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班主任工作创建优秀班集体7篇
做好班主任工作创建优秀班集体7篇篇1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创建优秀班集体。
一、了解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思想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既严格又关心。
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基础。
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具体、可行,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我们需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遵守。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章制度,以适应班级发展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学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关注学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潜能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学习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比赛等,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可以设立班级荣誉墙,展示班级的荣誉和成就,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等联系方式,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注重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规章制度,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家校合作中,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要想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主手:一、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组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所以,班主任要在开学初注意观察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动向,指定一些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为临时班干,并安排好积压自的职责。
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考验后,再让班里的学生进行民主选举,最后班主任再对他们进行精心的培养,让他们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马矢连柯指出:集体的生存方式就是向前进行,它的死亡方式就是停滞。
班级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要使她永葆青春、向前进行,就必须向全班学生提出奋斗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奔头”。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提出的奋斗目标要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基础好的班级,可定出较高的奋斗目标,对于基础差的班级,目标要定得相对低些,待学生实现第一个奋斗目标后,及时引导学生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三、凤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乐于交往,乐于学习。
故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开展丰富多采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
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压力,会约束每个人的言论和行动,所以班主任要向学生进行德道行为规范教育;及时表扬班里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教育等方法进行培养班集体的正确舆论。
班风是一个班里特有的风貌或风气。
良好的班风一个成员也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后,要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班级中树立好榜样,并通过自身良好的语言和行动、修养等来影响学生,使班集体形成优良的班风。
那些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会自然而然的在良好的班风中改掉自身的毛病。
五、关注问题学生,促进集体发展旨的是那些品行或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班里数量虽少,但影响面却很广,制约性也很强。
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班集体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们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支柱,它能够凝聚班级成员的力量,促进班级的发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班级标志等方式,建立班级文化。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联欢会、班级运动会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它能够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维护班级的秩序。
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如班级考勤制度、班级纪律制度等,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会、班委会等方式,让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建立班级互助机制班级互助机制是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机制,它能够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互助活动,如班级志愿者服务、班级互助小组等,让学生们在互助中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力量。
四、建立班级奖励机制班级奖励机制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激励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奖励制度,如班级优秀学生、班级优秀团队等,让学生们在奖励中感受到班级的关注和鼓励。
五、建立班级沟通机制班级沟通机制是班级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的机制,它能够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班级论坛等方式,建立班级沟通平台,让学生们在沟通中了解彼此,增强班级凝聚力。
六、建立班级评价机制班级评价机制是班级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相监督的机制,它能够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进步和成长。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评优、班级评比等方式,建立班级评价机制,让学生们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策划和管理,需要班级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引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除了教学工作外,还负责班级管理和班集体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几个关键方面。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第一步是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班级管理的纲领。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共同制定并参与执行规章制度,使其合理合法且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自觉遵守。
班规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班级的特点,可以通过班会讨论、学生代表大会等方式进行。
班规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规范、作业要求、诚信守则、考勤制度、纪律要求等。
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和班集体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遵守纪律和规范行为的能力。
建立班级活动制度一个活跃的班集体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活动制度,定期组织各类活动,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班级活动可以包括:主题班会、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
通过活动的开展,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需要班主任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需求,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贴近教学实际和班级特点。
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班会、班级群聊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反馈,从而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
培养班级合作氛围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班级中生活学习,需要与同学相处和合作。
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班级中的合作氛围,帮助学生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班主任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还可以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或个别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篇1一、调整自身心理机制,作好思想准备随着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班级和学生,而且为了群体管理的需要,常常要求学生按照某中规定去做。
首先,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很多非正式场合,我们没有必要(也很难)让学生整齐划一。
学校毕竟不是军营,对活泼可爱、富有朝气的学生,我们在强调共性的同时,更要接受他们的个性,而且要给予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
其次,在管理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可以适当淡化问题严重性。
因为,中学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迅速增长的时期,因此而引发的一些让老师烦心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这个年龄特征所表现的普遍性的生理或心理现象,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
我们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疏导之外,没必要诚惶诚恐,更无须对某些行为劈头盖脸地猛批。
