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
教师的学习态度与教学效果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教师的学习态度与教学效果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教师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的学习态度与师德师风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心得体会。
一、教师的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学习态度是指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对待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
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对教学内容的认真程度。
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学科,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他们会去钻研教材,了解最新的教学进展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这样,教师能够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
其次,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良好的教师学习态度意味着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他们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经验分享。
这样,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教学方法的新变化,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教师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心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师德师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水平、职业操守和教育伦理。
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其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良好的教师师德师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的师德师风关系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起良好的教育氛围和信任关系。
教师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从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这是继实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加强改革师范教育,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示范性举措。
这一政策对鼓励更多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优秀教师,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新机遇。
在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就业、职业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因为师范生免费政策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开端,还必须建立从入口到培养、任用、奖惩、退出的一系列政策,才有可能建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长效机制。
编者认为,要想让免费师范生真正“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显然不能只靠一纸协议,关键应该通过有效的举措,对他们开展职业品质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设计和规划,提高他们对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形成对教师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让他们真正爱上这个职业,并致力于成为一名终身的教育工作者。
因此,深入研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引言从2007年秋开始,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这项重大教育措施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1]。
近年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是对其职业高度认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似乎对与他们职业相关方面的感知是积极的” [2];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密切相关,“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的离职倾向”[3]等。
免费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职业认同?如何促进其职业认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西南大学五个学院的免费师范生中随机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1份,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95.6%,有效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情感和价值承诺,对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并从理论层面对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影响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为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总结了前人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期望通过深入研究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为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研究和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其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一些学者强调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而另一些学者则注重职业认同与职业行为、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联系。
综合这些观点,本文认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对教师职业价值的理解和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承诺。
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方面。
个人因素包括师范生的性别、性格、价值观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其职业认同的形成。
高校教师从教心态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高校教师从教心态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高校教师从教心态是指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的从教心态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也反映了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人生态度和自我培养的重视程度。
因此,本文将从教师从教心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探析。
一、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高校教师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压力,并且文化传承的不同也会造成从教心态的差异。
2.个人经历和性格个人经历和性格是构成教师从教心态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都不同,这种迥异也会对教师从教心态和方式产生影响。
3.教学环境和教学压力教学环境和教学压力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从教心态。
教学环境的好坏、教学资源的贫富以及教学压力的大小都会对教师的心态和工作情绪造成影响。
4.自我认知和专业发展教师的自我认知和专业发展也是构成教师从教心态的重要因素。
教师自我认知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有着决定性意义,而专业发展的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以下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应用等方面。
二、对策1.积极转变自我认知教师从教心态的形成是与自我认知密切相关的。
因此,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并且努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这对于高校教师的从教心态极为重要。
2.构建良好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教师从教心态的良好的基础。
高校教师应该协作管理和努力为好的教学环境创造条件,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压力管理高校教师应该重视对于教学压力的管理。
教师不应该心态消极,因为教师的点击和意志力能力都极其重要,教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思路,从而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共同高度关注学生考试与学习平衡在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到,并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保持的顺畅和学习态度的延续。
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快乐学习的状态。
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 摘要 ] 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 的准教师 , 他们的职业认 同感直接影响着 学习质量以及未来的教育质量。分析影响师范生形成积 极职业认 同感的相关 因素 , 对于学校如何培养和提 高他们职业认 同感具 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根据 学生的心理
