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研究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除了量化研究方法外,定性研究方法也在学术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并介绍其常见的应用方式,以及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定性研究方法概述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文字描述和解释的研究方式,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细致观察、深入访谈和透彻分析。
与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定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定性研究方法常用于对主观性或复杂性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
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方式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1. 文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深度访谈:通过与研究对象展开深入访谈,获取详细的研究数据和信息。
深度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个体经验、态度和观点,并为研究提供直接的、有价值的定性数据。
3. 观察研究: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来获取研究数据。
观察研究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或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通过观察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规律和背后的原因。
4. 内容分析: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获取定性数据。
内容分析可以通过编码、分类、概念化等方式进行,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大量的文本中提取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
三、定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定性研究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具有以下优点:1.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方法能够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个体经验、态度和观点,可以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
2. 灵活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研究者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调整研究设计和方法。
3. 描述性: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字描述和解释,可以将研究结果直观地呈现给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7章 定性研究方法

现各种大量胡思乱想现象。1938年亚历克斯· 奥斯本 首次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组织决策会议上参会者极度 活跃的思维。
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简称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
脑风暴法(也称质疑头脑风暴法)。
38
(二)优缺点
1. 优点 (1)有利于激发创造力,易于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案
一般限定访谈内容及方式,有一定操作步骤,目标明
确,过程控制程度高,访谈随意性控制到最小。
特点:结果便于量化和分析,但缺乏灵活性,限制访
问者与被访问者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交流深度。
25
(2)自由式访谈(free interview),也称非结构式 访谈,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一个粗略的访谈提 纲或要点,主要用来作为一种提示,没有固定的访谈 问题,访谈方式自由随意,能根据访谈者的需要转换 话题与提问方式,自由访谈方式收集资料的信息量大 且较深入。 特点:访谈形式灵活,弹性大,能提升访谈者与被访 问者之间的交流深度和广度,但自由式访谈比较费时, 研究规模有限,访谈结果难以量化分析,对访谈人员 的素质、经验和访谈技巧要求较高。 (3)折中的访谈形式——半标准式访谈法。
28
3. 根据访谈交流方式划分 (1)直接访谈(direct interview),是指访谈双方通过面 对面的交流沟通来获取信息或资料的访谈方法。 可以是“走出去”的方式,就是访谈人员到被访者确定 的地点进行访谈,也可以是“请进来”的方式。
(2)间接访谈(indirect interview),是交谈双方没 有进行直接面对面交流,而是研究人员借助某种工具 (如电话或网络等)向被访者收集资料。 可以减少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不过间接访谈缺少 灵活性、弹性和互动性,获得详尽细节有一定难度, 科技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
第六章 定性研究方法

5、理论建构(theorybuilding)。定量研究的目
的在于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终结果是支持或者反 对假设。定性研究的理论则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是“资料分析的结果”(datadriven)。
2、应用 访谈的目的: 1)获取其他方法无法获取的资料 2)了解某一社会角色的特定视角 3)引出并了解被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定的 表达方式
4)证明或补充从其他研究方法中获得的资料
5)求证应经提出的假设 3、访谈的类型 1)民族志方式 2)知情人访谈 3)问答式访谈 4)叙述式访谈
(三)焦点小组
问题:请分别用两种方法对下列研究问题进行描
述。
1、研究某人对网络依赖程度
2、人们使用QQ进行信息传播的情况研究
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源
定性研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以“解释”而不是
“证明”为目的的方法。
1、解释学 2、民俗学方法论 3、符号互动学 4、文化研究理论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基本问题与类型
一、定性研究的基本问题
角色的双重性:固定角色和情景角色
情景角色: 1)完全的参与观察 2)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观察 3)完全的观察
4、影响参与观察效果的因素
1)对边缘状态的容忍和适应
2)文化差异
3)观察者的个人素质 4)即时推断的能力
5、观察的优势与劣势
(二)访谈
1、定义:访谈是通过向研究者提出问题二获取
资料的方法,又称“有目的地交谈”。
1)所获取的资料不具有大的代表性
2)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3)有时会出现虚假的“合意” (四)文本分析 1、定义:文本分析法是用一些设定的标准评价传 播的内容和信息的方法 2、应用
定性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选择研究背景
获准进入
进入现场
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收集资料
整理和分析资料
离开实地
报告研究结果
局内人,局外人,守门人。(掌握定义,优缺点)(P135)
局内人: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他们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或生活经历。对事物往往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局外人: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他们与这个群体没有从属关系,与局内人通常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只能通过外部观察和倾听来了解局内人的行为和想法。
五.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研究效度高;
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缺点:
结论难以推广,不具代表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对象的现有生活;
耗时;
伦理问题,主要针对隐蔽式观察。
四、观察法
什么是观察法
David E。 Gray(2004):“观察并不是简单地去看某件事并记录下所谓的‘事实',而是感觉和领悟的一种复杂组合(视觉、声音、触觉、微笑和嗅觉)。"
5。可否推广.
