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69b753f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9.png)
审核人员:审核组长:审核日期:
标准条款
标准要求/检查内容
审核记录
(本栏如填写不下,请对应填写在本页背面,
注明标准条款号和检查区域)
涉及
部门或区域
符合性(Y/N)
1范围
1.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2.公司管理体系对标准条款是否有裁剪?
如有,所裁剪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
3.有设备布局图吗?有设备台账吗?设备档案是否齐全?
4.公司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有重要影响的建筑物、工作场所是否足够(如面积)、适宜(如位置)?
5.过程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技术性能是否能够确保实现产品的符合性?
有日常的维修保养记录吗?
6.重要设备有检修保养计划吗,是否得到实施?
7.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是否充足、适当,得到维护和控制?
所有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3.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人员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
有文件发放记录吗?
4.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以及更改前是否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了全部更换到位?
5.不同类型、状态(如修改、受控、作废、外来文件)的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
对需重新确认的情况是否规定、实施并有记录?
9.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是否有适宜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或失效?
7.1.6组织知识
1.是否确定了现有的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
2.能保证员工学习到和学会这些知识吗?
3.是否确定了更多必要的要学习的知识,及定期的学习计划?
7.2能力
1.公司对岗位基本要求(应知应会)是否确定或者有岗位说明书吗?
5.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结果是否建立记录并予保持?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e64f538964bcf84b9d57b4c.png)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Q/GDZC802B3 序号:被审核部门领导层被审核部门陪同人员审核日期审核准则审核员 ISO9001条款检查结果记录检查内容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具体内容 4.1总要求过程是怎样识别、本公司是如何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做了哪些主要工作?策划的?QMS文件包括哪些 4.2.1 1、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文件要求总则 1、看质量手册。
3、是否有程序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4、相关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等。
5、查本标准要求的记录。
4.2.2 查看质量手册 1、是否有质量手册?质量手册 2、是否有删减、若有删减是否合理? 3、手册与程序是否对应? 4、手册中对过程之间相互作用表述是否合理?5.1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其建1、总经理是否制定并批准质量方针和目标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体系承诺提供2、通过何种方式传达顾客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哪些证据3、员工对重要性是否理解并在工作中实施 4、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三性5、是否为各项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保存部门:品管部保存期限 4年续页部门:领导层第2页共6页ISO9001条款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具体内容检查内容检查结果记录1、组织是通过什么方法掌握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5.2 企业是否做到以以顾客为关2、组织是如何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各项工作要求顾客为关注焦点注焦点并实施,从而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的制定 1、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方针?2、质量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质量方针的内容1、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2、是否与组织的产品、活动的性质、规模相适应?3、是否满足顾客要求?4、是否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的框架? 5.3 5是否与企业的其他方针相一致? 质量方针1、如何向员工传达,采取了那些方式?质量方针传达与管理2、询问员工是否了解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得1、检查质量目标统计结果,确认质量方针是否已到实施经实施? 1、有否定期评审质量方针的规定?质量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2、对质量方针是否进行了修订?1、是否形成文件,经领导批准?是否制定了质量目标 2、是否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层次? 5.4.1 质量目标3、目标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设定目标应考虑的内容 4、目标是否满足产品及产品要求的内容?保存部门:品管部保存期限:4年续页部门:领导层第3页共6页ISO9001条款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具体内容检查内容检查结果记录 5、目标内容是否体现持续改进精神? 6、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方法? 7、受审核部门是否有量化的质量目标? 5.4.1 8、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可测量参数?质量目标9、企业资源能否保证目标的实现?目标的实施情况 10、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11、是否向有关人员传达,有关人员是否清楚?策划是否满足目标、1、如何满足保证策划能满足目标及总要求?是否形成文件、是否 2、策划形成了那些文件,是否满足要求?受控、是否提供了实5.4.2 3、质量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以此确认策划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与记录表(范本)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与记录表(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8a395b34693daef5ef73d4c.png)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编号: BG-8.2-?页码:受审部门最高管理者接待人审核日期相关文件内审员姓名标准审核内容现场审核内容评价章节号1. 1 1. 24. 1 5. 1范围是否明确了产品及其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在质量管理手册中阐明?删减1)是否有删减?2)删减了哪一条款?3)删减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4)删减是否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删减后,是否能不免除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责任?