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基础复习资料修改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班级姓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一、“核心”类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3.第一、二、三、四代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4.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注: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7.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10.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13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14.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1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16.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二、“根本”类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2.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巩固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5.造成和平问题(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0.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11.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1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1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_思想品德全册复习专题汇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_思想品德全册复习专题汇总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
( 1) 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叫 ___问题。 ( 2)南北问题:历史根源:源于西方 ______者对 ______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不 _____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表现为国际贸易
与 ▲和平与发展

39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九社 32-35 页
b

40.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九社 32-35 页
b
41.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c
九社 36-39 页、七社上 35 页 七社上图册 19 页
a
4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九社 29-31 页 9-10 页 155-157 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
九社 44-79 页 九思 64-66 页 72-78 页 七社 38-71 页 78-79 页 82-83 页
九思 64-67 页 72-78 页
43.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b
44.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a
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1、1991 年冷战后绝大多数国家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 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争取世界 _____是当 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恐怖主义 作为 _____、民族、 _____、资源等矛盾交 织的产物, 给世界政治、 经济、 _____形势带来严重的威胁 (2001 年 9·11 事件) ( 2) _____主义 ,_____政治也有新表现。美国的目的:争夺和 -____世界 _____和 _______.总体 _____,局部 _____,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3、根据 1999 年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 2001 年 9·11 事件、巴以冲突、伊拉克 战争,说说导致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 主义和 ______政治的推行, _____主义力量的增长,民 ____矛盾的激化, 南 ____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 ___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中考社会复习资料

中考社会复习资料

中考社会复习资料中考社会复习资料社会科学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科目,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

在备考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一些中考社会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四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形态,它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地主阶级为统治者,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的实施,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4. 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知识点1.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熟悉世界地图,掌握一些地理术语和概念,如经纬度、赤道、温带、寒带等。

2.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山脉、河流、湖泊和城市,熟悉中国地图,掌握一些地理术语和概念,如长江、黄河、西藏高原、华北平原等。

3. 自然灾害:了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经济知识点1. 经济基本概念:了解供求关系、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生产要素:了解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3. 企业与市场: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活动,了解市场竞争和垄断的特点和影响。

四、其他知识点1.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 文化传承: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3. 社会问题:了解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原因,学会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九年级思品与社会基础知识复习

九年级思品与社会基础知识复习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 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的完成 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四小龙” 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小龙”)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是 社会主义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农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广东的深圳、珠海、 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原因
(1)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与前提: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与前提: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一个中国原则( (3)中美关系的演变: 1949年前后敌对、紧张—— )中美关系的演变: 年前后敌对、紧张 年前后敌对 1971年乒乓外交,开始接触 年乒乓外交, 年乒乓外交 开始接触——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两国敌对、隔绝关系 年尼克松访华, 年尼克松访华 结束两国敌对、隔绝关系—— 1979年中美建交,逐步走上正常化 年中美建交, 年中美建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由人民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 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 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批评建议权③监督权(包含检举揭发)④公平待遇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批评建议权③监督权(包含检举揭发) 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与形式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转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转达自己的意见、 (2)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新闻媒体, (3)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或拨打联系电话 ) (4)向有关公职人员当面反映情况 )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一、历史与社会
1、了解历史概况:
(1)掌握历史概况:了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掌握近代以来
的历史重大事件,如清末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

(2)掌握历史重要人物: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所做的
贡献,如林则徐、孙中山、黄兴、鲁迅等。

(3)掌握历史重要事件: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

2、了解社会概况:
(1)掌握社会发展概况: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概况,掌握社会
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等。

(2)掌握社会学知识: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分层、社会规范等。

(3)掌握社会现象:了解社会中的现象,如贫富差距、社会
不公、社会流动等。

二、思想品德
1、了解伦理道德概念:
(1)掌握伦理道德概念:掌握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如善恶、正义、合理、公平、公正、责任、自由、尊重、团结、友谊等。

(2)掌握伦理道德原则:掌握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如自尊
自重、尊老爱幼、重视他人、尊重他人。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资料(完整版)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资料(完整版)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资料(完整版)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资料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p3---171.什么是责任?答: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的某些事情。

