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
矿山法安全监理细则
南京地铁工程南京地铁七号线D7-TJ02土建一工区监理部安全监理实施细则B1.8(矿山法施工)内容提要:工程概况工程监理依据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目标及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管理消防安全及应急管理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设计概况 (2)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二、工程监理依据 (3)三、监理工作流程 (3)四、监理工作要点及目标 (5)4.1监理工作目标 (5)4.2监理工作要点 (5)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9)5.1监理工作方法 (9)5.2监理工作措施 (11)六、安全监理工程师职责 (12)七、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13)八、农民工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3)8.1民工安全管理 (13)8.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4)九、消防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 (15)9.1消防安全管理 (15)9.2应急预案 (16)9.3、应急处置措施 (18)十、细则交底 (22)一、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暗挖区间长度310.198m,为单线单洞马蹄形结构,隧道净空尺寸5.38×4.8m,采用台阶法施工。
矿山法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措施,二次衬砌采用C35模筑钢筋混凝土,两次衬砌之间设柔性防水层。
辅助工程措施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锁脚锚杆、掌子面注浆、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闭等。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2.1 场地条件矿山法区间下穿龙虎电力综合楼,筏板基础,基础埋深1.8m;距离隧道顶20m左右。
1.2.2 岩土分层及特征矿山法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 K2p-3c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局部 K2p-3b中风化砂质泥岩层。
1.2.3 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①孔隙潜水近地表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层①填土、层②粉质黏土,层①填土呈松散状,透水性和赋水性较好,层②由于含水层组成颗粒较细,其透水性和赋水性均较差,该含水层水位埋深受地表水和地形地貌的控制。
隧道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试验检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隧道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工程结构,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隧道进行试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隧道试验检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试验检测前准备工作。
1. 确定试验检测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试验检测的内容和要求。
2. 制定试验检测计划,包括试验检测的时间安排、人员配备、设备准备等。
3. 对试验检测的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了解隧道的地质情况、结构特点等。
三、试验检测方案。
1. 试验检测的内容包括隧道的地质勘探、结构稳定性、排水情况、通风情况等。
2. 地质勘探,采用地质雷达、钻孔等技术手段,对隧道周边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了解地层的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3. 结构稳定性,通过对隧道结构的材料、尺寸、施工工艺等进行检测,评估隧道的结构稳定性,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
4. 排水情况,对隧道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测,确保隧道内部的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影响隧道的使用。
5. 通风情况,通过对隧道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测,保证隧道内部的通风情况良好,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
四、试验检测的具体实施。
1. 按照试验检测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2. 配备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1. 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将试验检测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六、总结。
隧道试验检测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介绍的试验检测方案,可以有效地保障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隧道试验检测工作有所帮助,为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说明
目录一、工程概况- 1 -1.1 **山隧道设置一览表- 1 -1.2 **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 1 -1.2.1 地质构造- 1 -1.2.2 地层岩性- 1 -1.3 **山隧址气象、水文- 4 -1.4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 4 -二、方案编制说明及依据- 5 -2.1 方案编制说明- 5 -2.2 编制依据- 6 -三、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测点布置及技术要求- 6 -3.1 监控量测的目的- 6 -3.2 监控量测的内容- 7 -3.3 监控量测布点方法及技术要求- 7 -3.3.1 洞内、外观察- 7 -3.3.2 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监测- 8 -3.3.3 地表沉降- 11 -3.3.4 爆破震动量测- 11 -监控量测预埋件要求- 14 -四、瓦斯监测及检测- 15 -五、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24 -5.1 数据处理分析- 24 -5.2 围岩稳定性的判别- 24 -5.3 安全性评价及应对措施- 25 -5.4 资料管理及信息反馈- 26 -六、本项目拟报人员信息- 27 -七、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28 -八、安全技术措施- 29 -九、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35 -**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山隧道设置一览表1.2 **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1.2.1 地质构造隧道横穿温塘峡背斜,该背斜走向北15°东,北段为并报华夏构造系,南至江津长江南岸的油溪镇,长48Km,褶曲宽3.00~6.00Km,为典型的线形褶曲.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和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的可溶性碳酸盐岩类,两翼岩层由老至新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侏罗系下统的珍珠冲组<J1z> 、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 、中统新田沟组<J2x>和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夹砂岩、页岩等.隧址一带温塘峡背斜岩层产状较陡,西翼岩层走向北10~20°东,倾北西,倾角42~50°;东翼岩层产状走向北10~20°东,倾南东,倾角50~62°.1.2.2 地层岩性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残坡积层、侏罗系上统珍珠冲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详勘中隧址区未发现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①第四系<1>人工堆积层<Q4ml> 填筑土:灰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块碎石直径约3-50cm,含量约30%-50%.堆填时间约半年至10年不等.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洞口已修建完善的乡村道路上及周边区域.揭露厚度约0.6-0.8m,已揭穿.<2>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褐色,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土体呈可塑状,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厚度0.6~4.5m.主要分布于进洞口斜坡坡脚及洞身平缓沟谷一带.粉质粘土夹块石:黄褐色、灰褐色为主,稍湿,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白云质灰岩、砂泥岩块碎石组成,碎块石直径约3-150cm,含量约40%-60%.主要分布于隧道出口斜坡地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②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根据现场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该地层主要揭露有泥岩及砂岩.