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1)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否清楚?2)过程是否识别并表述?3)是否存在和明确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何控制?4)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是否明确?5)有那些控制准则和方法?6)如何保证体系运作所需的资源?7)信息是否充分?8)如何监视、测量分析这些过程?9)如何对过程实施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也可结合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条款及其自身规定的内容)最高管理者的承诺通过审核活动来承诺并提供证据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如何认识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2)有那些措施使全体员工理解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3)最高管理层是否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4)采取什么活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通过其他各有关条款的相应证据证实5. 3 5. 4.1 5. 4.2 5. 5质量方针1)是否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发布?2)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3)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4)是否为组织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5)是否采取那些途径传达到相关部门?(可以抽查若干职工是否了解来证实)质量方针的适应性是否规定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和修订?质量目标1)质量目标是否制定并发布?2)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和落实?分解是否适宜并得到评审?3)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可测量?4)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质量是否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策划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形式、结果是什么?2)策划的结果是否能实现质量目标以及4.1 总要求?3)策划的结果是否有持续改进的要求?策划和实施是否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职责权限1)是否明确各过程职能和岗位,其相互关系?2)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络的途径是否清楚、接口是否明确?3)管理者代表是否有任命, 其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4)赋予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职权是否能确保 ?●质量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包括质量改进●在整个组织提升对顾客要求的认识●质量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络5. 66. 1 8. 55)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和渠道作出规定 ?通过效果检查 ,横向、纵向的信息传递管理评审1)最高管理层是否按策划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 ?2)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多少 ?是否适宜 ?是否由最高领导支持管理评审 ?3)评审内容包括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4)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是否齐全 ?●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情况和产品的符合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进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5)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包括哪些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其他6)评审结果是否记录 ?评审结果是否得到落实 , 包括改进和采取相关的措施 ?资源提供1)如何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资源 ?2)所提供的资源能否满足 QMS 运行和持续改进有效性的要求 ?所提供的资源是否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 ?改进1)如何认识“持续改进”?2)采取什么措施使全体员工理解持续改进的含义和作用 ?3)通过什么途径为持续改进创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4)持续改进的项目和成效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是否验证 , 并进行表彰和肯定 ?注:合格在评价栏打“√”,不合格在评价栏打“╳”,观察项作“△” 。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技术科)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技术科)](https://img.taocdn.com/s3/m/c996f13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32.png)
抽样询问科员:部门职责是什么?
有没新人,新人有没有相应培训记录?(安全、质量、专业岗位等)
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是什么?
现在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编号:JD/QZ01—015B
过程
COP3:设计和开发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检查记录
审核依据
标准
相关文件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编号:JD/QZ01—015B
过程
SP4:文件控制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检查记录
审核依据
标准
相关文件
标准的管理:有无周期检查、刷新标准?
外来标准如何传递?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编号:JD/QZ01—015B
过程
SP21:资源管理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检查记录
审核依据
标准
相关文件
特殊特性要求如何策划,控制手段是什么?
抽2~3个样。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编号:JD/QZ01—015B
过程
COP3:设计和开发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检查记录
审核依据
标准
相关文件
精锻件和转子特殊特性如何开发?
如何传递客户的特殊要求?
转子图纸的3 4是否进行识别?
有无转至相关技术文件(如控制计划、FMEA、工艺流程图等)内?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编号:JD/QZ01—015B
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P4:文件控制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检查记录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项目)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07d70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8.png)
(3)是否根据风险等级建立分级管控机制?是否明确风险货任人员/部门?
询问、查阅资料、现场检查
口符合
口基本符合
口不符合
2.3隐患排查治理
2.3隐患排查治理
(1)项目HSSE策划中是否明确HSSE检查计划?
(2)项目是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I1SSE隐患排查活动?
询问、查
审核内容:
受审核方:
检查表编号:
1.2HSSE组织
1.2HSSE组织
(1)项目部是否设置HSSE领导小组?
(2)项目部是否按公司有关制度规定设置HSSE管理部门?
(3)项目部是否按公司有关制度规定配备I1SSE管理人员?
询问、查阅资料
口符合
口基本符合
口不符合
1.3HSSE
(4)是否对HSSE考核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询问、S阅资料
口符合
口基本符合口不符合
(二)领导引领
(1)是否明确项目经理为项目HSSE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项目主要领导根据分工对各自系统HSSE工作具体负责?
