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讲义其三 (4).ppt

合集下载

《咏怀古迹》ppt课件

《咏怀古迹》ppt课件

明代评论家胡震 亨认为“群山万壑赴 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 句,此未为合作。”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 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清 吴瞻泰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 也”,谈谈你的理解。
借史咏怀
1、抒怀才不遇之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思乡难归 (深沉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借琵琶之音诉凄怨之情
“悲昭君以自悲也”
总结: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 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 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 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 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 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 的连接点。
归纳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 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 忆古事
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 这类诗歌,从题材上划分,属于:怀古咏史 诗 意在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步骤一、 弄清史实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步骤二、 体悟感情
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步骤三、 分析技巧
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
七、拓展延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 全诗的感情基调 ——感伤、叹惋 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分析颔联中“自”“空”的表达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


沉赏 感 郁析 受 顿名 诗 挫句 歌 的, 主 诗体 旨 风会 思 。杜 想 甫。

情。借了 ,感古解 领受伤怀 会诗己古 诗歌的诗 歌的风借 主深格古 旨沉特伤 。感点今

教 学 目 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 学生进入意境, 体会诗人情感。
二、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一) 操 作 五、归纳寓意 方 法
【点拨归纳】《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 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 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本课难点)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 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 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 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 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 。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 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 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 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 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 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一) 操 作 方 法
《咏怀古迹》是唐代伟大 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七 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 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 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 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 古迹,杜甫因古迹怀古人 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 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 独咏,而本文选自第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PPT4

咏怀古迹(其三)PPT4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别汉宫她远嫁到了北方的荒漠之地,只留 下一座青冢沉寂在黄昏中。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凭着画像汉元帝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容 颜,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佩着玉饰在月 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 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思考与交流(二)
在这首诗里,诗人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诗中饱含着对王昭君的深切同情。但诗人这 样写仅仅是为了怀念和同情这位绝世佳人吗? 试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写作 目的,谈谈你的看法。
创作目的和写作手法:借史咏怀
作者借昭君的古迹,既怀念古人,也另有深 意。诗人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 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 自己的深沉怨恨。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无南北。
拓展阅读:

再和明妃曲
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
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 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 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 春风当自嗟。
课后作业:
• 从王安石的《明妃曲》和欧阳修的《再 和明妃曲》中任意选择一首,与杜甫的 《咏怀古迹》相比较其表达的情感及其 写作手法的异同,写一篇鉴赏小作文。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咏怀古迹(其三)好课件

咏怀古迹(其三)好课件

本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 元766年,与《秋兴八首》写于同一年, 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 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 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 “青冢”之称。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来自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 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 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 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 “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 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 此诗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报复不得施展的怅惘。
“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 字是这句的关键,如何理解?颈 联两句和颔联两句有何联系?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
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 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 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借史抒情
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 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 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借 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寄托自己 的身世家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感。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 也”

《咏怀古迹 其三》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咏怀古迹 其三》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咏 其怀 三古 ) 迹甫 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曾
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怀有
远大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因奸 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 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 吏” 、“三别”。其诗显示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由盛 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
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 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诗歌题材:咏史怀古诗
借吟咏古人古事或古迹抒发 自己的情感。
怨恨
诗眼
统摄全诗,集中表达诗歌主人公情感
是否每一联都要读出怨恨的情感?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思考: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哪个字最富表现力?
明确: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 不息,直赴荆门山,给人一种雄奇壮阔之感。
其中的“赴”这一动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连绵不绝的 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显出雄浑磅礴之气,描绘出一幅壮阔、雄伟的图景。
咏怀古迹
分千环画独一生群 明载珮图留去长山 怨琵空省青紫明万 恨琶归识冢台妃壑 曲作夜春向连尚赴
咏 怀 古 迹
中胡月风黄朔有荆
论语魂面昏漠村门
。,。,。,。,
杜诗笔下的昭君
美不得宠 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
探究
诗歌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似
乎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
怀”二字不符?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 知
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 人

《咏怀古迹》(其三)pptx课件(23页)

《咏怀古迹》(其三)pptx课件(23页)

看 诗
咏 分 千 环 画 独 一 生 群

怀 明 载 珮 图 留 去 长 山
怨琵空省青紫明万
古 恨 琶 归 识 冢 台 妃 壑
曲作夜春向连尚赴
中胡月风黄朔有荆
迹 论 语 魂 面 昏 漠 村 门
。,。,。,。,
意象: 群山万壑、村落、紫台、朔漠、青冢、环珮、琵琶
动情描述此诗,点明每句的作用。
群山万壑赴荆门, 引出咏怀对象

2.怎么写?(技巧)

3.表达了什么?(情感)
抓 诗
咏怀古迹(其三)
眼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眼:
粗知情感:
可能是对远
嫁异邦,远葬他乡, 思念故乡的怨恨;可能是对
汉元帝昏庸、糊涂的怨恨;可能是对画师毛延寿的
“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
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黄昏的天幕。
2.对比:“富丽繁华的朝廷与荒凉冷落的坟墓,生前的孤 苦不幸与死后的孤寂冷落”相对比。
抒发了昭君内心的孤独和深深的思乡之情及作者对昭君的 同情。




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
了怎样的情感?(《咏怀古迹》题为咏
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
看注释
1.紫台:宫廷。 2.朔漠:北方的沙漠。 3.画图: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 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 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 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 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籍画工家 资,皆巨万。 4.春风面:形容昭君的美貌。 5.省:曾今。 6.环珮:女子佩戴的装饰物。

咏怀古迹(其三)ppt33

咏怀古迹(其三)ppt33

昭君出塞
• 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 计,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 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 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父落泪痣。 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 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 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 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 出,慷慨应诏。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 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 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黄金美玉等贵 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 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 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 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 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 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 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 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山 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 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 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千山万壑写活了, 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 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 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 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 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 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 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 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 “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 此得名。
昭君青冢
• 昭君到匈奴后,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 奴。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 年没有发生战争。据《后汉书》记载: 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 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 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 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 的儿子,直至公元前19年,33岁的绝 代佳人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 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 人称之为“青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