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01《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熟悉社会
退一步说,即使在你扔物的时候现场没有人亲眼看到, 但由于村民对本村人熟悉,仍可在事后通过推理的方式将 你排查出来,而且这样的推理往往八九不离十,进而可以 不指名道姓地说或骂。
有关“乡”的成语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貊(mò)乡鼠攘(rǎnɡ) 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随乡入乡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 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离乡别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离乡背井 离开家乡到外地。
土地神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人类文明社会,土地神的形象是不断变化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至少有两类土地神,一类是指大地之神,也就是整 个大地的神灵,最初被称作地母神,后来又出现了后土地祇;另一类 是天子、诸侯、士大夫社祭活动中的社神,是管辖一定范围内土 地的神灵,早期是作为自然神存在的,后来其人格化的特征越发明 显。
土地神
土地神
农耕文明决定了人们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感情,俗话说故土 难离,对土地和家园的眷恋,实际上就是对于地缘群体和血 缘群体的眷恋。宗族、乡邻间敦睦乡谊,共同谋求和谐相处。 对于乡土家园的深切情感还会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进行彰 显。
土地神
人们对于土地、家园的依恋之情,除了在物质世界中以各 种方式得到慰藉的同时,还会在精神世界中去深化和升华, 于是乡土之思就成为文学艺术中极为厚重的一个主题。
态。
乡土性的特点有哪些?(具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
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
的集团为单位的。 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形式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性的特点有哪些?(具体)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的4个主题词
1. 乡土2. 本色3. 民间4. 改变文章标题:探寻乡土我国的本色与民间变迁第一章《乡土本色》是《乡土我国》一书的开篇之作,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述和探索,引出了乡土的本色与民间的变迁。
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主题词展开讨论,探寻乡土我国深藏的魅力与变迁的真实面貌。
1. 乡土乡土,是我国大地上最为真实的一抹色彩。
它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的根基所在。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我国乡土的独特风情和独有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青翠的田野、古老的村庄,感受到了乡土的深厚底蕴。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乡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家乡的记忆,是童年的味道,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无论身在何处,乡土都是我心灵的栖息之所。
2. 本色乡土本色,是指乡土的原始、纯粹之态。
这个词汇充满了对乡土质朴、朴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绘,呈现出了乡土的本色,让我们看到了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乡土的本色不仅体现在风土人情里,更体现在人们的情感与归属感中。
它是我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底色。
3. 民间民间,是乡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民间,有着许许多多的民俗民风、传统节庆,以及智慧和勤劳的农耕文化。
这些民间的特色,既是乡土的象征,也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深入挖掘了乡土的民间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民间的丰富多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也为乡土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魅力。
4. 改变与乡土本色相对应的是变迁和改变。
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乡土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的生产方式被现代化的农业取代,古老的乡村被城市化的步伐所吞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对乡土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乡土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乡土的改变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进步,但如何在变迁中保留乡土的本色和民间的古老智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doc
《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
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学生版)
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作用。
“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
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 (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
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
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一种个别的的认识。
基于对中国社会乡土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土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二、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七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
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第二段:我们的民族与土地分不开,。
第三段:。
第四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第五段:农民黏着于土地,。
第六段:即使因为繁衍,。
第七段:。
第八段: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第九段:。
第十段:,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第十一段:。
乡土社会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第十二段:,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第十三段:在彼此熟悉的社会中,。
第十四段:乡土社会的信任源于。
高中语文课件-《乡土中国》1—3章:乡土本色与文字下乡
乡土本色与文字下乡学习目标1.梳理前三章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的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整体要求•读进去(读懂):•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②理清各章关联•读出来(审视):•不同观点,对话碰撞,形成独立判断苏州吴江费孝通纪念馆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张冠生《费孝通传》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学术成就】:《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
最早的版本是1948年上海观察社发行的32开小册子,封皮围了一圈绿色的花纹,里头的文字是竖排的。
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费孝通对故乡的关注从未间断,他的成名作《江村经济》,就是以家乡的开弦弓村为标本完成的。
1999年至2004年相继出版的《费孝通文集》(16卷本),这是他一生重要学术成就的集纳,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的一项丰硕成果。
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费孝通关于社会学的大部分经典之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比如:《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皇权和绅权》等等。
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费孝通经历坎坷,尽管身处逆境,还是仗义执言,提出“为社会学说几句话”“再为社会学说几句话”。
【语文】《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阅读方法落实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 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段2) ②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段4) 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我们乡土社会的性 质很有影响(段8) ④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段11) ⑤这(熟悉)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段15)
5.2《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阅读方法落实
一 课前导入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 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 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 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 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褶皱 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 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 粗暴。”这个开头写出了乡土社 会的什么特点?
