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利弊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第一篇:教育行政化的弊端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大学教育行政化弊端什么叫教育行政化,说白了,就是教育官化、教育权力化。
教育中的一切,不是教育自己说了算,而是教育之外的行政官员说了算,因为他们握有掌管教育资源的权力。
就这次拜年通知,它的要求对象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通知的口吻完全是指令式的,就是在下达任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和所有这些学校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行政意义上的上下属。
下级服从上级,固然是行政领域中的铁定规律;但,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
教育领域不是要服从,而是要自主。
如果没有自由与自主,大学就不会有它的灵魂。
大学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这一体制本身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今天这一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由于没有反映教育的本质性要求和特征,没有体现教育的专业性、自主性品质和精神主旨,现行教育制度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及相应的权威。
以其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显示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针对争论数月的高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中央政府一锤定音,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教育部长袁贵仁透露,高校改革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
他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
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厅)级,专科院校的书记、校长则为副局(厅)级。
进入21世纪之后,为加强对高校的管理,位列985高校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干部,出现了所谓的“副部级大学”。
这一情况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弊病。
由于高校领导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由中央部门任命的,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评价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
教育行政的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利弊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各有利弊。
具体而言,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国家的教育目标、方针、政策和法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国家可以有效地调节各地区的教育发展,对教育落后地区予以重点扶持;教育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可以加重中央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发挥中央办教育的积极性;可以统一教育标准和要求,易于考察和控制全国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教育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教育经验的推广。
然而,中央集权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容易形成不顾地方特点和条件、强求一致的局面,从而对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事业造成不利影响;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集中于中央,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央集中管理,地方缺少自主权,客观上使得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趋于保守、僵化,缺少灵活性,降低了教育管理的效率。
教育行政管理的地方分权制的主要优点是:教育行政权力分散,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执掌有关的教育权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自主管理教育事业,有利于地方及时处理和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同时反过来也能促使中央集中精力更有效地履行其宏观管理的职能。
教育管理的地方分权制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教育行政权力分散,不易统一政令、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及统筹兼顾;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同,容易造成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各地自主行政,中央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组织地方之间的教育协作。
在大当今世界急剧变化的教育和社会形势下,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都面临着挑战,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本国特点的,更科学、更完善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的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一些实行教育行政集权制的国家,正在尝试突破集中化管理体制模式,向“非集中化”方向发展,以利于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民主管理;在一些实行教育行政分权制的国家,以不同的立法形式,逐步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控制,已经或正式出现权力相对集中的趋势。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教育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政策、规划、管理等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体制安排。
这一制度一直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特征,通过这种管理制度,中央政府能够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学课纲的制订、师资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统一部署,为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提供统一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现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渊源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选拔官员的机制,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全国教育体系的集权管理。
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集权管理。
195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立了中央对全国教育的领导地位,明确了教育体制的总体框架。
此后,中央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立了对教育的全国统一管理体制。
二、现状目前,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依然保持着中央集权的特点。
国家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和规划,统一部署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同时对各地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各级地方政府则依据中央政策,在本地区内负责具体的教育管理和实施。
这种管理模式确保了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资源统一配置,有利于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三、优点1. 整体规划: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能够对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2. 资源配置:中央集权能够统筹全国的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3. 统一课纲:中央集权管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学校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了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四、缺点1. 缺乏地方特色:中央集权管理容易导致教育工作的同质化,难以充分挖掘各地区的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影响了教育的多样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弊端及政策选择
从运行机制来看,应该说,我国一直采取中央教 育部门、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头举办、分级管理的运 行机制。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影响了教育体 制的合理性,致使教育结构体系封闭,各种高等教育 机构的功能过于分割和重复,各类教育管理部门缺乏 有机衔接与沟通。尤其是计划经济和集权体制的惯性 作用,政府对高校仍统得过死、限制过严,严重影响了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发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这一现实,提出了高等教 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加强宏观管理,坚决实行简 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于是。在高校办学 自主权上,主要从“高校计划外招生、调整专业、接受 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提名任免副校长、国家拨发的 基建投资和经费自主安排以及自筹资金利用”等六个