s t f cin a d l v lo s r to r i nfc nt ea e o ta hes r fs ina de tt. ai a to n e e fa pia in we e sg i a l r ltd t e c r p o e so li n i s i y y
Fa or Anayssa ct l i nd r e y o e o m al Pr e so lI n iy Stat g fFr e N r s ofs i na de tt
Z G io g ,W AN Xi q a g ,L e EN L h n G n i n z IS n
t a h n . a tra ay i f o i v r f si n lie t y h sa r a i i a d g i i g s nf a c o t e u b i g n n n a cn f e c i g F c o n lsso p s ie p o e so a d n i a e l t n u dn i i c n e t h p rn i g a d e h n i g o a t t sc g i
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看法及影响职业变动意向的因素分析——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看法及影响职业变动意向的因素分析——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师范大学300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态度及其影响毕业后职业变动意向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关注影响职业变动的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群体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高;大部分师范生愿意毕业后在教育行业内就业;影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职业变动的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
个人因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兴趣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职业变动因素分析一、调查背景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同年5月,国务院便决定在直属6所师范大学(北京市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国家对于免费师范生实施了诸多相关政策。
免费师范生群体备受国内舆论的关注。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一种具体体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壮大教育工作者的队伍,既回归了我国尊师重教的优秀民族传统,又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
此次调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个体访谈法等了解学生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理解,同时掌握他们在学习兴趣及动机、教师职业态度及影响就业规划因素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查过程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个别访谈为辅的形式进行。
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抽取5个师范类专业(数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生物专业、思政专业)共300名在校师范生作为被试进行施测。
回收问卷267份,回收率达89.00%(>70.00%)。
汉族师范生有219名,少数民族48名,汉族学生人数占样本总数的82.02%。
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
从数据上看,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都相较其他专业偏低。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什么呢?一、教育政策的影响教育政策对师范生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编制的改革、教育加快向乡村地区扩散等都会使得师范生的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此外,学生是否在专业选修课中接触到市场需求,学校是否将各个学科实际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
二、就业市场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个领域的就业市场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在社会中,需求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师范生需要与市场保持接触,不时掌握市场需求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积极寻找岗位合适的职业机会。
三、教育体系存在缺陷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实践教学和实际职业需求的考虑依然是有所欠缺的。
大多数的师范生在校期间重视学习理论知识,但却缺少一些实际操作和实习的培训机会。
这种让师生疏离的情况往往会使得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更大,因为他们的知识相当于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中。
四、语言和交际技能欠缺作为一份以交流和沟通为基础的工作,教育行业对于语言和交际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熟练的母语表达能力,还需要掌握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并对语言转化和表达形式与语境形成适切的映射,让学生理解和接收所传达的信息。
但事实上,许多师范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却缺乏相关的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技能的培养,而这却是他们在就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五、缺乏职业定位很多的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也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
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有着模糊而不确定的认识,同时也偏向于选择比较容易进入的请求,导致毕业后找到的职业与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兴趣发展不相符。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于自己在职业上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六、缺乏实习和实践的经验师范学生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而且在职业方面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2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摘要:职业认同感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师范生是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加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了解当前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状况无疑会对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大有裨益。
为了解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真实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单类内隐联想测验以及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在校师范生为被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试,用问卷法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测量其外显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内隐教师职业认同感。
筛选出内隐、外显教师职业认同感均较高的被试进行深度访谈。
通过对话了解他们对当前教师职业的看法,探讨影响他们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1 引言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任,在传承文明促进文化发展上有崇高地位。
以往关于教师的研究焦点在于培养能胜任教师工作的人才上,如今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走入学者视线并引起关注。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如职业目标、职业价值等,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和李森( 2010)认为职业认同高低影响从事该职业的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及职业角色发展,并且职业认同感与个体对待职业的情感成正相关,即职业认同感越高,对待职业的情感越积极。
魏淑华和山显光(2005) 认为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以及目前自己作为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
根据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成因素和形成过程,薄艳玲(2008) 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考察师范生职业认同。
从静态方面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指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态度,从事教师职业的决心以及为从事教师职业做出的努力等;从动态方面讲,师范生职业认同指在专业学习阶段,师范生在思想上认可教师职业并内化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在行为上做出符合教师角色的行为的过程。
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从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这是继实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加强改革师范教育,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示范性举措。
这一政策对鼓励更多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优秀教师,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新机遇。
