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01《乡土本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01.《乡土本色》(广播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芦苇语文的张帆老师。部编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高一新生一入学,就要面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的

阅读任务。虽然书的篇幅不长,只有14篇文章,先生的文字也深入浅出,但毕竟是一部社

会学著作,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备课都有一定的压力。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不敢说去解读先生的著作,仅仅是把我读到的重点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各位老师节省一些备课的时间,为我的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方便。

阅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书的作者。费孝通先生,生于1910年,是清朝的宣统二

年,两年之后,清王朝灭亡。作为清王朝终结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费孝通先生自幼就接受了西式教育,高中毕业后,升入了东吴大学学习医学,希望将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但就像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一样,费孝通先生也选择了另外的救国道路,先后进入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习社会学。后来又远赴英国深造,在伦敦经济政治学员攻读了人类学博士

学位。1938年回到祖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问。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大地就硝烟不断,生灵涂炭,这

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这样一个动乱不安的社会,如何科学地看待她的过去和现在,他又如何走向未来,这是一位社会学家要探索的重大问题。

《乡土中国》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这是作者再《重刊序言》中写的,百度上面写首

次出版于1948年。这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收集的是40年代后期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

大讲“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的内容,也就是课程讲义,研究的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一共十四篇,当时连载在杂志上。

下面,我就一篇一篇地来分享我的学习笔记。

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乡土本色》。作为全书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吧。这里的“乡”,是指故乡这个具体的时空和人群。“土”是指土地、农业以及小农意识。作者认为,作为农耕民族,我们一开始就注定和泥土分不开,既靠土地生存,也受土地束缚,这与海洋国家完全不同。作者写道: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

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

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村人不仅靠土地生存、受土地束缚,更打心眼里崇敬土地。作者写道: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作者的叙述让我想起了一篇考试的阅读题,标题叫做《老娘土》,讲的就是海军战士的故事。副班长生了病,新兵钟海强拿出老娘土给副班长煎水喝。虽然副班长是新疆人,钟海强的老娘土是从河南带来的,但一下子就只好了副班长的病。后来,副班长也写信要新疆家里给自己寄来老娘土。老娘土就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把它叫作‘老娘土’。这篇小说虽然讲的是思乡的故事,但也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土地的依赖。

既然我们对土地如此依赖,当然会形成安土重迁的思想,不到迫不得已,乡村人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请听作者的原文叙述: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

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

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由作者的叙述,我想到了一些城市的名字,比如“石家庄”“张家界”,而城市下属的村镇更有无数的“张家村”“李家村”“赵家村”,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也有个区叫做“徐汇区”。那么很多姓氏村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听作者的叙述: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村落虽然会慢慢变大,但并不像现代化大都市,人与人之间比较冷漠,住在同一个小区中的人们大多互相不认识,即使看着眼熟,也不会主动去打招呼。也可以说,过去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请听作者的叙述: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

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

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当我们的现代社会出现了诚信危机,从而无限推崇西方的契约精神的时候,我们也要理解,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弊端。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缺少诚信,而是积淀了千年的基因没有跟上社会飞速发展的节奏。乡土的习俗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土气”“老土”就成了贬低人的话,然而,不要忘了,这乡土中的淳朴与善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

好了,以上就是《乡土中国》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的基本内容。总结一下,有个要点:第一,作为农耕民族,我们一开始就扎根于土地,靠土地生存,也受土地的束缚。第二,我们热爱土地、尊崇土地,土地让我们踏实。第三,对土地的依赖于崇敬让我们安土重迁,并形成村落。第四,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的规矩让彼此信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