一、历史与现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弊端
方面开始放权。在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上,明确提 出了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围绕 “如何管”、“谁来管”、“以谁为主”的思路展开,改革所 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观指导和管理”,强调要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 办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在经过了近10年的“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改革
万方数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总第160期)
对学校行使经营权、使用权、分配权和处置权,大学 办学处于受控之中也属自然的了。过去那种由中央 教育行政部门、中央其他部委、总公司、总会以及地 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其他业务厅局分别办学与管 理而形成的学校单一隶属关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并 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转制后的“联合办学”实质上只 是转换了行政领导,并未真正脱离国家办学、计划统 筹的办学模式。 (四)中央到地方管理教育权力有“上收”趋势,财 权划分和运行不尽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 群众对现代化教育的强烈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严重不足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各 种问题日渐凸显出来。比如。中央与地方管理教育的 职责权限关系的明确,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 政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之间的运作关系,等等已经成 为满足以上需要的体制性障碍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一是中央教育管理职能和权限下放力度不够,部 分具体事权仍有“上收”趋势,越权行为时有发生。从 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1985年开始国家启动了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到1998年的《国务院关于机构设 置的通知》,虽然一直在强调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 要简政放权,并于1998年对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职 责权限划分上作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许多教育管理 职责下划给地方,使地方教育行政有了更多的管理权 限,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但是。由 于许多法规在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方式上只规定 各方职责,而对权力划分并不明确,也就导致在现实 运行时出现了权力障碍。比如,中央与地方高教管理 权限,主要是通过中央有关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文 件加以规定的,其中只有中央与地方在高教管理上 的职责,而没有进行具体权力的划分。因此,在高教 管理现实中权限下放力度仍然很有限,部分具体事 权仍有“上收”趋势。比如。在博士学位授予权上,省 属高等学校的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审批和教育部直属 高等学校副校级领导职务任免,等等具体事权都没 有下放和落实。同时,教育部有些职能部门对自己职 责定位的理解不够准确,本来可以由省级教育行政 部门来承担的一些职责却始终把住不放,比如“21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是指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中央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政策和机制对全国教育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
这种制度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学内容的规划、教育质量的监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优势、挑战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一、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1. 集中决策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集中决策。
中央政府通过教育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政策进行统一决策和发布,包括教育投入、教学大纲、教材编写等方面,统一规划和部署。
2. 统一标准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倡导统一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保证了全国各地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减少了地区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地区享受到相近水平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
3. 资源整合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各级政府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
二、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优势1. 促进教育公平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将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配置到全国各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公平。
2. 提升教育质量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确保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3. 规范教育行为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法规和政策,对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教育行为,防止出现教育乱象。
三、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1. 地方管理权力下放不力在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可能因权力下放不力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2. 创新动力不足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各地区的教育机构可能因为行政命令过于集中而减弱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3. 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教育主要由政府集中管理,社会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是国家的命脉,而教育行政体制则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一、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多层次的管理结构,例如中央、省、市、区、乡镇等多级管理机构,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尤其在基层教育机构管理方面,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浪费现象,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教育行政体制仍然存在过于官僚化目前教育行政体制仍然倾向于官僚主义,教育管理者的行政职能过多,而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功能过少。
导致教育工作流程繁琐,教育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需求脱节当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往往局限于行政管理范畴,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响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政体制未能及时跟上变化,对教育发展形势和需求的把握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1.简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应当逐步简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减少行政层级,划分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权能,加强教育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力,实行区域内统筹和下放管理,使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减少官僚主义,加强教育教学服务功能应当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适当压缩教育机构的行政层级,减轻管理负担,提高教育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改变教育行政管理的刚性化和官僚化倾向,提高教育事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应当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育制度和规章,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育制度和规章,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的方式,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对接,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水平。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分析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特点是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构,集中管理国家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事务。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中央集权制度有其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2023年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
