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讲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提纲)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知识点
【复习内容和目标】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高考会考复习的重点,近年来在此处多设置考题。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反射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1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的反射。
后天形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
1.2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一个反射活动要想完成,必须保持反射弧的完整性。
3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4反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特别提醒:感受器只可把外界信息转化为神经兴奋,而这种兴奋引起什么样的感觉,是由中枢产生的,所以感受器只能感受刺激信号,不能形成感觉。
脊髓是完成反射的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包括轴突和树突。
轴突:一条、长、分枝少树突:数条、短、分枝多(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2)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传导,又称神经冲动。
(1)传导过程①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有通透性,造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人与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讲课文档
第1页,共37页。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组成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组成:
作用: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
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
传入神经——作用:
传导兴奋至向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作用: 对传入的信息分析综合并发出指令。
传出神经——作用
第25页,共37页。
总结 1:、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 胞吐
2、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换: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兴奋传递的结果: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单向传递 原因: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
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第26页,共37页。
原因是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及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细 胞内K+浓度和带负电的蛋白质浓度都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和 Cl-浓度大于细胞内),但因为细胞膜只对K+有相对较高的通透 性,K+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离 子不能透出细胞,于是K+离子外移造成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外 正内负的状态一方面可随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K+外移 形成的外正内负将阻碍K+的外移(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相同 方向电荷则互相排斥)。最后达到一种K+外移(因浓度差)和阻 碍K+外移(因电位差)相平衡的状态,这时的膜电位称为K+平衡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
效应器———组成: 运动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神经调节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神经调节教学目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B:识记)。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2.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过程【板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注解】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例析】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可称为反射吗?为什么?(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以原生质为结构基础的,应称应激性。
)(二)种类1.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2.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三)生理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析】请分析“望梅止渴”这一条件反射中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各是什么?(感受器:眼;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效应器:唾液腺及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二、兴奋的传导(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膜电位−−→−刺激兴奋部位膜电位→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膜电位→局部电流→向两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侧传导(二)细胞间的传导1.突触(1)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2)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3.特点:单向传递(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再作用于后膜。
或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三、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节(一)中央前回 各代表区与躯体位置呈“倒置”关系(第一运动区) 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二)言语区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病症:运动性失语症 H 区:(听性语言中枢)−−→−损伤病症:感觉性(听觉性)失语症 (三)内脏活动区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应速度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时间比较长 (二)联系1.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2.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小结: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调节,两者是辅相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人教版
第一关
二、未受刺激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B
第一关
三、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⑤轴突(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非条件反射
神
经 调
基本方式
反射
节
类型
基 础
产
机
生
理
条件反射 基础——反射弧
兴奋的传导
同一个神经元上 双向传导
不
同
神
经
单向传递 轴——树 轴——胞
类型
元
间
突触
亚显微结构
练习
第一关
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D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轴突 末梢
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 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应激性)
2、反射弧
感 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四 兴奋的传导
1)性质:电位变化(电信号)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特点:双向传导
2、细胞间的传递
三
考)( )
关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B 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第
三、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
生物新攻略总复习京课件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02
神经调节对生物钟的 影响
神经调节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和 神经回路的活性来影响生物钟。例如 ,当人体处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时, 大脑会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来调节生 物钟的节律。
03
生物钟对神经调节的 反馈作用
生物钟也可以对神经调节产生反馈作 用。例如,当人体生物钟发生紊乱时 ,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等问题,进而 影响神经调节的正常功能。
特点
疼痛感觉是一种主观体验,需 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排尿反射与排便反射
01
反射中枢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
02 03
排尿反射过程
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传至脊髓排尿中枢,同时上 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在适宜环境下,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传至脊 髓排尿中枢,引起排尿反射。
癫痫与精神分裂症
癫痫
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口 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 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 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主要 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 得僵硬。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 、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 痴呆表现为特征。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结构
结构特点
甲:感受器,神经元 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 ①传入神经,感觉神
经元
功能
将内外界刺激 的信息转变为
神经的兴奋
结构破坏 对功能的
影响
将兴奋由感受器 既无感 传入神经中枢 觉又无
效应
②神经中枢,调节某 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
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 行分析与综合
栏目 导引
结构
结构特点
2.局部电流 (1)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___未_兴__奋_____区域向_兴__奋______ 区域传导。 (2)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__兴__奋_____区域向_未__兴__奋______ 区域传导。 3.兴奋传导的特点:__双__向____传导。
自然情况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双向的
1.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 ①概念:未兴奋区的电位;②特点:__外_正__内__负_____;③产 生原因:由____K__+_外__流______引起。
(2)动作电位 ①概念:兴奋区的电位;②特点:___外_负__内__正____;③产生 原因:由___N__a_+_内__流______引起。
吗? _不__是__,__是__单__向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解惑] (1)突触小体不属于突触的结构。 (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的功能
2.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反__射____。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_反__射__弧___。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思考3:如果刺 激神经纤维的 一端,兴奋的传 导方向如何?
