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菌痢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细菌性痢疾是两种常见的肠道感染疾病,它们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但两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伤寒病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疾病。
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耐受力。
人类是它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伤寒患者体内排出的粪便、尿液、唾液、血液、汗液、泪液等分泌物和组织渗出液中均可携带伤寒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有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人际传播。
症状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极度乏力、面色潮红、神志不清、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虚脱、休克等症状。
未经及时治疗,伤寒可导致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肠道感染等。
治疗针对伤寒杆菌的特点,常规治疗方案为口服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等。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多饮开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4天,病情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细菌性痢疾病因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痢疾杆菌属于肠道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菌。
痢疾患者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痢疾杆菌,是传播途径的主要来源。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粪-口途径和食物传播途径。
症状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为1-7天,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1-2周,多数可自愈。
治疗治疗方案主要是使用口服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阿奇霉素、氯霉素等,治疗时间一般为5-7天。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品。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他人。
两者的区别虽然伤寒和细菌性痢疾都是肠道感染疾病,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而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其次,两者的传播途径也有所不同。
伤寒主要通过水源传播和食物传播传播,而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病理学教学课件》yu伤寒、菌痢
医学ppt
6
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菌落表面的多层 细胞呈纵向排列 金属镀膜,×3 000。
医学ppt
7
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的周身鞭毛(↑) 负染,×22 500
医学ppt
8
发病机理
伤寒杆菌
消化道 小肠
杀灭
肠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
经胸导管入血,引起菌血症(潜伏期10d)
毒血症及败血症
肠过敏反应
医学ppt
无中性粒 细胞渗出
11
伤寒细胞:吞噬了伤寒杆菌、受损淋巴细胞、红细胞
和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
医学ppt
12
伤寒细胞
医学ppt
13
伤寒小结
伤寒细胞
医学ppt
14
伤寒小结
伤寒细胞
医学ppt
15
肠道病变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溃疡期 愈合期
医学ppt
16
肉眼:回肠下段淋巴组织肿胀,凸出,灰红,质软,似脑回 状,表面充血水肿。 镜下:肠粘膜充血水肿,淋巴组织增生,伤寒结节形成。
低落、消化道症状、WBC↓
医学ppt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传染源
传染过程
传播途径
病人
带菌者
污染水、食物 生活接触 粪口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终年可见
医学ppt
5
病原体伤寒杆菌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是主要的致 病因素
其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 产生相应的抗体
肥达反应(Widal’s reaction)检测血清中抗体的 增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中性、单核吞噬杀伤
黏膜表层坏死、 浅表溃疡形成
菌痢的临床类型及病变 病变主要发生于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
2012本科伤寒,菌痢
发病机制
病 程 第 一 周 血 培 养
繁殖的病菌及其释放的内 毒素再次大量进入血液
败血症和毒血症 呈现全身中毒性 症状和病理改变 回肠末段肠壁淋巴组织 出现明显的增生肿胀
,
第一次 变态反应
(+)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在胆囊内 繁殖再度进入小肠 第2-3周, 粪检(+) 肥达反应(+) 第二次 变态反应 使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 织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导 致坏死、脱落和溃疡形成
病理变化
心肌:
其他器官病变
心肌纤维浊肿,间质充血、水肿、单核细胞 浸润; 相对缓脉:毒素对心肌损害和迷走神经兴奋 性增高
腹直肌和大腿内收肌常发生凝固性坏死 (亦 称蜡样变性)。
横纹肌:
伤寒玫瑰疹
淡红色小丘疹。 因病菌栓塞 皮肤表层毛细 血管引起小灶 性炎症和毛细 血管扩张充血 所致
关节液培养(-)
急性菌痢
临床病理联系
毒血症 肠蠕动亢进 肛门刺激征 发热,头痛,白细胞升高 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 稀便、粘液便 脓血便
早期粘膜卡他性炎 后期假膜脱 落形成溃疡
慢性菌痢
(二)慢性细菌性菌痢