一、优点1.1 高效管理国家事务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可以统一决策和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从而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和管理不协调的情况。
此外,中央政府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将各地区的信息进行收集和统计,以此更好地管理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事务。
1.2 加强国家安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可以更好地监督和监管各地区的安全问题,如防范恐怖主义和保护国家边境等。
此外,中央集权制度可以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和警察等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1.3 发展经济和推进改革中央集权制度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和改革带来更快的进步,中央政府可以集中施政,向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产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政策,以此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
二、缺点2.1 降低地方政府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自治权被限制,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弱,这会限制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轻微的问题也需要向上级政府请示决策,从而延缓问题的解决。
2.2 忽视地方特色和需求中央集权制度也容易对各地区的特色和需要产生忽视。
中央政府可能往往先考虑国家整体利益,而忽视地区间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地方的实际需求。
2.3 容易引发腐败和权力滥用中央政府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权力非常大,在权力范围内的官员也容易滥用权力和搞腐败。
这对改进中央政府的各项措施和优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中央集权制度在管理国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缺点。
针对这些优缺点,我们必须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规律和处理办法,并且制定可行的措施来优化中央集权制度。
这样中央政府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的发展,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
教育管理中中央集权的优势和不足
教育管理中中央集权的优势和不足
教育管理中,中央集权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首先,中央集权能够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统和强大的组织结构,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均衡和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中央集权可以有效地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避免局部利益的侵占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者,中央集权可以颁布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标准,确保教育的发展符合国家整体发展需要,保障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民生福祉。
然而,中央集权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方面,中央集权可能导致教育管理过于繁琐,学校难以自主决策和创新。
另一方面,由于中央集权的体制和机制不同,与地方教育资源和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
此外,中央集权可能会面临协调困难和实施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管理效率不高。
总之,在教育管理方面,中央集权既有其优势,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分权,协同合作,实现教育管理的有效运转。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协调教育事务的机制,是保障国家教育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一、中央和地方的职责不明确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了管理责任不明确的情况。
一方面,中央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权威,但地方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两者的权力界限不够明确,导致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地方对于一些关键的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时,由于中央权威的补充,地方的监督和管理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职责的定义进行明确和规范。
二、行政体制的僵化和官僚主义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由于管理机制过于单一,导致了行政管理机构的僵化和官僚主义的存在。
行政体制的僵化会导致教育管理机构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而官僚主义则会让教育管理机构追求权威和相对稳定的管理,而不注重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行政体制,对行政机构的权责进行明确,打通行政机构与教育教学和社会各方面的沟通渠道,提高行政机构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行政机构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而现有的人员管理制度却没有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与企事业单位相比,教育行政机构的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的不平衡,使其难以留住人才。
此外,现有的教育行政机构中的管理干部相对年轻,整个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应该加强对教育行政机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激励机制,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素养。
四、教育行政体制中地方带头人的责任教育行政体制中,地方带头人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然而,由于官员的普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学校资源配置不均,学校招生方式不规范等问题。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摘要:教育行政体制作为国家领导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影响着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我国自身的特点。
通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客观了解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与不足,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推动我国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权力下放1 引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对教育行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总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表现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均权制。
我国由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教育行政体制也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一体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现状的分析,使我们在清楚了解这一体制发展过程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能够在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
2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20世8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
