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

合集下载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异同辨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异同辨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异同辨析
介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在古希腊哲学领域有很深的影响力。

他们的认识论还在当今颇多学者所探讨,这里将概要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首先,柏拉图的认识论普遍被认为是古希腊思想的创始人。

他的认识论以“理性主义”为中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被科学的客观方法所获取和确定。

柏拉图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甚至有时会冲突,但他认为只要人们充分思考,就能够抵达一致的结论。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同样受到世界思想家的瞩目。

他的认识论基于以经验为根据,来作判断和推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是不可知的,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使人们了解现实,因此他强调宣讲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论的提出只是意识和思想的反射,必须经过实践和实践,其结果才能够成为真理。

最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都认为思考是理解真理的捷径,他们都认为,人们必须经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处理事物。

其次,他们都认为知识的基础是凭借经验而获得的,他们认为知识的形成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使人们真正明白世界上的事物。

总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受到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影响,也借鉴了当时的先驱思想。

他们的认识论对当今古希腊哲学也有深远影响,学术界仍在延续这种理论观点。

西方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西方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西方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西方哲学对于宇宙存在和人类认识的探索中,涌现出了两种主要的哲学观点,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存在和物质的运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主张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思维、精神等是物质的产物。

相反,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精神是至高无上、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物质世界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在于相信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感觉和实验来认识和证明。

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永恒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发展和变化是通过客观规律进行的。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思维和意识等都是物质的产物,是大脑中神经元活动的结果。

唯物主义的代表性思想家有伏尔泰、马克思等。

伏尔泰主张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以实证科学为基础,追求真理的认识。

而马克思则强调了物质生活条件对于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力和经济关系决定的。

相反,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则是将意识、精神作为世界的本源和基础。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思维是首要的存在,物质只是意识的一种表象。

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体性,在认识世界时,思维和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唯心主义的代表性思想家有笛卡尔、康德等。

笛卡尔坚信“我思故我在”,将思维和意识作为自我存在的证明。

而康德则提出了“先验认识”的概念,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通过思考和观察外部世界而获得的。

本文将会对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家的论述,我们将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不同立场和价值,以及对于人们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思考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按照以下结构组织,以确保内容的清晰和逻辑性。

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引言部分的目的是引入读者并激发对主题的兴趣。

试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试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试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

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

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

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西方哲学重心向认识论的转化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西欧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

15-16世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哲学历史。

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哲学逐步开始摆脱“神学的脾女”的地位,以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己任。

哲学的独立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哲学的独立,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使科学和哲学真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向哲学提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的要求,从哲学本身来讲,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问题。

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近代认识论是以研究人、人的认识能力、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内容、崇尚人的理性的哲学,它本身就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不仅是资产阶级促进自然科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得认识论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中显得非常突出。

总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西方哲学智慧第09讲笛卡尔哲学

西方哲学智慧第09讲笛卡尔哲学
西方哲学智慧第09讲笛卡尔哲学
o 这一转向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o 如果我们不先解决如何知道的问题,不先解决正确或错
误的标准问题,我们的哲学讨论就会陷入无效的讨论, 因为我们无法确定谁是谁非,讨论也就无法取得成效。 o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一整套形式逻辑的体系, 我想最初的用意也是为了解决争论或辩论中谁是谁非或 正确性的标准问题。 o 这种思想方法上的变革,风气的改变,对西方现代科学 的诞生是起了加速或促进作用的。 o 1660年,少年牛顿初入剑桥大学,在别人问他要学什么 的时候,据说他回答道:“数学,因为我打算去检验人 事占星术”。 还有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 德关于落体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观点。
o 讨论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家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们究 竟是如何知道“相”,如何知道“上帝”之存在的,这 导致后来神学家甚至讨论一个针尖上能够站多少天使, 天堂玫瑰是否有刺之类的无意义的问题。
o 真正开始对认识问题,对人的认识能力开始反思的哲学 家是笛卡尔,这在欧洲哲学史上被称为“认识论转向” (epistemological turn)。
o 有几点值得注意: o 1、怀疑只是摆脱偏见、获得无可怀疑的原则的手段,自
身并不是目的。“怀疑一切”是方法论的怀疑论。 o 2、可怀疑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假的,也不等于就证明其为
假,但有可能为假,故不能作为知识的起点或前提,不 能作为无可怀疑的第一原理。 o 3、确定性=清楚分明(clear and distinct)=无疑=真。
o 他所说的直觉是指理智的活动使思维达到如此的清晰的 程度,以至于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怀疑。直觉给予我们 清楚分明(distinct and clear)的无可怀疑的观念。比如, “一条直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的距离。”又比如, “如果A=B,B=C,那么,A=C。”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作者: ————————————————————————————————日期:ﻩ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

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

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

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

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

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

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

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ﻫ(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

试论罗素哲学的认识论意义

试论罗素哲学的认识论意义

试论罗素哲学的认识论意义罗素 (Bertrand Russell) 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哲学领域中影响深远。

他是分析哲学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提出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哲学思想,其中他对于认识论的探究尤其重要。

罗素的认识论思想,在哲学领域中有着显著的意义。

他的认识论意义在于,他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明确了证明问题存在的复杂性和一些问题的无法解决性。

本文将从认识论的角度剖析罗素哲学的意义,并举出五个例子来支持这一论述。

一、感官和理性认识之间不同罗素认为,认识的过程包含感官和理性两个层面。

感官认识是通过观察、听、闻、尝和触摸等感觉体验而获得的知识。

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考、推理、分析和归纳等方式得到的知识。

这两种认识是截然不同的,而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感官认识。

但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的,往往是基于理性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我们不能亲身经历的或不易获得的信息。

例子1:电子显微镜我们并不是通过观察肉眼下的细胞和细胞器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的,而是通过电子显微镜的图像。

