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
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问艺术课堂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一个教师“具有知识还不能说够了,这只是说掌握了材料,材料是很好的,但是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合理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传授给别人的知识,离不开课堂提问。
特别是“有极大的技巧”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精神集中、感情振奋,”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一寻找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以来,人们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较多。
石欧教授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病理分析。
就语文教学来看,问题也不少。
大家积极寻求改革,但是新的理论运用不好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就合作学习来看,虽然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但是各级部门也仅仅是将其作为课堂评价时的一个要点放了进去,对基层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措施。
时下的课改有这样一种流弊,一旦倡导什么观念、方法,或者倡导什么课型,大家往往是按照一节课需要哪些环节和相应的细则来套,在公开课上体现一点,师生配合出一些看得见的效果就算大功告成。
日常教学用到合作学习的不多,大家看合作学习就象看样本。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评价体制的落后,教研室往往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喜欢从一堂课里看实效,缺少跟踪观察,缺少真实性评价。
由于评价者观察问题视角的片面,导致被观察对象片面追求短时效应,根本不去也不能充分考虑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另外,合作学习的运用尚未自成体系,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国外的研究成果提供的可供借鉴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例也很少,即使有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主动运用,也缺乏可操作的模式,往往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要求学生能自主质疑释疑,积极思考,本文的翻译和文言知识点的梳理完全自己解决,只是在重要实词:修、期、致、次的掌握上,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归纳引申,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加以巩固。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探析
谍 毂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陈姬怡
求
【 摘 要】
在 语文课 堂教 学与学生 学习 中,提 问艺术起 着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通过提 问可 以帮助 学生认 识到语 文 中的文 学知 识 ,而且 可以提 高 高中生的整体 素养 。在 高 中语 文教 学中 提 问艺术让学 生互相 交流 ,培养 学生的表 达能 力和智 力开 发 。本 文在 探讨 高 中语 文教 学中提 问的现 状及对 策进行 分
一
、
学 习是 充实组织和个人的 内在 力量 ,是实现组织和 个 人 的发展 目标 与 自我价值 。情感教 学涉及 到的是 一个集 体 组织 ,也 是一个可 以成为 专业学 习的共 同体 。情 感教学 就 是集学 习 、教学 、情感交 流为一 体的组 织 ,教师在 建立 共 同愿景 的基础上 ,通过更 新教 育观念 ,从情感教 学整体 发 展考虑 ,开展 团队学 习 ,最终 实现 自我 超越 。在 高 中语 文 教学 中 ,建情感 式教学模 式 已然成为教 学改革 发展 的新 趋 势 ,在促 进高 中语文教师 专业 化发展 、提高学校 竞争 力 、 推动新课程 改革进程 等方面 贡献很大 。 学生 的思维没 有得到绝 大多数老 师的重视 ,更有 甚者 武断地 加 以否 定 ,导 致学生 的思维能 力受到 弱化和 抑制 , 逐渐 地扼杀 了学生的创 造能 力和学 习高中语文 的兴趣 。所 谓想 象 ,实际 就是大脑 对 已存 储的表 象施 以改 造加 工 ,产 生新 形象 的思维过程 。它是人 脑所 特有的 ,哪怕没 有已有 事物 或符号 呈现于眼 前 ,人类 也一样 可以不 受约束 地构造 出新 的符号 、事物和关 系 。人 们也 可以借助于 猜测和 想象 形成 一个大概 的假设 和判断 ,而后寻 求原 因 ,以验证 自己 初始判断正确与否。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 短暂 与永恒” 的矛盾 ; 在学 习《 间最美 的坟 墓》 , 世 时 要 能设 置出“ 凡与伟大” 平 的矛盾 ; 而在学 习《 迢迢牵 牛星》
时, 能设 置出“ 远和近” 的矛盾等 。
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的有效 途径。 愿广大 同f 能存高 f 语 ■ { 1
文课 中用好 课堂提 问这种 教学方式 , 培养好祖 同未术的
栋梁 。
参考文献 :
这些 问题看似简单 ,却又难 以一下子找准答 案 , 学 生们 就会认 真地研读课文 了。我们此 时 , 可以顺势引 便 导学生认识它们编在一起 。而另一些学生认为 , 车在 火 海 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 明的象征 , 这正是海子一 生所反
来谈谈本人 的几点拙 见。 问题设置新 颖 , 以此激发学生探索 的兴趣 好奇之心人 皆有之 , 如果 能够 利用好学生们强烈 的
一
、
好奇心 , 则会增 强他们对外 界信息 的敏感性 , 高他们 提 的注意力 , 进而可 以培养他们 的 自主学习意识 。 因此 , 课 堂提 问 , 要努力做到设置新颖 , 发人 深思 。 例如 : 讲《 在 我有 一个梦想 》 , 师导 入新课 时可 时 教 以这样设 计问题 : 同学们 , 人们常说 “ 人人都 有梦 想 , 美 国黑人裁缝马丁 ・ 路德 ・ 同样也有 着他 的梦想 , 金 这个梦 想改变 了一个人 生 , 这个 梦想改变 了许多家 庭 , 这个梦
亚 里士多德曾说 :人的思想是从疑 问开始 的。” “ 恰 到好处 的提 问 , 以揭 露学生认 识 中的矛盾 , 可 引起学 生
能故弄玄虚 , 不然学 生会 如坠雾 里 , 不知所 云了。
三 、 问变 直 为 曲 , 提 引导 学 生 深入 文 章 的 内涵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基本途径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很大一部分源自教师“提问”水平,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一要看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活动的强弱,二则要看教师提问的适切与否。
教师能准确把握课文肯綮,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习惯,灵活采用曲问、逆问、比较式发问等多种设问技巧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的鉴赏性阅读和个性表达,以达成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提高提问艺术的基本途径有三:一是深入钻研文本;二是充分了解学生;三是勤于思考,乐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深入钻研文本问题出自文本,提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要知道如何从材料中挖掘问题。