在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就业、职业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因为师范生免费政策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开端,还必须建立从入口到培养、任用、奖惩、退出的一系列政策,才有可能建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长效机制。
编者认为,要想让免费师范生真正“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显然不能只靠一纸协议,关键应该通过有效的举措,对他们开展职业品质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设计和规划,提高他们对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形成对教师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让他们真正爱上这个职业,并致力于成为一名终身的教育工作者。
因此,深入研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引言从2007年秋开始,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这项重大教育措施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1]。
近年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是对其职业高度认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似乎对与他们职业相关方面的感知是积极的”[2];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密切相关,“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的离职倾向”[3]等。
免费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职业认同?如何促进其职业认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西南大学五个学院的免费师范生中随机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1份,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95.6%,有效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
对教师工作态度的深度思考
对教师工作态度的深度思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其工作态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态度的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
一、教师工作态度的定义教师工作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举止,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度以及对职业发展的追求度等方面。
二、教师工作态度的重要性1. 影响学生成长:教师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塑造学校文化:教师工作态度关系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促进教育公平:教师工作态度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影响到教育公平。
4. 提升国家竞争力:教师工作态度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国家综合竞争力。
三、影响教师工作态度的因素1. 个人素质: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因素会影响其工作态度。
2. 工作环境:包括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待遇收入等方面,工作环境良好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态度。
3. 职业发展:教师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值、晋升空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工作态度。
4. 社会评价: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尊重程度等因素也会对教师工作态度产生影响。
四、提升教师工作态度的策略1.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待遇收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3. 关注职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晋升通道,关心教师职业成长,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
4. 提高社会评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和尊重程度,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总之,教师工作态度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教师工作态度,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师范生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价值观关系
师范生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价值观关系师范生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价值观关系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拥有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
然而,教师职业的选择和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以及价值观念。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决定了我们将来的教育观念和实际行动。
人格特点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和特征。
对于师范生来说,人格特点的表现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等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具备专业性强、责任心强、人际交往能力强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素质。
这并非单指教师只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师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第二,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发挥出专业性。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注意思考最好的方法与方式,并总结出更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照顾每一个学生,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差异化学习。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平。
教育并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份维护社会公德、引领未来的崇高职业。
因此,教师就应该树立高科技品质,守护对学生的责任,坚持为学生的人生、事业与社会意义服务。
职业倾向是指一个人对于关于职业的方向和选择的偏好和倾向。
对于师范生来说,职业倾向就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兴趣、热情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教师需要全面认知。
教育事业涉及到各个方面,如知识、技术、心理、情感等。
教师要全面了解并能够正确应用各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以更为有效的方式教导学生。
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够根据情况变化进行灵活应对,在保持自身选择性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工作和服务尽可能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赏。
第二,教师需要具有职业热情。
教师要充满热情和动力,所以需要具备耐心、爱心、责任心。
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和从业情况备受关注。
而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于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认同程度和对教师职业特点的认知。
它包括教师对自己角色的理解、职业责任感、教育使命感和从业动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1. 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普遍不高。
一些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社会地位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疑虑和担忧,导致教师职业认同不够稳定。
2. 教育实习经历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较大。
一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较高,而一些没有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较低。
三、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1. 教育体制和政策环境。
教育体制和政策环境的改革对教师职业认同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教师待遇、晋升机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改革。
2. 教师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
优质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和高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能够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3. 社会认知和评价。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四、提高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1. 加强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
通过注重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2. 优化教师培养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丰富的教育实习机会,帮助师范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教师职业的特点。