电子显微镜可以将微观物体放大成肉眼不可见的尺寸,使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其结构来获得关于细胞和分子的更深层次的知识。

二、真理的复杂性罗素认为,人类寻求真理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因为真理往往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不断寻找证据和经验,从而推断出不同的结论。

同样,一个问题很难分解,需要有多个角度的分析,并且可能会有新的疑问和不确定性出现。

因此,真理不是轻而易举地形成的,需要人们不断吸取经验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例子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包括科学、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

科学家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证明是否存在气候变化的事实,以及这种变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则涉及到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等议题,也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这个问题的持续性和复杂性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才能找到维持气候环境的有效解决方案。

西方哲学的三大基础问题——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

西方哲学的三大基础问题——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

和许多学科一样,哲学也有所谓的基础学问,比如说,经济学需要以经济学原理作为出发点,接下来才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而哲学这门学问也有所谓的基本科目: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被称为西方哲学的三大基础问题。

一、形而上学人生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泰勒斯在所有的哲学中,形而上学大概可以被视为最古老的一门学问。

远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勒斯(Thales,624–546B.C.)就已经提出形而上学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尝试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又被称为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我们可以从这个名称看出形而上学这门学问在哲学上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研究事物本质与基本原理的学问,希腊文原意为“在自然之后”。

笛卡儿以大树作比喻,将人类知识分成三部分,最基础的即是形而上学,比作树根;其次是物理学,比作树干;最后是其他自然科学,比作树枝。

所以形而上学又有“第一哲学”的称号。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从伽利略的研究中获得了启发,提出著名的牛顿力学三大运动定律,以此推动科学革命的开展。

牛顿力学深深影响当时的思想家,许多人开始认知到世界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则,万事万物似乎都依循着物理定律有规律地运动,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定律预测下一时刻的物理状态。

这似乎意味着所有的物理事件都是被先前的物理事件所决定,而我们只是看着这些事件发生。

哲学界涌出许多决定论(determinism)与自由意志(freewill)的争论,争论我们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下的决定,究竟是出于我们的意志,还是早就被物理定律决定好了呢?形而上学讨论的主题十分丰富,除了上述提到的主题外,还包含了因果关系、等同关系、可能世界等概念。

如果桌上放了一杯水,而我们在水里插一支筷子,从外面我们会看到筷子好像被折断了,水下的筷子与水上的筷子在接合处有一小段落差。

实际上,我们知道筷子并没有被折断,会产生这样的视觉现象,主要是因水与空气对于光线的折射率不同所造成的。

西方哲学认识论

西方哲学认识论

西方哲学认识论一、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哲学中,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原理、方法和范围的学问。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得和建构知识,以及知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观认识论与客观认识论认识论可分为主观认识论和客观认识论两个方面。

主观认识论强调个体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能力,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结果。

客观认识论则从客观存在和客观真理的角度出发,研究认识的客观基础和普遍规律。

三、不同认识论观点的对比1.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观经验,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感觉来获得知识。

它将认识过程视为对感觉数据的加工和组织过程,重视经验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2.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理性和思维是获得知识的基础,主张通过思考、推理和逻辑来获取真理。

它认为人类有先天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理性思维超越经验,获得抽象和普遍的知识。

3.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物质的反映和产物,强调物质世界对人的认识的限制和制约。

它将意识和思维看作是物质的属性和产物,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

4.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意识的产物,认为思维和意识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

它强调主体的思维能动性和主观能力,在认识过程中赋予主体更大的主导地位。

四、综合认识论与实践西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旨在揭示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有效的认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综合认识论思想强调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和相互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

西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在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不同的认识论观点和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促进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与追求。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1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认识论是哲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它探究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地,其独特和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来简要探讨一下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首先,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要点在于“知识即真理”,探究的是人类如何通过正确的认识手段来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古希腊哲学中,最早提出关于认识手段的问题的是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内省和思考。

他认为人们应该去探究自己的内心,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反思和分析,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他的思想被继承和发扬了下去,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于精神、思维、理智等内在的智慧,人们应该逐渐逼近于真理,获得符合逻辑、有条理性的正确思想。

他把人的思维过程分为两个层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的直接感知或感觉,而理性认识则是人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达成的。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于理性认识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受任何干扰的纯粹真理。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类的经验,即所获得的感性认识。

他认为人们通过感性认识来获取事物的认识,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是有其规律性的。

他通过对人类感性认识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了观察、感知、回忆等基本认识手段,并认为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得的认识是可以被证明的。

他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即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而不应把精神、思维、理智等干扰因素拖累其中。

此外,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观念、意象、形式、本质等。

其中,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自身最本质的特性。

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人们认为通过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手段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总结而言,古希腊哲学是西方文明中最早探讨认识论问题的哲学体系之一。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一直致力于分析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即如何确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真实可靠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知识的来源、验证和可信程度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两个主要的认识论派别。

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于经验,通过感官观察和实验验证,得出一般性结论。

经验主义在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受到了批评,因为经验无法解释某些抽象概念和道德价值。

理性主义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理性来获得关于现实的知识,理性的方式包括演绎推理、数学和形而上学。

然而理性主义也面临着难以证明的困境,有些结论在理论上似乎正确,但在实践中却行不通。

二、内在合理性和外在验证一些认识论家认为知识的确定性在于它的内在合理性,即符合逻辑、一致性和不矛盾等标准。

这种观点强调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指出若我们的思考过程是合乎逻辑的,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可信的。

另一些认识论家则强调对知识的外在验证,即依靠其他人、方法或标准来验证知识的正确性。

这种观点认为验证过程是关键,因为它可以去除受主观偏见或误导的可能性。

例如,科学实验需要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和交叉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三、真理和相对主义真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和社会。

