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讲行为科学理论
案例分析:如何进行管理?
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 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 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 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 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 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 应公布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 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 自送上贺礼。在A厂,员工们都普遍把企业当成自己的 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16
管理方格图
1.9
9.9
高
对
人
的
关
5.5
心
程
度
低
1.1
9.1
低 对工作的关心程度 高
17
管理方格领导类型
1,9
9,9
乡村俱乐部 团队型管理
9
关
5,5
心
人 中庸型管理 贫乏型管理 任务型管理
1 1,1
9,1
1 关心工作 9
18
管理方格五种典型领导方式组合
1.1型方式:表示对工作和人都极不关心,这种领导方式 的领导者只作一些维持自己职务的最低限度的工作,称为 “贫乏型的管理”。
23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 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活动的 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 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控制体系; 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 厂,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 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Behavior Science )
(一)霍桑试验 (二)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人际关系时代小结
(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 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一 门科学。公认的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 社会人类学及其他科学中在观点和方法上相仿的 研究。——《管理百科全书》。1982年版[美]
(二)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主要领域)
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 企业管理中人性问题的研究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研究 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
管理学
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金钱的需要以外,人还有社会 心理方面的需要 (3)传统管理认为:生产率受工作方法和条件的制约
实验证明: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态度与士气,而士气又与家 庭、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4)传统管理认为:“正式组织”对职工影响积极性
实验证明:“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同样影响职工感情与积极性。
❖霍桑实验
1924年美国科学研究院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实验。 目的:研究照明、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佛大学梅奥教授领导霍桑实验,进行到1933年, 得到如下结论:
(1)传统认为科学管理是以事为中心。
实验证明:应以人为中心,要在鼓励人的积极性上下工夫。 (2)传统认为人是“经济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2)综合定义: 广义: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类社会行为规
律中的学科群。他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 伦理学等学科中与研究人类行为直接有关的分枝学科,以及其他 学科中直接有关的部分。
狭义:指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科学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决策、行为动机、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行为决策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决策研究了人们在面对不同选择时是如何进行决策的。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认知偏差、风险偏好、信息获取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购物时,人们可能会受到促销活动、产品外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购买决策。
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
其次,行为动机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为动机研究了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动机驱动力。
行为动机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影响。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出于自身兴趣、需求等因素而进行某种行为,而外在动机则是指人们受到外部奖励、惩罚等因素的影响而进行某种行为。
例如,一个人学习的动机可能是为了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也可能是为了得到好成绩、得到家长的赞扬。
行为动机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意图。
此外,行为模式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为模式研究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
行为模式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社会文化、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可能与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模式有所不同,一个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
行为模式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特点和行为适应性。
综上所述,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决策、行为动机、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为人类行为的预测、干预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希望通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类行为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科学理论是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和解释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决定因素、行为模式和行为改变等方面。
首先,行为科学理论关注行为的决定因素。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指影响个体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动机和认知等,外在因素则包括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等。
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我们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行为科学理论探讨了不同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人类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对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例如,在社交情境下,人们常常表现出合群、友善的行为模式;在竞争情境下,人们则可能表现出自我保护、攻击性的行为模式。
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和意义,为我们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行为科学理论关注行为的改变和塑造。