3. 改善教师待遇和福利。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增加教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4.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师范生解决职业疑惑、焦虑和压力,增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教师态度分析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对教师态度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我对教师态度分析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态度的重要性教师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倾向。
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教师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具备良好态度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教师态度分析1. 积极向上的态度积极向上的态度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
以下是我积极向上态度的体现:(1)热爱教育事业。
我深知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愿意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2)关爱学生。
我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勇于担当。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我敢于担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2. 责任感强的态度责任感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素质。
以下是我责任感强态度的体现:(1)严格遵守教育教学纪律。
我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关注教育教学效果。
我注重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持续学习的态度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师德师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教师师德师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时有发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教师师德师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师德师风的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价值观多元化。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可能会对教师的思想产生冲击,导致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出现偏差。
此外,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心态和行为。
2、学校管理因素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校过于注重教学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教师的师德培养,就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过于侧重量化指标,也会使教师为了追求业绩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3、教师自身因素教师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是影响师德师风的关键因素。
有些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还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足,教育教学能力欠缺,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
4、教育体制因素现行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等。
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道德。
二、提升教师师德师风的对策1、优化社会环境全社会应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价值。
同时,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2、完善学校管理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启示
师 范 生 的 职 业 认 同 感 与 职 业 成 熟 度 的 关 系及 其 启 示
陈利君 , 李炳煌
( 1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科 系, 湖南 长沙 4 1 0 2 0 5 ; 2 . 湖南科 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2 0 1 )
摘
要: 采用调查法测查 了 6 0 1名师范生 的教师职业认 同感 与教 师职 业成 熟度 , 并探 索两者 的关 系, 结果表 明: 1 ) 女
一
些研究认为影响个体职业成熟度的因素主要是年龄、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 、 地 区差异等 I 4 ] , 也有研究
认 为成 就 目标 动机 、 心 理 控 制 源 与 职 业 成 熟 度 之 间存 在 相 关 J 【 。一 个 师 范生 是 否 愿 意从 事 教 育 事 业, 是 否认 同教 师身 份 , 将 直 接决定 其在 大学 期 间是 否愿 意 为这 个 职业 做 准 备及 准 备 程度 如 何 , 我 们 预 计 职业 认 同感对 师 范生 的职业 成熟 度存 在影 响 。师范 生 的职业认 同感是 指师 范生对 自己所选 专业 的性 质 的认 同感 , 即对教 师行业 的认 同感 , 其 核 心是对 教师 职业 的感 知 与体验 。师 范生 的职 业成熟 度 包含其
强 师范 生 的职业 成熟 度 。
职业成熟度是个体掌握与其职业发展 阶段对应 的相关信息 , 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与其 自身相适宜
的 职业决 策 的一种 准备 程度 。师范 生 的教 师 职业 成熟 度 是 指 师 范 生在 教 师 职 业 准 备 阶段 的职 业 心 理发 展水 平 , 包括其 对 于未来 教 师职业 பைடு நூலகம்态 度 和职业 能 力 的 准备 两个 方 面 。师 范 生对 于 未 来教 师 职业 的态 度 和职业 能力 的 准备直 接影 响其 教师 职业 技 能 的发展 水 平 , 进而 影 响 到其 自身 的 职业 发 展 。我 们 可 以用师 范 生职业 成熟 度来 考量 师范 生所 处 的心理 发展 水平 是否 满足 成为 一位合 格 教师 的要求 。国 内
师范生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价值观关系
师范生人格特点职业倾向价值观关系师范生是指接受教师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接受的教育、接受的培训、实习经历以及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在人格特点、职业倾向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特点。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师范生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专业选择和教育事业的影响。
首先,师范生的人格特点之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未来的教师,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使命。
他们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因此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有较高的责任感。
他们愿意为学生付出额外的努力,关心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并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其次,师范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人,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频繁的沟通。
师范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接受了很多培训,比如教育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这使得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和信息。
第三,师范生在专业选择上往往具有自己特定的倾向。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师范生一般更倾向于选择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
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兴趣使他们愿意投身于这个领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师范生普遍具备较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能力,他们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师范生的价值观通常与教育价值观相契合。
教育关乎到社会的未来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价值观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师范生通常具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价值观,他们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他们追求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总之,师范生在人格特点、职业倾向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特点。
他们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沟通和表达,有明确的专业倾向,以及符合教育价值观的价值观。
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教育事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师工作态度反思
教师工作态度反思一、引言我们常说“教师如同烛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句话凸显了教师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教师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的情况。
本文将对教师工作态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对教师工作态度的定义与重要性教师工作态度是指教师对工作的认真程度、热情度和责任感。
优秀的教师工作态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工作态度正面且积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现实中出现的教师工作态度问题事实上,现实中存在不少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中或与同事间的交流中。
