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2e855857804d2b160b4ec0b3.png)
5.引流过程中,应严观察患侧呼吸音,和 必要时作胸部X线检查,了解引流后肺膨 胀情况。若引流后未达到肺完全膨胀,应 即时更换引流部位。引流液体的性质和量, 应详细记录,随时根据情况,作相应检查, 如细菌培养及药敏;乳糜定性等,然后作 进一步处理。
7.引流气体者,停止排气24小时后;胸腔 引流液24小时内少于100ml,则可拔除胸 腔引流管。拔管时,应先清洁皮肤,及引 流管近皮肤段,剪断固定丝线后,嘱病人 深吸气后摒住,以8层凡士林油纱布堵塞 伤口,迅速拔出引流管,并以宽胶布封贴 敷料,以免拔管后,外界空气漏入,再造 成气胸。
为防止气胸复发,拔管前胸腔内注射50% 葡萄糖40 ml加四环素0.5g,诱发胸腔内无 菌性炎症使胸膜渗出,脏、壁层粘连,此 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给予对 症处理,同时鼓励病人不断更换体位。
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 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 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 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切口以消毒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引流管必须垂 直于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压迫性坏死。 4.水封瓶为一广口玻璃瓶,以橡胶瓶塞密封瓶口,瓶塞 上穿过长、短各一两根玻璃管。长玻璃管一端,应与胸 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应在瓶内水面下2cm。引流瓶应 较胸膜腔低50-60cm。瓶内应放置消毒盐水或冷开水, 放入水后应作标记。根据引流瓶外的刻度(标记),可以 随时观察及记录引流量。每日应更换引流瓶内消毒水一 次。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若引流管通畅,则长玻璃管 内液面,随病人呼吸而上下波动。液面波动停止,则表 示引流管已被堵塞,或肺已完全膨胀。经常挤压胸腔引 流管,是一保证引流通畅的有效方法。
对无力咳嗽的病人,护士一手按压切口, 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 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
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5ee71f1a37f111f1855bdc.png)
出胸腔。 3.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
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 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 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 局限性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疼痛肿胀, 应做好止痛及宣教解释工作。 5.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 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 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精品课件
3.观察和记录 ①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体排出、
水柱波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② 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一般情况下
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
精品课件
4.预防感染 ①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② 每天更换引流瓶,记录24h引流量 ③ 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
及时更换 ④ 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 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 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肺扣打。
精品课件
并发症3:复张性肺水肿
原因: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 复张。
预防与处理: 1.立即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控制输液速度 2.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
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 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 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体溢出。
4.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
精品课件
并发症2:引流管阻塞
原因: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 血块或脓块堵塞。
预防与处理: 1.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0fe0526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b.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 妥善固定水封瓶,防止被踢到或抬高,其中 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并始终保持直立, ※搬动病人前,需先夹闭引流管,将引流管放在 病床上以利于搬运,搬运后,先把引流瓶低于 胸腔的位置,再开放引流管开关,
谢谢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排除胸膜腔内积液 排除胸膜腔内积气 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
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 瘘等.
适应征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 血胸 脓胸 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
引流的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液 或积气形成高压时, 胸膜腔内的液体或 气体可排至引流瓶 内.
