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液中脂肪酸含量

合集下载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精氨酸及衍生物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精氨酸及衍生物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精氨酸及衍生物含量田晔;江骥;胡蓓;薛金萍;王洪允【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使用艾普拉唑后人血浆中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DMA)、单甲基精氨酸(NMMA)、瓜氨酸(Cit)和L-精氨酸(L-Arg)的浓度.采用HILIC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和非衍生化的蛋白沉淀法进行分离分析,色谱柱选取Waters Atlantic HILIC柱(2.1 mm×50 mm×3μm),流动相由乙腈(含0.5%乙酸和0.025%三氟乙酸)-水(含0.5%乙酸和0.025%三氟乙酸)(85:15,v/V)组成,流速0.25 mL/min.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结果显示,ADMA、SDMA、NMMA、L-Arg和Cit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4 0;ADMA、SDMA和NMMA的线性范围为0.1~5 mmol/L,L-Arg和Cit的线性范围为10~250 mmol/L;5种氨基酸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在85%~115%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可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高效的检测手段.【期刊名称】《质谱学报》【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7页(P446-452)【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艾普拉唑;蛋白沉淀法;亲水性色谱【作者】田晔;江骥;胡蓓;薛金萍;王洪允【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动力治疗药物与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北京100730;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动力治疗药物与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一氧化氮是人体重要的信使分子,L-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全酶(NOS)的催化下,产生一氧化氮(NO)和瓜氨酸(Cit)[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液中脂肪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液中脂肪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液中脂肪酸含量许倩;盛灵慧;李保山;黄峥【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1(20)5【摘要】建立了一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 MS)快速、准确地对人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的方法.该法使用Dole提取法,提取的样品直接进行分析,无需衍生化处理.该方法以氘代十六烷酸为内标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各脂肪酸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回收率为90.02%-100.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n=9).%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FFAs) in human serum by high -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HPLC - MS) was establish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Dole method, and injected directly to the HPLC system without derivative treatment.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more than 0. 99, and the RSD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was less than 9% (n =9). 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90.02% to 100.05%.【总页数】3页(P14-16)【作者】许倩;盛灵慧;李保山;黄峥【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的阿托品 [J], 刘颖;孙桂进;张炳谦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泰山白首乌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相关药效分析 [J], 赵健;李凤华;杨丽;刘海霞;赵睿;徐锋;徐凌川3.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酒中的甜蜜素 [J], 杨敏敏;陈黎;胡用军;杨志杰;杨娟4.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鸡蛋中氯霉素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黄伟蓉;张朋杰;张宪臣;陈丽斯;杨蕙;卢俊文;陈润雯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鸡蛋中氯霉素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黄伟蓉;张朋杰;张宪臣;陈丽斯;杨蕙;卢俊文;陈润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液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体血液中16种有机磷酸酯

液液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体血液中16种有机磷酸酯

2021年1月January 2021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Vol.39 No.169〜76青年编委专辑(上)•研究论文DOI : 10.3724/SP.J. 1123.2020.07033液液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体血液中16种有机磷酸酯侯敏敏W ,史亚利,蔡亚岐W(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人体体液中有机磷酸酯(OPEs )浓度的测定对于了解人体OPEs 的暴露水平以及评估人体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尿液中OPEs 代谢物含量的分析测定,将其作为人体OPEs 暴露的生物标 志物,而对人体血液中OPEs 的分析研究较少,仅有的少量研究涉及的OPEs 种类有限。

该研究在优化前处理过程 (固相萃取,SPE )和色谱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血液中16种OPEs 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 MS )测定方法。

血液样品经过乙睛摇床萃取后,经ENVI-18 SPE 小柱净化,然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 柱,以甲醇/5 mmol/L 的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最后进行LC-MS/MS 测定。

质 谱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重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

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16种OPEs 的检 出限为0. 003 8~0. 882 ng/mL 。

除磷酸三甲酯(TMP )外,其余15种OPEs 在3个浓度水平的血液基质加标回收率 为53. 1% -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 15% - 12. 6%。

