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护理要点
妇产科产妇产褥期护理的要点

护理措施
会阴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协助和指导产妇更换消毒卫生巾;发现伤口红、肿、硬结者通知医生及 时处理,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2 等理疗方法;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健侧卧 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产后1周内应注意体温变化,每天测量2次,同时 监测脉搏、血压的变化。对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应遵医嘱增加监 测次数,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妇产科产妇产褥期护理的要点
演讲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汇报日期
目录
01 定义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 04 评估与观察要点 05 护理措施 06 健康指导
01
定义
定义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称产褥期。这个时期需要6~8周,最近的研究表明,对某些产妇而言,适应母亲的角色, 从分娩后恢复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
血压:正常分娩出血不多者,血压于产褥期 平稳,变化不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 血压于产后逐渐恢复。严重者为产后出血,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对有妊娠合并 症的产妇应注意血压变化。子痫前期患者产 后血压不稳定,有发生产后子痫的可能,但 血压大幅度下降可能导致休克。妊娠合并心 脏病者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产后心力 衰竭易造成血压下降,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排泄
排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天,由于机体排出妊娠时潴留的液体,产妇往往多尿。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 压使其黏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产后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1次排尿,容 易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为产妇卧床时间长而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骨盆底肌松弛而引起。 痔疮:在产后24~48小时,之前患有痔疮的产妇会出现肛门周围疼痛。在第二产程期间,痔疮可能会破损或变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一)生活护理1.活动与休息: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推广家庭化病房;2.营养与饮食:分娩后,为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应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多喝汤。
注意平衡膳食,避免偏食。
3.排泄(1)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尿潴留及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若不能自行排尿,应帮助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①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顾虑。
②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
③床边加屏风,扶产妇下床或去厕所排尿。
④热水袋放置于下腹部,刺激膀胱肌内收缩。
⑤强刺激手法,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⑥肌注新斯的明。
⑦上述处理无效时,予以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天,注意预防感染。
(2) 便秘产妇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影响盆底肌肉的恢复,易发生子宫脱垂,预防的措施是: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
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产后2~3天未解大便者,宜给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
(二)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先嘱产妇自解小便后,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用一只手从产妇脐上几厘米处逐渐地往下触诊子宫底,测量子宫底高度、宫缩、观察恶露情况(色、量、味),入休养室时、入休养室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一次,每次观察均按压宫底以免血液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及出血量,以后每天均应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
(三)会阴护理分娩后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会阴部可能有切口或裂伤,以及恶露的排出,因此必须作好会阴护理,以促进舒适、预防感染。
1.每日2次及大便后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1:2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
2.产后第2日,应用肥皂水将臀部、大腿内侧血迹洗净,垫消毒会阴垫,以后按情况嘱产妇及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四)心理社会护理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期护理,保持家庭的完整。
2.关心和鼓励。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及习题讲解ppt课件

【定义】 产褥期定义: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 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 为6周。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护理
【产褥期母体变化】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1.生殖系统的变化 (1)子宫: ①子宫体肌纤维缩复:胎盘娩出后,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 积逐渐缩小,于产后10日左右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 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 ②子宫内膜再生: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时。 ③子宫颈:于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产后4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至 正常状态。 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 字型横裂(已产型)。 (2)阴道和外阴:产后 3 周左右黏膜皱襞复现, 但不能恢复到未孕 时态。 产后外阴常有轻度水肿, 2 ~ 3 天内可自行消退。