泥岩:紫红色、青灰色,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强风化岩体易风化崩解,钻探岩芯破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结合程度一般,为隧道区主要岩性,多与砂岩呈互层状产出,钻探揭露最大厚度20.2m<BSZK2>,未揭穿.泥岩为隧道进口端段的主要岩性.砂岩:青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构造,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泥质胶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结合程度较好~一般,钻探揭露最大厚度11.00m<BSZK1-1>,未揭穿.多与泥岩呈互层状产出.③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一段<T3xj1>:该层主要为灰色、深灰色页岩,页理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夹有薄层状细砂岩和煤层.根据钻孔揭露显示:岩芯层理清晰,倾角约 50°,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薄饼状,短柱状.钻孔揭露厚度约9.86m,已揭穿<BSZK4>.二段<T3xj2>:灰色,黄褐色,浅灰色厚层至块状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岩屑石英砂岩.局部含泥砾和具斜层理.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岩芯呈碎块状.钻孔揭露厚度约21.9m,已揭穿<BSZK4>.三段<T3xj3>: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局部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煤层厚 0.15~0.30m.是区域内主采煤层.根据钻探揭露:该层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多呈片状、短柱状.揭露厚度约75.56m,已揭穿.四段<T3xj4>: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有薄层状泥岩、炭质泥岩,厚度120~210m.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44m,已揭穿<SCK4>.五段<T3xj5>:灰黑色,中厚层状泥岩、薄至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煤线.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65.8m,未揭穿<SCK17>.六段<T3xj6>:浅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有薄层黄灰、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厚度约130~185m.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仅为38.9m,已揭穿<SCK17>.④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T1j4:灰至浅灰色、偶带紫红色中至厚层状角砾岩、白云岩及灰岩,时具鲕状结构及角砾状构造.层厚 80~152m.根据钻探、波速测试及地面调查可知,该段岩体较完整,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31.1m,已揭穿<SCK3>.T1j3: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夹含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灰岩,底部夹岩溶角砾岩,层厚122~192m.根据钻探、波速测试及地面调查可知,该段岩体较完整.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85.18m,未揭穿该层<SCK3〔. 隧址区未揭露到T1j2及T1j1段地层及相关岩层.1.3 **山隧址气象、水文隧址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区,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廊道区多年平均气温17.8℃,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3.3℃.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mm,最大日降雨量为255.7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相对温度多年平均值为81%.据气象资料,公路廊道区冬季有雾、霜,一般雾日为18~31天,霜日5~7天,主要出现在1~2月份.隧址区大型地表水体主要为分布东侧的梁滩河、西侧的璧南河及测区周边的水库.东侧的常年性河流为梁滩河,由南向北发育,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梁滩河发育于沙坪坝区白市驿一带的****麓和中梁**坡,由南向北流经西永镇、陈家桥镇,最后于北碚汇入嘉陵江.梁滩河全长80.24km,流域面积380km²,河口高程约242.78m.璧南河发育于西侧璧山县境内河边镇一带的****麓和云雾**麓,由北向南流经璧山县城、狮子镇、广普镇,最后于江津区油溪镇汇入长江,该河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璧南河在调查区附近延伸32.87Km,流域面积750Km².1.4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根据详勘报告,**山隧址区煤层瓦斯浓度低,初判穿越煤层段为低瓦斯工区,煤层瓦斯对隧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的溢出.**山隧道要在不同里程穿越区域内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的含煤层位,经收集到的成渝高速**山隧道<位于拟建隧道以北约3Km>竣工资料和壁山十余处煤矿瓦斯检测资料印证:瓦斯浓度<CH4>一般为0.15~0.35%,二氧化碳<CO2>为0.12~0.43%,通风不良时仅达到0.62~0.74%,也在临界范围之内.表明**山隧道穿越的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第一、三、五段含煤层位属低浓度瓦斯煤层,由于瓦斯含量低,瓦斯压力测试十分困难,据收集壁山区十处煤矿瓦斯鉴定资料及相关地质条件类似隧道的测试结果,其压力<0.15Mpa,在采煤矿和废弃小煤窑记录均未发生过瓦斯燃烧、爆炸、窒息等事故,已建隧道施工过程中也未发生瓦斯突出的情况,本隧道瓦斯突出危险性较小.由于煤层的分布可能出现瓦斯浓度增大现象.ZK6+405~ZK6+719、K6+400~K6+701 段由于穿越楠木沟石膏矿采空区,瓦斯含量可能相对较高.二、方案编制说明及依据2.1 方案编制说明1、监测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监测为首要目的,根据地下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安全监测警戒指标.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全面地反映实际工作状态.3、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设计先进的监测系统.4、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映证,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5、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6、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及文件要求编制监测方案.2.2 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3、**九龙坡至**高速公路**山隧道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4、《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5、《矿山安全法》;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7、《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捡测仪器管理规范》〕AQ1029-2007〔;9、《铁路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TB10120-2002>;10、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部发文件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必须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指南、验标等其它相关规程规范.三、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测点布置及技术要求3.1 监控量测的目的1、通过围岩地质状况和支护状况描述,对围岩进行合理的分类及对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价.2、对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进行监测,根据量测数据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效果,保证施工安全.3、对周边位移进行监测,根据变形的速率及量值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选择适当的二衬支护时机.4、地表沉降是对隧道埋深较浅段进行沉降监测,判定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与拱顶下沉数据相互应证.5、爆破震动可以控制爆速,避免爆破施工对地表建筑和相邻隧道结构造成有害影响.6、隧道瓦斯监控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浓度超限造成灾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根据监测到的洞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小,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检验防排瓦斯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3.2 监控量测的内容监控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具体内容见表3.1所示.表3.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3.3 监控量测布点方法及技术要求3.3.1 洞内、外观察开挖后及初支后及时采用肉眼观察和地质罗盘仪对开挖面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观察在每次爆破后进行.3.3.2 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监测3.3.2.1 测点布置原则拱顶下沉测点和周边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台阶开挖时,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在距离上下台阶分界处底部往上1.5m处,并用标志牌挂在测点上面,标识牌应标明测点编号、埋设里程.