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运算的顺序和规则,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棒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运算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

《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

《运算律》教案《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运算律》教案1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探索加法交换律1、这是某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情景图,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求“跳绳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出示问题)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

3、师: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板书)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道算式连起来?(板书:28+17=17+28)齐读一遍。

4、列举归纳,积累感知。

谈话:那么,等号的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照样子,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一边写一边算一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教师有序地板书学生的等式,并口头验证等号前后是否相等5、合作交流,概括规律。

(1)同桌交换本子,检查一同桌写的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2)仔细观察这些例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3)小结:通过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出示规律,齐读一遍)6、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1)谈话:加法当中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多少个呢?这是我们需要用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单元主要包括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形成整数运算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本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整数运算技能,对运算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运算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对于运算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给出一个算式,让学生计算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改变计算顺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律的规律。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教案一】四年级运算律的认识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能够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1.运算律的定义和应用。

2.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教学准备:1.教案和教具准备。

2.学生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先进行快速计算:247+189-56-88=?2.以一个简单的算式为例,引入四则运算的运算律:a+b-b=a。

3.通过几个类似的例子,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

二、讲解(20分钟)1.运算律的定义:运算律是指在特定的运算规则下,运算顺序可相互交换,结果保持不变。

例如: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运算的嵌入律等。

2.分别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进行讲解,并分别列举例子进行说明。

3.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三、练习(20分钟)1.练习新学过的运算律:(58+17)-17=?(75-21)+21=?(5×4)×3=?(32÷8)÷4=?等等。

2.练习四则运算的推理思维:例如:7+3=10,那么3+7=?8×4=32,那么32÷4=?等等。

3.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四、巩固(15分钟)1.随堂练习: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2.提问学生:1.2+3-3=?2.(48×6)÷6=?3.(9-2)+2=?等等。

3.让学生自己出题,出示答题卡写出成绩,并奖励优秀的同学。

五、课堂总结(5分钟)1.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运算律。

2.强调学生要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从具体的算式中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然后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应用所学的运算律。

在课堂总结中,要求学生总结所学的运算律,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学生参与度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运算律》单元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和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2.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加法和乘法的基本定义;2.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3.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4.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1.师生对话,引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运算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两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用运算律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加法的运算律1.讲解加法的基本定义:加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他们的和。

如:3+4=72.讲解加法的交换律:a+b=b+a。

如:3+4=4+33.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换律解决问题。

第三步:乘法的运算律1.讲解乘法的基本定义:乘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他们的积。

如:2×5=10。

2.讲解乘法的交换律:a×b=b×a。

如:3×4=4×33.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换律解决问题。

第四步: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1.讲解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如:(3+4)+5=3+(4+5)。

2.讲解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如:(2×3)×4=2×(3×4)。

3.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结合律解决问题。

第五步: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1.讲解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如:2×(3+4)=(2×3)+(2×4)。

2.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配律解决问题。

第六步:综合运用1.提供一些综合运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算律解决。

2.引导学生总结运算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运算律的定义和应用,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运算律》教学设计篇1四班级(上册)教材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本单元教学乘法安排律。

先教学什么是乘法安排律,再教学怎样应用乘法安排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单元结束时支配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春游》。

编写的一道思索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假如分别观看等式左边的变化和右边的变化,可以发觉变化是有规律的;假如讨论同一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可以用乘法安排律作出解释。

还编写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十三世纪欧洲人运用的“双倍法”,并让同学试着用乘法安排律解释“双倍法”的算理。

1教学乘法安排律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觉规律、理解含义上。

乘法安排律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从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钱的两种解法建立一个等式,既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现象,又利用同学熟识的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在首次感知乘法安排律时体验它的合理性。

其次步通过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初步感受乘法安排律的含义。

这一步是教学难点,首先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数量关系来体会:等号两边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求得的都是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的钱。

左边算式是1套衣服的钱乘5,右边算式是5件夹克衫的钱加5条裤子的钱。

然后要适度抽象等式的本质特点,在运算的层面上解释等号两边的联系:左边先算65加45的和,再把和乘5;右边先算65乘5与45乘5,再把两个积相加。

所谓“适度”就是抽象时不要离开65、45、5这些数,所谓“抽象”是排解买衣服的详细数量关系,只从运算的角度看这个现象。

第三步验证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支配的学习活动有写算式、算结果、比得数和沟通发觉。

写出的每组算式都应当是两个,其中一个算式是两个数相加的和乘一个数,另一个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乘那个数,再把积相加。

各组算式都可以仿照(65+45)×5和65×5+45×5写出来。

同组的两个算式之间能不能写等号,要分别计算、比较得数后才能进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运算律的应用,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运算律,能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算律,并能熟练运用。

