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排课标准
贵州高中课程安排标准
贵州高中课程安排标准
贵州高中课程安排标准分为学科课程安排标准和附加学习课程安排标准。
(一)学科课程安排标准
(1)中学必须由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9学科构成,组成学校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学制期满9年,每学年分3个学期,一学年课程总学时为900学时,其中政治课120学时,物理和化学各90学时,其他各学科各80学时。
(3)学校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实施学生的各学科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采取必修、选修和自主学习等形式实施学习任务。
(二)附加学习课程安排标准
(1)高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安排书法、音乐、美术、体育、外语等附加学习课程。
(2)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附加课程安排标准。
(3)附加学习课程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本校课程安排标准实施,也可以按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超越课程安排标准实施学习任务。
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黔教基[2010]139号省教育厅关于下发《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通知各市(州、地)教育局:为了进一步搞好“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意见》(黔党发[2010]5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厅拟定了《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二○一○年七月十四日主题词:基础教育办学标准通知抄送:省政府办公厅,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2010年7月14日附: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根据《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要求,制定本办学标准。
一、学校布局、规模、班额(一)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初中的布局,应根据县、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规模办学和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确定。
城市小学、初中学校应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尤其是本地适龄儿童少年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及其增减的趋势,以及城市交通、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并符合下列原则:学生能就近走读;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规划建设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能就近入学。
学校布局不合理或原有布局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和有严重隐患的,县级人民政府要通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迁建。
学校布局调整要经过科学论证,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二)学校规模、班额根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的适宜规模如下:二、办学条件(一)学校占地面积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25㎡。
(二)学校建设用地及建筑标准1、学校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具体要求
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具体要求一、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1.教育目标要明确,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课程任务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3.注重创造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1.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观察、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手段等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互动式授课,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要求1.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重点要突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
3.注重知识的归纳与扩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评价指标要求1.教学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情况。
2.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3.注重评价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提供合理的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教师专业素养要求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2.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以上是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具体要求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要求的认真贯彻和落实,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排课原则(终稿)
排课基本要求
1、学生上课日学时数以4-6学时为宜,特殊情况下每周只能有1天达到8学时。
2、教师同时授课门数一般为1门,因特殊原因经教务处审批可同时开设3门课程,且必须配备助教,随堂听课并批改作业,否则本学期教学效果不能为优秀。
3、教师的日学时数应控制在4学时以内,极特殊情况下可达到6学时,课堂教学教师不可连上4学时的课程,且周学时不超12学时。
4、学生课堂教学周学时数以22-24学时为宜,少于20的和多于28的要调整教学计划,使周学时数相对均衡。
5、合理安排课程的接续,小学时课程(理论学时数≤36)要做接续处理。
6、第二课堂、实践类课程由开课单位自行安排,并报教务处备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时间
科目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学段1
学段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1
学段
2
学段3
学段
4
技术
信息
技术
必修(3学分)
选择性必修(0-12学分):
选择开设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选择性必修2网络基础;选择性必修3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性必修4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5三维设计与创意;选择性必修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以上6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0-3个模块
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物理学科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并选择相应的课程安排方式。
必修1;必修2;必修3
4课时/周
必修(6学分)
选择性必修(0-6学分):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选修(0-4学分):
选修1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选修2物理学与技术应用、选修3近代物理学初步等3个选修模块和其他校本课程。
附件2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时间
科目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学段1
学段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1
学段
2
学段3
学段
4
语文
必修(8学分)
选择性必修(0-6学分):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第一章引言1.1 背景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2 目的和意义本课程计划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思想与原则2.1 思想指导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2.2 原则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第三章课程体系3.1 课程目标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2 课程结构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3.2.1 学科课程3.2.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2.3 选修课程3.3 跨学科课程贵州省基础教育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第四章课程内容4.1 学科课程内容4.1.1 语文4.1.2 数学4.1.3 英语4.1.4 自然科学4.1.5 社会科学4.1.6 体育与健康4.1.7 艺术4.1.8科技4.1.9信息技术4.