监控量测断面按表3.2的要求布置,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表3.3进行量测,测线布置示意图如图3.1所示.表3.2 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监控量测断面间距表3.3 水平净空收敛量测测线布置CD法测点布置示意图3.1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收敛测线布置示意图拱顶下沉点和周边位移测点布置由施工单位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协助完成,拱顶下沉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在两榀钢架之间.收敛量测点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并保证布点打入围岩不小于20cm深度,严禁将测点布在钢架上.测点布设应及时,并做好保护.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3.3.2.2 监测频率拱顶下层和周边收敛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3.4、3.5和3.6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表3.4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说明:b为隧道开挖宽度.表3.5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表3.6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测频率<按布点时间>3.3.3 地表沉降3.3.3.1 测点布置隧道浅埋段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如图3.2、3.3所示.图3.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图3.3 地表沉降测点示意图<单位:cm>3.3.3.2 量测频率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3.3.4 爆破震动量测3.3.4.1爆破震动的意义实施爆破震动可以控制爆速,避免爆破施工对地表建筑和相邻隧道结构造成有害影响,通过监测,为施工单位优化爆破参数、调整和优化施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减小爆破对相邻隧道支护结构和中间围岩的不利影响. 3.3.4.2量测仪器设备1、速度传感器表3-7速度传感器技术规格2、爆破振动自记仪—波形分析系统:采样率:100Hz~50KHz测量误差:<1%记录深度:每通道≥16K点输入信号带宽:0HZ~20KHZ量程:10mV~40V.耦合:交流、直流输入阻抗:200KΩ输入电容:≤25pF.触发方式:上升沿、下降沿内触发,外触发,手动触发,提前、滞后触发. 触发电平:内触发电平在量程范围之内可调,外触发电平是TTL电平.数据记录起点:触发前预记录和触发后延时记录,长度可设置.通信接口:RS232接口.3.3.4.3检测方法在测试的目标建<构>筑物上设置采集点,在采集点上放置地震检波器,通过振动记录仪接收爆破产生的信号,最后经过软件对振动信号处理,产生波形图.采样频率:爆破隧道检测随爆破进行,爆破振动记录是一个连续模拟量曲线,而数据采集则是按每秒种采集点来离散记录振动曲线<量化>,采样频率一般选择为5000点/秒比较合适,这样可完全反应振动记录达1000Hz的信号.采样时间:对于单次爆破,一般记录时间设置为5秒钟已经完全满足记录数据需要.但对于多次爆破或延时爆破,要根据爆破持续时间确定记录时间.连续触发选择:为确保安全,要把爆破振动记录仪器放置在爆炸现场,设置好仪器记录参数仪器能根据爆破振动信号的幅值是否超过设置的触发门槛电压来记录信号,一般最好选择"多次触发选择"项.选择了"多次触发选择"项可避免由于误触发而错过振动爆破信号记录.单次爆破振动信号记录:对于单次爆破,根据单次爆破的持续时间设置采集时间即可,一般设置采集时间为5秒左右可保证记录到完整的振动信号.多次延时爆破振动信号记录:对于延时爆破,要设置记录时间相对比较长些,确保能记录所有爆破记录.3.3.4.4警戒值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爆破作业时,需将爆破产生的震动效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将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工程需保护的对象为隧道洞口仰坡和相邻隧道支护结构.需将隧道洞口仰坡围岩和相邻隧道支护结构所在地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2.0cm/s内.瓦店子隧道为小净距、极小净距隧道,左、右线隧道间距较小,需要在施工爆破开挖时,对中间岩柱的稳定和爆破对相邻洞室的影响以及对已施作的支护结构进行爆破震动量测.3.3.5监控量测预埋件要求1、地表沉降观测点应使用直径为22mm螺纹钢筋,钢筋头打平,刻十字丝,埋入地下不小于30cm,露出地面2cm左右,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2、拱顶下沉与周边位移预埋件由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筋加工而成,钢筋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钢筋外露部分焊接4cm*4cm大小铁片,用于黏贴反光片.测点应在开挖后12h内埋设,并在下次开挖前取得初始数据.在监控量测测点上悬挂标示牌,预埋件示意图及标示牌如图3.4所示.图3.4 监控量测预埋件示意图及量测标识牌3、基准点是否稳定对设站点的坐标量测精度和测点的量测精度影响甚大,应优先选用洞内外测量控制点,如遇控制点距离较远或不能通视时,可在稳定的仰拱填充面上布点作为后视点;地表沉降控制点一般选用测量控制点,如控制点太远或者不方便设站时,基准点埋设在隧道开挖范围以外,不易破坏且方便架设仪器的地方.四、瓦斯监测及检测根据**九龙坡至**高速公路<成渝高速扩能>JY1、JY2 合同段**山隧道<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详勘报告显示,隧址区煤层瓦斯浓度低,初判穿越煤层段为低瓦斯工区,煤层瓦斯对隧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的溢出.根据**山隧道两阶段设计图纸要求,**山隧道应采取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监测方式,两者监测的数值相印证,避免误报现象.1、人工检测人工检测由瓦斯检查员执行检查瓦斯,瓦斯检查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使用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检查瓦斯,同时检测CH4<甲烷>和C02 <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浓度.<1>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光学瓦斯检测器是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除了能检查CH4浓度外,还可以检查C02浓度,瓦斯浓度在0%~l0%,使用低浓光干涉甲烷测定器;瓦斯浓度在10%以上,使用检测范围是0%~l00%的高浓度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属机械式瓦斯检测仪器,具有仪器使用寿命长,经久耐用的特点,但受环境和人员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有效指导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注意如下事项:①使用前,须检查水分吸收管中的硅胶和外接C02吸收管中的钠石灰是否变质失效,气路是否通畅,光路是否正常;将测微组刻度盘上的零位线与观察窗的中线对齐,使干涉条纹的基准线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相对齐,取与待测点温度相近的新鲜空气置换瓦斯室内气体.②检测时,吸取气体一般捏放皮球以5~l0次为宜.③测定甲烷浓度时,要接上C02吸收管,以消除C02对CH4测定结果影响.④测C02浓度时,应取下C02吸收管,先测出两者的混合浓度,减去已测得的CH4浓度即可粗略算出C02浓度.⑤干涉条纹不清,是由于隧道中空气湿度过大,水分不能完全被吸收,在光学玻璃管上结雾或灰尘附着所致,需更换水分吸收剂或拆开擦拭即可.⑥C02吸收管中的钠石灰失效或颗粒过大,C02会在测定CH4浓度时混入瓦斯室中,使测定的CH4值偏高,所以要及时更换钠石灰,确保仪器测量准确.⑦空气不新鲜或通过瓦斯的气路不畅通,对零地点的温度、气压与待测点相差过大,均会引起零点的漂移,所以必须保证在温度、气压相近的新鲜气流中换气对零.<2>人工检测瓦斯测点的布置和检测要求1〔、测点布置<即检测地点>:①掌子面<即掘进工作地点>;②回风〕视要求选用〔;③进风、即所有压入式扇风机入口处风流;④所有洞室;⑤总回风<即抽出式主要扇风机入口风流>;⑥放炮点;⑦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的钻孔<或探孔>点;其他瓦斯可能积聚和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根据各级领导和专项措施的要求按需设置>,如:放炮地点等处.2>、检测要求:①隧道中的各测点人员使用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检测时,采用五点法检测,即对巷道的顶部、腰部两侧、底部两侧距巷道周边200mm处检测,取五点中最大浓度为该处瓦斯<含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日常管理;②躲避式物资存放洞室人工瓦斯检测应在洞室最里处检测,衬砌断面变化处在断面变化最高处检测,仍采用五点法检测;③掌子面检测应在掌子面前0.5米至1米处断面中检测,回风检测应在距回风口往掌子面15米断面中检测,进风检测应在压入式扇风机入口处检测,高冒区检测应采用五点法在高冒区检测,总回风应在抽出式主要扇风机入口前平直巷道中检测;④检测频率<次数>的规定:洞室、总回风、高冒区、进风、回风、掌子面原则上每两小时检测一次;电焊时每小时检测一次;掌子面出渣时每一小时检测一次,检测按五点法进行,放炮地点每放一次炮均应按"一炮三检"制要求检测<对爆破地点和起爆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进行检查,CH4浓度低于0.5%方可放炮>.⑤浓度控制及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隧道施工工程项目部关于严格控制瓦斯浓度的规定,本方案瓦斯检测浓度控制标准为:当瓦斯浓度达到0.3%时报警<瓦检人员向现场负责人报警,由现场负责人向各级领导汇报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当瓦斯浓度达到0.5%时,瓦检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报告,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组织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隧道中电源,并报告项目部经理,由项目经理向各级领导汇报,由有关专业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瓦斯浓度低于0.4%方可复电.