2.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和总结运算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课本、一支笔、一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运算律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数的拆分与合并》中的数学运算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几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数学运算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展开活动:2. 提出问题:教师给学生出示两个数学式,例如:13 + 7 = ?,7 + 13 = ?。

分别让学生计算并比较两个式子的结果。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运算律的作用。

3. 概念引入:教师简单地介绍数学运算律的概念,并给出示例说明,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4. 分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学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出不同的数学运算律的规律。

教师在每个小组之间轮流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巩固提高:5.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将他们总结的数学运算律的规律和相关例子向全班展示,并解释其运用的方法和思路。

6. 错题订正:教师将一些常见的错误的数学式给学生订正,并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进行讨论。

7. 小结回顾:教师进行概念的总结和回顾,并提醒学生数学运算律的重要性和运用的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当数量的练习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运算律解答。

教学反思:此设计教学过程简单明了,结构清晰,既包含了概念的引入和解释,也包含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环节。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学生展示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但设计中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耐心引导和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避免让学生陷入机械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去思考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这两个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迁移能力,灵活选择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律,能合理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谈话:加法中有哪些运算律?请举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猜想新知:你认为乘法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定律?(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二、自主探究1、出示挂图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列式计算。

5×33×5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什么?用等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

学生举例。

2、给这种运算律取名,并相互用语言表述这种运算律。

3、集体取名,并交流运算律的内容。

4、用字母表示这种运算律。

5、练习15×6=6×()()×46=()×54□×○=()×()a×8=8×()6、自学乘法结合律7、集体交流自学情况。

(1)举例(2)用字母表示(3)用语言表述乘法结合律的内容8、完成“试一试”三、巩固练习(略)四、课堂小结五、课堂作业教后反思:学生在学习了加法加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运算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因为乘法的运算律和加法的运算律相似,所以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发现新规律的方法,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加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困难,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既能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又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六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并熟练应用运算律的概念;2.学生能够通过运算律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运算律的概念2.运算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2.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如:老师拿出一包饼干,上面写着“25元/包”。

如果我要买2包,需要支付多少钱?老师拿出一只篮球,上面写着“每个篮球的重量是1.5千克”,如果我买了3个篮球,所有篮球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老师拿出一台计算机,上面写着“原价是3000元,现在打6折”,那么现在这台计算机的价格是多少?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问题中的运算律可能有哪些?二、探究与总结(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运算律的概念。

每个小组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自己的解决过程和结果。

2.整理总结学生的发言,明确运算律的定义。

指导学生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包括加法律、减法律、乘法律和除法律。

加法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零律(a+0=a)、逆元律(a+(-a)=0)减法律:定义法(a-b=ca=c+b)、变形法(a-b=c等价于a=c+b)乘法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零律(a×0=0)、单位元律(a×1=a)除法律:定义法(a÷b=ca=c×b)、变形法(a÷b=ca=b×c)三、练习与巩固(25分钟)1.向学生提供一些运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运算律进行计算。

2.学生进行个别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023年北师大六数《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

2023年北师大六数《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

2023年北师大六数《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北师大六数《运算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7册第56—58页。

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目标:理解并驾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经验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识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觉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驾驭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经验探究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觉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视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气候慢慢转凉了,学校组织了一些户外活动。

看,同学们正在惊慌训练呢!(出示情境图)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依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加法问题。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完成等式。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老师相机板书。

(3)用等号连接。

2、视察发觉。

说说两道算式中发觉的规律。

3、举例验证。

4、得出结论。

5、老师小结。

6、初步练习:(1)填空:96+35=35+□204+□=57+204□+27=□+68147+□=a+□(2)357+218用加法验算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1、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列式计算,得出等式。

2、补充算式,计算得到等式。

课件出示:(45+25)+13○45+(25+13)(36+18)+22○36+(18+22)(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填上符号)4、视察发觉。

出示要求:(1)细致视察这三组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你能找到哪些什么相同点?(2)你还能找到什么不同点?(3)从中你发觉三个数相加,有什么规律呢?并试着举例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视察思索后在小组内探讨完成,尝试叙说规律)5、全班沟通。

让学生自由说说发觉的规律再自主举例,老师板书有关算式。

运算律教学设计方案

运算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加减乘除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目?”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运算律在计算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1. 教师介绍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概念,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运算律在计算中的应用,并尝试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3.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运算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系列加减乘除的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律在其他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如几何、代数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拓展。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运算律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总结运算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运算律。

3. 教师引导学生将运算律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运算律》教学设计(2)

《运算律》教学设计(2)