病原菌:福氏菌多见 病程:超过两个月,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 病变特点: 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 新旧病灶同时存在 疤痕形成、肠腔狭窄 腹痛、腹胀、腹泻等肠道症状
第十五章 传染病
第二节 伤寒
(typhoid fever)
三峡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黄 益 玲
中医学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 热病的总称。(风寒暑湿
燥火六淫之邪 )
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 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现代西医传入东方后,细菌学有种伤寒
15 传染病2-伤寒、菌痢-护理学
慢性溃疡:
边缘不整齐,底部不平,较多肉芽
临床病理联系
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大便粘脓样或泻秘 交替 急性痢疾反复发作,但发热、毒血症较轻 大便痢疾杆菌培养阳性
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最常见 分为四期,每期约1周 (1)髓样肿胀期 (2)坏死期 (3)溃疡期 (4)愈合期
2、肠外病变
(1)髓样肿胀期(1 W) 大体:长椭圆形,隆起组织表面似脑回
回肠下段淋巴组织 明显肿胀,凸出于 粘膜表面,色灰红,
质软。
7天连锁酒店会员
肠粘膜充血、水肿、
粘液分泌增多。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
肠壁淋巴组织
口→胃→小肠
在巨噬细胞中繁殖
经胸导管入血→菌血症
潜伏期 菌血症期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10天
肝、脾、淋巴结肿大
细菌再次大量入血
败血症、毒血症
胆囊
回肠
肠伤寒
经口感染伤寒杆菌
I.伤寒杆菌侵入肠壁淋 巴组织并在其中繁殖, 持续2周,无症状
II.伤寒杆菌入血:先 致菌血症,无症状(潜 伏期);进而败血症、 毒血症,MPS增生,抗 体形成
•肠穿孔:3-4% •支气管肺炎:小儿,继发感染 •其他
5.结 局
若无并发症,4~5周可痊愈,病后可获得较 强的免疫力。 败血症、肠出血和肠穿孔是本病重要的死亡 原因。 自从使用抗生素治疗伤寒以来,病程显著缩 短,临床症状大为减轻,典型的伤寒肠道各 期的病变及全身病变已属少见,但复发率却 有一定的增加。
(3)肝: 肝肿大,质软。肝细胞呈高度浊肿,并 有散在、边界较清的伤寒肉芽肿形成。 肝细胞发生灶性坏死。 (4)骨髓: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 骨髓中的巨噬细胞摄取病菌较多,存在时 间较长,故骨髓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0%。
传染病伤寒、菌痢
•病变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急性增生性炎)
•临床特征:持续高热、相对缓脉、情绪低落、 血象不高(WBC↓)---一高三低 肝脾肿大、玫瑰疹
病原学
病原体:伤寒杆菌
▪ 沙门菌属中的D群,短杆状,为无芽胞,无荚膜,G杆菌,有鞭毛,
▪ 其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能使人体产 生相应的抗体
慢性菌痢
小结
痢疾杆菌 假膜性炎
病变部位:
多局限于结性细菌性痢疾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 症。多散发,在冬春季可流行。
一、主要特点
1.发病: 1-4月份,儿童,中小城市、农村。
2.临床:发热、寒战、头痛、喷射性呕吐、拒乳、
乏力、肌肉酸痛、烦燥、尖叫、神志淡漠、
嗜睡;项背疼痛、颈项强直、囟门紧张; 玫瑰疹、瘀点、瘀斑(结膜、口粘膜); 休克、DIC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染过程 传播途径
病人 脑膜炎双球菌
带菌者
飞沫传播(咳嗽、喷嚏)
吞噬能力强
胞浆吞噬有: 伤寒杆菌
受伤淋巴细胞
红细胞
坏死细胞碎片
无中性粒 细胞渗出
1、肠道病变
髓样肿胀期(1W) 肉眼 回肠下段淋巴组织肿胀,凸出,灰红,质软,
似脑回状,表面充血水肿 镜下 淋巴组织增生,伤寒结节形成
坏死期(2W) 肉眼 肿胀基础上灶状坏死,失去光泽,灰白或黄绿色
(坏死组织易被胆汁染成暗绿色),与强烈过敏反应有关。
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 胶质细胞(5个以上)围绕。
伤寒、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病变特点: 起病急骤 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
①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 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②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发病机制尚待阐明。
30
小结
病原体: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病变特征:病变肠段粘膜面有灰白色糠皮样假膜覆盖。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玫瑰疹的发生原因:伤寒杆菌栓塞了皮肤毛细血管 或伤寒杆菌及其毒素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玫瑰疹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溃疡期 发病的第3周。由于小坏死灶互相融合、溶解、 脱落而形成溃疡。 溃疡特点:外形与淋巴小结的分布及形态一致, 呈圆或椭圆形,溃疡的长径与肠管纵轴平行, 此为伤寒溃疡的特点。
临床表现与坏死期大致相同。
2
传染源: 伤寒患者或带菌者 传染途径:细菌随粪、尿排出,污染食品、饮用
水等或以苍蝇为媒污染食品经口入消化道而感染 好发人群: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 好发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病
后可获得比较稳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
3
病理变化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 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病变主要分布在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 肝、脾和骨髓等处。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特点是在病灶内一 般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原体:痢疾杆菌 分 类:福氏,宋内氏,鲍氏,志贺氏菌 主要致病因素: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
20
传染源: 菌痢患者或带菌者 传染途径:细菌随粪排出后,可直接或以苍蝇为
媒介经口传染 好发人群:以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 好发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