(2)项目领导人员是否通过HSSE例会、学习等方式宣贯学习HSSE制度?
(3)是否通过“行为安全之星”、“班前安全活动”以及未遂事件上报等方式听取基层员工HSSE合理化建议?
询问、查阅资料
口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四)项目检查与考核
(1)HSSE策划书中是否制定HSSE检杳计划?
(2)项目是否按HSSE检查计划组织各项检查活动?
(3)HSSE检查是否形成记录和整改通知单?是否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4)HSSE检查结果是否与项目管理人员、分包商月度考核挂的?
质量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质量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及审核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a7933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9.png)
编号: JF—9.2—03序号:
受审部门
管理层
审核时间
2023.6.6
原则
条款
审核内容及措施
审核记录
合格Y
/不合格N
Q:4.1
1)组织在筹划管理体系时有无考虑内外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组织进行了内外部各方面环境原因旳识别考虑,并进行了综合评估,确定了体系建设旳基本框架和发展方略。
组织与否较全面持续改善管理体系旳合适性、充足性和有效性?
组织与否较全面持续改善管理体系旳合适性、充足性和有效性?
应用了对应旳方式以寻求改善,包括对管理评审进行了分析评价合改善,但未能保持改善措施实行跟踪验证旳证据。
对体系运行中旳其他过程也进行了改善,基本合适,符合规定。
对体系运行中旳其他过程也进行了改善,基本合适,符合规定。
Y
Q:7
资源需求与否确定并提供,有无包括了内部和外部旳资源满足?
按体系筹划旳规定确定并予以提供和满足了资源旳需求,抽查人员、设备等资源基本满足规定。
Y
1)有无获取顾客满意旳方式措施?
2)确定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调查?
3)调查旳内容与否合适?
4)有无进行调查记录?
5)调查记录成果怎样?能否满足规定?与否抵达目旳规定?
Y
Q:7.4
1.有无规定内外部沟通旳内容?
2.沟通旳时机对象有无确定?
3、沟通旳方式接口与否明确?
4、沟通与否顺畅有效?
4.沟通与否顺畅有效?
4、沟通与否顺畅有效?
制定了沟通管理制度,内容明确,沟通旳方式灵活,通过会议、讨论、告知、面谈等方式进行,沟畅通通有效,信息能得到很好旳传递。
Y
-
1.与否需要外部供方管理旳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922e5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6.png)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过程Q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审核内容1.是否建立了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机制(文件)。
2.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息渠道等(外部因素)。
3.如何收集、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
4.是否持续地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动态更新。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6.1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是否建立了识别相关方及其需求的机制(文件)。
2.如何识别、评价相关方;所识别的相关方是否适宜。
3.是否收集并确定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息进行分析、监视和评审。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6.1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规定了明白的边界和范围。
2.公司在确定体系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内内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及其应对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等因素。
3.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在什么文件中进行明确。
4.若体系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公司是否进行了声明,声明是否适宜。
审核发现(包括时间、地点、事实)结果1Q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公司是否确定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是否确定这些进程所需的资源;是否分配这些进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6.1的要求识别风险和机遇;是否有改进过程;是否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
2.体系策划是否考虑了4.1、4.2条款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换的策划。
3.形成了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
形成了哪些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Q 5.1领导询问最高管理者: 作用和承诺1.是否清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
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f7653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c.png)
1、审查质量手册中质量体系覆盖的过程,在现场审查时进一步确认其实际情况?
2、查相关文献并结合现场审核查验证和确认活动、以及验收准则,必要的记录是否得到了规定?实行效果如何
3、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协议(这些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协议与现有的产品不同),是否编制了质量计划,内容是否完整?
6.1
资源提供
◆组织如何拟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提供的资源是否满足体系的规定?
1、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
2、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如何进行培训?
3、如何进行人员补充?设施、设备更新如何实行?
4、是否配备足够的资源,有多少人员、计量器具、设备?
6.2
人力资源
◆是否拟定了影响质量的各类人员的能力规定
1、询问负责人并索取有关环境因素辨认和控制的文献;
2、查阅按控制计划实行控制的记录,并现场观测控制效果;
3、查阅生产现场管理及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并现场观测执行情况。
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是否拟定了产品实现过程?
◆验证和确认活动、以及验收准则是否得到了规定?
