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书法高清大图1
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四条幅《兰亭序》欣赏
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四条幅《兰亭序》欣赏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
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
1945年生于天津。
曾执教于南开大学,为东方艺术系教授、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南开区政协学委、市公安局特邀监督员。
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
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行草。
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其在北方网录制的书法节目《每日一题每日一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得书风为之一正!个人经历:1984年-1998年,六次入选全国书法展。
1992年获“国际书法精品展”特等奖,同年被聘为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
1993年获“金鹅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同年书作为中南海收藏。
1993年-1996年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北京炎黄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三次举办个人书展。
1997年-2000年,于天津电视台录制80集电视书法讲座。
其弟弟著有《欧楷技法》。
上、中、下三岫《墨海双帆》行世。
2006年--2009年,于北方网录制365集《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书法讲座。
近年来,专心於课堂讲授,致力于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真行草每日一字》《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於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十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
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兵法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
硬笔书法 《兰亭序》 田字格-范本模板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பைடு நூலகம்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全文如下:
兰亭序 钢笔字帖
兰亭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练习其钢笔字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 华文化。
教育意义
兰亭序钢笔字帖对于书法教育和文化教育具 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审美观念和 人文素养。
04
CATALOGUE
兰亭序钢笔字帖的练习步骤与 实例
兰亭序钢笔字帖的练习步骤
熟悉笔画
首先需要熟悉基本的笔画,如横、竖、 撇、捺等,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和组合
笔画练习
例如,练习“永”字的写法,注意笔画之间的连 贯性和节奏感。
结构练习
例如,练习“春”字的写法,注意左右结构的比 例和位置关系。
篇章练习
选择一段短文或诗词,整体练习,注意章法和布 局。
兰亭序钢笔字帖的练习心得与建议
耐心与毅力
练字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持之以恒才能 取得好的效果。
注重细节
特色版本
一些特色版本的兰亭序钢笔字帖 可能融入了现代元素或创新设计 ,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 练习者。
鉴别真伪
在选择兰亭序钢笔字帖时,应注 意鉴别真伪,确保购买到正版、 优质的字帖。
兰亭序钢笔字帖的练习效果与提升
提升书法水平
01
通过练习兰亭序钢笔字帖,可以逐渐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方
法,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笔画和结构的细节,力求准确 和完优点和特点,吸收 为自己的东西。
05
CATALOGUE
兰亭序钢笔字帖的应用与拓展
兰亭序钢笔字帖在书法学习中的应用
书法学习入门
兰亭序钢笔字帖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适合初学者入门,帮助掌 握基本的笔画和结构。
培养耐心与毅力
02
练习钢笔字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持续的练习,可以培养个人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赏析【珍藏版】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赏析【珍藏版】“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东阳何氏《兰亭序》长23.3,宽11.1cm,封面题旧拓东阳本兰亭序寒松阁旧藏,山阴陈治题引首,后有张鸣珂、邓承谓、高振霄题。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死,以真迹殉葬。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他采用明夺暗换等非正常手段,从民间获得王羲之《兰亭序》后,敕令当时最著名的几位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人精心临摹了一些,用以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手握重兵的外地方镇。