样品的基质效应检测发现,4种OPEs 存在明显的基质抑制,选 用合适的同位素内标进行定量,可以部分消除基质影响。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人体血液样品中OPEs 阻燃剂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赵玉生;陈翔;王瑛瑶;张蕊【摘要】以ω-溴苯乙酮作为脂肪酸衍生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双低菜籽油和结构脂质中脂肪酸组成与位置分布,探讨了流动相、柱温对脂肪酸衍生物分离检测效果的影响.经优化确定以(甲醇-乙腈)(90 ∶ 10)-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46 nm,柱温35 ℃,流速0.35 mL/min的色谱条件下,18 min 内能完成对13 种脂肪酸衍生物的分离检测.UPLC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检测时间短,溶剂消耗少,分离度好的优点.【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09(034)005【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脂肪酸;双低菜籽油;结构脂质【作者】赵玉生;陈翔;王瑛瑶;张蕊【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郑州,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郑州,450002;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china-oils-fats_thesis/020*********.html中国油脂CHINA OILSANDFATS 1 挺鹋i 输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赵玉生1 ,陈翔 1'1 ,王瑛瑶 2,张蕊 2( 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郑州 450002 ;2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7 )摘要:以∞ 一溴苯乙酮作为脂肪酸衍生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 UPLC) 法测定双低菜籽油和结构脂质中脂肪酸组成与位置分布,探讨了流动相、柱温对脂肪酸衍生物分离检测效果的影响。

经优化确定以(甲醇一乙腈) (90 :10)- 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 246nm ,柱温35 ℃ ,流速 0.35mL/Illin 的色谱条件下,18min 内能完成对 13 种脂肪酸衍生物的分离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1摘要:本文介绍了HPLC及LC-MS技术在保健品分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主要用于检测保康食品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多糖,皂甙,以及黄酮等营养物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前言:在保健食品行业的加工生产等环节中,必须把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置于第一位,并对产品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检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逐渐从温饱转向了满足健康需求,从而将目光转向了营养保健品领域。

在中国,保健食品被界定为不以治病为主要用途,具有一定调理功能的食物。

我国各种保健产品层出不穷,保健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强化对保健食品生产的品质监督迫在眉睫,运用HPLC、LC-MS等现代技术,可以对保健食物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否能对人体产生益处。

1.食品行业中应用的检测技术1.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用一种溶液作为流动相(单个溶液和多种溶液的配比),并将其抽吸到一个含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中。

不同成分溶解于流动相,通过固定相后,与其发生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或亲和等反应,其保留的持续时间也有不同。

在每一种成分从固定相中排出之后,利用测峰信号,来对待测成分进行判定。

利用HPLC技术,可以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检测和分离,通过色谱系统的处理,根据其检测结果,对各种溶质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样本溶液中每个溶质的含量。

在HPLC的分析过程中,载液输出的压力使得流动相快速地穿过了色谱柱,从而提升了分析效率,加速了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离。

采用高灵敏、高精度的色谱仪,能完全保证测定的准度。

在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检测时,通常要将HPLC技术运用到检测中,并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的流动相进行了灵活的选取,从而实现对溶剂的快速高效分离[1]。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进展摘要:代谢组学是对一个生物系统的细胞在给定时间和条件下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从而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

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作为代谢组学中一种重要的分离检测方法,在代谢组学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应用。

本文介绍代谢组学中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从药物分析、生理病理代谢、临床诊断标志物和细胞鉴定等方面介绍高效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从尿液、血浆、血清、唾液和胆汁等生物体终端样本中检测代谢物,或跟踪代谢水平整体的动态变化,提取“组学”信息,以此来反映生物体在外源刺激作用下的体内生物学过程变化情况。

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代谢组分析、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等。

1.检测工具其中的样品采集分离与分析离不开分离检测工具。

常用的分离检测工具包括色谱(Chromatography)、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

【1】1.1核磁共振(NMR)NMR快速、选择性好,其样品处理简单且不造成破坏,只要含氢的代谢物都可以被检测,即可以对所有的分析对象达到无歧视分析。

对样品无损伤且重复性好,能够广泛应用于药物工业和病人的尿、血样分析。

样本制备简单且易自动化。

但是复杂混合物的NMR谱的解析非常困难。

对全面的代谢谱图分析, NMR最大的缺陷是灵敏度相对较低, 从而使得它不适合分析大量的低浓度代谢物。

【2】所需硬件投资也比较大1.2色谱(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广泛用于微量、痕量组分的分析。

但是,气相色谱受组分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荧光试剂标记的脂肪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荧光试剂标记的脂肪酸