※ ②如胸腔闭式引流引出血性液体≥200ml/h,持续 2~3h以上,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症状时,应 作好输血及再次手术的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5、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 引流管脱落,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 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 新的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 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疼痛 原因: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感或
压迫神经等引起的, 护理: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遵医嘱
使用止痛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4、肺不张 原因: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
引流不畅所致, 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咳嗽咳痰,避
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吹气球锻炼肺功 能,便有利于肺部扩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以利于引流液排出及肺部扩张,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https://img.taocdn.com/s3/m/8eec99542b160b4e767fcfc9.png)
【护理】
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长管液下2—3cm,接头固定,预防感染。 更 换或倾倒时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并做好标 记。 5、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 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 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问答】
5、某气胸病人作插管闭式引流术后,气体源 源不断从水封瓶溢出,数量持久不减少,应 想到哪些原因? 答:①如为胸外伤病人,可能有较大的 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②如是自发性气胸, 可能有小支气管与胸膜腔相通;③如插管处 的胸壁切口较大或皮肤缝合不严,吸气时空 气可从管周进入胸腔,呼气时由管内排出。
【问答】
6、某气胸病人原来没有皮下气肿,插管引流 后出现大量皮下气肿,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 如何处理? 答:这种情况大多由于:①引流管欠通 畅;②插管部位皮肤缝合严密,但肋间软组 织和插管之间有较大空隙,空气由管周逸入 皮下。处理办法:弄通引流管,缝合肋间软 组织消除与插管之间的空隙,或置新插管。
【负压吸引装置】
双瓶连接及调压方法 1、按常规将胸腔引流管接引流瓶,此瓶为引流液收 集瓶,瓶中装生理盐水500 ml ,长管的一端与病人胸 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埋入水中2~3 cm ,瓶塞上的1 根短管用像胶管与另1 个瓶子短管相连,第3根管用 塞子堵住,使此瓶为密闭状态。另1 个瓶子作为吸引 调压瓶,瓶塞上的1 个短管与收集瓶上的短管相连接, 另1 根短管接负压吸引系统,剩下1 根长管的一端浸 入水中,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此管为压力调节管。 2、一般调节负压0. 98~1. 47 kPa ,即调压瓶中的 长管水柱高10~15 cm 。此管水柱的深 度代表所给的负压值,如长管水柱为10 cm ,所给的 负压值为10 cmH2O。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71518344fe4733687e21aa5f.png)
19:46
六、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的密闭
A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 管有无脱落。B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至4cm,并始终 保持直立。C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D搬运病人 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E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 流导管,病更换引流装置。F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 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 口,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A引流装置应保持无 菌。B保持胸壁引流口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 换。C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至100cm,以防瓶 内液体发流入胸膜腔。D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9:46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 1.气胸、血胸或脓胸需要持续排气、排血或 排脓者 • 2.切开胸膜腔者
19:46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
胸腔闭式引流的置入常在手术室进行,但在某些紧急情 况下,也可在急诊室或病室床旁安置 胸腔闭式引流的置入位置可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 果确定。液体多积聚于胸腔下部,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 之间第6至8肋间插管引流;气体多积聚在胸腔上部,常选 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脓胸常选在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用 于排液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管径1.5至2cm的 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而利于引流;用于排气的胸膜腔引 流管则选用质地较软、管径为1cm塑胶管,既能达到引流 的目的,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减轻疼痛。
19:46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三种:单瓶、 双瓶、三瓶。目前已有各种一次性使用的 塑料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被临床广泛使用。