有的方镇就把这些摹本上石刻碑上以示纪念。
而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则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作为最珍贵的随葬品埋入昭陵,从此永绝于世。
岁月茫茫,真迹既已殉葬,临摹本也日久沦失。
所以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两件《兰亭序》唐朝摹本被列为国宝,平民百姓轻易不能见到。
而唐朝摹本的石刻拓本自然也是极为珍贵。
据考证,东阳何氏《兰亭序》拓本应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临的石刻拓本,是所有临本中的上上品,其笔法、神韵最接近王羲之原作。
关于东阳何氏《兰亭序》的由来,明代中期隆庆年间状元山阴(即今绍兴)人张元忭是这样记述的: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北宋汴京(今开封市),掳走宋徽、钦二帝及众皇亲大臣,皇宫御府宝藏抢劫殆尽,北宋朝廷随即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所幸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宋高宗)不在京城而幸免于难。
兰亭序正楷
兰亭序正楷兰亭序正楷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行书。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书法风格隽永优美,成为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兰亭序被称为楷书中的楷书,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这篇兰亭序的丰富内涵和卓越艺术成就,使得兰亭序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顶峰。
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从整体布局上看,王羲之不拘一格、自由自在地书写,流露出一种豪放的气势。
他运用变化丰富的线条,展现了书法的魅力。
通过运用不同粗细、长短的笔触,给人以动感和生动的感觉。
从字形上看,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楷非常规整,笔画精细工整,线条流畅。
他注重字形的规范和协调,每一笔每一划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和审美达观。
兰亭序正楷中的每个字都充满生命力和韵律之美。
它们似乎有着自己的呼吸和节奏,给人以动感和活力。
每个字形都精心打磨,达到了极致的境地。
兰亭序正楷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字形的美感上,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无限向往。
这使得兰亭序不仅仅是一篇书法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兰亭序正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已经被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所认可和珍视。
兰亭序正楷的创作和传承,对于后世书法家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兰亭序正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总之,兰亭序正楷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杰作,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的创作和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兰亭序的研究和传承,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兰亭序的艺术光芒在世界书法艺术舞台上闪耀。
兰亭序全文放大字帖324个字
兰亭序全文放大字帖324个字兰亭序朝代:东晋作者:王羲之吾师东堂云:“山无棱,天地合,才难星,吾其如是。
”致吾师韦曲阳侍郎文瞻公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月如梭流转,我常思念着兰亭之会,追忆着已逝的盛景。
兹夕,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吾友曹操千里峡,脱却战时之劳顿,宴请江东宾客,备醋饮,言笑风生,心情愉悦。
虽然当时局势风云变幻,但吾仍旧师从大人,学习书法、席间行乐。
吾稍有愧疚,曾经于军旅之中无暇休闲,而吾师文瞻公却劝我言:“何必事事如此,找寻一处幽静之地,饮酒作乐,以释放压力。
”说矣,无风三树,有君四弦。
琴音悠扬,我心犹如骨鲠在喉的驳杂思绪,瞬间全部释然。
吾师爱才如子,将兰亭之盛况状如画地描述,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我竟不觉回忆涌上了心头。
在那兰亭之上,竹影袅袅,飞觥止于碧云,杯液起伏,如海啸滔滔。
吐纳自然,品味细腻,尽揽山川之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壮美。
吾望着水面上那千篇落照,聆听笛声远处微微传来。
忘却人世烟火,我感受到了人生真正的自由。
回首往昔,庐山峥嵘,三清亭上,信步于参差山石之间,似置身于仙境。
尊酒入喉,顾盼自令度之日已久。
天地在我心中盛开,思绪更加翻腾。
八表合一,光阴荏苒间,吾仰面看夜空,百花沉郁,可流水随光影舞蹈。
岁月如梭,当年之事,我仍在凝滞的笔记之中。
兰亭序因即兴而得,我愿将此序挥毫于大卷,表达起伏之间的真情实感。
道尽辞章中我对吾师深深的崇敬之情,以及与友人的相知之交。