例如,教师可能过于敷衍了事、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也可能缺乏热情和灵感,对学生的问题漠不关心。
四、造成教师工作态度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教师工作态度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不良、家庭因素等。
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负荷重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而且,一些教师可能面临着管理层的压力和绩效目标的牵扯,使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需求。
五、教师工作态度问题的影响教师工作态度问题对学生和教育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工作态度问题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消极对待学校生活。
另外,教师工作态度问题也会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声誉和形象。
六、改善教师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改善教师工作态度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学生至关重要。
教师工作态度的正向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创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七、改善教师工作态度的方法和策略改善教师工作态度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与支持。
学校管理层应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评价体系,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教师个人也应该关注自身的情绪管理和工作方法,建立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充足的休息时间。
八、教师工作态度反思与个人成长教师应当时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服务意识。
师范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
师范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
潘建飞
【期刊名称】《理论观察》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本文从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内涵分析入手,在厘清职业态度的含义及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师范生职业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炼出对学校教育培养工作的启示,力求培养师范生积极良好的职业态度.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潘建飞
【作者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2503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
【相关文献】
1.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的研究!--以某省属师范大学为例
2.学前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的现状调查
3.职业与学业态度对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影响
4.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态度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研究——基于四川省三所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
5.持不同职业态度的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定量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职业态度反思
教师职业态度反思引言: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和学生发展。
然而,教师职业态度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这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对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师职业态度进行反思,以期促进教师们更好地履行其职业责任,提升教育质量。
一、对教师职责的理解1.1 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有一颗探索真理的好奇心,不断追寻知识的脚步,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1.2 德育培养人格。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为人师表楷模。
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职业的形象,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展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
二、教师职业态度存在的问题2.1 针对学生漠不关心。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冷漠敷衍,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
这种态度令学生感到沮丧和失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2.2 偏离教育使命。
一些教师注重繁文缛节,却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只将教学当作一份工作来完成,缺乏对学生真实需求的关注和教育情怀。
2.3 缺乏专业精神。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们应该对所教学科有深入了解,保持学习的态度,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不够深入,缺乏专业素养。
三、引起问题的原因分析3.1 教育体制不完善。
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对教师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质量的考核存在一定的瑕疵,过分追求教师的论文数量和政策指标,忽视了师资培养与教育改革的有机结合。
3.2 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功利化逐渐显现。
这无形中给教师职业的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使得一些教师开始怀疑并迷失了自己的职业价值。
3.3 个体因素的影响。
教师职业从业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导致职业态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本文从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内涵分析入手,在厘清职业态度的含义及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师范生职业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炼出对学校教育培养工作的启示,力求培养师范生积极良好的职业态度。
标签:师范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态度是个人对外界对象(包括人、事和物)所持有的一种评价性的、内在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作用。
师范生的职业态度不仅影响着她(他)们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效果,而且最终会影响她(他)们步入职场后的职业行为。
职业态度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逐步确立的。
学校教育在对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培养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积极良好的职业态度应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师范生职业态度界定职业态度是“态度”的下位概念,参照态度的定义,职业态度就是个人对职业所持有的一种评价性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由于师范生是准教师,她(他)们尚未真正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以对其职业态度的界定就应该是师范专业学生对她(他)们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所持有的一种评价性的内在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三方面的因素。
职业认知是指师范专业学生对自己将来即将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重要性和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对象、过程、环境等)、教师职业的收入水平、压力、辛苦程度、成就感、以及教师专业标准、当优秀教师的难易程度、当前教师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前景等的认识与评价。
职业情感是指师范专业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感情倾注和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对教师这一社会群体形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资福利、辛苦程度、人际氛围等的喜欢或满意程度以及喜欢自己成为教师的程度等。
职业行为倾向是指师范专业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备或反应倾向,是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的外显和结果,是判断职业态度积极与否的直接依据,主要包括: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及相关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规划、为成功从事教师工作各方面的准备(知识、技能、道德、思想)、对教师职业发展动向的关注程度、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对终身从教的信念坚定程度等。
二、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形成从师范生走进师范校门那一刻到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可以视为其教师职业态度形成的过程。
