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发展有关的四种理论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理论:1、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2、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3、成熟与学习的区别:成熟是一个内部因素,决定这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而学习室一个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

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5、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相关研究:<双生子爬楼梯研究>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行为主义观【华生】(早期行为主义)理论:1、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发展史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认为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曾提出可以把婴儿养成任何职业…)相关研究:<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害怕>得出结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理论:1、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2、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

发展心理学1007.pdf

发展心理学1007.pdf
Plan-- Attention --Simultaneous --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的三级认知功 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的缩写。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功能平行的两个认知 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系统。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三个功能系统是 分层级的。
儿童心理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
4、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能够提出和检 验假没,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 象性
几个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经典实验:
观点采择: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 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觉察别 ---研究婴儿自我意识产生 主试在婴儿(9-24个月)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在他
注意系统是基础,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 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为最高层次。
三个系统的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能活动的运行。
戴斯认为有效的加工是按照特定任务的需求通过 整合知识与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 工过程来完成的。
智力的发展:
1、一般趋势: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了一定年龄则 停止增长,随着人的衰老,智力开始下降 2、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3、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智力测验:
1、比奈---西蒙量表(第一个量表 )
2、斯坦福---比奈量表: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物取向的发展理论

这种取向的理论以格塞尔的成熟实力说为代表。
一、遗传的重要性


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 成熟。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所进行的早期训练对儿 童最终的学习结果没有显著作用。
二、发展的原则
1.
2.
3.
4.
发展方向的原则:由上到下,由中心向边缘,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相互交织的原则:人类的身体结构左右两侧 均等,左右交替,相互交织,互相补充。 (但存在机能不对称的例外) 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优势肢体的发展和心理 活动优势的形成。(如颈强反射) 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 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四、对成熟势力说的评析

格塞尔从生物学的起点研究儿童行为的发展, 强调成熟机制的作用,是有道理的。尤其对年 幼儿童来说,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超越 了养育和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 社会意义。
第三节 相互作用取向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主体(即大脑) 也不是来自客体(即环境),二是来自主客体 的相互作用。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 注意:对行为的定向 保持:对所观察到行为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运动复现:对观察到的行为动作的尝试 强化和动机:习得的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取决 于强化所引起的动机作用。强化分替代强化和 自我强化。
1. 2.
3.
4.
(二)观察学习的模式 行为模式:范型动作演示 言语模式:言语指导传达榜样或范型的行为 模式 象征模式:通过媒介象征性的传递榜样的动 作模式。象征模式具有广泛性、可重复性的 特点 抽象模式:使用从榜样的行为中总结出来的 原理和规则来指导行为。

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

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

对四种学习动机理论的评析学习动机理论是心理学分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关乎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作用,对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社会学习理论、情绪性学习理论、行为动机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人是一个被社会环境影响的有机整体,他的行为是受外界刺激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发展的。

荣格认为,行为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映,人性深处存在着一种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学习态度”,这就是“社会学习”的概念。

情绪性学习理论(Affective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学习,这种学习与认知无关,而是以感情或态度为基础的学习。

情绪性学习主要是对学习情境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会影响学习的动机,促进学习的持久性和激励性。

情绪性学习主要是以积极的情感来激励学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行为动机理论(Behavioral Motivation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按照建立了特定奖励与处罚机制的要求,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激励和制约来调节学习行为,通过反复操练、报酬或惩罚等方式,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一理论认为,通过反复的正面和负面的奖励刺激,可以调节和控制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它基于对人的行为本质的分析,以得到回报的可能性来引导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

认知动机理论(Cognitive Motivation Theory)更加重视学习者主观意义上的情感、态度和需求,它强调学习者主观意识认识活动中所包括的学习动机,重点在于探讨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以及学习者在同一阶段中对学习的态度和需求。

它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心理行为的本质,倾向于从学习者的内心出发,研究学习者内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就是任何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

就是任何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

就是任何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
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在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有多种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结构的理论,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来看待心理发
展阶段的结构。

弗洛伊德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口
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等阶段。

他认为这些阶段的结构对个体的
性格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口腔期对个体的满足需求和依
赖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
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些
阶段代表了儿童认知结构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从简单的感知运动到
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除此之外,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列维-古茨基提出了文
化工具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文
化工具如语言、符号系统等对儿童的心理结构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
作用。

另外,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将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危机。

这些阶段的结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不同的理论和研究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综合多种理论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心理发展阶段的结构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重要理论

心理学重要理论

基础心理学1、学派创始人内容意义⑴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那;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⑵行为主义:美国:华生,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⑶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

⑷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时间、代表人物、意义⑴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⑵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用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需要层次理论: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⑵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⑶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⑷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

4、情绪理论: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二人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⑵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