问题质量的高与低,关键在于对材料钻研力度的深不深,准不准。
教师研读材料的自身素质是挖掘高质量问题的前提。
(一)深读课文,注重“深”教师对所教的文章要真正地读通、读懂、读化,读出自己的感悟来,才能设计出合理而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不能依赖教参,教参也是一家之言,教师若没有将课文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必然把握不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就提不出引导学生读懂全文的有价值的问题。
即使用教参上的问题,由于结论不是教师自己得出,对思路不甚了解,在学生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很难对其进行思路上的引导。
只告诉学生教参上所给的答案,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
最糟糕的是,如果教师没有理解课文,整堂课的教学就可能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二)细读课文,突出“细”教师要准确把握住课文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正确地领悟到课文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只有教师读得细,在设计问题时才能设置得明确,让学生有思路可循。
在“问题的基本要求”一节我们举例说到“问题的表述中要明确指出要答案的属性”“问题的表述最好限定范围”,也只有在教师研读课文“细致”情况下,问题才能问得明确。
像“这篇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这样大而化之的问题才能避免。
另外,细读课文,还可以发现许多作者独具匠心的地方,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课文。
比如前文所举细节的例子:“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摘要:本文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也对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进而对课堂提问艺术提出新颖问题的设置,准、巧、悬的提问,因人施问,转变提问方式,分层设计问题对策建议,来提高今后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技巧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76-01一、目前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原因而使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于简单的提问,并未能到到目的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设计的问题,有些过于肤浅、简单化,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问的目的,甚至有些问题太浅显,混淆学生思维,使其不知老师通过此问题到底想要了解什么。
因此,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问题的用意,有什么目的,想让学生从中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起到提问的目的,达到考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对于问题回答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所提问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
2.只为提问而提问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对学生进行提问的不良现象。
因教学大纲中涉及知识提问这一环节而为了提问而提问。
针对此现象、此做法,只能说明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提问的意义,这并非是工作必然要求,而是知识掌握与深化的客观要求。
3.为预设“标准答案”应付提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对已有答案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便于其进行问题的回答。
对于有问题却无答案的问题却避而不提,同时问题的答案设置只能是标准答案,不进行类似答案总结与概括。
为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而进行应付提问的消极工作,严重影响提问的效果,并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造成影响。
4.依据兴趣提问教师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否定的意见,导致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和压制学生兴趣,长时间将逐渐地扼杀了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
4 、 创造性提 问。 仅仅是书本上的问题 根本无法 让学生
掌握 阅读这 种类 型文章的技巧 , 所以老师还需要适 当的进
行 一些有创造 性的提 问 , 拓宽教材 上 内容 , 对课本 上一些
人、 物以及情节再 深入 的做一些探究 , 还 可 以从课 外杂志
或者期 刊上 找一 些类似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剖 析 , 不断 的
对” , 一点的意义也没有。 ( 二) 问题 超出难度 往往 好多老师认为 自己提 的问题学 生回答 不上来 , 那
接提问的方 式 ,往往会使课堂变得枯燥 没有什么乐趣 , 让
学 生 失 去 学 习语 文 的 兴趣 。
2 、 设情提问。有的 问题往往难 以直 接提出来 , 或者 说 直接提出来 达不到预期 的学 习效果 , 这时老师 可以为问题
( 一) 精心设置 问题 老师在备课 的时候 ,一定要先把文章理解 的很透 , 精 心的去准备 一些 典型 、 有新 意 的问题 , 所提 的问题不仅要
的策略 , 每个学生 都有 自己的优点 和缺点 , 老 师可 以根据
学生学 习效果 以及性格的不 同展开不 同的提 问 , 在课堂上
紧扣 文章 主 旨, 而且难度不能太 大 , 也不能太过 于简单 , 不 能让 学生思考 半天都没有结果 , 也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 回
( 一) 问题没有价值 有的老师在讲课 中提 出的问题 没有 经过慎重 的考虑 , 导致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任何 的价值 , 不仅不能训 练学 生的
次的思考 , 最终达 到预习的效果 。但是这种直 接提问的方
式 在课 堂上 不能运用的太多 , 如果课堂上 出现 了太 多的直
思考能力 , 无法 检验学生 的掌握程 度 , 还浪费 了课堂 宝贵 的时间。 比如有的老师会 问“ 你们觉得李 白的想法合 不合 理?” 、 “ 李 白的这些做法对 不对 ?” 紧接着的后面就没有什 么问题出现了 ,学生只需 回答 “ 合理或不合 理” 、 “ 对 或不
高中语文如何提问问题
高中语文如何提问问题高中语文如何提问题?其实这些老师都是有准备的。
在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心里有数。
顺序的确定和时机的把握要从认知规律出发,要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防止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如何提问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课提问技巧一、迂回设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
