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音乐 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什么样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的音乐

明清时期的音乐
的民歌。由于这种劳动的个体性、非协作性,故不受 劳动节奏制约,节奏较自由,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以 独唱、对唱为主。
小调:流行于乡村、城市集镇,反映 程中曲调具有变异性。
号 子
特点: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随口编唱、一 领众合。 欣赏:川江船工号子 打麦号子“催咚催”
昆剧的形成与发展
明朝中期形成于江苏昆山,因此又称“昆山腔”。 唱腔特征:“细腻水磨、一字数转、清柔婉折、圆润
流畅”。
名作代表:
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等。
佳作欣赏
昆曲《牡丹亭 游园》:字疏腔繁、清俏柔远、委婉
缠绵、以情见长。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 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
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听生
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民歌的体裁分类
号子: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
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演唱形式以一领众 和为主,节奏鲜明,旋律变化不大.
山歌:人们在山野、田间的劳动中即兴抒发思想感情时编唱
小 调
特点:产生于城镇,常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提
炼传唱流行。曲调优美流利,结构整齐。 欣赏:江苏民歌 :姑苏风光 山东民歌:绣荷包 东北民歌:看秧歌
江苏民歌《姑苏风光》
1=D 2/4 3/4 中速 稍慢
《码头调》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 杭州西湖,苏州(末)有山塘, (哎呀)两处好地方。 (哎呀哎哎呀 哎呀)两处好风光。 《满江红》 正月里梅花开,(哎哎呀), 二月里玉兰开放(哎呀), 三月里桃花满园尽开放, 四月里蔷薇花开,牡丹花儿斗芬芳, 《六花六节》 五月五日龙船会,揽船摇放浜, 端阳锣鼓轻敲, (刹郎--郎仔郎当刹郎--郎仔郎当 郎里郎当刹啷--)一声响,(冬冬镪), 打一个招呀,揽船摇放浜, 再打招呀摇进山塘。

明清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明清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的昆剧。代表性的剧目有:明代梁辰鱼 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 花扇》等。
由于多种戏曲声腔的兴旺和发展, 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 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开始形成, 尔后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
三、器乐与音乐理论
明清时期比较流行的乐器有琵琶、 三弦、唢呐以及胡琴一类的拉弦乐 器,器乐合奏形式也风格多样,如 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十番锣鼓、 苏南吹打等。著名的乐曲有《海青 拿天鹅》、《十面埋伏》等。
在音乐科学与音乐理论方面的重 大成就:
朱载堉——明代乐律学家、历数学 家,首创“新法密律”。著有《乐 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 质疑辨惑》等。
8.九里山大战,这段音乐是整个乐 曲的最高潮,运用了多种琵琶演奏 技巧和手法,描写了古战场上千军 万马来回追逐厮杀的激战场面。
第三部分:战斗结束 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 两段描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自杀。
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三段描写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情 景。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 品中的优秀代表作,乐曲内容的 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 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书面作业
名词解释
(鼓词、弹词、牌子曲、昆曲、朱载堉)
简答题
1、明初的四大声腔? 2、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特点?
《溪山琴况》——徐上瀛著,是一
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艺术理论 的美学专著,为后人研究、借鉴与吸 收古琴演奏技巧和审美思想提供了较 完整的理论。
《神奇秘谱》 明代朱权编,我国最早
的琴曲集,分上中下三卷,是研究古琴 音乐的重要曲谱。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清代
王允禄等编,是一部研究南北音乐较为 丰富的曲谱。

中国古代音乐史之明清时代

中国古代音乐史之明清时代

中国古代音乐史之明清时代中国古代音乐史之明清时代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渐趋衰落时期。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为市民音乐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

一.戏曲音乐戏曲音乐在明代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戏曲音乐的繁荣,使明清音乐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一)四大声腔的兴起宋元时期北方盛行的杂剧,其地位被南方的南戏所代替。

它吸取了北曲的音乐成分。

在音乐方面形成了南北合流的想象。

南曲结合地方方言形成了不同的声腔,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1.2.海盐腔海盐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

1465年---1487年在当地盛行。

海盐腔为曲牌联套结构。

行当分为生、旦、净、末。

南戏中共有三种职能;(1)开场时介绍剧情梗概和剧本主题。

(2)滑稽调笑。

(3)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人物。

2.余姚腔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一带。

为曲牌联逃体。

要就行于民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一带。

为曲牌联逃体。

主要就行于民间。

明末以后,余姚腔衰落。

3. 戈阳腔戈阳腔,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吸收北曲唱腔,逐渐演变成了戈阳腔。

它的唱腔结构,也属于曲牌联套体。

戈阳腔的流行,子元末明初至中叶,遍布于安徽、福建等地,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戏曲声腔之一。

4.昆山腔元末明初已经形成。

是明代戏曲声腔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南曲声腔。

其产生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形成期;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音乐家的改进产生了昆山腔。

