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合集下载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摘要:地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达工具,而图例和注记则是使地图更易读懂、更具信息量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的意义、种类与应用,并提供一些编制地图图例和注记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介绍地图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要素、线条、符号、颜色的比例示意图。

它的作用是提供地图上所使用图形符号的含义和对应的实际要素之间的关系,帮助观察者快速理解地图内容。

注记则是对地图上地理现象、要素、地名等进行文字描述的标注。

二、中国地图图例1. 常见的图例类型中国地图图例的类型丰富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颜色示例、线型示例、符号示例等。

颜色示例可用于区分不同的地理要素,如海洋、陆地、山脉等。

线型示例则可用来表示河流、铁路、道路等线状地物。

符号示例则用于表示各种点状地物,如城市、岛屿、机场等。

2. 关于颜色示例中国地图中的颜色示例经常用于区分不同的地理区域或行政边界。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中国各个省份或地级行政单位的边界。

此外,颜色示例还可用于显示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信息。

3. 线型示例的重要性线型示例在中国地图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中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线型示例可用于显示中国各个主要河流的走向和大小,从而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水利资源分布情况。

4. 符号示例的多样性中国地图中的符号示例种类繁多。

例如,可以用不同的点符号来表示中国各个主要城市的位置,以及它们在中国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可以使用不同的填充符号来表示中国各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城市用地、农田、森林等。

三、中国地图注记1. 注记的目的中国地图的注记是用来对地图上的各种地理现象、要素、地名等进行文字描述的。

它的作用是帮助观察者更详细地了解地图中所展示的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地理信息。

2. 主要注记内容中国地图注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名注记、要素注记、图例注记等。

地名注记用来标注地理名称,帮助观察者识别和定位地理要素。

地图符号及地图内容表示

 地图符号及地图内容表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面状符号
面状符号是一种能按地图比例尺表示出事物分布 范围的符号。
面状符号是用轮廓线(实线、虚线或点线)表示事 物的分布范围,其形状与事物的平面图形相似,轮廓 线内加绘颜色或说明符号以表示它的性质和数量,并 可以从图上量测其长度、宽度和面积。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MAPGIS软件中点状符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点符号有如下特点: 1)符号图形固定,不随符号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2) 符号图形有确切的定位点和方向性; 3) 符号图形比较规则,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构 成; 4)符号图形形体相对较小; 5)符号图形不随比例尺的变化而变化。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MAPGIS软件中线状符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线状符号有如下特点: 1)线状符号都有一条有形或无形的定位线; 2)线状符号可进一步划分为曲线、直线、虚线、 点状符号线等; 3)线状符号的图形可以看成若干图形组合而成, 例如虚线是由短直线和空白段组合而成。
不依比例尺符号
又叫记号性符号或点状符号,即实地上一些面积较 小,缩小后仅是一个点,不能依比例尺表示,但又是 非常重要的地物,如亭、独立树等。在图上不能量测 其大小。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按地图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
依比例尺符号
属于正形符号,可量面积,判大小,识形状。这 类符号用轮廓线(线状符号)表示位置、大小、 形状,用颜色、晕线、图案、代码等填充符号表 示质量、数量特征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关于地图三要素中“图例和注记”概念教学的思考

关于地图三要素中“图例和注记”概念教学的思考

经验交流2014-02一、图例和注记的“名不副实”———关于图例和注记的困惑“地图三要素”是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重难点知识。

“地图三要素”就是指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学习地图三要素,教材提供的素材是“阳明小区平面图”(图1)。

050米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方向:依据指向标定方向。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图中的“5号楼”等就是注记。

住宅楼学校邮局医院商场打字复印社街心花园路树明阳商场3号楼2号楼1号楼4号楼5号楼居委会图1对于图例和注记,根据第一印象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判断:图例就是地图上的图形、符号,注记则是地图上的各种文字、数字说明。

很多教师在图例和注记的概念教学中出现错误,我也不例外。

后来虽经其他教师的指点避免了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但关于图例和注记的一些困惑却始终不能了结。

如地图三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以一个连词“和”成为一个要素,为什么教材要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而不以教材四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这种形式呈现?教材对于图例概念的界定是“各种符号和它的文字说明。