即膜外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传导;膜内由兴奋部位向未 兴奋部位传导.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例3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 使其产生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 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 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 )
返回
突触的分类: 突触的分类
轴突- 轴突-胞体
轴突- 轴突-树突
返回
乙酰胆碱
按化学
单胺类:如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5—羟色胺等。 氨基酸类:如谷氨酸、天门冬氨 酸、r—氨基丁酸等。
神 经 递 质
性质分
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天门冬氨
按功能分
酸、乙酰胆碱等。 抑制性递质: 多巴胺、r—氨基丁酸
返回
神经 调节
兴奋传导
基本 功能
双向 传导
神经 纤维上
神经 元之间
单向 传导
结课小结:
非条件反射←反射→条件反射 等 基本方式 种 、 生 命 活 动 为 、 行 节 习 、 调 液 学 体 控 基本 反 射 结构 基 各 思 维 调
神经
神经
神经
永 久 记 忆 形 成 过 程
返回
返回
刺激来自一端时, 刺激来自一端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兴奋传导小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双向传导 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如果刺激 来自神经细胞一端,则兴奋只向一个方向传导. 来自神经细胞一端,则兴奋只向一个方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 单向传递 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 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 电信号) (电信号) 突触间隙 不相同. 不相同.由于电信号的传导速度远 兴奋 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大于化学信号,所以,兴奋在神经纤 突触后膜 传导 维上的传导速度远大于突触,表现出 兴奋传导在突触延搁现象. 兴奋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优秀课件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刺激
特点: 双向性(同时)
绝缘性(互不干扰) 生理完整性(破坏/改变--终止)
相对不疲劳性(高频率、长时间)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外正内负 刺激 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电位差 (兴奋)
电荷定向流动
(正
负)
局部 兴奋 电流 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 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神经纤维 集结成束 神经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实验
-+
灵敏电位计
-
+
a
b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时
刺激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 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单击画面继续
一、反射与反射弧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 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以下属于反射吗?为什么?
A、草履虫趋利避害。 B、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响时,自觉走回课室。 C、针刺后感到了疼痛。
一、反射与反射弧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 反射分类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通过遗
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方向
传导方向
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相__反___ 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相__同___
静息点位和动作点位是怎么产生的?
• 资料一:生物电产生的两个前提:
高中生物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注意: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高等动物和人) 才有反射活动
1、反射的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特点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后天训练获得的后天 反射,数量有限 性反射,数量可增加
是否有条件刺激
是否会遗忘 不会(终生性) 会(可建立,可消退)
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c] S 区:损伤后__病__人__不_能__讲__话__。_____________
[d] H 区:损伤后_病__人__耳_朵__能__听__,__但_听__不__懂__。_____
2.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
学习是_神__经__系__统__不_断__接__受__刺__激_,_____ _获__得__新__的__行_为__、__习__惯__和_积__累__经__验__的_过__程______ 记忆是_将__获__得_的__经__验__进__行_贮__存__和__再__现_ 分为:_瞬_时__记__忆__、__短_期__记__忆__、__长_期__记__忆__、__永_久__记__忆___ 短期记忆主要与_神_经__元__的__活__动_及__神__经__元__之_间__的__联__系_有关,尤其 与大脑皮层下一个_形_状__像__海__马__的_脑__区__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_新__的__突__触_的__建__立__有关。 学习和记忆的关系:相__互__联__系__,_不__可__分__割__
2.当兴奋通过轴__突___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__触__小__泡_向突__触__前__膜__移动,
通过_胞__吐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此时发生膜的融合,即突触小泡的膜
变成_突__触__前__膜__的__一__部__分_,体现了膜的_流__动__性__特点,神经递质经过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中第四章“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神经调节与动物的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动物复杂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②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和差异。