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柳树”这个传统意象可以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寻求深意,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
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
但是我们不应只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有学生如此理解:夕阳下的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随风轻舞的柳条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新娘子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
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甜蜜的忧愁”上了。
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二、抓住契机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心里有数。
顺序的确定和时机的把握要从认知规律出发,要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防止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
例如,在教《荷塘月色》这课时,部分学生很不感兴趣,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笔者及时采取了措施,抓住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设疑提问:“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不宁静’?结合背景说说何事导致作者‘不宁静’……”问题处处问到点上,诱发学生通篇阅读,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把“不宁静”问题讨论透了,也就把全文的抒情基调、作者的内心情感理解透了:“不宁静”方求“排遣”,方有荷塘,方有此篇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一直是每个教师研究的课题。
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高提问艺术;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提问有的放矢;要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了解学生综合素质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提问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因此,对提高提问艺术途径的研究就非常必要。
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高提问艺术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
1.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
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提出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师要深读课文,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让学生领会到比教材上更多的内容,否则就会出现偏差和谬误。
如课文《像山那样思考》,如果教师没有读懂文章背后深刻的含义,贸然地向学生发问: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感受是什么?学生会不知道教师具体是指哪一方面,而且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做更深的思考,所以只能回答:“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是深刻的、客观的、长久的。
”很显然师生都没有真正理解作者意图表达的思想。
作者是想从自然平衡的角度看待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破坏它。
因此,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答案都没有揭示文章真正的含义。
2.教师要细读课文,抓住文章的独具匠心之处。
语文教师要有把握文章关键点和知识点的能力,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美感。
教师对课文要细读,从而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目的明确,让学生有找到问题答案的思路。
教师要避免大而化之的问题,如你觉得文章好在哪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等,这些问题笼统而模糊,虽然学生可以有很多的回答,但是对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帮助。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高中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场所,而提问作为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提问的艺术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必须得到重视。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于提问的方式和角度。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因此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引导性的提问方式,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或者主题思想,促使学生思考并展开自己的见解。
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分析和评价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在于提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概念性问题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提问时也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反问等,以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和效果。
通过这种多样性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在于提问的节奏和氛围的控制。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控制提问的节奏和氛围,使提问更加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
