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在0到3岁的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具备了学习语言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一、身体和感官发展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身体和感官的发展是重要的基石。
给予孩子充足的肢体运动和感官刺激可以促进他们的生理和神经发育。
这包括提供安全、无毒的玩具,鼓励他们爬行、走路和探索周围环境。
提供音乐和艺术刺激,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二、语言和沟通能力0到3岁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照顾者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交流,包括简单的对话、歌唱和阅读故事书。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
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开发他们的词汇量。
三、认知和智力发展婴幼儿期是孩子智力发展迅速的时期。
通过触摸、感知和探索环境,孩子可以学习认识世界。
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智力刺激,如拼图、积木等玩具,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创造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四、社交与情感发展早期教育也应着重培养婴幼儿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与其他孩子和成年人的互动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教会他们合作、分享和相互尊重。
父母和照顾者的陪伴和关爱对孩子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要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
五、品德与价值观培养早期教育也涉及到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引导,引入简单的道德教育,使孩子学会区分对错、善恶,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培养孩子分享、友善和宽容的品质,通过鼓励他们互助、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六、家庭与学校合作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的过程。
家长应与教育机构合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家庭也应提供温暖、稳定的环境,以支持孩子的早期教育。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要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要点早期教育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他们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以下是早期教育的要点,帮助您了解如何最好地支持和促进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无害和适合他们探索和研究的环境。
- 需要定期检查并消除可能的危险因素,例如锐利的物体或易碎的物品。
提供充分的亲子关系- 建立和加强亲子关系,提供婴幼儿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之间的安全和亲密的联系。
- 鼓励父母积极参与婴幼儿的生活,例如参与喂养、沐浴和玩耍等活动。
提供适宜的情感支持- 对婴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需求给予关注和回应,建立他们的自尊和信任感。
- 学会辨认和理解婴幼儿的情绪表达,例如哭泣、笑容和其他肢体语言。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体验-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体验,以促进婴幼儿的感知、运动和认知发展。
- 使用适宜的玩具和游戏,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惯,为婴幼儿提供稳定和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 鼓励婴幼儿学会自理能力,例如穿脱衣物、用餐和上厕所。
鼓励语言和沟通发展- 与婴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肢体动作。
- 鼓励婴幼儿模仿、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鼓励社交和合作能力- 提供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帮助婴幼儿建立友谊和社交技能。
- 鼓励婴幼儿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和解决冲突。
注重身体健康和营养- 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和足够的睡眠,有助于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 定期体检并及时咨询医生,确保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正常。
以上是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要点,通过遵循这些要点,您可以为婴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环境和经验。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其价值取向第二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学习目标1.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2.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要点。
3.了解托育机构里的婴幼儿照护与教育。
4.关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课程思政目标指引结合教育见实习,描述婴幼儿早期德育启蒙的案例。
重点难点重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内涵及其价值取向、教育与指导要点。
难点:早期教育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等学习指引1.对比0-3岁与3-6岁两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在照护需求上的异同,以增进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要点的认识。
2.查阅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托幼一体化发展趋势。
3.查阅、搜集托育机构里的婴幼儿照护与教育相关实践案例,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早期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0—3岁婴幼儿发展的基础上,那么作为人生起点的0—3岁婴幼儿是怎么发展的?他们的生命成长具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新授:●第五单元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第一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其价值取向一、0—3岁婴幼儿的生命成长(一)0—3岁婴幼儿发展的独特性1.脑部发育的巅峰期2.个体生命健康的储备期3.运动能力发展的奠定期4.健全情感发展的保护期5.认知探索形成的萌发期6.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关键期(二)哺育与抚养过程的教育性0—3岁婴幼儿教育融合于哺育、抚养与照护过程,体现“教不离养、养中有教、教养融合”,婴幼儿哺育、抚养、照护与教育相融,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1.生活环境中的教育2.生活照护中的教育3.多样人际交往中的教育4.在与玩具材料互动中的教育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其价值取向(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内涵1.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广义的早期教育是指影响和促进0—3岁婴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婴幼儿是成长的关键阶段,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婴幼儿3岁左右的阶段,他们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早期教育,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在3岁左右开始迅速发展。