行为改变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对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对行为改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和策略,例如正向激励、行为建模、认知重构等。
这些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个体克服不良习惯、改善行为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的决定因素、行为模式和行为改变。
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
4.传统的管理过分重视机构的设置,过分强调纪律和服 从;现在的管理思想则重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通过掌 握人的行为规律加以引导,从而使职工自觉地纳入组织 规定的目标和轨迹。
应用性:应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 、哲学(zhéxué)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 综合程度很高的应用科学。
第二页,共七十八页。
二、行为科学的产生过程
(一)行为科学发端于霍桑实验
1924年-1932年美哈佛商学院教授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 人,在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实验。
职工士气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状况和 成员的满足感。因此,梅奥指出。新型管理者不仅 应是经济技术上的专家,而且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要做到深入基层、沟通思想、联络感情、鼓舞士 气。
第十页,共七十八页。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贡献: 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弥补了古典管理理 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三,“非正式团体”中还存在着“自然领袖(lǐnɡ xiù)”,有很高的 威望。对成员的行为起举足轻重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第五页,共七十八页。
研究小组通过五年多的实验、访谈和观察、取得 了大量(dàliàng)材料。
结果发现:工人生产效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物质
条件的优劣,还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同个人在集体 中的融洽性和安全性有关。即人群关系对生产效率有 很大的影响。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bù shi)单纯追求金钱收 入的“经济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 式组织”。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理论的论点
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1、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其中各个时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决策人假设。
2、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需要层次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过程分析理论三个方面进行 的。
对于行为科学,国外国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国外有人认为它现在只不过是一种科学的虚构,还不是科学的 真实。在理论上是混乱的,概念上也是不统一的,方法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国内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行 为科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任何国家和阶级都可以研究它、应用它;第二种认为行为科学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是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服务的,必须彻底否定;第三种认为,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把人的行为作为一门科学 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研究中提出假设也是允许的,行为科学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根据我国 国情,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比较
二者的比较及其主要缺陷和解决:
将两种理论比较而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着重点在于人,它人的兴趣态度、情绪积极性等对工作及其效率 的影响,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剖析和改善参与者的主观条件,从而带动对客观因素的改变,以期总体上完善管 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又特别强调对领导者的行为的研究。管理行为是人的行为,因此可以说,行为科学管 理理论是从管理的主体角度进行的。应用到教育管理上,管理者更加重视对教职员工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调 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群 体意识。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管理学术语
01 理论简介
目录
02 产生与发展
03 理论的论点
三、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家庭教育中,增强理论同样具有应用价值。家长可以通 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削弱孩子的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 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增强理论在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该理论过于强调行为 的结果,而忽略了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此外,增强理论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度依赖奖励或惩罚、忽视个体内在需求等。因 此,在应用增强理论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因素,以实现更好的行为塑造和管理 效果。
05
计划行为理论
概念与理论框架
概念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由Ajzen提出的一种行 为决策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是由行为意 向直接决定的,而行为意向又受到行为态 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VS
理论框架
TPB认为,人的行为意向主要由三个因素 决定,即行为态度(个体对执行某项行为 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主观规范(个体在 执行某项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和 知觉行为控制(个体对执行某项行为的难 易程度的知觉)。
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目录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 符号互动论 • 增强理论 • 计划行为理论 • 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理论
01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探讨影响行为的因素、行为背后的 动机以及行为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
概念
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领域
TPB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健康行为、环 保行为、交通行为等。通过了解和预测个体 的行为意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 测人的行为。
行为科学理论
人体行为理论
Y理论 管理工作要点
1、 管理者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 各种生产要素(金钱、物资、 设备、人员)来实现经营 目标。 2、管理过程是创造良好的工作 环境,引导、辅助、教育员 工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需要 的过程。