⑥记录: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后应记录在当班瓦斯手册和现场瓦斯检查牌板上.⑦隧道高处瓦斯检查、应使用瓦斯检查杖和折叠人字梯,以保证巷道高处瓦斯检查到位.⑧光干涉甲烷测定器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人员日常使用中发现仪器故障,必须及时送有关专业人员维修,以确保仪器完好.2、自动监测本方案自动监测采用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和瓦斯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监测.<1>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监测要求:①携带人员:进入撑子面和隧道内的以下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连续监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a、放炮员;b、班组长、c、现场值班负责人、d、到隧道检查的各级管理人员<每一行人至少携带一台>、e、流动作业的检修人员、f、各类机车驾驶员、g、其他相关人员;②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报警点的设置:报警点一律设置为CH4浓度0.3%;③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必须由监测组专人统一管理,连续使用8小时必须缴回仪器室充电.每七天必须进行一次调校,每半年必须送专业机构检定一次,合格方可使用,以保证仪器灵敏、可靠.<2>瓦斯安全监控系统设计:隧道施工使用瓦斯监测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改进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即隧道无论是采用简单的检测手段还是采用复杂的瓦斯监测系统,其目标都是:改善隧道内的环境与安全条件,提高开挖进度,保证隧道按时完工.为此,监测系统的选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瓦斯隧道灾害情况。
隧道监测方案
隧道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一)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述 (1)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1.3 周边环境概况 (2)2 施工监测监控方案 (2)2.1 编制依据 (2)2.2 监测目的 (2)2.3 监测内容 (2)2.4 监测仪器的布设与测试 (3)2.5 监测精度 (9)2.6 监测频率 (10)2.7 监测项目报警值 (10)3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11) 3.1 监测数据整理 (11)3.2 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11)3.3 数据反馈与报告提交 (12)4 拟投入的人员与仪器设备 (12)5 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4)5.1 组织机构和职责 (14)5.2 进度和质量保证措施 (14)5.3 落实项目责任制的主要措施 (15) 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2.1 气候气象武汉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火热、冬季寒冷、降水充沛等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是低气温-18℃。
多年平均降水量1261.2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最大处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22.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mb,湿度系数为0.90,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m。
1.1.2 工程地质场区位于剥蚀堆积垄岗(相当于长江三级阶地)地貌单元区上。
场地地层依次分布如下:①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砖渣、碎石、植物根茎、砼碎块、生活垃圾等物质组成,结构松散;厚0.3m~5.6m,沿线地表多有分布;②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结构紧密,可塑——硬塑状,含少许铁、锰质结核。
自由膨胀率为39%~50%,主要具弱膨胀性;③强风化泥岩:灰色,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差,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含微量石英、白云母等矿物。
④中风化泥岩:灰色,中厚层状,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含微量石英、白云母等矿物。
矿山法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点
矿山法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点一、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8)《铁路隧道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2)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矿山法隧道起讫里程:左线DK18+650~DK20+070,长度1436.214m;右线DK18+780~DK20+070,长度1290m;出口明挖段里程:左右线DK20+070~DK20+380.895,长度621.79m。
长深区间在DK19+677处设有一施工竖井,深38.863m;在YDK18+827.0、DK19+400.0分别设有一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
(过渡段)明挖区间正线设计起点里程为YDK18+327.576,终点里程为YDK18+760,长432.424.左正线设计起点为ZDK18+332.576,终点里程为ZDK18+625,长292.424m。
三、隧道质量控制点工程实施中严格遵守施工图和设计说明的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活动以采用的规范、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应遵守而未列入的规范和标准的技术要求,以业主书面通知为准。
标准、规范与施工图有矛盾时,以设计施工图为准。
若标准、规范条文之间出现矛盾或不一致时,按业主提供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某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
C OM某隧道施工监测方案一、监测方案(一)、在盾构推进前60天提交关于监测方案的详细建议,以便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1、在1:500的线路平面图上清晰标出监测点位置并说明监测项目。
2、说明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仪器型号及性能、监测频率。
3、给出各种管线、建筑物的监测预警值。
(二)、在离始发井约50m 的范围为盾构机设立典型仪器配置的监测试验段。
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并反馈,据以调整施工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二、地面沉降监测盾构掘进施工地表面允许沉降值为30mm 。
(一)、地面沉降测量 1、根据隧道通过的围岩条件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布置测点,一般情况下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间距20m 布置,地表测点木楔的顶部突出地面5mm 以内。
2、地面沉降测量在盾构开挖面附近(开挖面前10m 和开挖面后25m ),每天进行及每周进行后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
当观测值变化较大或应监理工程师要求,增加观测频率。
3、在进出洞或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地段,加密测量端面。
(二)、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file:///E|/xhf文档/筑龙 宣传/新建 文本文档 (3).txt筑龙网路桥版超爽卡资料0币、1币下载0币下载:安全资料、节点详图、施工方案、施工工法、工程表格、施组、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工程总结等1币下载:创优规划、市政、项目管理、路桥PPT、成套图纸、毕业设计、考试培训、工程技术、施工测量、技术标书、工程技术等购买筑龙卡方式:/tech/zlk/how-card.asp筑龙卡转换为超爽卡:/huiyuan/zlb/cz_csb.aspfile:///E|/xhf文档/筑龙 宣传/新建 文本文档 (3).txt2010-7-23 14:30:25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
C O M 1、发现地面沉降有异常现象立即报监理工程师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2、防治措施中首先考虑改进盾构机操纵,优化施工参数,选择合理的舱内压力,减少纠偏、蛇行、尽量不超挖等以及尽快地进行回填注浆等。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的矿山法隧道工程位于山地地形,主要是为了连通矿山内外的交通,提高矿产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隧道全长为800米,平均倾斜度为8%,最大深度约为450米。
二、施工方法1.预备工作:根据矿山现场勘测和设计图纸,确定隧道的具体线路和施工部位。
清理隧道口附近的杂物和建立施工的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2.母巷掘进:先在隧道的两侧进行母巷的掘进工作,采用机械掘进的方式。
母巷的尺寸为4米宽,6米高,掘进速度为每天5米。
3.父巷掘进:母巷掘进至一定的长度后,开始进行父巷掘进。
父巷的尺寸为6米宽,8米高,掘进速度为每天4米。
4.支护工程:随着巷道的推进,采取钢架和锚杆进行支护。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隧道顶进:当父巷掘进至一定长度后,开始进行隧道的顶进工作。