不流动性
5.2《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二 明确目标
1.巩固借助批注进行阅读的方法 2.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文章内 容、
明确“土气”这一重要概念 3.体会读书分享的快乐
三 课堂阅读
15分钟阅读文本,完成以下 任务:
1.边读边圈画出本章每一段 的中心句,并尝试概括主要讲 了什么内容。
2.利用导读课学到的批注阅 读法,随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 批注在空白处。
四 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 碰撞阅读的火花
四 合作交流
五 课堂小结
让读书 成为一种习惯
一、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PPT课件
乡一
本 土 章
中
国
色 》
梳理内容
导学全案P13任务一
1自然段 “乡土本色”:中国基层社会具有乡土性。 2-6自然段(1)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在中国文化里占有重 要地位;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粘着在土地上,他们“不流 动”。 7-10自然段(2)“不流动”还体现在村与村之间的孤立和隔 膜——聚村而居。 11-13自然段“人与人”: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 会,我们习得规矩(礼俗)。 14-15自然段(3)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形成法律;乡 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全靠规矩(礼俗)。
梳理内容
导学全案P13任务一
16自然段(5)人与物:人对物也是熟悉的,因此不太追求抽 象的普遍原则(真理)。
理解概念
“概念”指概括现象或者事物的本质特点。 学术著作中往往有很多作者提炼出来的概念,在阅读过程中,理 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是我们学习阅读学术著作的目标与任务。
核心概念
1.开篇作者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 国基层社会具有乡土性),请根据任务一,概括中国基层社 会乡土性的表现?这些表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请用下定义的方式,解释“乡土性”这一概念。
乡土性是指中国基层社会具有因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而不流动 所形成的聚村而居的熟人社会的特性。
3.精读11-13段,定义“熟人社会”这一概念。
“熟人社会”是指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 与俱的人物,规矩通过“习得”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读逻辑 常见的逻辑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因果。
文章各部分都在阐述乡土社会的特征,它们是因果关 系。
小结
• 理解概念,要抓概念的特征;掌握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逻辑关系。
【新教材】《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熟悉社会课件
讨论与交流2
前三篇文章内在的关联是什么?
第一篇:乡土社会的性质。(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于村之间 孤立隔膜、熟人社会)
第二篇:从空间格局而言,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辩“愚”, 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中文字不如语言、特殊语言、表情动作交流 得充分)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而言,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社会共同 经验打通今昔、世代的时间阻隔,定型不变的乡土社会用口头 语言即可传授共同经验,不需要文字)
梁漱溟(1893-1988)
讨论与交流1
读了前三篇,你认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对中国基层 社会的认识与哪位前辈(晏阳初、梁漱溟)的理论更契合?