传统上,真理被视为客观存在,不受人们的主观意见影响。

然而,相对主义主张真理是相对的,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文化、阶级、性别、种族等背景中,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真理。

这个观点受到了批评,因为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某些观点看似更接近真理,而另一些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四、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公认的知识获取方式。

科学家使用经验观察、假设创立、实验测试、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来确定一个理论是否可靠。

尽管这个过程不断变化和进化,科学方法仍然是一种在很多领域证明有效的方法。

总之,知识的确定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学派和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及其影响

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及其影响

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及其影响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

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

那么,何谓经验呢?日常生活领域中所讲的经验与认识领域中所讲的经验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或修养称为经验。

但是在认识领域中,经验则是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的直接的认识。

而对于近代经验论者来说,由于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类整个认识过程本身的组成要素如感性、理性、经验、观念的准确含义,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因此,他们往往忽视经验中包含的理性因素,简单地把经验等同于感觉。

这样可以断定,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无非就是感觉。

对洛克来说也是如此。

任何的思想或理论,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

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亦是如此。

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

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

15世纪中到16世纪是以文艺复兴而命名的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光辉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关于理性与人的发现,不仅促使了欧洲人的觉醒,而且也为欧洲人理性作用的发挥和认识活动的发挥提供了思想准备。

近代的英国经验主义主要是对认识论的探讨和对主体自身进行反省和研究,而文艺复兴对人和理性的研究,就正是这种反省认识的萌芽和开端。

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

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即根植于英国资本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的肥沃土壤中滋生起来的。

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形成不仅是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而且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1)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经验主义倾向的产生与成长;(2)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经验主义因素的继续发展;(2)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经验论的直接的前导;(3)培根与霍布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先驱。