采用先进设备辅助掘进,确保施工的速度和效率。
6.通风系统: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根据隧道长度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7.排水系统:由于矿山隧道施工遇到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合理设计排水设施。
三、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2.安全设备: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检测监控:安装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应急预案: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学会正确处理紧急情况,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定期检修:隧道工程完工后,定期检修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能力,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减少工期和成本。
以上是一个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矿山法隧道工程塌陷防范监理规程
矿山法隧道工程塌陷防范监理规程隧道工程是指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在地下开挖隧道的施工工程。
隧道工程在矿山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对矿山的开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地下空洞、岩层断裂等因素会导致隧道工程的塌陷事故。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隧道工程塌陷防范监理规程,对于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监理范围1. 监理范围包括隧道工程施工前、中、后的全过程监理工作,对隧道的地质勘察、设计、施工、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
2. 监理人员应对隧道工程中的主要工程量和质量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查,包括地表下隧道工程的开挖、支护、衬砌、排水等工程。
3.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二、监理机构1. 监理机构应具备合法的资质和专业技术团队,承担隧道工程塌陷防范监理工作。
2. 监理机构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监理规程,保证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监理机构应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地质勘察资料,研究施工方案,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监理建议。
三、监理人员1. 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背景和从业资格,能够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理规程,具有相关工程监理经验。
2. 监理人员应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及时应对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等不可预测情况。
3. 监理人员应本着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监理内容1. 对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和监督,保障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地下水问题进行监测和预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对隧道工程的支护结构和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支护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4. 对隧道工程的开挖速度和进度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进度的合理和稳定。
地铁车站、矿山隧道监测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工作依据- 1 -三、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设置- 1 -四、监测点的布设及现场巡视- 3 -4.1监测点布设原则- 3 -4.2现场巡视- 4 -五、监测点埋设- 4 -5.1深层水平位移(测斜)- 4 -5.2墙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5 -5.3 支撑内力监测- 5 -5.4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 6 -5.5 坑外地下水位- 6 -5.6地表竖向位移监测- 7 -5.7 建(构)筑物变形- 7 -5.8 地下管线- 7 -5.9 拱顶沉降- 8 -5.10 水平收敛- 8 -5.11 监测点统计表- 9 -六、监测实施方法- 9 -6.1基准点的设置- 9 -6.2竖向位移测量- 10 -6.3水平位移测量- 12 -6.4深层水平位移(测斜)- 12 -6.6地下水位监测- 16 -6.7水平收敛监测- 16 -6.8建筑物倾斜- 16 -6.9爆破震速监测- 17 -6.10现场巡视方法- 19 -七、监测频率、报警值及资料提交- 21 -7.1监测频率- 21 -7.2预、报警值- 22 -7.3资料提交- 23 -八、现场监测项目组基本情况- 24 -九、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及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 24 -11.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5 -11.2安全保证体系- 25 -1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6 -11.4环境保护- 26 -十二、监测风险源及应急措施- 27 -十三、车站附属监测- 28 -十四、附图- 28 -一、工程概况二、监测工作依据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⑵《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⑶《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⑷《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⑸《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⑹《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⑻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工程勘察报告等资料。
矿山法隧道施工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电力隧道工程)
5.10矿山法隧道施工工程5.10.1 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1 检查数量主控项目1)管棚所用的钢管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型钢,每60 吨为一批,不足60 吨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3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每批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相关性能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2) 管棚所用的钢管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3) 管棚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每排抽查不得少于3根,所抽查的钢管不得连续排列。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5)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6) 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7)注浆材料必须符合本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8)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见证试验。
9) 注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对地下管线等造成破坏性影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开挖检查。
一般规定10)导管和管棚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11)注浆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
注浆结束后应检查其效果,不合格者应补浆。
12)注浆应采用无污染的注浆材料,注浆施工期间应对地下水取样检查,如有污染应采取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武广项目部XXTJIII标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日期:中铁十四局集团武广项目部XXTJIII标第三项目队二○○六年八月隧道施工监控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我管区内共有四座隧道(马家冲1#隧道,长度133m(其中明洞28m);马家冲2#隧道,长度307m(其中明洞34m);茶园林隧道,长度231m (其中明洞97m);大塘冲隧道,长度150m,(其中明洞68m)),共计长度821m。
所有隧道埋深浅,围岩属V级软岩,为褐黄~褐红色,全风化、强风化砂质板岩,强度在200~350Kpa之间。
节理裂隙与板理及层面等结构面极发育,易软化、变形,易造成塌顶、坍塌。
隧道范围内地下水总体不发育。
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后变更为三台阶留核心土法施工。