二、梳理文本,理解主旨
篇名 01乡土本色
核心观点
中国社会的 基层是乡土 性的
关键概念
熟人社会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论证思路
从黏着土地、不流动、 熟悉三个方面讨论乡土 社会的特点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乡土本色 熟悉社会
《乡土中国》第二课时
费孝通
导语:《乡土中国》里凝结着学术救国的热血
“我只能说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 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 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 我也相信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在 乡村里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的 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 和重建的重要前提。” ——《乡土重建》118页
三、精读语段,品味语言
讨论与交流3
郑也夫教授说过:“费(孝通)的文字的特长是深入浅出, 举重若轻,真佛只说家常话。”请精读以下两个文段, 体悟《乡土中国》一书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精读段落1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 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 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①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 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 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 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而且,据说凡是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 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②最近 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朋友,他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 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 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③我 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 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 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 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本色》高中语文部编版新教材《乡土中国》公开课优秀ppt课件第一章《乡土本色》
乡土本色
聚村而居
安
讲
土
究
重
信
迁
用
一、粗读文段:总结每段段落大意
1、段意:开宗明义,概括性地提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这一观点。 2、分析了乡土的“土”基本意义是指“泥土”,指出乡土社会 “土性”的第一个特点:人与土地不可分割。 3、本段举例论证泥土对于农业文明国家的重要性。 4、对比农业、游牧业和工业在土地对人的束缚上的力度,强调农 业不流动性的成因和特点。 5、论述了乡土社会“土性”的第二个特点:农民粘着土地,不变 动。
12.第8段写美国乡下居住情况的目的是什么?
对比论证,揭示差异,突出中国乡村聚村而居。
13.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有什么特点?
生于斯,死于斯,熟悉。
14.如何理解13段“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因熟悉而生的熟悉感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15.讨论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 迁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
(2)乡土社会 (3)礼俗社会 (4)法理社会
7.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这 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黏着土地
其二 不流动性 其三 熟人社会
因果关系
8.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9.第3段作者为什么写奶奶给他一包灶上泥土?
10.本文第四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有什么作用? 1 对比论证,揭示差异,强调“土”对于乡下人的重要性。 11.第7段为什么说靠农业为生的人“在空间的排列关 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 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村与村之间的孤立。
先概述中国 社会乡土特色,
再从不同角度 列举事实论证中 国人靠土地谋生,
而后分析由此 带来的聚村而居 的社区特色,
高中语文《乡土中国 第1章 乡土本色》PPT课件
12、段意:本段指出社会的两种形态,并说明中国的乡土社 会是一种礼俗社会。 13、段意:本段进一步论述熟人社会。作者引用《论语》中 的句子,解释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礼俗社会, 社会成员学习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以达到在社会中“从心所 欲不逾规矩”的自由。 14.段意:本段深入论证熟人社会。在礼俗社会中,因为人与 人之间互相熟悉,所以人际间的交往规范就是社会约定俗称的 “礼俗”。
《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 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 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
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 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 《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 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 要》。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 会,是“有机的团结”。
●法理社会:一种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团 结”。
1、中心论点:中国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 2、乡土的“土”: 据土而生:农耕文明传统 农民生存根基 傍土而居:土地的不动产特质导致人口固着和文化的区 域封闭 3、乡土的“乡”: 聚村而居:小农经营 水利合作 治安保障 家业继承 囿村而存:村落相对孤立 乡村社区富有地方性
9.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指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 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 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终 老是乡,形成“熟悉”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悉”的 社会里,规矩不是法律,是陶炼出来的“礼俗”。
10.作者眼中,乡下人的“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乡土中国》第1篇《乡土本色》
• 3、分析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说说你如 何看待中国由乡村社会.根据原文,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之间 具有怎样的关联?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联依然如此吗?为什么? • 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密;自由、规矩、熟知; 信任;心安。 •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尽如此。相对而言, 显得陌生、隔膜;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多建立在利益之 上,地缘、血缘的连接性变弱,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不 理解、不信任。
• 2.中国人的诚信与西方人的诚信的区别是 什么?