2、能力目标①通过实例的剖析,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②通过图片或动画材料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设疑、提问、讨论、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②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在本节课中,有部分内容如反射、反射弧等知识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应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而“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兴奋的传导”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层层设疑,步步追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学、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并在此充分运用多媒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借助于它们的直观、形象、动态等多种功能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整个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三、课时的安排:由于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较多,且大多数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本节知识将分成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第二课时为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语言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教学实施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重点了解了激素对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所起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适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高三一轮复习-人和动物神经调节
易错点分析: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电表两极分别置 于神经纤维膜的
内侧和外侧
电表两极均置 于神经纤维膜
的外侧
测量结果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神 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
针变化如下: 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考 点
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__外__正__内__负__。 4.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__电__位__差___的存在发生电荷移 动,这样就形成了__局__部__电__流___。
5.兴奋传导过程:
刺激→膜暂时性的电位变 化→电位差→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6.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未__兴__奋__部__位__流向_兴__奋__部__位___ 在膜内由__兴__奋__部__位__流向 _未__兴__奋__部__位_ 。
例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 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 导的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无动作电位,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4.神经递质综合分析:
1.神经递质产生: 高尔基体、线粒体 2.神经递质类型: 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
3.神经递质释放: 突触前膜(胞吐) 4.神经递质受体: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5.神经递质作用: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6.神经递质去向: 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
5.兴奋在细胞间的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
第三节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知识概要】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组成神经系统是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能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统一,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各种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简要概括如下: 2.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2.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神经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形成动作膜电位,进而产生局部电流,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具有双向传导、绝缘传导、不衰减传导和沿有髓鞘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等特点.(2)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因所含递质的不同,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前膜引起去极化,促使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具有单向性,中枢延搁和总和等特点.神经元之间的主要联接方式有辐散原则、聚合原则.3.反射活动的协调(l)交互抑制这种机能表现为协同的神经元的兴奋,拮抗的神经元的抑制.(2)扩散指某一个中枢的兴奋或抑制,通过突触的联系扩散到其他中枢的过程.(3)反馈当一个神经元轴突的侧支,经过若干个相互衔接的中间神经元,最后又返回到原来发出侧支的那个神经元的胞体,形成环式结构,构成反馈的回路结构基础.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三、脊髓和脊神经脊髓位于椎管里,上端连接延髓,下端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脊髓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上,灰质呈蝴蝶形,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两侧灰质向前后形成前角和后角,在胸腰节段的前后角之间外突形成侧角.白质在灰质周围,由神经纤维集合而成.脊髓正中有中央管,里面充满脑脊液.脊髓的功能有两方面:①传导功能,脊髓白质的许多上下行神经束,是脊髓和脑之间上行下达的传导通路.②反射功能,脊髓能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脊神经连于脊髓,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的轴突组成,传导运动冲动到有关的效应器;后根由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传导感觉冲动到脊髓.所以脊神经是混合神经.人类的脊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骰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分布到颈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四、脑和脑神经1.脑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等六部分组成,通常把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脑干的灰质是一些特定功能的神经核,它们断续地存在于白质中.在脑子中央有一个广泛网状结构.