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及改进措施
05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教育教学评价理念不断更新
从单一的考试评价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强调评价 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价技术和手段日益丰富
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精准度和效率 ,实现个性化评价。
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评价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了评价机制和 制度体系。
06
CATALOGUE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了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 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
主要观点
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经历了从单 一到多元、从量化到质性评价的 转变,但仍存在评价标准不科学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有效反馈
等问题。
改进措施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 评价方式,加强反馈机制建设,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指导
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题和需求,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 助,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04
CATALOGUE
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某中学的教学评价案例
背景介绍:该中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开始重视教学评价,并积极探索适 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该中学采用了多种评价方 法,包括考试成绩分析、观察法、问 卷调查等。其中,考试成绩分析是通 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 效果;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 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教师和 学生的表现情况;问卷调查是通过对 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 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评价结果:通过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该中学了解到了自身在教学方面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制 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及未来启示
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及未来启示近年来,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
然而,回顾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特点和启示,这些特点和启示对于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之一是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我国古代教育评价更多是以定性评价为主,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评价逐渐从主观的定性评价转向客观的定量评价,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一转变引起了对教育评价方式和标准的重新思考,为未来的教育评价提供了指导。
其次,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之二是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
过去,教育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重视结果的取得。
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和多样化,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动态。
教育评价的核心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潜能的释放,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次考试的高分。
第三,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之三是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过去,教育评价主要采用单一的评价形式,如考试,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然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性,可能会导致偏见和不公平。
如今,我国开始积极推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最后,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之四是由选拔到发展的转变。
过去,教育评价主要用于选拔学生,决定学生的升学与否。
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育评价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因此,教育评价逐渐从单纯的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注重评价帮助和反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回顾我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探究、实践探索及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启示
【 关键词】发展 性教 育评价 ;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 估; 运行机制 【 中图分类号 】G4 — 5 . 0 0 8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 5 6 2 1 0 — 0 0 0 6 4 1 3 ( 0 0)9 0 2 — 5
近年来 ,随着 我 国教育 改革 的深 入推进 和素质
十分 重要 的启 发意义 。
一
13 94年成 立 了一个 以泰勒 为组 长 的专 门评 价小 组 , 帮助学 校研制新 的评价 工具 ,取 代原有 的 以考试 为 导 向的测验 ,以促进学 生 的全 面发展 。泰勒第一 次 将 测量 与评 价作 了区分 ,认 为测量 只是评 价的一种 工具 , 并正式 提 出了“ 教育评 价 ” 的概念 。泰 勒认为 , 教育评 价就是 衡量教 育 目标 的实 际达到程度 ,目标 是评价 的 中心 和依据 。他 主张教育评价 要从各个 侧
囫
2 0 9 01 年 月
找 出 “ 际是什 么 ” “ 该是什 么 ” 间的差异 来为 实 与 应 之 决 策者 服 务 。f 1 ] 次年 , 塔克 发 表 了重 要 论文 《 斯 教育
注重 评 价 的情 境 性 、 展 性 、 发
性 , 间经历 了一 个对 评价 的 期 质 量 和效用不 断提 升 的过程 。
3 价 值判 断型教 育评价 。 0 纪 6 . 2世 0年代 以后 ,
以行 为 目标 为 中心 的泰勒评 价模式受 到 了来 自多方
于评 价学校 的拼字教 学效果 ,这 可 以说 是第一个 系 统 的教育评 价 。2 纪 以后 , 0世 教育 测验 在美 国蓬勃
发展起来 。大量 的客观式测 验和 常模参照测 验如 比
的测 验运动 。之后 ,为适应不 同时期经 济社会发 展 的需 求 , 教育评 价经 过 了几个 阶段 的转 型 、 变 , 演 形 成 了发展性 教育评 价理论 。 1 测量或 测验型教 育评价 。 8 7 1 9 . 19 ~ 8 8年间 , 美 国的莱斯对 3万多名 学生实施 了拼字 测验 ,目的在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评估理论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评估理论教育评估是教育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各种教育数据,评估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成效。
本文将就教育评估理论进行探讨,包括其定义、目的、方法以及在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教育评估的定义教育评估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教育的结果、过程、成本和影响,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评估可以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效果,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