2)发展期;在保持原来昆山腔风格的同时,改革。

建立了昆山体系,水磨调。

改革后的昆山腔,在音乐风格上,轻柔婉转。

在伴奏方面,以笛为主等多种乐器组成的乐队形式。

(二)乱弹的兴起与花雅之争乱弹是指昆山腔之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包括京腔、秦腔、梆子腔等戏曲声腔。

当时的戏曲舞台,发生了花雅对峙的局面。

(三)乱弹声腔系统的发展明清时期戏曲音乐的发展,形成了四大声腔系统。

汉族小调的简介

汉族小调的简介

汉族小调的简介汉族小调的种类小调的数量多,流传面广,传唱中的情况较复杂,至今缺乏统一认同的分类法。

宋大能著《民间歌曲概论》中主要按内容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中主要按音乐特征将小调分为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哭调、叫卖调、吟诗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将小调分为三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此类小调历史悠久,流传面广,经过较大程度的艺术加工,较为定型。

同一曲调的变体较多,有的为曲艺、戏曲和民族乐器吸收,演变成特定的曲牌。

(1)孟姜女调此类小调遍布中国城乡,擅长表现哀怨之情,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的四句体单乐段,每句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

常见的变体民歌有南方《月儿弯弯照九州》、《哭七七》、《梳妆台》等;北方有《十杯酒》、《摇篮曲》等;曲艺中有[四川清音]的《长城调》、[苏州评弹]中的《十二月花名》、[湖南丝弦]的《四平调》等。

江苏的《孟姜女》,曲调以级进与环绕进行为主,婉转柔美,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

《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词源于南宋建炎年间江南民歌《月子弯弯照几州》,歌词历经千百年,因其内涵的深刻为人民所认同;作为《孟姜女调》的变体后,更成为旧时代街头卖唱艺人的生活写照,凄婉的歌声催人泪下。

《摇篮曲》也是《孟姜女调》的变体,该曲流传在东北,本已带有东北音乐的刚健色彩,配上新词后,更成为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歌曲。

(2)鲜花调此类小调历史上见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编的《缀白裘》中记录的三段歌词(无谱),道光十七年贮香老人编的《小慧集》中附有萧卿老人用工尺谱记的曲调,自清至今流传面广,变体较多。

其曲调抒情柔美,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

它的曲体结构较特殊,前半部分为两个呼应性乐句,第一句是一对重复的短句,停在“徵”音上,第二句停在宫音,都是四小节;后半部分第三和第四句紧密接成一个尾部带拖腔的八小节,终止在“徵”音,与前半部分相呼应。

中国历朝历代音乐作品特征风格

中国历朝历代音乐作品特征风格

远古先秦: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几十万年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氏族公社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阶段。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都发现有远古人们活动的遗迹,但其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

各种类型的文化在每个历史阶段存在和延续的时间,有先有后,有长有短,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大致说来属于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它们的音乐遗物证明,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最早发祥地。

约五千年前,各个氏族部落先后进入氏族社会晚期,音乐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

属于这个时期的龙山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乐器皆可为证。

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了原始音乐。

从现存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溶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

我国古书所载“百兽率舞”与“奋五谷”等传说均说明它们与先民们的祭祀、狩猎、畜牧、耕种生活有关。

各个文化遗存地区出土有原始乐器,如陶埙、用禽兽肢骨制成的“骨笛”、陶角、鼍鼓及陶铎等。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创建了一系列制度。

在音乐方面,将“六国之乐”集中于咸阳宫中,大力提倡百戏与传统巫乐,并为此设立专门机构“乐府”,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所贡献。

然而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暴虐的君王,对人民极端残酷,所以仅存在十五个春秋,就被秦末农民革命的洪流所淹没。

继秦而起的西汉王朝,接受了秦朝覆灭的教训,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政策,积累了较多的社会财富,至汉武帝时代(前140—前87),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年代。

灿烂的汉文化——以乐府为代表的汉代音乐就孕育成长在这个时代。

在乐府里,既有浪漫、神奇的传统巫乐——郊祀乐、房中乐;又有洋溢着现实情志,来自各地的相和歌、鼓吹、百戏和西南、西北各地、各族民间音乐,它们得到广泛交流与提高,并在相和歌基础上产生了艺术性很高的大型乐曲——相和大曲与但曲。

中国音乐史4明清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史4明清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史明清时期的音乐主讲人:郭倩倩1.音乐概况2.说唱音乐的发展(曲艺)3.民间歌曲和民间歌舞4.戏曲5.器乐6.音乐理论7.乐律学明清时期的音乐讲义位置P104明清时期的音乐1.音乐概况2.说唱音乐的发展(曲艺)3.民间歌曲和民间歌舞4.戏曲5.器乐6.音乐理论7.乐律学音乐概况1、音乐作品思想性、斗争性加强了,反映面更广,形式更加多样2、由于明清疆域的扩大和稳定,使得边去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练习更加紧密。