5.会阴 产后会阴可有轻度的水肿。
精选版
产褥期妇女
6.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 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宫颈黏液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护理
恶露可分为:
①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和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可持续3-4天;
②浆液性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含有少量血液,较多的坏死蜕
托生殖器官和泌尿器官的功能,产后第2天开始可进行产后锻炼。
6.心理护理
7.产后复查: 分娩后6周进行产后精复选查版
产褥期妇女【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对婴儿和母体有利。
护理
(1)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如大量的IGA溶菌酶、补体、抗
发热,称为泌乳热,体温高达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时,
产褥期护理常规范文

产褥期护理常规范文产褥期是指妇女分娩后至产褥期恢复期结束,通常为6周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妇女的身体需要适当的护理和关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首先,产褥期护理的常规包括体温测量和观察。
产妇的体温应该每天测量多次,并进行记录。
如果发现产妇的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是发生了感染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
同时,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心率、血压等。
如果发现异常,也需要及时处理。
其次,产褥期护理还包括切口护理。
如果产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需要定期检查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是否愈合、有无红肿疼痛等。
同时,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对于产妇进行了阴道分娩的,需要定期观察会阴裂伤的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缝合。
同时,产妇在产褥期需要有合理的休息和饮食。
产妇生完孩子后,身体会非常疲劳,需要充分的休息。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尽量减少噪音和干扰。
同时,产妇需要有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高蛋白质的食物等。
饮食应该根据产妇的需求来安排,避免过度进食或饭后饱胀。
除此之外,产褥期护理还包括便秘和排尿问题的解决。
便秘在产褥期比较常见,为了避免便秘的发生,可以鼓励产妇多喝水、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进行适度的运动等。
如果产妇依然便秘,可以使用温和的泻药进行缓解。
对于排尿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观察产妇的排尿情况,如果发现尿量偏少或者排尿困难,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产褥期护理还包括产妇乳房护理和防止感染。
在产褥期,产妇需要进行乳房护理,包括每天洗澡时轻轻清洗乳房,保持干燥。
同时,对于乳房充血和堵奶的情况,可以进行乳房按摩和冷敷。
另外,在产褥期护理中,也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保持产妇生活环境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产妇自身也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总之,产褥期护理的常规十分重要,对于产妇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产妇的舒适和健康。
同时,产妇自身也需要合理配合,遵守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指导,积极参与恢复和康复的过程。
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护理要点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
一般为6周。
在产褥期,产妇的每一个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所以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在这里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供广大护理姐妹参考。
1.我们要认真了解产妇生产的经过和各种相关的记录及新生儿的状况。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每日按时测生命体征。
如果体温过高,应加强观察,警惕产褥感染。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发现一些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大出血。
必要时给予导尿。
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
2.会阴的护理仔细观察会阴的伤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嘱产妇大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以防伤口感染。
卧床休息时向会阴伤口对侧侧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伤口疼痛。
3.子宫复旧的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恶露的质和量,如果色鲜红,量多表明子宫复旧差,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
密切观察子宫底的位置,高度,软硬度,并按摩子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
如发现异常及时排空膀胱,协助按摩子宫,按医嘱给予宫缩剂,如果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配合做好及组织培养标本的收集和抗生素的应用。
产后当天禁用热水袋外敷止痛,以避子宫肌肉松弛造成出血过多。
4.乳房的护理乳房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每次哺乳前后都要做乳房的清洁。
指导产好正确哺乳,如果孩子吃不完时,指导产妇把多余的乳汁吸出。
以免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阻塞,乳房疼痛甚至感染,影响乳汁分泌。
5.母乳哺养指导提供母乳哺养知识,告知母乳哺养优点,指导正确哺养方法,提畅按需哺乳。
产妇出院后,应注意作息,合理饮食,促进乳汁分泌,以便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
6.加强心理护理产妇需要从妊娠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这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产妇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产妇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产妇产褥期也就是俗话讲的“坐月子”,一般情况下,产妇生产完以后都是休养一个月就正常活动了,但是实际上一个月的时间,产妇身体的诸多器官无法得到完全的复原。