二、教育评估的目的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教育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教育活动的效果,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教育评估还可以用于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三、教育评估的方法教育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评估的内容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育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来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2.观察:直接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和学习状态,评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考试和测验:通过对学生的考试和测验成绩进行分析,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水平。
4.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案,了解其教育活动和效果,探索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育评估在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性教育评估在教育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对于教育学专业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反思和改进:通过教育评估,教育学专业可以了解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2.决策支持:教育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3.教师发展:教育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问题并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4.学生发展:通过教育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论文-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理论论文-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摘要: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
在很长时间内,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
最近,为了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斯塔佛尔比姆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应用性(transportability)评价4个阶段,由此构成了7个环节的评价模式。
按照此模式评价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则我们尚有必要强化对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管理、可持续性、可应用性等的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评价方案评价 CIPP评价模式新课程改革一、课程评价含义辨析就整个社会科学而言,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方案评价(program evaluation)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者结果等,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方案,常常又称计划、系统、工程、制度、项目、活动等,可以包括任何有组织的、非常规的活动,如社会领域的计划生育制度,一般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计划,特定课程领域的新基础课程改革、某课外阅读计划、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作为方案评价的一种类型,课程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课程的过程和产物,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课程的过程和产物又包括哪些成分呢?广义的课程产物,主要有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
这些产物,其载体为课程改革总纲、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各科目的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等。
就运作过程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
所以,一项全面系统的课程评价,就会涉及上述各类成分,这就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这样看来,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对象十分广泛复杂。
教育评价心得体会
教育评价心得体会导言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对教育评价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就个人的教育评价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
1. 评价目标的确定教育评价的目标是指评价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
在进行教育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目标,明确要评价的是哪些方面。
我认为,评价目标应该涵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多个方面,要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依据和准则,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可行和适用的原则。
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明确的界限和明确的指标,以便于评价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判。
3. 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是评价的手段和方式。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特点来确定。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观察、访谈等。
我认为,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多样化,以便于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不同表现和特点。
4. 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结果的反馈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及时、准确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在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时,要注重用肯定的语言表达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指出学生的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
5. 评价的改进和优化教育评价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和优化。
评价的改进和优化应当从教育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语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在教育评价方面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总的来说,教育评价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并及时准确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评价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其启示近年来,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中小学数学教育方面。
然而,要评价一个教育体系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来评估,这也是我们有必要研究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方法的原因。
英国是一个对数学教育有着深厚历史的国家。
它一直坚持以“及时”和“实用”的观点来看待学习数学,并以此为准则将重点放在“文法熟练”和“句子结构能力”的发展上。
英国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练习,注重从课堂学习中收集和撰写实际的证据,在需要的情况下提供严谨的评估标准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和考核。