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学校的建制按行政级别确定,学校按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办学和管理。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与之相适应的。
它有利于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
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种体制带来的教育弊端也逐渐显现。
如:限制了地方办学积极性以及教育不能适应地方发展,缺乏地方特色。
党的“十四大”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就体制中的弊端开辟了新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而这一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一场社会的变革,它必然推动着教育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摘要:教育行政体制作为国家领导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影响着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我国自身的特点。
通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客观了解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与不足,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推动我国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权力下放1 引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对教育行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总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表现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均权制。
我国由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教育行政体制也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一体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现状的分析,使我们在清楚了解这一体制发展过程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能够在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
2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20世8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
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学校的建制按行政级别确定,学校按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办学和管理。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与之相适应的。
它有利于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
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种体制带来的教育弊端也逐渐显现。
如:限制了地方办学积极性以及教育不能适应地方发展,缺乏地方特色。
党的“十四大”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就体制中的弊端开辟了新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而这一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一场社会的变革,它必然推动着教育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活动,而集权与分权则是教育行政中的两种不同模式。
它们各有利弊,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行政集权的优点首先体现在能够确保教育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当权力集中在中央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时,可以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得全国各地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相对的均衡。
这种统一性有助于避免地区之间因政策差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保障了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基本相同的教育内容和质量。
其次,集权模式有利于资源的集中调配。
中央可以集中大量的资金、师资和设备等资源,重点投入到一些关键的教育项目和地区,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集权的方式能够快速建设学校、配备师资,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再者,集权能够加强对教育的宏观调控。
中央可以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需求,制定长期的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有助于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
然而,教育行政集权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
集权模式可能会抑制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一切都按照中央的统一指令行事,地方和学校缺乏自主决策的空间,难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来开展教育活动。
这可能导致教育模式的僵化和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另外,集权模式下的信息传递往往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
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的政策和指令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解或延误,导致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如预期。
而且,由于中央难以全面了解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政策可能会与地方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集权相对的教育行政分权模式,则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分权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特点,制定适合本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案,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这有助于丰富教育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构和管理机构。
作为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教育行政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决策过于集中、部门职能交叉、管理体系混乱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进行探讨。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决策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的教育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对教育事务的决策权过于少。
这种集中的决策模式使得教育政策在地方实施时难以贴合实际情况,难以满足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需求。
地方政府在教育决策中的发言权不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应当推进教育决策的分权化和多元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确保教育政策贴近基层、贴近实际。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部门职能交叉。
我国的教育行政机构繁多,涉及的部门众多,部门职能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
这种部门职能交叉不仅增加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也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降低。
特别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工作之间存在着种种障碍和矛盾。
应当对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起协同工作的机制,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管理体系混乱。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呈现出“条块结构”、“上下不连贯”的特点,导致了教育管理的效率低下和运行成本的增加。
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顺畅,管理之间存在着种种擦边球和过度规定。
教育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和制度保障,容易产生腐败和不作为现象。
应当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教育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性。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促进教育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简析不同类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方案2