3、专业性音乐艺术活动更进一步冲出了宫廷的范围4、宫廷音乐越来越萎缩,传统音乐中的说唱、民歌、戏曲、歌舞音乐、器乐五大类均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

1.音乐概况2.说唱音乐的发展(曲艺)3.民间歌曲和民间歌舞4.戏曲5.器乐6.音乐理论7.乐律学说唱音乐继承宋元曲艺发展创新,他们在音乐上都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1.从特点上面来看:弹词、鼓词、道情、琴书、牌子曲、走唱、板诵、杂曲2.从音乐形态上看:曲牌体、板腔体3.从说与唱的结合来看: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说有唱一、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弹词(南词)弹词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南方的一种板腔体的曲艺。

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或三弦。

表演人数:1~4人不等表演形式:自弹自唱、坐唱形式1、清代前期:弹词多为长篇说唱,演唱者自弹三弦。

《珍珠塔》《再生缘》《玉蜻蜓》2、清中期: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在唱腔上有独创,分别称为“陈调”“俞调”“马调”——老三调陈调苍凉粗犷;俞调柔婉细腻;马调爽利清劲。

3、清代后期:长篇弹词渐衰,而代以中篇或短篇。

弹词的发展鼓词唱艺术。

自击鼓板说唱,无乐器伴奏主要流派有“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落亭大鼓”“西河大鼓”道情始于南宋曲艺,用渔鼓、简板伴奏,宣扬道家思想,明清时与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湖南渔鼓…. …多种形式。

•一、说唱音乐(曲艺音乐)琴书明清时曲艺的一种,一般以唱为主,说为辅,均用当地方言。

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下).doc

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下).doc

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下)(上接《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上)》)四、戏曲音乐(一)四大声腔明代时期受南曲、北曲交融的影响和启发,各地方的声腔得到很快的发展,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四大声腔,它们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1.海盐腔:产生于着竟海盐,采用的是南北通行的官语,故而受到两京人的欢迎。

海盐腔的演唱风格细腻柔婉,海盐腔在明代前期是一种无管弦伴奏的清唱形式。

2.余姚腔:是浙江余姚、慈溪一带的戏文子弟创立的一种声腔,明初时已广为流行。

3.弋阳腔:源于江西弋阳,弋阳腔唱腔灵活自由。

4.昆山腔:发展时间最长,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昆山腔字少腔多、清柔婉转的。

(二)梆子腔梆子腔又名秦腔,因用枣梆子击节伴奏而得名,是在北方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多个剧种,后向东演变成梆子腔剧种,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演变出各种声腔系统,梆子腔是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它不是以曲牌更替来变化曲调,而是通过板宫的变化的结构方法,它以一个基本曲调做各种节奏速度的板化,如散板,流水板,一板三演,一板一演等来创造成不同的音乐形象和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梆子腔演奏时,板子,梆子击节造成强烈的节奏感,主旋乐器,板胡很浓厚的色彩性及极强的表现力,无论是表达欢乐时情感的“花音”(也叫“欢音”)还有表达悲哀情调的哭音(苦音)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三)皮黄腔皮黄腔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相结合的产物。

并由此得名,西皮起源于秦腔,是在弋阳腔的传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般的说就声腔模式而言,西皮腔自由、流畅、明朗,常用于喜悦、激动、高亢的情绪,二黄深沉、柔和,常用于表现回忆、沉思、感叹、悲愤的情绪,两者的主要乐器板胡,采用不用定弦法,对两种声腔构成不同色彩对比有一定作用,皮黄腔风靡京城,为京剧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歌舞音乐(一)秧歌秧歌的最初形成与农民的耕作劳动有直接关系,其曲调来源多为插秧时所唱歌曲,后来人们在表演过程中或与说唱故事或与舞蹈等结合,成为每年正月举办的表演节目,秧歌的历程经理了三个阶段,即从劳动生活的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步向小戏过度,秧歌经过地区不同,而各有特色。

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及其演变

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及其演变

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及其演变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传统音乐经历了很多变革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及其演变。

一、背景介绍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中央集权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对于音乐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文化传统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传统音乐的演变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类。

1、宫廷音乐宫廷音乐是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由皇家乐师演奏的宫廷音乐。

这种音乐既体现了皇家尊严和威严,又充满了温婉和优美的感觉。

它的演奏形式非常严格,每一位乐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参与演奏。

宫廷音乐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很多的演变。

在明代,它主要是以管弦乐为主,演奏形式非常繁琐。

到了清代,传统划分的音乐中,乐曲数量更多,种类更加丰富,演奏形式也更加注重音乐的美感。

2、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指的是明清时期百姓中演唱、伴奏流传的音乐,它包括民间戏曲、弦乐、唢呐等。

