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阶段特征 (1)条件: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 的重要社会基础;发达的交通、进步的工具是其客观条件;而政 府的政策则是其主观条件。 (2)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较少。 秦汉至元朝,中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积极与外交往,互通有无, 中外友好,往来频繁,形成中国文化圈;中国先进技术广泛外传, 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明清时期,开始遭到外来侵略,西方先进科技开始传人中国,中 国逐步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5、经验总结: (1)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 (2)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 (3)各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努力缔造了中华文明
古代的对外交往
1、两汉时期 (1)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东汉时,汉明帝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建造了白马寺。 2、唐朝 (1)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日本效仿隋唐制度进行了 大化改新。 (2)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 出了贡献。回来之后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 印度等地历史与佛学的重要典籍。 (3)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 出了贡献。 (4)唐代的习俗风尚体现出中西互通和多民族交融的特点。
1、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秦、汉、 唐、元、明、清各朝。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 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 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 抗剥削的斗争。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 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等。
①六次东渡
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军抗倭图
实战训练题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 不蕃息(生长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 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 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材料三: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 斗。——苏辙《栾城集》 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民族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民族 关系。 问题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现象? 材料一的现象出现在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之后; 材料二出现在昭君出塞之后。
问题3、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之后 的哪一朝代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现象? 澶渊之盟。 此后民族大融合现象出现在元朝。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 “和”的关系(民族团结、友好相处是主流;战争是短暂的。)
二、台湾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及影响 明末清初 郑成功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 1895《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民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及附属岛屿回归祖国(1945 年10月);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两 岸对峙。 建国初期 美军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扰大陆解放台湾, 造成现状。 清朝
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战争与和亲) ①秦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修筑长城; ②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派卫青、霍去病 大败匈奴。 ③ 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 和交往。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促 进了民族融合。 3、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 亲、册封等方式与边疆少数民族和平交往,唐太宗被拥为“天 可汗”。 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战争与和议):既有战争,也有和 平,和平为主流。(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概况) 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见后),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6、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①团结、友好是主流。②中心内 容是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 经济上的农耕化的影响。③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 统一促进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 之一。④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 民族这个统一体。 3.民族融合的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 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唐朝
清朝
平定准噶尔叛乱及大小和卓叛乱;左宗棠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收复了新疆。
四、其他地区的管理: 1、1685——1687年,清军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沙俄与清 朝在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立了黑龙 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2、明成祖时期,实行改土归流管理西南地区,雍正帝时大 规模推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
古代的对外交往
3、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有广州、 泉州等,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
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 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5、明朝时: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 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戚继光和俞大猷抗 倭,取得重大胜利。 6、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两次取得 反击沙俄侵略的胜利;后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1、列强的侵略: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 等;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 约》。 (5)义和团“扶清灭洋”; (6)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近代第一次反抗外国 侵略获得完全胜利。 2.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抗美援朝胜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周 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70年代,重返联合国;尼克松访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3)80年代,邓小平不结盟政策, (4)90年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对边疆的管理
一、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及影响
元朝
清朝
新中国
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宗教和事务,西藏正式 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1、顺治、康熙分别赐予 “达赖喇嘛”、“班禅 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 禅的册封制度。 2、1727年,清朝雍正帝时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 央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乾隆时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 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改革开放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 新时期后 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三、新疆与中央政府关系简史
历史时期 西汉 主要事件及影响 1、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新 疆)归属西汉版图打下了基础 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管理新疆地区
实战训练
第一组 第二组
④收复台湾 第一组:友好交往的使者(或和平交往); 1、结合图片信息,分别为这两 第二组:抗击外来侵略。 组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①( 鉴真 )六次东渡 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 ②( 郑和 )七次下西洋 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第一组:日本、 3、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 亚非许多国家和 ③( 戚继光 )率明军抗倭 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 地区。第二组: ④(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好关系?第二组反映了我 日本、荷兰。 国反抗哪些国家外来侵略? 我的感悟: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意识, 坚持对外开放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 各地,同时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要坚决反抗外 来侵略,发扬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