菌痢伤寒
发病机制
伤寒 入胃 杆菌 大部分被破坏 小部分进入小肠
已致敏的淋巴组织发 生过敏反应致肠粘膜 坏死及溃疡形成。 坏死及溃疡形成。
侵入肠壁淋巴 组织, 组织,巨噬细 胞吞噬,并在 胞吞噬, 其中生长繁殖
胆囊内的细菌随 胆汁再次入小肠
细菌繁殖和内毒素 释放再次入血, 释放再次入血,出 败血症症状 症状。 现败血症症状。
伤
寒
概念: 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概念: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变: 病变: 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
细胞增生为特征, 细胞增生为特征 , 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 改变最为明显,又称肠伤寒。 改变最为明显,又称肠伤寒。
流行季节:夏秋季多发。 流行季节:夏秋季多发。
病 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慢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慢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粘液 及脓血便;可反复或交替出现。 及脓血便;可反复或交替出现。 结 局: 1、痊愈 、 2、迁延数年,贫血,营养不良或维 、迁延数年,贫血, 生素缺乏; 生素缺乏; 3、肠道内菌群失调; 、肠道内菌群失调; 4、慢性带菌者 传染源。 传染源。 、慢性带菌者---传染源
全身单核 巨噬细胞 系统的细 胞所吞噬
经胸导管进 入血液, 入血液,引 菌血症。 起菌血症。
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急性增生性炎症。 基本病变:急性增生性炎症。 病变特征: 形成伤寒肉芽肿( 病变特征: 形成伤寒肉芽肿(伤寒细
胞聚集成团)。 胞聚集成团)
伤寒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 伤寒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红细胞及组织 细胞碎屑的巨噬细胞。 细胞碎屑的巨噬细胞。
伤 寒 结 节
肠道病变
菌痢伤寒
(2)坏死期:第二周
眼观:髓样肿胀期坏死凹陷,表面粗糙 镜观:原有结构消失,一片红染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
血、粪尿细菌培养(+) 肥达氏反应滴定度
(3)溃疡期:第三周(危险期)
病理变化:多发性溃疡,圆形、卵 圆形,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临床表现:体温波动,症状好转, 粪尿细菌培养(+), 血培养部分转(-), 肥达氏反应滴定度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变化——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 的急性增生性炎。 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1.肠道病变: ——定位于回肠下段淋巴组织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溃疡期 愈合期
(1)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眼观:形似大脑沟回 镜观:伤寒肉芽肿形成 临床表现:菌血症、毒血症;
消化道症状; 血及骨髓细菌培养(+)
2.慢性菌痢 病程>2个月
病理变化:
溃疡形成和修复交替进行; 溃疡较急性深; 粘膜过度增生—息肉形成; 纤维组织增生泻,时好时坏 ——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无症状慢性带菌者
3.中毒性菌痢
临床特点:
①多见于2~7岁儿童;
②发病急,肠道症状不明显,中 毒症状明显(高热、惊厥、昏 迷,呼吸、循环衰竭)
病理变化:
①肠道病变轻:
卡他性或滤泡性肠炎
②全身变化重:
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
伤寒
(typhoid fever)
一、概述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基本病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增生,出现特征性的伤寒肉芽肿;
3.临床表现:稽留热,相对缓脉,脾 肿大,皮肤玫瑰疹, 粒细胞减少等。
二、病因及传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病理学-伤寒、菌痢-2学时【74页】
2、假膜性炎
病变进一步发展,即为本病 特征性的纤维素性炎(假膜性 炎)。
肉眼观:假膜开始较小、散在, 位于黏膜皱襞的顶部,似糠皮, 以后逐渐融合成片。
假膜一般为灰白色,如出血严 重或被胆色素浸染,则可分别呈 暗红色或灰绿色。
镜下:黏膜表层坏死,大量纤 维素渗出。黏膜下层严重充血、 水肿,伴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里急后重: 炎症刺激肠壁内的神经末梢
及肛门括约肌引起。
3、粘液脓血便: 粘液分泌亢进、出血、白细
胞渗出引起。 4、发 热:毒血症引起。
愈合
适当治疗后,渗出物和坏死组 织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 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浅而小的溃疡愈合后不留瘢痕。
深而大的溃疡可因瘢痕收缩使 黏膜表面呈放射状皱缩,但极少 引起肠腔狭窄。
3、肾: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出现蛋 白尿。
4、皮肤:
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 胸、腹部多见。是皮肤表层毛细血 管细菌栓塞引起的小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炎症和毛 细血管扩张所致。
5、肌肉:
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出 现凝固性坏死,肌痛。
并发症
伤寒如治疗和护理不当,可出 现并发症。
肠出血和肠穿孔: 均发生于溃疡期。
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 长较好。
伤寒杆菌
伤寒杆菌的电镜照片
菌体“O”抗 原
鞭毛“H”抗 原
表面“Vi”抗 原
刺激人体产 生相应抗体
“O”抗原、“H”抗原的抗原 性较强,用肥达反应测定血清中 的相应抗体效价,可作为诊断伤 寒的依据。
流行病学:
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青年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
伤寒及细菌性痢疾
– 新、旧病灶同时存在 – 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形成息肉 – 肠壁增厚、变硬 肠腔可狭窄 ➢ 临床特点
– 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 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 慢性带菌者
3、中毒性细菌性菌痢