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⑶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身体和感知能力,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幼儿期(2-6岁):开始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

-童年期(6-12岁):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建立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青少年期(12-18岁):身心发展迅速,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探索等挑战。

-成年期(18岁及以上):继续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

2. 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来建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3. 情绪和社会发展:
-儿童情绪发展:从情绪表达到情绪调节的发展过程,如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方式等。

-社会认知发展:包括他人观察、社会角色认识、同理心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4. 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性别角色认知:儿童如何认识性别,形成性别角色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

-性别发展:探讨性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5. 发展障碍和干预: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发展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重视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促进健康发展。

以上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实践中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工作。

MBTI原理详解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MBTI原理详解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MBTI原理详解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类型理论的首次出现是在1913年。

当时正值召开国际精神分析大会。

荣格在该次会议上提出个性的两种态度类型:内倾和外倾。

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思维功能与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

由此,荣格将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形成了八种个性类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知觉型、内倾感觉型。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从而把荣格的类型理论付诸实践。

继而,迈尔斯又在荣格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并有效的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对心理类型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和类型的四维八极及其特征心理类型理论包括下述部分:类型的四维八极及其个性特征、类型的功能等级和类型的终生发展。

理解心理类型理论首先要认识类型这一概念。

类型就是指出现在许多个体形式中的一般态度的特殊模式。

荣格认为,“类型是一种样本,或范例,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现种类或一般类别的特征。

”在十六种类型中每一种类型均在质上有别与其它类型。

偏好是类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它可以被理解为“最自然、轻松的去做”。

类型理论经常使用利手的比喻来解释偏好的意义。

利手的每一个动作都比不利手要自然、轻松、容易。

而在运用不利手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注意和努力因此更疲劳和更困难。

这意味着个体在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过程中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但在每一个维度的两极中个体总是自然的倾向于使用某一极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心理发展有关的四种理论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是研究人类在认知、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变化的学说。

这些理论都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是有稳定的内在机制可以支配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与个体心理发展有关的四种理论,分别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格理论和巴德拉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世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以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为主题。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由一系列的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具有自己的认知特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1. 感觉动作期阶段:出生至2岁左右。

婴儿通过感觉器官和行动来探索周围环境,学习物体的属性和行为特征。

2. 前运算期阶段:2岁至6岁。

孩子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进行逆向操作或双重分类等。

3. 具体运算期阶段:7岁至11岁左右。

孩子开始具有更加成体系的思维能力,能进行反向操作、双重分类等,但只局限于具体的事件和物体。

4. 形式运算期阶段:11岁至成年期。

孩子开始具有以符号为基础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够进行抽象的思考和推理。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的人生发展理论宣扬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不断发展成熟。

他认为,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会面临不同的身份危机,而成功地处理这些危机是个体人格成长的关键。

埃里克森所提出的身份危机包括:
1.信任和不信任:0-1岁。

婴儿在与父母和其他人的互动中建立了对他人的信任感。

2.自我认同和自我不一致:1-3岁。

幼儿学会了自我观察和比较,培养出了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3.倡导和迷茫:3-6岁。

儿童通过模仿和探索世界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道德感和价值观。

4.勤劳和退缩:6-12岁。

儿童在学校和其他社交场合中发展他们的认知和手工技能,以及学会遵从规则和责任感。

5.身份和角色混淆:12-18岁。

青少年在寻找自我认同和生活目标时容易陷入身份危机。

6.亲密关系和孤独感:20-30岁。

成年人在寻找个人关系的过程中,面临亲密和良好
社会环境的压力和孤独感。

7.自我关心和产量:中年。

逐渐发展出积极的心理状态,还需关心家庭、工作和社交,适应性更佳。

8.绝望和成就感:老年。

追求生命的价值,评价一生,面对将来会死亡。

从生命的意义、贡献和成就上寻找安慰和满足。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格理论
欧洲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表了许多被广泛研究的理论,其中包
括对象关系理论和精神分析。

他的心理性格理论是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提出的,他认
为个体的人格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的:
1.本我:人格的最基本和最原始的部分,通过本我的欲望和冲动来寻求满足。

2.超我:人格的道德和伦理部分,包括个体的良心、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观等。

3.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人格结构,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来平衡本我和超
我之间的需求和冲突。

巴德拉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54年的《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满足都是重
要的前提,因为一个层次的满足直接关系到另外一个层次的需要。

1.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住所等基本物质需求。

2.安全需求: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稳定的需要。

3.社会需求:包括对社交和情感联系的需求、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尊重和自足感。

4.尊重需求:由尊重和自尊心的需要构成,个体愿意被人尊敬和获得成就感。

5.自我实现需求:还有成长和发展自己潜力的潜力和渴望,寻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