二、监控量测的目的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提供有关隧道施工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料,为评价和修改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提供信息依据,确保施工安全和支护结构的稳定。
在新奥法施工中,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须的施工程序。
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程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监控量测项目隧道施工监测量测项目主要有:洞内外观测、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五、测量监控方案A、洞内外观察①洞内外观察(即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围岩岩性、产状、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发育、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底板情况、及喷射砼的效果等,观测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类别识别卡,对已成区段的观测应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砼、锚杆、钢架的状况,并将观测情况进行记录。
②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拱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③观测方法:地质罗盘和眼睛进行观测。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隧道监控是隧道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监控隧道运行情况,提高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
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通过监控隧道的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掌握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
二、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内容。
1.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安装车辆检测器和车牌识别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车辆流量情况,及时掌握隧道的交通流量情况,为隧道的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气象监控,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象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气象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3.视频监控,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对隧道内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4.火灾监控,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火灾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火灾安全。
三、隧道监控量实施的要求。
1.科学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科学合理,充分考虑隧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监控手段和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科学有效。
2.全面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全面覆盖隧道内部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火灾监控等多个方面,确保对隧道的全面监控。
3.实时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具有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的能力,能够及时获取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紧急事件。
四、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建议。
1.合理布局,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布局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范围全面覆盖,监控效果良好。
2.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监控设备的故障率。
隧道施工监测监控措施方案
隧道施工监测监控措施方案1.1.1组织机构(1)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隧道监控量测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对监控量测工作全面负责。
小组成员按各个隧道分为四个小分组,分别负责各个工区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江畅负责数据整理、处理、上报,蔡学浦负责对监控量测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根据观测数据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订。
(2)人员职责项目部总工程师职责:①负责贯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指南、标准等要求和指示,负责内外协调;②负责审定、批准监控量测方案;③审核上报资料,随时掌握量测情况,重大异常情况向指挥部主要领导汇报,负责技术方面的分析鉴定工作。
工程部长职责:①组织编制、优化量测实施方案,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②解决量测中的人员、资源配臵以满足量测工作需要,保证现场人员协调配合;③对上报资料、分析报告复核把关,对现场量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处理,重大异常情况向项目部总工程师汇报;④督促、检查量测工作,负责组织每月一次(或紧急)的量测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量测中存在的问题。
监控量测负责人职责:①督促落实工区技术室按已批复的专项方案实施;②负责对测量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统计分析;③定期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可靠性提出书面报告。
工区技术室职责①负责现场按批准的量测方案进行断面的设臵、埋点布设,按规定的量测方法定位、定岗实施量测,并按规定的量测频率进行量测,做好原始量测数据。
量测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并将资料保持完好;②负责对量测原始数据做初步计算,对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③及时向监控量测负责人汇报洞内围岩稳定情况;④积极做好监控量测的各项工作。
1.1.2监控量测目的(1)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2)确保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3)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遏止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4)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铁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建设地下隧道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施工人员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
其中,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具体实施步骤。
原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利用矿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地下挖掘出符合地铁隧道要求的通道。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切削法不同,不需要在地表进行大量的开挖工作。
相反,它通过在地下建立基坑,然后在基坑内进行隧道的开挖和支护。
实施步骤第一步:勘察和设计在进行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这包括确定隧道的位置、长度和宽度,以及确定地下水位和土壤条件等。
根据这些信息,工程师可以制定出施工计划和方案。
第二步:地下基坑开挖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挖掘出基坑,用于后续的隧道开挖。
基坑的大小和形状应与隧道的要求相匹配,并且必须符合安全规范。
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周围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避免对地表建筑物和道路的影响。
第三步:隧道开挖在完成基坑开挖后,可以开始进行隧道的开挖工作。
这通常通过使用钻孔机或掘进机等设备进行。
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控隧道内土体的变化和稳定性,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四步:隧道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支护工作,以防止土体崩塌和隧道的塌陷。
常见的隧道支护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聚合物材料等。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应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第五步:施工监测和调整在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施工监测和调整工作。