在提问前可以适当做一些情境渲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问题所提出的语境中去。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氛围,使提问的艺术更加得到发挥。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在于提问和教学目标的衔接。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因此在提问时一定要贯彻教学目标,使提问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艺术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艺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 “(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可见,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形成问题意识,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
但是,教学过程中,有的提问只能“吹皱一池春水”。
这样的提问显然与提问的有效性是违背的。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有效呢?根据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提问有效。
一、精心准备,以问导思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设计问题,应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和教法出发。
设计问题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高处,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一)抓住目标,提出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并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
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欣赏独具特色的意象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
于是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写到柳树这个意象吗?它代表什么寓意?学生想到已学诗句,“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惜别怀远的意思,因此学生理解“金柳”这一意象就顺理成章了。
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生动的比喻蕴含着什么意思?这一问就“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那河畔的金柳,让他回想起往日偎依柳树下读书的情景。
这位“夕阳中的新娘”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让学生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以及“新婚而别”的凄美情景,体会到徐志摩此情此景作别“新娘”的心情。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究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的提问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课堂提问是一项涉及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一、精设问题,提高提问质量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会有许多疑问,精心设置选择提问的问题,关系提问的质量、学习的效果。
精心设置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问题要有针对性,有思考的价值,有助于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提问,防止产生几个问题:一是提问过于简单。
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学生答完了事,根本没有动脑筋,这种提问是一种无用信息。
二是提问不分轻重,过于烦琐。
比如在教学话剧《雷雨》(选场)时,提问:《雷雨》的作者是谁?他的原名叫什么?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
这种提问混淆了教学重点,耽误了教学时间,干扰了信息。
三是提问过于空洞,不着边际;或者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这种提问是有害信息,极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是提问过于雷同,毫无新意。
比如:这篇课文分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总是问这几个问题,千篇一律。
即使是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在编排上、体裁、题材上大同小异,也不应该设置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因为过于雷同的提问就是一种抑制信息,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是提问过于含混,模糊不清,有时教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比如这样提问: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是文眼,你们看是哪一句话?学生猜了半天,还是不能使教师满意,浪费了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寥寥数人有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 ・ 睛的分析 为切入点 , 打破逐段 讲解 , 分缕析 村 ” 条 的境界 。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节语文课 的优劣成 生自 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 : 扰 , 的困 以一点带动全面 , 一点切人重心 , 化难为 问题的能力 ,要使提 问真正问到让学生积极思 : 易,让学生在对眼睛的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 败 , 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 思考 解决问题有着密切关系。总而言之 , 课堂 考, 踊跃发言 , 与课堂提问设计 的成功与否有很 ・ 一次次备受摧残 和令人 心酸的悲剧 命运 , 比一 问题、 大关系。课堂提问应如何设计 , 才更为科学有 : 下子就提出分析中国女性的命运要有效得多。 上适时适度 、 富于艺术技 巧的提问 , 是发展学生 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 二、 富于启发. 开拓思路 , 柳暗花明 思维 , 和提高教学质量 的有效途径, 保证 能加快 作为教师 , 了一些探索。 ・ 对于阅读的难度 比较大的文章,学生提出 将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
一
、
化难为易 , 层层突破. 一叶知秋
: 问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但是对看似 比较浅显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 的课堂提问 ,以达到最
“ 疑者 , 觉悟之机也 。” 思维 是从 问题 开始 : 的文章 , 学生的 自我设疑就很难 , 这个时候 就需 佳 的教学效果。
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 不断地提出 ・ 要教师提 出一些有创意和建设性 的问题来 引发