”对注记概念的解释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见图1)既然图例概念中包括文字说明,而注记的概念简单说起来也是“文字说明”,那么为什么不用图例来涵盖注记,如此“多此一举”是为什么?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也是地图上的符号和文字说明,这些与图例和注记平行的要素又能否也是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带着这些困惑,我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

二、图例和注记的“是是非非”———关于图例和注记的内涵和外延1.图例和注记的概念界定既然图例和注记的概念在教材上找不到好的答案,我就去查找教学参考用书———《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然而,教学参考用书中的“内容点析”和“参考资料”栏目对图例的解释分别是“图例是地图的一种‘语言’,是采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理事物的方法”;“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内容及指标说明,是识别地图内容的主要工具”。

第二章: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二)(1)

第二章: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二)(1)

© Ying Song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4
三、地图注记的设计
地图注记的构成要素包括:字体、字色、字大、字隔、 字位、布置等。地图注记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
1、字体
注记字体主要有宋体及其变形体、黑体及
化了分类效果;在专题地图上,还多用红色注记表现行政区划
或具特殊意义的事物,还往往用钢灰色注记使次要名称注记退
居第二平面等。
强化分类效果和区分层次是注记颜色计的基本原则
3 字号
常用单位有:毫米、点数、号数、级数(K)等,
指注记字的大小。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注对象的重要性和
数量等级。地物之间的等级关系是人为确定的,表达了人对地物
之间关系的认识。地物之间的隶属关系在地图上表达为注记层次
上级别地位不同,等级高的地物,其相应名称的地位越高,作用
亦越大,因而赋予其注记大而明显,反之,则小而不明显。同时,
注记的大小要根据地图用途和使用方式确定。 7
4 字隔 是指注记中字与字的间隔距离。最小的字 隔可小至零(但不常使用),最大的可为字号的若干 倍(通常最大为4-5倍),过大,则不便于联接起来 阅读。
顺序:
45 45
10

王家村
张 家 村





建 设 路
设路 建

建 路
建 路

11
四、地名
地名是地图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必须规 范、准确。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国家各级民政部门中都设有 相应的地名办公机构,专门从事地名的标准化和地名的编制 工作。因此,对公开出版的地图,在制图资料收集过程中就 要关注制图区域范围内地名的变更情况,并从权威部门获取 相应的地名资料,以确保地名的规范、准确。

第三章地图符号与注记

第三章地图符号与注记
内容介绍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点状符号 第四节 线状符号 第五节 面状符号 第六节 动态符号 第七节 统计图表 第八节 等高线 第九节 地图注记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
一、地图符号的定义 地图符号是指地图上表示地图内容的形 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
三、等高线表示坡型 均匀坡、凸形坡、凹形坡
四、等坡度线 五、最大坡度线 六、勾绘流域汇水区域 七、确定通视范围
第九节 地图注记
一、地图注记的定义 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
是地图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注记的分类 1、名称注记 2、说明注记 3、数字注记
三、字体与字级
1、字体 地图上常用的字体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横
线体、变形体。 2、字级
表示字的大小 1级等于0.25mm。如7级字大小为 0.25*7=1.75mm,16级字的大小为0.25*16=4mm。 印刷上的排字机提供的字级共有20级,从7到62 级,中间有很多空级。一幅图上,按事物的重要 程度和本方法:水平字列、垂直字列、
二、特点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约定俗成 具有可测量性
三、 地图符号的作用 1、单个符号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大小、 质量与数量特征 2、同类符号表示一类要素的分布特点和规 律 3、符号总和表明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区 域总体特征 四、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定位情况分类
定位符号 说明符号
2、按与要素分布形态分类 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比率基数是指单位准线长度所代表的数值。如 1mm代表1000吨。
根据比率关系,可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相对比
率符号,还可以再分为连续比率符号和分级比率 符号。
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大小与数量严格成比率, 图上符号的大小可以量算数量。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一、图例的作用图例是地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释地图上所显示的各种要素和符号的含义。

它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地图上标注的信息,从而完整地理解地图的含义。

图例通常包含颜色、形状、大小等要素,以便读者能够快速识别地图上的符号。

图例的设计和使用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和混乱,以提高读者对地图内容的理解。

二、中国地图图例的要素中国地图通常包含以下要素的图例:1. 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要素的图例。

