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食品工艺设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白酒白酒的分类按酒的香型分为5类:酱香型(茅台酒)、清香型(山西汾酒、二锅头)、浓香型(五粮液、剑南春)、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兼香型(贵州董酒)。

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工艺,发酵过程中水分基本上是包含于酿酒原料的颗粒中。

续渣发酵法的优点:(1) 淀粉利用率提高,酒糟残余淀粉也低。

(2)有利于积累酒香味的前体物质,特别容易形成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窖底香,有利于生产浓香型大曲酒。

(3) 新料和发酵酒醅一起蒸馏、蒸煮,热能利用比较经济,劳动生产率也相对比较高.续渣混蒸操作法优点:(1) 对酒起增香作用,这香称粮香.(2) 吸收酒醅的酸和水,有利于原料的糊化。

(3)在酒醅中混入新料,可减少蒸酒时加入填充料(小米壳或稻壳)的用量。

(4)原料经多次反复发酵,可提高淀粉利用率。

大曲是酿制大曲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大曲特点:大曲是用生料制曲;大曲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体系;大曲含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大曲成品便于保藏和运输。

麸曲白酒是以高梁、薯干、玉米及高梁糠等含淀粉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纯种麸曲酒母代替大曲(砖曲)作糖化发酵剂,用固态法所生产的蒸馏酒。

白酒贮存的作用:1.物理变化:酒精-水分子间缔合,使乙醇分子受到束缚,降低了分子活性,从而对味觉刺激性变小,使人感到口味柔和,风味醇和浓厚;2.化学变化:在贮存过程中,就业会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酯化和缩合等化学反应,促进了白酒的老熟,风味会有良好的改变;3.挥发作用:经贮存,白酒中一些具有异杂味的微量成分被挥发掉,起到除杂醇和的作用。

贮存设备:陶瓷缸啤酒啤酒生产用水:设备洗涤水、CIP洗涤用水、车间清洁用水、锅炉用水、冷却水、投料水、啤酒稀释用水、洗糟水等啤酒酿造用水:指直接参与啤酒酿造并成为啤酒组成分的生产用水.包括糊化和糖化的投料水、洗糟水、高浓酿造中的稀释用水。

麦芽汁制造过程(糖化):原料的粉碎,原料的糊化、糖化,糖化醪的过滤;混合麦汁加酒花煮沸;麦汁处理:澄清,冷却、通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加工过程。

食品发酵工艺学参考复习题

食品发酵工艺学参考复习题

《食品发酵生产工艺学》参考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

这类微生物是:( C )A.细菌 B.霉菌C.放线菌D.酵母菌2.分离放线菌时为了抑制霉菌的生长往往加入( C )A.氯化钠B.丁酸钠C.丙酸钠D.硫酸钠3.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因为液氮温度可达( D ),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的温度。

A.-180 0C B.-170 0CC.-160 0C D.-196 0C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B )。

A.好气性发酵B.厌气性发酵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

这些是( D )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B.保藏培养基C.种子培养基D.发酵培养基6.( A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 B.碳源C.氮源 D.微量元素7.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

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D )。

A.连续发酵 B.半连续发酵C.补料分批发酵 D.分批发酵8.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 A )。

A.连续发酵 B.分批发酵C.补料分批发酵 D.半连续发酵9.厌氧发酵罐一般为立式圆柱形,装料系数为( A )。

A.0.8-0.9 B.0.6-0.8C.0.5-0.8 D.0.5-0.910.菌体的倍增时间是( A )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A.细胞质量 B.菌体浓度C.菌体种类 D.呼吸强度11.该类微生物名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分布极广;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该类微生物生产有机酸、糖化酶、蛋白酶等。

食品发酵工艺学复习提纲

食品发酵工艺学复习提纲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在发酵与酿造历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列文虎克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单细胞生命体-----微生物。

巴斯德发明了巴斯德灭菌法。

1861年,巴斯德实验,结束了绵延100多年的争论,把自然发生论赶出了科学界。

1865年,巴斯德受农业部长的重托,解决了法国南部蚕业上遇到的疾病使蚕大量死亡的难题。

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科赫1881年后,创用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

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

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的第一个转折点。

20世纪40年代,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

人工诱变育种技术和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重组技术,又大大推动了发酵与酿造技术的发展。

2,与化学工业相比,发酵和酿造工业具有什么特点?与化学工业相比,发酵与酿造工业的特点:安全、简单;原料广泛;反应专一;代谢多样;易受污染;菌种选育3.发酵技术的两个核心分别是什么?生物催化剂、生物反应系统4.发酵和酿造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试分别举出几个发酵和酿造的例子。

发酵: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的过程。

通常所说的发酵指生物或离体的酶,不彻底地分解代谢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酿造: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一些特定产品进行发酵生产的一种称谓,通常把成分复杂、风味要求较高,诸如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类以及酱油、酱、食醋、腐乳、豆豉、酱腌菜等食佐餐调味品的生产称谓酿造。

5.酿造与发酵的区别:利用生物体或生物体长生的酶进行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1.名词:诱变育种、诱变剂、原生质体融合诱变育种:人为地将对象生物置于诱变因子中,使该生物体发生突变,从这些突变体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株的过程。

发酵工艺学期末考试重点——信阳农林学院

发酵工艺学期末考试重点——信阳农林学院
3.酒花成分:酒花树脂( 10%~20 % )、酒花油(0.5%~2 %)、多酚物质(2%~5 %) 、 单糖、蛋白质、果胶、脂和蜡等。 4.酒花作用:
1、使啤酒具有清爽的芳香气、苦味和防腐力。 2、能提高啤酒泡沫起泡性和泡持性。优良的酒花和麦芽,能酿造出洁白、细腻、丰富 且挂杯持久的啤酒泡沫。 3、有利于麦汁的澄清。在麦汁煮沸过程中,由于酒花的添加,可加速麦汁中高分子蛋 白的絮凝,从而起到澄清麦汁的作用,酿造出清纯的啤酒。
第一章绪论 1.工业发酵: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将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进 行分解、合成,产生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
2.发酵食品;是食品原料经微生物作用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定的酶催化,所进行的生物、 化学反应总和的代谢活动产物。
3.发酵与酿造史四个转折点 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 人工诱变育种和代射控制发酵工程技术是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将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工程技术就建立起来了,这形成了发酵与酿 造技术发展的第四个转折点。
第六章发酵豆制品 1.豆腐乳即腐乳,是一类以霉菌为主要菌种的大豆发酵食品,使其中已成凝胶体的大豆 蛋白质经部分分解产生鲜味及香味的干酪状食品 2.腐乳工艺类型 腌制型腐乳,毛霉型腐乳,根霉型腐乳,细菌型腐乳 3.腐乳产品类型 红腐乳;白腐乳;花色腐乳;酱腐乳,青腐乳:名青方。俗称臭豆腐。
4.大豆酱的生产工艺方法?
2..生产工艺(1)固态发酵法 (2)液态发酵法 3.食醋酿造的基本原理 食醋的生产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参与糖化发酵作用的主要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和醋酸菌。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要点.doc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要点.doc