例如,子宫体回缩最少需要六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非孕期的标准状态,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大概需要六周时间,产后腹壁紧张状态恢复也大概需要六周左右的时间。
因此产妇应当及时注意到这一点,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产妇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吧!一、产妇产褥期的注意事项(一)休息环境产褥期通常指的是生产后的6~8周,这个阶段需要确保产妇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因为产妇子宫内由于生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创面和损伤,分娩过程中产妇消耗了极大的体力和精力,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因此要做好产妇的保健工作,从而维护母体和婴儿的健康。
产妇在休息和哺乳时,需要保证环境的舒适和整洁,定时开窗交换空气,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夏季不能让产妇和婴儿直接处在风口位置,防止感冒,还要将室内温度调节到25℃左右,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每天都要开窗通气,开窗之前需要将产妇和婴儿转移到其他房间去,每天上午要坚持换气20分钟,然后控制温度,被褥要及时清洗消毒,保证卫生。
(二)饮食产妇分娩过后的常规进食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红糖水、藕粉和蒸蛋羹都可以。
如果产妇在分娩时出现了会阴撕裂的情况,那么在产褥期要给产妇进食无渣类食物,维持排便的顺畅,预防撕裂症状再次发生。
分娩时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产后24小时内可以进食流质食物,但是不可进食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待产妇临床表现好转以后循序渐进地转变为普通饮食。
还需注意的是,产妇分娩后数小时不可吃整个鸡蛋,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吃鸡蛋下奶”,但是经过医学研究发现,产妇分娩后的短时内尽量不要吃整个鸡蛋,这是因为分娩时产妇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出了很多的汗,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会减弱。
如果分娩后马上吃下整个鸡蛋就会给产妇的肠胃增加负担。
产褥期护理的四大要点

产褥期护理的四大要点1、注重产后的外阴清洁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后的外阴清洁工作都是不能忽视的,顺产的新妈妈尤其要注意外阴的清洁,分娩后的一个星期应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清洗,之后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就可以了。
如果新妈妈在选择外阴清洗液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应选择植物中药配方清洗液,这种清洗液的PH值是属于弱酸性的,不会破坏外阴环境,对防止产后的阴道感染也有极好的作用。
当然,外阴没有炎症的情况下最好是用温开水清洗。
2、坚持母乳喂养产后新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对新生宝宝和自身都是大大有益处的。
产后新妈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炎症,还能够有效促进子宫的收缩,小宝宝吃母乳,更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然而,新妈妈们需注意乳头的清洁,常用温开水清洗乳头,若有乳房因奶水过多而胀痛的情况,可以注意热敷乳房以及及时将乳房内多余的奶水吸空,以免形成奶结而诱发乳腺炎症。
3、注意钙质补充许多新妈妈产后多多少少都会流失一部分钙质,以至于身体骨骼疏松、牙齿松动等,因此,产后的新妈妈们不注重钙质补充也是不行的,最好是食补,适当吃一些含钙较多的食物,缺钙太严重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
4、避免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话说女人真的是非常辛苦,费劲巴力生下宝宝,又要拖着沉重的、劳累的身体去忙着照顾小宝宝,女人确实是一个比较辛苦的物种啊,谁叫我们生来就是女人呢!作为女人,尤其是生完宝宝的女人,更应该要懂得爱惜自己,产褥期应避免做家务,坚决别让自己的身体累着了。
产褥期太过劳累,会使得产妇抵抗力下降,身体越发的虚弱,体质会大不如从前。
所以,新妈妈们产褥期可以多请几个人来照顾宝宝,让自己好好调养身体。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一个很关键的阶段,如果产褥期患上某种疾病,那么,日后再想治疗也比较难,所以,预防很关键,产褥期的保健护理,新妈妈们务必要收藏,产褥期也是改善体质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孕前就体质不好的女性可以抓住这个时候好好调养身体,让身体更加健壮起来。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和习题

3.独立期:产后2周至1个月。在这一时期,新家庭形成并运 作。
产褥期妇女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护理
产后4-6h应鼓励、帮助产妇排尿,如使用便盆排尿或躺着排尿有困 难,可帮助产妇坐起排尿,或扶她去邻近的盟洗室排尿,让其听流水 声,如上述方法均无效,应遵医嘱导尿。
对于便秘者,应劝产妇多食蔬菜、水果,尽早下床活动,同时遵医嘱 给予果导、酚酞等轻泻剂。
4.乳房护理:
产妇因各种原因不能哺乳时,应及时退奶。分娩第2天肌注己烯雌酚 4mg,每日2次,共3天,已泌乳者可外敷皮硝或用生麦芽60~90g ,水煎当茶饮。
产褥期妇女 护理
【产褥期母体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内分泌系统:不哺乳产妇与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哺乳产 妇月经复潮延迟,平均在产后4~6月恢复排卵。 3.乳房: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初乳:产后7日内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 较多蛋白质,较少的脂肪和乳糖,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 理想的天然食物。 ◇过渡乳:产后7~14日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汁。含蛋白质 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多。 ◇成熟乳:产后14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汁,呈白色 。初乳和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
护理
恶露可分为:
①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和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可持续3-4天;
②浆液性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含有少量血液,较多的坏死蜕 膜组织、宫颈黏液及细菌等,可持续10天左右;
③白色恶露:黏稠色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 皮细胞及细菌等,可持续3周。
产褥期的护理

产褥期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产后出血及伤口的情况。
2、评估子宫底的高度、子宫复旧情况。
3、观察恶露性质、量及气味。
4、评估产妇乳房条件及母乳喂养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摩子宫底,观察子宫底的高度及阴道出血情况。
2、会阴及会阴伤口的护理,每次便后进行会阴部伤口清洗,会阴部消毒以及会阴理疗应每日一次。