吾愿与吾师和友人夜聚,共话诗书,品尝美酒,共享人生之美。
高一下册语文课件《兰亭集序》
高一下册语文课件:《兰亭集序》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书法的魅力——王羲之(高清大图)
书法的魅力——王羲之(高清大图)唐太宗曾评论王羲之书法曰:“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
烟霏露结,状影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为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心摹手追,此人而已。
”下面请欣赏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一、兰亭序绢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每个字都充满变化的节奏与韵律。
“若作一纸字,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这是王羲之行书结体的特点,孙过庭亦评价其“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星齐列,为体互乘”。
《兰亭序》中二十一个“之”字的书写都有所不同,就算是相同的笔画都有曲直之分,相同的偏旁也是有窄宽之分;在处理字的大小上,王羲之则是据字遣行,曲尽其态,同一作品中的字甚至相差数倍,但又合适得体;在字形上王羲之有意打破原有平衡,字与字之间参差错落,奇趣横溢;同时笔画与笔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游丝引带,相互顾盼,笔断意连,每一次落笔都如连珠的雨点,潇洒随意但又连贯一气。
王羲之同时又非常在意墨色干枯浓淡湿的变化,因为古人认为“字画流传久远之后,应如初脱手光景,精气神采不可磨灭。
不善用墨着,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以淹淹无生气矣”。
他们认为只有浓墨才能更好地体现字的力度和精神。
因此王羲之的墨色大多以浓墨为主,但是依然会配合有少数的淡墨与枯笔,用以构造由实到虚的空间变化,在《兰亭集序》中随性书写遮盖错字造成的重叠感也是王羲之墨色空间的重要体现,如《兰亭集序》局部第十三个“向之所欣”的“之”字是由王羲之微醺写成“今”后更正得来,“之”与“今”二字笔画重叠处,墨色的遮盖透明重叠,书写的先后顺序也一目了然,正是这种墨水重合叠加的层次感使王羲之的随性与洒脱之美跃然纸上。
可以说《兰亭集序》由笔画的空间布局、墨色的空间层次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动静结合的气韵空间,显现出纵横洒落但气韵贯通之妙,也体现了王羲之书法在劲健的动感中所蕴含的轻松自如的空间美。
二、宋拓定武兰亭柯九思藏本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全文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全文
《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那可真是个超有趣的东西呢!
我一想到兰亭序,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雅趣的古代世界。
那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像是书法界的超级明星。
而这九宫格版本的兰亭序书法字帖呀,就像是给这个超级明星打造的一个特别舞台。
你看那字帖上的字,一笔一划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舒展得像在伸懒腰,有的紧凑得像是在窃窃私语。
用九宫格把这些字框起来呢,就像是给这些小精灵们画好了一个个小家,规规矩矩又不失灵动。
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九宫格兰亭序字帖的时候,心里就想,这是谁这么聪明的主意呀。
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学书法的人来说,就像是得到了一个宝贝。
以前看兰亭序的字,只觉得好看,但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临摹。
有了九宫格就不一样啦,就好像是有了坐标,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笔画在这个小格子里的位置。
而且啊,这字帖里的字好像有一种魔力。
你盯着看久了,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王羲之写字的那个时候。
能想象到他在兰亭那个地方,周围是山水美景,然后他挥毫泼墨,写下这千古名篇。
我有时候拿着笔临摹字帖,就会跟这些字“聊天”,心里想着:“这个字呀,你怎么能这么美呢?我可得好好把你写出来。
”这字帖不仅是教我们写字,还像是带着我们在书法的世界里玩一场有趣的游戏呢。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个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临摹的过
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写得像而开心得不得了,也可能会因为写不好而嘟着嘴,但不管怎样,这九宫格兰亭序书法字帖都像是一个亲切的小伙伴,陪着我们在书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山东),因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参加雅集的多为当世名士,一道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事后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这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流传于世的《兰亭序》有两种。
一是唐太宗时冯承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
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兰亭序》书法本身的艺术魅力: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