美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与英国不同的特点。
它重视学生发展和实践问题解决能力,侧重推动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做推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搜集有效数据和有效分析,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美国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利用各种有效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技术和评价标准进行数学测试,进行客观的评估评价。
从上述叙述可以看出,英国和美国都采用了不同的教育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不能完全反映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以综合性方式评价学生数学成绩,从而更好地反映实际教育情况。
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评估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深入改进自身的教育评价体系,以更高的质量,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此外,我们可以从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探索出完善学校数学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更有效的评估方法,以及实施更有效的数学课程体系,这也是我们应用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启示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对我们日常教育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它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实践,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以有效的评估方法来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改善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水平。
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教育评价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渊源可追溯至我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
但是,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却直到19 世纪末的美国才开始实现。
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也是到上世纪80 年代才开始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教育评价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因此,认真研究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充分吸收其中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零散到系统、物化到人化、一元到多元的历史发展过程,个中虽然存在问题,但仍有其先进理念值得借鉴。
1.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职能教育评价理论早期以总结为主要职能,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习行为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在承认教育评价总结职能的同时,强调其改进职能,认为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做出简单结论,要求教育评价不仅应有测量结果,还应对结果进行解释,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使评价模式从封闭形式变为开放过程,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
2.强调量质并举的评价方法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强调定性评价、强调定量评价再到强调定性评价的过程。
定量评价具有系统、标准、客观、高效的特点,却忽视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缺乏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定性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人性特征,注意评价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更符合教育现实。
实践证明,在教育评价中,两种方法优势互补,无法简单相互取代。
当代西方教育评价实践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各占半壁江山,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综合交差使用。
3.强调全面覆盖的评价过程以CIPP 模式为代表的西方多种教育评价理论都一致主张,评价活动应从对被评价者需求的调查开始,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整个过程作全面评价,不只针对结果甚至结果中的某一方面。
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CIPP评价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教育评价模式,它立足于马尔科姆•惠特洛的知行合一理论,强调在评价中考虑上下文环境和可行性的因素。
CIPP模式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上下文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以及产品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CIPP模式的理论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CIPP模式的理论进展包括对其写作风格的研究与探索。
原始的CIPP模式由惠特洛和卡莫尔在1970年提出,他们强调在评价中应该全面考虑教育项目的背景、目标、资源以及效果。
然而,随后的研究者们发现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评价者对上下文环境的研究不深入等。
因此,近年来的研究更加关注CIPP模式的写作风格,以提高评价的质量和可行性。
其次,CIPP模式的理论进展包括对其适用范围的拓展与实证研究。
CIPP模式最初是为教育评价而设计的,但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医疗、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等。
这些研究表明CIPP模式能够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评价,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研究者们还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CIPP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如增加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研究、加强对过程评价的重视等。
再次,CIPP模式的理论进展体现在对其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
CIPP模式中的四个评价组成部分,上下文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产品评价,都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近年来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整体评价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们探讨了上下文评价对于输入评价的影响,以及过程评价对于产品评价的影响等。
这些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CIPP模式,从而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
最后,CIPP模式的理论进展还包括对其工具与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CIPP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它涉及到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启示
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启示海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王琰春摘要:本文在详细考察了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以动态的眼光分析比较了几种颇具代表性的教育评价观点和模式,深刻揭示了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模式教育评价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渊源可追溯至中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并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却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美国。