• 中国人的诚信是对行为规矩的坚守,西方 人的诚信是对契约的遵守。
讨论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 特色及其深远影响。
• 农耕文明,让百姓无法脱离土地而生存;聚
原
村而居,生活和工作都有其便利性;在与土
因
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熟悉而亲密
《乡土中国》第一篇 乡土本色
• 略读要点:
学习内容
(勾画圈点)要义概览/思维导图
精读指导: 批注点评(利用读本)
以“乡土本色”一篇为例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篇名
核心观点
关键概念
主要材料
论证思路
乡土本色
1.乡土社会的本色是 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 斯、死于斯的熟悉的 社会模式 2.以农为生的人,世 代定居是常态,迁移 是变态。 3.我们的民族和泥土 分不开,既有光荣, 也受束缚。
• 1、为什么以乡下人为研究对象?以“乡土中国”概念 为书名?
• 2、乡土社会的第一个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第二个特 性是什么?为什么?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导读、思维导图、练习(附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阅读导读及学习任务思维导图:【本篇导读】《乡土本色》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土性的,也即乡土本色的。
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人)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土地是农民谋生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
继而,论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方性,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小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
然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从生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在互动对象上,面对的是生而与俱而无须选择的人物;在信任信用方面,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而非契约;在生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而非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
通过对比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
本篇共1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点出了自己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自己讨论的对象;第2—6自然段阐释了乡下人土气的原因是农民谋生离不开土地,进而被土地束缚;第7—10自然段阐述乡土社会人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而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即地方性。
第11—17自然段阐述了在地方性限制下乡土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在生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用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人社会的风俗无法在现代社会应用,故而“土气”才变成了骂人的词汇。
重要概念:乡土社会、乡土性、土气、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契约学习任务:1.根据原文填空,并解释其概念。
2.归纳本文主旨及内容提要。
3.(湖北高考)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新版本】《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PPT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课件
乡土中国 第1章 乡土本色
1.粗读文段:圈划关键词句
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2.乡下人土气。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3.“土”是他们的命根。 4.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5.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 移是变态。 6.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 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级关系设置的阶段,进而真正具有了平等的可能。爱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互动,与小说的情感主题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呈现出和谐
17.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 完整的独特格局
①同学们,你听出了这首词传递出了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答案 本文运用了例证、引证和对比等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少年早慧, 青年成名, 中年成器, 盛年成鬼, 晚年成仁, 暮年得道, 可谓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张冠生《费孝通传》
费孝通【1910.11.2—2005.4.24】
江苏吴江人。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 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 位 1944年加入民盟 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 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学术成就】:《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 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的风俗来应付的。 教学内容:理性分析文章情节运行和情感处理
元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她讲起了书中这则故事:古时,有个年轻书生赴京赶考途中,爱上了一个店主女儿,两人情投意合。不料店主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 坏门风,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将女儿安葬在后山 坡上。不久,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从此便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 终生与丁香花相依相伴。 (2).老师总结明确: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 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 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5、梧桐——梧桐更兼细雨 在《悲惨世界》中,也许刚读到这个转折时会感到一定的突兀,但是结合上下文,我们发现,这样的情节设置完全是可能的,在情理 之中。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 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的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
《乡⼟中国》第⼀章乡⼟本⾊《乡⼟本⾊》是全书的开篇,也是全书的基础。
有三个关键词:“基层”,“社会”,“乡⼟”。
作者从“⼟”字⼊⼿,直指中国传统⼩农经济的内核,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性”。