1发酵工业:(巳斯德)经纯种培养和提炼精制获得的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过程叫发酵工业。

如酒精、抗生素、柠檬酸、氨基酸、酶、维生素、某些色素等。

2酿造工业:经自然培养、不需提炼精制、产品由复杂成分构成并对风味有特殊耍求的食品或调味品的生产过程。

如黄酒、白酒、清酒、葡萄酒、酱油、醋、腐乳、豆豉、面酱等。

3标准菌株:由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株。

4合成代谢: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即同化作用。

5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昔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即异化作用。

6初级代谢:提供能量、前体、结构物质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物的代谢类型; 合成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核昔酸等。

7次级代谢:在一定生长阶段出现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类型;合成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色素、激素、生物碱等。

8同工酶:指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但催化相同反应的一组酶。

9别构酶:又称变构酶,是具有别构作用(变构作用)的酶。

是指一些含有2个或2个以上亚基的寡聚酶。

10接种龄: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11延滞期:把微生物从一•种培养基中转接到另一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尽管微生物细胞的重量有所增加,但细胞的数量没有增加。

这段时间称之为延滞期。

12续渣法:是大曲酒和敖曲酒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酿造方法,它是将粉碎后的生原料(称为渣子)与酒酷(或称母糟)混合后在甑桶内同时进行盖料和蒸酒(称为混烧),凉冷后加入大曲继续发酵,如此不断反复;13间歇浸麦法:又叫断水浸麦法,它先将大麦上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把水放掉,进行空气体止,并通风排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放进新鲜水浸泡,如此反复,直至达到所要求的浸麦度。

14煮出糖化法:将糖化醪液的一部分,分批地加热到沸点,然后与其余末煮沸的醪液混合,使全部醪液温度分阶段地升高到不同酶分解底物所要求的温度,最后达到糖化终了温度。

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酵?1675年制成显微镜——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发酵(fermentation)最初来自拉丁语“发泡”(fervere)一词,它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谷物时产生CO2的现象。

1897年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

生物化学家的定义: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微生物学家的定义:发酵则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二、什么是发酵工程?简述发酵工程的发展史。

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的发展史:发酵现象→酿造食品工业→非食品工业→青霉素→抗菌素发酵工业→氨基酸,核酸发酵(代谢控制发酵)→基因工程菌第一个转折点:非食品工业;第二个转折点:青霉素→抗菌素发酵工业;第三个转折点:代谢调控,包括酶的活力调控,酶的合成调控,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突变株的应用,前体、终产物、副产物等;近代转折点:基因、动物、海洋。

1、发酵工程的早期阶段人们的对发酵技术的认识起始于19世纪末,主要来自于厌氧发酵,如利用酵母菌、乳酸菌生产酒精、乳酸和各种发酵食品。

20世纪初期,1916年英国采用梭状芽孢杆菌生产丙酮丁醇,德国采用亚硫酸盐发酵法生产甘油──由食品工业向非食品工业发展。

好氧发酵技术:速酿法从乙醇生产醋酸,通气法大量繁殖酵母,用米曲霉的麸曲代替麦芽糖作糖化剂生产酒精,用微小毛霉生产干酪。

1933年发明了摇瓶培养法代替了传统的静置培养法。

生长均匀,增殖时间短。

2、发酵工程的重大转折点20世纪4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青霉素的发现,迅速形成工业大规摸生产。

1928年由 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1年美国和英国合作对青霉素进行生产研究表面培养:1升扁瓶或锥形瓶,内装200ml麦麸培养基─── 40u/ml;1943年沉浸培养:5m3 ─── 200u/ml;当前:100m3─200m3 ─── 5-7万u/ml。

《发酵食品工艺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发酵食品工艺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发酵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5分)1.生物技术是靠、、、和五大技术体系支撑起来的。

2. 发酵与酿造技术的研究对象按产品性质来分可分为:、、和菌体制造发酵。

3. 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

4、发酵方法根据对氧的需要分为和。

5、发酵方法根据培养基物理性状分为和发酵。

6、发酵方法根据微生物生长特性分为和。

7. 酱醅在发酵过程中,物料有许多生物化学变化,为、、及有机酸发酵作用。

8.酱油在分类上明目繁多,根据世界各地的食用习惯,分为、、三类。

9、酱油是、、、、五味调和,色香俱备的调味佳品。

10. 酱油种曲是制成曲时使用的,由试管斜面菌种经、逐级扩大培养而成。

11.酱油酿造过程中,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的作用,将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成为酱油的营养成分以及鲜味来源。

12.酱油生产中蛋白质原料的预处理包括、、以及四个过程。

13.酿造酱油对原料要求为、、、。

14.酱油酿造过程中蒸料设备有3种类型,即、和。

15. 在酱油酿造制曲过程中米曲霉分泌和积累的酶对、和鲜味成分的生成以及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

16. 酱油厚层通风制曲的主要设备有、、和。

17.豆制酱油的发酵方法以成曲拌水多少分、和。

18.豆制酱油的发酵方法按拌盐水的浓度分、和。

19.豆制酱油的发酵方法按成曲的菌种种类分和。

20. 豆制酱油按色泽分为、和。

21. 豆制酱油发酵方法按加温条件分和。

22. 酱油色素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和。

23. 酱油香气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和等各种醇类与经酯化生成的酯类。

24. 酿造酱油和酱所需要的原料主要有、、、水及一些等。

25. 适合于酿醋工业中制曲的曲霉属可分为和两大类群。

26. 我国食醋品种很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27.制醋原料,按照工艺要求一般可以分为、、和。

28.酿醋按糖化方法的差异可分为、、和。

29.按照醋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可将醋酸杆菌分为和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2. 发酵工业:3. 酿造工业:4. 中游工程:5. 酱油6. 种曲(酱油):7、酿造酱油:8、配制酱油9.酱:10. 速酿醋: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四个转折点是什么?2.发酵与酿造的特点?3.工业发酵步骤和工艺流程?4.发酵与酿造技术的研究对象按产品性质分为哪几类?5.发酵方法的分类?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糖化的基本概念?糖化过程都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糖化过程中要梯度升温?糖化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2、麦汁发酵过程中有那些物质变化?有何产物生成?发酵食品工艺学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2.生物代谢产物发酵、酶制剂发酵、生物转化发酵3.菌种、发酵、提炼4、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5、液体和固体发酵6、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7.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淀粉的水解作用、酒精发酵作用8.酸解蛋白质水解液、鱼露类、豆制酱油9、咸、酸、鲜、甜、苦10.种子三角瓶、曲盘11.蛋白酶多肽、氨基酸12.粉碎、配制、润水以及蒸煮。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1 菌种选育目的生产,科研2 自然变异的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技术育种。