《运算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发展符号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使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一定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律,知道了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么乘法有没有运算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3。

师:请同学们先看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3题)生:我知道了同学们分成3组在踢毽子,每组有5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踢毽子呢?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试一试。

生:5×3=15(人)或3×5=15(人)。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2:乘法和加法一样应该具有乘法交换律。

师:对,你们说得很正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乘法的这个规律可以写成a×b=b×a,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2.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4题)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23×5)×6=690(人)。

·可以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23×(5×6)=690(人)。

师:也就是说(23×5)×6=23×(5×6),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并跟小组的同学交流。

运算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去括号法则。

2.理解和掌握减法的转化为加法、去括号法则以及整数减法中的相反数的概念。

3.理解和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整体部分关系、商倍关系、整体倍关系和顺序不同带来的结果不同。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去括号法则;减法的转化为加法、去括号法则和相反数的概念;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除法的整体部分关系、商倍关系、整体倍关系和顺序不同带来的结果不同。

三、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2.乘除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1.自我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来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从而引出运算律的概念。

2.概念解释(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什么是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律的定义。

并通过示例和数学模型来说明各种运算律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3.运算律的实例演练(20分钟)提供一系列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出运算律的规律和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15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运算律的规律和特点。

5.运算律的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引导学生将运算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运算律的规律和特点,并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讲解和讨论,澄清与纠正学生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中的错误。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并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1.讲台2.教学PPT3.实验道具4.习题和教材七、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运算律》单元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教学设计

第1篇大家好!我是五年级(1)班的XXX,很荣幸能在这里作为三好学生代表发言。

在此,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五年级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取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下面,我将从学习、品德、身体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悟。

一、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深知这一点。

自从踏入五年级的校园,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1. 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

2. 制定学习计划。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复习计划和课外阅读等。

这样,我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等。

这些习惯使我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4.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锻炼了我的综合素质。

二、品德方面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作为一名三好学生,我深知品德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感悟:1. 尊重师长。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始终尊重老师,虚心向他们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 热爱集体。

我关心集体,热爱班级,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的荣誉和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关心同学。

我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在同学们遇到困难时,我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4. 诚实守信。

我遵守诚信原则,不说谎、不作弊,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三、身体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1. 注重锻炼。

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跑步、跳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合理饮食。

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主题:运算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
2. 掌握运算律的应用;
3.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 减法的运算规律;
3.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4. 除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重点:
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
2. 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1. 情境导入: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
2.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解释其含义;
3. 练习运用: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给学生一些拓展题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知识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2. 实际操作教学方法;
3. 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
1. 黑板、彩色粉笔;
2. 数学练习册;
3. 实物实例。

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2. 思考并总结学习到的运算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确保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运算律》优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运算律》优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运算律》优秀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运算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内容。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运算的基础规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是,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也在逐步培养,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和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理解运算律的应用场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具体例子,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和理解运算律的应用。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究和发现运算律的应用,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答案,进而引出运算律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79页《运算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律,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师:请想一想我们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运算律。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对运算律和简便计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讲授】回顾整理
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a-b-c=a-(b+c)
(7)除法的性质a÷b÷c=a÷(b×c)
【活动】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
2、(完成79页第1题的第2小题,由学生自告奋勇回答书上的题目,由其他全体学生判断正确与否),
3、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

(完成79页第2题)
【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习题。

402-165-35 0.7×99+0.7 203÷1.25÷8 568+799+432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结果)
3、汇报交流。

4、课件出示淘气利用运算律做的练习题,让学生当老师批改。

① 125×(8×2)②38×101
=125×8+125×2 =38×100+1
=1000+250 =3800+1
=1250 =3801
5、指名回答批改过程。

【知识拓展】
1.积不变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题:63.5×9.9+6.35
= 6.35×99+6.35×1
=6.35×(99+1)
=6.35×100
=635
2.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例题:320÷12.5
=(320×8)÷(12.5×8)
=2560÷100
=25.6
3.学以致用:小组讨论下面2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① 1.8×25+18×7.5 ② 3.14÷2.5
【全课小结】重新出示运算定律。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选用合适的方法简算下面各题。

46+32+54 0.7+3.9+4.3+6.1 25×49×4
8×(36×125) 8×4×12.5×0.25 546+785-146 2.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2.7×4.8+2.7×5.2 905×99+905 13×10.2
【板书设计】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a-b-c=a-(b+c)
(7)除法的性质a÷b÷c=a÷(b×c)
【教学反思】
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给出的前两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的。

教材首先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鼓励学生用字母表示,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律。

接着教材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使学生初步感受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数系中运算律能尽量的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