它包含三个⽅⾯的特点:⼀是“乡下⼈离不了泥⼟”;⼆是靠农业谋⽣的⼈是“黏着在⼟地上的”,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三是聚村⽽居,终⽼是乡。
因此,这⼀章包括两个⽅⾯的内容:⼀是“中国⼈在⼟地不适宜的地⽅依旧种植”;⼆是“中国⼈安⼟重迁的传统”。
教学时,可设置⼀些问题。
⽐如:1、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出国时奶妈给他⼀包灶上的泥⼟,并且把泥⼟带到国外去?答:是为了表现乡⼟中国社会,乡下⼈对⼟地的珍视,对故⼟,故国的依恋,寓含着浓厚的乡⼟情结。
2、怎样理解“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句话?答:可理解为:它是中国⽂化形态长期浸染着民族⽂化⼼理,并长期影响着中国⼈的⾏为⽅式。
3、为什么说靠农业为⽣的⼈“在空间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和隔膜的”?答:这是由农业本⾝的特点决定的。
即村与村之间的孤⽴。
4、中国农民聚村⽽居的原因是什么?答:中国农民聚村⽽居的原因⼤致说来有下列⼏点:⼀、每家所耕的⾯积⼩,所谓⼩农经营,所以聚在⼀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需要⽔利的地⽅,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起住,合作起来⽐较⽅便。
三、为了安全,⼈多了容易保卫。
四、⼟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在⼀地⽅⼀代⼀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的村落。
5、乡⼟社会的地⽅性有什么特点?答:⽣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熟悉。
6、“美国乡下⼤多是⼀户⼈家⾃成⼀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作者这样写美国乡下居住情况的⽬的是什么?答:这是运⽤“对⽐论证”揭⽰中美乡下的差异,突出中国乡村“聚村⽽居”的特点。
7、“实地考察”⼜叫“⽥野调查法”。
即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研究⽅法,指研究者较长期地居住在研究对家所在地参与并观察⽣活,研究其物质⽂化与精神⽂化诸⽅⾯,以获得对该研究对象全⾯深⼊的了解。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主要内容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
乡土本色体现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独特风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它代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农耕生活和乡村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乡土本色体现了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念。
中国农村地区注重家庭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
这些价值观念包括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敬老尊贤、重视家庭和睦等等。
乡土本色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也反映在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范中。
乡土本色体现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民俗风情。
中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农民舞蹈、民间音乐、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等。
这些民俗风情既是农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乡土本色的民俗风情是中国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瑰宝。
乡土本色还体现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建筑风格上。
中国农村地区的建筑风格以传统的农村民居为主,如四合院、土楼和花砖等。
这些建筑风格既适应了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农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
乡土本色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乡土本色还体现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农耕生活上。
中国农村地区的农民依靠农耕生活为生,他们熟悉土地的香味和农作物的季节变化。
乡土本色的农耕生活包括耕种、收割、养殖和农民节日等。
这些农耕活动和农民生活方式是中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本色的重要内容。
乡土本色还体现在中国农村地区的乡村经济上。
中国农村地区的乡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农村工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
乡土本色的乡村经济不仅体现在农民的生产活动中,也反映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中。
乡土本色的乡村经济是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方向。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体现。
它代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农耕生活和乡村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乡土本色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读后感300字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读后感300字(原创实用版)目录1.乡土中国的概述2.第一章乡土本色的读后感3.文章的结构和主题4.对乡土本色的理解5.总结正文【1.乡土中国的概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学的著作。
全书分为十二章,从乡土本色、乡村社会结构、家族制度、乡土教育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
其中,第一章“乡土本色”为全书的基调,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2.第一章乡土本色的读后感】在阅读第一章“乡土本色”的过程中,我深感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他将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乡土社会的特点在于其“土”,即土地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导致了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使得乡村生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本色。
【3.文章的结构和主题】第一章“乡土本色”主要采用了对比和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对比,以及对中国农村生活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
文章的主题在于阐述乡土社会的土地依赖性、稳定性和封闭性,以及这种特性对乡村生活和乡村社会的影响。
【4.对乡土本色的理解】乡土本色,就是指中国农村生活的独特特性。
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依赖、生活的稳定性和乡村社会的封闭性。
这种乡土本色,既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优点,也是其缺点。