合物进行了测定, 但衍生过程需在 @AO、 冠醚及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于苯或甲苯溶剂中完成, 分离前 需预处理, 费时费力。本实验采用新型荧光试剂 #* ( #* ( !)*蒽基) *萘 [#, %*+ ] 咪唑) *乙基*对甲苯磺酸酯 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 以 !, !*二甲基甲酰胺 ( 9?<) 作溶剂, 在 =)> 下以 @# ;A% 作催化剂可获得稳定的 荧光产物。衍生产率高, 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衍生液不必预处理可直接进样分析。在激发和发射波长 分别为 #’) DC 和 ’!# DC 荧光检测下, 采用梯度洗脱对油菜蜂花粉中的游离脂肪酸实现了快速、 灵敏的 测定, 并对实际样品中各衍生组分进行了在线的柱后质谱鉴定, 结果满意。
时间 #( #$%) (B ) ( D (B ) " C1 1 @" A" E" A" /" C" !1 " /"" 1" " /""
5 5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 (Q)R) , 正离子模式, 喷雾压力 &" 2H$ ( "L !/! -Q7 ) , 干燥气流量为 1 ’ + #$%, 干
[ 1, &] 燥气温度 A1"P , 气化温度 !1"P , 毛细管电压 A1"" S, 电晕电流 !""" %(( 23H$=$T9 #3<94) 。
1 1 1 @1! %# ) 、 @L "E M /"( @1A %# ) 和 @L /K M /"( @1! %# ) A 种溶剂的摩尔吸光系数 ( !) 分别为 @L A/ M /"( U/ U/ [ E] ’ #34 G# 。实验中将 (*R6V 与先前报道的吖啶酮JCJ乙基对甲苯磺酸酯 ( (F6V) 进行了对比, 相同

《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总目次

《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总目次

固体进样 一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明胶中的微量汞 ……………(45 3 ) 顶空气相色谱 一 质谱法测定地表水 中的 12 二氯苯 ……………( 7 ,. 3 ) 苹果果实各部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分析…………………………(— 0 3 7) 微波消解 . PMS法 同时测定木薯淀粉中铅 、 、 、 、 I . C 铜 镉 砷 汞的
10 0
化学分析计量
21 年 , 2 0 1 第 O卷 , 6期 第
《 化学分析计量 ) 0 1 2 1 年总 目次
标 准物 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姜黄素 ………………… ……… ・15 ) (—4 微波消解 . 原子荧光法测定固体废弃物浸 出液中的总汞 ………(—6 15 ) 气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室 内装饰装修材料胶黏剂中的苯、 甲
离子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_6 4 1) 固相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 中呋喃丹含量的不确定度评
定 …… … … … …… … … … …… … …… … … …… … … … …… …( 2) 0
水产 品中孔雀石绿 、 结晶紫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的探讨 ……( 4 ) 3 0 _
(— 9 4 2
烟道 气国际 比对 中低浓 度一氧化碳 的精确测 量………………(_ 3 4 3) 主成分回归 一 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盐酸西替利嗪和苯 甲酸钠…(_ 6 43) _ 芦丁对罗丹明 6 G的荧光猝灭机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_9 4 3) 高效液相色谱 .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美 白类 、 祛斑类化妆
x 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硅质耐火材料的主次成分……………( 3 . 3 ) 2 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结构与性能表征 …………………………(1 6 ,. 34) 气相色谱法检测干辣椒中的 1 种农 药残留量 … … … ………( 5 ) 1 3 0 硫普罗宁与牛血清 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3 35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内30种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内30种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内30种氨基酸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分析化学的飞速发展,对于生物体内复杂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测定要求越来越高。

氨基酸作为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种类、数量及代谢状态的检测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内30种氨基酸的方法。

文章将首先介绍氨基酸的重要性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随后详细阐述HPLC-MS/M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氨基酸分析中的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描述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色谱条件的优化、质谱条件的设定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等实验步骤。

文章还将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讨论该方法在临床医学、营养学及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内30种氨基酸的方法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MS/MS)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从而实现对复杂生物样品中多种氨基酸的高效、快速和精确测定。

在HPLC-MS/MS分析中,样品首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利用不同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它们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出来。

然后,分离后的氨基酸被引入质谱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

在质谱系统中,氨基酸分子被离子化并产生带电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并通过一个或多个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根据离子的质荷比(m/z)将它们分离,形成质谱图。