2.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答: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

3.责任是怎样产生的?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命令、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要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对谁负责?答:要对自己负责。

5.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答:(1)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6.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答: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是就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我们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答:(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2)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有时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8.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是什么?答: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浙江中考社会思政复习资料精华

浙江中考社会思政复习资料精华

浙江中考社会思政复习资料精华复习导引目录索引第一篇历史与社会专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地球仪和地图社会调查导引P1-2;七上P37-39;七上P14-17;七上P6-8二、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一)中国地理位置导引P4;七上P42-432.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位置导引P4;七上P43-463.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导引P4-5;七上P55-5944.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影响导引P5-6;七上P50-54三、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二)1.比较南北方东西部差异导引P8;七上P42-43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导引P8;九社P116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导引P11;七上P20-24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导引P11;七上P26-30四、世界自然环境3.世界典型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导引P11-12;七上P74-105(内容包括:湄南河平原与美国大平原;天山山脉、哀牢山区与阿尔卑斯山;太湖流域、日本鱼文化与威尼斯;澳大利亚草原与内蒙古草原、青藏地区;新疆绿洲农业与波斯湾地区石油)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一、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隋朝大运河导引P17;八上P99-1032.汉唐盛世文化、宋元农牧文化交融事例导引P17-18;八上P96-1083.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导引P18;八下P41、P45-47;八下P18-25二、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文明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针等导引P20;八上P116-118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导引P 21;八下P50-55三、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中国)1.西周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诸子百家导引P22-23;八上P70-782.秦朝一统、西汉大一统、唐朝贞观之治等导引P23-24;八上P78-933.孝文帝改革内容及影响导引P25;八上P90-914.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导引P25;八上P108、118和八下P33-385.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时序导引P25-26,八上P78-108,八下33-47四、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外国)1.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导引P28;八下P26-322.两次世界大战导引P29;八下P88-90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导引P29-30;八下P91-92,P96-98五、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一)1.鸦片战争前中国与欧美政治经济概况及近代中国落伍原因导引P32 八下P4-442.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引P32-33;八下P64-67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导引P33-34;八下P68-73六、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二)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导引P36;八下P99-1012.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导引P37;八下P102-105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导引P37-38;八下P107-1084.日本侵华史实及抗日战争、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导引P38 八下P113-1195.抗战胜利后中国局势、重庆谈判、解放战争导引P39 八下P120-125专题三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导引P44-45;九社P11-22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历程导引P46-47 九社P232.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导引P47 九社P263.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导引P47 九社P29-31三、和平与发展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导引P49 九社P32 P362.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导引P49 九社P32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及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导引P49 九社P36四、经济全球化导引P50 九社P142-151 欧盟、联合国、WTO 导引P51 九社P152-160专题四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1.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导引P57 九社P59-65人口、资源与环境2.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措施导引P57-58 九社P68-74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导引P60 九社P77第二篇思想品德专题一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一、珍爱和尊重生命(为什么要珍爱生命?怎样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导引P65二、正确认识自我导引P67三、塑造良好道德(基本道德规范、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诚信)导引P69专题二法律教育一、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树立宪法意识导引P76二、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四大保护、学会依法保护自我、诉讼途径)导引P78三、违法行为含义与分类、犯罪、如何依法自律、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导引P80-81四、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和个人隐私)导引P83-84五、公民的财产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导引P86-87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引P88-89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导引P90-91专题四国情教育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导引P97 思九P62.科学发展观;导引P97 思九P843.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导引P97-98 思九P74.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导引P98 思品九P7-8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地位、作用国有经济地位、作用;导引P100-101 思九P15-17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政策导引P101 思品九P16-173.我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导引P101 思品九P17 P36三、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导引P104 思品九P45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导引P104 思品九P44-4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性质、职权导引P104-105 思品九P2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导引P105 思品九P25-265.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建议权和监督权)导引P105 思品九P46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方面内容导引P108 思品九P54-552.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导引P108 思品九P74-763.科教兴国战略导引P109 思品九P85-86五、我们的理想和责任1.共同理想(导引P111,思九P10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导引P111,思九P36)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导引P111 思九P553.社会公平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导引P111-1124.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导引P112);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导引P112)5.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导引P112-113。