6.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
调查研究Surveys
焦点组访谈Focus-groups interview
实验Experiments
民族志Ethnography
敏感性、隐秘性问题无法使用观察法;
观察法缺乏系统性,资料难以量化。
第五讲 访谈法与技巧
硕士论文中的定性研究方法详解

硕士论文中的定性研究方法详解在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中,定性研究方法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它能够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帮助研究者获得全面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解析硕士论文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场景和常见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点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收集并分析非数值化数据的方法,旨在揭示现象的深层意义和人们的行为动机。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对于个体、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理解,追求对问题的深入洞察和细致描述。
定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帮助理解和解释现象:定性研究方法能够提供研究对象和现象的深度描述,帮助研究者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2. 探索性和开放性: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问题的探索和发现,鼓励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灵活调整研究方向和问题。
3. 强调研究者主观解读: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解读起着重要作用,他们通过个人经验和观察来解释研究对象。
4. 小样本和质性数据:相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数量较小,研究数据以文字、图片、录音等非数值化形式呈现。
二、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场景定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科学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研究者理解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 组织与管理研究: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探究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员工行为等问题。
3. 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对于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动机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教育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学生学习策略、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等方面。
三、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在硕士论文中,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有访谈、观察、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等。
1.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取详尽的信息和个人观点。
定性研究方法课件

案例研究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 历程、特点和影响因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研 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历程、特点和 影响因素。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案例,并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通过对案例的 全面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和分析资料。
难以量化
定性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描述性的, 难以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可靠 性和可重复性造成一定影响。
成本较高
定性研究方法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 时间和人力进行访谈、观察和资料整理等 工作。
注意事项与建议
保持客观性
研究者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偏 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02
心理治疗与干预
03
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 状况、问题成因和需求,为心理 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 潜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干 预措施。
人类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
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社会组织和信仰体系, 了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01
语言人类学
定性研究方法课件
• 定性研究方法的概述 •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定性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定性研究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01
定性研究方法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理解和解释为 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 象进行深入的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 ,探究其内在结构和意义。
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两种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定性研究方法:1. 定义: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描述和理解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主观因素,通过深入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经验、观点和意见。
2. 特点:a. 通过深入的描述和解释,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动机和背后的原因。
b. 研究对象的环境和背景较为重要,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c. 结果较为主观化,通常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
d. 样本通常较小,但可以获得更深入的信息。
定量研究方法:1. 定义: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量化分析和统计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统计数据收集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量化数据,以便得出普遍规律性的结论。
2. 特点:a. 通过对样本进行普遍性的抽样,可以推广到整个研究人群。
b. 研究问题通常固定,结果和结论更为客观准确。
c. 重点关注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和趋势,强调统计分析。
d. 结果通常以数值、图表等形式呈现。
需要注意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便全面理解研究对象。