在早期教育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培养。
1. 视觉刺激:为婴幼儿提供各种视觉刺激,如鲜艳的颜色、丰富多样的玩具等,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注意力,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2. 听觉刺激:通过播放轻音乐、讲故事等方式,让婴幼儿接触不同的声音,培养他们对声音的辨别和记忆能力。
3. 运动发展: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
可以通过跳跃、爬行、拍手等方式,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4. 亲子互动:和婴幼儿进行亲子游戏,如建立床上图书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培养除了认知能力,婴幼儿的情感与社交能力在早期教育中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婴幼儿情感与社交能力的方法。
1. 父母陪伴:在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环境对其情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应尽量多陪伴婴幼儿,给予他们安全感和关爱。
2. 同伴交往:带着婴幼儿参加亲子活动、幼儿园等场所,让他们与同龄儿童接触,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 表达情感:鼓励婴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创作、绘画、手工等方式,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
4. 独立训练:逐渐培养婴幼儿的独立能力,如自己穿衣、洗脸等,这有助于他们发展自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在3岁左右阶段,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始显著增强。
下面是一些培养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方法。
1. 言语交流:与婴幼儿进行频繁的言语交流,用简单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渐渐掌握语言规则,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唱歌和讲故事:适时给婴幼儿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

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如黑白或彩色图案、玩具等,吸引婴幼儿的 注意力,促进其视觉发展。
听觉训练
经常对婴幼儿说话、唱歌、播放轻柔的音乐,提供不同的听觉体验 ,有助于其听觉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触觉训练
让婴幼儿触摸不同材质、形状的玩具和物品,感受冷热、软硬等不同 的触觉刺激,有助于其触觉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整。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环境刺激
提供适合孩子年龄和 兴趣的图书、玩具、 音乐、艺术作品等学 习材料。
通过游戏、活动等方 式,引导孩子积极参 与、体验和学习。
创设安全、舒适、富 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和发现。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方案
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 了解其兴趣和需求。
各种生活技能和知识。
03
早期教育原则与方法
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
尊重儿童发展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其个性、兴趣和需求。
关注儿童感受
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以儿童为主体
让儿童在主动探索、操作和实践中学习,培养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
游戏化教学方法
1 2
游戏化教学设计
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融入游戏中,使学习变得有趣 、生动。
尊重孩子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应该尊重孩子 的个性差异,鼓励孩子展现自己的特 长和优点。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 方式来全面评估孩子的发展状况。
THANKS
感谢观看
自理能力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婴幼 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脱 衣服、洗手洗脸、收拾 玩具等,提高其独立性 和自信心。
05
早期教育实施策略与建议
0~3岁的早教干货

对于0~3岁的宝宝,以下是一些早教干货:
1. 运动能力:宝宝在0~3岁之间,运动能力的发育非常关键。
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多爬、多动,让宝宝自
由地探索空间。
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等,这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和灵活性。
2. 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教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如颜色、形状、数字等。
可以通过游戏、
玩具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教宝宝认识世界。
3. 语言能力:在宝宝0~3岁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和宝宝说话、唱歌、讲故事,这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
和听力训练。
同时,家长也可以教宝宝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打招呼、分享等。
4. 情感发展:在宝宝的情感发展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拥抱、亲吻等亲密接触来给予宝宝足够的爱和安全
感。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帮助宝宝学会表达情感,如“躲猫猫”等。
5. 早期教育:在宝宝的早期教育方面,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宝宝的益智玩具、图书、游戏等,这有助
于宝宝的智力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务来让宝宝学会自理能力,如收拾玩具、整理书架等。
以上是一些针对0~3岁宝宝的早教干货,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发展都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_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大全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_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大全1、眼神的交流。
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延伸凝视她。
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呀呀儿语。
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
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母乳喂养。
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
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4、吐舌头。
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
5、照镜子。