中考历史、思品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思品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前言)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前言)一、人类相揖别1、古人类学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____生物进化而来(P4)2、古人类学家把____________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重要标志(P5)3、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_________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P5)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6)5、人类诞生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至今有_____________年历史P6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__年P67、北京人距今年代?生活地点?使用的工具、食物来源、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P6、7、8)8、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生活在什么地方?工具、食物、怎样取火?生活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P8)9、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些方面?(P8)10、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有什么区别?(P8)二、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P10、11)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P10)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P104、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___________P115、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P12、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4、15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____________P16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_____________史诗P16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P17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P17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P17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P177、什么叫禅让?P188 、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P20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前言)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前言)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P244、古代埃及什么时候统一? P255、古代巴比伦统一的时间、统一者、都城分别是什么?P256、古代印度是最早栽培__________的国家?由___________统一?P267、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一些小国家的什么人?P268、在中国是最早栽培_____________的国家,分别在什么流域?9、良诸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P2710、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是_____________P2711、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P2812、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P28测评二、早期国家的形成1、国家形成的原因?国家的出现是什么的标志?P29前言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P29--353、埃及国王又称__________,它自认为是___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4、汉谟拉比自称什么和什么?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P305、________划定“九州”,铸造________作为权力的象征P316、______在中国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从此王位_______制代替______制P317、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哪四个等级?地位怎样?P328、《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怎样?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P34三、告别野蛮1、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至少列出4条2、真正的文字从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P363、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P374、什么是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什么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P375、古代埃及、西亚、中国的文字分别叫什么?书写的材料分别是什么?P376、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_?哈佛拉金字塔旁有什么?P377、古巴比伦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是__________?P398、中国的______朝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P39 9人类第一部历法是______________(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P40 我们今天七天一星期制度和所使用的计时法源于_____________的先民P4110、古代埃及在医学上的成就表现为什么?P4111、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是__________发明的?后来为什么被称为阿拉伯数字?P4112、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分别是什么?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P42、4313、人和自然关系怎样?P46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一、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1、古希腊文明的开端?P502、爱琴文明形成的时间,以什么为中心形成的?P503、古希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514 雅典的民主制什么时候达到极盛,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司法机构分别是什么P51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积极、消极两方面) P 525、罗马国家兴起的时间、地点?P526、罗马共和国什么时候建立?P527、罗马帝国什么时候由谁建立?到什么时候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到什么时候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哪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P52、538、西方文化之根是什么?P549、哪些方面说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P56测评10、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P55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P5,a句“家庭是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治中考复习基础知识一、国情二、基本路线三、战略四、中国特色道路五、核心、中心类六、基本、主要主体类七、根本类八、理想类九、历史转折十、基石十一、基础十二、关键、实质本质性质十三、目的、目标十四、“第一”或“最”或“开始”或首要十五、标志类十六类、原则原因十七类、制度十八类、决定十九、集中二十、前提一、国情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2、重要国情: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环境国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其它特征(问题):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不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开发难度大。

二、基本路线(一)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二)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最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为什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六)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三、战略全国性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PRED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解决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发展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某一地理区域的具体问题)四、中国特色道路1、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核心、中心类1、团队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3、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4、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7、发展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9、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0、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的活动11、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4、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15、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为中心六、基本、主要、主体类1、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祖国统一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祖国统一基本原则(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7、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一国两制9、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0、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特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违法未成年人的保护)11、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2、基本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15、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7、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8、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21、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2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3、诚信的基本要求:拒谎言、重承诺24、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2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立法)、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执法)。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2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9、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3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3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4、中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5、我国主要矛盾(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6、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37、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38、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9、中国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0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1、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七、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我国社会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9、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0、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12、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13、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4、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1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6、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7、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8、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9、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0、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1、我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2、治理黄河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23、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24、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5、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途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6、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八、理想类1、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崇高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九、历史转折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十、基石1、政治稳定的基石——四项基本原则2、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十一、基础1、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3、奠定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的基础是在清朝时期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6、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7、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