Research methodology can be divided broadly into two categor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volves in-depth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 subjects through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hil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volves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numerical data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They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1. Defini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based on descrip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y focus on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 or group behaviors, attitudes, and values. Researchers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specific experiences, viewpoints, and opinion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2. Characteristics:a. Through in-depth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research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motivations, and underlyingreason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b. The environment and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important and can be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and culture.c. The results are more subjective and are usually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text, images, etc.d. The sample size is usually small, but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1. Defin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Large amounts of quantitativ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experiments,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ion, etc., to draw universal and regular conclusions.2. Characteristics:a. By conduct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survey, the results can be generalized to the entire research population.b.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usually fixed, and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more objective and accurate.c. The focus is on the relationship, influence, and trends between variables, with an emphasis on statistical analysis.d. The results are usually presented in numerical form or in graphsand chart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but can be combined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ubject.。
定性研究的四种方法

1、访谈法的分类
(1)根据双方接受程度,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2)依据被访者的人数,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
(3)依据是否有访问指引,分为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范文;
2、常用形式
非正式会话式访问、引导式访问和标准化开放式访问。
3、深度访谈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反复的面对面交往,借研究对象视角把握其用自己语言表达生活、经历和状况。
(1)注重实务导向
(2)研究场域与实务场域合一
(3)重视民主参与
(4)兼具批判建构功能
3、类型
按照侧重点分类
(1)行动者用科学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分类;
(2)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3)行动者对自己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分类
(1)行动中的认识;(2)行动中的反思;(3)对行动进行反思。
定性研究的四种方法
定性研究常用研究方法
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就是出于具体目的,利用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现象资料。
2、观察法的分类
(1)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被观察群体,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2)根据过程控制程度,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3)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接触程度,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4)资料详尽深入
3、个案研究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获准进入—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报告研究结果。
4、拓展个案法
行动研究
1、含义
被研究者不再只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行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提高其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现场的方式
接触研究对象的策略
第一节 概念及事项
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 访谈作为言语事件,含义:
访谈是一个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是一种交谈方式 访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具有有意义的 联系 访谈中双方所说的都是言语行为,可以以言表意, 以言行事,以言取效。
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协商有关事宜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记录的方式
其他注意事项
录音/录象 现场笔录
内容型记录 观察型记录
访谈中的非言语行为 访谈的收尾工作
第二节 访谈中的提问
提问的基本原则
根据对象,内容,情境等选择最佳提问方式 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 话
以自己的经历相回应 在对方不能回答,犹豫,或有顾虑时
鼓励对方
应该避免的回应类型
论述型 评价型
起源
社会学的群体访谈 历史学的口述研究
作用
访谈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讨论 集体建构知识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研究者的角色 访谈的设计 抽样
访谈的实施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 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动态的过程 社会现实的”拼凑者” 不事先设定”科学规范”
使用归纳法,步骤:
研究者将自己投入到实地之中 了解和理解本土概念和文化,孕育研究问题 扩大对研究问题的理解 对有关人和事进行描述和解释 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 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三节 访谈中的倾听
“听”在访谈中的位置
一个好的访谈者是一个好的”听众”
―
“听”的方式
“听”四一种直觉,一种感悟,一门艺术 表面地”听”(未听进去) 消极地”听”(没有回应) 积极倾听
行为层面上的”听”
认知层面上的“听”
强加的“听”(用自己的意义理解对方的谈话) 接受的 “听”(“悬置”自己的判断,了解对方的 建构) 建构的 “听”(倾听时积极与对方交流对话,在反 省自己的观点或假设时与对方进行平等交流,与对 方共同建构对”现实”的定义.) 无感情的“听”(冷漠) 有感情的 “听”(接纳,理解) 共情的 “听”(共鸣,认同,关切)
进行观察
开放式观察 逐步聚焦
主次程序法 方位程序法 动静结合法 时间抽样法 场面抽样法 追踪法
回应式互动
观察的记录
记录的重要性 记录的方式
画现场图 按照时序记录 “深描” 笔录及录音
记录的格式
原则:清楚,有条理,便于查找 左右分列:左边记录事实,右边写个人感受,方 法反思,理论思考,等 具体,清楚,朴实 命名准确
第二节
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个人目的 实用的目的 科学的目的
研究意义
第三节 说明研究的背景知识
现有研究成果 研究者的经验性知识 概念框架 界定研究对象
第四节 选择研究的方法
进入现场的方式 收集资料的方式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 建立结论和初步理论的方式 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含混的,解释的,多元的新时代 后实证主义,现象学,符号论,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等 依然存在,自然主义和建构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文本分析,叙事分析,内容分析,符号学,结构主义, 有色人种研究等方法开始出现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开始广泛使用
表述危机期(1986-1990)
易松国
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songguo@
考核方式
学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 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 其中考勤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 成绩占70%。
第一节
讨论
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
什么是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什么区别?
