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课堂教案
2023最新-《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4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4篇)《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那么,老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该怎么教呢?下面是整理的4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阿长与《山海经》语文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认识人物的品格风貌,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3、4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提到鲁迅,大家并不陌生,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的相关知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那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呢?(《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在这些文章中,你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深深的眷恋、无尽的思念)3、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过去被誉为“匕首”、“投枪”,但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
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
4、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好蛇的故事吗?(指名复述故事)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面纱。
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长妈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
5、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2023年《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五篇
2023年《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五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对童年的回忆。
在记忆中,作者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对当时生活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
在__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
当时鲁迅饱尝人生的沧桑,生活动荡不定,故乡那纯美的风情与纯朴的人性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开始着力描绘心目中那如梦境般的故乡,于是就有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
学习__,应当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日常小事中体会熟悉的人的高尚品质,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教学目标:略三、教学流程:导入——朗读全文,理清全文结构,把握__内容——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分析阿长的个性品质——通过对自读课本相关__的阅读,认识普通人的价值,学习描绘普通人的方法——结合已完成的作文,谈谈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师:在这些__中,你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深深的眷念。
生:无尽的思念。
师:鲁迅先生的__在过去被誉为“匕首”“投枪”,但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
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
实际上,当他成年后,真正回到故乡时,他看到的早已不是记忆中的形象,这种变化在《故乡》一文中有着具体的描述。
那么,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要如此描绘故乡吗?生:……师:无论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还是《社戏》中的平桥村,都展现了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作者眷念故乡的根本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8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8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学习文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1、速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2、分析具体事件,把握人物性格;3、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德育目标:品味课文,感悟平凡人身上蕴含的人格光辉,让学生树立一种平民意识,懂得珍视自己身边的幸福。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他的人生写照。
在他创作的人物画廊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而寻常百姓则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通过对他们的刻画,鲁迅先生来感受人间的冷暖,感慨世间的情谊。
今天,便让我们来共同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在鲁迅先生诙谐却又不凡深沉的诉说中阿长的平凡与伟大。
二、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哪些?从这些事情中你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思考品味:1、以上事件哪些是反映出我对阿长的“敬”,哪些事件反映出我对阿长的“厌”?2、在课文当中,我对阿长的敬与厌是柔和在一起的,你认为那种感情占了主导的地位?这种创作手法是?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3、放录音,学生听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四、拓展延伸: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口头表达出来。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6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6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已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体会过渡和照应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1)在“我”的眼里,阿长是个怎样的人?(2)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文中又写了另外几件事,这是否离题?(3)文中一共写了阿长几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4)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5)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重点与难点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
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全文线索清晰,结构上决不平铺直叙,是经过精心构思的。
作者欲扬先抑,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
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9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9篇】篇一: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
粗鲁和不拘小节。
四、教法建议1、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熟悉、梳理全文内容。
第二课时:进一步熟读课文。
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总结归纳。
完成课后练习四。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3、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①学生朗读、默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整理出课文的材料。
②讨论、确定详写、略写的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③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回应全篇,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篇二:阿长与《山海经》语文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⑵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⑶整体掌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⑴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掌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⑵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布置资料的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多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阿长与山海经》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2 教学内容1.2.1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2.2 作品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是鲁迅为纪念其乳母长妈妈而作。