除非紧急情况,否则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做处理,或者对事件进行冷处理常常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二、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强化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想办法让学生乐意去做班干部。
让他们觉得担任班干部是个很难得锻炼机会。
班主任不仅要经常与班干部沟通思想,提升他们的觉悟,而且对一些组织能力强、品学兼优的班干部,要帮助他们组成团结而有威信的班级领导核心,并在班级当中树立他们的形象和威信。
班主任对班干部要有信任的态度,让他们对班级的事务畅所欲言,懂得自己的职责又能协调与其他班级干部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要让每个岗位的干部知道要做什么,以及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好。
一方面,班干部的职位不能让他只挂个名不做事,要让他们有事可做,不能让他们长期闲着,否则就会养成惰性,失去他的领导作用。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良好的班集体是指同学们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共同追求进步和发展的班级团队。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班级形成良好集体的方法:1.班级目标设定: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明确班级的追求和方向。
目标应该能够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设定学习目标、团队活动目标等。
2.团队建设: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合作游戏等,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鼓励积极表现:班主任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同学们的积极表现,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激励其他同学也做出类似的努力。
4.建立班级规则:班级需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约定,规范同学们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班主任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制定和维护这些规则,使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有责任感。
5.创建班级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如班级联谊、文化艺术展示、公益活动等,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亲密度和凝聚力。
6.班会和座谈: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和座谈,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解决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7.加强班干部培训:班主任可以定期培训班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让他们在班级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8.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口号,可以编写班级宣言和口号,形成班级的特色和认同感。
9.促进师生关系: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同学们的成长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10.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应该适时地放权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11.班级交流平台:创建一个班级交流平台,可以是线上的群聊或论坛,方便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同学们的情况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尊重每个同学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共同发展。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班主任的角色也愈加重要。
作为学校中扮演着承上启下、搭建桥梁的重要角色,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讨班主任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
一、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班主任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制定班级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既包括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班主任要通过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通过班级活动、交流会等形式,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如班级拓展训练、户外郊游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三、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班主任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四、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通过定期家长会、家校联络册等形式,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向家长传递相关信息,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增进家校互动,形成育人合力。
五、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班主任要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
他们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同时,班主任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六、及时关注和解决班级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和解决班级问题。
对于班级中出现的纷争、矛盾等问题,班主任应当及时进行处理,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解和解决。
班主任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级形象。
班集体培养的方法
班集体培养的方法
1. 建立明确的班级规则和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包括课堂纪律、行为规范等,让学生清楚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同时,设定班级目标,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合作。
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轮流担任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等。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
4.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班级的规范。
5. 强调共同进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
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帮扶活动等,让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6. 举办班级活动:定期举办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7. 激励和表扬: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正面的激励和表扬。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8. 引导解决矛盾: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处理冲突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逐步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当然,每个班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自踏入教学岗位以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知道,这项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在如何抓好班集体建设方面,更是付出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建设一个坚强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标志,能够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也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
我认为良好的班集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提出班级奋斗目标,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理想和前进的方向。
因此,班主任接到一个班级,首先要了解学生,精心设计班级的发展目标,善于提出鼓舞学生而又切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努力组织全班学生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从而促进班级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集体。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班时,我就先组织他们开个班会,让每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兴趣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互相了解,也让他们了解这个集体,增强了大家搞好班集体的信心。
然后,采用师生民主的方法,先由老师起一个提纲,再由小组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分别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纪律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成熟的做法很多,但还是有些班级的管理有问题。
不少班主任主张“严”,也许因为“严师出高徒”的原因吧。
可这怎是一个“严”字了得呢?因此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时间出发。
制度要实,不要虚,不要空,更不要不切合实际。
否则,我们就只需要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而不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些规章制度了。