群体行为理论
一、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场一词时他借用 物理学上力场的概念,其基本要义时:在同一场内的各 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 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此即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 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 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 (P E) B: Behavior 行为;P: Person 个人;E: Environment 环境; f: function 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 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人际关系学说
理论要点总结
(一) 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
(二) 企业中存在着 非正式组织
(三)
管理的关键在于提 高工人的满意度
人体行为理论
一、需要和动机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体行为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理论、激励理论
人体行为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①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 得最好的需求 ② 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 他人控制的需求。 ③ 亲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 际关系的需求。
(五)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
人体行为理论
(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弗鲁姆认为,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 效价和期望的乘积 公式为:M=V×E M是指“激励力”,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 的内部潜力的强度;V是指“目标效价”,即目标达成后 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评价;E是指“期望值”,即 个人对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评估。
第三章 行为科学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和管理对策
需求层次 诱因 管理策略
自我实现 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创造能够发挥员工 决策参与、提案制度、研究 特长的组织环境 发展计划 地位、名分、权力 晋升、表彰、选拔进修、委 、责任、薪水公平 员会参与
友谊、团体接纳、 协商谈话、团体活动、互助 与组织一致 金、娱乐、教育训练 职位保障、 防止意外 薪水,健康稳定的 工作环境 雇佣保障、退休金制度、健 康保险、意外保险 身体保健、工作时间、 福利待遇
学习与应用:练习题
• 以下不属于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
• A. 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 B. 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 C. 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 D. 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霍桑实验评价
•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行为科学由此而兴起。 • 贡献 – 人是“社会人”,首次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 宣扬工作中的社会合作,而不是基于绩效的工资管理。 – 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局限性 –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作业标准的影响
科学管 理时代
西方管 理思想的 历史发展 东西方 管理思想 的融合
行为科 学管理
管理 思想史
现当代管理 思想及 其发展
中国古代 日本企业家 管理思想 的管理思想
第三章 行为科学理论
• 第一节 行为科学产生的 背景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对行为科学的认 识与评价
学习与应用:练习题
行为科学产生的背景
• 引子: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 • 古典管理理论极大推动了管理实践的发展 与管理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古典管理 理论着重于生产过程和管理控制方面的研 究,强调科学性与精确性,很少注重人, 甚至把人看作是机械设备的附属品,引起 了工人的不满。虽然它们以提高效率为核 心,但却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的发挥。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3:行为科学理论
3.梅奥的“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
1) 人是“社会人” 2) 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除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和心 3) 新型领导重视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理等需求。工人的情绪对生产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 率有直接的影响,管理者要重 为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具有 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善于倾听和 视提供机会让工人诉说内心不 特定的规范和规则,影响组织 沟通工人的意见,真正了解员工的行 满。 的运行和员工,影响生产率的 为特别是集体行为。理解、激励,满
• 分析提示:该厂领导认为,工人早
晨上班时要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交通的拥挤是造成工人上班 迟到的直接原因。特别是路途较远 的职工,常常提前一、两个小时从 家里出发,可还不能保证按时到厂。 如果迟到一会儿就要受罚,肯定会 影响他们的情绪。这样的规定,使 工人体会到领导的关心,事实上不 但没有出现人人迟到、天天迟到的 现象,而且生产积极性还有了一定 程度的提高。
•
补讲:奥尔德弗的ERG理论(1973)
•
奥尔德弗简介:耶鲁大学毕业,重组了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使之和实证研究更加一致。经他修改的需要层次称为 ERG理论(ERG theory)。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研究所
人的3种核心需要:
Existence 生存---关系到有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
利、安全条件等。
Relatedness 相互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
建立良好人际。
Growth 成长发展---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
区别
马斯洛
•
严格阶梯序列,较低 层次的需要先满足
•
注重满足需要的层次
奥尔德弗 • 三种需要同时发挥作用, 如果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 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 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受挫-回归)。 • 三种需求对每个个体的重 要性可能不同(启示:多 重需求,同时满足)
企业管理课件行为科学理论
命令型群体
通过正式权力关系形成,以命令和服从为 特征的群体,如军队、政府机构等。特点 包括等级森严、纪律严明、执行力强。
非正式群体
基于共同兴趣、情感、经历等因素自发形 成的群体,如兴趣小组、朋友圈等。特点 包括自发性、灵活性、情感纽带强。
群体动力过程探讨
01
群体凝聚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联的程度,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性格差异
性格特质如内外向、情绪 稳定性等,影响个体的职 业适应性和工作表现。
兴趣差异
兴趣爱好的不同导致职业 选择上的差异,对工作的 投入和满意度也有影响。
激励理论与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关注个体内部的需求和动机,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研究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 心理过程,如弗鲁姆的期望理 论。
企业管理课件行为科学理论
contents
目录
• 行为科学理论概述 • 个体行为分析 • 群体行为研究 • 组织行为剖析 • 领导行为艺术探讨 • 员工激励与沟通技巧培训