简析不同类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方案(2)简析不同类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方案三、从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务进行管理的权限划分方面分析,20世纪发达国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呈现出均权化的特点为了加强中央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又充分发挥和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现代社会,实行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地方的管理权和学校的自主权,还给地方以更多的权限,而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也在采取措施,将涉及全国利益的教育事业归由中央统一管理,逐步加强中央的权限。
也就是说,实行教育行政管理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正在相互靠拢,相互协调,逐渐趋于均权化。
在均权制度下,中央教育行政负责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各级教育制度、全国教育规划等,地方则遵照既定的全国目标和标准,根据地方的需要,拟定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
(一)国家干预教育事务日益加强由于各个国家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增强竞争力,都把教育作为竞争的根本手段。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表示,要把发展教育作为任期内的首要任务,为了使美国在21世纪能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他呼吁必须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和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增加联邦教育拨款,资助一系列全国范围的计划。
德国总统赫尔佑克强调,教育是德国在21世纪知识社会中的立足之本,并提出了教育改革六项主张。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指出,要确保加拿大在新的全球经济中获胜,就必须加大投资,帮助大学加快现代化步伐并提高其科研能力。
法国总理若斯潘认为,重新将教育置于优先地位是国家的义务。
学校不仅要完成教育使命,还应当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使每个人自童年起就不断保持共和国价值高于一切的.深刻感情。
日本前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社会保障、经济和金融的改革并举,强调人才是日本的唯一资源,教育改革是国家政治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明确提出,教育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事业。
论述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利弊
1、论述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利弊。
在今天倡导民主的时代,集权制比起分权制,更易受到批评。
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赫赫有名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指出,官僚主义习气与教育的集权制有关,号召“教育的管理必须实行分权制”世界银行1988年的一份报告也对教育集权制的效率提出了批评。
截至当前,把对教育集权制的批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效率不高。
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机械呆板的组织系统,它很难对来自下层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第二,制度僵硬。
集权制一般采用统一的政策和措施管理教育事业,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甚至教科书。
即使有变化,也是自上而进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地方政府无积极性。
第一,集权制下的学校难于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管理费用高。
汉那威(J. Hannaway)和科尔讷(M. Carnoy)认为,这是因为:管理能力有限,不易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一个普通的地方教育事务也必须有一个遥远的中央政府决定;课程、教学、教师机械划一的标准也易导致更多的费用和支出。
但是,上述两位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指出,有些表面上看来是集权制的缺点,实际上恰恰是集权制的优点,如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恰恰提高了效益,同时也消除了由于各地资源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的教育上的不公平;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虽然不能满足地方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在现代社会,那些掌握了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广博的普通知识和技能、拥有国家甚至国际承认的资格证书的人,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信息交流的需要。
另外,地方参与有助提高地方的积极性,但地方狭隘的眼光也容易导致过激或保守的政策,影响对上级正确政策的执行。
陈孝彬也认为,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利于统一办学标准,保持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是什么?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模式,政治权力被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弱。
虽然这种制度在一些国家得以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的优劣却备受争议。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1. 提高政治决策效率中央集权制度下,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一方,政治决策能够更加迅速地落实并获取成果。
相对于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可以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和重大问题,实现高效管理。
2. 统一国家行政管理中央集权制度能够实现国家权力的统一,归一化行政管理体系,降低行政成本,便于国家法律框架的制定和实施。
3. 实施大规模计划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可以将实施大规模计划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
这样一来,政府可以更好地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控,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翅膀。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劣势1. 政治决策单一中央集权制度下,决策者通常来自于一方,缺乏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参与和意见。
这种单一的政治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对少数利益分子的偏袒和对大规模资源的滥用。
2. 无法有效应对分散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分散的矛盾和风险逐渐增多。
中央集权制度下,由于政治决策权给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法有效地解决当地危机。
这种政策滥用和求稳的手段,可能会导致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爆发。
3. 管理效率不高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和民间经济活动的自由度较低,制约了个体和团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可能导致腐败、贪污和骗局的蔓延。
同时,对于各种行业的发展,中央政府也难以分析和制定有效的政策。
结论综上所述,中央集权制度既有优点,也有缺陷。
在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权衡其利弊,化解矛盾,解决潜在风险。
政府需要制定出一系列广泛切实的施政措施,改进政策和程序,改善政治和经济环境,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是什么?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它采用中央政府对下层政府和居民的权力集中控制和决策。
它有一些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进行阐述。
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劣在哪里?1.优点:高效的决策和动态控制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政府资源,汇聚政府精英,从而更好的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决策效率。
中央集权制度可以快速做出重大决策,因为政府进一步可以将决策快速地向下传导,减少决策的时间成本,从而能够更快的使用政府资源。
2.优点:保障国家统一性和区域稳定性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了国家统一性和区域稳定性。
在各个地区,中央政府有权统一解决问题和谈判,能够更好维护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
3.缺点:缺乏自治和权利分配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问题是权利分配和自治方面的问题。
中央政府与下级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交流和共事是困难的,因为中央政府往往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对于下级政府和市民能够独立拥有和运用社会资源的范围受到限制。