3、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每日进行乳房护理使产妇保持泌乳。
4、行心理护理,以帮助产妇适应角色转换。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产妇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的目的。
2、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3、告知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4、进行产后饮食指导,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过度滋补,保持大便通畅。
5、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
四、注意事项
1、每天同一时间按摩子宫,观察宫底高度及恶露颜色、性质、
气味、量。
2、产后不宜过早进行会阴伤口理疗,一般产后 24 小时为宜。
3、定期观察产妇泌乳情况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4、出院前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指导及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什么是产褥期?产褥期是指妇女在分娩后至恢复期结束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产后6周。
在这个时期,妇女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和调整,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产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来满足妇女的需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产褥期护理措施。
1.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在产褥期护理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 - 保持私密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清洗; - 使用清洁、柔软的毛巾擦拭私密部位时要温和; - 保持乳房的清洁,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皂类产品; - 经期血液应该及时清洁,可以使用洗涤剂和温水清洁阴道区域; - 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从前到后擦拭,避免细菌感染。
2. 饮食营养在产褥期,良好的饮食营养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营养的建议:- 高纤维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便秘; -丰富的蛋白质:鱼、肉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 补充足够的水分: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和排除废物。
3. 适当休息产后恢复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尽量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至少7-8小时; - 注意合理安排家务事务,避免过度劳累; - 可以适量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肌肉力量。
4. 心理支持在产褥期,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和家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 参加产后康复课程或与其他新妈妈分享经验,以减轻心理压力; - 给自己一些私人时间,与自己独处,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
5. 提供乳房护理乳房护理是产褥期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坚持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乳头在婴儿嘴巴中央位置; - 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免影响乳房血液循环; - 如果感觉乳房胀痛,可以使用温热敷或按摩来缓解不适; - 每次哺乳后,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乳头,保持干燥。
产褥期

产褥期什么是产褥期产褥期的定义产褥期是医学名词,在民间被称为“坐月子”,实际上是指新生儿诞生后,女性身体各方面恢复所需要的一个时间段。
产褥期的时间解放后,国家制定了母婴法,对产妇的产后休养时间规定为56天。
而且现代医学书本也规定:女性产后需要各方面调整恢复的时间为42—56天,此时以休息为主,尤其是刚生完孩子后的15天内须得卧床调养。
产褥期护理原则1.避免劳累产后女性生理上会出现各种变化,许多部位包括子宫、阴道等方面都会和怀孕时不同,并逐步恢复到孕前状态。
有劳有逸的休养,不但有助于将恶露慢慢排出,同时也可以锻炼体格,恢复好身材,但要注意运动适度。
刚生完孩子,产妇会有虚弱、乏力的感觉,这段时间要避免长时间的站或者坐,要多在床上休息,起床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待日后体力慢慢恢复就可以往后推延一些,最好还是控制在1-2小时,否则后期会导致关节酸痛。
2.保持清洁产后女性一定要保持生理卫生,勤洗头发和身体,避免细菌感染。
这个时期,产妇需要排出大量恶露,因此要保持阴道清爽防止发炎。
此外,婴儿也同样要注意身体的清洁。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洗澡水水温不宜太高,洗完头后要及时擦干。
3.规划饮食在饮食方面,要根据新妈妈的体质科学安排。
这个时期的产妇饮食,以温热性食物进补为主,根据产妇体质做合理调配。
产妇如果碰上感冒、发烧等情况,饮食也要改变。
产褥期进补要咨询医师,根据体质和状况调整。
4.注意温度、湿度解放前条件有限,很多农村女性到了中年以后或者是下雨天,都会出现膝盖疼、腰疼的情况,这和产褥期调养未能注意温度、湿度有关系。
随着现代条件的提高,产妇发生这种情形的概率降低了。
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是:室内温度为25—26摄氏度,湿度为50%—60%。
建议新妈妈尽量穿长袖长裤,保证关节覆盖,避免受到风吹、寒湿的入侵。
产褥期护理要点1.保温忌寒产妇分娩后,毛孔和骨缝张开,容易感冒、感染风寒。
所以,产妇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冷风直吹。
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护理要点我们都知道孕妇刚生下孩子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民间俗称其为“坐月子”,在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期,医学上的产褥期时长要比人们口中所说的“坐月子”时长要长一点,通常来讲“坐月子”大都为一个月的调养时长,而产褥期长达6-8周,差不多为42-56天,相较而言,产褥期时间更长一些,以确定产妇身体基本完全恢复。
在产褥期阶段里,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在产妇分娩之前,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则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因此,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
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分泌乳汁,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以及胃肠道蠕动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产妇本身一个人消化食物的状态;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