01 行为科学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及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发展历程
行为科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 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逐渐 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影响因素包括共同目标、相互依赖程度、成员满意度等。
02
群体规范
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对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和引导作用。
形成方式包括明文规定、潜移默化、成员协商等。
03
群体决策
指群体在面临问题时,通过充分讨论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优
中科大 第4讲 行为科学理论
谢尔登对管理思想的贡献
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 谢尔登认为,工业问题就是要在“生产的事物方面” 和“生产的人的方面’’做出恰当的平衡,企业是由 从事生产活动的人组成的整体,因而,企业管理必须 重视人的因素。管理的职能就在于使员工的共同活动 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通过共同目标来激发人 们的积极性,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使管理方式充满人 情味,既满足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需求,也满足工人 提高能力、发展自我的需求。
经营是决策,确定了组织的目标,管理是决策的执 行,而组织是管理实现目标的手段,三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2011-6-18 12
二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早期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无论是亚 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还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 都以“经济人"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追求经济利益 的最大化,工人追求高工资,企业主追求高利润。工 资和利润的分配 矛盾使工人和企业主经常发生冲突, 工人的“磨洋工"现象和企业主对工人的压制在所难 免,劳资关系紧张;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也影响了 劳动效率的提高。
2011-6-18 5
(二)亨利 丹尼森 二 亨利 亨利·丹尼森
亨利·丹尼森(Henry Dennison,1877一1952)是美国的企 业家和管理学家.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鲁克斯伯利, 1899年获哈佛大学文科学士学位,随即进入他家中的 企业丹尼森制造公司工作,1906年担任经理,1917— 1952年任该公司总经理。 此外,丹尼森还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
2011-6-18
15
在经济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 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管理方面,资本家开始重 视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对工人的行为规律 进行研究,发现工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除了 金钱之外还有精神需求,他们探索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即重视工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以诱导代替压制,以调 动职工的积极性,调和劳资矛盾。 这促使了新的管理理论的诞生,行为科学走上了管理的 舞台。行为科学的产生既是管理实践的需要,也是社会 大生产发展的需要,梅奥的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正 是适应了这一客观需要。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心理学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
心理学理论包括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分支,通过对人类认知、情绪、意识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心理动因和规律。
例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加工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影响了人们的决策行为,从而影响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其次,社会学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社会学理论包括了社会结构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变迁理论等多个分支,通过对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动因和规律。
例如,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此外,经济学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经济学理论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个分支,通过对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和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动因和规律。
例如,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经济决策中存在着非理性行为,他们的决策受到情绪、偏好和认知失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最后,管理学也是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人类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管理学理论包括了组织行为学、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分支,通过对人类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效能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组织动因和规律。
例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受到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和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
综上所述,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们共同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动因。
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为社会管理和个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 3、重视组织的整体性和整体发展,把正式 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 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 4、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用沟 通代替指挥监督,注重参与式管理和职工 的自我管理;
• 5、重视内部管理,忽视市场需求、社会状 况、科技发展、经济变化、工会组织等外 部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
1.你认为人的积极性来自那里? 2.列举束缚人积极性的因素。 3.评介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4.试 述一两个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
理论,并说明如何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它。
• 生产的企业环境:工人力量增强,活动 范围和规模增大,需要的劳动环境不仅不满 足生存,更迫切的是需要合乎人情。
• 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返回
行为科学管理的特点
• 1、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强调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职工多种需要的 满足;
返回
3.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对组织的结构及其制 度、规则的重要性研究不够,对人与制度、 人与组织的结合问题探讨的不多