山脉通常用连续的曲线或斜线表示,河流用蓝色的线表示,湖泊用蓝色的填充区域表示。

图例中可以给出不同的颜色和线型,以示区别。

2. 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通常分为四个层级: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图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线宽或填充色表示不同的行政区划层级,以便读者在地图上快速辨认各级行政区划。

3. 城市中国地图上的城市通常用标记点表示,图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来表示不同级别或规模的城市,例如国家级重点城市用大圆点表示,其他城市用小圆点表示。

4.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中国地图上的重要要素,包括公路、铁路、航线和港口等。

图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线型或符号来表示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线路。

5. 经济要素中国地图上的经济要素包括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等。

图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填充色或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经济要素区域。

三、注记的作用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用于提供地名、度量单位和其他相关信息。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要素,并提供附加的背景知识。

注记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简洁明了:注记应该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避免冗长和晦涩的表达。

•位置合理:注记应该与其相关要素在地图上的位置相连,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注记所指的地点。

•字体清晰:注记的字体应该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字号,并注意字体的配色与地图风格的协调性。

四、中国地图注记的内容中国地图的注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地名:标注国家、省、市、县等地名,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

水体(浅蓝色 => 蓝色网点)
五、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地图符号时,要考虑地图内容的 选择和各要素分类、分级的要求,符号确 立后会极大的影响地图的载负量和易读性。 质量高的符号,为丰富地图内容、增强地 图的易读性、绘制方便、有利于处理各要 素之间的协调关系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图形
尺寸
色彩
1. 符号的图形 ● 设计原则 (1)图案化 (2)系统性 (3)顾及制图工艺的要求
1. 删简就繁,加强概括,减少数量
一度认为符号数量越多地图内容越丰富。
地图质量的提高,不一定取决于数量。重点 应该对地物进行科学概括,提高符号的科学性。
桥梁:
某版图式中有14
种,反而影响地图的
易读性。
简化:从主要标志(通行能力)出发,改为人行桥和车行桥两类共 把桥梁的实际作用和主要类型差别简明地表达出来。
佛制图者从物体侧面看到的形象。
侧视符号实例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制定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蒙古包及帐篷
侧视符号实例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制定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游牧地区的行政中心、驿邮站
侧视符号实例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制定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a. b. c. d. e. 异 f. 异
居民点 矿藏 道路 境界线 表示数量差 表示质量差
点状、线状和面状图形应用实例
三、符号的色彩
1. 色彩
2. 地图符号的色彩
1. 色彩
明度、色调、饱和度 颜色立体
形象描述颜色特性之间关系的图式。 中央轴:明度 中间水平面圆周:色调 中间水平面圆周半径:饱和度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色彩对符号的补充
符号与色彩的互动关系
在地图设计中,符号和色彩是相互依存 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创造出丰 富的视觉效果和地理信息表达方式。
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强化符号的视觉 效果,提高地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注记与符号关系
注记对符号的解释
01
地图注记是对地图符号的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和地理信息。
按尺度分类
可分为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定性符号表示 事物的性质,不表示数量特征,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 等;等级符号表示事物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等级差异, 如人口密度、交通量等;定量符号表示事物的绝对数量 和质量特征,如人口数、GDP等。
符号设计与原则
设计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应遵循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标准化的原则。科学性要求符号的形状、色彩和大小等应与所表 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应;艺术性要求符号应美观、易读和富有表现力;实用性要求符号应简洁 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标准化要求符号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清晰性原则
保证地图色彩的清晰度和 辨识度,使读者能够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
色彩在地图中的应用
定性表示
采用不同色相表示不同性 质的地理现象,如用绿色 表示植被覆盖区域。
定量表示
通过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 变化,表示地理现象的数 量差异,如用颜色深浅表 示人口密度的大小。
动态表示
利用色彩的动态变化,表 示地理现象的时空变化过 程,如用颜色变化表示气 候变化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地图注记详解
注记定义与功能
指代功能
通过注记能够明确指代某一地理 实体,如地名、河流名等。