◆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记录?
◆是否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协议编制了质量计划?
◆培训计划是否得以有效实行
◆是否对培训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培训的记录
1、询问部门负责人是否获得工作岗位能力规定的文献规定?
2、查阅培训的相关资料: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的有关证据,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
3、抽查3-4人,通过询问,观测,查阅记录等检查其是否具有岗位能力。
6.3
基础设施
◆组织如何拟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范本)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7a85ec63968011ca2009188.png)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治理体系内审检讨及记载表编号:BG-8.2-?页码:。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记录表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2360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3.png)
序号
检
备注
1
文件控制
文件编码、审批、发放、更改、作废、归档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培训、技能、资格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
采购过程控制
供应商选择、评价、采购过程记录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设备维护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说明:以上表格中的检查项目和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审检查记录表应根据具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同时,在检查情况记录中应详细记录每个项目的实际检查情况,并对存在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5
质量控制
产品检验、质量记录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
环境与安全控制
环境卫生、安全防护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7
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
产品检验标准、试验方法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8
质量改进管理
不合格品处理、纠正措施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总计:8项,其中合格XX项,不合格XX项。(此处可添加其他评价或总结性描述)
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50d7e20bed5b9f3f90f1c32.png)
作废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未撤出时,是否有明显标识,能防止误用? 已撤出使用场所 有无建立文件管理档案,以利于文件管理、分发、更改、回收、作废? 有无建立最新的文件控制一览表? 有文件档案目录表 有最新的文件控制一览表 有表格清单,并注明保存期限
10 有无建立记录清单,是否包括了保存期限? 11
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要求是否确定?是否根据履行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安 各部门有岗位职责制度,并根据能力确定安排人员 排人员 有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10 是否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以确保符合产品的要求? 11 有无编制质量手册,有无按规定批准程序文件? 12 总经理是否已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对其授权? 13 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有效履行? 14 是否根据标准建立、实施、保持了内部审核程序?
ISO9001:2015-QMS
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员
判定
审核结果
判定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QR:MR-003(A/0)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抽查3-5份受控 经批准,确保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 文件) 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人员是否得到所需文件?(抽查工作厂 经查,文件发至使用场所,确保执行人员得到所需文件 所的文件发放情况) 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更改前是否得到评审和批准? 文件更改前得到评审和批准
受审部门 序号 15 管理层 审核内容 审核时间 2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根据规定的时间间隔,是否编制了审核计划,计划是否覆盖QMS所有部门、主 依审核计划,除财务外,其他部门全部覆盖; 要场所、过程? 有编制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完整)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50dfb3fa216147917112864.png)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续表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续表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370a37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2.png)