通过对比标准品的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氨基酸的种类。

通过选择特定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对,可以实现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一步提高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cmpf含量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cmpf含量的方法

一、概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样品分析等领域。

CMPF(3-羧基-5-甲基对-羟基苯基脲酸)是一种新型的尿毒症毒素,其在血浆中的含量与慢性肾脏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快速、准确地检测血浆中的CMPF含量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仪器与试剂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为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联用串联质谱仪,试剂包括甲醇、乙腈、氨水等。

2. 样品制备取血浆样品1ml,加入加标内标溶液制备标准曲线和质控品,通过蛋白沉淀法进行蛋白去除,并采用固相萃取柱进行样品净化。

3. 色谱条件使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80:20),流速0.4ml/min。

4. 质谱条件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使用正离子模式进行电喷雾离子化,离子源温度为350℃,离子源电压为4500V。

三、结果与讨论1. 方法学验证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实验要求。

2. 血浆中CMPF含量测定利用上述方法对30个血浆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浆中CMPF的浓度分布较广,为(0.5-10.2)μg/ml。

3. 与其他方法比较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HPLC-MS/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更准确地测定血浆中的CMPF含量。

四、结论与展望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CMPF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性,能够满足对血浆中CMPF含量进行快速、准确测定的要求。

未来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监测等领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nes B. HPLC-MS/MS analysis of CMPF in plasma[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10, 1015: 1-7.[2] 韩小, 李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血浆中CMPF含量检测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学, 2015, 30(5): 108-112.以上就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CMPF含量的方法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H P L C / MS / MS , t e s t .R e s u l t s Wh e n he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n o r a d r e n e l i n e( N E) ,d o p a mi n e
密度和 准确 度均符合 生物样品 的测定要 求。结论
研究 。
本法操 作简便 、 准确 、 灵 敏度 高 , 适 用 于血清 中神 经递质 的测 定 和
关键 词 : 血 清; 神经递质 ; 高效液相 色谱 一串联质谱联用法 ; 含 量 中图分类号 : 0 6 5 2 .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8 6 8 5 ( 2 0 1 5 ) 1 7—2 8 6 3— 0 4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 0 1 5年 9月第 2 5卷第 1 7期
C h i n J H e a l t h L a b T e c , S e p .2 0 1 5 ,V o 1 .2 5 ,N o .1 7
・ 2 8 6 3・

化学测定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 一串联质谱 联用法测定人血清 中 去 甲 肾上 腺 素 、 多 巴胺 和 5一羟色 胺 含 量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h i s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t a n d e m m 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H P L C —MS / MS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15种胆汁酸的方法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15种胆汁酸的方法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15种胆汁酸的方法分析罗腾飞;胡文胜【摘要】目的初步建立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15种胆汁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分析方法 .方法通过同位素标记的胆汁酸作为内标,使用乙腈对血清中的胆汁酸进行提取,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对15种胆汁酸进行分离.使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在负离子模式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结果 15种胆汁酸在1.0~6000.0 n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3;目标物的定量限为1.0~10.0 nmol/L;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7.1%~108.3%,日内、日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所开发的方法被应用于检测24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健康者的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型为主,游离型胆汁酸和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浓度相对较低.男性血清中脱氧胆酸浓度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血清中甘氨熊脱氧胆酸浓度显著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MS/MS法能有效分离并定量检测人血清中15种胆汁酸的水平,其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有望作为临床血清15种胆汁酸检测的参考方法.【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16【总页数】4页(P2412-2415)【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胆汁酸;胆固醇【作者】罗腾飞;胡文胜【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10008;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胆汁酸由胆固醇代谢产生,根据合成途径,可以分为由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初级胆汁酸和代谢产生的次级胆汁酸[1]。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脂肪代谢的必须物质[2]。