地图基本知识

地图基本知识
作用:
– 单个符号:可以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大小、质量和数量特征 – 同类符号:可以反映各类要素的分布特点 – 各类符号的总和:可以表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区域总体特征 – 地图符号可以指出:
• 目标种类:如公路 • 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如公路铺面种类和宽度 • 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如人口密度等
在影像显示时,颜色用只R、G、B来度量,在打印和绘图时,则用C、M、Y 来度量。
在实际印刷出版应用中,由于难以用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合成真正的黑色, 因此一般采用的是C、M、Y、K(黑色black ink)色彩度量。
除了RGB和CMYK颜色度量空间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颜色表述方式:HBS颜 色表述,HBS另指色调(Hue),亮度(Brightness)和饱和度 (Saturation),它更能够反映人对色彩的感知。
➢ 确定地图上的要素以及相应的注记文字 ➢ 对空间数据进行搜索和现实 ➢ 产生试验性的注记点 ➢ 选择较好的注记位置
三、色彩
1、色彩分类
色彩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黑白及各种灰色,称为非彩色;一类是彩 色,包括除黑、白、灰以外的颜色。
2、色彩的作用 色彩不仅能弥补单色图的缺陷,丰富图幅内容,提高专题地图的使用 价值,更能如实反映制图物体的自然面貌,扩大地图内容的感染力, 增强地图内容的清晰易读性。
• 线状事物
➢ 注记沿线状地物延伸方向从左向右或从上向下排列,字的间隔均匀一致 ➢ 特别长的线状地物,名称注记可重复
出现 • 面状事物
➢ 注记一般置于面状符号之内 ➢ 沿面状符号最大延伸方向配置 ➢ 字的间隔均匀一致
二、地图注记
二、地图注记
二、地图注记
2)注记排列方法
– 自动注记
• 地图制图提供自动标注功能,一个实现自动注记放置的系统要 具有以下功能

第四章 地图符号

第四章  地图符号
新编地图学教程
电子教案
第4章 地图符号
1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地图符号变量与量表 第三节 色彩 第四节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第五节 注记
2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概念与分类
一、地图符号的概念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
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代指 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约定关系:指地图符号是制图时在形式和内容之间做出的某种 约定。
例如,在同一幅图内,居民点采用圈形符号后不能再采用三角 形符号,指定的居民点圈形符号不能同时表示其他内容。
3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符号所表示的空间分布状态分类 ①点状符号:具有几何意义的点,表示点状或因面积过小而视为点 状的面状事象。点状符号不具有空间尺寸,大小与比例无关,在地 图上是一个定位点。如:测量控制点、商业网点、一座城市等。常 用的点状符号有几何符号、象形符号及文字符号等。
(品)红
c、六复色
由三间色与三原色混合所得到的颜色,又称第三次色。
黄+橙=黄橙;红+橙=红橙;红+紫=红紫;蓝+紫=蓝紫;蓝+绿
=蓝绿;黄+绿=黄绿
d、互补色
三原色中,任意两个原色等量混合所得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
色,互补色混合得到黑色。
38
如 黄+紫=黑,绿+红=黑,蓝+橙=黑。
二、彩色的感受效应 1.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
3.颜色变量 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黑白色),
彩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彩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一种视 觉变量。

最新地图学第3章地图符号.幻灯片

最新地图学第3章地图符号.幻灯片

(2) 系统性
地图符号的系统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是由一系列 线划符号、色彩符号和地图注记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统 一体;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一种事物现象,能根据其 性质、结构等划分为类、亚类、种、属等不同类别或 级别,分别设计为互有联系的系列符号与其对应,构 成某一事物现象的符号链。
(3) 约定性
地图称号是建立在约定关系基础之上,即人为规 定的特指关系之上的人造符号。制图者对客观事物现 象进行综合、概括后,然后确定相应的符号形式以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规则,形成地图符号。其过程就是建 立地图符号图像与抽象概念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过程 ,并一经约定就成为地图符号,并对制图者和其的使 用者都具有相应的约定性。
(4) 传递性
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地图符号是将客 观转化为主观的手段;在用图的实践活动中,地图符 号又是将主观转化为客观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地 图符号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有以传递 地学信息的媒介物。
(5) 时空性
地图符号既可以表达地表事物现象的空间特征, 也可以表达地表事物现象的时间特征。地图符号是在
线状符号: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线 状或带状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 征,为半依比例符号。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 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 例符号。
体积符号:表达空间上具三维特征的现象的 符号。具定位特征,与比例尺相 关。
地图符号的视 形象符号
觉含义分类
抽象符号
地图符号的比 例分类
地图学第3章地图符号.
第 3章 地 图 符 号
§1 地图符号概述 §2地图符号视觉变量及视觉感受效 果 §3 地图符号设计 §4 地图色彩 §5 地图注记
§1 地图符号概述
1.1 符号与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系统