1.2.3 作品特点:以鲁迅特有的讽刺和批判笔触,描绘了阿长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课程目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品主题。
2.2 教学内容2.2.1 文本内容分析:详细解读文本,分析阿长的形象特点及其与作者的关系。
2.2.2 作品主题:通过阿长的故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和人性自由的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课程目标深入剖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2 教学内容3.2.1 阿长的形象特点:善良、朴实、愚昧、顺从。
3.2.2 作者对阿长的态度:既批判又同情,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注。
第四章:作品启示4.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获得启示,提高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4.2.1 个人启示:从阿长的身上,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压力。
4.2.2 社会启示:反思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关注人性自由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阅读兴趣。
5.2 教学内容5.2.1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分享自己的感悟。
5.2.2 阅读拓展: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加深对鲁迅及其文学风格的理解。
第六章:比较阅读6.1 课程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深化对《阿长与山海经》的理解。
6.2 教学内容6.2.1 比较对象:选择与《阿长与山海经》主题相似的其他作品,如《边城》、《骆驼祥子》等。
6.2.2 阅读重点:对比分析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主题思想及写作风格。
第七章:写作手法分析7.1 课程目标掌握并分析《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手法。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7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7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
2、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积累词语,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品味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2、感受长妈妈的人品。
3、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选材,选材要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尝试运用本文的写法去写作。
【教学方法】:导读法,品味分析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分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期难忘的生活:百草园令人难忘的乐园、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阿长讲的美女蛇故事。
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反映他童年值得缅怀与思念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并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有哪些异同。
二、回顾作者常识: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3分钟三、初步感知内容:默读思考10分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生词。
思考的问题1、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2、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3、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四、学习字词:2分钟1、生字正音:憎恶(zèngwù)疮疤(chuāngbā)霹雳(pīlì)震悚(zhènsǒng)诘(jíe)问2、整体感知内容:20分钟(1)明确: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外貌及其性格特点。
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姓名用了别人名字的保姆,可见其地位是何等卑微。
她喜欢切切察察,爱饶舌,睡觉姿势不雅,占床等都是略写。
2023最新-《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初一的时候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那大家还记得《从》是选自哪部集子吗?对,是《朝花夕拾》。
《朝》是一部回忆散文集,一共有十篇,里面记录的都是鲁迅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断。
包括回忆他的亲友,同学和老师。
那其中呢就有一篇回忆他的保姆的文章,他的保姆叫?长妈妈。
大家还记得长妈妈吗?她可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哦,她在我们学过的《从》里讲过一个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好了,那阿长出了会讲故事之外,她还有什么特点呢?她在鲁迅的心中又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来看今天要学的《阿长与山海经》,请大家翻开书到29页。
(板书:、作者)《山海经》,大家知道是什么书吗?好,那大家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没有听过“精卫填海”的故事?那“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呢?刑天,他可是一位很有反抗性的猛将。
话说他的头被天地砍掉了,可他不服啊,所以他就以他的肚脐眼作为嘴巴,不停的说话,还不停的挥舞着手中的斧头和盾牌。
神奇吧?那《山》呢就收集了很多象这样的神话。
所以以前呐,《山》在孩子们中的流行度绝对不会亚于现在《哈里波特》在全世界的畅销。
二、主体1、好,介绍完这些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课文的学习了。
是这样,老师想把大家分成两个队,来个公平竞争。
(123小组为第一组队,567小组为第二队,4小组前3位到第一队,后3位到第二队。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第一项比赛──攻克字词。
老师先宣布比赛规则:当老师提示开始时,就请愿意接受挑战的同学举起手来,老师会选择举得最快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就请安静的等待下一次机会,这里一共有十二道题,哪个组回答得又快又准,就算哪个组赢。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通用3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通用3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配乐磁带、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作者把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阅读课文去探个究竟。
(板书文题、作者)二、回顾复习鲁迅及《朝花夕拾》的有关知识(参阅《三点一测》)强调:主要作品集及初一学过的课文、出处学生自读《三点一测》,了解《山海经》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学生自读课文,可就词语含义、段落大意、内容质疑、分析评价等内容圈点批注。
(参考《三点一测》)教师抽查字词学习情况。
(参见《三点一测》)1.注音:(出示小黑板)2.听写并释词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词句师生共同探究疑难词句,小组无法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交流。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优秀6篇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优秀6篇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长妈妈)。
她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课堂活动(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看完后看下自己阅读所用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
(2)、分发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分钟)(3)、同桌或前后桌交换试卷,师点评。
(4)、让学生巩固下刚才做错的题目。