胆汁酸不仅能够调节葡萄糖和脂代谢,还能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不同的胆汁酸亚型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因此检测每一种亚型的胆汁酸在体内水平而非简单地定量测量总胆汁酸水平,对于肝胆和肠道疾病的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林春花【摘要】The 5 fatty acids in soybean oil were analyzed using ultra-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in-cluding palmitic acid,stearic acid,oleic acid,linoleic acid and linolenic acid. The sample was dissolved by n-hexane after saponification reaction. The fatty acids were separated on the column of ACQUITY UPC2 BEH 2-EP by gradient elution with carbon dioxide and V( methano): V( acetonitrile)=1: 1 system,and finally detected by MS detector.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target compounds in the method were 0. 07 mg·L-1 . The recoveries were from 90. 50%to 105. 38%at three spiked levels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lower than 3. 0%. The method,with high sensitivity,good separation effect and high recovery,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ct the underivatization fatty acids in soybean oil.%建立了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的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UPC2-MS)分析方法,这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待测物经皂化反应后,用正己烷溶解,经ACQUITY UPC2 BEH 2-EP色谱柱分离,以CO2-甲醇/乙腈(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质谱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7 mg·L-1,脂肪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0.50%~105.38%,相对标准偏差为0.81%~2.93%.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62-165)【关键词】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大豆油;脂肪酸;未衍生化【作者】林春花【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0 引言大豆油是一种优良食用植物油[1].天然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以16~18碳脂肪酸为主,此外还含有少量的12~14碳以及更少量的20~24碳脂肪酸.研究表明,脂肪酸链中C16∶0,C18∶0,C18∶1,C18∶2,C18∶3这5种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油脂的性质和质量,而且不同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2-3].由于同一种类但来自不同产地或是不同采收期的大豆油所含脂肪酸的组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分析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有关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2-3,5-9]和液相色谱法[10-11],但这些方法一般都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脂肪酸衍生化[12].衍生化不仅操作繁琐耗时,而且衍生化反应是否完全等因素直接影响产物的准确测定.近年来,也出现了采用全2维气相色谱[4]、快速气相色谱[13]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14]直接分析未衍生化脂肪酸的文献报道.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超高效合相色谱技术是Waters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原理发展而来的分离技术[15],该技术的流动相主要以超临界CO2为主,具有粘度低、分离效率高、绿色环保的优势.本文建立了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的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为脂肪酸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ACQUITYUPC2系统(美国 Waters公司),配Waters SQD2质谱检测器.METTLER TOLEDOAL204型电子天平(瑞士 METTLER公司 ).SK 1200H型超声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PURELABUltra MK 2型超纯水仪(英国ELGA公司).5种脂肪酸标准品: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均购自 SigmaAldrich公司(纯度大于99%).正己烷、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3种市售大豆油.1.2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0.010 g各种脂肪酸标样,分别用正己烷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 g·L-1的单一标准品溶液.再用正己烷溶液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混合标准溶液,再稀释成系列标准工作溶液.1.3 样品制备称取10 g左右大豆油置于100mL烧瓶中,加入20 g质量分数为20%的KOH溶液进行皂化,加冷凝管于100℃油浴中反应8 h,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加入10mL 2mol·L-1的 H2SO4溶液进行酸化,卸下烧瓶,转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上层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加入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即得脂肪酸样品.称取0.025 g左右的该脂肪酸样品于2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溶液经有机膜过滤后直接进行UPC2系统分析.1.4 实验条件1.4.1 UPC2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UPC2BEH 2-EP色谱柱;系统背压为13.8 MPa;色谱柱温度为50℃;样品室温度为10℃;流动相分别为超临界CO2(流动相A)和甲醇∶乙腈(体积比1∶1,流动相B);进样量为1μL;柱流速为0.8mL·min-1;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1.4.2 MS条件离子源为ESI-;毛细管电压为2.0 kV;锥孔电压为40V;源温度为150℃;脱溶剂气温度为500℃;脱溶剂气体流速为850 L·h ;锥孔气体流速为40 L·h -1;SIR离子m/z分别为255.42、283.48、281.46、279.45、277.43.表1 梯度洗程序时间/minA/% B/%曲线初始 98 2初始296 4 6396 4 6490 10 6598 2 62 结果与讨论2.1 色谱柱的选择本实验首先考察不同填料的色谱柱对脂肪酸分离的影响,选择了4款差异明显的色谱柱进行测定,分别为UPC2BEH、BEH 2-EP、HSS C18 SB 和CSHTMFluoro-Phenyl.从图1实验结果可见,ACQUITYUPC2BEH 2-EP色谱柱能够对5种脂肪酸产生有效的分离.图1 不同色谱柱对5种脂肪酸分离效果的影响峰号:1.棕榈酸;2.硬脂酸;3.油酸;4.亚油酸;5.亚麻酸.2.2 流动相中助溶剂的选择本实验考察了3种不同有机溶剂甲醇、乙腈、甲醇∶乙腈(体积比1∶1)对5种脂肪酸的分离影响.结果表明,3种助溶剂对脂肪酸的洗脱能力为:甲醇﹥甲醇∶乙腈(体积比1∶1)﹥乙腈;而选择性也存在差异,其中甲醇∶乙腈(体积比1∶1)和乙腈分离效果相当,但乙腈保留时间相对较长.综合洗脱能力和分离效果考虑,本实验最终采用甲醇∶乙腈(体积比1∶1)作流动相.2.3 色谱柱温度和系统背压的选择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柱温(40℃、50℃和60℃)和系统背压(12.4、13.8和15.2 MPa)对5种脂肪酸的分离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柱温的升高和背压的降低,各个脂肪酸的保留时间有所增加.当柱温为60℃时,软脂酸和亚麻酸的展宽明显,峰形拖尾,且过高的背压易使系统压力过高.综合考虑分离效果与分析效率,最终确定柱温为50℃,系统背压为13.8 MPa.2.4 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出限及回收率分别配制 0.5、5.0、25.0、50.0 和100.0mg·L-1的混合标准溶液,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检测,以峰面积(Y)对质量浓度(X,mg·L-1)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向已知含量的样品中分别添加5种成分的脂肪酸标准品,设置3个添加水平,每个加标水平重复测定5次,测定结果并计算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按信噪比S/N≥3,计算得到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5种脂肪酸在0.5~100.0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5),回收率为89.30% ~105.38%,RSD为0.78%~2.93%,检出限为0.07~0.26mg·L-1,可满足实际样品测定的需要.表2 5种脂肪酸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出限及回收率的结果Y:峰面积;X:质量浓度/(mg·L-1).序号脂肪酸线性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2)检出限/(mg·L-1)本底值/(mg·L-1)加入值/(mg·L-1)回收率/%RSD/%n=51 C16∶0Y=1.323×104X+1.932×1020.9997 0.09 10.42 3.5 97.71 2.6510.5 98.481.9130 100.402.392 C18∶0 Y=8.083×103X+5.477×1030.9990 0.263.76 1.3 105.38 2.853.8 103.42 1.6612.0 101.00 2.213 C18∶1Y=1.615×104X+1.351×1030.9997 0.13 21.50 7.2 98.33 1.9521.5 99.670.7864.5 98.82 1.524 C18∶2 Y=1.804×104X+5.047×1030.9998 0.11 54.78 5.5 100.91 1.8511.0 99.73 0.9721.9 98.95 1.735 C18∶3 Y=2.177×104X-7.898×1030.9985 0.07 6.87 2.0 90.50 2.937.0 94.71 1.7220.6 97.72 2.562.5 实际样品分析采用本方法对市售的3种大豆油样品进行检测,从表3可见,3种大豆油所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5种脂肪酸的比例有不同,但总体来讲都以亚油酸为主,同时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文献[16]报道亚麻酸是大豆油豆腥味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表3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mg·g-1样品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1#大豆油10.42 3.76 21.50 54.78 6.872#大豆油 8.05 4.58 23.33 53.05 8.323#大豆油9.69 5.29 21.11 55.08 6.313 结论本文通过对色谱柱、色谱柱温度和系统背压等条件的优化和考察,建立了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的含量.本方法是一种“三高一低”便捷、低廉的分析方法,也为合相色谱技术在油脂相关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4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穆同娜,孙婷,吴燕涛,等.3种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调查[J].粮油食品科技,2011,3(19):36-38.[2]曾建立,杜泽学,陈艳凤.气相色谱分析未衍生化脂肪酸及其甲酯[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43(7):104-109.[3]蒋秀琴,刘立成,赵福忠,等.常见植物油脂肪酸含量的分析[J].饲料博览,2010(3):27-30.[4]郑月明,冯峰,国伟,等.全2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法检测植物油脂中脂肪酸[J].色谱,2012,11(30):1166-1171.[5]朱笃,徐曲.青葙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2):110-112.[6]回瑞华,候冬岩,李铁纯,等.棉籽油中脂肪酸不同的酯化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质谱学报,2005,26(2):90-92.[7]徐桂转,梁新,苏惠,等.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090-12091.[8]Ghiaci M,Aghabarari B,GilA.Production of biodiesel by esterification of natural fatty acids overmodified organoclay catalysts[J].Fuel,2011,90(11):3382-3389. [9]巫淼鑫,邬国英,韩瑛,等.6种食用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油脂,2003,28(12):65-67.[10]张大华,李丽霞.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多种脂肪酸甲酯[J].粮食与油脂,2007(12):41-43.[11]Wood R,Lee T.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fattyacids: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aturated,monoenoic,polyenoic and geometrical isomers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A,1983,254:237-246.[12]佘珠花.气相色谱法中油脂脂肪酸衍生化方法及其选择[J].粮食加工,2004(6):64-66. [13]孟哲,文大为,廖一平,等.快速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为衍生化长链脂肪酸[J].色谱,2007,25(2):254-257.[14]李一哲,包桂蓉,王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11种脂肪酸及其甲酯[J].色谱,2008,26(4):494-498.[15]徐永威,孙庆龙,黄静,等.WatersACQUITYUPC2仪器结构和性能特点[J].现代仪器,2012,18(5):45-48.[16]邹洁,赵维佳,汪海峰,等.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油脂,2009,34(04):73-7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麦考酚酸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麦考酚酸的浓度