考价值 的问题 , 或者提问难度太大 , 只能集中于 一 老师设置几个能穿透课文 的重要问题 ,弓导具 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 系列的思考 l 一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巧妙的方式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发表见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
艺术性提问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和提升语文素养。
一、提问的艺术性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艺术性提问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要情景贴近生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迅速建立联想和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问题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的形式,例如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对比性问题等,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要善于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达到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目的。
在问题的引导上,教师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小问题逐步扩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全面理解问题。
教师还可以采取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发表见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艺术性的问题引导还要求教师善于控制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师还可以采取反面教材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反面来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艺术性提问不仅要求教师提问的艺术,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和表达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问题,使他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
但课堂提问需要语文教师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具有去粗取精、重点突出、问题新颖、难度适中、适时发问的特点。
可见,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兴趣清代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可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兴趣、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
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课堂教学就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章等困境。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能胜知,只在每事问。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
投怎样的“石”,即问题,问怎样的“路”,即提问的方向,都是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好好钻研和推敲。
我个人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问要保证问题质量,难度要适中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
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问了也等于白问。
但如果问题太难,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肤浅简单的弊端。
往往是一些“是不是”、“好不好”的选择问,或是“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故事发生在哪里”等极其简单的填空问。
这些提问毫无思考价值,自然也无法激发学生思维。
“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的地方”这个比喻生动而精准地告诉我们应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难度适中”。
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轻易得到,也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而是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即动一下脑筋后获得正确的答案。
一个问题,如果班上半数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那我们就可以认为是难度适中。
二、提问要善于抓住题眼。
把握文章核心课文的灵魂和眼睛在哪里呢?那便是课文题目,抓住了课题,也就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核心。
教师如果能利用课题来设计提问,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提问艺术
及规律 的总结提升 , 让学生 自己学会如何提问 。如 , 在教学《 祝福 》 的过程 中 ,全 文欣赏 的提问规律 :祥林 嫂名字一祥林 嫂形 象特
、
审视文本 。 选 准 提 问 的切 入 点
在阅读教 学过程 中 , 要想真 正提高教 学效率 , 教 师必须熟 透 点一祥林 嫂 的遭 遇一悲 剧形成 的原 因一环 境 的作 用一小说 反映 教材 , 明确文本 的文体特点及其表达 明显且 学生又特别感 兴趣的 深刻主题 。提 问由浅入深 , 涵 盖小说三要素 , 集 中突出小说反映的
“ 标题书愤是什么意思? 诗中哪些 诗句写到 了‘ 愤’ ? 分别 新 课标改革 明确提 出教 学中教师与学生 的地 位 , 教师 是主导 系列 问题:
愤’ 写 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 地位 , 学生 是主体地位 。在高 中语 文教 学中如何突 出教 师的主导 气愤什 么?首联与额联没写 ‘
奇了, 是呀 , 我们 每个 人都 有名 字 , 为什 么 她会 没有 准确 的名字
呢?这 样就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去把握祥林嫂 生活的时代及那个 时
代女人的命运 。然后结合情节再提问 : “ 祥林 嫂的命运遭 遇是怎样
的?” 所 以, 选择一个好 的切人点 提问会使教学更加轻松 、 愉悦。 二、 整体把握 。 构 建提 问的层次性 在语 文教学 中, 吃透文本后 , 要全局把握教学 内容 , 选 好提 问 的切 入点后 , 要 注意提问的系统性 和层 次性 。系统性强 调将教学 主要 目标全部 融入系列 问题之 中 ,层 次性 强调问题尽 可能少 , 但 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 层层深入 。这样 的提 问才能使教学有序高效 ,
地方 , 然 后 巧设 问题 , 调 动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和 探 究 欲 , 引 导 学 生 深 入 社 会生 活 。再 如诗 《 书愤 》 教学提 问 总结 , 诗 眼“ 愤” 一 直接 表达