在这段有限的历史当中,教育评价理论体系从简单到完善,评价模式从单一到多样,发生了一系列嬗变。
笔者认为这些嬗变至少应包括:一、教育评价观的演进;二、教育评价基本范畴侧重点的异动;三、教育评价理论基础的变化。
开展以上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
因为变化本身预示着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也显示出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而研究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嬗变,有助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学科发展的脉博,以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眼光来全面地加以考察,探究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期对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有所借鉴和启示。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纵向角度入手,着重考察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比较其中的差异,得到某些重要启示。
至于后两种嬗变,笔者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做详细的论述。
一、教育评价观的变异1、泰勒的评价观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最初三十年,教育工作者对学力测验的研究和教育成就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由于当时的课程和测验都是围绕着教科书,以教科书为中心加以编制,测验内容只是要求学生记诵教材的知识内容,因而十分片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Tayler, R.W)主持了课程与评价的研究,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编制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到课程与测验中。
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运动区别开来,泰勒和他的同事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演进及启示
模式( mo d e 1 ) 作 为 一 种 科 学抽 象 方 法 , 经历 了从 实物 模 型 到 思 维模 型或 数 学模
型、 再 到行 为模 式 的历史 演变 。教 育评 价模 式是 既具 有 理论 性 又 具 有 可操 作 性 的 行
为 范式 , 是联 系 教育评 价 理论 和实 践 的纽带 , 具 有构 造 、 解释 、 启发 、 预 测等 多种 功 能 。
在 于对 行 为 目标 模式 、 决策 导 向评 价模 式 ( C I P P模 式 ) 、 应 答 模 式和 共 同建 构 模式 等
标志性 评 价模式 加 以历 史 的 、 理论 的审视 。
1 .行 为 目标 模 式
教育评 价思 想孕 育和 奠基 于教育测 量运 动 。2 0世纪 初 , 为 了克 服学 校考 试 单纯 采用 口试 的主观 性 , 西方 国家兴起 了教 育测 量 的热 潮 。在 教育 测量 的探索 中 , 桑 代克
尽 管 以色列 教育 评价 专 家 内伏 认 为教 育评 价 模 式 的构 成 涉 及 十个 方 面 的问题 , 即 评 价 如何 定义 ?评 价 的功 能是 什么 ?评 价 的对象 是什 么 ?对 于每 个对象 应 收集 哪些 方
2024年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Scenario 1)在2024年,我有幸学习了《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实践和应用教育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入了解教育评价理论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系统学习了各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分析,我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同时,这门课程也引导我们思考了教育评价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和考核,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其次,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实践教育评价理论的机会。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实际的评价项目,并且亲身体验了教育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践,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评价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或者分数,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考量。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且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最后,这门课程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教育问题。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评价理论和方法,还学习了如何透过评价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问题。
教育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相一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为主要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总之,通过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实践和应用教育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演进及启示
2 0 1 3年第 3期
教育经济 与管理
国 外 教 育 评 价 模 式 演 进 及 启 示
蔡 晓 良, 庄 穆
福州 大 学 马 克 思主义 学 院 , 福建 福 州 3 5 0 1 0 8
《 高教发展 与评估} 2 0 1 3年第2期, 约1 1 0 0 0字
国外 教育 评价 理论 大致 经历 了依 次相 替 的测量 更加关 注评 价非预期 效果 , 更加强 调评价满 足各个相 关人员的需要 。形成性评价直接指 向正在进行 的教 育 实践活动 , 为学 生 的发展 提供 更多 的机会 。应答 模式
标 模式 的本 意 是促 进 学 生 更 全 面地 发 展 , 但 在 实 践
中演 化成 只关 注评 价 的总结性 功 能 。总结 性评 价对
教 育 质量 的促 进是 不可 忽视 的 , 至今仍 有 现实 意义 。
但 总结性 评价 对学 生 的发 展 有 负 面 的影 响 , 它容 易
造成 被评 人员 在心 理 上 和其 他 方 面 的 压力 , 它用 一 把无 情 的筛 子对学 生进 行筛 选 、 分类 和选 拔 , 压 抑 了 学 生 的抱 负 水 平 , 摧 毁 了 学 生 的 自信 和 自我 观 念 。 布 卢姆根 据 “ 掌握学习” 的 学 习 理论 , 对传统的 “ 选
促进人 的发展理念贯 穿于评价 的每一个环节 。 值 得注 意 的是 , 事物 的发展 往往 容易 走 向极 端 , 西 方 的一些 人文 主义 评价 模式 , 如评 价 的研究模 式 、
部教 育 评 价 学 的历 史 , 就 是 一 部研 究 评 价 如
何 更好地 促 进人 的发 展 的历史 。教 育评 价来 源于 教 育 测量 。 当泰勒 发现 教育 测量 只能 测量 学生 对事 实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摘要】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教育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根据考查结果来选拔人才我国的教育评价在西周时就有了雏形。
现代的教学评价主要起源于美国。
经过“八年研究”,P·E·A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教授等组成评估委员会,并于1942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报告”,此份报告标志着"教育评估"的诞生。
后来又经过孕育期和发展期的研究,形成了四种评价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以及应答评价模式。
