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1.4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33张PPT)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平面1000米500米500米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与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名称方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减小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增大方法点拨LOREM IPSUM DOLOR方法点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方法点拨2)判断山顶海拔高度的范围大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小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等高距的海拔高度。
如右图,最内圈的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100m。
求该山的海拔高度。
方法点拨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① 判读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② 判断地形部位:A ;B ;C ;D ;甲;③ 判断地形类型:图中以为主。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山峰方法点拨3、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程度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大,坡度陡峭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小,边缘陡峭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一般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 平原盆地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广阔四周高,中间低方法点拨1)凸向法200300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300200100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4、区别山脊与山谷方法点拨2)垂线法4、区别山脊与山谷1)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及其垂线2)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3)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降低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为山谷100200300山脊ACD100200200100方法点拨3)利用紧握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4、区别山脊与山谷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中间高 四周低
两个山 峰间的
低地
等高线 向低处
凸出
等高线 向高处
凸出
等高线 重叠
凸凸 低高 为为 脊谷
重 叠 为 崖
第一章 第一节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河流:F地
瀑布:C地 G地上山更容易
第四部分
Part 4
课堂脉络梳理
脉络梳理
知识点一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知识点二
地表五种基本地形
知识点三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不同部位判读
第五部分
Part 5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01 读右图,完成下 列各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
C.
E.
(2)A 、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3)从C到B 与从D到A登山, 较容易的是__
_______;
若是攀岩爱好者如果要登山,则选则__ 。
(4)AB两点图上距离为7厘米,则AB两点间的
Part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
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100
100
100
200
平滑的 100
100
闭合曲线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
原理
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 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活动 请同学们尝试用不同材料 (泡沫纸板、橡皮泥等)制 作模型
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
1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 海拔高度都相同
2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变 化有什么特点
《地形图的判读》PPT精品课件

N
300 200 100
疗养院 黄庄
300 200 100
等高线的应用-宿营地选址
两位驴友在该地进行宿营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是否合适
宿营地选择一般 ①离 水 源 近 , 避 免 洪 水威胁; ②避 开 山 前 空 地 , 以 防泥石流、山洪; ③避 开 坡 度 陡 峭 或 陡 崖,以防滑坡
300 200 100
海底地形示意图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B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宿营地
N
黄庄
300 200 100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公路,请在图上合适位置标出大坝。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 等高线走 ①减少施工难度 ②减少修路工程 ③利于车辆行驶 ④不易水土流失
N
300 200 100
甲
黄庄
300 200
乙
100
等高线的应用-疗养院选址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有疗养院,请判读疗养院位置是否合适。
疗养院建设一般 ①坡度较缓 ②背山面水 ③气候宜人 ④空气清新 ⑤交通便利
地形图的判读(共17张PPT)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坡度陡缓:
较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较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较陡
较缓
A
B
思考:A、B两侧那边爬坡更省力?
五中常见地形及地形图
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多形成分水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多形成集水线。
多条等高线重叠
两个山峰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1.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绘制等高线的方法;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类型
01
等高线地形图
目录
01.等高线地形图
02.分层设色地形图
03.地形剖面图
尝试绘制图中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地形图。(等高线距离100m)
练一练
等深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深线。和等高线具有同样的特点,可以判断海洋的深度和海底坡度的陡缓程度。
02
等高线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不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海洋用深浅不同的蓝色),所得到的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上五大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喜马拉雅山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亚马孙平原
四川盆地
03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完成活动绘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地形图的判读(共30张PPT)

1000米
500米
海 平 面
甲
乙
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单位是______。
米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
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
求两地的相对高度:
海拔约8844米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A
B
C
D
E
F
A____
D____
C____
B____
山谷
陡崖
E____
F____
山顶
山脊
山顶
鞍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
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活动三:
山峰A
山峰B
山脚C
山脚D
缓坡
陡坡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观察与思考
03
闭合的曲线。
等高距相等。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填数码)。
600
鞍部
贝壳
山脊
鞍部
山顶
山谷
① , ② , ③ , 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起伏程度
小
大
小
小四周高, 中间低大 Nhomakorabea陡 崖
山顶
鞍部
南
东
西
盆地
1.说出A、C、D处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2.MN和HI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什么? B地区是什么地形?
3.F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620米
4.从E到F的方向是从 东南 到 西北
。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思
考 山脚C
山脚D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山体不同部 位的等高线形态判读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
地形部位?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
洼地
山顶
山顶
洼地
200 300 100
3002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 等高线呈闭合曲 线,数值从中心向 线,数值从中心向 四周逐渐降低. 四周逐渐升高.
山谷
山脊
等高线弯曲时,凸 等高线弯曲时,凸 出部分指向低处. 出部分指向高处.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鞍鞍部部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陡崖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中心(点) 低处突出
(线)
等高线向 高处突出 (线)
3.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 ,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 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 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 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5.相关计算 (1)计算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 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数值,H小为重合等高 线中海拔最低的数值。)
2、等高线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 成线,这条线就叫做等高 线。
3、等高距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数值之差。
4、等深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 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活动二: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 有什么关系? (3分钟)
山顶B
观 察 与
缓坡
山顶A 鞍部
陡坡
500米 100米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归 纳 小 结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米) 1000
高原
500
200 0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度(米) 大于500 大于500 小于500 小于200 无一定标准
形态特征 高而平 高而陡 低而缓 低而平
两个山顶 等高线重 之间低地 合的地方 (点) (线)
判断各处的地形部位
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坡度大小的判断: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
坡的类型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 高距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 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 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 如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 下图中的丙、丁。
3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活动一:思考: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 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
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 地点的垂直距离
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新疆艾丁湖海 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