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摭谈
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摭谈课堂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教师出色的提问可以点燃学生思维创造的智力火花,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刨根问底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善于运用提问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为了提问而提问”的”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提问弊端。
因此,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开展相应的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1.立足学生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
著名教育家沃斯(walls)认为,”有效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积极的实践者,课程计划有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满足学生需要的反思者,致力于学生社会发展和学术成长。
”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整体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明确提问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使课堂提问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问题的设计。
首先,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问。
教师应抓住讲课内容的关键,发挥提问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与构思。
其次,对看似无疑问的细微处提问。
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经典文本,文章中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往往也都蕴含着作者的匠心,教师在这些地方设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再次,在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设问。
学生考试中易错的地方往往是他们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要善于从这些地方挖掘问题、设计提问,从而澄清学生的混淆、模糊,同时也能起到预防提醒的作用。
2.提问要循序渐进、难易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的问题设计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难易结合。
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不仅会导致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而且学生普遍地都能够对答如流,就形成了”泡沫教学效应”;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偏难,学生普遍应对错误,那就容易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破坏课堂教学氛围。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I N1 9 01 C 1 41I S 0—57 S 0 N1—46/
对
教 学。
边 递词典边 对他说 :这是 爸爸在 给别 人打工挣 的钱 给你买 的词典 , 得 好 “ 你
好 学习呀 ! 接着 又迫不及 待地 问我他 儿 子 的学 习情 况怎 样 。我 想今 天 正 3 注 重 学 生 评 价 . 高 学 生 信 心 提 看 我们都 希望学 生把 自己所交 的学科考 好 。要想 提高 学生成绩 , 培养 学 好 把他 旧帐老底原 汁原 味地告诉 他父 亲 , 他还神 得起来 吗? 可看他 父 亲 期待而 又焦虑 的眼神 , 我不 忍 心让 他失 望 i 看 杨波 低着 头 , 再 生 学习兴趣 尤为 重 要 , 兴 趣 是 良好 的开 端 , 成 功 的 一 半 , 自信 的 基 脸的坦诚 , “ 是 是
一 爱是 老 师 学 生多 , 学生 的 自我约束 力差 , 上课 听讲不 专心 。凭借 以往的教 学经验 , 我 集体 更是一 个家 。班上每 位学生 都与 我有 一 份亲 情 、 份牵 挂 , 爱 爱别 人 的孩 子是 神 。 爱 是不 容 易 ” 知 道只能 智取 , 不能强 攻 。采 用“ 铁腕” 政策 , 只会 适得其 反 , 现在 的学生 都 人 格力量 的核心 。“ 自己的孩子 是人 ,
好吗? 没有责 难和冷漠 , 设轻松愉 快 的氛围 , ” 创 营造 良好 的课 题环 境 , 让学 投来 一束感激 的 目光 。事后 我再找他 谈话他 非 常地配合 , 明显地 感受 到 我
生们感 激和信 服 , 课堂 教学生 动活泼 地开展 。 是
4 以 生 为 本 奏 响 爱 我认 为课堂 上对 学 生的 评价 能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提问艺术
经验交流2013-04新课标改革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让他们在实际过程中思维获得最大的锻炼,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则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学。
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要求语文教师扮好这个导演的角色,而要扮好这个角色,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必须掌握提问的艺术,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获得知识,把握知识的规律。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聪明智慧型的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提问的艺术。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几点看法。
一、审视文本,选准提问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熟透教材,明确文本的文体特点及其表达明显且学生又特别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巧设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如,在教小说《祝福》的过程中,我先明确这是一篇小说。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主要人物形象的遭遇来反映主旨。
根据这个规律,我就选择了“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形象作为提问的切入点。
我是这样提问的:“请学生结合全文找找,看看祥林嫂哪里人,姓什么,叫什么。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开始阅读,学生都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可是阅读后,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的兴致更高了,思考也更深了。