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以及多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期,所以这段时间的休养特别重要,倘若没有休养调理好身体,会落下一些疾病,严重地可能会诱发一些疾病,给身体带来极大的损伤。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产褥期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重视产后清洁工作产褥期的女性下体会经常分泌一些液体,这也是生产完之后的女性机体调节的正常生理表现,这些大量的分泌物会堆积在外阴处和阴毛上面,倘若没有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就可能会滋生细菌,因此,要重视产后清洁工作,建议每周要进行两到三次的外阴清洁处理,同时换好干净的衣物,穿棉质性、透气性比较好的内裤,确保外阴保持干燥洁净。
产妇可能因为行动不便,不方便进行淋浴的行为,家属这时候就应当用干净的毛巾帮助产妇擦净。
一般来说,没有感染妇科炎症的话,就不需要一些特制的外阴洗洁剂,用温水冲洗或是擦洗就可以了,倘若需要使用特别的外阴清洗剂的话,最好提前询问医生,不要随便购买不明确的外阴清洗剂产品,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否则很容易刺激外阴皮肤,最终反而因为使用不当而导致外阴健康受损,不利于女性身体安全健康的恢复。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梁树静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产褥期俗称“坐月子”,产褥期妇女在经历长久不适的妊娠期及分娩期后,不但有可能会在产褥期过程中出现疾病,也很可能会因为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导致心态变化,因此,做好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很有必要。
产褥期妇女的常规护理充分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对于健康没有母婴喂养禁忌证的产妇,应该与足月生产后不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同室。
保持室内安静、温度恒定,定时开窗通风。
此外,产妇使用的物品,如床铺、衣服等要干净。
如果护理操作影响较大,应当集中进行,避免打扰母婴休息。
密切监护,注意营养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儿,每天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一般来说,如体温、脉搏和呼吸无异常变化,监测频率为2次/d;如果出现异常,则4次/d,并对严重异常情况加强观察,及时向医生反馈。
在监护过程中,要保证产妇营养丰富,起始阶段应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小便等活动护理尽量帮助产妇在产后4 h内下床及时排尿,鼓励其不要害怕因排尿引起的疼痛。
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借助听水流声、深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等帮助进行排便。
此外,还可以热水熏洗外阴,并使用产后康复仪和热水袋等。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较差,可视情况导尿,但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为预防下肢血液循环缓慢导致的静脉血栓,一般轻微活动可在产后6~12 h进行。
产后健身操等保健活动不宜过早,一般视产妇情况在产后2 d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负重,以防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病症。
子宫复旧和产后恶露等观察护理子宫复旧护理产后出血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其中之一就是子宫复旧不良,一般发生在产后2 h左右,因此要注意观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还要对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目前,临床可根据产妇情况采用宫底按压,每日对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
为保障观察的有效性,让产妇提前排尿,使膀胱排空,然后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并测量。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产妇,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予以疏导。
3.产后2h内,在产室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
(1)协助产妇首次哺乳。
(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将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准确评估。
(3)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15一30min观察一次宫缩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等。
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报告医师遵医嘱肌注缩宫素。
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遵医嘱给予缩宫素。
(4)产妇自觉肛门坠胀者,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
(5)若产后2h正常,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4.产妇回病房后,详细交接分娩及医嘱情况,检查宫底,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后6h内每30min按揉子宫1次,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产后6一24h内每4h按摩子宫1次,观察恶露量、色、性质、味的变化,恶露量多、时间长、有臭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保留24h会阴垫供医生观察。
5.产后1h一3日进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粗糙的食物。
3日后改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饮质,多食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
6.乳房护理:喂奶前应先用肥皂热毛巾及清水擦洗乳头,以后每次喂奶前均应用清水茶洗乳头。
7.会阴部护理:(1)注意会阴部卫生,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产后3日内或会阴拆线前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2次/日;严重撕裂或较大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须清洗。
(2)会阴水肿明显的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3)会阴部有缝线者,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产后3一5日拆线。
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4)产后24h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及时报告医生。
(5)会阴浅裂伤缝线一般于48h拆除,会阴侧切创口缝线一般于3一5日拆除。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一、护理评估病史评估生命体征分娩情况了解有无出血、会阴裂伤口渴、乏力、腹痛、大小便等。