地图符号系统

10 0
2 0 0 一一维维
50
10 0
1 90
二 二维 维
25
10 0
2 80
三 三维 维
15
4. 被观察对象能被读者区分成不同的类别
或性质的感受效果称为质量感。
※产生质量差异的最有效变量: 形状、颜色(色相)、结构
5.动态感
6.
一般利用近大远小(尺寸)、光影变化(亮度)、 压盖遮挡、色彩空间透视、网纹变化等形成 立体感
符号内 网纹疏 密变化
符号方 向变化
1.整体感与选择感
整体感是指阅读不 同视觉变量构成的符 号图形时,感觉好象 一个整体,没有哪一 种显得特别突出
2.等级感
是指符号图形被观察时能迅速、明确地 产生出的等 级感受效果。
如居民地图形 符号的大小, 道路的粗细等
3.数量感
是指读图时从符号的对比中获得的数 量差异感受效果 ※尺寸 是产生数量感最有效的视觉变量
数量特 等值线位 征置
符号的 色相变 化
符号纯 度变化
符号亮 度变化
符号大 小变化
符号粗 细变化
符号长 短变化
线状符 号内分 割比例
符号内 晕线、 花纹排 列变化
符号内 网纹疏 密变化
内部组 成
结构符 号的色 相变化
结构符 号的纯 度变化
结构符 号的亮 度变化
结构符 号内分 割比例
结构符 号内网 纹排列 变化
色光空间混合,总亮度加大; 直接光混合,混合光为各原色 光亮度之和;反射光混合,混 合光为各色光的平均亮度
颜料、油墨混合,总亮度降低;光 是产生色彩的根源;物质的色彩是 该物质对光谱中某些色光实现了吸 收,某些色光进行了反射的结果

《地图符号与注记》课件

《地图符号与注记》课件

作用
符号可以传达地理信息,帮助人们理解地图上的空 间分布、比例关系和其他地理现象。
注记的种类与用途
1 文字符号
用文字注解来标示地点、道路名称等。
3 颜色注记
用颜色来表示地理要素的属性。
2 图形注记
用图形符号来表示地理要素的特征。
4 方向注记
用方向符号来表示地理要素的朝向。
规范与要求
符号 大小 颜色 线条 图案
《地图符号与注记》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为您介绍地图符号与注记的重要性,包括其定义、分类与作用, 种类与用途,规范与要求,设计原则,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希望能够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地图符号与注记的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自如。
符号的作用与种事物、现象 的图形、颜色等符号语言。
要求 符合实际尺寸,比例适度。 鲜明明快,清晰易辨。 流畅一致,清晰可见。 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设计原则
1
简洁性
符号和注记应尽量简洁,能够直观地表
一致性
2
达地理信息。
符号和注记应在整个地图中保持一致,
遵循统一的设计风格。
3
可读性
符号和注记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方便 人们快速理解地图信息。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符号过于复杂
简化复杂符号,保留关键特征。
注记文字模糊不清
调整注记文字大小和清晰度,确保易读。
注记与符号不一致
注记与符号保持一致风格,遵循同一设计原则。
符号与地理要素不匹配
选用符合要素特征的符号,准确表达地理信息。
结语及参考资料
地图符号与注记是地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地理信息。通过本课件的学习,相信您能够 掌握地图符号与注记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则。感谢您的参与! 参考资料:

地形图中的地物符号说明

地形图中的地物符号说明

四)地物符号地面上的物体,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因受比例尺的限制,测图时不可能按照它们的形状全部描绘在图纸上,只能把有军事意义的重要地物表示出来,有些不需要的物体,还要舍弃。

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地物符号。

1. 符号的特点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和特点:一是符号要有统一性。

没有统一的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

二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

符号的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

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三点:①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符号;②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③与地物的意义相关,如气象台的风向标、矿井的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

了解了它们的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看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

三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

2. 符号的分类实地上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和面积,了解其分布和形状。

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的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的河溪等,其长度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应实地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的宽度和面积。

地面上很小的独立地物,如亭子、独立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采用规定的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的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GIS实习教程第2章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用