附:小试牛刀(题目)1、本文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2、本文的作者是鲁迅3、本文选自4、本文的中心人物是5、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6、什么事让作者对长妈妈产生了空前的敬意?7、然而,较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三、课堂小结文章围绕阿长些了那些事件?1、切切察察的毛病2、摆成“大”字的睡相3、令人厌烦的规矩4、讲“长毛”的故事5、为“我”买《山海经》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模板6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模板6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__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学习__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大屏幕显示课题,指定学生简介作者)二、作者简介(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hài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mù pīlì jíe dàn骇掳悚惶急疮疤渴慕霹雳诘问惧惮四、研读课文1.__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都围绕着中心人物??阿长来写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女同学齐读第一、第二段)不是。
她只是一个连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即我的保姆。
(板书: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5篇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5篇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把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精准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三、领悟文中带有感情颜色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悟的思想感情。
四、领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料子的方法。
五、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谙习的人物。
重点:目标二、目标三难点:目标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第二课时完成目标四;课后完成目标五、第一课时一、引入:有谁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我们今日来学习周树人先生专门写她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遍生字生词。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点名回答(一)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疏()疏()懒骇()(二)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a名字b说出c名誉d出名的2、(念)念不忘()a惦记,常常地想b念头c读d“廿”的大写3、(疏)懒()a分散b不紧密c马虎d不谙习4、繁琐之(至)()a极b以至c到d至于(三)点评检查情况并一分钟记忆。
三、导入: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标题。
将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她除了给我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还为我做过什么事?在少年周树人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大家将课文认真地阅读一遍,解决下列问题。
四、课文讲解,完成目标二、三:(一)、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自由讨论。
1、看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领悟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3、依照文中事件的顺序划失事件中表明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更。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4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表现其人品美。
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透过生活现象,挖掘深刻的主题。
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阅读课文,看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详写,哪些材料是略写,体会作者缅怀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新课可由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默读课文,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2、从本文的题目看,文章可分哪几部分?(可对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看出作者对阿长抒发了怎样的怀念之情?4、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阅读要求:1、读书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及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抓住本文写作的重点;2、阅读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点出来,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默读时看到有注释的地方,要认真读注释,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4、默读时将你最喜欢、最能给你启发和力量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作批注。
三、课外作业要求课外再次阅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复述阿长的故事。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7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7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1)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用简明语言概括课文的能力、分析语言蕴含情感的能力。
(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了解散文组织材料的线索,了解文学作品中细节的写法和作者先抑后扬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鲁迅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
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明确: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写了她给我买《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7(优秀范文五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7(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7阿长与《山海经》教案7教学目的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可采用“导读法”;也可采用“整体感知一重点的研读一揣摩迁移”三步走的模块式;也或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为在初一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中选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选自《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解题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研习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
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具体研习。
1.明确目标。
细读课文化,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2.学生研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研习,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点、批、注。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10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二、出示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惊骇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疏懒霹雳孤孀惧惮粗拙渴慕2、释题:结合课文内容,谁来说说阿长与<山海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阿长买<山海经>。
那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叫“阿长买<山海经>”?还写了阿长的其他许多事情。
四、重点研读1、用自己最擅长的读书方式浏览课文勾画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并思考: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情?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
2021年有关《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5篇)