乳房情况二、护理关键点尿潴留母乳喂养个人卫生三、护理措施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
1、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如超过38度,应加强观察,查找原因,并向医师汇报。
2、饮食:产后1小时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
3、排尿与排便保持大小便通畅,特别是产后四小时内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如出现排尿困难,可采取温水冲洗会阴,热敷下腹部刺激膀胱肌收缩;必要时可导尿。
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多饮水,多吃蔬菜和含千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宫底高度,早哺乳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观察阴道出血量。
第1页5、活动:产妇应尽早适当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至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二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行会阴后-侧切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鼓励产妇床上适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会阴及会阴伤口的护理1)会阴及会阴伤口的冲洗:用1:5000高明酸钾擦洗外阴。
每日二次。
会阴切口用碘伏消毒。
大便后,用清水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会阴伤口的观察:会阴部有缝线者,应每日观察伤口周围有无渗血、血肿、红肿、硬结及分泌物。
并嘱产妇向会阴伤口对侧卧。
四、健康教育1)一般指导:产妇居室应清洁通风,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
注意休息,婴儿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和会阴部清洁,保持良好的心情。
2)。
适当运动。
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和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延迟活动时间。
第2页。
产褥期的护理要点

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避免食用生 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补充营养素,如铁 、钙、维生素等。
睡眠质量提升策略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与婴儿同步睡眠,有助于产 妇恢复体力和精力。
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的活动,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 目或书籍等。
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 和处理感染等异常情况。
避免性生活
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增 加感染风险。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 力,预防感染。
05
身体各系统恢复注意事项
心血管系统调整观察
血压监测
01
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观察是否有头晕、心悸等症状,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的高血压或低血压情况。
心率监测
腹部按摩促进子宫恢复技巧
按摩时间
产后2-3天开始进行腹部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按摩方法
采用顺时针方向按摩子宫底部,力度适中,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 。
注意事项
按摩前需排空膀胱,避免在饥饿或饱餐后进行按摩。
避免感染风险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产妇应勤换内衣裤和卫生巾,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产后检查
产褥期应以休息为主,特别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以促进身体恢复。
但是,适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产妇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血栓形成,并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护理目标及重要性
产褥期的护理目标是帮助产妇顺利度过身体和心理的调适 期,促进全身器官系统的恢复。
良好的产褥期护理对产妇的远期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 影响,可以降低产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重视产后心理变化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护理什么是产褥期护理产褥期即俗称的坐月子,在医学教科书上称之为产褥期。
解放以前的理解农村中就认为产后坐月子的时间为一个月,产后休息满1个月就是全部恢复了,妇女就要参加体力劳动,有不少的老年妇女患有子宫脱垂等疾病的比较多,可能就是与产后休养不足时有一定关系。
而产褥期护理则是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产褥期护理原则1.慎寒温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产妇穿着的服装与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
2.适劳逸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
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
3.勤清洁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古代由于环境简陋,生活条件差,又没有电器设备,因此规定较严,而有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的限制,现代人不必如此辛苦。
洗头,洗澡要用40℃左右的温水,洗完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头发。
4.调饮食前面三项每一个人都没有差别,饮食方面就有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应该有所不同;再者,产后排恶露、哺乳也许有不顺的情形,或者有感冒、头痛、口破、皮肤痒、胃痛等等疾病发生,饮食与药物就必须改变。
坐月子的饮食还是以温补为主,最好请医师根据个人体质作调配比较妥善。
在坐月子的1个月中,妈妈应该如何计划呢?第1周:妈妈充分休息,注重营养;随时观察恶露情况;按需给宝宝哺乳。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及习题讲解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讲义2第四章产褥期妇女的护理第二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本节考点:(1)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3)护理措施(一)临床表现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体温一般多在正常范围。
有些产妇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这可能与产程延长或过度疲劳有关。