四、总结
• 1、产生的原因 • 2、特点 • 3、影响 • 4、综述
• 1、原因:
• 人是社会的主体,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 为规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是行为科学 产生的条件之一。
三、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 1.行为科学理论的特点 • • 2.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 • • 3.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 • • •
1.行为科学理论的特点 ①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②重视非正式组织
第五讲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一、早期行为科学理论 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一、早期行为科学理论
产生的背景: 产生的背景: 1、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即由卖 、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 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品的需求 达到饱和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 2、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 3、企业中劳资关系冲突激烈。 、企业中劳资关系冲突激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著有《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著有《人类的动机 理论》 动机与人格》 精神管理》 理论》、《动机与人格》及《精神管理》。 1954年提出人类基本需要的等级理论 年提出人类基本需要的等级理论。 1954年提出人类基本需要的等级理论。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人具有生理、安全与保障、交往与归属、 1、人具有生理、安全与保障、交往与归属、 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五方面的需要; 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五方面的需要; 五层次需要的由低到高呈阶梯状; 2、五层次需要的由低到高呈阶梯状; 3、应依据员工所在的需要层次采取对应的 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
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
梅约:人际关系学说的首倡者。美籍澳 梅约:人际关系学说的首倡者。 大利亚心理学家。代表著作有《 大利亚心理学家。代表著作有《工业文 明中的人类问题》 明中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中的社 会问题》 工业中的团体压力》 会问题》、《工业中的团体压力》。
足 度 越 高 , 生 产 效 率 就 越 高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美国行为科学家,在其《工作与 赫茨伯格:美国行为科学家,在其《 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 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 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 如处理不当,会使人产生不满。包括:政策、 如处理不当,会使人产生不满。包括:政策、 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地位、 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地位、 工作安全、个人生活等; 工作安全、个人生活等; 激励因素:指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其如 激励因素:指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 果改善,能使员工产生满意感。包括: 果改善,能使员工产生满意感。包括:取得 成就、工作得到认可、挑战性的工作、 成就、工作得到认可、挑战性的工作、工作 的发展前途等。 的发展前途等。
行为科学理论PPT课件
7
工场照明试验
试验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试验把12名女工分成 “试验组”和 “控制组”,研究工作者 对两个组的工作情况做了仔细的观察和精确的记录。开始时, 两个组的照明度一样。以后逐步把试验组的照明度降低。但试 验组同控制组一样,产量都是一直上升的。
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9
试验的结论: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 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督导方法的 改变使工人的态度有所变化,因而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企 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11
试验的结论。企业管理当局认识到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 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 题。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 环境的影响(受到他人的影响),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 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12
第二节 早期的行为科学研究——梅奥与霍桑试验
一、梅奥
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 学家,早期的行为科学一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著有《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1933年)、 《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年)和 《工业文明中的政治问题》(1947年)等
4
二.霍桑试验
试验对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的创立有很大的作用,试验是 在梅奥的主持下进行的。
6
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霍桑试 Nhomakorabea的目的:是要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 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照明试验(1924-1927) ★福利试验(1927-1928) ★访谈实验(1928-1931) ★群体试验(1931-1932)
第八讲 行为科学理论
第八讲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50年代)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对人的关注和早期的行为科学三、梅奥与霍桑实验四、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科学的建立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经济原因科学管理理论提出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曲折性:有繁荣的一面,也有危机和萧条的另一面如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如何面对和解决经济危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不断地寻找提高生产率的方法?还是换一种思维和方法?经济学的反思:反思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信条还能继续有效吗——凯恩斯——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管理学的反思: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工人方面的效能进行思考——梅奥——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行为科学就是在“大萧条”的大背景下,经过霍桑实验之后发展起来的。
2、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科学管理思想以后,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劳资矛盾和冲突始终没有解决。
大量的与人有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者。
而人的行为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人的工作效率也是因时、因地地发生变化的。
而人的思想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为什么有这种行为,而不是另一种行为?3、“经济人假设”受到质疑泰勒管理思想——要求按照科学理性的思维来进行管理,仅仅从“经济人假设”出发,难以解决深层次管理问题。
