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一、中暑的发病原因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湿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环境中,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衰、肥胖也易发生中暑。促使中暑的原因有:1.环境湿度过高:人体可获取热量。2.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3.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4.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

发病机制

正常人腋窝的湿度在36~37.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控制产热和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相对恒定。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体温过高(>42℃)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

1.中枢神经系统方面高热对大脑和脊髓的毒性作用能快速导致细胞死亡、脑水肿和局部出血、颅内压增设人、甚至昏迷。

2.心血管系统方面高热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可致心肌缺血、坏死,促使发生心率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

3.呼吸系统、肾、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等方面的损伤。

二、中暑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中暑可分为三型: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种。

(一)先兆中暑症状较轻,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大汗、口渴、胸闷、气急、注意力不集中、可有恶轻微恶心、呕吐。体温一般不超过37.5℃。如及时到荫凉处休息,补充盐水,很快可恢复正常,而处理不当,则发展为中暑。当环境高温而不是重体力负荷为主要病因时,可有较长的先兆症状阶段。

(二)轻度中暑表现为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性晕厥,恶心、呕吐甚至动作不协调。

(三)重度中暑表现为重度昏迷,心率在达到160~180次/分,脉压差增大,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DIC、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三、治疗

(一)降温治疗

降温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1.体外降温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无循环虚脱者可采取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湿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有条件者可将患者放置在特殊的蒸发降温房间。

2.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20℃或9℃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输回体内降温。

3.中医方法降温刮痧、拔罐、大椎放血疗法。

4.药物降温中药如藿香正气水及汤剂西医有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治疗。

四、中暑的预防

(一)暑热期间应加强防暑卫生常识教育,改善年老体弱者及慢性病者的居住环境。

(二)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工作作业。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周时,应饮用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

(三)在执勤中要带够充足的的水和必要的防暑药品。如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的症状应及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炎热天气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适当补充防暑饮料。

(五)中暑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