民间音乐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很多的演变。

在明代,民间音乐主要是以古琴、琵琶等乐器为主。

而到了清代,包括湖南著名的花鼓戏、四川的川剧等,民间戏曲普及性到了新高度。

三、传统音乐的特点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有很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了解中华传统音乐及其文化含义比较重要。

1、注重节奏与韵律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注重节奏和韵律。

在乐曲演奏中,乐师们要精准地把握节奏和韵律,保证音乐的整齐有序。

2、强调音乐情感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强调音乐的情感表现。

在演奏中,乐师们不仅仅注重乐曲的技巧,更要求在演奏过程中能够表现出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3、注重传统文化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音乐中,乐曲走向和演奏方式都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传统要素,深深地体现了古代中华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精髓。

宋元明清音乐欣赏

宋元明清音乐欣赏

乐器
一、拉弦乐器 嵇琴
二、弹拨乐器 三弦、火不思
三、键盘乐器
明清时期的音乐 (1369-1840)
曲艺音乐的发展
一、鼓词类 演唱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加上 其他的伴奏乐器一同演奏。 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
二、弹词类 弹词的演唱形式一般为自弹自唱,有 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 三人的“三档”,表演时采用坐唱的 形式。
歌曲艺术形式
唱赚 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表现形式: 歌者一人击鼓演唱,一人拍板,一人 吹笛。
说唱音乐
一、鼓子词 以唱歌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 特点是一个节目只用一个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 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分两段:艳段和正 杂剧。 二、元杂剧 角色:旦、末、净、杂 表演:曲、宾白、科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
戏曲音乐的发展
几大声腔 1.海盐腔 2.余姚腔 3.弋阳腔 4.昆山腔 5.梆子腔 6.皮黄腔
曲宾白科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乐器一拉弦乐器嵇琴二弹拨乐器三弦火不思三键盘乐器明清时期的音乐13691840曲艺音乐的发展一鼓词类演唱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加上其他的伴奏乐器一同演奏
宋元时期的音乐(960-1368)
背景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多 去后周政权,建立宋朝;1368年,明 太祖朱元璋率起义军灭元称帝。元朝 灭亡。我国宋元时期的封建社会,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 大变革,从而直接导致这一时期的音 乐,具有与前不同的、鲜明的时代特 征。

明清时期的音乐艺术和民间乐器

明清时期的音乐艺术和民间乐器

明清时期的音乐艺术和民间乐器从古代到现代,音乐一直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中国古代,音乐更是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紧密相连。

在明清时期,中国音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音乐,还有着极为独特的民间乐器。

一、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以宫庭乐舞为主,是为皇帝和宫廷贵族所欣赏的音乐,又称“御乐”。

它是中国音乐史中最为发达的音乐形式之一,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艺术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曲目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官乐、宫调、徽调以及雅乐等都是代表性的音乐形式。

官乐是宫廷中最高雅、尊贵的乐曲。

它演奏的乐器以丝、竹、梆子等为主,演奏的乐器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锣”,现今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页。

宫调乐曲则以笛、箫、琵琶、琴等为主要乐器,曲式多为小调。

宫调以欣赏性为主,并非一种舞蹈乐曲,其中,以“广陵散”最为著名。

徽调音乐则以琵琶、三弦和柳琴为主,曲调婉转柔美,情感细腻而深沉,以“阳春白雪”最为著名。

雅乐是宫廷雅乐的简称,其乐曲与器乐多由五音合成。

雅乐是明清宫廷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严谨的演奏艺术、庄重的节奏以及华丽的表演场面,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二、明清时期的民间乐器民间音乐在明清时期也是十分繁荣的,各地民间乐器也是千姿百态。

在流传的乐器之中,如北方的唢呐、中南部地区的笙、洞箫、南方的二胡、柳琴、三弦、口弦等皆是重要的代表。

唢呐是中国最特殊的双簧管,独特的嗓音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声音”。

洞箫是一种口琴,其外观只有十厘米长,外穴三个,而内里有数十个音孔,发音的音色清澈悠扬,便是极为独特的一种体验。

二胡以及柳琴、三弦、口弦等民间弦乐器,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咿咿呀呀的音色,仿佛人们的内心世界正在上演。

正因为各类乐器的丰富多彩,明清时期的民间音乐更显独特和多样。

而这些乐器的传承也得到了众多音乐家的努力和推广,成为刻印在中华文化史册上的瑰宝。

三、结语总结来看,明清时期的音乐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文化的丰富也为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明清时期的民歌和小曲

明清时期的民歌和小曲

明清时期的民歌和⼩曲 民歌是劳动⼈民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的⼀种艺术形式,也是他们在⽇常⽣活、⽣产劳动与现实⽃争中的有⼒武器。