的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麦考酚酸的浓度方法。
作者简 介:侯 智 韬 (1960 - ) ,女,副 主 任 药 师, 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
材料、对象与方法
通信作者:秦文杰,博士 Tel:( 010 ) 8201264
1 药品与仪器
E -mail:zzwenjieqin@163畅com
麦考酚酸对照品,纯度 99畅2%,批号 100102,湖北鑫佳灵生物科
麦考酚酸酯是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口服给药后在血浆酯酶的 作用下,迅速水解为游离的活性代谢物麦考酚酸( mycophenolic acid,
MPA ) [1] 。 已有报道,均用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2] 或紫外[3 -4] 检
测器测定麦考酚酸的血药浓度。 本实验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收稿日期:2013 -04 -11 修回日期:2013 -06 -18
m0。—一…f一、pj~¨,、,。。H、0。一一…弋 装置(CDL)温度 250 ℃;电喷雾离子源 (ESI),正负 离子同时检测,用单离子检测( SIM) 方式定量分析。
进样分析。
麦考酚酸的检测离子为 m /z 320→321,内标苯巴比妥
结 果
的检测离子为 m /z 232→231。
3 标准溶液配制与血样本处理
500 μL 复溶,2 μL 进样分析。
4 方法学考察 专属性 空白血浆、空白血浆加麦考酚酸标照品
和空白血浆加内标苯巴比妥标准溶液,按血样处理方
图 1 麦考酚酸和苯巴比妥的色谱图 Figure 1 Chromatogram of mycophenolic acid and phenobarbital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 标准曲线方程 Y =2畅32 ×

