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里的19种中国色
古诗词中描写颜色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颜色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颜色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
——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牡丹比得谁颜色。
似宫中、太真第一。
——辛弃疾《杏花天·牡丹比得谁颜色》▶颜色清新香脱洒。
堪长价。
牡丹怎得称王者。
——欧阳修《渔家傲·叶重如将青玉亚》▶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
——孟郊《出门行》▶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杜甫《百忧集行》▶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丘浚《咏菊》▶染得罗裙好颜色,西湖新柳绿春风。
——张以宁《戏作杭州歌·吴姬魫冠望若空》▶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杜甫《秋雨叹三首》▶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杜甫《虎牙行》▶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王维《新秦郡松树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李白《长干行》▶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杜甫《哀江头》▶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古诗中的中国传统色

古诗中的中国传统色
1. 红色: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喜庆和繁荣。
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黄色: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尊贵、权威和富丽。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3. 白色: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纯洁、高雅和清新。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4. 黑色: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神秘、庄重和严肃。
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
5. 绿色: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生命、自然和宁静。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 蓝色:蓝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深沉、忧郁和高远。
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这些颜色在古诗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境和主题,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颜色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观念。
古语中的颜色代词

古语中的颜色代词(2011-02-12 22:11:03)分类:网文标签:杂谈1,黯形声字。
从黑,音声。
本义是:“深黑色”。
《说文》:“黯,深黑色也。
”《广雅》:“黯,黑也。
”《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
”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
常泛指黑色。
2,赫会意字。
从二赤。
《说文》:“赫,火赤貌。
”火赤。
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
”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形声字。
从黑,代声。
《说文》:“黱,画眉也。
从黑,朕声。
”“黱”也写作“黛”。
锴本作画眉墨。
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
”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后来泛指“青黑色”,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会意字。
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
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本义是:“黑色”。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后经常表示“黑色”。
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
《说文》:“红,帛赤白色也。
”本义是:“粉红色。
”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
”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
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
本义是“(帛)红色”。
《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
”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
”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会意字。
甲骨文,从大(人)从火。
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火”为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说文》:“赤,南方色也。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国色

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国色
1. 《登高》唐代:作者王之涣在诗中运用了“蓝田稻花”、“白
沙樱花”、“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
然美和大自然的壮观。
2. 《静夜思》唐代:作者李白在诗中运用了月亮和秋夜的美景,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对自然的热爱。
3. 《长恨歌》唐代:描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描绘了唐朝的盛景,包括长安城的繁华和壮观的宫殿。
4. 《浣溪沙》宋代:文学家柳永在诗中描写了江南地区秀美的山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5. 《琵琶行》唐代:讲述了一位女琵琶手的传奇故事,通过艺术形象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美丽,同时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艺繁荣。
6. 《水调歌头》宋代:作者苏轼在诗中描绘了宜州地区的美景和文化特色,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气息。
7. 《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在诗中描绘了春江的美景和月夜的幽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之美的推崇。
8. 《青玉案·元夕》唐代:作者辛弃疾在诗中以“元夕”为背景,
展现出中国传统节庆的繁华和欢腾,同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古代颜色传统名称表

中国古代颜色传统名称表中国古代颜色传统名称表①红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
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亦泛指脸红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
②黄鹅黄:淡黄色(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
橙黄:同上。
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
别名黄姜。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
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栗色:栗壳的颜色。
即紫黑色褐色:黄黑色枯黄:干枯焦黄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
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中国古诗词中的色彩