未母乳喂养的产妇或未做到及时有效的母乳喂养,通常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泌乳热。
体温高达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6小时,体温即下降,不属病态。
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略缓慢,约60~70次/分,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一般产后1周可恢复正常。
产后呼吸深而慢,约14~16次/分。
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
血压一般无变化,但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产后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有关正常产褥的描述,正确的是产后A.脉搏加快B.呼吸深慢,以胸式呼吸为主C.血压变化大D.宫底每日下降1~2cmE.24h内体温升高,可达38℃[答疑编号500699040105]『正确答案』D2.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尤其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一般1周内可自行好转,不属病态。
3.产后宫缩痛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常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称为产后宫缩痛。
一般持续2~3天后会自行消失。
当婴儿吸吮产妇乳房时,可反射性刺激神经垂体分泌缩宫素增加,使疼痛加重。
4.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得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产后第一天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l~2cm,产后l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此时腹部检查于耻骨联合上方摸不到子宫底。
5.会阴产后会阴可有轻度水肿,一般于产后2~3天自行消退,若有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修补者,会阴处常有疼痛。
妇产科护理第四章 产褥期母婴护理

4. 会阴切开创口 产后 3 天内,会阴切开创口处有轻度水肿,活动时疼痛。 产后 3 天后,会阴切开创口一般随拆线而自然消失。 5. 食欲下降 由于产后胃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肌张力及蠕动减弱,加之 产时疲劳,产妇多食欲不佳,喜进流质、半流质的清淡饮食, 一般 10 天左右恢复;也有的产妇因产程中进食少,产后腹腔 压力降低,产后有饥饿感而食欲增加。
产后,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增高,白细胞总数 增加,可达(15 ~ 30)×109/L,一般于产后 1 ~ 2 周恢复 至正常水平。产妇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也增多,红细胞沉降 率于产后 3 ~4 周降至正常,血沉于产后 3 ~ 4 周降至正常。
4. 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妇女的胃肠道肌张力和蠕动减弱,胃液中盐酸的分 泌量减少,可于产后 1 ~ 2 周逐渐恢复至正常。因分娩时能量 的消耗和体液的大量流失,产妇产后 2 天内喜食流食或半流质 饮食。产褥期腹肌和盆底肌松弛,加之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 故产妇容易发生腹胀及便秘。
3. 血液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变化 产后最初的 3 天,由于子宫缩复及胎盘循环的停止,大量 血液从子宫流向体循环,同时产后大量组织间液回吸收,使产 妇的体循环血容量增加 15%~ 25%,特别是产后 24 h,产妇 心脏负担加重。产后 2 ~ 3 周,产妇的血容量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迅速 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 于产后 现
1. 生命体征 产后产妇的体温大多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中过度疲劳,则 产妇的体温在产后 24 h 内可稍升高,但不超过 38 ℃。如乳房 极度充盈,则产妇可有低热,一般在 12 h 内自行消退。产妇的 脉搏略缓慢,为 60 ~ 70 次/ 分,可能与循环血量减少及卧床休 息有关,于产后 1 周恢复正常。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 产妇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深慢,为 14 ~ 16 次 / 分。产妇的 血压在产褥期无明显变化,但如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其血压 在产后变化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期的护理要点
摘要】产褥期是产妇生产后母体各个系统逐渐恢复的过程阶段,母体的各个系
统变化很大,从生理上的变化,如子宫内创面恢复,乳腺分泌功能旺盛-泌乳等,到精神上的变化,如角色的变化,初为人母的不适应等,都需要我们妇科护士的
护理及指导。
【关键词】产褥期生理变化护理指导
产褥期的护理对于我们每个妇产科护士是必须掌握的技能,首先我们要了解
何谓产褥期,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
常未孕状态所需的这一时期,称为产褥期。
通常为6~8周。
妇科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
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
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
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1、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1.1 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
1.1.1 子宫肌纤维的缩复: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子宫肌细胞数大致不变,但
肌细胞长度和体积缩小,多余的胞浆变性自溶,通过溶酶体的酶系统,最后转化
成氨基酸,由血液和淋巴带至肾脏排出。
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宫体逐渐缩小,
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10日-
2周,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直至产后6周-8周,子宫恢复
到未孕时大小。
由于妊娠期子宫潴留的大部分水分和电解质逐渐消失,子宫重量
也逐渐减少,由分娩时的1000g至产后1周时的500g,产后2周时的300g以及
产后6周~8周时的50g-60g,较非孕期稍大。
1.1.2 子宫内膜的修复:胎盘从蜕膜海绵层分离排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
至大小、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狭窄,在正常
凝血功能影响下,形成血栓,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其后创面表面坏死脱落,
随恶露自阴道排出。
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细胞迅速增生,形成新的
功能层。
整个子宫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面以外,宫
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胎盘附着面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如在此期间,胎