4.缺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限制,导致政府资源的配置和基础建设不完整、政府投资的效益得不到最大化。
中央政府对某些地区的商业发展比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更为关注,而不是留给被忽视的地区更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这可能使一些地区的贫困现象加剧。
二. 改革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议如何改革中央集权制度?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1. 建立一个透明和公正的政府责任制政府制度应更好地集中和利用国家资源,并为公民制定透明的政策,通过技术手段完善参与和督察政策的公民知情权。
2. 突破地方利益和顾虑,建立扩大市场的公共政策必须遏制地方利益和顾虑所导致的特权和经济主导地位,让人民的利益、竞争能够推进经济市场的发展,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发展,从而让整个国家更完善。
3. 完善电子政务和地方治理的创新措施在实现中央集权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和应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的需求,采取一定的电子政务和地方治理的创新措施,为增加广大市民的自治空间以及鼓励不同地区之间的实质性竞争创建前提。
集权政府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集权政府的特点及其优缺点集权政府在国家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因其特点而引起争议。
集权政府的核心是政府中央化,即权力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
接下来,本文将就集权政府的特点及其优缺点展开探讨。
一、集权政府的特点1. 权力高度集中:集权政府的最大特点是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中央政府对于整个国家的事务具有最高的处理权。
2. 中央化的决策制定:在集权政府中,政府顶层的领导团队会对国家各方面的事物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使各方面的工作保持着一致性。
3. 牢固的权力控制:集权政府对于分权现象的抑制,使得国家政治秩序有保障。
同时,这样的政治环境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4. 高效的执行力:集权政府的权力中心明确,权力执行效率高,有利于政府快速地推动改革和发展。
5. 监管机制的完备:集权政府可以快速找到和解决各方平衡和公正方面的问题,同时在监管方面进行全面和迅速的处理。
二、集权政府的优点1. 统一度高:由于集权政府集中决策和权力,可以更快地推动国家改革和发展进程。
同时,国家政策、法规的制订和执行也会更加整齐有序。
2. 高效:集权政府确定了国家的主导方向,能够保证决策依法依纪,有效推行。
政治环境稳定,集中精力于治理能够提高国家的工作效率。
3. 防治腐败:集权政府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腐败政策,并要求政府公职人员执行,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呈现出更加清正的态势。
4. 统一标准:集权政府的政策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标准能够保持统一,社会稳定性更加好。
三、集权政府的缺点1. 个人权利受限:集权政府下,个人权利会因为权力高度集中而受到限制,有些时候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利益并不受到真正的保护。
2. 破坏分权:集权政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相对较小,可能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也会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3. 对外抗争困难:集权政府的趋向于单一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管理,可能对外界来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外部商业界、政治界等有很大的冲突。
论中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中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当今社会,科技在日新月异,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问题。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将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行政制度方面,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优劣利弊,借鉴和吸收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管理行政制度的优点和经验,以弥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使我国教育行政制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正文(一)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力划分以及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是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心和关键,它与国家的政权性质、政体形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关系十分密切。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不同,教育管理发展的形式、国家干预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就必然出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重视对典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讨,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类型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有以下三种:中央集权制,由国家对教育进行直接干预和监督指导,地方办学须遵守中央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如法国、中国;地方分权制,教育主要由各地自行办理,中央政府仅处于指导和资助的地位,如美国、加拿大;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混合制,这是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制度,如英国、日本。
目前,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倾向于放权、分权,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倾向于集中、统一,二者逐渐走向中和。
(三)法、美、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对比1、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
法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教育行政力方面也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利弊。
在今天倡导民主的时代,集权制比起分权制,更易受到批评。
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赫赫有名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指出,官僚主义习气与教育的集权制有关,号召“教育的管理必须实行分权制”世界银行1988年的一份报告也对教育集权制的效率提出了批评。
截至当前,把对教育集权制的批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效率不高。
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机械呆板的组织系统,它很难对来自下层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第二,制度僵硬。
集权制一般采用统一的政策和措施管理教育事业,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甚至教科书。
即使有变化,也是自上而进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地方政府无积极性。
第一,集权制下的学校难于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管理费用高。
汉那威(J. Hannaway)和科尔讷(M. Carnoy)认为,这是因为:管理能力有限,不易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一个普通的地方教育事务也必须有一个遥远的中央政府决定;
课程、教学、教师机械划一的标准也易导致更多的费用和支出。
但是,上述两位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指出,有些表面上看来是集权制的缺点,实际上恰恰是集权制的优点,如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恰恰提高了效益,同时也消除了由于各地资源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的教育上的不公平;
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虽然不能满足地方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在现代社会,那些掌握了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广博的普通知识和技能、拥有国家甚至国际承认的资格证书的人,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信息交流的需要。
另外,地方参与有助提高地方的积极性,但地方狭隘的眼光也容易导致过激或保守的政策,影响对上级正确政策的执行。
陈孝彬也认为,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利于统一办学标准,保持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其缺点是难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央政府负担过重;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缺乏灵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发展教育。
2、如何看待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优缺点?