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
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
总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
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
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
《兰亭序》书文并美,表现了晋人特有的超然玄远的深情与风采,这种深情与风采为晋人所独有,为后人称慕与景仰。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
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高清版真迹欣赏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
在山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
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
鼠须笔,兴乐而书,
完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序》高清版全文大图
送给大家欣赏、学习
《兰亭序》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
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智永草书《兰亭序》
故宫藏 《智永草书兰亭序》这件作品经过了历代后人的秘藏,被他的七世孙智永禅师所得,传说智永禅师20年不下楼研究书法,一方面是学习和临摹此作,已经王羲之的其它真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贴身保护这件“天下第一法书”《兰亭序》。
只可惜此作后来被唐太宗以“萧翼赚兰亭”的方式骗走了,并且传阅诸臣,让其临摹和复制,从而产生了“定武本”、“虞临本”、“褚临本”、“神龙本”等等的临本。
故宫藏 《智永草书兰亭序》而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一部草书版本的《兰亭序》,据传说,这件作品乃是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之后所写,《兰亭序》本是自己一气呵成的文章,这么优秀的文章,王羲之必定抄写了多次,而其中也有传世的草书版本。
此作传世被唐太宗秘藏,也有说法是殉葬与武则天。
此草书版本也同样被智永所藏,在“云门寺”隐居的20年期间,智永潜心于书法,除了写出了500本著名的《真草千字文》流传于世之外,还临摹了王羲之的行书版和草书版的《兰亭序》,传到唐太宗手中的《兰亭序》也有许多人推测乃是智永所书,因为其笔法与智永是超乎寻常的一致。
点击看完整视频哦 ..点击上图看完整视频而如今藏于北京故宫的草书版本的《兰亭序》也同样是智永的临作。
故宫藏 《智永草书兰亭序》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件草书版本的《兰亭序》每一个字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字样,用笔和结字也与王羲之《十七帖》有着超乎寻常的一致。
可见智永禅师是真正得到“二王”遗法的一个人。
张怀瓘在《书断》当中说:“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
气调下于欧、虞,精熟于羊、薄”。
由此可见,智永禅师的书法造诣,更在唐人诸家之上,尤其是他的草书,可谓是王羲之之后一人而已。
故宫藏 《智永草书兰亭序》明代的大才子解缙这样评价智永:“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
”从这段话当中更能看出智永对于书法领悟的精透。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这件智永的草书《兰亭序》乃是书法界极其罕见之作,因为秘藏于北京故宫当中,也从未出版所以世人知者不多,但从这件作品的书法气质和技法层次来看,丝毫不逊色于王羲之的《十七帖》。
兰亭序小楷字帖清晰版
兰亭序小楷字帖清晰版兰亭序小楷字帖全文如下:宋祁千峰初会,孤发剔成阴翳。
杨花雪落覆白苹洲,青天一色如水。
举头洒落鹅毛雪,步履更换回舆。
纷纷籁舞不能继,梦回吹角连嚣乱。
高耸地阙观灵雀,夜过清猿啼数声。
他乡音信断,邓琼琼。
何时杳渺长云,只有春山鸟语。
凝露华发光,睹彼悲壑之石,思己微行之阶。
皇玺阙下邈贞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今古如一何东南西北之览。
亦复何言乎幽夜,君是桃源人家。
蕙纨几阙,逸景灵台,万顷波色融鱼鳞,楚泽一圯际天白。
登封泽,西来浦,扶疏几岸之台数。
潺湲赤壁之长流,风飒秋声徐回,阡井何茫茫。
冥莫子冈幸陪宴,琖叶荐仙翁,凡世荆台之直教。
梦发戍楼芳草地,埋没柩木生辰纪。
一往观田牧之器,漆下玉言赐燕赵之佳。
细思极恐,终久须壮志凌云。
古之学庵照研帖,受业飞移至今已。
法轮常引血之蓬勃,素手捧心之张扬。
鬓旌舞起狂歌过江,额角宛如美人状。
截自清风九点钟,立时才得今生顶礼。
如烟如梦我生朝夕,念念思思我有如斯。
风华细腻意态欣赏,纷韵情浓底气爆发。
生涩淡然皆已放逸,光纱流影孰再度。
命格巧合生活努力,镇南两库记归期。
只识才情不识姓名,方知世事百态厉。
茫然无底彷徨己行,牵引引碧烟飞禽。
蓊郁蒸蓬勃而育人,三年须赴造化工钧。
遂与冰心结一方,污泥而不染。
黄金何验宝石鉴,綦丰旧约心萦系。
涧花确认横遗撺,林月学成聚繁华。
兰亭有意无意间,佛性底意欲何为。
饮菊中百器欲溢,醍醐尽分明铃减。
南山翠峰似银船,东海明霞作彩帆。
贵子罹陈水窟必录,才籍沁初朝寥阳。
一丝一曲先生舞幸遇,动人一曲今起面圭,踯躅矜关露绿。
以彼圣意明凭借,诘我百度狱蓉,待湓城重和湘,笔法琅琅世无双。
一手笔破吾典券,一手掌翻忽生愁绪。
改名周室龙蟠湖,董理全时维稳骨。
青竹斑斑长何处,晨读设色知文章款。
堂上下与之奈一线内外,铜林漫异人壮丽。
高才世祖何以叹,深恩颂万有极稀。
未能特性偿清梦,独喜墨烟鬓夜归。
华洲一水浩瀚,日月列历古今。
同游炎海行未了,落红飞香凌长夜。
千载无瑕偏离经,百论无一然偏离传法人。
[极品典藏]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高清单字版!