盘附着面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1.1.3 子宫颈的恢复:产后当时子宫颈松软,外口如袖管状,紫红色,水肿,
厚约1cm。
次日,宫口张力逐渐恢复,产后2日-3日,宫口仍可容2指而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
至产后4周时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
仅因
宫颈外口于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又因裂伤多在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宫颈
外口由产前圆形即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型横裂即已产型。
1.2 阴道与外阴
1.2.1 阴道分娩结束后,阴道变成为松弛的管道,阴道周围的组织和阴道水肿,粘膜皱摺消失,于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约在产后3
周重新出现皱摺,阴道逐渐缩小,但至产褥期结束,尚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的紧张度。
1.2.2 外阴产后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日-3日逐渐消退。
处女膜因分娩而成
为残缺不全的痕迹,称处女膜痕,是经产的重要标志。
阴道后连合多有不同程度
的损伤,并使会阴体缩短,大阴唇不再覆盖阴道口,而致阴道口裸露于外阴部。
阴道口周围有海绵体包绕。
由于阴蒂部有丰富的血管网,如发生裂伤,易形成血肿。
会阴中心腱的伸展性极差,也是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会阴部的裂伤或切开,
由于血液循环丰富,愈合较快,一般于产后3日-5日即可拆线。
1.3 盆底: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长时间的压迫扩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
过度伸展弹性降低,并可有部分肌纤维断裂。
如无严重损伤,产后1周内,水肿
和淤血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盆底肌肉和筋膜发生严重损伤、撕裂,
而又未能及时修补,可造成盆底松弛,是造成以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的
基本原因。
2、产褥期的护理指导:做为一名妇科护士要协助医生观察子宫的复旧情况、会阴切口或是裂伤的愈合情况、产后恶露变化情况、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及指导正
确的哺乳
2.1 观察有无尿潴留:产后2小时应鼓励产妇下床排尿,有排尿障碍者,可用热蒸气坐熏或叫流水声诱导。
如产后6—8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则为产后尿潴留,胀大的膀胱可影响子宫的收缩,必须采取导尿术。
2.2 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情况:产后的体温多数都在正常范围内,如出现分娩后两三天体温持续在38℃以上,或感发冷发热,要鉴别是感冒;
产道感染还是乳房胀痛引起。
脉搏出现略缓现象,是由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
床休息原因;呼吸减慢,是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
变成胸腹式呼吸所致。
2.3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正常分娩后子宫即收缩到脐平,剖宫产分娩后
子宫一般脐上一指或是平脐,以后每天下降1.5-2厘米,产褥期末可恢复到正常
大小。
这个期间如果子宫复旧不良可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所以要严密观察产后
子宫复旧情况。
在产褥期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叫恶露。
产后2—4天几乎都是血性,且量多;5-8天血量减少,成为褐色浆液;15天恶露变为黄白色,产后3周左
右基本消失。
分娩后已经过去好多天,但仍有红色或褐色恶露持续不断,下腹疼痛。
其原因可能是宫内有残留异物。
应及时报告医生,请医生及时处置。
2.4 阴道、骨盆:阴道壁由于胎儿娩出被撑开,且有许多细小伤口,产褥期内
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
骨盆底肌肉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
产褥期如能坚持锻炼,可恢复到接近孕前状态。
这期间作为护士要指导产妇
正确的练习方法,提肛肌联系方法,鼓励产妇坚持练习可恢复到生产前状态。
2.5 指导正确的哺乳:产后不久就要指导产妇捏乳头,即会有淡黄粘稠样乳汁
流出,叫初乳。
初乳营养价值高且含很多抗体,是婴儿降生后的第一餐佳肴。
但
早期往往乳汁分泌不足,多数人需两周左右才能充分满足婴儿的需要量。
故产后
要坚持母乳喂养,即使乳汁不多,也要让婴儿经常吸吮,这样才能刺激乳房分泌
乳汁,同时也有利于子宫的复原。
指导患者用温毛巾擦洗乳头并向外牵拉,尽早
让婴儿吸吮乳头,最好应在产后1小时内给婴儿喂母乳,即使无乳汁,也尽量让
婴儿吸吮,并进行乳房按摩。
2.6 产后饮食护理指导:剖宫产在术后10小时内应禁食水,术后12小时后可以进流食,后逐渐添加如小米粥,鸡蛋羹直至干饭。
正常产饮食上可吃些清淡、
无刺激性食物。
2.7 出院后护理指导:指导患者注意休息每天可用热水擦身或用淋浴清洁身体,注意恶露变化,保持会阴部清洁,继续做乳房按摩和产褥体操。
产褥期内禁止性
生活,产后42天后应注意避孕措施。
产后42天回到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同时
婴儿也要做健康检查,建立预防接种卡,按时接种各种疫苗。
在产褥期如有出血、
发烧、疼痛等异常时,要立就医。
总之,产褥期的护理非常重要,主要注意产后清洁,外阴的清洁是产后清洁
重要的一点,最好一周进行两次,不需每天清洗,会阴要用温水冲洗,从前向后,以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
产褥期出汗多,应经常洗澡,常换内衣,饭后要刷牙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炎;洗头、洗脚用温水也不会落下产
后病。
指甲要常剪,以免划伤婴儿柔嫩的肌肤。
室内温度需把控好要避免空调直吹、过堂风。
产后洗澡需注意,水温应控制在37度左右,避免水温过热,洗澡
的时间尽量短,不要泡澡,洗后要注意及时擦干,特别是冬天更需要特别注意保暖;鼓励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让年轻爱美的妈妈坚持母乳喂养;产
后进补要适当,产后女性身体一般较为虚弱,需要适当进补,但需注意进补适当、科学、合理。
营养合理、平衡,不要专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食谱要广,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应有适当比例。
为增加乳汁应多吃流食或
半流食;产后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可使乳汁加多。
部分妈妈在产后数天会出现情
绪低落。
原因是体内荷尔蒙浓度的突然变化所致。
通常这种产后的情绪低落在短
期内便会消失,但若情况持续就应及时治疗,避免产后抑郁症发生;产后要注意
卧床休息与适当活动相结合。
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边及房内走动,并进行产后体操,可保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型,也可
减少便秘;高龄产妇在产后要注意并发症的出现,这就需要护士的严密观察,因
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0岁至35岁。
如果超出35岁,即称为高龄产妇。
高
龄产妇较适龄产妇在妊娠期间患病的几率大,容易出现妊娠性高血压等疾病,作
为护士对这部分人群要格外的注意,严密观察血压、产后出血量、尿量的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产后患者只要注意产后清洁、
把控好室内温度、坚持母乳喂养、产后适当进补、及高龄产妇注意产后并发症的
出现,就能安全度过产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