地方分权制形成的原因,许多学者也作了研究,滕大春在《今日美国教育》一书中指出,主要与文化传统有关。
美国就是一个例证,美国建国之初,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比较崇尚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教育体制,不愿把教育这种事关种族命运的大事委托给中央政府集中管理,才在宪法中只字不提教育。
直到1917年国会通过《人权法案》,教育事务权才明确划归地方政府所有,由此开创了教育管理的分权制。
胡森在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卷》中认为,教育的分权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教育的集权程度较低,教育体制倾向与分权制。
还有人为,在多民族聚集和民族语言呈多样化的国家,也倾向与分权制的管理模式。
众多观点至少说明,分权制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除了历史因素外,那么在今天的教育变革中,中央政府为何愿意把教育权利交给地方政府?学者们也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Diana Conyers认为,教育上之所以实行分权制,与其说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还不如说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政府愿意通过分权制削弱自己的权利,相反,都期望通过分权式的改革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汉森(F. M. Hanson)研究了美洲一些国家的改革情况后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组织改进的起因与其说是技术因素,即为了提高效率,不如说政治上的考虑。
我国学者吴宏志认为,中央政府之所以愿采取分权制,首先是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因为分权制能够克服庞大和过于集中的中央权力而导致的官僚主义。
其次是分权制能够带来教育的民主化。
因为有学者曾给教育民主化界定是教育面的平等和参与教育管理。
分权制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决策中,从而提高教育民主化水平。
第三是能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并使教育与地方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是有利于开发地方教育资源,减轻中央财政负担。
上述原因也是地方分权制的优点,众多学者承认教育管理上的分权制是一种教育进步的表现。
但同时又强调,不应过分跨大这种优点,海外学者对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作出这样的评价,认为我国80年代后期权力下放运动带来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也造成了地区间的差异,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只是在勉强维持而已。
J. Hannaway和M. Carnoy认为,分权只会有利于那些收入上可,且对教育有较高要求的家庭,因为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机会。
而对那些收入较低,且对教育需要不高的家庭来说,情况会更糟。
相反,集权采取的统一课程和质量标准要求使后者更放心。
因为普通学校的质量有了保证。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
有一个较为健全而严密的教育法律体系,是全面实现教育法制的前提条件。
我们的教育法律体系规模还嫌狭小,数量也嫌不足,尤其是教育单项法律,很多还没有出台,致使教育的众多领域,如教育投入、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建和职权范围、高等教育的体制和建设、社会教育、在校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至今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健全。
(二)重视对教育立法技术的研究。
要使教育法律体系严密而完善,必须考虑教育的立法技术。
(三)进一步提倡司法介入。
把教育法单纯看成是行政法的一部分,显然不利于严肃执法。
如果有更多的司法介入,教育法的执法力度和威慑性就会大大增强。
(四)开展国外教育司法判例的研究。
国外不少国家,特别是教育法律较完备的经济发达国家,在教育执法和司法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教育判例。
研究这些判例,对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4、试述教学视导的基本模式。
(一)临床视导:美国哈佛大学歌德哈默、科根等人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年代初提出了一种被称为“临床视导”的教学视导模式。
根据他们的解释,这是一种“通过对教师世纪教学的直接观察来获取资料的过程”或“一种设计来改进教师在教室中的表现的原理与实务”。
临床视导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观察前会议;第二,教学的观察;第三,分析和策略;第四,视导会议;第五,会议后的分析。
(二)合作性专业发展:这一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格拉特霍恩1984年提出来的。
主要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为提高各自的教学能力,自愿组合,成立合作小组,然后通过相互课堂观察和意见反馈的方式,互为视导,最终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采用这一模式有三大好处:第一,可以减少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量;第二,有利于教师相互间的专业发展;第三,促进教师相互间的合作。
(三)个人化专业发展: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主要责任,教师可以采取独立自主的工作方式,实现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但应接受视导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根据瑟吉万尼的解释,这一模式有五个执行步骤:第一,教师自己提出发展计划;第二,指导人员审核教师的目标,并提出反馈意见;第三,召开双方参加的会议,达成共识;第四,进行形成性评价;第五,完成总结性评价。
(四)非正式视导:这一模式指的事实导人员对教师实施非正式的、不定期的、短暂的教室观察和反馈,类似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走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