3 菌种的选育包括选种和育种5自然选育是一种纯种选育的方法8诱变育种理论基础:基因突变(诱发突变)9诱发突变A诱变剂的种类①物理诱变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②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物、5-氟尿嘧啶、烷化剂、亚硝基胍,甲基磺酸乙酯等。

比物理诱变电离辐射有效,经济,是致癌剂,危害大。

用杀菌率诱变剂量。

杀菌率=(m―n)/m ×100%m:未被处理菌体长出的菌落数n:被处理菌体长出的菌落数达到一定后剂量↗诱变率↘。

近来倾于杀菌率为70-80%的剂量,优良突变菌株筛选直接摇瓶筛选法和琼脂柱预筛选法初筛:筛出大量达初步要求菌落,以量为主。

复筛:精选,以质为主,以精确度为主。

12 突变株的筛选(Selection)1] 摇瓶筛选法2] 琼脂块筛选法3] 自动化筛选a1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富集培养方法1:抗生素富集法方法2:过滤法a2营养缺陷型的检出方法1.逐个检出法:方法2.影印法:具体操作误差较大。

方法3.夹层法:14 杂交育种使用的培养基完全培养基(CM)基本培养基(MM)有限培养基(LM)补充培养基(SM):15杂交方法(1)混合培养法(2) 平板杂交法(3) 玻璃纸转移法20保藏目的:不死亡,不生长,不污染,不降低或不丧失其优良性,以尽量延长使用时间原理:休眠21常用保藏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4C˚冰箱2、液体石蜡保藏法3. 沙土管保藏法4.甘油管保藏法 5.冷冻保藏冷冻保藏(-20℃以下):保藏菌种最简单有效方法,加入保护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冷冻,代谢停止。

温度愈低,效果愈好。

6.冻干保藏冷冻保护剂,用脱脂乳和蔗糖,国外用动物血清。

27国外主要的保藏机构有:1. ATCC美国标准菌种收藏所各种菌种一万种以上。

2. CSH冷泉港研究室美国。

3. IAM 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2020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提纲2020

第二章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菌种选育?优良菌种选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3、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3个)、原理(2点)及常用的保藏方法(7种)。

4、造成菌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防止菌种的退化?(二)生产工艺流程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调控理论及其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微生物代谢?微生物代谢过程的自我调节主要表现在哪些环节上?3、微生物代谢的反馈调节作用主要有哪些类型?在发酵生产中如何克服微生物代谢的反馈调节作用?(1)类型: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2)措施:1.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2. 控制发酵的工艺条件;3.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4、什么是代谢控制发酵?在发酵生产中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来调控代谢的方法有哪些?5、通过控制细胞膜渗透性来提高发酵产物产量的原理是什么?(二)生产工艺流程第四章发酵工程学基础(一)复习思考题6、根据你所学的发酵工艺学知识,简述补料分批发酵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7、发酵过程中引起发酵液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生产上发酵温度选择的依据是什么?(1)因素:生物热、搅拌热、辐射热、蒸发热(2)影响:温度影响细胞酶的活性、发酵液的性质、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

(3)依据:综合考虑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发酵产物生成、通气条件等因素。

8、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发酵液溶解氧浓度?(1)影响:溶氧过高会引起能量过度消耗并对细胞产生危害、抑制代谢产物的合成、影响培养基的电位;溶氧过低影响微生物的呼吸,造成代谢异常。

(2)措施:配置搅拌叶和挡板,分散气体;改变通气量和搅拌速度,控制溶氧速率;控制发酵液黏度,改变传质阻力。

9、发酵过程中引起发酵液pH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发酵液pH?(1)因素:①引起发酵液pH下降的因素—碳源过多、消泡油加多、生理酸性物质过多;②引起发酵液pH上升的因素—氮源过多、生理碱性物质过多、中间补料时,碱性物质添加过多。

发酵食品工艺学-资料总汇

发酵食品工艺学-资料总汇

发酵工艺学1、我国发酵食品的工艺特色采用多种原料,且多以淀粉质原料为主。

多菌种混合发酵,且多以霉菌为主的微生物群(国外多以细菌、乳酸菌)。

工艺复杂、多用曲:董酒生产制的曲用72味中药。

多为固态发酵:醅、醪。

2、生产酱油用的原料、菌种有哪些?P7 原料包括蛋白质原料(豆粕、豆饼、花生饼、大豆、其它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麸皮、小麦、碎米、米糠、玉米、甘薯、大麦、粟、高粱等)、食盐、水及一些辅助原料(苯甲酸钠、山梨酸钠,丙酸)。

菌种①霉菌主要为曲霉(米曲霉、黑曲霉、甘薯曲霉、黄曲霉)、毛霉和根霉,其中最重要的是米曲霉(有些酱油发酵料会受到黄曲霉的污染),其产酶能力较强。

②细菌有有益的醋酸杆菌、乳酸菌等,有害的小球菌、短杆菌、马铃薯杆菌、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等;③酵母菌有有益的鲁氏酵母、假丝酵母、汉逊酵母,有害的醭酵母、毕赤氏酵母和圆酵母等菌属。

3、酱油发酵剂:酱油发酵料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发酵前和发酵后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发酵前温度较低,适合各类微生物生长,当进入高温期(55~60℃)后,大部分微生物被淘汰,仅剩下一些高温且耐盐的微生物继续生长。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变化情况来看,低温发酵时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霉菌,再次是酵母菌;当发酵进入高温期后,细菌大量衰亡,被霉菌中少数耐热种取代,但芽孢菌的数量和优势变化不大。

酱油发酵料中的主要霉菌为曲霉、毛霉和根霉,其中最重要的是米曲霉(有些酱油发酵料会受到黄曲霉的污染),其产酶能力较强。

酱油发酵料中主要的细菌有有益的醋酸杆菌、乳酸菌等,有害的小球菌、短杆菌、马铃薯杆菌、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等;酵母菌有有益的鲁氏酵母、假丝酵母、汉逊酵母,有害的醭酵母、毕赤氏酵母和圆酵母等。

酱油发酵醪液的初始pH值一般为6.5-7.0,由于蛋白质被酶降解成氨基酸和低肽以及乳酸菌的发酵,pH会迅速降低。

酱油醪中的主要乳酸菌为酱油足球菌、大豆足球菌以及植物乳杆菌。

如果pH低于5.5-5.0,这些菌生长将逐渐趋缓。

发酵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大纲

发酵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大纲

发酵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酿造和发酵的定义及两者的主要区别2、发酵具有哪些特点?3、根据发酵的特点和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要,发酵分为哪些类型?4、典型的发酵过程分为哪几个基本部分?可以用简图表示。