有的学生回答,就叫“祥林嫂”;有的学生反驳“祥林”是其丈夫的名字,嫂是别人给她的称呼;有的学生索性就说教材中没写;还有的学生说作者故意没写出来……顺着学生的好奇心,我再问:“为何她会没有一个准确的名字?”这样学生一下子更好奇了,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为什么她会没有准确的名字呢?这样就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去把握祥林嫂生活的时代及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
然后结合情节再提问:“祥林嫂的命运遭遇是怎样的?”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提问会使教学更加轻松、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古人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诚如斯言,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止于形式上的热闹。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一定的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课堂提问设计的要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若想在课堂上问得准确巧妙,首先要在课外下功夫,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深研教材,了解学生。
1.提问要联系教材,并从学生出发。
提问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训练点烂熟于胸,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施问。
2.提问要紧扣目的。
提问的设计,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切忌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3.提问要具体、准确、严密。
所提问题的语言要准确、完整、明了,要让学生明确回答问题的方向。
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巧妙安排,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上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课堂艺术。
4.提问要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取正确的结论。
5.提问要有新颖性、启发性。
提问千篇一律,老调重谈,会使人生厌。
具有适度的新颖性,才能适应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才能引起其探
索活动。
提问具有启发性,也就是具有挑战性。
这样的问答可以使
学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添信心产生的快乐,并锻炼意志力和自制力。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1.创设情境,作铺垫式引导型提问
比如在教《五人墓碑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就引用“感动中国”中佘幼枝为守袁崇焕墓多方奔走,呼吁政府不要拆迁袁墓的事做情景导入。
讲佘幼枝为此生活拮据、痛失爱子仍不改初衷,最终获得赞扬、支持。
学生为之唏嘘不已。
我就趁机问佘家这样做为的是什么,政府支持的又是什么。
学生马上说是“忠义精神”。
我跟着说几百年前的张溥也曾为五个普通百姓的激于义而死的事高声称赞,大家再读课文,找作者的观点及五人激于义的壮举和视死如归的神采,接着我又引入学生熟知的谭嗣同慷慨赴死时的诗句与之形成比照。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精神十足,对文中相关段落的朗读赋予了极大的热情,但我仍不放弃追问,又问作者用他极富热情的笔赞扬他们,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你对那些不肯见义勇为的人如何看。
学生讨论热烈,再不觉得这篇文章乏味难读。
2.提问要选择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
提问中,先由一个个小问题的提出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时机,使提问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问在恰当的时机,从而提高效率。
比如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
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不是造成路裁瓦夫人悲剧的原因?”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
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牛劲,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问题太大太空,学生都不能好好把握,回答起来无从着手。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
就要点拨引导,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
如教《胡同文化》时,有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
如果换成具体点问题,如:读完全文,你对“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回答的方向性更强。
4.提问要符合科学性,要精确
如有位老师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时提问:作者把“金柳”当作“新娘”来写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全部回答成“拟人”。
这不是学生的素质差,而是老师问错了。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是比喻(暗喻),但老师的提问恰恰是暗中把它当成了“比拟”,因为只有比拟才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正确的提问应是:作者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
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客观。
有情教学从来就不是单边活动,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多边活动,提问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回答,以求实的态度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每一点成绩,即使对问题的答案作过认真的思索,也不能拘泥于己见,用现成的答案去匡正学生。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
激发学生的思维固然很重要,然而及时以正确的价值观客观评价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客观”“有情”的评答更为重要。
做到了这三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还不够,应该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积极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南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