要求完成时有效验证间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审核内容1、是否有文件发放、回 收、借阅登记记录?2、是否有受控文件清 单?3、是否有管理文件更改通知单? 4、是否有技术文件更改 通知单? 5、是否有文件销毁、留 用申请表? 6、是否规范了文件编 号? 1、是否制定文件记录保 存期限表? 2、所保存的文件时候有防护措施?检查结果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程叙文件名称文件控制 程序记录控制 程序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编号QP 01QP 021、是否有经营计划编制任务书?2、是否有年度经营计划?3、是否编制年度及中长期经营计划?4、是否有年度经营计划评审报 告?5、年度经营计划是否有更改? 1、是否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2、是否有管理评审会议记录?3、是否有管理评审报告?4、是否有管理评审跟踪验证报告? 5是否有各部门输入的管理评审 文件? 1、是否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2、是否编制岗位人员能力要求表?3、是否有培训情况记录和培训签 到表?4、是否有年度培训情况报告?编 程叙文件 审核内容 检 不符合项整改措 要求 有是□否□ 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管理评审 控制程序 经营计划控制程序培训控制 程序 QP 06QP 04 QP 03号QP 21名称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是否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2、是否编制审核日程表?3、是否编制审核检查表?4、是否有审核不符合项报告?5、是否有内部审核报告?6、是否有年度内部审核评价表?完成时间施效验证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查结果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QP 24 QP 2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是否有各部门数据分析文件清单?2、是否有数据初步分析报告?3、是否有数据分析报告?4、是否将分析结果纳入管理评审报告?1、是否纠正预防措施项目记录表?2、是否有顾客投诉报告?□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是 □ 否 □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 否□4、是否有纠正预防措施 报告? 1、是否进行过员工满意 度调查? 2、员工满意度评价报告 是否反映实际情况? 顾客/员工满意度测量程序3、是否制定改进方案? 程叙文件 名称3、是否有8D 报告?要求完成时间 审核内容有 效 验检 查 结QP20编 号QP 05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1、是否编制年度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表?A、预防成本是否包括检验员工资、产品防护、工位器具等成本?B、鉴定成本是否包括外部认证、检测试验?C、内部损失成本是否包括生产废次品、返工返修所产生的费用?D、外部损失是否包括顾客退货、索赔,运输意外损失、防护不当损失等?2、是否得到车间月度不良品统计表?证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果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3、是否按时交付质量成 本月报表?4、是否有月度质量成本 分析报告?5、是否有年度质量成本 分析报告?6、是否有持续改进计划?不符合项整改措施1、是否有合理采购计 划?程叙文件 名称采购控制程序 是□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 否 □有 效 验 证 是 □ 否检 查 结 果 是 □ 否要求完成时间编 号 QP 11审核内容2、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单及资质证书?3、是否有供方供货产品质量记录?4、是否有供方供货统计表?5、是否有产品供货技术协议书?6、是否与供方签订了质量保证协议?7、是否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QP 108、是否有产品试制技术协议?9、是否有采购产品的送检单和入库单?1、是否对采购物资进行等级分类?2、是否有供方能力调查表?供方控制程序3是否制定合格供应商的审核计划?4、是否有供应商的审核报告?5、是否有年度供方评价表?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不符合项整改措施1、是否有检测设备台账?2、是否有监测设备维护 保养计划?QP193、是否对测量特殊特性 的量具进行 MSA 分析?4、是否有监测设备购置 申请表?5、是否编制监测设备的 有 效 验 证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检查结果 是 □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 是监视和测 量装置控制程序 程叙文件 名称 要求完成时间审核内容编 号否 □否 □QP 22 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周期检定计划?6、是否有监测设备的检定通知单?7、需检定的监测设备是否获取了合格证?8、是否有新购设备的验收记录?9、是否有设备维护保养的实施记录?10、闲置和报废的设备是否有处置申请单?1、是否设定工序监测点?□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2、监测手段是否与检验指导书相符?3、原材料检验手续是否完整?4、在制品检验状态表示是否正确、齐全?5、是否使用过紧急放行申请单?6、是否每天真是填写首、巡检记录?7、首件产品是否标识?生产流转卡是否使用?8、产品是否都做过全尺□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寸检验、功能验证?9、检验记录单是否正常 使用?1、不合格品是否隔离、 标识、放错?2、是否有不合格品评审、 记录、效果验证?3、是否了解拒收、 让步、返工、返修、报废的含 义?是否熟悉相关表单 操作流程?4、发生质量问题时是否 知道处置流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 23QP 08 程叙文件名称与产品有关要求评审控制程序审核内容1、是否有合同评审及评审记录?2、技术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特殊合同要求?3、是否配合技术部进行过产品可行性分析?4、有无口头定单记录并报审批形成计划?5、是否有网上定单并道道顾客授权?6、合同更改是否与相关部门和顾客商评?不符合项整改措施要求完成时间编号检查结果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有效验证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QP 15 服务控制程序7、文件更改时是否有通知单?8、合同执行情况统计表是否真实?9、是否建立完整的顾客档案?1、与顾客沟通的手段是否齐全?2、有无顾客投诉记录并及时有效反馈?3、顾客投诉报告能否永久性解决问题?