5、工业发酵的产品,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6、什么叫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结合微生物生长特点解释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7、发酵食品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发酵食品的特点。

第二章菌种的扩大培养与保藏1、发酵工业中,种子必须满足哪些条件?2、什么叫菌种的扩大培养?3、菌种扩大培养的级数是根据什么因素决定的?4、确定菌种培养级数时要考虑哪些问题?5、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进行控制?6、什么叫种龄?确定合理的种龄对发酵有何影响?7、什么叫接种量?接种量大小与发酵控制有何关系?8、种子质量标准包括哪些因素?9、防止菌种衰退和退化菌种的复壮措施有哪些?第三章酱油及酱油制品1、酱油的定义及其分类2、什么是酿造酱油?配制酱油的定义。

3、从物质转化的观点分析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

4、为什么酱油发酵前期采用保温发酵?5、为什么酱油制作时低盐发酵一个月,高盐发酵为半年以上。

6、后期发酵时温度过高、pH值小于6时鲜味差。

7、米曲霉分泌的主要蛋白酶是什么?制曲时合适的PH值是多少?8、酱油的色、香、味、体的形成机理。

9、酱油发酵米曲霉的条件有那些?酱油制作重要的乳酸菌是什么?酱油发酵的酵母菌有哪些?它们出现在发酵的哪个阶段?10、酱油制作对原料有哪些基本要求?它们与酱油制作有何关系?11、用于酱油发酵制曲的菌种有何要求?酱油生产中种曲和成曲各有何要求?12、酱醪和酱醅的定义13、酱油制作工艺有哪几种?请从盐浓度、形态、温度、发酵周期、生产工艺、设备、产品滋味、产品色泽比较几种不同工艺。

14、什么是酱油的三套循环淋油法,请具体说明15、酱油制作后期加热的目的。

16、酱油的质量标准有哪些?与原料、工艺控制有何关系?17、酱油有哪些保健功能?制作技术有哪些进展?18、3—MCPD代表什么?在配制酱油和植物蛋白水解液中为什么要控制该指标?第四章发酵豆制品1、腐乳的定义?红方、青方、糟方2、腐乳制作需要那些主要原料?与产品有何关系?3、腐乳制作中前期培菌和后期发酵的机理4、腐乳制作中腌坯的作用。

食品发酵工艺(复习资料)

食品发酵工艺(复习资料)

食品发酵工艺(复习资料)(一)白酒1、八大蒸馏酒的原料、国家、酒度白兰地(Brandy):葡萄酒蒸馏而成;酒度38—43%(V/V),法国。

威士忌(Whisky):由粮食(大麦、玉米、黑麦等)发酵蒸馏;酒度42—45%(V/V),苏格兰。

伏特加(Vodka):马铃薯或各种谷物作原料,经发酵、蒸馏过滤而成;酒度40%(V/V),俄罗斯。

金酒(Gin):也称杜松子酒;由玉米、大麦、黑麦、杜松子等作为原料,酒度35-55%(V/V),荷兰。

罗姆酒(Rum):以蔗糖为原料,37%~40%(V/ V),古巴、牙买加。

白酒(Spirit):以淀粉或糖制原料(常用高梁、大米)制成,酒度45%~55%,产于中国。

2、白兰地英文字母的含义V.O. 10一12年陈,V.S.O. 12一20年陈,V.S.O.P. 20一80年陈,F.O.V. 30一50年陈,X.O. 50年陈,X. 70年陈E:Especial 特别的, O:Old 老陈,P:Pale 浅色、清澈的、指米加焦糖色,S:Superior 优越的或soft柔顺的,V:Very 非常,X:Extra 格外的,特高档的,F:Fine 好的、精美的3、白酒主要成分及含量在蒸馏白酒中,98%左右是乙醇和水;其余还有上百种微量成分,它们的总量不超过2% 4、三种香型及主体香气成分酱香型: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主要呈味物质是高沸点羰基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如4-乙基愈疮木酚、香兰醛和4-乙基酚(4-EP)等。

E.g.: 茅台浓香型:窖香浓郁、绵甜爽净、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主要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及其他酯类.eg:泸州老窖清香型: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主体香气成份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eg:汾酒5、大曲的特点及作用(1)、原料要求要求原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适量的无机盐等。

以利于具有分解淀粉和蛋白质能力的菌生长繁殖。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

二、填空题1.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

2.啤酒生产工艺分为制麦芽、糖化、发酵及后处理四大主要工序。

3.浸麦的目的是使麦粒吸水和吸氧,为发芽提供条件;洗涤除尘、除杂及微生物;浸出麦皮內部分有害成分。

4.酿造啤酒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大麦;我国一般使用大米作为辅助原料,欧美国家较普遍的使用玉米作为辅助原料,非洲一些国家使用木薯淀粉作为辅助原料。

(06年1月份考题)5.麦芽汁制造过程包括原料的粉碎,醪的糖化,糖化醪的过滤,混合麦汁加酒花煮沸和麦汁冷却五道工序。

6.啤酒花的主要化学成分α-酸、β-酸、酒花油和多酚物质等。

7.酿啤酒的麦芽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8.常见的糖化方法有煮出糖化法、浸出糖化法及其他类。

9.麦芽糖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包括辅料的糊化/大米的糊化、麦芽中蛋白质的分解、液化及糖化等步骤。

10.麦汁煮沸过程中,引起麦汁颜色加深的主要因素有类黑精的生成、花色苷溶出以及单宁色素的形成。

11.添加酒花一般分3次进行,在麦芽汁初沸时,加入酒花全量的 15%~20% ,煮沸40min后再加全量的 40% ,煮沸结束前加入其余量。

12.啤酒酵母根据啤酒在发酵中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根据发酵期间酵母凝集性不同可分为凝集性酵母和粉末性酵母。

15.经后发酵的啤酒,主要采用棉饼过滤法、硅藻土过滤法、离心分离法、板框过滤法和微孔膜过滤法等方法去除悬浮的酵母和蛋白质等物质。

16. 酿造黄酒时,制造淋饭酒母的目的是培养大量健壮成熟的优良酵母细胞。

17. 按乳酸的来源不同,黄酒酒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酒药中根霉和毛霉生成的淋饭酒母;另一类是人工添加食用乳酸的速酿酒母和高溫糖化酒母。

18. 传统工艺酿造黄酒的方法可以分为淋饭法、摊饭法和喂饭法。

(06年1月份考题)19. 黄酒后发酵的目的是使酵母继续发酵,玄将主发酵留下的部分糖份转人成酒棈,并提高半成品的质量和风味,后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3~15℃。