西方哲学史知识重点

西方哲学史知识重点

一、培根“四假相说”1.提出的原因:从根本的理论上尤其是认识论根源上来彻底地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2.具体内容1假相的含义 :假相亦译作“幻相”、“偶像”,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它们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培根根据这些错误的不同来源把假相分为四类,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3.“四假相说”的意义1双重性;不仅在于批判经院哲学的各种错误,而且更在于提出自身的哲学主张和思想;2普遍性;不仅揭露了经院哲学产生错误的各种根源,也深刻地揭示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3启发性;启发人们消除错误的根源并获得正确的知识;4局限性;没有揭示错误的社会历史上的认识根源;如阶级根源等二、笛卡尔一、天赋观念——唯理论的起点天赋观念:清楚明白、不证自明的真观念,如几何学的公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以及上帝的观念等;1原因:感觉经验不可靠,因为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不能成为哲学和其他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只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才能成为哲学的基础;2区分三类观念:①外来的:依赖感觉;②自我制造的虚构的观念:凭借想象;③天赋的:出于纯粹的理智;3含义:是人在出世之前由上帝引入人心中的,由理性直觉获得的不证自明的观念; 4特点:①首先,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像,而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②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天赋观念;③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5意义:天赋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它相当于“理性工具”、“逻辑形式”、“基本原理”或“基本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因为它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二、“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的结论1逻辑思路唯一无可怀疑的东西——“怀疑”本身——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思考活动必须有一个承担者——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我思故我在”2分析首先,这里的“我”是精神性的实体即思想着、怀疑着的“我”而非物质性的实体,“思”与“我”没有区别,思想一停止,“我”就不存在了其次,这一原理是建立在“凡思想必有一个思想者”的因果假定之上,因而由作为结果的“思”推出了作为原因的“我”3“我”的本性①作为“思”的我:是怀疑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自身,因而必定是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也就是说,“我”的本性是精神,是精神自身;②作为“在”的我:是真实可靠的事实,是不可置疑的无时不在的东西,是永恒存在着的东西,因而它必定是实体;③结论:所以,“我”的本性就是一个心灵实体或者精神实体;4作为心灵实体的“我”的特点①不依赖于身体,不需要任何地点、场所、原因便可以存在,它不依赖任何物质性既定的客观事物的东西;②具有普遍性,它概括的是一切精神活动或意识活动,诸如怀疑、领会、肯定、否定、愿意、不愿意、想象、感觉等等;5作为第一原理的“我思故我在”的实质“我思”和“我在”其实是等同的,也就是说,不论是“我思”还是“我在”,都是精神实体;6“我思故我在”的历史意义笛卡尔以其“我思”而开了近代哲学之先河的创始人的地位;笛卡尔的“我思”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我思故我在”虽然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主观性的存在就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因为这一命题实际上仅仅确定了我在思维,并没有确定任何思维内容的真理性;在笛卡尔看来,这还有赖于我们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三、论证上帝存在1论证上帝存在A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三个沉思中,笛卡尔认为:其一,凡是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观念必为真即天赋观念其二,在我心中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无限完满的存在的概念,我将之称为“上帝”其三,结果不能大于原因——不完满的“我”不可能是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观念的原因,即“上帝”观念必然只能由上帝那里而来;B笛卡尔用另一种方式补充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上帝”这一概念是无限的、全知全能的、单一不可分的、永恒的、完美无缺的;“不存在”代表了一种不完美,这是和“上帝”这一完美无缺的概念相矛盾的,因而在“上帝”的概念中,必然包含着实体性的存在;2上帝存在的特征:A是处在我的心灵之外的实体,无可置疑;B具有最高的完满性和永恒性;C是一切不完满性存在的终极原因;从上帝的完满性和“我”的不完满性的关系表明:上帝是“我”存在的最终原因,也就是说,“我”是由上帝创造的结果;所以上帝又是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实体; 3上帝存在证明的意义:保证了从狭隘的自我向广阔的心物二元论世界的过渡;保证心物两个世界的独立发展,即保证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也保证了观念世界的可靠性;上帝存在的证明只是从“我”到“世界”之间的跳板和中介,使笛卡尔摆脱了怀疑论和唯我论的困境,在其建立了二元论的世界观之后即可退场;四、身心交感说1、心身关系基本问题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的“人”的身心相互作用的存在;①肉体受到外物刺激——心灵作出反应②心灵中产生想法——肉体按此作出行动即在人身上物质和精神会发生交感作用1心身的界定①心:指作为个体的“我”的灵魂或心灵;②身:指作为个体的“我”的身躯或肉体;2心身之间的关系①在现实的生活中,二者是处于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关系状态之中;②在理论上,由于二元论的立场,二者应该是互不相干,相互独立活动的;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应该是心身二元论;③结论:心身的和谐统一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在本质上二者是互相独立的; 3实质:是心灵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在个体人之上的反映;2、心身交感说1基本观点①我们实际上是灵魂与肉体的联合体,两者虽然不同,但却密切联系,能够协调一致;②心灵和肉体协调一致的深层原因并非是心灵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也不是上帝的直接作用,而只在于人体自身内部,这就是人体大脑中的松果腺的腺体,它是心灵和肉体两个运动过程的交换台;松果腺——身心发生交感作用的场所看一下即可:笛卡尔认为,松果腺是灵魂居住的地方,当感官受到外物的刺激时,一种叫做“生精”旧医学概念的血液精华就会沿着神经和血管把这种刺激信号输送到松果腺,作用于栖居在松果腺中的心灵,使之产生关于外物的观念;反过来,当心灵产生了某种活动的观念时,它就在松果腺中把这种观念传达给“生精”,再由后者通过神经和血管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发生收缩和舒张,从而引起身体的运动;3、心物二元论与身心交感说之间的矛盾心物二元论——心物之间凭借上帝的权威来保证心物各行其道并协调一致——先验身心交感说——身心之间通过松果腺相互作用——经验两种说法互相矛盾四、斯宾诺莎可能会出的名词解释:实体: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在自身内”即不依赖他物而存在,“通过自身而被认识”即关于一个实体的概念不需要包含有他物,所以实体是在本体论和概念上都是独立的;属性: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属性是实体的本质,也是人们认识实体的方式;样式:实体的分殊,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识的东西;样式是实体一种模式或影响,不能脱离实体而存在或被认识;样式无论是在本体论上还是在概念上都不是独立的;样式有两种:一是无限而永恒的样式,直接由实体的属性决定,如广延属性下的运动和静止,以及思维属性下的无限的理智;二是有限而暂存的样式,由实体的分殊决定的个别事物,如广延属性下的个别物体与思维属性下的个别观念;个别样式在时间上由在其之前的个别样式所决定,在层级上由在其之上的无限的样式所决定并最终决定于神的某种属性;神:绝对无限的存在,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无限永恒的本质;神是一个无限的实体,即神具有无限的属性并且没有神不具有的属性,但人类能够认识到的属性是有限的只有思维和广延;观念“观念”是指外部事物的感觉和内部心理活动的反省即经验,在心灵上所留下的痕迹,是表示人的心灵所知觉、所思想的直接对象、材料和基本元素;感觉经验:是对外界事物进行感受从而形成关于外界事物的观念,是一种外在经验;反省经验:对内心活动的关注,对我们的知觉、思维、情绪活动等内在状态和过程进行认识,是一种内在经验;一、实体一元论1.定义 :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在自身内”即不依赖他物而存在,“通过自身而被认识”即关于一个实体的概念不需要包含有他物,所以实体是在本体论和概念上都是独立的;2.关于实体的规定:实体是“自因”;实体是无限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是不可分的;实体是惟一的;3.实体一元论泛神式的一元论基本观点是:实体即神或自然;(1)实体是神 :斯宾诺莎所说的“神”并非宗教神学意义上的人格神,而是以泛神论的方式表述了世界最高原因的统—性;论证过程:神必然存在且具有所有属性,因此任何其他实体如果存在,则将会与神具有某种相同的属性,又因为不能有两个具有同样属性的实体所以除神以外别无实体;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2)实体是自然 :这里的自然不是与神分离的神的造物,而是与神同一的神圣力量;自然与神的关系即为样式与实体的关系,样式是实体的分殊,所以这里的自然是神的本性内在的必然流出;4.实体一元论的意义1否定了人格神和超自然神的存在,反对古典神创论;2深刻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基本原则,对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有很大的影响; 3坚持了一元论思想,体现了世界的统一性;五、洛克一、批判天赋观念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是对当时一种普遍思潮的批判,不是具体针对某一种天赋观念理论2洛克批驳用“普遍同意”来支持天赋观念的观点;一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普遍同意”的东西;二是,即使有普遍同意的东西,也不见得是天赋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形成普遍同意的观念;3批判天赋的实践性原则;洛克认为人类的实践性道德原则都是历史习俗的产物,因时因地而异且与功利性相关4批判天赋观念说的意义:为知识起源于经验的理论扫除障碍,成为经验主义反对先验论的经典批判,为经验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白板说1.“白板说”是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张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2.经验,观念的来源,有感觉经验和反省经验两种;感觉经验是对外界事物进行感受从而形成关于外界事物的观念,是一种外在经验;反省经验对内心活动的关注,对我们的知觉、思维、情绪活动等内在状态和过程进行认识,是一种内在经验;感觉经验和反省经验的经验活动的结果就形成了简单观念;3.简单观念特性:1强入性;我们无法拒绝和改变它们;2单纯的、不可再分的;3实在的;由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有客观的根据;4.