19:46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1f71703d10a6f524ccbf85c5.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目的⑴引出胸膜腔内的积液和积气,纠正呼吸和循环障碍⑵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促使肺复张⑶消除残腔,预防胸膜腔感染二、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①气胸:中等量以上的气胸②大量胸腔积液:用穿刺抽吸方法一次难以抽吸净,需反复抽吸者③血胸:难以自行吸收或难以用穿刺抽吸法消除的血胸④脓胸:量较多,脓液粘稠或合并有器官、支气管瘘者⑤乳糜胸⑥开胸手术后多做胸腔闭式引流2、禁忌症①非胸腔内积气、积液,如肺大疱、肺囊肿等禁用②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相对禁忌症)③结核性脓胸,持续引流可导致引流管口长期不愈及混合感染(相对禁忌症)④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相对禁忌症)⑤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相对禁忌症)三、实施要点(一)术前准备1、查对患者,说明目的,并签知情同意书2、确定引流部位,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并进行胸部叩诊、听诊进一步证实,尤其是局限性包裹性积液引流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二)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体位2、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3遍,消毒范围为引流部位周围15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3、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4、在胸壁引流部位皮肤做一小切口(肋间切开插管法2-3cm、套管针置管法1-2cm)5、以中弯血管钳伸入切口,贴近肋骨上缘向深部逐渐分离6、肋间切开插管法以血管钳夹住胸腔闭式引流管经胸壁切口插入胸腔,插管深度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为宜,7、套管针置管法经套管针置入胸腔引流管,引流管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为宜8、紧密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9、术后整理用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10、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交待注意事项,洗手、记录四、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以消除患者顾虑2、术前正确检查、定位对于确定引流部位十分重要3、分离肋间组织时,血管钳要紧贴肋骨上缘,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4、留置在胸膜腔内的引流管长度一般应控制在3-4cm,不宜插入过深5、引流管接水封瓶后注意观察水柱波动情况、引流物的形状、有无出血及出血量6、大量气胸患者不宜排气过快,避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胸腔积液首次引流量不超过600ml7、拔出引流管时,应嘱咐患者吸气末屏住呼吸、右手迅速拔出引流管的同时左手立即以纱布覆盖伤口,避免空气进入胸腔8、严格无菌操作9、术中、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操作步骤及评分表(肋间切开插管法)科室:姓名:得分:操作步骤及评分表(套管针置管法)科室:姓名:得分:。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846e0fe6960590c69ec3769a.png)
胸腔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胸腔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 漏气。
套管针穿刺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灭菌;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病人血压平稳, 应取半卧位; ►鼓励病人咳嗽及深 呼吸运动; ►避免引流管受压、 折曲、阻塞。尤其病 人躺向插管侧,注意 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注意观察
►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 波动的幅度;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 颜色、性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 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 ,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 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 气和液体;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 后以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 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注意事项
►操作前必须进行辅助检查及体格检查; ►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完毕应听诊对比两肺呼吸音; ►观察水封瓶气泡逸出情况; ►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警惕复张性肺水肿,必 要时复查胸片。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 ►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 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 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 肿;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 间血管所致; ►胸腔感染:多由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 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62558db7360b4c2f3f642f.png)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胸腔闭式引流就是把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吸出体外而减轻胸腔压力,减轻液体与气体对心肺组织的压迫而康复。
我们首先来分析安置胸引流瓶前胸腔内的压力与变化:在安置胸胸闭式引流之前,胸腔内的压力有可能为1 正压、2 等大气压、3 负压。
分别讨论之。
1的情况,一般见于张力性气胸或者就是机械正压通气时,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压力在安置引流管后,理论上会变为引流瓶中深入液体深度水平的正压(病人未作呼吸或者咳嗽时,下同)。
2,3 的情况,安置胸闭式引流管后,胸腔内的压力基本上无变化。
当病人在安置胸引流管之后,做咳嗽或者就是深呼吸时,患侧肺扩张,胸腔内压力增加,超过水柱深入液面下的深度,胸内积存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而当咳嗽或者其她导致胸内压增加的动作结束后,肺回缩,由于胸内积存的气体或者液体排出,负压便形成了。
因此,胸闭式引流本身产生的胸内负压,就是来自肺的弹性回缩;如果持续漏气或者肺僵硬(无法在吸气或者咳嗽时扩张),负压也不能产生。
引流装置临床常见的有单瓶、双瓶、三瓶装置,目前已经有成品出现,就就是把这些结构集中到一个瓶子中,貌似就是单瓶,但内部结构有单腔、双腔、三腔等,需仔细鉴别,分述其基本原理如下:1、单瓶适合引流小量气胸,当呼气或咳嗽等胸腔压力大于3cm水柱(水封瓶里水位在3 cm左右)时,气体便排出;一般不用于引流积液,不能用于引流积液的原因就是随着水封瓶液面的增高,胸腔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排出液体。
(水封瓶:以水隔绝外界空气与胸腔的瓶子;如果水封瓶没水的话,当胸腔恢复负压的时候,外界气体就会进入,所以要放水,但又不便过多,通常3-4cm,太多的话气体与液体不容易排出)。