食品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题食品发酵工艺学期末复习题食品发酵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和方法来生产食品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来回顾和巩固这门课程的知识点。

1. 什么是食品发酵工艺学?食品发酵工艺学是研究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食品的科学,它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发酵条件的控制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风味、营养丰富的食品。

2. 发酵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产生的酶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酶,这些酶能够将底物(如糖类、蛋白质等)转化为酒精、乳酸、醋酸等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性质和品质。

3.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有哪些?常见的发酵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

酵母菌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啤酒、葡萄酒等食品,乳酸菌主要用于制作酸奶、酸菜等食品,醋酸菌主要用于制作醋等食品。

不同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赋予食品不同的风味和特性。

4. 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进行调控,以保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5. 发酵食品的品质评价指标有哪些?发酵食品的品质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常见的指标包括口感、香气、颜色、营养成分等。

口感是指食品在口腔中的感觉,如口感柔软、爽口等;香气是指食品的气味特征,如酸奶的酸味、啤酒的麦香等;颜色是指食品的外观特征,如面包的金黄色等;营养成分是指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酸奶中的乳酸菌、蛋白质等。

6. 发酵工艺中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发酵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微生物培养、发酵过程控制、发酵产物处理等。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发酵⾷品⼯艺学复习资料第⼀章酱油的⽣产技术:1、酱油发酵中主要微⽣物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作⽤2、固态低盐法酿造酱油的⼯艺流程及关键步骤3、酱油颜⾊与风味等的形成机理(重点)酱油:是以植物蛋⽩及碳⽔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物酶的作⽤,发酵⽔解⽣成多种氨基酸及各种糖类,并以这些物质为基础,再经过复杂的⽣物化学变化,形成具有特殊⾊泽、⾹⽓、滋味和体态的调味液。

酿造酱油: 以蛋⽩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泽、⾹⽓、滋味和体态的调味液。

按发酵⼯艺分为两类:1)⾼盐稀态发酵酱油:①⾼盐稀态发酵酱油②固稀发酵酱油2)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解植物蛋⽩调味液,⾷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酱油中的酿造酱油⽐例不得少于50%。

配制酱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废液、胱氨酸废液以及⽤⾮⾷品原料⽣产的氨基酸液)化学酱油:也叫酸⽔解植物蛋⽩调味液,是以含有⾷⽤植物蛋⽩的脱脂⼤⾖、花⽣粕、⼩麦蛋⽩或⽟⽶蛋⽩为原料,经盐酸⽔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调味品(安全问题:氯丙醇。

) ⽣抽——是以优质的黄⾖和⾯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成,并按提取次数的多少分为⼀级、⼆级和三级。

⽼抽——是在⽣抽中加⼊焦糖,经特别⼯艺制成浓⾊酱油,适合⾁类增⾊之⽤。

酱油酿造的原料包括:蛋⽩质原料、淀粉质原料、⾷盐、⽔、其他辅助原料(重点)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物:酱油酿造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第⼀个阶段是制曲,主要微⽣物是霉菌;第⼆个阶段是发酵,主要微⽣物是酵母菌和乳酸菌。

⽤于酱油酿造的霉菌应满⾜的基本条件:1)不⽣产真菌毒素、2)有较⾼的产蛋⽩酶和淀粉酶的能⼒;3)⽣长快、培养条件粗放、抗杂菌能⼒强;4)不产⽣异味。

⼀、曲霉1、⽶曲霉是⽣产酱油的主发酵菌。

碳源:单糖、双糖、有机酸、醇类、淀粉。

氮源:如铵盐、硝酸盐、尿素、蛋⽩质、酰胺等都可以利⽤。

基本⽣长条件:最适⽣长温度32-35℃,曲含⽔48%-50%,pH约6.5-6.8,好氧。

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蓝光高清版.docx

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蓝光高清版.docx

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现代发酵的定义: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多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代谢产物的一切微生物培养过程。

2、厌氧发酵:是微生物体内产生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形成多种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过程。

3、巴斯徳:用实验证明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为后来的微生物纯粹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必考)4、koch: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5、初级代谢产物: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酶、核苜酸、核酸、脂类、糖及醇类6、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色素、生物碱、植物生长素等7、我国发明生产VC的方法:我国发明了用醋酸杆菌将山梨醇转化为山梨糖,再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与巨大芽砲杆菌的自然组合进行笫二步转化,将山梨糖转化成VC的前体2■酮基古龙酸的这种二步发酵法产生VC的方法。

8、智能食吊:多稀不饱和脂肪酸9、厌氧发酵:像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和梭状芽泡杆菌发酵产生丙酮丁醇,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无需供给空气,属于厌氧发酵。

10、需氧发酵:如棒状杆菌进行的谷氨酸发酵,黑曲霉进行的柠檬酸发酵以及放线菌进行抗生素的发酵等都属于需氧发酵。

11、兼性厌氧发酵:如酵母菌就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当有氧供给的情况下,进行好氧呼吸,积累酵母菌体,而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发酵,积累代谢产物一酒精。

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选育1、用于大规模发酵产生的菌种,不论是野生菌株,还是突变菌株,或是基因工程菌株,符合以下要求:1)有利用广泛来源原料的能力,所需培养基易得,价格低廉;2)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3)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4)单产高,且保持相对稳定;5)发酵后,非目标代谢产物少,产物容易分离提纯;6)具有自身保护机制,抵抗杂菌污染能力强;7)遗传特性稳定,不易变异退化;8)不是病原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保证安全。

2、发酵工业屮常用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

3、棒状杆菌属:该属屮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可用于生产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鸟氨酸、高丝氨酸、丙氨酸、色氨酸、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4、乳酸杆菌属:乳酸杆菌多分布在乳制品和发酵植物如泡菜、酸菜等发酵食品中,在青贮饲料和人的肠道中也比较常见。

辽工大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辽工大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1、发酵食品概念食物原料或农产品经微生物产生的一系列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及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总和。

2、菌种扩大培养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3、糖化将大分子碳水化合物(例:淀粉和纤维素)转化生成可发酵性糖(例:葡萄糖)的过程4、酱醅将成曲拌入少量的盐水,使其成不流动的混合物5、大曲以小麦、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经破碎,加水拌料,压成块状曲坯后,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培育而成。

6、风味阈(yu)值指某一化合物能被人的感觉器官能辨认时的最低浓度。

7、酒母原指含有大量能将糖类发酵成究竟的人工酵母培养液。

后来人们将固态的人工酵母培养物也成为固体酒母。

8、美拉德反应(又称碳氨反应,指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指还原糖与多烃之间的复杂反应,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醛类,醇类可发生缩和作用产生醛醇类及脱氮聚合物,最终形成含氮的棕色聚合物或共聚物黑色素以及一些风味物质。