复杂观念;复杂观念是在简单观念的基础上对简单观念进行加工、组合、归类、推演形成的;它是由心灵主动制造出来的,在感性世界中不一定有对应物;复杂观念有三类:1样式:把若干个简单观念组合起来形成的2关系:对简单观念进行比较而形成的观念3实体:支撑着使简单观念成为整体的“实在性基质”;三、实体学说1、实体观念1实体不是经验的对象;不能通过感觉和反省直接感知到实体,实体是我们对一个个可感性状进行组合、抽象的结果;2我们对实体不具有任何确定性的知识,但我们必须假定实体的真实存在,否则事物的可感性状就无从附着;虽然无法认识实体,但洛克相信实体是存在的;3实体脱离经验存在,即是一种形上存在;实体有两种;物质实体:感觉观念所附着的基质;精神实体:反省观念所附着的基质;4实体有两种本质;实在本质:潜藏在物体的各种可感属性背后、并且支撑着这些属性的实在构造;这种构造是我们无法认识的;名义本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种名”、“属名”,如“人”、“马”、“黄金”等,即语言的抽象;抽象的名称只是人们为了传达知识而制造出来的复杂观念,并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物体的实在构造;四、物体的性质1、性质定义:对象或物体在我们心中产生任何观念的能力,就是其所具有的性质;2、两种性质1第一性质;是“真正存在于物体本身中的质”;如:事物的广袤、形状、等,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与物体共存亡,感知的对象;2第二性质;事物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香、味等观念的能力;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我们对事物进行感觉的一种结果;3作用原理:微粒论洛克认为,无论是第一性质还是第二性质形成的观念,其原理都是由物体的第一性质中发射出的某些不可觉察的物体微粒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的;3、评价1.沿袭了实体理论上的怀疑主义态度;洛克对物体本身性质和其在人心中产生观念的阐述比较含糊;他的物体性质学说只是一种“假设”而非自认为事实上必定如此;2.认识论上具有机械性;六、莱布尼茨一、“单子论”——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统一,他相信有无数个实体,即单子,他否认物质实体的存在,认为单子是精神性的点,即无限个单子就是无限的灵魂;承认单子论只是一个假说,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单子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单子论的意义不止是哲学的,并且具有数学与物理学的意义;与宇宙大爆炸理论类似,可以把单子论看做属于科学哲学的一种科学假说或科学理论模型;形式的原子——单子,单子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性的实体,是真正不可分的点;单子具有能动性,是一个能动的实体,它的精神能力是其能动的根源;单子是能动的精神实体,整个世界就是由无限多的单子构成;单子的特性:1单纯性;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2复多性3永恒性4独立性5质的区别, 质的差别就是精神上的不同规定性6单子是自因 ;单子世界的两条基本规律1差异律: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单子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单子和每个单子在知觉能力上都有着微妙的差异2连续律:“自然界不作飞跃”,任何两个相近的单子间都不会有截然的间断,都可以插进无数个中间状态的单子;两条规律保证了每一个单子都是不可分的点,而整个单子序列却具有从不间断的连续性“有纹路的大理石”1对天赋观念学说与经验论的综合,我们的心灵既不是白板,也不是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而是具有一些先天的纹路,但却需要后天的加工才能成型2先天的东西不是观念而是一些潜在的禀赋、倾向和习性,需要通过感觉经验的刺激,使这些先天的禀赋、倾向和习性变成清楚明白的观念3根据单子的性质,作为一种天然的禀赋,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潜藏在心中,需要通过经验的加工才能从潜能成为现实,内心中某些精细的体验在没有进行反思之前是难以察觉的——无意识观点的提出,不过对莱布尼茨来说,这些不可察觉的混沌朦胧状态其实就是“预定的和谐”在心灵中原本的样子4经验的刺激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先天的东西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对洛克“白板说”的反驳1通过感觉经验得到的知识是特殊的和个别的,无法通过感觉经验建立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必然真理的证明不需要个例即不依赖感觉2对“反省”观念来源的反驳,“反省”关注的是内心的观念而不是外来的经验3认识论问题是一个理性提升的问题,观念从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是理性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启蒙的过程贝克莱七、贝克莱一、“物是观念的集合”1两种观念:①想象的观念,是由人们自己的意志使之产生或消灭的;它是不清晰的,是任意产生和消灭的,是不稳定的和随意的;它在心灵中延续感觉观念,同时造成虚幻或错觉,认为感觉观念是客观的存在;②感觉的观念:是由外部原因通过人的心灵能力而引起来的观念;特点:首先,这些观念十分清晰、明确、固定,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任意加以改变;其次,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集合,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最后,这些观念是稳定的和有秩序的;感觉观念由此而形成固定的集合,标志说一种稳定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事物”;两种观念的关系:①感觉观念是基础,想象观念是对感觉观念的主观组合和分解,并在心灵延续它的存在;②感觉观念和想象观念共同构成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也就说观念构成了事物;所以,事物是观念的固定集合,即物是观念的集合;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观念只有被心灵感知才存在,如果它不被心灵所感知,它就不存在,观念是被心灵感知而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心灵之内;贝克莱把事物看做是可感性质的观念的集合,就取消了可感事物的实体,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等于说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既然事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又离不开我们的感受和心灵,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八、费希特自我非我正反合费希特取消了自在之物的本体地位;自在之物化为从“自我”中产生的“非我;通过正题、费希特反题、合题的三段式来表述自己的哲学;1、正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作为唯一的本体或原始项,首先要设定和确立自己①“自我”是自由的,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②“自我”是自因的,它自己决定自己,不再需要别的原因,“自我”相当于古希腊哲学所探讨的本原,相当于上帝,它构成了世界的原始项2、反题:“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不仅要设定自身,还要设定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东西即“非我”①“非我”是“自我”的对立面,康德的自在之物,唯物主义的客观世界,与思维对立的存在②“自我”必须设定一个东西来限制自己,才能真正的成为“自我”,此时“自我”并不知道“非我”就是自己设定的,反而以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没有实现自我意识的“自我”在“非我”面前是被动的,费希特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特点的体现——思维产生存在,主体产生客体,自我产生自在之物3、合题:“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自我”意识到了它不仅设定了自身而且也设定了“非我”①“自我”和“非我”都是被“自我”所设定,因此在设定过程中就有一种相互限制的作用②“自我”限制“非我”就是实践活动③“非我”限制“自我”则是认识活动④“自我”和“非我”相互限制的过程就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实践和认识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自我”把自身从一个无意识的“自我”提升到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绝对自我”,超越了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对立而实现了二者的同一;“绝对自我”是全人类的自我,绝对自我中,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实践与认识这一切对立的东西全都达到了同一;合题阶段是费希特哲学完成的终点;4、总结:①“自我”构成了费希特哲学的起点和终点②“自我”设定自身和设定对象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认识的过程③“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对象和自身的认识,发展为“绝对自我”;这一知识构造的过程分为三步:感性、知性和理性八、休谟一、怀疑论1.休谟从彻底的经验论立场出发,认为唯物主义者主张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我们心中的知觉是它的摹本或表象,乃是毫无根据也是无法证明的偏见;而唯心主义者将感觉的来源归结为心灵或是上帝同样没有根据;2.作为经验主义结局的怀疑主义: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的发展为休谟的怀疑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他们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铲除怀疑主义;但在休谟看来,他们的观点是无效的,因为他们没有将经验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休谟认为,如果我们彻底的依靠经验,把知识严格限制在经验范围内,那么我们只能赞成怀疑主义;3.休谟在感觉的来源问题上的确持存疑的态度,认为我们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没有因为感觉的来源是可疑的就不要感觉了,他认为可以合适地解释感觉经验;休谟的怀疑论不是一种彻底的怀疑论,而是温和的怀疑论;二、因果观念试论述“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果知识的形成:1形成的前提:因果关系;①因果关系的含义:因果关系是指两个具有某种联系的事实之间的先后恒常关系;②因果关系的来源:因果关系来源于经验归纳;③经验归纳的特点:第一,是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跳跃;第二,是感觉经验之间先后关系的恒常和固定;④经验归纳的合理性问题:a、问题的提出:归纳推理如何从部分过渡到全体、从个别过渡到一般,从过去过得到未来,这就是归纳推理如何在逻辑上得到证明的问题,也就是经验归纳的合理性问题;b、解决问题的立场:存疑;因为我们的心灵能力只能以知觉为活动的对象,而知觉必定是已经进入到心灵中的单一的意识活动,所以对于还没有进入心灵的知觉是不能感知的,因此也必定不能理解一般和全体;这样,经验归纳出来的事实是否具有必然性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们只能承认它们的或然性和可能性,但这种或然性和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经验归纳的合理性;⑤结论二:因果关系不具有必然性,而只具有或然性;2形成的中介:因果观念①含义:因果观念是指经验事实之间的先后关系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就能在人的心。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名词解释:1.本源:即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2.本体论:研究关于存在的理论。