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4.2.1 实践课程设计4.2.2 实践活动组织4.2.3 实践活动评价4.3 选修课程内容4.3.1 选修课程设置4.3.2 选修课程实施与评价第五章教材与教具5.1 教材编写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编写原则和规范5.2 教材选用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选用原则和规定5.3 教具选用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具选用原则和规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原则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原则6.2 评价方式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方式6.3 评价方法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方法第七章教师培训与发展7.1 教师培训计划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培训计划7.2 教师培训内容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培训内容7.3 教师培训方法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培训方法7.4 教师发展支持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发展支持方式附件:附件1: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附件2: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政策法规法律名词及注释:1、基础教育:指义务教育2、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3、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接受的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4、学科课程: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实践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和实践活动评价6、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用于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7、教材编写: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8、教材选用:学校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材使用9、教具选用: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用具和设备10、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11、教师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活动12、教师发展支持:对教师进行奖励、职称评审等支持措施。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08.25•【字号】黔教基发〔2017〕175号•【施行日期】2017.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黔教基发〔2017〕175号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县(市、区、特区)教育局: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下发以来,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八个严控”,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仍然有少数义务教育学校及其教师对减负精神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要求或变相要求学生提早到校,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造成学生休息时间不足、早餐和中餐时间都无法保障等,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因学校要求学生提早到校,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师生正常休息权利,确保学生安全,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学生到校时间走读学生(含寄宿制学校的走读生)到校时间,小学生不得早于8点,初中生不得早于7点50分。
各地各校可根据季节变化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到校时间适当调整,但不得早于上述规定到校时间。
在规定的到校时间前,学校和教师不得安排或要求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在校作息时间(一)义务教育学校要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在校作息时间,家校积极配合,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生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得超过7小时。
“在校集中学习时间”是指上午、下午学校统一组织的教育教学时间,包括上课、晨读(早读)、早锻炼、升国旗、课间休息、大课间、广播操、眼保健操、班会课等。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排课标准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排课标准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该课程计划适用于一至九年级的学生,共分为思品与生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与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十一门课程。
其中,综合课程可以选择设置音乐、美术课程,也可以选择设置综合课程。
若选择综合课程,则其相应期课时数为音乐、美术课课时数之和。
七至九年级可以选择设置综和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也可以分科设置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
若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两门课程,则其相应周课时为分课课时数之和。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研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并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具体实施。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排课标准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
说明:
1、本义务教育课程安排,系我省各地、校安排课程时的依据。
须遵照执行
2、一至九年级可设置综合课一艺术课,也可以分科设置音乐、美术课,若选择综合课程,,其相应期课时数为音乐、美术课课时数之和;七至九年级可设置综和课程一一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也可分科设置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若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两门课程,其相应周课时为分课课时数之和;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3、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
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并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具体实施。
4、地方课课程可根据本地特色、结合西部大开发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开发:学校课程应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开发或选择。
5、有条件的农村中学可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调剂出一定的课时,以保证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有关学习不少于250——300 学时。
6、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课时中,含写字教育。
各年级可每周设防课时的写字课,也可将其分散到语文课中进行,一、二年级每周设1 课时说话课,三年级以上每周设作文课。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贵州省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
贵州省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1.09.11•【字号】黔府发[1991]44号•【施行日期】1991.09.1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贵州省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1991年9月11日黔府发〔1991〕4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基础教育,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基础教育包括:普通中小学、农、职业中学、幼儿园(所)、盲聋哑学校、弱智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及中等以下各类成人教育。
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校办厂、场、店,以及校外教育机构等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我省基础教育实行省、地(州、市)县(区、特区、县级市,下同)、乡(乡级镇,下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各级人民政府(包括政府派出机构,下同)应切实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基础教育的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按本规定明确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全面负责,接受上级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大工作委员会,下同)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具体工作,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和评估。
乡人民政府设置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乡教育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贯彻国家和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基础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地区性基础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行政监督。
贵州省小学课程开设标准