➢病原菌: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 ➢易感人群: 2-7岁儿童 ➢病变特点:呈卡他性肠炎、滤泡性肠炎 ➢临床特点
–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重 –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
➢ 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 传播方式:消化道感染 含菌排泄物 污染水、食物、手、 餐具(苍蝇为传播媒介)
发病机理
伤寒杆菌入胃
胃酸杀灭
残存细菌 进入小肠
细菌在 MPS内 继续繁 殖
经胸导管入血
繁殖
侵入肠壁
(第一次菌血症)
淋巴组织
胆囊内细菌 再次入小肠
肠道症状
细菌再次入血 (第二次菌血症)
释放内毒素, 产生临床症状
伤寒 (Typhoid Fever)
一、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变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 生,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
➢临床症状: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二、病因及传染途径
➢ 病原体:伤寒杆菌 (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表面抗原)
伤寒、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和病理
(1)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肉眼观: 略肿胀,隆起,灰红 ,质软,形似大脑 沟回。
周围肠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增多。
镜观:伤寒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 周围肠壁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菌血症、毒血症;消化道症状; 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减少, 血细菌培养(+)
(2)坏死期:第2周
病原菌 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
易感人群 2-7岁儿童 病变特点 呈卡他性肠炎、滤泡性肠炎
临床特点
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重:
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
• 消化管常见溃疡的好发部位
• 消化管常见溃疡的形态特点
几种肠道疾病的比较
肠结核
肠伤寒
菌痢
阿米巴痢疾
病原
结核杆菌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
好发部位 回盲部
病菌入胃
残存菌进入肠道
释放内毒素 释放外毒素
感染性休克 肠溃疡 毒血症 水样腹泻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部位:大肠(主要)乙状结肠和直肠 类型:
1.急性菌痢 2.慢性菌痢 3.中毒性菌痢
1.急性菌痢:
病变: 早期:急性卡他性炎症(黏液性)
表现: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 炎细胞浸润,点状坏死。
发展:假膜性炎 大量纤维素
固性坏死 胆囊无明显病变
并发症
肠出血 肠穿孔 支气管肺炎 其它
结局
如无并发症,约4~5周即可痊愈 抗生素的应用,使病程缩短,症
状减轻,但复发率有所增加 败血症、肠出血、肠穿孔是本病
的重要死因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一、概述:
1.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 2.病变特征:以大肠黏膜大量纤维素渗
第十五章 伤寒、菌痢、AIDS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变特征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 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 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皮肤 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中的族,革兰氏阴性。
其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及表面“”
抗原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尤以“”及“” 抗原性较强。故可用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 来测定血清中抗体的增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伤 寒的依据之一。
.肿瘤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肉瘤
肉瘤一种非常罕见的血管增殖性 疾病。的病人有肉瘤。
三、临床病理联系
病程分三个阶段:
、早期或称急性期:咽痛发热、肌肉酸痛,周自 行消失。
、中期或称慢性期:免疫功能与病毒之间相互抗 衡,病毒复制处于低水平,临床上无症状或表现 为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皮疹等。
肠壁各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 增生,乃至瘢痕形成,从而使肠壁不规则 增厚、变硬、严重的病例可致肠腔狭窄。
临床表现依肠道病变而定,可有腹痛、 腹胀、腹泻、便秘等肠道紊乱的症状。
由于炎症的加剧,临床上出现急性菌痢 的症状称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少数慢性菌痢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 征,但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 者,常成为传染源。
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体重下降、 全身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自年月 首次报告以来,传播迅速。世界上几乎每 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未能摆脱这种病魔的侵 袭。
的潜伏期长,从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 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感染所引起。 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为单链病毒。 在病人中分离得到两种类型的,即和。 是美国、欧洲和中非的最常见类型,则主 要在西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源:伤寒患者及带菌者
便、尿
传播途径:消化道,苍蝇可作为传播媒
介。儿童及青壮年多发,夏
秋两季多发