明清时代各族⼈民创造了种种不同形式的民歌,例如北京郊区农民的“插秧歌”、“桔埠⽔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四川邛州农民的“秧歌”(明《邛州志》),江南吴地的“⼭歌”(明·冯梦龙《⼭歌》)、棹歌(清·王奕《词谱》),湖南衡⼭的“采茶歌”(清·刘献廷《⼴阳杂记》),⼴东潮州的“秧歌”,南雄、长乐等地妇⼥中秋拜⽉时唱的“踏⽉歌”、“⽉歌”(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西僮族的“痕花歌”(明·邝露《⾚雅》),侗族的琵琶歌(明·⽥汝成《炎徼纪闻》等等。

这些民歌由于各地地理环境、⼈民习俗、语⾔的不同,各有不同的风格与特⾊,⽽且都完美地反映了⼈民的思想要求,有着强烈的战⽃精神与浓郁的⽣活⽓息。

所以使明清统治者⼤为恐慌,例如清代的律典中的《刑律杂犯》就规定“凡有狂妄之徒,因事造⾔,捏成歌曲,沿街唱和,以及鄙俚亵慢之词刊刻传播者,内外各地⽅宫及时察拏”。

然⽽这些措施并不能把⼈民群众的嘴封住。

他们照样在⽣活劳动与现实⽃争的烈⽕中创作了许多揭露封建统治制度的罪恶与歌颂⼈民起义⽃争的民歌,例如明谈迁《枣林杂俎》⾥记载的⼀⾸明代民歌: 富阳江之鱼,富阳江之茶,鱼肥卖我⼦,茶⾹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考掠⽆完肤。

它说明在明代官府的残酷剥削下,即使是丰收的年头,农民也不能逃避卖⼉鬻⼥、家破⼈亡的惨剧。

⾄于遭到天灾时,其惨状更不⽤说了。

⼜如《明季北略》记载的⼀⾸明末民歌: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民歌就反映了明末⼈民盼望李⾃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早⽇到来的迫切⼼情。

⼜如清代民歌《于七抗清⼗⼆⽉》: 此曲歌颂了清初(1618—1662年)⼭东栖霞县唐家泊村⼈于七,领导起义农民英勇抗击清军的⽃争。

汉族音乐发展史

汉族音乐发展史

汉族⾳乐发展史汉族是有⾳乐传统的民族,汉族⾳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

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

汉唐盛世,汉族⾳乐以歌舞⾳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乐为主。

当今世界公认的⾳乐律制,如五度相⽣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世界⾳乐理论之轴⼼。

1.先秦⾳乐先秦乐器,以磬和钟最有特⾊。

磬⽤⽯磨制⽽成,钟⽤青铜铸造⽽成,有钮钟、甬钟、钲等形式。

磬有特磬(单磬)与编磬(组磬),钟亦有特钟(单钟),各悬于⽊架上,⽤⽊槌击之发声。

⼜有琴、瑟,传说为伏羲⽒发明,以桐⽊作体,绳丝为弦,瑟弦数25,琴弦数10或5。

秦⼈损瑟弦之半,造为秦筝,流传⾄今。

⼜有筑,是⽤⽵尺敲击发⾳的弦乐器。

青铜乐器还有商代铜⿎(湖北崇阳出⼟)、铎、铙、铃为击乐器。

⼜有埙,⽤陶⼟烧制⽽成,吹奏乐器还有排箫、笙、笛等。

乐律的制定,传说在黄帝之世,传说不可尽信。

但⾄公元前7世纪,汉族已制定乐律,其计算乐律的“三分损益法” 载于《管⼦·地员篇》。

⾳乐家们还认为,三分损益制定乐津,实⾏应依弦长⽽⾮依管长。

古乐以五声⾳阶为主,周代出现七声⾳阶(加变官、变徵相当于47),战国时已有旋宫的理论,调式运⽤也很普遍。

先秦乐曲有四类:(1)⼤型古典乐舞曲,如《⼤韶》、《⼤武》等;(2)⼩舞曲,如《⽻舞》、《皇舞》、《旄舞》、《⼲舞》、《⼈舞》等;(3)器乐曲,如笙曲《南陔》、琴曲《⾼⼭》、《流⽔》等;(4)歌谣曲,如《诗经》、《楚辞》,每⾸诗当时都有曲谱,可合弦⽽歌之。

2.汉唐⾳乐从汉朝到唐朝,汉族与兄弟民族⼴泛开展⽂化交流,汉族歌舞⾳乐发展臻于极盛。

汉代出现国家设⽴的⾳乐机构——乐府,由它收集整理的乐府诗,都有曲调可歌。

汉代北⽅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帮腔)、《相和歌》(有管弦伴奏及打节拍的乐器)。

《相和歌》的最⾼形式为歌舞⼤曲,称为《相和⼤曲》,由多节歌舞及插曲《艳》、《趋》、《乱》组成。

元明清时期的戏曲与音乐

元明清时期的戏曲与音乐

元明清时期的戏曲与音乐引言中国历史上的元、明和清朝是戏曲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些时期,戏曲和音乐不仅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和音乐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元代的戏曲和音乐元代是中国历史上蒙古人建立的一个朝代,也是戏曲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元代戏曲艺术主要有“元杂剧”和“元话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元曲选》。