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
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呵痒痒。
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
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7、感觉差异。
把两幅较为相似的画放在距离宝宝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画中有棵树,而另一幅中没有,宝宝一定会两眼骨碌碌地转,去寻找其中的不同。
这对宝宝今后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8、共同分享。
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
9、一起傻。
小家伙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嗯哼”等,偶尔还会发出高八度的怪叫声。
10、共同歌唱。
尽量多学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编歌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宝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孩子数学的学习。
11、换尿布时间到。
利用这一时间让宝宝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一边说,一边做,让宝宝的小脑袋瓜与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
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围着你爬。
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教育、动作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性教育、营养和喂养、卫生和保健六个方面。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从不同的作用上划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六个方面完全分割开来实施。
事实上,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经常需要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预期目标。
一、语言教育主要是指以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0~3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成人与婴幼儿进行的一系列语言交流活动或专门的语言训练等活动。
具体包括提高婴幼儿倾听和辨析语音的能力、理解词义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欣赏和阅读的能力等,其中,核心是培养倾听能力和口语能力。
对0~3岁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有助于充分利用人类语言关键期所带来的学习效能放大的效应,为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遵循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深化婴幼儿与成人的交往行为,从而也将有效促进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动作教育0~3岁婴幼儿的动作教育主要指对身体运动技能方面进行的系统训练活动,具体包括大运动技能的训练和精细动作技能的训练等方面。
其中,大运动技能的训练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幅度较大的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立、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干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的训练。
精细动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指手指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如抓握、摇动、摆弄、拇指与食指对捏、握笔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线、折纸、使用筷子等技能的训练。
动作不仅有助于增强0~3岁婴幼儿的体质、保证0~3岁婴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够促进其脑部神经组织的发展,是大脑成熟的“催化剂”。
更重要的是,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动作技能也是智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外在表现形式。
而动作技能的发展又能够增强0~3岁婴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的能力,并有效扩大其探索范围,从而使其得到更多认知和交往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期教育并不是给年幼的孩子上课 儿童天生是学习的主体,早期教育应该是教育者
与儿童的互动。
(二)早期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 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 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2-3个月
发展指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开始注意周 围环境中熟悉的面孔和物体,有意识的移动手和 脚,头部能直立着向四周张望,仰望时能抬起前 半身,会与父母“交谈”,能摇晃,注视自己的 手。
教养策略:勤与婴儿交谈,帮助婴儿用手拍打, 够取眼前的玩具,让婴儿听简单、快乐的音乐, 抱着他随着音乐节奏跳舞。
一岁半到四岁是微小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两岁左右占有欲的敏感期; 两到四岁是秩序的敏感期; 两到五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两到六岁是空间知觉的敏感期; 两岁半到六岁是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三岁半到四岁半是书写的敏感期; 四岁半到五岁半是阅读的敏感期;
因此及时、正确、科学、丰富的早期教育教育是 幼儿发展的需要
1岁-1岁3个月
发展指标:萌发好奇心,好动,会自己坐下、蹲下和独自 站立,会动手游戏(搭积木、旋转瓶盖、倒小球、用勺子 舀等),能指认熟悉的人或物,会说简单的字、词,开始 出现难懂的语言,有意识行为开始增多,害怕陌生的环境 和陌生的人,对熟悉的人有很强的依赖感。
教养策略:为刚刚学步的宝贝提供安全无障碍的运动环境, 鼓励、满足、支持宝贝的肢体动作的需要,引导宝贝体验 满足的喜悦,通过各种感觉活动帮助宝贝对身边的事物的 认知和记忆的经验积累,为宝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提 高宝贝的活动积极性,有意识的扩大宝贝社会交往范围, 提高宝贝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 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 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 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 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 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 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
教养策略:做皮肤接触,练习抬头,
1-2个月
发展指标:头部可以抬高一些,撑起头,抓握反 射消失出现自觉的抓握动作,移动的物体能吸引 宝贝的注意力,通过触觉和视觉辨认亲人和物, 以哭闹的形式表达情感,小睡时间减少。
教养策略:让婴儿生活逐渐形成规律,训练把尿, 建立大小便的条件反射,每天俯卧半小时以上, 训练婴儿视觉追踪能力,触摸抓握各种玩具,早 期预防肥胖症。
敏感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制的动力,驱使 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 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 “敏感期”(教育的关键期或学习的关键期)。
(1)幼儿早期有很多重要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
幼儿教育:
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 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 (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
狭义:3-6、7岁
广义:0-6、7岁
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 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
出生后新生儿的脑重量为360克——390克,相当 于成人脑重的三分之一;六个月新生儿脑重为 660克——700克,近成人的一半;1岁脑重量为 900克;三岁脑重量为1011克,是成人的四分之 三;七岁脑重量为1280克接近成人;十三岁脑重 量为1350克;成人平均脑重量为1400克。
除了脑细胞发育迅速之外,儿童早期还是大脑网 络迅速形成的时期。
由此可见,早期教育能够促进脑细胞发育以及大 脑网络的快速形成。
(二)从心理上看
蒙台梭利指出主张幼儿发展的关键动力有两个:一是敏感力;二是 “吸收性”心智
敏感力:个人或者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会 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 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 们称之为“敏感力”。
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 患。 (四)早期教育要注重生活化和兴趣的原则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
1.出生后-1个月 发展指标:出生后的婴儿有无条件反射,每天睡 16-22个小时,婴儿出生几天后就可以俯卧(有本 能的挣扎);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 忆能力;喜欢看人脸,对味道和母亲的体味有反 映,有各种表情与动作。
而7岁形成的性格就更难改变了。
早期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其价值无可比拟, 所以哈佛大学教授怀特曾经说过:“在过去的几 千年里,教育工作者的经历主要放在6岁到8岁以 后孩子身上……现在,世界终于发现这种做法是 错误的了。”
日本幼儿园开发协会专务理事,千叶大学教授多 湖辉在谈到日本零岁教育时说:“这在世界上也 是绝无仅有的、划时代的创举。”
从个曲线看到儿童智力发展是非匀速不均衡的, 前四年发展快,第二个四年减慢,第三个四年缓 慢。说明儿童智力发展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开发 智力一个重要条件,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传授 知识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能力,早期教育就成为 开发智力的内容和有效手段。
(3)儿童早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期 中国古话云“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前养成的习惯很难再改变,因为习惯已成自然,
人类大脑皮层是由无数的神经元和突触所构成的 极端复杂的网络系统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越密切, 信息的传递就越快。
而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和教育有助于神经元的联 系。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婴幼儿大 脑发育的高峰期,那么我们又知道,大脑发育的 速度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也就是说明了, 0-3岁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我们根据这以 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真正是教育始 于生命的开端。
(2)早期教育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综 合了一些心理学家对智力测验的研究成果,从不 同年龄智商与成熟年龄智商的相关数,绘制了一 张个体智力发展曲线图,假如以17岁儿童智力发 展为成熟智商100%,4岁时发展为50%,8岁时 发展为80%,12岁时发展为90%,13岁时发展为 92%。
5-6个月
发展指标:脑 重是出生时的两倍,能坐片刻、会 抓握自己的脚玩耍,两脚会做蹦跳的动作,会扔 东西,可以玩具从一手交换到另一手,开始会认 生,会发脾气,会用双手抱奶瓶。
教养策略:培养宝贝的良好情绪,多给宝贝接触 人的机会,引导宝贝练习抓握小的物体,多交流, 从学习靠坐到独立坐,练习抓取小东西,学习自 己吃饼干,学会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点头或 摇头)
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 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 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 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
儿童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很多学习并不是越早越 好 。教育应该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早期教育应以安全为主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 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这个试验叫做“双 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生子(即双胞胎)在不 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 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 梯,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 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 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
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
(3)从教育内容上看 不应该只是强调学识字、学英语、学画画等
(4)从教育方式上看 早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避免灌输式、说教式,而
应该以对话式、互动式为主。
(一)从生理上看
0-3岁是脑细胞发育和 大脑网络形成 的快速 期。
二、早期教育的意义
从对脑细胞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是孩子大脑发 育最快,而且最具开发可能性的时期。
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 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 的互动式活动 狭义:0-3岁 广义:0-6、7岁
对早期教育的解读
(1)从教育对象上看 不仅是对0-6、7岁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和养
育者的教育
(2)从教育目的上看 不仅是智力的开发,更应该是身体、情感、智力、
1岁4个月-1岁6个月
发展指标:会跑,但不稳,喜欢扔球和抬脚踢球,能借助外 力上下楼梯,手部力量控制较为准确,有辨别能力,能说出 自己的名字和许多能听懂的词字,会执行简单的指令并坚持 自己独立完成,尝试各种行为,以观察别人的反应,开始表 现出对事物的喜好(无理取闹、发脾气)对黑暗和某些动物 产生恐惧。
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这个概念是从奥地利 著名的动物学家劳伦 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 过程中发现的“印刻 现象”引入的
“印刻现象”是指小 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 时期,具有很容易生 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追随对象、偏爱对 象。
语言的敏感期:0-6岁(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 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概念 所谓早期教育,它的本质特点是0-6岁人脑迅速生 长发育期给孩子以丰富有趣的生活,恰当的信息 刺激和训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
相关名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早期学习
学前教育: 入学前的教育 狭义:幼儿园的教育(3-6、7岁) 广义:从出生到入小学前(0-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