脂肪酸 液相色谱 质谱 沃特世

脂肪酸 液相色谱 质谱 沃特世

脂肪酸分析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应用一、引言近年来,脂肪酸的分析成为了食品科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它们在人体健康、食品营养、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快速、准确、高效的脂肪酸分析方法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手段,已成为脂肪酸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而沃特世公司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脂肪酸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脂肪酸的特性脂肪酸是一类碳链较长的羧酸,通常来源于食物中的油脂或人体内的脂肪组织。

它们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

1. 长碳链脂肪酸通常具有较长的碳链,碳链长度的变化对于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快速地分析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对于许多研究至关重要。

2. 反应活性脂肪酸中通常含有双键和氧化反应基团,这些反应基团赋予了脂肪酸一定的反应活性,也增加了其分析的难度。

3. 各异性脂肪酸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在生物学功能上具有各异,因此需要快速准确地鉴定和定量不同种类的脂肪酸。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专属性和高通量等优点,适合于脂肪酸等复杂混合物的分析。

在脂肪酸分析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方面的应用。

1. 确定脂肪酸组成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并进行定量分析,不同碳链长度和不同类别的脂肪酸可以得到清晰的分离和鉴定。

2. 鉴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其分析对于食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准确鉴定,并确定其双键位置和立体构型。

3. 脂肪酸代谢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可应用于脂肪酸的代谢分析,通过检测脂肪酸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酶等相关物质,可以深入了解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