二、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小肠粘膜上皮→局部LT→MC吞噬伤寒杆菌→胸导 管入血→菌血症 →MPS吞噬并繁殖→肝、脾、淋巴结肿大(潜伏期) →细菌和毒素再次入血→败血症、毒血症→脏器病变(第1周
,血培养+)
胆囊中的细菌再次入肠→肠壁强烈过敏反应,肠黏膜坏死 、脱落及溃疡形成(2-3周,血培养+,便培养+,肥达氏+) 致敏TC→细胞因子→MC吞噬杀灭伤寒杆菌(第4周,痊愈)
三、病变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LN、肝、
脾、骨髓)的细胞增生,形成具有 诊断意义的伤寒细胞及伤寒肉芽肿
伤寒细胞: 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 和细胞碎片的MC 伤寒肉芽肿、小结:伤寒细胞聚集成
(4)愈合期(第四周)
肉芽组织填平、上皮增生修复
溃疡期
2. 其他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肿大,镜检可见伤
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心肌纤维可有浊肿,甚至坏死(相对缓脉)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浊肿 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7-13d) 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 -凝固性坏死(肌痛、皮 肤知觉过敏)
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变:早期浆液分泌亢进,急性卡他性炎,粘膜充 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假膜 → 1周左右,假膜脱落 形成“地图状”浅表溃疡 → 适当治疗→渗出物和坏死 组织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康组织再生,缺损得 以修复
临床: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杆菌(bacillus typhi, BT)引起的急 性传染病。病变是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 胞增生为特征,以回肠末端最为突出 临床:持续高热、NS中毒、消化道症状、相对 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WBC减少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G(-)。菌体 “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使 人产生抗体 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测定血清中 的抗体 ,作为诊断依据 致病主要因素:菌体裂解时释放的内毒素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性肠炎)
胆囊:多无症状,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带菌者,在
胆汁中大量繁殖
结局和并发症: 无并发症,一般4-5周可痊愈。
可有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等并发 症,慢性感染可累及关节、骨、脑膜及其
他部位
穿 孔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痢疾杆菌(bacillary dysentery, BD)引 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局限于结肠,
( 滤 泡 性 肠 炎 )
中 毒 型 细 菌 性 痢 疾
假膜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 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及病原菌 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假膜首先出现于黏膜皱襞的顶部,呈 糠皮状,随后融合成片 一般呈灰白色,出血明显呈暗红色, 受胆色素浸染呈灰绿色
急 性 细 菌 性 痢 疾 ( 假 膜 性 肠 炎 )
结局:
多经1-2周痊愈,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
病例转为慢性
2. 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多由急性转变而来,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 病变: 新旧溃疡同时存在,损伤与修复反复进行 黏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 肠壁各层慢性炎细胞浸润、F 瘢痕形成 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 肠腔狭窄 临床:腹痛、腹泻等,少数无明显症状体征,便 培养(+),可成为慢性带菌者
以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
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临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
便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致病菌:G(-) 痢疾杆菌 福氏 宋内氏 内毒素
鲍氏
志贺菌→内/外毒素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途径) 发病情况:夏秋季多见,好发于儿童 发病机制:痢疾杆菌→逃脱胃酸、 SIgA 抑 制→在结肠内繁殖→直接浸入 肠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内毒 素→肠粘膜假膜及溃疡形成→ 全身毒血症 志贺杆菌→外毒素→水样腹泻
团,形成小结节
伤寒肉芽肿
伤寒肉芽肿
1. 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 病变最为明显
分四期,每期约1周
(1) 髓样肿胀期(第一周) :
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
面,灰红色,质软。形似脑的沟回
(2) 坏死期(第二周) :
病灶局部坏死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3)溃疡期(第三周)
坏死肠黏膜脱落→溃疡,边缘隆 起、底不平,集合淋巴小结形成的溃疡 椭圆形,长轴与肠长轴平行,溃疡较深 →穿孔、出血
3.
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的
发生与内毒素血症有关,急性微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 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呈卡他性炎表现,有时 呈滤泡性肠炎改变 多数器官微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大脑和脑干水 肾上腺皮质出血和萎缩
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