[极品典藏]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高清单字版!中国书法圈每天分享最精彩的文化史料,书法鉴赏、名家名作和中国书法艺术前沿资讯。
公元353年,时任会稽内史和右将军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文人名士。
来到了绍兴城外的会稽山游山玩水,并且在兰亭这个地点举行了一个诗会,当有三十几篇诗作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提议要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准备出一篇诗集,众人听了都很赞成。
出诗集当然就要写一篇序文,谁来写?大家想来想去就说王内史还是您老来吧,您是书法大家,非您莫属了。
王羲之见推辞不掉,就借着酒兴,带着几分醉意一挥而就,草拟了一篇序文,就是《兰亭序》,王羲之当时一气呵成草拟的一份草稿,不是正式的序文稿,所以上面有删减和插入字。
据说,到了第二天,王羲之拿出那份草稿,准备来认认真真抄写一份正稿时,惊呆了,发现自己昨天书写的草稿实在太好了,于是反复抄写了好几遍,发现气韵布局和笔画结构都不如那份草稿好,但王羲之最后还是从中挑选一份正式抄写的序文拿去为诗集作序了,而把当时书写那份草稿保留了下来,作为书法用笔布局的示范佳作象传家宝一样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碑拓“神龙本”《兰亭序》千百年来,《兰亭序》被书法界奉为“中华第一书”,有多个版本在世间流传,最受推崇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经权威专家王开儒先生考证,现存于天一阁博物馆内的《兰亭序》碑刻,是唐代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摹自王羲之真迹的刻本,确认是真正的“神龙本”,展现了一代书圣的书法神韵,堪称书法界的国宝。
《兰亭序》由唐宫入宋宫,宋理宗传驸马杨镇,元朝时杨家又卖给郭天锡,明朝入丰坊万卷楼,丰坊于晚年刻于石碑之上。
1562年万卷楼大火致原帖绝于人间,唯此石刻天一阁收藏至今。
馆内的镇阁之宝,唯有此碑拓可以近距离地观看欣赏,到了天一阁,不能不拜访一下“神龙本”《兰亭序》。
兰亭序瘦金体不带标点付高清大图
《兰亭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五大摹本与历代名家临作,可禅悟笔法之不同!
《兰亭序》五大摹本与历代名家临作,可禅悟笔法之不同!展开全文一、《兰亭序》简介《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二、唐代《兰亭序》五大摹本1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冯承素摹《兰亭序》冯承素摹《兰亭序》高清分页《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2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虞世南摹《兰亭序》虞世南摹《兰亭序》高清分页《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
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3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褚遂良摹《兰亭序》褚遂良摹《兰亭序》高清分页《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
第10课《兰亭集序》课件
传说,唐太宗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地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了。)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密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与之有关的散文《兰亭集序》。
问题: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文中找出能引起作者”痛“的词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悟言一室之内(静)
放浪形骸之外(躁)
当其欣于所遇不知老之将至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
山水,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它常常带着特有的灵性定格在文人的心中。在山水之间,他们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总之,都是心灵的真情坦露,都是缘于对自然之美的炽烈的热爱。
1、知人论世,具体分析。2、分析结构,品味语言。3、品山水之情谊。4、立个性之情操。
ɡuǐ
kuài jī
xì
tuān
shānɡ
chěnɡ
hái
qì
jiē dào shānɡ来自听课文读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这部分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环境:
目的:
活动:
感慨: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写作背景】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
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
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兰亭浅析】《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
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