贵州省小学课程开设标准贵州省小学课程开设标准贵州省教育厅制定了小学课程开设标准,旨在规范小学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一、基本要求1. 小学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拓展课程包括社会课、艺术课、学科竞赛等。
2. 小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小学课程应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的协调发展。
4. 小学课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兴趣、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安排1. 小学每周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4课时* 数学:每周4课时* 英语:每周2课时* 科学:每周2课时* 音乐:每周1课时* 美术:每周1课时* 体育:每周2课时* 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2. 小学每学期课程安排如下:* 语文:每学期40课时* 数学:每学期40课时* 英语:每学期20课时* 科学:每学期20课时* 音乐:每学期10课时* 美术:每学期10课时* 体育:每学期20课时* 信息技术:每学期10课时3. 小学每学年课程安排如下:* 语文:每学年80课时* 数学:每学年80课时* 英语:每学年40课时* 科学:每学年40课时* 音乐:每学年20课时* 美术:每学年20课时* 体育:每学年40课时* 信息技术:每学年20课时三、课程考核1. 小学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
2. 小学课程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具体要求
贵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具体要求一、备课(一)备课内容围绕课程要求及学生实际教师要钻研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实际水平与发展需求,制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研读教材,挖掘相关课程资源,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编制教学进度,撰写课时计划(教案)等。
(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1.集体备课要做到“三为主”:以章节(单元)为主、以课程核心重点问题为主、以学生学习难点关键环节为主。
“三备”:一是集体备课前的个人略备(了解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预估学生问题);二是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设计聚焦问题解决;三是集体备课讨论之后的个人独立备课。
“四定”:定时间地点、定内容主题、定问题清单、定主备人主持人。
2.教师个人备课要突出问题设计、情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评价与学习指导设计,强化操作导向,落实课程目标。
杜绝使用旧教案、照搬或者以网上教案为主、无教案教学。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功能,严禁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教案。
45岁以下教师原则上应撰写(手写)详细教案。
二、上课(三)规范课堂行为,遵守课堂纪律1.每一节上课教师要负责检查、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班主任落实去向。
学生离校前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要交代途中安全事项。
2.教师着装符合职业特点,整洁、端庄,不得赤身或穿无袖背心、拖鞋上课,不得酒后上课,课堂中不接打手机、不抽烟、不打瞌睡,杜绝迟到、早退、拖课。
体育课教师上课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3.课堂上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用普通话教学。
原则上室内课堂不得使用“小蜜蜂”(麦克风)。
4.教师不得随意调课和离开教学现场,杜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现象。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确保课堂安全。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侮辱性、讽刺性语言批评学生,严禁冷暴力漠视学生。
(四)强化课堂育人功能,推进“五育”并举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得在课堂上散布违反党和国家意识形态,违反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不得散布封建迷信以及淫秽内容,不得在课堂上传播宗教、从事宗教活动。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及课时安排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及课时安排近年来,贵州省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全省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备受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关注。
其中,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及课时安排是考前备考的关键。
下面,就贵州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及课时安排作一简要介绍。
一、语文
语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词语积累能力。
根据贵州省课程标准,语文学科应该包括语文阅读、写作、词语积累等三部分,其中阅读和写作各占60%和30%,词语积累占10%。
同时,根据学段的不同,语文的课时安排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为每周18课时,初中阶段为每周20课时,高中阶段为每周22课时。
二、数学
数学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贵州省课程标准,数学学科应该包括数与式、图形与空间、数据处理和函数四部分,其中数与式和图形与空间各占30%,数据处理和函数各占20%。
同时,根据学段的不同,数学的课
时安排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为每周20课时,初中阶段为每周24课时,高中阶段为每周26课时。
三、英语
英语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
根据贵州省课程标准,英语学科应该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七个部分,其中阅读和写作各占25%,听力和口语各占15%,
语音、词汇和语法各占5%。
同时,根据学段的不同,英语的课时安排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为每周8课时,初中阶段为每周12课时,高中阶段为每周16课时。
以上是贵州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及课时安排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贵州省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贵州省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贵州省小学课程设置
一、基础课程
(一)语文:阅读、写作、说话、词语、作文、文言文等;(二)数学:数学思想、计算、应用、探究等;
(三)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写作等;(四)物理:物质结构、物理概念、物理实验、物理计算等;(五)化学: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物质成分、物质性质等;(六)历史:社会发展、时代观念等;
(七)地理:地球的形状、地理的分布、文化地理等;(八)生物:动物、植物、生物特性等;
(九)悟道:品行观、成长礼仪。
二、选修课程
音乐、美术、体育等;
三、补充课程
《宪法学习指导与活动》、《素质教育》、《学前教育》、《思想品德》、《信息技术》等科目。
四、其他
综合实践课程、实验教学等一系列与小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数学上课顺序表
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数学上课顺序表【实用版】目录1.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背景2.数学上课顺序表的内容3.数学上课顺序表的作用4.学生和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正文【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地区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步进行改革。
贵州省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区域之一,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在数学课程方面,贵州省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新课改,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数学上课顺序表的内容】在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中,数学上课顺序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
该顺序表详细地列出了学生在高一阶段需要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
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都能更清晰地了解到教学进度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上课顺序表的作用】数学上课顺序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顺序表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2.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数学上课顺序表,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上课顺序表的制定,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把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和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面对新课改,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1.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贵州高一数学新课改数学上课顺序表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排课说明