在新时期的今天,在这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在提倡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今天,能否制订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将会对班主任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三、培养小助手,选拔和培养班干部良好的班级,光靠班主任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培养小助手工作,特别是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班集体的质量问题,是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的。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的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1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5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优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话5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与非学历的淡化;6怎样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师方面教师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发扬教学民主,7主动与学生沟通,交往,8正确处理师生矛盾,9提供法制意识,9加强师德建设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环境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7.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道德素养:待事业:忠于民的教育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8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9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10.习得性无力感:简称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动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11.学制: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3.怎样掌握科学概念1以感性材料作为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4突出有关特征,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运用与实践中;1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5.教师热爱学生的要求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6解放学生,7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16.动机的因素1主观因素:1需要2成熟与年龄特点,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志向水平和价值观5焦虑客观因素:1庭环境与社会环境,2学校教育17.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1改善人际关系,2保护自尊心3讲究谈话艺术4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5注重个别差异18.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1问题小而精,2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3适当的难度,4启发性19.素质教育的内涵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0.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21.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4探索个别化教学22.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分为哪几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2权威阶段他律6-83可逆性阶段自律8-104公正阶段10-1223.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24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的参与学习的行为;25.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26.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27.群体群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28.班主任的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会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6,建立学生档案,7操作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11,偶尔事件的处理;29.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途径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适当的奖励和惩罚;30.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3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3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2能力是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区别,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是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3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1社会支持策略,2学校发展策略,3自我维护策略33.课程标准的意义在国家方面:1标准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在学校教育方面,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力依托,3在教材方面,标准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上,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新标准5在教室层面上,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在学生层面上,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34.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3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实践,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36.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1计划,2行动,3考察,4反思3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遗传和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有哪些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影响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因素:1个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39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再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40.意志.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41.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42.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是,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是偏少的现象;43.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44学校文化的形成1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45.讲授法的运用要求1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提供语音表达能力,4组织学生听讲,5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46.如和何控制中小学的侵犯行为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47学习策略饿训练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4生成性,5有效监控6个人效能感原则48.直观效果的提高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充分参与直观过程49上好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50.教学的一般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3发展学生体能,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科学的世界观51简述教育研究基本过程的步骤1选择研究课题,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教育南京论文与报告的撰写;52.操行评定的步骤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53道德修养的方法1加强学习,2勤于实践磨练,3树立榜样,4确立可行目标,5学会反思,6努力做到慎独54良好情绪的标准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表达自己的感受,2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55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在创造,在组织,4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56.如何有效的复习1要得当,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间隔复习,4循环复习2要合理,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2复习方法多样化,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57.创造性思维的措施有哪些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5开设创造性课程,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58.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5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60.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1认知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可以是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关系: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困扰他们的事情。