GIS实习教程第2章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用

GIS实习教程第2章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第2章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新建图层要素分类显⽰点密度图统计指标地图地图注记地图⽂档的操作本章⼩结2.1新建图层启动ArcMap,如果出现启动对话框,可选“新建〉空⽩地图”,如果已经打开了⼀个地图⽂档,选择菜单“⽂件〉新建〉空⽩地图”,按“确定”键继续。

已经打开的地图⽂档会关闭,新的地图⽂档⼀般以“⽆标题”为默认名,内部有⼀个默认的数据框:“图层”。

在标准⼯具条中点击图标鱼1 (添加数据⼯具),或选⽤主菜单“⽂件〉添加数据…〉添加数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利⽤“查找范围”下拉菜单,找到练习数据所在的⽂件夹\由8_^1〇, 按“确定”键,如果不出现\gis_exlO,可选择“⽂件夹连接”,按“添加”键,在下部⽂本框内逐级展开本计算机的路径⾄\gis_exlO,(也可借助“连接到⽂件夹”按钮錄定位到\gis_exlO),再进⼊ex02,可看到有带图标C I的地理数据库Township.gdb,这是数据源(Data Source),双击展开,有 3 个要素类(FeatureClass):hi_way、town_anno及 townshp,借助Ctrl键,⿏标点选其中两项:hi_way和townshp,按“添加”键,当前数据框会增加两个图层:线状图层hi_w ay和⾯状图层townshp。

初始名称和要素类的名称⼀致,显⽰符号随机设定(图2-1)。

参照第1章,再练习⼀下:调整图层上下显⽰顺序(如果⽆效,可点击内容列表左上⽅的按钮_),打开、关闭图层的显⽰状态,缩放、平移地图。

练习时可以看到,地图缩放后,线要素的显⽰宽度和显⽰器的分辨率保持⼀致,不随地图的缩放⽽变窄、变宽。

在内容列表中⽤⿏标右键点击数据框名称“图层”,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参考⽐例〉设置参考⽐例”,再缩放地图的显⽰,可以看出,线要素的显⽰宽度随着地图的缩放⽽变窄、变宽。

如果选⽤“参考⽐例〉清除参考⽐例”,线要素的显⽰宽度变为初始状态,不随地图缩放⽽变窄、变宽。

第五章地图符号资料

第五章地图符号资料

• 点状分布:实际面积小但位置重要,表达 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 不依比例符号。
• 窑洞、沙丘,路灯庙宇、塔等
• 线状分布: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 线状或带状现象的地物。具定位特征,为 半依比例符号。
• 如:公路、河流、境界线等。
• 面状分布: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 现象的地物。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3. 地图的用色设计(2)
2)定性特征的设色
颜色的色相是用来区分要素的不同类型或不同 定性等级的最适当的视觉变量。
3. 地图的用色设计(3) 3)定量特征的设色
——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 (一) 注记的作用:
1、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2、能表示事物的名称; 3、可以表示某些质量和数量特征。
(二)种类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居民地, 河流等)是地图上量最大,分布范围也广的一种。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石油管道用油,输水管道用水) ;说明事物的数 量特征(高程、比高)。
(一)形状变量
(二)尺寸变量
方式
(三)方向变量 色相
顺序
(四)颜色变量 亮度
方向 间隔
排列
尺寸 (五)网纹变量
彩度
样式
(一)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 单体,用以区分要素定性特征的不同。
观察这三幅地 图上的点状 符号有什么 特征?
线状地物图例示例
(二)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 量,通常用以表达地理要素定量特地的差异。

地图学第四章地图符号

地图学第四章地图符号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1.定名量表
依据制图对象固有特征进行区分。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 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2.顺序量表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对象排序,表现为相对等级。 标志是以定量为基础,通过计算或人为确定。
第四章 地图符号
4.1 彩色的量度
1.色相 hue
是彩色视觉相互区别的心理学特征,取决于 反射光谱的主波长。
三原色 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 三间色 又称减色原色:黄、品红、青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420nm 470 510 580 620 700nm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1.前进色和后退色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 成。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 的感觉。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 观众,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青和 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 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 离观众的效果。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4.3 彩色的感受效应
房、油库、小居住区、饲养场、贮水池、土坑、 土堆、水车、发电厂等。 (3)宽底符号,以其底边的中心点作定位点,如古 塔、碑、庙、独立石、水塔、孤峰、旧碉堡、蒙 古包、独立大坟、独立树丛等。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4)底部成直角符号,以其直角顶点做定位点 ,如独立树、路标、信号灯、气象台等。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符号
1.依比例符号的定位
绘制依比例符号只要将表示地物的轮廓线或线 状符号的每个转折处都与实际位置和方向基本 一致,则轮廓图形就为地物的实地位置。