这包括对隧道内水平和垂直位移、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这有助于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结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通过合理的勘察、设计和实施步骤,可以在地下挖掘出符合要求的通道,并进行有效的支护工作。
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监理要点
一、监测项目矿上法隧道施工监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地表沉降监测、隧道拱顶下沉监测、水平收敛监测、建筑物沉降及裂缝观察、锚杆或锚管轴力监测、围岩与喷层间接触压力等。
二、监测点埋设及监测方法2.1洞内观察隧道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开挖后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出地质素描图。
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进行不间断地观察。
①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的观察a)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b)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c)涌水情况:位置、水量、水压等;d)隧道底是否有隆起现象;②开挖后已经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察a)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底板脱离围岩现象;b)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c)锚杆注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③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并分析a)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如加临时支护之后即可稳定的情况;b)应当引起注意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因受弯曲压缩的变化而引起的裂隙;2.2地表沉降监测地表下沉监测点按二等水准基点埋设,并在破裂面以外3~4倍洞跨处设若干水准基点,作为各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前方(2~3)倍B(B为毛洞宽度)处开始进行,直到开挖面后方(3~5)B,地表下沉基本停止处为止。
地面下沉测点与洞内拱顶下沉测点应对应设置在同一个断面上,地表下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见,用水准仪及铟钢尺,由地面已知水准点(不少于3个,按照闭合路线布置),可测出隧道上方地表下沉量及其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隧道上地表下沉,应在隧道未开挖之前进行量测,测出其初始值,借以获得开挖过程中的全位移曲线。
全位移值的计算公式为u=u1+u2u——全位移值u1——未挖到该点时已发生的位移u2——从开挖到该测点量测时已发生的位移2.3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由地面垂直位移检测控制网的水准点将标高通过风井引至风井衬砌混凝土侧壁上,并假定此点的标高为A,在左右侧隧道中分别置镜,并分别观测临时水准点上的正尺和监测点下的倒尺,既可得出监测点相对于临时水准点的高程变化。
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2 1.1 工程施工范围 ............................................... 2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 1.2.1 地形地貌 ............................................ 2 1.2.2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 2 1.2.3 隧道围岩 ............................................ 4 1.2.4 水文地质情况 ........................................ 5 1.3 周边环境 ................................................... 5 2、 监测依据........................................................ 6 3、施工监测......................................................... 6 3.1 监测目的 ................................................... 6 3.2 监测内容 ................................................... 6 3.3 监测点布置与监测方法 ....................................... 7 3.3.1 沉降监测(地面及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 .............. 7 3.3.2 拱顶沉降监测 ......................................... 8 3.3.3 水平收敛监测 ......................................... 9 3.4.4 支护内格栅钢架监测 ................................... 9 3.4.5 围岩与喷层间的应力 ................................... 9 4、施工监测管理.................................................... 10 4.1 监测信息反馈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 ............................ 10 4.2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 1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1.1 工程施工范围 本标段暹岗站~萝岗站盾构区间隧道左线在接入萝岗站前约 90m 范围内 ( ZDK39+126.851 ~ ZDK39+216.1 ) ,主要在 <9H> 微风化花岗岩中穿行,局部为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知识准备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是指在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监测技术和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地下水、地下空间变形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隧道监控方案
隧道监控方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岩内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方案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本隧道为四洞明洞形式。
隧道洞内设置单向纵坡,左右线最大纵坡均为±3%、最小纵坡±%隧道结构型式由分离式明洞、分离式暗挖隧道组成,左、右线建设规模见下表:2、地形地貌本隧道区属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剥蚀残丘地貌,整体覆盖层较薄,基岩埋深较浅。
隧道穿越于一北东向伸展的残丘之下,地形起伏较大,山包孤立浑圆,植被发育,沿线最高点海拔最高236米。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本线路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分组第一组,工程场地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44-89)执行4、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围岩主要为上三叠~侏罗系(T3-J)混合岩,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上部残坡积层和强风化层中的孔隙潜水及下部基岩裂缝水。
隧道双洞最大总涌水量约d,正常涌水量约d,岩层富水性中等。
据勘察取地下水水样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监控量测的目的(1)通过监控测量,了解施工期地层、支护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地层、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预测临近建筑物的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估,同时综合各种信息进行预警和报警,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及时做出反应,防止环境事故的发生。
(2)监控量测,能客观、真实、全面地掌握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也为可能的纠纷提供处理依据和独立、客观、公正的监测数据。