2. 建立班级规则和管理制度: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和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3. 组织团队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聚餐、户外拓展等,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4. 关注班级氛围: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班级的氛围,及时处理班级内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5. 给予表扬和奖励: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和奖励班级中的优秀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6.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全面培养班级集体,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班主任作为班级集体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的任务之一是培养班集体,建设一个和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通过多种方法,实现班级集体的培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班级活动,如班级运动会、主题课程、班级读书会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班主任要注重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关注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
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倾听彼此的声音和建议。
此外,班主任也要注重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共同为学生成长而努力。
3. 设立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些班级规章制度,如班级行为规范、学习纪律等。
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班级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明确这些规定的意义和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4. 个性化关怀和指导:班主任要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中,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班主任还应通过家访、座谈等方式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关怀。
5. 建立班级文化: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特色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
比如,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班刊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班级文化的标志。
6. 开展班级共建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互动、环境整理等公益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奉献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7.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如班委选举、班级管理等,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决策和管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8. 建立正面激励机制:班主任应该重视对学生积极表现的奖励和表扬,通过奖励激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靠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一个目标明确,奋发向上,坚强团结的班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能给人智慧和力量,给人温暖和信心,能制约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推动着每个成员的进步。
反之,纪律松松垮垮,学风不正的集体必然会影响学习、进步,不利于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
所以,每一个班主任都要十分重视培养班集体工作,把它当作一项主要任务来完成。
我是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认真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的核心力量,具体指导班队委组织活动。
选择那些品学表现良好,乐意为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对他们严格要求,热情支持,大胆放手,重在培养,激发他们的集体光荣感和责任感。
教育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群众中起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这样,依靠这批骨干力量,形成个个关心集体,人人为集体出力的好风气。
第二、向同学们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引导他们不断前进。
好的班集体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有一个共同奋斗目标,全体成员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真正团结在一起。
因此,我从班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出每个学期的奋斗目标。
上学期提出“学雷锋,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尊师守纪。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目标实现了,下学期又提出:“学雷锋的钉子精神,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这样,一步一步地培养起团结战斗的班集体。
第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树立榜样,激励班集体不断前进。
我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举行班队主题会等形式的学习,在同学心中树立榜样,特别是使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榜样、学习的楷模。
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不仅要运用英雄人物的事迹作为生动的教材,而且还要用学生中的先进事例来进行教育。
这种先进事例是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感到亲切,学起来也容易,而且最有说服力。
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能否建立起一个学风浓、班风正、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级是班主任工作成败的关键,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抓好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班干部的产生最初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后采用任命的形式,以后则采用选举方式产生。
班干部由班主任根据其能力任职,并明确其工作职责,班主任应责成班长及团支部书记定期开会讨论班团工作安排,并要求各班团干部作好工作计划与记录,各部门应把本班发生的大小事件作好记载。
如:好人好事、违纪情况、表扬情况及学习情况等作好详细的记载,班主任随时查验,以便于作为各学生操行评分的详细依据。
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是安排工作、检查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对学生在工作中出现情况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
这样以班长与团支部书记为核心的班集体建立起来了,我们的目标是基本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班团干部的领导下实现自我管理。
二、制定严格的班规与操行评分细则。
制定班规主要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与本班的具体情况而定,增设的条款应是合法的,班规的制定应由学生们制定,做到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
而《操行评分细则》则应要求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制定出操行加分、减分的条款。
把每期每位学生操行分基数定为60分,然后根据各位班干部对各位学生日常生活的详细记录进行操行评定打分,按每月或每周评比汇总公布,形成一种长期考核学生行为规范的依据,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一种遵纪守法的习惯。
三、树立班集奋斗的目标。
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适时给学生树立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多目标。
如:争取一周的纪律表扬;争取一周的清洁卫生表扬;体育比赛中进入前几名,大的目标可以是本年度争取文明班集体,目标的树立使学生有事可做并有指导作用与激励作用。
目标的实现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的责任感,对培养责任心有很好的作用。
四、形成健康的班风。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要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班主任需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
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责任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引用名言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团结一致的集体。
其次,班主任需要注重班级管理,建立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不仅要有约束力,还要体现公平、严肃和公正。
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制定班规,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并且,班主任要严格执行班级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及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教育。
另外,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班级活动是培养班集体凝聚力和友谊的重要手段。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文艺演出、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班级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在处理班级矛盾和纠纷时,班主任要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去处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最后,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与潜能,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合适的引导和培养。
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担任班级职务,给予他们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总之,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
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以身作则,注重细节,真正成为学生的前进路上的引路人。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既是班主任的培养目标,又是班主任依靠的对象。
把全班学生团结为一个和谐的和具有工作能力的集体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努力培养一个团结战斗,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怎么样培养班集体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选拔培养好班干部有好的班干部就能使班主任的工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使班级能得到更有效的管理,也可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培养班干部也是培养领导人才的开始。
