.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说出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及 其特征。 2、在图形中能正确熟练地识别出对顶 角 .邻补角。
3、能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推理和计算。
返回
.
上页
下页
如右图中:
直线AB和CD交于点O,
得到了四个角是 ∠1、∠2、∠3、∠4。
B
D
2 O
图1
C
C
.
下页
.
.
.
下面我们再来看∠1和∠2也
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
们不仅有 一个公共顶点 O还有
一条公共边 OA 像这样的两个
角叫做邻补角。另外像∠2和∠3、 ∠1和∠4、 ∠3和和∠4 都是
A
2
邻补角。
1
O4
C
D 3
B
.
返回
下页
如图2:∠1和∠2是 邻补角 ,可以看
成是一条直线被经过直线上一点的一
E 1
G
A
2
B
G、H,∠2=∠3,∠1=70度。求
∠4的度数。
C
解:∵∠2=∠ 1 (对顶角相等)
∠1=70 °(已知 )
3H D 4
图1 F
∴∠2= 70°(等量代换)
又∵ ∠2=∠3(已知)
∴∠3=70 °(等量代换)
∴∠4=180°—∠ 3 =110 °(邻补角 的定义)
四、解答题 直线AB、CD交于点O,OE是
2、右图中∠AOC的对顶角是∠DOB
邻补角是 ∠AOD和∠COB
A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
∠AOC=80°;∠1=30°;求∠2的度数
解:∵∠DOB=∠ AOC ,( 对顶角相等 )
D
1
o 2E
∠AOC =80°(已知)
C
∴∠DOB= 80 °(等量代换)
B
又∵∠1=30°( 已知 )
∴∠2=∠ DOB -∠ 1 = 80°- 30°=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