期间泰勒等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评价体系在国外和国内的理论进展过程,分析并评价著名的四种模式及我国有特色的评价模式的特点,总结并从中得出启示。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CIPP模式;泰勒一、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一)八年研究在教育测量运行鼎盛时期的1918年,美国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们在芝加哥集会筹备"进步主义教育联盟",1919年4月4日,美国100多位支持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华盛顿公共图书馆的大厅里集会,宣布P·E·A组织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杜威提出了"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原动力"的口号,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则成为P·E·A组织的使命。
1920年,P·E·A组织便发表了著名的"七点原则声明". 加之杜威本人于1919年讲学中国和日本,1924年走访土耳奇,1926年访问莫斯科,一路上所看到的是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景象,于1929年发表了《革命世界印象记》。
另一方面,1929年美国暴发的经济大恐慌也给杜威以震动,开始认为在今日机械工业发达和资本集中的时代,应该使传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生活、生产手段和个人劳动力等,改变为集合化、协调化,以求得现代化社会的合理分配,赞同“经济的社会化改革”。
国际教师教育评价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教师教育评价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教师教育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被重视的话题,该话题带来了人们对教师教育考核及评价的关注。
因此,了解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教师教育评价的经验,以及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评价改革和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方面,欧美国家在教师教育评价方面的经验。
在欧美国家,教师教育评价主要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的思想基础上的,对于教师评价有着更严格的标准,全面考察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技能、教学知识、专业知识等多方面水平,进行全面性考核,提出许多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全面评估教师的素质。
另一方面,日本的教师教育评价经验。
日本的教师教育评价大量采用了反思性评价的方法,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日本还主张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双向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师生情感的支持,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此外,新加坡也在教师教育评价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新加坡教师教育评价的实践经验,着重于以实际行动来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教师的培养,坚持把学校看做企业,把教师看做企业经理,强调尊重教师专业精神,倡导和鼓励解决问题的创新探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更加自信和专业。
综上所述,国际各国对教师教育评价改革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国内可以学习借鉴,以促进我国教师教育评价改革进程。
首先,应加强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执教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其次,要加强反思性评价,以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再次,需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互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情感支持,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关爱。
最后,应营造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教育氛围,让教师能够拥有更自主、更创新的空间,以促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因此,以上国际教师教育评价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于促进我国教师教育评价改革以及提升教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范文1
2021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范文 教育评价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渊源可追溯至我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
但是,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却直到19 世纪末的美国才开始实现。
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也是到上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教育评价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因此,认真研究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充分吸收其中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零散到系统、物化到人化、一元到多元的历史发展过程,个中虽然存在问题,但仍有其先进理念值得借鉴。
1.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职能 教育评价理论早期以总结为主要职能,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习行为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在承认教育评价总结职能的同时,强调其改进职能,认为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做出简单结论,要求教育评价不仅应有测量结果,还应对结果进行解释,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使评价模式从封闭形式变为开放过程,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
2.强调量质并举的评价方法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强调定性评价、强调定量评价再到强调定性评价的过程。
定量评价具有系统、标准、客观、高效的特点,却忽视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缺乏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定性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人性特征,注意评价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更符合教育现实。
实践证明,在教育评价中,两种方法优势互补,无法简单相互取代。
当代西方教育评价实践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各占半壁江山,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综合交差使用。
3.强调全面覆盖的评价过程 以CIPP 模式为代表的西方多种教育评价理论都一致主张,评价活动应从对被评价者需求的调查开始,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整个过程作全面评价,不只针对结果甚至结果中的某一方面。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真的是个宝藏。
我们从他的理论中可以窥见儿童心智成长的奥秘。
想象一下,孩子们像小小探险家,一步步走向更复杂的思维世界。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首先,皮亚杰的理论将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具体来说,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
这通常发生在0到2岁的小朋友身上。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感官和运动与周围世界互动。
比如,他们用手抓住玩具,或者用嘴巴去探索。
嘿,记得你小时候吗?玩具放在地上,孩子们总是会朝着它爬去。
这就是在探索世界的乐趣啊!接下来是前运算阶段,大约在2到7岁之间。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用语言和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思维依然是直观的,很多时候很难理解他人的观点。
比如,小朋友可能会觉得自己和朋友的玩具都是自己的,认为玩具是可以共享的。
这里面就体现了他们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然后是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