(3)监测工作真正发挥优化设计和反馈指导施工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收集资料和提交报表),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出建议措施,提高本项目信息化施工水平,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2 1.1 工程施工范围 ............................................... 2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 1.2.1 地形地貌 ............................................ 2 1.2.2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 2 1.2.3 隧道围岩 ............................................ 4 1.2.4 水文地质情况 ........................................ 5 1.3 周边环境 ................................................... 5 2、 监测依据........................................................ 6 3、施工监测......................................................... 6 3.1 监测目的 ................................................... 6 3.2 监测内容 ................................................... 6 3.3 监测点布置与监测方法 ....................................... 7 3.3.1 沉降监测(地面及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 .............. 7 3.3.2 拱顶沉降监测 ......................................... 8 3.3.3 水平收敛监测 ......................................... 9 3.4.4 支护内格栅钢架监测 ................................... 9 3.4.5 围岩与喷层间的应力 ................................... 9 4、施工监测管理.................................................... 10 4.1 监测信息反馈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 ............................ 10 4.2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 1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1.1 工程施工范围 本标段暹岗站~萝岗站盾构区间隧道左线在接入萝岗站前约 90m 范围内 ( ZDK39+126.851 ~ ZDK39+216.1 ) ,主要在 <9H> 微风化花岗岩中穿行,局部为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设计采用矿山法开挖+喷锚初支+盾构空推 拼装管片的施工形式:由以锚杆、钢筋网、钢架及喷射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外层初 期支护和钢筋混凝土管片内层二次衬砌组成。
1065.654YDK38+686.740左线1# 联 络 通 道矿山法隧道暹岗站右线盾构掘进方向 1061.577m萝岗站图 1 左线矿山法隧道位置示意图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1 地形地貌 本区间线路在开创大道下穿越, 沿线建 (构) 筑物较少。
本区域为丘陵地貌, 沿线为剥蚀残丘和丘间冲沟相间,因道路等工程建设,原地貌大多经过挖填。
本 段矿山法沿线地面标高约为 32.57 米。
1.2.2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本区间左线矿山法隧道洞身主要穿越全断面<9H>微风化花岗岩, 局部为上软 下硬复合地层(位于矿山法隧道两端,隧道洞身上部为<5H-2>花岗岩残积土、下 部为<9H>微风化花岗岩) ; 矿山法隧道上方依次为<9H>(全断面地段)、<6H>(全断 面地段)、<5H-2>(上软下硬地段) 、<4-3>、<1>。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图 2 左线矿山法隧道地质情况示意图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 (第三版)的地铁 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将六号线二期 工程沿线岩土层划分为九大层,矿山法段隧道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 人工填土层(Q4ml) 本段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 灰褐色、 褐红色等, 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 中粗砂、 碎石等, 杂填土则含有砖块、 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 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 稍湿~ 湿。
本层分布广泛,沿线地段均有揭露。
本层在图表上代号为“<1>” 。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2)坡积土层(Q3dl) 呈褐黄色、灰黄色、褐红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含少量砂粒, 局部为稍密状粉土,主要呈可塑~硬塑状。
在图表上代号为“<4-3>” 。
3)残积土层(Qel) 由花岗岩风化作用而形成风化残积土,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 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可 见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
残积土遇水易软化 崩解。
根据室内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和野外鉴别结果,在本线路内,其风化产物主 要为砂质粘性土、 砾质粘性土, 其中局部夹有粘性土, 现将各残积土层分述如下: a.可塑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主要由砂质粘性土组成,含风化残留石英颗粒,呈可塑状。
在图表上代号为 “<5H-1>” 。
b.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组成物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局部为砾质粘性土及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在图表上代号为“<5H-2>” 。
31 4)花岗岩全风化带(η 5 )呈黄褐色、褐灰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 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局部夹强风化花岗岩碎块。
在 图表上代号为“<6H>” 。
31 5)花岗岩微风化带(η 5 )呈浅灰色、灰色等,中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 断口处新鲜,节理面稍被铁染,岩质坚硬,锤击声脆。
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
在图表上代号为“<9H>” 。
1.2.3 隧道围岩 本区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花岗岩残积土及全、强、中、微风化花岗岩在隧 道底板、边墙、拱顶均有大量分布。
微风化花岗岩为Ⅱ级围岩,岩质较好,强度 高,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RQD 值为 50~100%,隧道采用 A 型断面支护。
花岗 岩残积土层富含地下水,为Ⅵ级围岩,呈松散或松软状,隧道开挖后遇水极易软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化坍解,隧道浅埋时易坍塌至地表,隧道采用 B 型断面支护。
1.2.4 水文地质情况 本次详细勘察所揭露的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较大,初见水位埋深为 1.40~ 4.30m,平均埋深为 2.61m,标高为 26.72~37.46m,平均标高为 30.83m;稳定 水位埋深为 1.60~7.50m,平均埋深为 2.98m,标高为 26.42~34.56m,平均标 高为 30.46m。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
○ 1 松散土层孔隙水 第四系冲积~洪积砂层为主要潜水含水层,由于冲积~洪积砂层含粘粒较 多,富水程度较差。
山沟谷口处,补给条件稍好,富水性中等;局部地段粉质粘 土层覆盖砂层,地下水具承压性。
○ 2 块状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中,为承压水,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不均一,主要与岩性、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
1.3 周边环境 暹萝区间左线矿山法隧道位于萝岗站端头,对应地面位置为一山丘边缘(隧 道垂直对应地面部位山体已被挖除) ,周边场地开阔,矿山法隧道平面距离最近 建筑物为保利香雪园小区,其最小距离为 112.2 米。
图 3 左线矿山法隧道周边环境示意图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2、 监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9 《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三版)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图 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法规。
3、施工监测本隧道采用与围岩密贴喷的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施工,积极利用围岩 本身的支撑能力, 量测工作是监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始终伴随施工的 全过程,因此,监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
3.1 监测目的 通过对围岩、地面沉降、管线及水位的平衡动态观测监测,判断支护结构的 稳定及施工方法的效果, 并把该过程及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去,以便及时修正和提 高施工精度。
3.2 监测内容 量测项目根据施工需要选择,主要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项目表监测频率 序 号 监测 控制值 项目 仪器 断面间距 小于 5m 5-15m 15m 大于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 序 号 1 监测 项目 观测 盘、地质锤测量 地面 2 沉降 洞内 3 收 拱顶 4 下沉 管线 5 沉降 20mm 准仪 50mm 准仪 铟钢尺、精密水 5m 铟钢尺、精密水 10m 20mm 收敛仪 10m 30mm 准仪 铟钢尺、精密水 5m 控制值 仪器 肉眼观测和罗 10m 断面间距暹萝区间矿山法隧道监测方案 监测频率每个循环1-2 次/天1 次/天1 次/2 天1-2 次/天1 次/天1 次/2 天1-2 次/天1 次/天1 次/2 天1-2 次/天1 次/天1 次/2 天3.3 监测点布置与监测方法 3.3.1 沉降监测(地面及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 (1) 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A、 工作基点埋设 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基点 2--3 个,利用各基点相 互检核其稳定性,基点采用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