3.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4.四因说:是指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5.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一”,是单一的、同一的,具体事物是则是经常变化的;理念是看不见的,不能感觉到的,只能由思想把握,具体事物则是看得见可以感觉到的;理念是纯粹的,具体事物是不纯粹的;理念是永恒的、不朽的,具体事物是不永恒的,是要毁灭的。

6.怀疑论:即怀疑主义,是指对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客观真理能否被人们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理论体系。

7.经院哲学: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8.经验论:即“经验主义”,是一种认为一切观念都从经验认识抽象概括而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理论。

与“理性主义”相对。

9.唯理论:即“理性主义”,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宙的真理,并可以不通过经验而获得事物的真理的知识。

简答题:1.为什么说苏格拉底的哲学观是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认识论)内容上,他主张哲学研究应该由自然转向人事,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认奥秘的思辨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寻求的是什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即要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指的是灵魂,也就是理智。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相符合的原则,认识自己的目的就是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在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苏格拉底哲学观的意义?4.柏拉图两个世界划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柏拉图那里什么是意见与知识,柏拉图两个世界划分的哲学意义?5.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四因说包含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 亚里士多德还用潜在和活动的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 他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活动”,认为活动和潜在的关系“可以 通过归纳从特殊事例中看出来”,大如成熟、衰老、学习、治疗、 建筑等,小如减肥、行走、睡眠、观看等,所有自然活动,包括 人的身体活动和思想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从潜在到活动的过程。 • 事物从潜在到活动的运动是辩证的关系: 首先,事物内部包含的运动潜能,无需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解释事 物的运动。 其次,潜在的活动是连续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 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再次,潜在和活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前一阶段运动的活动在下一 阶段运动中转化为潜在,只要事物内部的潜在和活动的差异及转 化不停止,它就会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最后,质料是不活动的潜在,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事物因 而在运动变化中保持自身不变。
• 亚里士多德用“质料”、“形式”和“缺乏”,以及“潜在”和 “活动”等的辩证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把早期朴素唯物主 义的运动观提升到概念思维阶段。因而,恩格斯称赞他是古代 “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中“最博学的人物”。
西方哲学史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01
03
物理学
02
04
形而上学
心理学和认识论
伦理学
本章概要
•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
吉拉城。17岁进入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20年。他的人生格言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不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力图 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自 己的哲学体系。
三、位置和时间
• 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 的和位置的。比如,水变气是实体性质的运 动,生物的生长是实体数量的运动,天体运 行和地上事物的直线运动是实体位置的运动 即位移。 •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用很大篇幅讨论 位移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

西方哲学认识论分析知识的确定性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及其可靠性、有效性的一个分支学科。