孩子们的逻辑思维逐渐加强,能够理解因果关系。
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像加减法。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逐渐学会换位思考。
简而言之,孩子们的世界观正在慢慢扩展,真是个令人兴奋的过程!最后是形式运算阶段,从12岁开始。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的概念,甚至进行假设推理。
比如,他们能够思考“如果我这样做,会发生什么?”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学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真是步入了思维的“成人世界”。
皮亚杰的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框架,也给教育实践带来了很多启示。
教育者们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活动。
在感知运动阶段,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让他们玩沙子、涂鸦。
到了前运算阶段,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具体运算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一些逻辑思维的游戏和数学活动,比如拼图或数独。
这类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趣无穷。
提高认识,改变评价模式,促进教育发展
提升理解,改变评价模式,促动教育发展半个世纪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领域也许没有出现诸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同标分类学之类的重大成果,但教育评价的实践领域却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源于知识观和学习观的变化,也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目标的变化相关。
从评价实践的变革中,人们似乎能够看到,教育评价实践领域正在发生一个巨大转换,而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中,这种转换似乎更为明显。
一、教育评价领域的新进展:教育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中正在产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巨大的变革是教育评价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学习的评价”依然受注重,但“促动学习的评价”逐渐成为主流。
在当前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中,认证性和选拔性评价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个体进入社会生活需要获得相对应的学业成就水平的证明,高一级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相对有限,需要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监测性评价则源于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责任和对相关教育质量的信息需求,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用于政策或项目评价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因为科学决策的要求而发展;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同样被广泛地作为对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体实行问责,并促使其对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承担责任的工具。
注更多的还是“促动学习的评价”,即使用收集相关的信息或证据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评价不再被看成是教学过程终结之后的一个环节,或凌驾于教学过程之上的活动。
相反,评价要被当作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成分,与教学、学习一起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整体。
倡导各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注重内部评价尤其是课堂层面的评价,注重多元评价尤其是学生参与评价,规范评价结果的适当使用,等等,无不反映着“促动学习的评价”的理念。
即使在为监测、问责等目的而实施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促动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注重点。
(二)传统的考试一统天下的地位被颠覆,诸多新型的评价方式得到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摘要】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教育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根据考查结果来选拔人才我国的教育评价在西周时就有了雏形。
现代的教学评价主要起源于美国。
经过“八年研究”,P·E·A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教授等组成评估委员会,并于1942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报告”,此份报告标志着"教育评估"的诞生。
后来又经过孕育期和发展期的研究,形成了四种评价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以及应答评价模式。
期间泰勒等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评价体系在国外和国内的理论进展过程,分析并评价著名的四种模式及我国有特色的评价模式的特点,总结并从中得出启示。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CIPP模式;泰勒一、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一)八年研究在教育测量运行鼎盛时期的1918年,美国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们在芝加哥集会筹备"进步主义教育联盟",1919年4月4日,美国100多位支持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华盛顿公共图书馆的大厅里集会,宣布P·E·A组织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杜威提出了"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原动力"的口号,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则成为P·E·A组织的使命。
1920年,P·E·A组织便发表了著名的"七点原则声明". 加之杜威本人于1919年讲学中国和日本,1924年走访土耳奇,1926年访问莫斯科,一路上所看到的是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景象,于1929年发表了《革命世界印象记》。
另一方面,1929年美国暴发的经济大恐慌也给杜威以震动,开始认为在今日机械工业发达和资本集中的时代,应该使传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生活、生产手段和个人劳动力等,改变为集合化、协调化,以求得现代化社会的合理分配,赞同“经济的社会化改革”。
同时,当时美国的经济大恐慌也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导致许多学校关门,教师被解聘,学生流浪街头,加深了教育与社会的危机,迫切需要改革教育。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P·E·A组织认真分析了美国的经济和教育的现状,反省了教育理论,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自我批判的基础上,决定从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新的实验研究,这一实验研究在P·E·A 会长艾钦的领导下,从1933年开始历经八年,于1940年完成,史称“八年研究”。
(二)"教育评估"的诞生为了鉴定“八年研究”的成果,P·E·A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教授等组成评估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以新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并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人的主要才能为目标,来研究和设计教育成果的评估方法,并于1942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报告”,这份“划时代的教育评估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只有用教育评估的思想和方法,才能达成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目标。
史密斯--泰勒报告的思想,后来发展为"评估运动",教育评估的思想和方法被全美采用,并很快传遍西欧各国,甚至前苏联。
(三)教育评价模式泰勒评价模式在实践中居指导地位近三十年。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教育评估经历了专业化运动,它进一步可分为两个时期:(1)酝酿期。