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QP 20 顾客/员工满意度测量程序4、顾客服务记录表是否有顾客签字?5、是否对服务结果进行过回访?6、服务人员能否满足服务需求如何证明?1、是否报请顾客填写满意度调查表?2、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是否有改进措施?3、是否有提高顾客满意度的计划和方法?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有 效 验 证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检查结 果 是□ 否 □ 是 □ 否 □ 是□ 否 □ 是 □ 否 □是 □ 否审核内容1、各功能区域划分布局 是否合理并标识?2、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是 否齐全?有无警示标 志?3、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4、工装夹具操作是否存 在安全隐患?5、是否协同行政部编制 生产员工进行安全知识, 现场管理和岗位技能培 程叙文件 名称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不符合项整改措施要求 完成 时间QP 07 编 号QP 12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训6、是否协同行政部对员工进行设备、工装安全操作培训、及维护保养知识培训?7、是否每日点检工装设备并记录?8、特殊工种是否有安全防护?1、生产计划是否合理并送采购、销售?2、是否有监督、考核生产计划的文件?3、是否获取作业指导书并遵照生产?□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QP 17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4、是否在过程更改时启动作业准备验证?5、生产车间是否有分解计划?6、产品流转卡是否向来使用?7、是否接受过补充、更改销售计划?8、是否下达过生产计划调动通知单?9、是否编制预防性的生产应急计划?1、在制品是否都有清晰的状态标识?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制程序2、生产区域是否合理? 标识是否齐全?3、生产流转卡是否写有 生产批次号?不符合项整改措施1、是否编制设备需求计 划和购置申请?2、是否建立设备台账、 操作规程是否齐全?3、是否编制年度设备维 有 效 验 证 是 □ 否 □ 是 □ 否 □ 是检 查 结果 是□ 否□是 □否□是否 □ 是 □ 否 □ 是 □ 否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程叙文件名称 设备控制 程序 要求完成时间审核内容QP 13编 号QP 14 工装控制程序修保养计划?4、设备是否按计划维修并填写记录?5、关键设备是否有易损备件储备?6、设备故障时维修是否及时并填写记录?7、是否对设备完好率进行统计?8、设备停用、报废手续是否齐全?1、是否建立工装夹具台账?□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2、是否制定工装管理制度?3、工装的使用状态是否明确标识?4、工装交付前是否办理验证手续?5、工装使用履历表记录是否真实、完整?6、工装接近使用寿命前是否有备份申请?7、是否有损坏工装维修和修好验证记录?□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程叙文件 名称要求 完成 时间审核内容有 效 验检 查 结编 号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是□否 □ 是 □ 否 □是 □ 否□ 是 □否 □ 是 □ 否□8、无法修复的工装是否 办理报废手续?1、各种状态产品的防护 措施是否有效?2、仓库的帐卡物是否一 致?单据手续是否齐 全?物资能否做到先进 先出?3、仓库每月是否盘存并 做好记录?4、是否根据库存报表均 衡生产减少库存? 防护控制 程序QP 18QP 19 设计开辟控制程序1、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否明确、有哪些?2、是否接收到产品设计任务书?3、是否制定设计开辟计划并得到批准?4、是否编制设计输入清单?5、设计输入是否评审并形成报告?6、是否编制设计输出清单?文件是否齐全?果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证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7、是否评审设计开辟结果能否满足要求?8、是否编写设计开辟阶段报告?9、设计的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10、验证后的设计验证报告手续是否齐全?11、样件提交前是否完成设计确认报告?12、样件是否得到顾客的确认和批准?13、顾客是否对产品提出设计更改?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QP 16 过程确认控制程序14、设计更改是否经过评审和批准?15、文件控制是否有效实施?1、是否对生产过程确认进行策划?2、生产过程开辟阶段准备是否充分?3、过程确认完成时间是否经过评审?4、过程确认完成后是否完成确认报告?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范本)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90595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2.png)
4.1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1)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否清楚?
2)过程是否识别并表述?
3)是否存在和明确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何控制?
4)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5)有那些控制准则和方法?
6)如何保证体系运作所需的资源?
7)信息是否充分?
7.5.4
顾客财产是否在合同中明确是否包括知识财产
当顾客财产出现损坏或不适用时是否记录并报告客户
7.5.1
是否按规定向顾客提供了服务包括各种配件服务及执行国家“三包”的规定
8.2.1
对顾客满意与否的信息收集规定了哪些渠道执行情况如何
对客户投诉如何处理了解对顾客投诉处理情况及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8.5.2
质量方针的适应性是否规定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和修订?
5.4.1
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是否制定并发布?
2)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和落实?分解是否适宜并得到评审?
3)质量目标是否量化并可测量?