认识论关注的问题包括:人类如何通过感觉、思维等过程获取知识?人类的知识是否具有确定性?以及人类如何判断一个知识是否是可靠的或有效的?在西方哲学中,早期的认识论主要由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个学派所主导。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思维的作用,认为人类的认识可以通过纯粹的理性推理来获得确定的知识。

经验主义则认为人类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只有通过感觉经验得出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这两个学派都存在一些问题。

理性主义在过分强调纯粹理性的忽视了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类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和感知。

而经验主义则存在一个困境:我们如何能确定我们的感觉经验是可靠的?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感觉经验是否是真实的反映了外部世界?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其他的认识论观点。

科学观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知识获取方式。

科学方法强调通过实证和验证来验证和修正我们的认识。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验证需要经过多次实验和观察,通过不断的实际检验和修正,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可靠的知识体系。

科学方法也并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

科学理论的形成和认识的进展是一个不断的过程,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被修正和丰富。

科学理论在某个时期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可能会在后续的研究中被证明是错误的。

还有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不存在确定性。

他们认为知识是主观的、文化的和历史的产物,没有绝对的真理。

这些哲学家认为知识只是一种权力游戏的工具,不同的群体和个体拥有不同的知识,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普遍接受或是绝对正确的。

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分析了知识的确定性以及人类如何获取可靠、有效的知识。

虽然科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知识获取方式,但认识论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的确定性标准。

不同的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知识的确定性存在多样化和相对性。

西方认识论传统的发展趋势

西方认识论传统的发展趋势

西方认识论传统的发展趋势西方的认识论传统源远流长,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和观点也有所变化。

以下是西方认识论传统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一阶段: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认识论的贡献是西方哲学和认识论传统的重要基石。

柏拉图认为,真理是通过理性推理和直觉来获得的,而非通过感觉经验。

亚里士多德则将重点放在经验和感觉的重要性上,认为感官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对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神秘主义者贝尔纳丁、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等人提出了通过信仰和灵感来获得真知的观点。

第二阶段:现代哲学近代哲学家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和他的“方法论怀疑”对西方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笛卡尔认为,只有通过怀疑所有已知的事物,然后逐一推导,才能确定真理。

休谟的经验主义成为认识论的另一重要理论。

休谟认为,人的知识和经验是通过感官经验积累的,并且所有的知识都来自感觉和经验,因此没有固定的、不变的真理存在。

康德试图解决笛卡尔和休谟的观点之间的矛盾。

他将精神活动分为经验性的事物和理性的事物,认为我们在感知经验世界的同时,也用理性活动对其进行解释。

第三阶段:现代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科学的发展成为认识论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方法强调通过实证研究和验证来寻求真理,这对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休谟的经验主义也对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科学实证依赖于感官经验的观察和实验。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风潮兴起,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认识论过于关注确定性和客观性,忽视了主观和文化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们提出了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知识是社会和语言的产物。

第四阶段: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近年来,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对认识论传统产生了新的挑战。

认知科学试图解释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本质,神经科学研究人脑的功能和结构,这些都对我们对认识和思维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学说:
内容: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承认对于第一实体或个别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

另一方面,他认为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虽然承认理性灵魂中关于一般原理和原因的知识不能脱离感觉经验,但是他却把感觉经验仅仅当作普遍知识的触媒,而不是它们的来源。

特点:亚里士多德则试图以一种折中的方式把这两种对立的灵魂学说协调起来。

但他同时又强调,积极能动的理性灵魂只存在于自由人身上,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只具有消极被动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如同本体论一样,表现出一种折衷与调和的特点。

一方面他承认对于第一实体或个别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感觉当它尚未被外在的对象刺激时,只是一种潜在的认识能力;只有内在地包含着普遍概念的理性灵魂的思维活动,才是现实的认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西方古代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认识论问题,并表现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

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肯定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同时又区分了感觉和思想这两种认识形式,认为感觉分辨事物,思想则把握真理。

原子论的先驱恩培多克勒用"流溢说"来解释认识,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发出一种流溢物,它进入人的感官孔道而引起感觉。

原子论的代表德谟克利特在"流溢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由客观事物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

这是对反映论原则的一种朴素表述。

德谟克利特把认识分为"暗昧的认识"和"真理性的认识",认为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是暗昧的认识;理性能认识原子与虚空,是真理性的认识。

但两者互相联系,感觉为理性提供证据,否定感觉,也就是否定理性。

然而,由于他把感觉看作是粗糙原子构成的影像作用于心灵而产生的,思想是精细原子构成的影像作用于心灵所产生的,事实上就使感性和理性成了两个独立的认识过程,割裂了感性和理性的联系。

唯心主义者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思想。

他把世界分为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可见世界"和由理念组成的"可知世界"。

他认为,变化无常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意见"的对象,而不是知识的对象,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才是知识的对象。

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以前,就已经认识理念,当灵魂投入到肉体以后把它们忘记了,认识就是把忘记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

尽管感觉可以刺激灵魂,使它对理念知识进行回忆,但知识不是从感觉中来的,感觉只不过使灵魂回想起已经知道的东西。

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回忆说。

和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他把灵魂比作蜡块,认为感觉就是外在事物在蜡块上留下的痕迹。

与此相联系,他认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进一步肯定了认识的客观性。

但是,亚里士多德割裂事物的形式和质料,认为感觉只是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是感受它们的物质基质。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由感觉产生记忆,多次回忆一件事情产生一种经验能力。

但经验还只知道事物是什么,从经验之中得到的观念产生出关于同一类对象的普遍性判断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它提供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原因作出解释。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活动的任务就是要在个别中认识一般。

古代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世界的可知性。

也有一些哲学家怀疑世界的可知性。

如智者派的高尔吉亚认为: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它也是我们无法认识的:即令它可以被认识,我们也无法表达对它的认识。