9、酱油概念以富含Pr 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并浸滤提取的调味汁液。

10、白酒的分类①按产品香型不同,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

②按糖化发酵剂的不同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麦夫曲酒、混曲酒和酶法白酒;③按发酵方法不同,可分为:固态发酵法、半固态发酵法和液态发酵法。

11、葡萄酒的分类①按葡萄酒的颜色分: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②以含糖量分: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③以工艺分:天然葡萄酒、半天然葡萄酒、合成葡萄酒④以含或不含CO2分:气酒、静酒12、啤酒主发酵分为几个阶段①前发酵期:为酵母的繁殖期,麦汁接种酵母后8-16h逐渐克服生长滞缓期,开始出芽,液面出现CO2气泡,逐渐形成白色的乳脂状泡沫②主发酵期:为酵母的活性期,麦汁中绝大部分可发酵糖在此阶段发酵,一些主要代谢产物产生③后发酵期:大量的悬浮酵母与凝固析出的物质尚未沉淀下来,酒液不够澄清,需经数周或数日的贮藏期。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

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

二、填空题1.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

2.啤酒生产工艺分为制麦芽、糖化、发酵及后处理四大主要工序。

3.浸麦的目的是使麦粒吸水和吸氧,为发芽提供条件;洗涤除尘、除杂及微生物;浸出麦皮內部分有害成分。

4.酿造啤酒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大麦;我国一般使用大米作为辅助原料,欧美国家较普遍的使用玉米作为辅助原料,非洲一些国家使用木薯淀粉作为辅助原料。

(06年1月份考题)5.麦芽汁制造过程包括原料的粉碎,醪的糖化,糖化醪的过滤,混合麦汁加酒花煮沸和麦汁冷却五道工序。

6.啤酒花的主要化学成分α-酸、β-酸、酒花油和多酚物质等。

7.酿啤酒的麦芽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8.常见的糖化方法有煮出糖化法、浸出糖化法及其他类。

9.麦芽糖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包括辅料的糊化/大米的糊化、麦芽中蛋白质的分解、液化及糖化等步骤。

10.麦汁煮沸过程中,引起麦汁颜色加深的主要因素有类黑精的生成、花色苷溶出以及单宁色素的形成。

11.添加酒花一般分3次进行,在麦芽汁初沸时,加入酒花全量的 15%~20% ,煮沸40min后再加全量的 40% ,煮沸结束前加入其余量。

12.啤酒酵母根据啤酒在发酵中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根据发酵期间酵母凝集性不同可分为凝集性酵母和粉末性酵母。

15.经后发酵的啤酒,主要采用棉饼过滤法、硅藻土过滤法、离心分离法、板框过滤法和微孔膜过滤法等方法去除悬浮的酵母和蛋白质等物质。

16. 酿造黄酒时,制造淋饭酒母的目的是培养大量健壮成熟的优良酵母细胞。

17. 按乳酸的来源不同,黄酒酒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酒药中根霉和毛霉生成的淋饭酒母;另一类是人工添加食用乳酸的速酿酒母和高溫糖化酒母。

18. 传统工艺酿造黄酒的方法可以分为淋饭法、摊饭法和喂饭法。

(06年1月份考题)19. 黄酒后发酵的目的是使酵母继续发酵,玄将主发酵留下的部分糖份转人成酒棈,并提高半成品的质量和风味,后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3~15℃。

发酵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酵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酵⾷品⼯艺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 名词解释:发酵、酿造、发酵⼯业、酿造⼯业(1)、传统发酵:描述酵母菌作⽤于果汁或麦芽汁产⽣⽓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产过程。

(2)、⽣化和⽣理学意义的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3)、⼯业上的发酵:利⽤微⽣物在⽆氧或有氧条件下的⽣命活动来制备微⽣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酿造(brewing):我国⼈们对对⼀些特定产品发酵⽣产的特殊称法,是未知的混合微⽣物区系参与的⼀种⾃然发酵。

酿造⼯业:经⾃然培养、不需提炼精制、产品由复杂成分构成并对风味有特殊要求的⾷品或调味品的⽣产过程。

如黄酒、⽩酒、清酒、葡萄酒、酱油、醋、腐乳、⾖豉、⾯酱等。

发酵⼯业:经纯种培养和提炼精制获得的成分单纯、⽆风味要求的产品的⽣产过程。

如酒精、抗⽣素、柠檬酸、氨基酸、酶、维⽣素、某些⾊素等。

2.发酵⾷品历史上的⼏个阶段和重要的转折点天然发酵阶段(古代--)→纯培养技术的建⽴(1905年--)→通⽓搅拌发酵技术(1940年--青霉素→抗菌素)→代谢控制发酵(1950年--氨基酸,核酸)→开拓发酵原料时期(1960年--)→基因⼯程阶段第⼀个转折点:纯培养技术第⼆个转折点:深层培养技术第三个转折点:⼈⼯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程技术第四个转折点:发酵动⼒学、发酵的连续化⾃动化⼯程技术第五个转折点:DNA重组技术,动、植物细胞发酵,海洋⽣物资源的利⽤3.请画出⼯业发酵的流程⽰意图。

空⽓保藏菌种碳源、氮源、⽆机盐等营养物空⽓净化处理斜⾯活化扩⼤培养种⼦罐灭菌主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成品4.影响发酵产物⽣产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哪⼏个因素营养物质的浓度、种类、⽐例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CO2发酵液黏度温度pH值泡沫酶和代谢产物此外,还包括菌体浓度、⽣长速率、死亡速率、细胞状态等⽣物学因素。

5.⾷品发酵的⼀般流程是怎么样的各种发酵⾷品⽣产⼯艺上都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如原料的选择、加⼯、制曲、发酵、后处理等⽅⾯都有相似之处,其过程图如下:原料⼤分⼦物质降解第⼀阶段醇类、脂类、有机酸、芳⾹族化合物等的形成第⼆阶段产物再平衡第三阶段第⼆章⽩酒名词解释:⽩酒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曲酒⼩曲酒麸曲酒⾼温曲中温曲续渣发酵清渣发酵清蒸混蒸⽼五甑操作法淀粉糖化滴窖降⽔滴窖降酸⽩酒陈酿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堆积发酵双边发酵出酒率勾兑调味⽩酒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酿制⽽成的各类酒。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提纲(期末复习)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提纲(期末复习)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提纲(期末复习)酿造工艺学一、填空题1.发酵的基本要素:发酵基质、环境条件、发酵微生物2.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3.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菌种的基因重组4.制曲其实就是种曲扩大培养的过程5.大曲白酒通常采用固态制醅发酵工艺,固态蒸馏工艺。