2、双瓶双瓶就既可以引流积液又可以引流气体,水封瓶引流积液的压力来自于胸水的重力,排气的动力还就是来自于胸腔的正压或接负压吸引器;双瓶的缺点就是直接接负压引流器的话,当负压过大的话会拉伤肺,因此,三瓶就出现了3、三瓶三瓶装置与两瓶装置区别在于多了个“安全瓶”,第一个瓶子就是标本瓶,用来接胸腔积液的。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dd07fbb1f524ccbff1218432.png)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 抽吸确诊。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 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 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应及时更 换 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防止引流 液逆流 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
病人的体位
术后病人通常取半卧位, 此体位利于呼吸、引流及 减轻疼痛 全肺切除术者,常规采用 仰卧位或1/4侧卧位,以预 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 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适应症:
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或 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的病人。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水封瓶的橡胶瓶塞上有 2个孔,分别插入长、 短玻璃管,内装无菌生 理盐水约500ml;长管 应在水面下3-4cm,且 保持直立,短管远离液 面,使瓶内空气与大气 相通
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水柱波动反映死腔的 大小和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柱 波动范围大约4-6cm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准确记录 (活动性出血:引流液>100ml/h,连续>3h,鲜 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低血容量表现) 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 便于观察引流量
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膨 胀良好,24小时内引流量<50ml,脓液<10ml,无气 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可拔管 方法: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 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 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 和敷料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 肿。检查切口敷料情况,是否继续渗液,如异常及 时通知医师处理,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闭式胸腔引流
![闭式胸腔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cb2160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4.png)
闭式胸腔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术【概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利⽤患者呼吸时和引流瓶低位液封形成的胸膜腔内与外界压⼒差,将胸腔内的积液或者积⽓引流到体外,平衡胸膜腔内压⼒,复张患肺,抑制纵隔摆动,恢复并稳定⾎液循环的操作技术。
⽬前国外出现了液封瓶与负压吸引器组合的引流装置,能到达尽快解除胸腔内积⽓积液对正常组织的压迫,在创伤性⽓胸如开放性或张⼒性⽓胸的急救中更具优势。
【适应证】1.⽓胸:a)中⼤量⽓胸。
b)创伤后⽓胸包括开放性⽓胸。
c)张⼒性⽓胸紧急穿刺减压后。
d)在机械通⽓治疗中出现的⽓胸,需要继续机械通⽓者。
e)⽓胸合并⽣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应在复苏治疗同时⾏闭式胸腔引流。
2.胸腔积液:a)⼤量胸腔积液需持续并彻底引流者,如恶性胸⽔。
b)⾎胸中等量以上或需持续排⾎者。
c)乳糜胸。
d)脓胸或⽀⽓管胸膜瘘。
3.其他:a)开胸或胸腔镜术后。
b)胸膜粘连术。
c)⾷管破裂合并胃液返流⼊胸膜腔者。
d)拔除胸腔引流管后⽓胸或⾎胸复发者。
【禁忌证】1.绝对禁忌征:肺脏壁胸膜完全粘连。
2.相对禁忌征:可于不良状况纠正后,⾏胸腔闭式引流。
a)凝⾎功能障碍、⾎⼩板严重减少或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等有出⾎倾向者。
b)肝性胸⽔,持续引流可导致⼤量蛋⽩质和电解质丢失。
c)结核性脓胸。
【设备与⽤物】胸腔引流包(内有中弯⾎管钳4把、线剪1把、⼑柄1把﹑⼑⽚1块、持针钳1把、三⾓针2根、1号丝线1卷、4号丝线1卷、中单4块、⼱钳4把、⼩消毒杯、棉球、纱布、弯盘)﹑⼿套两双﹑治疗盘(含有1%有效碘的碘伏溶液﹑胶布、注射器两只)、1%利多卡因⼀⽀。
引流系统:1.单瓶系统:最基本的引流⽅式,主要靠重⼒引流,单瓶兼具⽔封及收集瓶两种功能。
缺点是为若引流液过多,升⾼的液⾯将影响引流效果与患者呼吸,因此需经常更换引流瓶。
2.双瓶系统:连接患者胸部引流管的第⼀瓶为收集瓶,第⼆瓶为⽔封瓶。
3.三瓶系统:三瓶分别为收集瓶、⽔封瓶及负压瓶。
除重⼒原因外尚利⽤负压原理,应⽤于须引流较多空⽓或液体者。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7b074a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6.png)
胸腔闭式引流
21/30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3.维持引流通畅。
①引流管长度为100cm[2]。太短会影响引流,过长易 扭曲且增大死腔[3]。
②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2]。
③经常挤压胸腔引流管。术后早期每30~60分钟向水 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一次[3],引流管防止受压、折曲、 滑脱及阻塞[3]。挤压时先用双手挤压引流管根部,然 后一手固定引流管根部,另一手顺引流管往下挤压, 以免液体反流和管腔内被凝血块堵塞[4]。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使用前仔细检验引流装置 密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没有裂缝,引流瓶有没 有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 入水中3~4cm,一直保持直立位[2]。更换引流瓶时, 务必双重夹闭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
20/30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2.半卧位,此体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纵膈位置恒定依赖于两侧胸膜腔压力平衡)
7/30
胸部解剖结构
胸 膜: 附着于胸壁内面和覆盖于肺
表面浆膜,脏层胸膜和壁
层胸膜形成两个互不相通
胸膜腔,其内有少许浆液起
润滑作用。
腔内保持-10 — -8cmH2o压力
吸气时负压增加,
呼气时负压降低
胸腔闭式引流
8/30
二、胸腔闭式引流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
13/30
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