元杂剧是一种集合了歌唱、舞蹈和表演于一体的戏曲形式,以其豪华的景物、精美的服饰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元话本则是一种以说唱方式表演的小说剧本,通过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元代,戏曲音乐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元曲的音乐形式多样,常以民间民谣或民间乐曲为基础,融合了汉族和蒙古族的文化元素。

元曲的音乐节奏明快活泼,旋律优美动人,以其独特的音韵效果和情感表达方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文化时期,也是戏曲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明代,戏曲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经典的剧种,如京剧、昆曲、评剧等。

京剧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最重要和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精湛的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京剧融合了汉族、满族、蒙古族和回族的元素,其演唱、表演、舞蹈和化装等方面都极为讲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昆曲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南方地区。

它的音乐以悠扬婉转、细腻动人为特点,常常以古代诗词为歌词,歌唱方式细腻而富有表现力。

昆曲在明代达到了巅峰,被誉为“百花之王”,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评剧则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

评剧以说唱和念白为主要表现方式,音乐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演员通过含蓄的表演和语言来传递情感,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展现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在明朝,戏曲音乐经历了重大变革和创新。

明清音乐发展总结

明清音乐发展总结

明清音乐发展总结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音乐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

本文将从明清音乐的特点、演奏形式以及音乐家的贡献等方面,对明清音乐进行总结。

明清音乐的特点在明清时期的音乐中,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明清音乐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强调音乐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次,明清音乐在调式和曲调上,更加注重音律和旋律的美感。

以清乐为例,它具有明快、优雅、庄重的特点,曲调优美婉转,给人以高雅静谧之感。

此外,明清音乐中的乐器运用也相当丰富。

除了传统的琴、瑟、箫、笛等乐器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乐器。

例如,明代的曲笛和中国式巴洛克风琴等。

这些乐器的运用丰富了音乐表现手法,使得明清音乐具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声音效果。

明清音乐的演奏形式明清音乐的演奏形式主要有剧场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三种。

1.剧场音乐:明清时期的剧场音乐主要以京剧和越剧为代表。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性表演形式之一,它结合了歌唱、舞蹈和动作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越剧则是江浙一带的地方戏曲,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而闻名。

2.宫廷音乐:宫廷音乐主要是在皇帝和贵族聚会或重要仪式上演奏的音乐。

明清时期,宫廷音乐成为了一种具有严格规范的艺术形式,涵盖了歌、舞、器乐等方面。

宫廷音乐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极高赞誉,许多音乐名篇便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3.民间音乐:明清时期,民间音乐在百姓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它通常以各种民间曲艺形式表现出来,如曲调优美的山歌、悲欢交替的花灯戏曲等。

明清音乐的音乐家贡献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音乐家,他们对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音乐家:1.杜君实:明代著名音乐家,他是古琴演奏家和音乐理论家。

他致力于古琴雅音的研究与传承,为明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周大成:明代音乐家,擅长演奏笛子和琵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 魏晋以来传统律学发展的两条路线
❖ 沿着附会历数—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 ❖ 沿着便于旋宫转调具有实际意义的——何承
天的“新律” 这种新律与十二平均律相比较,最大相差不 到半音的十分之一。解决了“三分损益法” 所解决不了的“旋相为宫”问题。 ❖ 荀勖的“笛律” ❖ 纯律
❖ 课后习题
作业
清商乐形成背景
❖ 公元4世纪,随着国家政治中心南移,北方 音乐文化也随之流入江南,并把汉、魏以来 的相和歌、相和大曲与江南流行的吴歌、西 曲等民间音乐相结合,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 的音乐风格与形式——“清商乐”。
❖ 定义
清商乐包含的内容
❖ “中原旧曲”,即东晋和宋、齐所存的相和诸 曲。
❖ 在南方新兴经济发展条件下,与东晋南迁所传 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歌、西曲。
❖ 中原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流
乐器
❖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节奏性强的利于舞蹈的 乐器。
1、吹管乐器 2、打击乐器 3、弹拨乐器 秦琵琶、汉琵琶、秦汉子在魏晋时因阮咸善 弹此器,被称作阮咸,即后世的阮。其由西 域传来。同时出现了由国外传入的,与汉琵 琶形制迥异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 七弦琴及其音乐
❖ 出现了解说琴曲标题的古琴艺术重要专著 《琴操》
1、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 2、音乐的本体是“和” 3、人的情感哀乐是人心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4、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与《乐记》观点不 同)
❖ 音乐文化交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歌舞伎乐的交流 具体包括:天竺乐、龟兹乐、西凉乐、疏勒 乐、安国乐、高昌乐、高丽乐、康国乐
❖ 乐器、乐曲的交流
❖ 西域佛教及佛教曲的传入
百戏中的乐舞类别 建鼓舞 踏鼓舞 七盘舞 七盘是一种泛指,盘、鼓的多少是据舞者舞技而定。 长袖舞 巾 舞 汉代著名的杂舞之一,也叫公莫舞 剑 舞 刀剑是战斗的武器,又是表演的舞器。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艺术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艺术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艺术传统音乐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宋元明清时期,正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凭借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形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唐代音乐艺术唐代的音乐艺术,呈现出繁盛和多样化的特征。