怀疑论的创始人皮浪认为,"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

因此,我们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美或丑、正当或不正当,都无法判断,因此必须放弃认识,放弃判断。

在中世纪,宗教占居绝对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奴婢,科学认识被宗教信仰所排斥,天启真理成了唯一的最高真理。

但是,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所涉及的关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并直接影响到欧洲近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

西方近代16世纪以来,认识论问题在欧洲哲学中占有中心的地位,甚至成为构造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在认识论中,自我和外部世界、外在经验和内在经验、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是讨论的主要问题。

认识论的研究还提出了寻找绝对可靠的知识的任务,人们试图把这种知识作为一切知识总和的出发点并作为评价这些知识的真理性的绝对标准。

哲学家们对于解决这个任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而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创始人F.培根坚持从经验出发,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而人对存在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

培根虽然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没有完全忽视理性的作用。

他主张在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婚姻。

他认为,科学的认识不是象蜘蛛一样从自己肚里吐丝编织出来的;也不是象蚂蚁一样只知道搜集简单、零碎的事实经验,而应当象蜜蜂一样,既从花园里采集材料,又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和消化。

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原因,才能从个别的事物上升到一般的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培根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系统地制定了认识的归纳法。

但培根的方法具有机械论的性质,同时他还赞成"二重真理论",认为从经验得来的真理和神启真理同时存在。

R.笛卡尔是近代唯心主义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

他否定感性,推崇理性,否认归纳法,认为只有从清楚明白的公理出发,通过演绎推理才能达到真理性知识。

笛卡尔通过怀疑的手段,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理,认为这是最清楚明白的原理,并以它作为出发点,推演出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笛卡尔认为,清楚明白的观念不是从经验得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而观念的清楚明白,就是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所谓天赋观念说。

继笛卡尔之后,唯理论的代表有B.斯宾诺莎和G.W.莱布尼茨。

斯宾诺莎试图把认识论上的唯理论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结合起来。

他主张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但他又唯心地认为理性认识不是从感性认识中得来的,人们无需通过感性认识即可直接凭理性去把握真理,抓住事物的本质。

他虽然承认感性认识有外界的来源,但又认为它是不正确的,称不上是知识,并且是造成错误的原因。

他认为观念的真理性的外在标志是与对象的符合,但又强调观念的真理性的内在标志是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

他断言,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标准。

莱布尼茨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

他否定认识有外界的客观来源,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一切观念、知识都是天赋的。

但又与笛卡尔稍有不同,他认为心灵并非一开始就有清楚明白的观念,观念是作为倾向、禀赋和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灵中,只是在感觉经验诱发下,才明显起来。

莱布尼茨提出两类真理:一类是"推理的真理",它以心灵为其源泉,具有普遍性、必然性;一类是"事实的真理",它依上帝的选择而定,具有偶然性,但又有其充足理由。

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特别是J.洛克,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洛克认为人心象一块白板,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从经验得来的。

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

洛克认为经验有两种;①外部经验,它是由外部事物刺激人的感官产生的感觉;②内部经验,它是由心灵本身的活动引起的反省。

洛克在分析事物和感觉的关系时,提出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他把广延、形状、动静等看作外物固有的"第一性的质",人们关于它们的观念是真实的,是有外物的真实性质作为原本的:"第二性的质"是颜色、声音、气味,它们不是外物固有的,人们关于它们的观念并不反映外物的客观性质,而是主观的,是由主体附加到客体上的,洛克的这些学说,反映了他的认识论的内部矛盾,对后来的哲学发生了不同的影响。

G.巴克莱、D.休谟利用洛克学说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并发展成为系统的主观唯心主义。

法国唯物主义者如D.狄德罗、C.A.爱尔维修等人,则继续和发展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以感觉论为基础,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些哲学家已经看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试图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目的,.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

"在康德看来,科学知识应该是既能增加新东西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而一切知识又都必须表现为判断。

能给人们新东西的判断是综合判断,能给人们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判断是分析判断(见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后天综合判断虽有新东西,但没有普遍必然性;先天分析判断虽有普遍必然性,但没有新东西。

只有把综合判断与先天判断联合起来,形成先天综合判断,才有科学知识。

康德事实上只是用折衷的办法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观点糅合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克服它们的缺点。

康德把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看作是认识主体以先验范畴形式对感性材料的综合过程,强调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但是,由于他把认识形式看作先验的,因而主体的能动性是被抽象地发展了。

同时,康德割裂本质与现象的联系,把认识限制在现象世界,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得出"物自体"不可知的错误结论。

G.W.F.黑格尔力图克服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的对立,在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比较好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制定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的原理。

他认为,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因为绝对精神是现实的基础,它是作为自己逐渐实现的客体的绝对主体,它的自我实现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过程。

思维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是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

黑格尔强调,哲学要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必须符合"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即绝对精神运动的辩证本性。

L.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对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并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但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离开社会实践来观察认识问题,并且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过程,因而他的认识论仍然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水平。

西方现代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派系庞杂,对认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也众说纷纭,主要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①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

现代西方哲学在对待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不过多数哲学家采用种种方式来掩盖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宣称他们的哲学是超出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的实证主义或实在主义。

他们拒绝研究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把所谓"经验"、"事实"、"事件"、"要素"或"生命"、"纯粹意识"、"共相"、"形式"、人格、人的存在等等,说成是世界的基础。

他们的根本目的是否定物质第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在认识论上,他们都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如新实在论、新托马斯主义承袭了柏拉图主义、托马斯主义的先验论;唯意志论、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鼓吹神秘的直觉主义、反理性主义,否认认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继承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声称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但根本否定经验的客观来源和客观内容,把它归结为主观自生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