6.我国白酒的分类方法多样,其中以香型分类为常用,一般认为白酒可分为四种,即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酒为代表;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浓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酱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高沸点羟基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清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7.种曲作用是提供大量的孢子,而曲通常用来提供大量的菌体或酶。

8.发酵工艺按发酵基质的物理性质分类,分为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三种。

9.根据制曲过程中控制曲坯最高温度不同,可将大曲分为:高温大曲、偏高温大曲和中温大曲。

10.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乳酸菌也起到一定作用。

11.发酵过程中的消泡可分为机械消泡和化学消泡二类。

12.乳酸发酵类型一般分同型乳酸发酵途径、异型乳酸发酵途径和双歧途径。

13.菌种扩大培养可分2个阶段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和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14.谷物酿造分为两类谷物发芽、谷物制曲二、名词解释1.酿造:是我国人们对一些特定产品发酵生产的特殊称法,是未知的混合微生物区系参与的一种自然发酵。

2.菌种选育:是利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经筛选获得新的适合生产的菌株。

3.大曲:是以小麦或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经破碎、加水拌料、压成砖块状的曲坯后,再在人工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风干而制成。

4.小曲:是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自然培育或接种母曲,或接种纯粹根霉和酵母,然后培养而成,呈颗粒状或饼状。

5.淀粉糊化:淀粉在水中经加热会吸收一部分水而发生溶胀,如果继续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60~80℃),淀粉粒即发生破裂,造成黏度迅速增大,体积也随之迅速变大,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 名词解释:发酵、酿造、发酵工业、酿造工业(1)、传统发酵:描述酵母菌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产过程。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3)、工业上的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酿造(brewing):我国人们对对一些特定产品发酵生产的特殊称法,是未知的混合微生物区系参与的一种自然发酵。

酿造工业:经自然培养、不需提炼精制、产品由复杂成分构成并对风味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或调味品的生产过程。

如黄酒、白酒、清酒、葡萄酒、酱油、醋、腐乳、豆豉、面酱等。

发酵工业:经纯种培养和提炼精制获得的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过程。

如酒精、抗生素、柠檬酸、氨基酸、酶、维生素、某些色素等。

2.发酵食品历史上的几个阶段和重要的转折点天然发酵阶段(古代--)→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905年--)→通气搅拌发酵技术(1940年--青霉素→抗菌素)→代谢控制发酵(1950年--氨基酸,核酸)→开拓发酵原料时期(1960年--)→基因工程阶段第一个转折点:纯培养技术第二个转折点:深层培养技术第三个转折点: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第四个转折点:发酵动力学、发酵的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第五个转折点:DNA重组技术,动、植物细胞发酵,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3.请画出工业发酵的流程示意图。

空气保藏菌种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空气净化处理斜面活化扩大培养种子罐灭菌主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成品4.影响发酵产物生产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哪几个因素?营养物质的浓度、种类、比例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CO2发酵液黏度温度pH值泡沫酶和代谢产物此外,还包括菌体浓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细胞状态等生物学因素。

5.食品发酵的一般流程是怎么样的?各种发酵食品生产工艺上都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比如原料的选择、加工、制曲、发酵、后处理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过程图如下:原料大分子物质降解第一阶段醇类、脂类、有机酸、芳香族化合物等的形成第二阶段产物再平衡第三阶段第二章白酒名词解释:白酒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高温曲中温曲续渣发酵清渣发酵清蒸混蒸老五甑操作法淀粉糖化滴窖降水滴窖降酸白酒陈酿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堆积发酵双边发酵出酒率勾兑调味白酒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酿造酒:发酵后直接(过滤)而成的营养丰富的酒,如黄酒、啤酒、葡萄酒。

蒸馏酒:凡用水果、乳类、糖类、谷物等原料,经过酵母菌发酵后,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再经陈酿和调配,制成透明的、含酒精浓度大于20%(V/V )的酒精性饮料,称做“蒸馏酒”。

配制酒是酒类里面一个特殊的品种,不能专属于那个酒的类别,是混合的酒品。

配制酒主要有两种配制工艺,一种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勾兑配制,另一种是以酒与非酒精物质进行勾调配制。

大曲酒是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以淀粉物质为原料,经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而成的白酒。

小曲酒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态发酵法并经蒸馏而制得的白酒。

麸曲酒:高温曲: 最高制曲品温高达60℃以上,显著的制曲工艺特点是高温“堆曲”用于生产茅香型曲酒。

中温曲:最高制曲品温不超过50℃,显著的制曲工艺特点是制曲工艺着重于“排列”用于生产汾香型曲酒。

清蒸:单独将渣或酒醅进行蒸煮的操作。

混蒸:将渣和酒醅混合在甑桶中进行蒸酒和蒸料清渣:原料和酒醅都单独蒸,酒醅中不加新料。

续渣:原料和酒醅混合,蒸料蒸酒后,取出醅子扬冷,加曲继续发酵,如此反复进行。

老五甑操作法:将窑中发酵完毕的酒醅分成五次蒸酒和配醅的传统操作法。

在正常情况下,窑内有四甑酒醅,即大渣、二渣、小渣和回糟各一甑。

这是我国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一种传统工艺。

淀粉糖化:一般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糖化。

滴窖降酸、滴窖降水:出窖起糟到一定的深度,会出现黄水,应停止出窖。

可在窖内母糟中央挖一个0.7m直径、深至窖底的黄水坑;滴出黄水。

这种操作称为“滴窖降酸”和“滴窖降水”。

白酒陈酿:刚蒸馏出来的白酒,一般都有暴辣、冲鼻、刺激性大等缺点。

新白酒经过一段时间(1~3年)的贮存后,酒液会变得醇香、柔和,这个过程称为自然老熟,也称贮存或陈酿。

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堆积发酵:酱香型白酒发酵分为窖内和窖外发酵。

窖外发酵又称为堆积发酵。

一般是粮食经过蒸煮后,堆成小丘形状,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时间一般在4-5天左右,根据粮堆得温度来看,一般由酿酒师用手插入粮堆内部试试温度,达到65度就差不多发酵好了。

双边发酵:在酿造过程中,在糖化的同时,酒精发酵也同时进行。

出酒率:淀粉出酒率是指每百公斤淀粉所产65度标准白酒的公斤数。

勾兑:主要是将酒中各种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兑加在一起,使分子间重新排布和结合,通过相互补充、平衡,烘托出主体香气和形成独自的风格特点。