唐代的宫廷音乐主要由太乐署管理,太乐署亦成为全国性的音乐教育机构。

唐朝的音乐以器乐和声乐为主,特别是古琴、笛子和竹笛这些乐器,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器乐类型。

唐代的乐曲以《高山流水》、《广陵散》这些古曲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代音韵。

宋代音乐艺术宋代的音乐艺术,在唐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宋代的文化氛围比唐代更加精湛和细腻。

宋代的音乐艺术,以南曲和北曲为主要演奏形式,其中南曲以江西、浙江等地区的音乐为代表,北曲则以河南、山东等地的音乐为代表。

宋代的古琴演奏中,以清曲派和浙派的演奏风格最为出色,这两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郑之珍和李之藻。

元代音乐艺术元代的音乐艺术,将唐宋时期的音乐文化不断吸收和发扬光大。

元代的音乐艺术以中亚、东欧等外部文化的影响为主,同时汉族音乐文化在其中依旧占有重要位置。

元代的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锣鼓、雅乐和器乐三种形式。

元代器乐的代表曲目有《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

此外,元朝的“音律派”所创立的《正宫集曲》、《神奇管弦》等集曲,也被视为中国音乐史上代表性的文艺作品。

明代音乐艺术明代时期的音乐艺术,在整体上沿袭前朝,但也有自己的特征。

明代的宫廷音乐主要由内官管控,内官一方面负责乐律演练,一方面参与演奏。

明代的音乐艺术形式以“宫廷音乐”和“地方音乐”为主。

明代的宫廷音乐重视想象和意境,形成了“意境丰腴,异彩纷呈”的特点。

明代的地方音乐以民间雅乐为代表,像玉韵会、广东珍琴曲等,成为明代的传统文化瑰宝。

清代音乐艺术清代的音乐艺术,从元明两代的音乐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清朝并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疏远音乐,而是重视音乐的承传和发展。

元明清三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

元明清三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

元明清三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三个朝代。

这三个朝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也各有特点。

本文将分别从音乐与戏曲两个方面,介绍元明清三代的艺术特色。

一、元代音乐与戏曲艺术元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受到蒙古族的影响较大。

在元代的音乐中,北方民歌的影响非常显著。

元代的民歌有着朴实无华,感人至深的风格。

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茉莉花》、《二泉映月》等,至今仍经久不衰。

在元代的戏曲艺术方面,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以唱、念、做、打、舞相结合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演艺和蒙古民族的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有《汉宫秋》、《窦娥冤》等。

二、明代音乐与戏曲艺术明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代表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

明代的音乐风格受到南方音乐的影响。

南方音乐以琴、瑟、箫、笛等乐器为主,清新典雅,婉转动人。

明代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太湖船》、《阳春白雪》等。

在明代的戏曲艺术方面,脱颖而出的是京剧。

京剧是一种以唱、念、做、打、舞相结合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汉族戏曲、南戏、西安鼓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京剧的代表作品有《长生殿》、《霸王别姬》等。

三、清代音乐与戏曲艺术清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受到满族和汉族的影响,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

清代的音乐以器乐为主,乐器有琴、瑶、管、箫等。

清代的音乐以明丽、清新、高雅的音色著称。

清代的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平湖秋月》、《清平乐》等。

在清代的戏曲艺术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豫剧。

豫剧是一种以唱、念、做、打、舞相结合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河南豫剧,后传到北京和上海,演变出独特的风格。

豫剧的代表作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等。

总结元、明、清三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各有特色。

元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受到蒙古族的影响,以杂剧和北方民歌为主;明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代表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以南方音乐和京剧为主;清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受到满族和汉族的影响,以器乐和豫剧为主。

元朝的音乐传统

元朝的音乐传统

元朝的音乐传统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不仅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而且在音乐传统领域亦有其独特的贡献。

元朝的音乐传统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特色的综合体,吸收了来自于蒙古、汉、西亚和中亚等地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元朝音乐风格。

一、音乐分类及特点元朝的音乐广泛地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别。

宫廷音乐主要供皇帝和贵族享受,而民间音乐则是广泛传播于民间百姓之间。

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两类音乐共同的特点是都受到了西亚和中亚音乐的深刻影响。

在宫廷音乐方面,元朝吸纳了蒙古、回鹘等民族音乐元素,形成了奏乐、鸣乐和舞乐三大特色。

奏乐是以宫廷乐师在重要场合为皇帝演奏的一种宫廷音乐形式,乐师奏乐时会运用琴、笛、筝等乐器,以及声乐来演绎。

鸣乐是宫廷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形式,常常以打击乐器为主,给人以庄重和威严的感觉。