2021年有关《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学习目标】1、学习__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体会__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__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使用说明】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一、预习点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阿长( ) 骇( ) 掳( ) 惶急 (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霹雳( )( )粗拙( ) 憎恶( )( )絮说( ) 孤孀( )2、理解下面词语。
深不可测:莫名其妙:震悚:3、文学常识(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散文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精选5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精选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一《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鲁迅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揣摩迁移”三步走模式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相结合。
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自制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不错,我们在初一的时候,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提过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不知其真名实姓,也不会识字作文。
但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阿长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鲁迅在作品中几次提到他,甚至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专门写了篇文章叫《阿长和山海经》,那么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有兴趣来读一读吗?二、研习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
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2.解决生字词。
(将需要注意的生字词抄写在黑板上,请学生上来完成。
)疮疤(chuāngbā)诘问(jié)惧惮(dàn)霹雳(pīlì)玑(jī)震悚(sǒng)骇(hài)掳(lǔ)孀(shuāng)懿(yì)惶急(huáng)渴慕(mù)脐(qǐ)絮说(xù)惊骇:(书面语)惊慌,害怕。
震悚:(书面语)因恐惧而颤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品读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详细讲述《山海经》一事。
5、学习用一些事件真实、生动、传神地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梳理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品读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
手法。
2、难点: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详细讲述《山海经》一事。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入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工具:电脑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活动,学生演讲
三位学生上台演讲,根据具体演讲情况给予不同点评。
2、导入
各位同学,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这个奖项是有至高荣誉的。
不过可惜的是,在中国的文坛上,至今仍然没有一位作家有此荣幸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曾经有一位作家本是有可能获得这个奖项的,然而在给他提名时他却拒绝了。
大家能说出这位作家是谁吗?(鲁迅)是的,这位作家就是鲁迅。
对于鲁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鲁迅只是一个笔名,那么,鲁迅的本名有哪位同学知道啊?(周树人)我们也曾学习过鲁迅的文章,你们能否回忆一下曾学
过他的哪些文章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的又一篇作品——阿长与《山海经》。
这篇文章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共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今天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记述的就是作者与他的保姆阿长在一起的儿时生活。
作为一个保姆,阿长是一个身份地位低下的人,作者为什么要为这样的一个人专门的写篇文章呢?
通过对本篇的学习之后,大家定会理解作者的意图。
3、扫清障碍,认识字词
联系课本60页“读一读,写一写”,正确拼读生字词。
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
4、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性的散文,文中围绕阿长记述了哪些事情呢?
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评讲,明确答案:称呼的由来,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型,元旦的古怪仪式和一些烦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谋害隐鼠,给我买来《山海经》。
5、再读课文,初识阿长
问题一:朗读课文第一、二段,从中找出阿长的一些个人信息。
明确答案:姓名阿长、职业长工(保姆)、身形黄胖而矮
问题二:从阿长称呼的由来,思考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答案:长妈妈社会地位低微,不被尊重。
她是个可悲的人。
问题三:仅从这件事情能完全认识阿长吗?
明确答案:不能。
6、小结
本节课整体感知了课文,梳理总结了围绕阿长而写的8件事情,初步认识了阿长。
7、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课前活动,学生演讲
三位学生上台演讲,根据具体演讲情况给予不同点评。
2、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并且梳理总结了围绕阿长而
写的8件事情。
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哪8件事情?请各位思考一下,待会将请同学起来回答。
……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是这8件事情,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称呼由来这件事情,得出了阿长是一个地位低下,可悲的妇人。
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为了完全认识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来看看其它的事情。
3、具体分析,认识阿长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但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4、深入研读,领悟思想情感
问题一:根据文中描写的8件事情,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是发展变化的,请找出变化的关键词。
明确答案:讨厌——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问题二:从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答案:先抑后扬
问题三:一开始作者大写他如何“讨厌”“不耐烦”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请同
学们交流一下。
明确答案:本文是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了双重眼光描写,一是儿时的眼光,一是写作时的眼光。
作者对阿长的“讨厌”“不耐烦”是儿时的心理,而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全文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
(联系课文最后两段)
5、小结
本节课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了阿长,并明白了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是深沉的怀念。
6、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1、课前活动,学生演讲
三位学生上台演讲,根据具体演讲情况给予不同点评。
2、听写字词
3、导入,研读标题,领悟作者意图
从上节课程我们大家知道了作者对阿长是怀有深沉的纪念的。
既然是写作者对阿长的纪念,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不直接用阿长,或者是用阿妈、长妈妈,而是用阿长与《山海经》呢?
通读课文,我们知道阿长没有文化、没有学识,一个字不认识。
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作者为什么要把她与《山海经》这样一本书放在一起呢?分组讨论。
(重点重新回忆讲述阿长买《山海经》一事)
根据回答点评后明确答案:《山海经》一事表明了阿长对我的关心、爱护。
这件事是全文感情的升华,是作者情感态度的转折点。
4、深化拓展,引导写作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5、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深化拓展,探讨研究。
6、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