自发性气胸: 是指因肺部疾病 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 或靠近肺表面细微气肿泡破 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 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 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 理可治愈。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cde807cbaa00b52acfc7ca31.png)
• • • • • 目的 适应症 原理 护理 使用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 胸腔闭式引流能排除胸腔内的液体及气 体,维持胸膜腔的负压,使肺保持膨胀 状态,使纵膈处于正常位置。
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 脓胸、气胸及外伤性气胸、血胸。
• 食管气管支气管瘘者
• 开胸手术者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 胸腔闭式引流是根据胸腔的生理特点设 计的,依靠水封瓶中的液体,使胸腔与 外界隔离。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 • • • • 病人采取半卧位,利于引流与呼吸 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管腔被血块浓块堵塞。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滑脱。 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的密闭 水封瓶不可倒置或倾斜,不可高于胸部,以免 液体气体再逆流入胸腔 • 搬运病人或更换水封瓶时,应用双钳夹闭引流 管,再予以搬运病人集更换水封瓶 • 若水封瓶不慎倾斜,立即更换。
两厢连接方法
操作方法
• 三厢: • 1.拆封后打开底部活动脚架,分别在B,C两瓶内加水 口处加入生理盐水致0cmH2O,12cmH2O水位线 处,并拧紧B瓶的加水口密封盖。 • 2.用长度约为350mm的连通管,连接A,B两头上 “连通管接柱”标记的接柱。 • 3.用长度约1000mm的引流管的一端接在A瓶的引流 管接柱上,另一端接相应的二通,并将二通的另一头 同预埋在病人胸腔内的胸腔管*连接即可引流。 • 4.当临床需负压吸引时,将吸引器同C瓶的吸引器接 柱连接即可。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结构
• 材料:玻璃,塑料 • 单腔、双腔、三腔
引流装置
• 由胸膜腔引流管和水封瓶两部分组成。 • 1.导管:一般使用橡胶管 • 2.水封瓶:由容量为2000-3000ml的 广口瓶、安置有长短两根玻璃管的橡胶 瓶塞及一根长约100cm橡胶接管组成。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82d119700abb68a882fb63.png)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适应证、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做一介绍。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一)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1. 引流胸膜腔内的液体、血液以及气体;2. 促进肺的膨胀;3.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以维持纵膈正常的位置。
(二)胸膜腔的解剖如( ppt4 )图片所示,胸膜腔是一个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
(三)胸腔引流管放置位置1. 排液:引流管多放置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 6 ~ 8 肋间;2. 排气:引流管适宜放置锁骨中线第 1 或第 2 肋间。
如( ppt6 )图片所示,长的管子是跟胸腔相连而且要在引流瓶内水平面以下还有个短的管子排气体,如果从胸腔内流出的液体或者血液通过引流管流到引流瓶内,会有一段水柱留在引流管内,有利于观察,一般来说,穿刺部位到水封瓶的水面一般是 60 ~ 100cm ,引流管在水面以下 2 ~ 3cm ,引流管的长度一般 1m 左右为宜。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一)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肺萎缩大于 50% 者;(二)血胸;(三)脓胸;(四)心胸手术后的引流。
三、护理措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管道的密闭、保持引流的通畅、做好观察和记录、严格的无菌操作、拔管以及心理护理六个方面。
(一)保持管道密闭1. 维持密闭,妥善固定管路;2. 定期检查,防止管路滑脱;3. 水封瓶保持直立;4. 穿刺点周围油纱覆盖;5. 搬运病人时夹闭管路以防进入空气。
(二)保持引流通畅嘱患者取半坐卧位;每 30 ~ 60 分钟一次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止阻塞、扭曲、受压;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有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的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5
回目录
胸腔引流术步骤
我科目前采用的是属于套管针穿刺 置管。套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 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 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 在了胸腔内。
编辑版ppt
16
回目录
胸腔闭式引流的术后护理 要点
严格无菌技术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液的观察 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编辑版ppt
17
回目录
•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 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
编辑版ppt
14
回目录
胸腔引流术步骤
• 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 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在胸内 3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 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 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 置。
•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
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编辑版ppt
5
回目录
胸腔积液
编辑版ppt
6
右侧气胸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适应症
• 脓胸、张力性气胸或需反复胸穿 抽气的气胸;
• 外伤性气胸、血胸,穿刺抽吸不 能改善症状者;
• 开胸手术者。
编辑版ppt
10
回目录
禁忌症
• 1、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 2、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 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
术前准备
• 引流气体时,切口宜选择在锁骨
• 中线第2肋间;引流脓胸、血胸、 乳糜胸等积液液体时,切口常选 择腋中线或腋后线6~8肋间;如 系包裹性胸腔积液,应借助X线或 超声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和引流 管入路。
编辑版ppt
13
回目录
胸腔引流术步骤