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开始对语言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 对语言表述内在限制的反思 更加多元及兼容 更加关注不同人群,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声音 更加重视以行动为取向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时期(1990—)
第一节 用
设计在定性研究中的作
讨论:
第二节 式
定性研究设计的主要模
传 统 的 模 式
步骤1:定义研究问题
追问的具体策略
访谈问题之间的联系
访谈问题的顺序
以非指导性(开放的,闲聊式的)问题开始 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先谈一般的问题,后问个人隐私或敏感性的问题 先谈最近发生的事情,后问以前发生的问题
访谈问题的过渡
以受访者的谈话思路作为启承转合的主线,将受 访者前面所谈内容中的某一点作为构建下一个问 题的契机.不要生硬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提纲. 使用过渡性问题限制跑题, 转换话题,如说:您的 孩子这么顽皮,那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运用铺垫式的语言强制性地转换话题,如:您说的 这些很有意思,可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想问您另外 一个问题,不知道行不行?
公开与否
局内人 隐蔽的 局内人 隐蔽的 局外人 公开的 局内人 公开的 局外人
亲疏关系
熟悉的 局内人 熟悉的 局外人 陌生的 局内人 陌生的 局外人
参与程度
参与型 局内人 参与型 局外人 观察型 局内人 观察型 局外人
局外人
进入现场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并接触“守门员”
“守门员”的类型 谁是“守门员” “守门员”与研究的关系 隐蔽地进入 逐步暴露式 制约进入方式的因素 选择交流方式 处理进入失败
情感层面上的“听”
“听”的基本原则
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容忍沉默
沉默的意义 沉默的原因 如何面对对方的沉默
第四节 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的类型
认可
言语行为,如”恩”,”对”,”是的”,”是 吗?”,”真好”,等 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
重视研究关系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关注伦理道德问题 “平民化倾向”,贴近日常生活
第二节
定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实证主义
另类范式
后实证主义 批判理论 建构主义
第一节
定性研究的历史
历史渊源
民族志的发展 社会学领域的发展 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 对政治权力的反思
第二节
情境分析的特点
优点:更加贴近当事人的生活真实,叙事的结 构本身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比较类似. 更加符 合当事人的意义建构方式. 缺点:可能会忽略叙事或情境中存在的一些 基于相似性基础之上的意义关系,对资料内 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视而不见.研究者可能 深深地陷入故事的情境之中.
历史回顾 发明
互 动 模 式
目的
目的
研究问题
目的
目的
第一节
确定研究的问题
寻找研究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
概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差异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 意义类问题和情境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 和评价性问题 比较性问题 因果性问题
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和表述
第一节 “局内人”与“局外 人”
“局内人”的优势与劣势 “局外人”的优势与劣势 “局内人”还是“局外人”? “局外人”如何理解“局内人”?
“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保持双重身份 全身心投入
第二节
“内” “外”角色与其他维度的 关系
公开与否 亲疏关系 参与程度
研究关系一览表
定义:
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故 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这是一种将整体先分散再整合的方式。 系统认真地通读资料,发现资料中的核心叙事、故事 的发展线索以及组成故事的主要内容 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编码系统进行编码 对资料进行归类
情境分析的具体步骤:
步骤2:文献综述
步骤3:形成假设
步骤4:研究设计
步骤5:工具设计和抽样
步骤6:资料收集
步骤7:资料分析
步骤8:结论
步骤9:修正假设
建 构 主 义 模 式
发明/设计
经验/不规则
发现/收集资料
解释/分析 说明/理论
解释
批 判 理 论 的 模 式
真意识 修正假设 结论
理解
发现
分析 收集资料 形成假设 虚假意识 经验
第五节 确定研究结果的检测手 段
讨论效度问题 讨论信度问题 讨论推论问题 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第一节 研究者个人身份对研究的影 响
性别 年龄 文化背景与种族 社会地位与受教育程度 个性特点与形象
第二节 研究者个人倾向对研究的影 响
研究者的角色意识 研究者看问题的视角 研究者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