中国古诗词中的色彩小编收集了部分古诗中的色彩,分别是黛色、琥珀、锦葵、梨白、凝紫、素馨、棠红、松烟、杏黄、胭脂色。
让我们一起感受五彩斑斓的中国色彩吧。
一、黛色1.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唐代·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2.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3.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唐代·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4.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代·杜甫《古柏行》5.不堪相望病将成,钿昏檀粉泪纵横,不胜情。
——五代·鹿虔扆《虞美人》二、琥珀6.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宋代·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7.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唐代·李白《客中作》9.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唐代·李贺《将进酒》10.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唐代·李商隐《咏史》三、锦葵11.锦葵月夕。
红定瓯圆露华拭。
——清代·沈岸登《暗香尝蚧,为澹人赋》12.锦葵原自恋金蜂,谁供花颜奉神灵。
——清代·仓央嘉措《情诗˙其五》13.黄帘照映锦葵春,红情绿意犹三月。
——明代·陈霆《踏莎行˙葵花》14.锦葵碧筱閒云底,小几疏帘暮雨馀。
——明代·乌斯道《和刘彦高倪氏园亭即事七首˙其二》15、视草堂前新雨过,锦葵承日不胜春。
——明代·杨士奇《夏日馆閤赋柬马学士曹侍讲》四、梨白16.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
——明代·蔡文范《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其三》17.柳青梨白,春浓月淡,蹋歌椎鼓。
——宋代·鞠华翁《桂枝香(过溧水感羊角哀左伯桃遗事)》18.多情一树山梨白,小立柴门待月明。
中国颜色汇总

中国颜色汇总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把色彩透彻地研究了个遍。
他们不仅调配出了上百种好看的颜色,还将其应用在艺术、生活、政治、宗教等方面。
最厉害的是,古人用“红、黄、青、白、黑”这五种颜色总结出了一套属于中国人完整的世界观。
天地万物,都在五种颜色里。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可谓花样繁多,从胭脂到天青,从粉红到黛绿,从服饰到瓷器,从绘画到刺绣,每一个颜色名称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红】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等。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红:鲜红色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tuó)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洋红:色橘红。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黄】鹅黄:淡黄色。
鸭黄:小白色。
樱草黄: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橙黄:橙的黄色。
(现代感比较强。
广告上用得较多)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姜黄:中药名。
别名黄姜。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黄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棕黄:浅褐色。
褐色:黄黑色枯黄:干枯焦黄。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
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古诗词里的中国色,一起来学习吧

“白”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白的叫法有白、素、缟、皓。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戏赠》
宋·陆游
帘幕阴阴昼漏迟,鹅黄雪白络新丝。
只应笑杀东邻女,不见秋千到拆时。
《残花》
唐·韩偓
南宋·刘辰翁
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
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
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
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
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
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
《渔家傲》
宋·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宋·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出蓝诗》
唐·吕温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国风诗歌中的那些传统颜色(有赏析的)

国风中的那些传统颜色1桃红色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在中国传统色里,桃红又称作“桃夭”,指的是桃花的粉红色,古代多以桃红来比喻女子的姣好姿容。
原文在勾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对于桃红色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2丹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在中国传统色里,丹色的色相是红中带黄,近赤色,归纳在传统的红(赤)色系列,丹红色在古代中国也象征高尚的情操与爱国的色彩。
原文中以爱国的赤子丹心,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3彤采桑子清纳兰性德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赏析:这首《采桑子》,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
天上人间,凡人仙女,音书隔绝,唯有心期。
4茜色商山麻涧唐杜牧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
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
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
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
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5琥珀客中行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赏析:这首诗语意新奇,形象洒脱,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不羁的个性和李诗豪放飘逸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6橙黄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
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
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杜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宿灵岩寺【唐】戴叔伦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唐】姚合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蟹【唐】唐彦谦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送僧归漳州【唐】吕温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偶作【唐】杜牧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新春【宋】陆游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感春【唐】白居易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送程六【唐】王昌龄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思【唐】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唐】李白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无题【唐】李商隐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山行【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江下【唐】杜荀鹤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马上晚吟【唐】白居易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
拟醉【唐】元稹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寄韩谏议【唐】杜甫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中国古代颜色大全,史上最全的颜色表