脑子的功能很复杂,与第3~12对脑神经分别发生联系,大脑、小脑、脊髓之间必须通过脑干进行联系.此外,脑子中还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神经中枢.间脑中的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的皮层以下的较高级中枢.小脑由小脑半球和中间的蚓部构成,小脑表面为小脑皮层,内部为髓质.小脑的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维持和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大脑半球表面为大脑皮层,内部为髓质.两大脑半球间由胼胝体相连结.大脑半球由三个沟裂(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顶枕裂)而分成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和一个脑岛.在大脑半球一定区域分别有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2.脑神经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五、植物性神经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全身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机体的营养、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各种生理机能.植物性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之间兴奋传递是由两个神经元完成的,两者之间有一个神经节.植物性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六、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1.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是机体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般认为,高等动物必须有大脑皮层参加才能实现各种条件反射.建立条件反射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使大脑皮层中两个兴奋灶之间在功能上暂时接通,就发生了功能上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得不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时,会引起条件反射的消退. 2.人类的语言功能人类有了语言和思维,就在大脑皮层相应地发现了语言中枢.大脑皮层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即条件反射,信号从本质上分为两类:现实的具体信号称为第一信号;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词语,是在具体信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具体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与人类的语言功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3.睡眠和觉醒睡眠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的自律抑制状态,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觉醒是大脑正常工作的生理条件.觉醒和睡眠随昼夜周期而相互交替,使机体保持与外环境的平衡,并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根据睡眠中脑电图的变化特点,把睡眠分成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快波睡眠),在睡眠过程中两种状态反复交替.异相睡眠是深睡状态.做梦是在异相睡眠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七、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器是具有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感觉装置,感觉器官常指除了具有感受器外还有一些辅助装置或附属结构的器官,如眼、耳等.感受器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两类.视、听、嗅、昧和皮肤的痛、温、触、压感受器位于体表或接近体表,都属于外感受器.内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存在于血管、内脏、骨骼肌、肌腱、关节、内耳前庭器官等处.感受器具有适宜刺激、适应等生理特性,感受器能把各种刺激变成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建立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与区别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激素也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有其不同特点.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弥散,作用较缓慢而持久;而神经调节作用迅速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解题指导】例1.当你闪身躲过了汽车的冲撞后,仍感到心跳加快加强,这是因为:A.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功能加强B.副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C.交感神经和胰岛功能加强D.副交感神经功能减弱、胰岛功能加强析交感神经的活动在环境急剧变化如剧烈运动、紧张、恐惧、暴怒、失血、疼痛等情况下明显加强,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为增加.其意义在于动员体内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使得心跳加快加强,肝糖元和脂肪分解,为骨骼肌和心肌提供更多能源,从而提高机体适应能力以应付环境的急剧改变.因此答案选A.例2成年人排尿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A.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副交感神经→膀胱B.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交感神经→膀胱C.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D.膀胱内压力感受器→内脏感觉神经→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析成年人排尿受大脑意识支配,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内的排尿中枢,支配膀胱活动的是植物性神经,其中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促进膀胱排尿,大脑皮层的兴奋是由脑干和脊髓白质中的下行传导束的传递而下达到脊髓腰骶部的排尿中枢使其兴奋的.题中D项表示婴儿的排尿过程(排尿反射).A项缺少排尿中枢,B项更是错误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将抑制膀胱排尿.答案选C.【巩固练习】31.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是因为:A.细胞的休止电位变负 B.膜电位由负变正 C.细胞的休止电位先正后负 D.膜电位由正变负32.给触觉感受器一个中等强度的刺激,将会导致与该感受器相连的神经纤维产生一个动作电位,其波形如下图“X”所示.当触觉感受器受到一个更强的刺激后,波形图将如何变化:33.具有巨大轴突的动物是: A.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B.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C.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脊索动物34.靠巨大轴突完成的反应是:A.快速无差异反应B.快速差异反应C.慢速无差异反应D.慢速差异反应35.下列既有感受器的功能,又有效应器的作用的是:A.