•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 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 于肋骨上缘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 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 切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编辑版ppt
11
回目录
术前准备
• 1、向患者讲解胸腔闭式引流术的 目的、方法、重要性,取得患者 的理解,并积极配合。
• 2、体位 :依病情轻重,患者可采 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转向对侧, 上肢抬高抱头或置于胸前。
• 3、切口部位 依病变部位和引流物
性质决定切口部位。一般情况下,
编辑版ppt
12
回目录
编辑版ppt
26
引流管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 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 布封闭伤口,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 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
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编辑版ppt
27
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 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 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 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编辑版ppt
19
患者体位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 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 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使肺扩张。
• 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 持密封。
编辑版ppt
20
保持引流通畅
1、长度要适宜 2、观察水柱波动幅度 3、防止血块堵塞管口 4、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滑脱、堵塞 5、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及床上适当活动
编辑版ppt
24
引流液的观察
•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 范围,并准确记录。
•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H, 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 凝血。
•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 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 出血。
编辑版ppt
25
引流瓶更换
• 定时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 记录引流量、液体颜色。
编辑版ppt
30
小结
胸腔术后安置胸腔引流管的 目的在于重建胸腔负压,将术侧 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引流排 出体外,有助于肺的复张及胸腔 残腔的消灭。对于自发性气胸、 胸腔手术后维持胸膜腔内负压, 促进肺膨胀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版ppt
22
如何观察引流管通畅
•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 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 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 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 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 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 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编辑版ppt
23
引流管堵塞处理
•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 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 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 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 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
编辑版ppt
21
回子目录
保持引流通畅
•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 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 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 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 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 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编辑版ppt
2
目录
目的
术后要点
作用
安装方法
适应症 编辑版ppt
阻止空气进入胸腔 3、胸腔引流及维持胸腔负压 4、排除积气积血和渗液 5、预防纵隔移位 6、缩小或消灭胸膜残腔
编辑版ppt
4
回目录
作用
1、排除积液 2、排除积气 3、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4、平均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thoracic close drainage
编辑版ppt
1
何谓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引流管 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 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 的积气、积液,适应于气胸、血胸、 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
编辑版ppt
28
拔管注意事项
• 1、无菌操作意识,掌握胸腔闭式引流 管拔管指针。
• 2、仔细核对患者信息,与患者及家属 积极沟通。
• 3、拔管过程中需密切注意患者反应。
• 4、拔管时需紧密闭合管口,防止切口
漏气、渗液、皮下气肿等。
编辑版ppt
29
拔管后观察
• 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 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 肿等症状。
严格无菌技术
1、检查导管气密性 2、保持引流瓶直立 3、定时更换引流瓶液 体
编辑版ppt
18
回子目录
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 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 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 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 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