中国古代颜色大全,史上最全的颜色表黑色:与白色相反,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
缁色:帛黑色。
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黧在自然界里,有几组颜色是代表有毒的意思,其中一组就是黑色和黄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
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
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黯:深黑色、泛指黑色。
苍黑:青黑色;灰黑色。
百草霜:百草霜是从锅底刮下的余灰熬药喝的。
其实,锅底灰,是上百种草烧完之后形成的一层跟霜一样轻柔的东西,于是就叫百草霜。
鸦青:鸦羽的颜色。
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黛:青黑色的颜料。
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黛色:青黑色。
淡松烟:松烟是一种墨色,淡松烟介与灰与棕之间的黑色。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
老银:金属氧化后的色彩。
荼白:指如荼一般的白色。
荼在古书中是一种苦菜,现在也有荼靡花开之白色。
月白:淡淡的蓝色,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而是带着薄冰般的色调。
苍白:白而微青的颜色。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
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银鱼白:透明的银白色。
云峰白:类似于白色,带一点蓝。
苍色:即各种颜色掺入不同灰度级别的灰色。
中灰:即所谓的中性灰颜色,比深灰的浅且比浅灰的深,那就是中灰。
中灰是白色过渡到纯黑色的中间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蟹壳青:深灰绿色。
蓝灰色: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
蘆灰:蘆灰是灰中带绿的一个颜色。
比起纯粹的灰色,这个颜色更有艺术感。
猴毛灰:猴子背部的颜色,棕灰色。
玛瑙灰:一种比燧石灰色、比鸥鸟色或旧银色略浅的近乎中浅黄灰色。
嫩灰:#74787A淡蓝灰:蓝灰色是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淡蓝灰,比蓝灰色再浅一些。
牛角灰:水牛角的颜色是灰褐色的。
鱼尾灰:类似鱼尾的浅灰色。
瓦罐灰:被赋予“高级灰”的命名,介于黑白之间,是一种“无色”调性。
鲸鱼灰:灰鲸幼鲸为黑灰色,但成年后则呈褐灰色至浅灰色。
中国传统色彩名录

中国传统色彩名录████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
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RGB 色中的R255 系列明度)████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亦泛指脸红色████鹅黄:淡黄色(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Y100 M20~30 感觉的色彩,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
古代颜色的雅称,不要太美妙了,快给孩子收藏起来

古代颜色的雅称,不要太美妙了,快给孩子收藏起来古人诗里的彩色世界原来是这样子的,“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花开荼靡,叶落彼岸。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青山远黛,近水含烟。
从古人诗、书、画的常用颜色雅称有梅染、荼白、落栗、薄柿、酡颜、曙色、缁色、鸦青、胭脂、若草、缟、缃色、竹青、苏芳、缥色、天水碧、月白、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桥下春波。
这些颜色的名字,是不是看着美极了。
中国传统颜色的雅称,你都有印象吗吗?我梳理出来了一些供参考。
1.胭脂胭脂色,也便是血色。
经书日月,粉黛春秋,留下多少有关美人胭脂的诗词。
2.缁色缁色是黑色的一种,为黑泥之色。
缁色也是僧侣的常服颜色,沙门有”缁衣“之称。
《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
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3.荼白荼白是指如荼一般的白色。
荼在古书中是一种苦菜,现在也有荼靡花开之白色。
《周礼书·考工记·鲍人》有:“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
”4.天水碧,浅青色。
古代丝帛染色名。
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姬妾所染。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5.梅染梅染顾名思义,就是用梅花树作为染料的一种天然染色法,而造就的颜色也叫梅花染色,是谓梅染。
6.落栗一词从字面上就能让人想到秋风中一颗一颗掉落在地的栗子,落栗即深棕色,像熟了栗子壳那样的颜色。
7.朱砂,是指黄色成分多于红色的一种红色。
8.花青,是指藏青色,一般用于画国画中的叶子。
9.绛紫,是说略带一些红色的紫色。
10.靛蓝,是由一种名为靛蓝的植物之中提取的蓝色。
11、艾绿,是指艾草一样的绿色,也就是偏白一些的绿色。
12、秋香色,简单地说就是带有一些黄色的绿色。
13、黛色,这是古代女子用来描眉化眼用的颜色,简单说就是青黑色。
14.姜黄,这是一种中药的名字,差不多就是偏白一些的黄色。
古颜色雅称也没有那么复杂,大都来自人身边经常见到的景与物,雅称形象生动又好记忆。
诗情画意“中国色”