眼肌 B.角膜 C.膀胱D.韧带36.按照生理功能分类,人因吃食物呛了而引起的咳嗽反射属于:A.探究反射B.食物反射 C.防御反射 D.本体反射37.在下列有关脊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脊髓灰质中含有许多低级中枢神经B.一般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不受脑控制C.脊髓白质中的神经冲动是向上传导的D.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38.下列神经结构中起着联系大脑两半球作用的是:A.脑桥 B.间脑 C.胼胝体D.中脑39.某人脑溢血后不能说话,很可能是因溢血压迫了:A.左侧大脑皮层 B.右侧大脑半球C.左侧小脑皮层D.脑干语言中枢40.损伤下列哪种脑结构,呼吸将会停止:A.大脑 B.小脑 C.延脑 D.下丘脑41.位听神经属于: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混合神经 D.交感神经42.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是剧烈运动使人体 A.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B.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减弱43.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类混合神经,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两部分 B.是调节内服运动的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C.是一类自主神经、它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 D.是内脏感觉神经,它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44.迷走神经不具有的特点是:A.迷走神经是混合神经 B.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C.迷走神经末梢可分泌肾上腺素D.迷走神经由脑发出45.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手无意间被针刺着,迅速缩回B.异物进入眼睑而流泪C.蚊虫叮咬后,异常痒痒D.剧烈运动时大汗淋漓46.下列反射活动中,由内感受器参与的反射是: A.膝跳反射 B.角膜反射 C.排尿反射 D.吮吸反射47.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参与的反射活动的是:A.鹦鹉学舌 B.飞蛾扑火 C.婴儿排尿 D.谈虎色变48.依据脑电波不同,可以将人的睡眠分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波睡眠是深度的睡眠 B.生长激素在慢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C.生长激素在快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D.快波睡眠唤醒阈低49.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由于下列哪一项调节的结果:A.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 B.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C.瞳孔可缩小或扩大 D.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50.为什么人眼在看一个物体时会时常地动:A.使物体保持在视野内 B.使光束定向照到机网膜的黄斑上 C.使物像可在视网膜上聚焦 D.防止视觉神经细胞疲劳51.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弯曲,因为感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耳蜗和前庭内B.前庭和半规管内C.半规管和鼓室内D.鼓室和耳蜗内52.依次属于下列受体细胞①②③的适宜刺激是:①耳蜗中的毛细胞②嗅(觉器官的)上皮③视杆细胞A.重力、气压、光B.触觉、化学物质、热C.振动、化学物质、光D.牵张、气压、电流53.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参与反射和形成感觉54.晚上吃饭时突然停电,在黑暗中仍能将食物准确地送入口中.这主要是依靠哪项起作用:A.触觉 B.嗅觉 C.本体感觉 D.味觉5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都有细胞突起B.神经运动是神经细胞膜动作电位的传递 C.神经节是指一群聚集的神经细胞体 D.副交感神经轴突末梢可释放肾上腺素56.下列反射中属于神经一内分泌反射的是:A.减压反射 B.肺牵张反射C.瞳孔反射 D.泌乳反射57.人在寒冷时皮肤起“鸡皮疙瘩”.这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反射活动,请分析回答.(1)此反射活动属于反射.(2)此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依次由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和 组成.(3)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仍能保持正常的原因是: . 58.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A.将耳蜗和前庭破坏导致耳聋( ) B.将起源于脊髓的颈部区域的某些脊神经切断,结果是耳聋.( )C.将起源于脊髓胸段的脊神经的背根和腰部的脊髓切断,结果使某些部位的皮肤对触觉敏感性丧失以及其它后果.( )D.将大脑左半球去掉会使身体左半部的皮肤敏感性(皮肤的感觉)丧失. 59.标出下图中出现的下列结构的编号.A.运动神经元的编号_;B.脊髓白质的编号_;C.脊神经节的编号__;D .脊神经的编号__.60.试根据下列植物性神经对部分器官的支配示意图回答. (1)植物性神经可分为功能相反的 两大类. (2)图中①属于 神经,它对虹膜作用的结果是: __.(3)当③受到麻醉后,心脏的搏动将 ,胃的蠕动将 .(4)人遇到危险时,在①②③④⑤中活动加强的有: .61.下图为人眼正面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眼球的结构分三层,图中A 、C 处的最外层分别叫做____;中层的睫状体中含有调节的____;内层中成像最清晰和不能成像的部位分别叫做 ____.(2)光线从C 处射入到转化成神经冲动为止,沿途依次经过了___等结构.(3)图中甲、乙相比较,甲眼处在光线__的地方,乙眼处在光线__的地方,两者的区别是由于_内平滑肌的活动改变了__的大小.62.写出下图中出现的下列结构的编号.A.咽鼓管的编号__.B.槌骨的编号__.C.半规管的编号__.D.卵圆窗的编号__。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某人一腺体分泌功能减退,结果骨胳生长停止,体 形较小,但行动敏捷,具有生殖能力,长胡须,此 腺体可能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 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
07
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通过拮抗作用,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实现对血糖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分泌
A细胞
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转变为糖原
分泌
B细胞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
生长激素
促进
人体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
促进
机体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
除激素外,CO2、H+、乳酸和K+等也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内脏活动活动区。某一部位损伤将导致相应内脏活动不正常。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一、体液调节
体液
细胞内液
血 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