4)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质量是否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
5.4.2
参与评审的部门是否包括被评审设计/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
评审的结果和之后的跟进措施是否有记录
7.5.3
是否进行设计/开发验证确保满足设计/开发输入要求,如何验证
7.3.5
验证的结果及之后的跟进措施是否有记录
7.3.6
是否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是否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确认结果及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保持
纠正和预防措施开展情况及有效性
注:合格在评价栏打“√”,不合格在评价栏打“╳”,观察项作“△”。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安管部)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安管部)](https://img.taocdn.com/s3/m/9d4d94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4.png)
6. 1. 13
安全管理部长、安全员及内部审核员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管理评审的记录和报告的表式是否按照规定填写?
6. 2. 2
是否对质量管理意识、知识和技能;生产技术知识;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岗位技能进行培训教育?
教育培训台账、计划、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8. 2. 2
8.4.1.2
8. 5
是否确保在整个组织内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及与外部各方联系的工作?
5. 5
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是否落实到位?
内部沟通的过程是否有记录并一一确认,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
5. 6. 3
本公司是否按时进行一次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是否在内容有改动的时候进行整改,落实到位?
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是否一一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跟踪落实?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
编号:页码:
受审部门
安管部
接待人
审核日期
相关文件
内审员姓名
标准
章节号
审核内容
现场审核内容
评价
5. 3
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方针及其内涵?
5. 3. 3
是否协助管理评审会议的准备及记录,并对内部审核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指导考核?
5. 4
是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按要求进行准备并完善?
质量审核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和实施效果验证,并负责对内部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是否落实?
内部审核计划、检查清单、审核记录、不合格项报告是否健全一一落实?
是否积极寻求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注:合格在评价栏打“√”,不合格在评价栏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察项作“△”。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包含完整检查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包含完整检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7cabc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2.png)
√
2.组织过程管理的要求是否形成了文件并批准实施?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有经过审核批准;
√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对满足顾客要求有何想法?现以何方式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
质量方针:全员参与、客户满意、持续改进、精益求精。
√
是否确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并发布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
(包含完整检查内容)
1.管理层
2.生产部
3.品质部
4.采购部
5.工程部
6.仓库PMC
7.资材部
8.行政部
9.业务部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
管理层
审核日期
2018-1-17
版本
01
审核员
陪审员
判 定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严重
轻微
观察
OK
上一次内审与最近外审的问题点
无
4.1
是
√
组织是否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致力于提高QMS的有效性?
是
√
组织持续改进QMS绩效是否明显?有充分的、可靠的事实或数据对比予以证明?
质量目标达成分析检讨;
√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数据分析和改进控制程序”?该程序是否按照标准要求作出以下的规定: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管理者代表经过任命,并规定了其职责;
√
5.2方针
最高管理者是否建立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针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全员参与、客户满意、持续改进、精益求精。
√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3ed76a22b160b4e777fcfa7.png)
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业务科
5。1人员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业务科
4。1。11
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业务科
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业务科
4。1。12
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
不适用
4.2管理体系
4。2
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业务科、检测科
5.2.5
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检测科
5.2。6
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
检测科
5。3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
5.3。1
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检测科
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业务科
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业务科
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业务科
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业务科、检测科
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
业务科、检测科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业务科、检测科
5.1.2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业务科
4.6合同评审
4.6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
业务科
4.7申诉和投诉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4.7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来自客户或其它方面的投诉。
业务科
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
业务科
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4.8
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业务科
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
业务科
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业务科
4.9记录
4.9
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
业务科
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业务科
5.1人员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业务科、检测科
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
业务科、检测科
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员的标识。
业务科、检测科
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
业务科
4.10内部审核
4.10
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业务科
4.1.11
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业务科
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业务科
4.1.12
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
不适用
4.2管理体系
4.2
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4.1.2
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
业务科
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
业务科
4.1.3
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
业务科
4.1.4.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业务科
4.1.5
业务科
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不适用
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
不适用
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
不适用
4.5服务和供给品的采购
4.5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给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
业务科
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
业务科
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
业务科、检测科
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业务科、检测科
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 /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
业务科
4.1.6
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
业务科
4.1.7
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业务科
4.1.8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
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
业务科
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业务科
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业务科
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4.1组织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4.1.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业务科
4.1.1
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测或校准活动;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
业务科
业务科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
业务科
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业务科
4.11管理评审
4.11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业务科
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
业务科
4.1.9
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业务科
条 款
审 核 内 容
相关科室
审核结果
4.1.10
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业务科
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来自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业务科
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业务科
4.3 文件控制
4.3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业务科
4.4检测和/或校准的分包
4.4
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