科学管理——研究“人”机械地适应机器的效率——工程师的事情。
而“人的效率”——应该是工业心理学家的事情。
不少心理学家加入到管理研究的行列。
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及其与组织效率的提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管理学研究的前言与重心,就从科学管理理论转到了行为科学理论上来。
二、对人的关注和早期的行为科学1、罗伯特·欧文(19世纪,略)2、玛丽·派克·福莱特(20世纪初,略)3、雨果·明斯特伯格(20C 20’s)4、亨利·丹尼森3、明斯特伯格缪斯·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 1863-1916)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际关系理沦
梅奥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建立了人 际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 的“经济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 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增加来提 高工人的士气,以提高生产效率。
精品课件
三、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管理 理论的影响
行为科学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 起来的。1949年,一些专家学者在美国芝加 哥大学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提出“行为科学” 一词。
人们一般认为行为科学正式产生于1953年。
精品课件
行为科学与传统的管理的差异
1.传统的管理是以事物为中心的管理,只注重在金钱 和物质上下功夫,现在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 着眼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精品课件
通过访谈和观察,梅奥等人终于解开了迷团,发现了 工人“自动限产”的秘密:
其一,工人中存在着一种默契,由此形成制约生产效 率的压力。当有人超过定额产量时,旁人就会给他暗 示、谁要有意超过定额,便会受到冷遇、讽刺和打击、 小组的压力就会指向他。
其二,梅奥等人还发现,在工人中还存在“非正式团 体”,这种团体有自已的特殊感情、利益、需要和规 范,并能有效地左右其成员的行为,调节和控制成员 的工作效率。
精品为科学发端于霍桑实验
1924年-1932年美哈佛商学院教授梅奥、罗特利斯伯 格等人,在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实验。 1.实验室研究(1924-1928年),其主要意图是分析工 作环境中的单项要素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它包括照 明实验和继电器装配实验室研究等。 照明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工场照明和生产效率之间是否存 在某种相关关系。 继电器装配实验室研究,即福利研究。目的是研究工作 条件的改变对生产效率是否有明显的影响。
其三,“非正式团体”中还存在着“自然领袖”,有 很高的威望。对成员的行为起举足轻重的指导和影响 作用。
精品课件
研究小组通过五年多的实验、访谈和观察、取 得了大量材料。
结果发现:工人生产效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 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还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同个人在集体中的融洽性和安全性有关。即人 群关系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1933年,梅奥根据对霍桑实验的总结,写成 并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 了“人际关系理论”。
精品课件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 钱收入的“经济人”
梅奥认为金钱和物质并不是激发人们热情的唯 一动机。影响人工作效率的诸因素中,除了金 钱和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
这一结论与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说完 全对立,它开始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研究管理 中社会、心理因素上来,这是霍桑实验最有意 义的结论。
2.传统的管理过分强调对部署的“严密监督”和“严 格控制”,侧重于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现在 的管理思想则强调宽容监督,‘‘激发动机”,把实 现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需要结合起来,以达到“自我 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理想境界。
精品课件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增加来 提高工人的士气,以提高生产效率。
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 因素。梅奥等人认为,工作条件、工作报酬并 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索,影响生产 效率的首要因素是“士气”。
职工士气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状 况和成员的满足感。因此,梅奥指出。新型管 理者不仅应是经济技术上的专家,而且应善于 处理人际关系,要做到深入基层、沟通思想、 联络感情、鼓舞士气。
精品课件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贡献: 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弥补了古典 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 论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社会人”而否定“经济人”假设。 2、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3、过分强调非合理主义(过分强调成本、
效率、感情三者中的“感情”因素)。
精品课件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 着“非正式组织”。
梅奥认为,人们通过正式组织共同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人际 关系,并产生某种共同的感情,从而形成具有 共同利益、需要和情感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利于激发职工的士气,便 于彼此沟通,创造和谐的组织气氛。但如果管 理不好,非正式的组织也会起到消极、离散的 不良影响。
在访谈的同时,还开展了现场观察活动。其中,最有名 的是布线组观察试验。研究人员对9名装配电话交换机 终端线的男工,以集体计件工资制作为刺激,企图形成 “快手”对“慢手”的压力,以提高效率。但实验结果 发现,工人绝不愿意超额而成为“快手”或因完不成定 额而成为“慢手”。当达到定额产量时,他们就会自动 地松懈下来,因而小组的产量总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精品课件
2.访谈观察研究阶段(1928 -1932年)。1927年5月,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带领一批专家来到霍桑工厂,开始进 行第二阶段的实验。
为了弄清楚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 组织了大规模的访谈、观察研究,在两年多时间里先后 访问了两万多职工,了解工人对工作、工作环境、监工 和公司当局的看法、意见,并研究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边缘性:知识体系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是在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的结合部中生长起来的一门学科。
综合性: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全面 研究企业与人的行为规律,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 造性,有效地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
应用性:应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经济学、政治 学、行政学、哲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知识来研 究人类行为的综合程度很高的应用科学。
行为科学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 个体激励理论 第三节 群体行为理论 第四节 领导效能理论 本章重点:
个体激励理论 群体行为理论 领导效能理论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学说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普通行为规律及一般方法 的科学。是一门横跨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边 缘性、综合性及应用性很强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