所以,应选拔有责任心、大胆、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的人来当班干。
当然这是相当对而言,现实中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有几个方面表现较好也可以了。
例如,我做本校×班的班主任时,本班有位同学成绩较好,工作也较认真,但是他没有集体的责任心,也不大胆,而有位刘××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也比较用功,特别是他有强烈的集体责任感,有正义感,又比较大胆。
我最终选刘××做班长,果然他能在同学中起带头作用,我交代的工作他能积极地完成,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他敢于批评制止。
显然这是个好班长。
对于班干的使用,应既大胆放手使用,又不能期望过高。
学生的知识和工作能力都还非常有限,过多的依赖只能适得其反。
对班干的工作要经常表扬鼓励,使他们努力工作。
二、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必备的条件和前进动力。
班集体奋斗目标不要定的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了学生会丧失信心,过低也起不到鼓舞推动大家奋斗的作用。
例如,我在本校做×班的班主任时,学校开运动会,我就组织全班分析全班的优势。
制定了篮球赛和50米跑夺冠的目标,这样大家在这个目标的鼓舞之下,努力训练,果然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三、班主任在学生的各项活动中以身作则,同时发挥班干部、团员及其他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就能带动全班学习、劳动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做班主任的时候,我要求班干部、团员及其他优秀的同学上课时做其他同学的模范,这样就能带动全班同学努力学习。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作为一个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和谐而有活力的班级集体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促进班级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种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
1.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培养班集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班级竞赛、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注每个学生: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积极帮助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感到班主任的关注。
•鼓励积极表现:班主任可以定期表彰班级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班会制度: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彼此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解决。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班级管理工作。
•课堂纪律:班主任要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如按时到课、安静听讲、礼貌待人等,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外活动: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实践实习、参观考察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团结合作和互助精神。
3. 培养班级中的团队合作意识班级是一个集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培养班级团队合作意识的方法:•分组合作:在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班级项目: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项目,如班级志愿者、班级创业等,让学生共同参与并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活动筹备和表演,增强集体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没,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小学里,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是班主任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班级体,使他们在良好的集中学习与生活,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深刻的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不少教师认为:班主任的责主要在于抓好学生的学习,或抓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或抓好班级常规的管理等等。
这些看法是不全面的。
班主任应对全班每位学生在德、智、体、养几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首先,搞好班级日常管理,组织和建立班级体。
要对班级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少先队工作,培养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班风,把班级建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其次,班主任要教职工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从小树立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
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协同各科教职工师教职工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主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班主任还要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密切与本班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联系,争取社会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在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要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出集体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前景。
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力作用。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特点是热情高、积极向上,但不稳定,不持久。
班主任向集体提出奋斗目标,就可以激发学生有所有所向上,但不稳定,不持持久的、积极的热情,产生不断进取的意志和行动。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职工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选择班干革命部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拔。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设计班级板报、布置教室、开展美美养久文工团求自原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在各主面尽快地提高。
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一个班集体里形成了民主、平等到、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之间交往的氛围必然能使每一个成员心情舒畅、愉快,都积杉投入班集体生活中,使集体具凝聚力。
建立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对学生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班主任良好的思想品德、学识、言谈举止
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儿童对班任老师有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他们每个人十分关注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为转移。
如果班主任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以热情的关怀和鼓励,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学生就会乐于接受班主任对他们提出要求。
这种师生之间情感建立起来了,就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奠定了基础。
四、成班级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只有在一个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才能分辨是非,支持和提倡正确的言行,批评和制止不正确的言行,才能使集体更加团结、不断进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开展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优良的班风是在班主任长期培养下逐步形成起来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向全班学生讲清道理、提出明确要求,在班级中树立榜样,使大家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反复练习,不断提高。
此外,班主任应该注意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学识修养来影响学生,使班级逐步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五、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
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使班集体富有吸引力,凝聚力。
活动是班集体生命力的依据,活动越丰富多彩,班集体越团结,越朝气蓬勃。
班主任应在课外或校内组织小学生开展文体或科技活动,参加必须的集体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
如组织小学生开展“送春风”活动组织小学生开展帮助他人,为集体做好事活动;为军属或残疾人做好事,帮助工厂、街道收集废品、参加捕虫、植树等。
小学生在参加班级的共同活动中,可以密切相互之间的交往,增进团结和友谊,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
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就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亲自探索、亲自实践以发挥自己才能的生理需要,在活动中可以使他们得到欢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组织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大的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组织班集体从何入手要因班而异。
班主任要善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握时机,灵活、机智地采取教育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吸引力,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