约从1957年到1972年,也称为泰勒模式的批判期。
这一时期,泰勒理论在教育评估中的传统地位被动摇。
从1957年起,约经过十年的徘徊,到1966年,斯坦费尔比姆(L.D.Stufflebeam)首创CIPP 模型,此后,各种不同于泰勒的评估理论相继问世。
(2)发展期。
从1973年至今。
这一时期教育评估作为专业领域已经确立,各种评估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
所谓模式,乃是相对固定的评价方法论或程序,可以说,它是从具体的评价实践中抽象出来,被认为是规范性的评价程序。
以上便是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过程中遇到的波折和成绩,正是由于在这段过程中,那么多的前辈的辛勤研究,才有了今天的广泛运用的四大教育评价模式!二、国外主要的教育评价模式目前教育评价模式已经有几十种之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目标评价模式又称“泰勒模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早期的教育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
此模式是从预定教育目标出发,对学生是否达到顶定的目标进行评定,是一个单项封闭系统。
评价的方法涉及如下阶段:①确定教育方案的目标并进行分类;②根据行为和内容对每个目标加以定义和表述;③构建使学生内部产生预期行为的情境;④选择或编制测定技术;⑤设计取得记录的途径,选择评价方式;⑥决定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⑦修改方案,重新执行方案,如此循环。
泰勒模式具有以下优点:①以行为目标为中心;②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具有计划性;③用行为术语表述目标,具有可操作性;④从目标出发指导实施,以目标为依据,测定学生的成绩并将其与目标相对照,找出实际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根据反馈信息修改目标,简单易行。
缺点表现在:①过分强调目标评价,对目标的合理性以及目标外的效果考虑较少;②没有对目标自身进行评价;③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④目标的确定多从教育管理者出发,以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情感、兴趣的发展有所忽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二)CIPP模式CIPP理论认为评价不应局限于确定目标达到程度,重在强调管理过程和向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决定。
这一过程由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产品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组成的(CIPP分别是这四种评价的第一个字母)。
背景评价为预期结果的决策提供信息,它主要包括描述教育目标,以及确定教育目标的适当性和可行性;输人评价就是条件评价,为预期方法的决策提供信息,实质上是对方案的可行性、效用性的评价,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过程评价是对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反馈信息,用于发现计划和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即方案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价,为补救方法的决策提供信息;成果评价就是目标评价,对教育实施过程的结果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也即终结性评价,为最终目标的决策提供信息。
它主要是测量结果,并给予解释和价值分析。
CIPP模式具有以下优点:①背景评价有利于目标的选择,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体系更完整;②输入评价有利于目标的确定,使评价活动更具有方向性和可行性;③过程评价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为方案的修改提供依据,及时补救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使之顺利达到目标。
CIPP模式的缺点表现在:①评价步骤繁多,技术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有专家参加,制约了评价人员作用的发挥;②评价者主要是决策者,无形中就扩大了决策者的权力;③四类评价都在为决策服务,因而评价缺乏完全意义上的价值判断。
(三)目标游离模式目标游离模式(Goal Fre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的教育家和心理家斯克里芬(M.Scriven)为代表。
该模式是不受预定目的影响的自由评价模式,其理论基础在于它认为实际的教育活动除了收到预期的效应外,还会产生各种“非预期效应”,或者叫“负效应”、“第二效应”或“相反效应”,这种非预期效应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它对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模式把教育目标与评价活动分离开了,故称为目标游离模式。
该评价模式的可取之处是突破了目标的限制,评价的依据、准绳不是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的实际成效。
目标游离模式的不足是:如果评估组织中的各个评估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就会给评估的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应答模式应答评价模式(Responsive Evaluation)于1973年由斯塔克(R.E.stake)率先提出,后由他人发展形成。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不应迎合部分人的胃口而只提供有利的信息,也不应该认为只有外部权威所关心的问题才值得讨论” 斯塔克指出实施是动态的,而前提与结果是相对稳定的。
该模式在选择人们所关注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强调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发散性。
应答评价模式的合理之处在于评价目标反映了与被评价者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评价方法强调自然条件下的观察、访谈和定性描述等,但也不否定测验,促进了定性与定量结合,能有效地作出价值判断,并能及时得到反馈。
应答评价模式因其评价设计和实施的复杂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许多评价者望而却步;其次,由于它注重参与评价的人的主观认识,忽视客观存在对评价结果的制约,因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国内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教育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根据考查结果来选拔人才。
我国早在西周时就有了“贡士”制,即诸侯选拔学习优秀者向天子进贡。
西汉时有所谓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有“九品中正制”,隋朝以后则有“科举制” 。
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它被国外学者称为civil-service examination,并被认为是最早的测验制度。
废科举、兴学堂后,我国教育评价还是只有测验这一方面。
可以了解到,我国真正开展教育评价工作起步很晚。
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者在引进、吸收、消化外国有关先进理论的基础上,联系本国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逻辑学和现代数学,参考了过去传统的做法,探讨了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使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
现介绍几种比较有特色的评价模式。
四、国内主要的教育评价模式(一)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以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中心,充分发挥多种评价功能而构成的一种教育评价范式。
“教育型”表明这种评价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教育,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受到教育,从而自觉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与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标调控”反映教育评价的结构、功能、过程和手段。
“目标”是评价的基础,即评价全过程都要以目标为参照标准,体现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评价目标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重视人的身心发展,在人身心发展中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统一性下重视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实现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