它使得乡村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但也阻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5.总结】通过阅读《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我对中国农村社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认识到,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乡土社会的土地依赖性、稳定性和封闭性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01.《乡土本色》(广播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芦苇语文的张帆老师。
部编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
高一新生一入学,就要面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的
阅读任务。
虽然书的篇幅不长,只有14篇文章,先生的文字也深入浅出,但毕竟是一部社
会学著作,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备课都有一定的压力。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不敢说去解读先生的著作,仅仅是把我读到的重点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各位老师节省一些备课的时间,为我的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方便。
阅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书的作者。
费孝通先生,生于1910年,是清朝的宣统二
年,两年之后,清王朝灭亡。
作为清王朝终结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费孝通先生自幼就接受了西式教育,高中毕业后,升入了东吴大学学习医学,希望将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但就像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一样,费孝通先生也选择了另外的救国道路,先后进入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习社会学。
后来又远赴英国深造,在伦敦经济政治学员攻读了人类学博士
学位。
1938年回到祖国,任教于云南大学。
社会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问。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大地就硝烟不断,生灵涂炭,这
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这样一个动乱不安的社会,如何科学地看待她的过去和现在,他又如何走向未来,这是一位社会学家要探索的重大问题。
《乡土中国》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这是作者再《重刊序言》中写的,百度上面写首
次出版于1948年。
这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收集的是40年代后期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
大讲“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的内容,也就是课程讲义,研究的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一共十四篇,当时连载在杂志上。
下面,我就一篇一篇地来分享我的学习笔记。
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乡土本色》。
作为全书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吧。
这里的“乡”,是指故乡这个具体的时空和人群。
“土”是指土地、农业以及小农意识。
作者认为,作为农耕民族,我们一开始就注定和泥土分不开,既靠土地生存,也受土地束缚,这与海洋国家完全不同。
作者写道: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
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
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村人不仅靠土地生存、受土地束缚,更打心眼里崇敬土地。
作者写道: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
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作者的叙述让我想起了一篇考试的阅读题,标题叫做《老娘土》,讲的就是海军战士的故事。
副班长生了病,新兵钟海强拿出老娘土给副班长煎水喝。
虽然副班长是新疆人,钟海强的老娘土是从河南带来的,但一下子就只好了副班长的病。
后来,副班长也写信要新疆家里给自己寄来老娘土。
老娘土就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把它叫作‘老娘土’。
这篇小说虽然讲的是思乡的故事,但也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土地的依赖。
既然我们对土地如此依赖,当然会形成安土重迁的思想,不到迫不得已,乡村人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
请听作者的原文叙述: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
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
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
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
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
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由作者的叙述,我想到了一些城市的名字,比如“石家庄”“张家界”,而城市下属的村镇更有无数的“张家村”“李家村”“赵家村”,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也有个区叫做“徐汇区”。
那么很多姓氏村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听作者的叙述: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村落虽然会慢慢变大,但并不像现代化大都市,人与人之间比较冷漠,住在同一个小区中的人们大多互相不认识,即使看着眼熟,也不会主动去打招呼。
也可以说,过去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请听作者的叙述: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
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
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
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当我们的现代社会出现了诚信危机,从而无限推崇西方的契约精神的时候,我们也要理解,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弊端。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
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缺少诚信,而是积淀了千年的基因没有跟上社会飞速发展的节奏。
乡土的习俗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土气”“老土”就成了贬低人的话,然而,不要忘了,这乡土中的淳朴与善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
好了,以上就是《乡土中国》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的基本内容。
总结一下,有个要点:第一,作为农耕民族,我们一开始就扎根于土地,靠土地生存,也受土地的束缚。
第二,我们热爱土地、尊崇土地,土地让我们踏实。
第三,对土地的依赖于崇敬让我们安土重迁,并形成村落。
第四,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的规矩让彼此信赖。
我是芦苇语文的张帆老师,我的节目会首发在微信公众号,喜欢我的朋友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芦苇语文”加关注。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喜马拉雅的朋友可以在屏幕下方订阅这个栏目,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