调味:勾兑成的基础酒在香味或口味的某些方面还有不足,还要用极少量的调味酒,对基础酒进行调味,使之完全符合质量要求。

问答题:1.白酒按香型的分类及每种香型的代表酒?①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代表:山西汾酒主体香味物:乙酸乙脂和乳酸乙脂;工艺:清蒸清烧②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代表:四川泸洲老窖、五粮液、剑兰春、全兴、古井贡酒、双沟、洋河、沱牌主体香味物:己酸乙脂丁酸乙脂;工艺:混蒸混烧③酱香型:(又称茅香型);代表:贵州茅台酒、郎酒主体香味物:芳香族化合物(4- 乙基愈疮木酚)、脂肪族化合物;工艺:混蒸混烧④凤香型;代表:西凤酒;主体香味物:乙酸乙酯⑤米香型;代表:桂林三花酒;主体香味物:乳酸乙酯、β-苯乙醇⑥其他香型;药香型:董酒;特性酒:江西四特酒;兼香型:口子窖;芝麻香型:一品景芝;豉香型:肉冰烧酒;柔和型:种子酒2.简述浓香型白酒采用的混蒸续渣工艺。

将发酵成熟的酒醅,与粉碎新料混合,然后在甑桶同时蒸粮蒸酒(混蒸混烧)。

出甑后,冷却、加曲、发酵,如此反复进行。

3.老五甑操作工艺要点。

老五甑法工艺,是在每次出窖蒸酒时,将每个窖的酒醅拌入新投的原料,分成五甑蒸馏,蒸后其中四甑料重新回入窖内发酵,另一甑料作为废糟。

人窖发酵的四甑料,按加入新料的多少,分别被称为大渣、二渣和小渣,大渣和二渣所配的新料分别占新投原料总量的40%左右,剩下的20%左右原料拌入小渣。

不加新料只加曲的称作回糟,回糟发酵蒸酒后即变成丢糟。

4.简述清香型白酒采用的清蒸清渣工艺。

操作要求渣子清、醅子清,渣子和醅子严格分开。

工艺上采用原辅料清蒸,清渣发酵,清渣蒸馏。

清洁卫生严格,始终贯彻一个“清”字。

5.为什么要掐酒头、去酒尾?白酒“掐头去尾”是因为“酒头”中杂醇含量很高,不适合饮用。

酒尾水含量较高,已经不满足酒的生产需要。

6.简述白酒贮存过程中陈酿机理有哪些?的变化?1.白酒老熟的机理挥发作用,新酒中含有的如硫化氢等刺激性的挥发性物质,在贮存过程中能自然挥发;氢键缔合作用,酒精和水分子可以氢键缔合作用形成酒精—水的大分子结构,使酒的刺激性变小,口感更柔和;氧化还原、酯化、缩合等化学反应使酒液中醇、醛、酸、酯的含量更加平衡。

第三章黄酒一、名词解释黄酒、精米率、麦曲、酒药、淋饭酒母、淋饭法、摊饭法、喂饭法、煎酒、老口酒、嫩口酒黄酒: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

白米公斤数×100%精米率=糙米公斤数麦曲:麦曲是指将破碎的小麦粒踩成方砖型,然后入房培养繁殖糖化菌而成。

麦曲中的主要微生物:米曲霉、根霉、毛霉和少量的黑曲霉、灰绿曲霉、青霉等。

酒药:酿酒所需的酵母,叫做酒药。

(用于酿造黄酒和江米酒的曲。

)淋饭酒母主要是培养大量健壮成熟的酵母菌,用作黄酒发酵剂。

米饭的冷却淋饭法:蒸熟的米饭用冷水淋凉。

在制作淋饭酒、喂饭酒和甜黄酒及淋饭酒母时,使用淋饭法。

摊饭法:将蒸熟的热饭摊放在竹簟或磨光水泥地面上,依靠风吹使饭温降至所需的温度。

喂饭法发酵是将酿酒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先做成酒母,在培养成熟阶段,陆续分批加人新原料,扩大培养,使发酵继续进行的一种酿酒方法。

煎酒:又称灭菌,是杀死生酒中微生物(酵母和乳酸菌等),破坏残存酶,使酒之成分基本固定,以保证贮存中不致酸败变质。

老口酒:嫩口酒:二、简答题黄酒的分类?①按酒的产地命名: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②按酒的原料: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酒、青稞酒等③按黄酒的含糖量分5类:干型黄酒糖含量<1.00(以葡萄糖计,g /100ml)半干型黄酒糖含量1.00-3.00半甜型黄酒糖含量3.00-10.00甜型黄酒糖含量10.00-20.00浓甜型黄酒糖含量>20.00④按酿造工艺方法分3类:淋饭酒摊饭酒喂饭酒摊喂结合法新工艺黄酒⑤按酿酒用曲的种类小曲黄酒生麦曲黄酒熟麦曲黄酒纯种曲黄酒红曲黄酒黄衣红曲黄酒乌衣红曲黄酒⑥按产地、原料、工艺综合起来划分:绍兴酒仿绍酒福建红曲酒北方黄酒清酒黄酒酿造,大米为什么要精白处理?要求达到的精白率是多少?糙米的糠层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给黄酒带来异味,降低黄酒的质量;糠层的存在,妨碍大米的吸水膨胀,米饭难以蒸透,影响糖化发酵;糠层所含的丰富营养会促使微生物旺盛发酵,品温难以控制,容易引起生酸菌的繁殖而使酒醪的酸度生高。

精白的要求(以日本清酒为例)平均精米率:73%左右酒母用米的精米率:70%左右发酵用米的精米率:75%左右中国黄酒发酵的特点1、工艺独特以大米或黍米为原料,糖化发酵剂一般采用麦曲、小曲(酒药)等,给黄酒带来鲜味、苦味和曲香。

多菌种混合培养边糖化边发酵。

发酵温度低、时间长,发酵醪浓度较高,酒精含量可达15~20%。

2、风味独特低温下进行长时间发酵,生酒经灭菌、密封,适时贮存,保持其特有的色、香、味。

3、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绍兴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图。

糯米→过筛→浸渍→蒸煮→摊冷→清水→浆水→麦曲→酒母→落缸→前发酵灌坛→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

第四章啤酒一、基本概念制麦麦汁制备糖化麦汁浸出物无水浸出率制麦:把原料大麦制成麦芽,称为制麦。

麦汁制备:麦汁制备是将固态麦芽、非发芽谷物、酒花用水调制加工成澄清透明的麦芽汁的过程。

糖化:是指利用麦芽本身所含有的各种水解酶(或外加酶制剂),在适宜的条件(温度、pH 值、时间等)下,将麦芽和辅助原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等)分解成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如糖类、糊精、氨基酸、肽类等)的过程。

麦汁:由糖化制得的溶液。

浸出物:麦汁中溶解于水的干物质。

无水浸出率:麦芽汁中的浸出物含量与原料中所有干物质的质量比。

二、问答题1.啤酒的概念和分类啤酒是以大麦和水为主要原料,大米或谷物、酒花等为辅料,经制成麦芽、糖化、发酵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和营养丰富的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