亲爱的豆苗儿,你知道古人怎么称呼颜色吗?以红色为例,现在人们会称不同的红色为酒红、番茄红、西瓜红……古人则称作赤、朱、绛、绯、胭脂……在诗人笔下,这些颜色往往又被赋予了别样的名称。
在宋代诗人刘辰翁的《江城子·春兴》里有“一年春事几何空。
杏花红。
海棠红。
”在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渔家傲》里有“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浪漫?你知道吗,在古人的世界里,每种颜色都充满了诗意。
梅红梅红顾名思义就是红梅花的颜色。
同样是凌寒傲雪独自开,白梅“低调”地隐匿在大雪里,红梅则落落大方地展示自己,越是白雪文/秦沽月图/刘淼诗情画意“中国色”4皑皑越能凸显它的美丽。
梅红色夺目但不炫目。
“墙角数枝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你不必疑惑那是雪还是梅,因为你一眼就会发现“有梅红亚雪中枝”。
古人喜欢把一些生活用品做成梅红色,比如宋代《东京梦华录》里出现的梅红色匣子、元代杂剧《西厢记》里的梅红色软帘、清代流行的梅红色“名帖”……月白在古代,月白通常被认为是月亮的颜色。
月白色就是像一轮清月那样,有晶莹的质感,还泛着些许清冷的蓝调。
5月白色在清代比较流行,《红楼梦》第六十八回里,尤二姐去见王熙凤时,王熙凤穿的便是月白色的衣服:“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
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按习俗,清代的皇帝在月坛夕月(祭月)时要穿月白色的朝袍,用月白色的礼器。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很多清代的月白色服饰和织物。
胭脂胭脂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用来涂抹嘴唇和脸颊,有时也用于眉心点红。
据说胭脂的原材料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一种红色的花。
古代女子常常自己制作胭脂,把花整朵摘下,放在石钵中研磨成细细的粉末,再加入牛髓、猪胰等材料,最后制成质地稠密的膏状物———胭脂。
胭脂色指的就是胭脂的颜色,但它不是单纯的红色,而是整6体偏暗,中间仿佛夹杂了一层黑色,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美。
中国古代颜色传统名称表

中国古代颜色传统名称表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
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quester注:RGB 色中的 R255 系列明度)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quester 注: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quester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quester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亦泛指脸红色鹅黄:淡黄色(quester注: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quester注:Y100 M20~30 感觉的色彩,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
橙黄:同上。
(quester注:Y100 M50 感觉的色彩,现代感比较强。
古诗中的颜色

古诗中的颜色《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刘梦得在《竹枝词》中写道“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梁书》卷七中《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一赋韵》说道,“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庾信在《奉和赵王〈隐士〉》中说,“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林东美诗《西湖亭》如此形容,“避人幽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根据“红”色这一特点,杜牧在《山行》中曾诗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个“红”字,意境俱出。
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细玩诗味,虽不静穆清淡,但落日余辉,洋溢着诗人胸臆的豪气。
用“红”字最好的,莫过于刘梦得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因“红”而“易衰”;情过激而易冷。
只用一“红”字,便将心理状态揭示入微,不能不说是色彩用到了家。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杜甫的名诗《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他的笔下,各诗句色彩缤纷,然而又各自独立,如何成画,就看我们怎么想象。
《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黑黝黝的云雾,橙黄色的渔火,再涂上一层想象中的“红”色,这样的景象,你能领会吗?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王安石《初夏即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中国颜色——精选推荐