在这一长期又复杂的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对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学校因素师范生最主要的身份是尚未踏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学生,学校是其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师范生职业态度形成中,学校教育是最强有力的一股力量。
(1)教师作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教育者,相对于其传递的思想而言,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更能影响和感染学生。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所流露出来的职业幸福感,在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敬业态度(如切实遵循教学规律,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完善课堂教育技能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对学生认真负责)等等,对学生而言就一种无声的榜样引领。
如果教师自身都不具备积极良好的职业态度,自己对教师职业都抱有一种怀疑和敷衍的态度,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2)课程设置与教学学校对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能将师范生在职业态度中必须具备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围绕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分项落实到相关课程和课堂教学之中,使职业态度培养顺利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帮助师范生做好职业准备,增强其职业信心和就业竞争力等,都有助于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事实上,师范生越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有自信,职业胜任感越强,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
(3)教育方法就师范生职业态度养成而言,启发式、情景式的教育方法能够给师范生带来更深刻的内心体验,更容易激发她(他)们的热情与兴趣。
相对于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活动能为师范生提供亲身体验教师角色的机会,有助于她(他)们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由服从变成一种内心的选择,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也有助于她(他)们调整对教师职业的期望,端正从事教师职业的态度,形成职业理想和责任感,习得教育教学技能,内化职业规范,不断深化教师职业行为。
(4)育人环境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让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无声胜有声”、“无为”胜“有为”的效果。
学校的育人环境既包括精神文化环境也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师范生只有置身于师范氛围浓郁、校风纯正、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中,才会树立起高尚的职业情操、浓烈的职业情怀以及终身投身教育事业、为教育做奉献的职业信念。
2.个体因素每个师范生都是一个独立而又独特的个体,即使接受着同样的培养教育,其形成的职业态度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这是因为师范生并非是在被动地接受着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对教育信息进行筛选、吸收和同化,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职业态度。
影响师范生筛选、吸收和同化这一过程的就是她(他)们自身的个性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换个角度来看,教育者如果想把符合社会进步、事业发展和道德规范的职业要求变成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就应该考虑如何在其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把专业成长、职业发展与自身的需要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兴趣,树立坚定的从教信念,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3.家庭因素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态度。
父母是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对教师职业是否有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孩子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现实当中就有一部分师范生是因为父母的建议选择报考现在的师范专业,但这并不代表父母对教师职业的了解与认识就是正确的,例如,不少父母会认为教师职业工作稳定,压力小,有假期,比较适合女孩子,这是父母的评价,但這些并不一定就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追求,如果学生自身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灵活多变的职业因素,可能就会对教师职业存在偏见而产生消极的职业态度,事实上教师职业同样具有挑战性、灵活多变的职业因素,也并非想象当中的那样稳定和压力小。
另外,如果父母或者家里亲戚有从事教师工作的,他(她)们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更具说服力,对其职业态度形成的影响更直接、更有力。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如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声望等,在师范生职业态度形成中也发挥着不小的影响力。
当前我国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整体偏低,未能反映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地位待遇,尤其是乡村教师,工作辛苦、压力大,收入无法满足日常消费与支出。
与低收入水平相对应,教师的社会声望虽然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社会其他职业或阶层相比,还是普遍较低,加之媒体对教育恶性事件(打人、体罚、收礼、有偿家教等)的连续报道导致教师的职业声望更是雪上加霜。
高社会期待、低社会声望、低收入水平构成了当前我国教师的尴尬处境,这一情况势必会影响专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心理认同。
三、对学校培养教育工作的启示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在对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培养上,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引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交往对象之一,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学生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为未来的准教师们树立好榜样,做好表率,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去教育学生,用真挚的情怀和高尚的德行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认识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其做合格教师的信念,明确今后在校期间学习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巩固正确的动机,克服消极情绪,以迅速适应师范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注重职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对师范生开展职业指导,让师范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相关职业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指导她(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引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按照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锻炼,热情饱满、充满信心地对待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
4.组织、指导好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师范生形成良好职业态度的前提。
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多种机会让师范生亲自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价值感,在体验中增强她(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在体验中锻炼教育教学技能,内化职业规范,深化教师职业行为。
5.正向宣传,价值引领。
为克服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学校要加强正面宣传,使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差别,热爱自己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激发内在驱动,发挥主体能动性。
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服从——同化——内化”的过程,师范生自觉性的调动、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将外部职业要求内化为自身职业态度的关键。
需要是人进行各种自觉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在教育中要有意识激发师范生的内在需要,把专业学习、职业准备与师范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使她(他)真正对自己的专业和教师职业产生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作为。
7.家校联动,教育同步。
相互冲突的学校与家庭环境对师范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极为不利。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延伸,密切家校联系,多种形式增进家校合作,协调家庭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广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刘宗粤.论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架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3,(05).〔3〕张梅琳,刘美凤.态度的结构及其教学启示〔J〕.教学研究,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