舞乐是元朝宫廷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音乐形式,艺人们会根据舞蹈的风格来选取相应的乐曲,以弥补舞蹈表演的不足。

民间音乐方面,元朝吸收了汉族音乐和蒙古音乐的特点,形成了以曲艺为主的音乐形式。

曲艺是一种将歌唱、乐器演奏、舞蹈和说唱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元朝的曲艺丰富多样,不仅有以叙事为主的腔调曲艺,还有以戏剧表演为主的曲艺形式。

二、音乐乐器元朝的音乐乐器也是一大特色,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乐器元素。

在宫廷音乐中,常见的乐器有筝、琵琶、笛子、锣、鼓等。

元朝乐器制作工艺发达,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民间音乐中,提琴、唢呐、笛子等乐器是比较常见的,各地的民族音乐也会有使用特色的乐器。

三、影响和传承元朝的音乐传统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音乐,特别是宫廷音乐,奠定了明、清两朝的音乐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音乐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对明清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在形式和演奏技巧上都与元朝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七讲 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文化

第七讲  明清时期的传统音乐文化

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
明 清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特 点
《窦娥冤· 斩窦》 《窦娥冤》全剧分为四折。表 现了窦娥对元政权黑暗统治的控诉 和对自己无辜蒙冤的慷慨陈词。曲 调悲壮、凄婉。
《窦娥冤》书影
关汉卿
《窦娥冤· 斩窦》片断:
明 清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特 点
明 清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特 点
欣赏《九宫大成》<风雨像生货郎旦>[九转货郎儿] 四转 五转 六转(唱段)
明 清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特 点
诸宫调 诸宫调又叫诸般宫调,是北宋汴梁勾栏艺人孔 三传创造的一种说唱音乐艺术类型。由不同宫调 的只曲与套曲联成的大型套曲。 音调来源:唐代大曲、曲子及当时北方的流行 民间俗乐。 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内容多 为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 说唱者击鼓,他人用拍板、笛伴奏。 现存金中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代表 作品。 欣赏:《诸宫调董解元西厢· 凭栏人缠令》[美 中美][大圣乐]
2、 皮簧腔
皮簧腔是以西皮(北路)与二簧(南路)两种声腔合成 的声腔系统。道光年间,在楚调皮黄与徽调二簧的基础上, 吸收了昆腔、四平腔、梆子腔、高腔的有益因素加以革新, 由此产生了影响全国的剧种——京剧
明 清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特 点
散曲
在杂剧、南戏盛行以后,元代知识分子利用其只曲 与套曲的形式创作的一种艺术歌曲。 元散曲与杂剧形式相同,但是内容不同,主要用于 抒情、写景、叙事并且采用清唱形式。内容具有地方 特色、口语化、通俗易懂、又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Fra bibliotek2、梆子腔
梆子腔早也称秦腔,流行于山西、陕西、甘肃一 带,它是一种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音乐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什么样
>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

元代戏曲称为“元曲”,有杂剧与散曲之分。

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

其中,单个乐曲称小令,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

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

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传奇》音乐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大声腔。

其名声显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则在宋、元两朝。

北方有《秦腔》,起于陕西,以枣树梆子为板,因称为《椰子腔》,音乐高亢激越。

又有《西秦腔》,起于甘肃,音乐苍凉深沉,后演变为《西皮调》。

《西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结合,分别形成《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

清初,有《二簧腔》,起于江西,传到安徽、湖北、广西。

又称为《湖广调》,或说因湖北黄冈、黄陂得名“二黄”,《西皮调》与《二簧腔》结合,形成《皮黄腔》,是徽剧与汉剧的戏曲音乐基础。

1870年,《皮黄腔》进入北京,形成《京剧》。

此后,以昆腔、高腔、梆子、皮黄、弦索等五大声腔系统为基础,结合各地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一些剧种音乐。

如《昆剧》、《徽剧》、《汉剧》、《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赣剧》等剧种。

说唱音乐以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最引人注目。

弹词用弹弦乐器琵琶、三
弦伴奏,以《苏州弹词》为代表。

清中叶,苏州弹词依曲调风格不同而分为陈调、俞调、马调。

著名艺人有陶贞怀、丘心如、陈瑞生、梁德绳、王周士、陈遇乾、俞秀生、马如飞、陆士珍、姚似璋、赵湘舟、王石泉等。

《鼓词》由演员,另有三弦、琵琶、四胡等弦乐器伴奏。

《鼓词》又称为《大鼓》,以冀中《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最早。

著名艺人有郝老凤、王小玉、马三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