中国颜色目视之成色心怡之成景我们的先人,自矿石得到颜料,自植物得到染料,于是有了今天备受推崇的独特的中国颜色——朱砂、黛青、竹青、石绿、月白、绯……在诗人笔下,中国颜色是“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是“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是“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是“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也是“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感谢沉醉于美景(色)的诗人留下文字,让我们知道,中国颜色长在国人的灵魂里,中国人,有属于自己的调色盘。
荼白亦称作茶白在《康熙字典》有记:【韻會】茗也。
本作荼,今作茶。
酡颜古代意:饮酒脸红的样子《老去吟》:大字写诗酬素志,小杯斟酒发酡颜。
王安石:滴酒沾唇泛酡颜。
天青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天青色色号建议参考汝窑颜色。
藕荷指浅紫而微红的颜色《迎春歌》: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竹月指林中月色有寂静冷清之感王安石: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苏芳源自苏芳木的染料颜色,也称红豆色。
百草霜接近黑色,也是一种药的名称百草霜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别名月下灰。
黛色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一种染料黛常比喻远处山色,让人有种可远观但不可触的距离感。
梅染用梅花作为染料的一种颜色李清照: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秋香由绿加黄调配成的一种颜色实则就是浅黄,有时在浅黄里还渗透隐约的一抹浅绿。
《红楼梦》里出现过:阒寂房间里,林黛玉看到了那炕上正面设着大红靠背、石青引枕,还铺着一条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隐隐的贵气透过来,让人噤声不敢语。
若草众多绿色的一种字面意思就是如草色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十样锦是一种粉色纸笺的名字。
【颜色】中国传统色彩名录

【颜色】中国传统色彩名录
一直在电脑里的word,复制不来就干脆截图,效果还不错【古典文学常见词】←欢迎补充【鎏金】:中国传统的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
【飞金】【泥金】【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洒金一说是指带斑点的图案。
【泥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
又称【泥金】。
【冷金】:笺纸上泥金称【冷金】,分有纹、无纹两种,纹有布纹、罗纹的区别。
【洒金】:最早是用于宣纸上的美观。
有撒金银粉(点状)和洒金银箔(块状)两种。
【片金】:将金箔与0.5mm的皮子相粘附,作纬线以织,融于衣物服饰之中,以丝线、棉线、金线等混合织造,是织锦工艺的一种。
【沉金】:在工艺品表面上沉积颜色稳定,光亮度好,镀层平整的镍金镀层。
【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
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
【云斑】: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
【云母纹】:像云母断面及砂子闪烁光泽的纹理。
传统中国色古诗

传统中国色古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中国传统色与古诗的韵律之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杨万里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
牡丹
宋·宋祁
弱柳毵毵湖上天,天青湖碧此留连。
东方千骑浮云骏,折得春枝便作鞭。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阆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寄题徐候雨山堂
宋·刘克庄
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
岂是沕渊行雨懒,亦非避地入山深。
喜看素瀑飞青壁,不管苍苔卧绿沉。
西北城高刁斗急,将军未可问山林。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回首凤城花事,便玉河柳烟,总带棲蝉。写艳霜边,疏芳篱下,消磨十样蛮笺。载将画船,荡素波、凉月娟娟。倩郦泉、与驻秋容,重来扶醉看。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唐·岑参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
于亮上人院会宿(节选)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鹊踏枝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节选)
唐·李白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宋·梅尧臣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
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
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
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
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
沈园二首
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古诗词里的19种中国色:
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渔家傲
宋·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珍珠帘·寿岳君选
宋·蒋捷
书楼四面筠帘卷。微薰起,翠弄悬签丝软。楼上读书仙,对宝狻霏转。绣馆钗行云度影,滟寿觥、盈盈争劝。争劝。奈芸边事切,花中情浅。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无题四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如果你对传统色彩感兴趣,
加载中...
唐·冯延巳
花外寒鸡天欲曙,
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檐际高桐凝宿雾,
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
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
已知前事无寻处。
渼陂
宋·李廌
晴山如黛水如蓝,波净天澄翠满潭。
身在玉壶图画里,心随飞鸟过终南。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金奏未响昏蜩,早传言放却,舞衫歌扇。柳雨一窝凉,再展开湘卷。万颗蕖心琼珠辊,细滴与、银朱小砚。深院。待月满廊腰,玉笙又远。
浣溪沙
宋·苏轼
芍药樱花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
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
尊前还有个中人。
霜花腴·已未用梦窗韵补寿彊邨侍郎
近代·王国维
海漘倦客,是赤明延康,旧日衣冠。坡老黎村,冬郎闽峤,中年陶写应难。醉乡尽宽,更紫萸、黄菊尊前。剩沧江、梦绕觚棱,斗边槎外恨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