泥凼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编排说明一、课程编排依据本次课程编排主要依据是贵州省教育厅文件(黔教基发[2009]62号文件)和《兴义市义务教育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兴市教[2009]12号)精神,其中课程名称及周节数设置如下表:二、本校师生情况本学期本校任课教师共25人,含行政人员2人,支教教师2人。
班级共11个,学生总数704人,平均班额约为64人/班。
全校周总工作量为410.722节,人均周平均工作量约16.4节。
任课最多的为每周18节,最少的为每周6节。
三、排课的原则本学期的排课按“各取所长,尽量均衡”的原则。
即根据各教师的特长来安排相应的任教学科,每个人的工作量尽量做到均衡。
四、排课的步骤(一)计算学校工作量1.计算学校的周总课时:全校一至二年级共4个班,周总课时为:4×26=104(节),三至六年级共7个班,周总课时为:7×30=210(节),晨检:11×5×0.5=27.5(节),合计:104+210+27.5=341.5(节)。
2.计算学校周平均课时:用全校周总课时除以全校任课教师总数,即得学校周平均课时,即:341.5÷25=13.66(节)。
3.算出学校任课的两名行政周工作量:按《兴义市义务教育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兴市教[2009]12号)中层领导的周课时量按全校周平均课时量的百分之六十计算,即:13.66×0.6=8.196 8.196×2=16.392(节)。
4.计算学校其它岗位周课时总节数:根据《兴义市义泥凼镇中心小学2014年春季绩效考核方案》,本学期本校其它岗位周课时节数如下表5.计算学校周工作总量:341.5+16.392+52.83=410.722(节)。
6.计算学校周平均工作量:410.722÷25=16.42888(节)。
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学习态度与习惯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 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 等。
综合素质发展
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批 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非 学术能力的发展。
学生评价的方法与手段
考试与测验
通过定期的考试和测验,了解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观察与记录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 表现,记录学生的进步和问题 。
作品评价
数字化资源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贵州省义务 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供多样化 的学习资源。
课程实施的管理与监督
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定期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
教师培训与指导
组织教师培训和指导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
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对学生完成的作业、项目或作 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际 操作和应用能力。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 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
相互学习。
学生反馈的收集与处理
及时反馈
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评 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帮 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
状况。
综合分析
对收集到的学生评价数 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 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发展
科学性
课程设置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科学的 教育理念和方法。
综合性
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 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协调发展。
课程计划的目标与原则
实践性
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环节,强化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域性
课程设置要结合贵州省地方特色和民 族文化,反映地方和民族的历史、文 化和经济发展。
贵州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贵州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贵州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这一方案,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未来栋梁。
二、课程内容。
1. 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4. 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社会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实施。
1. 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课程保障。
1. 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2. 教育环境,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设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
3. 安全保障,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五、总结。
贵州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的落实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管理规定
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管理规定一、总则本规定旨在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内的课程设置管理,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二、课程设置原则1. 全面发展原则:课程设置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方面。
全面发展原则:课程设置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方面。
2. 循序渐进原则:课程设置应按照学生年龄、能力和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地安排,逐步提高难度。
循序渐进原则:课程设置应按照学生年龄、能力和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地安排,逐步提高难度。
3. 开放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兼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开放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兼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4. 多样化原则:课程设置应多样化,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多样化原则:课程设置应多样化,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5. 实践性原则:课程设置应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性原则:课程设置应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管理1. 课程设置编制:课程设置编制:- 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生需求,编制符合该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的课程设置方案。
- 课程设置方案应包括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
2. 课程设置审批:课程设置审批:- 学校编制的课程设置方案应提交给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 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审核,并及时给出审批结果。
3. 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置调整:- 在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需明确调整的理由和调整后的方案。
- 课程设置调整需及时通知相关教师和学生,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
程计划(修订)"
说明:
1、本义务教育课程安排,系我省各地、校安排课程时的依据。
须遵照执行
2、一至九年级可设置综合课—艺术课,也可以分科设置音
乐、美术课,若选择综合课程,,其相应期课时数为音乐、美术课课时数之和;七至九年级可设置综和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也可分科设置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若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两门课程,其相应周课时为分课课时数之和;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3、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并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具体实施。
4、地方课课程可根据本地特色、结合西部大开发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开发:学校课程应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开发或选择。
5、有条件的农村中学可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调剂出一定的课时,以保证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有关学习不少于250——300学时。
6、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课时中,含写字教育。
各年级可每周
设防课时的写字课,也可将其分散到语文课中进行,一、二年级每周设1课时说话课,三年级以上每周设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