地图符号——精选推荐

地图符号——精选推荐

第三章:地图符号§3-1 地图符号与注记一、地图符号的概念:地图符号:表示地图信息空间位置、大小、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特定的点、线、几何图形和文字、数字等称为地图符号。

二、地图符号的实质地图符号就是用概括性、综合性和概念化,的手段,通过归纳、分类、分级等方法,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一类(级)地理事物。

其实质上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了一次制图综合。

它表示了复杂繁多的地理事物,科学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群体特征和本质规律。

三、地图符号的作用是直观形象地表示地理事物的形式,有四个方面:1).保证空间位置有较高的几何精度,并可量测。

2).对地理事物抽象、概括和简化,使图面清晰易读。

3).能表示具体事物,抽象事物;能表示宏观,又能表示微观。

4).在平面上建立空间模型,以便分析四、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图形、尺寸和颜色称为其三要素。

1.符号的图形是反映地理要素的外形和特征的,具有象征性、艺术性和表现力,要便于区分,又便于阅读记忆。

以正射投影为主,以透视图形和几何图形为辅。

2.符号的尺寸:尺寸大小与地图内容、用途、比例尺、分辨力、制图印刷有关。

常以图形区别事物的类别,尺寸区别等级。

区分符号时,以图形为主,以尺寸为辅的方式。

3.符号的颜色:用颜色的优点:l)增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的概念。

2)简化了符号图形。

3)提高了地图的视觉效果。

1.按图形特征分类(l)正形符号:正射投影,符号与地物形状一致或相似,保持的比例关系。

用于表示较大物体,如森林、湖泊、街区等。

(2)侧形符号:透视投影,符号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

用于较小的物体,如烟囱、水塔、独立树等。

(3)象征符号:象征性的会形、会意符号,如风车、矿井和气象站符号,分别象征各自的风叶、风镐和风向标。

2.按比例关系分类(l)依比例符号:又称真形或轮廓符号,即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

如街区、湖泊、林区、沼泽地、草地等。

(2)不依比例符号:又称点状符号或记号性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当改变对比色之间的面积对 比,可以达到调和效果。
20
5、渗透调和
对比的两色各向对方渗透,可 以达到调和的效果。
6、共同色素调和
在互相对比的色彩中增加共同 色素,可以达到调和效果。
21
四、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地图色彩从设计到印刷成图就是色彩的分解与合成过程。
22
五、色彩的利用
(一)色彩感觉的利用 1 冷暖感:冷色(冬季/降雨);暖色(夏季/干旱)。
类似色
在色环上,60°范围内的各色均为类似色。 类似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意一色和与之相隔90°以外, 180°以内的各色互为对比色。对比色之间 的对比效果强烈,但不如互补色那样强烈。
在色环上,相隔180°的两色称为互补色。 互补色之间的对比最为强烈。
互补色
13
三、色彩的相互作用
36
一、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一幅地图的符号设计就是一个地图符号系统的 设计。地图符号形式的确定既会受地图用途、比例 尺、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受制图内容和技 术条件的影响,即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呢?
37
资料 特点
地图 内容
生产 成本
感受 水平
符号设计
使用 要求
7
二、色彩的混合
1 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颜料的合成称为色彩的混合。 2 色彩的混合方式:加色法、减色法 加色法
光的混合
三原色:红、绿、蓝 三间色:黄、品红、青 补色相加为白色。
加色法的混合效果: 越来越亮。 对应的彩色模式:RGB
8
减色法
颜料的混合
三原色:黄、品红、青 三间色:橙、绿、紫 补色相加为黑色(理论上)。
24

点、线、注记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1)用色要饱满,一般用较高的比例,如100%。 (2)注意与背景色的反差要明显。
25
26
27
28
29

面状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1)小面积的面状色彩用色可以浓重一些; (2)大面积的面状色彩用色要浅淡,特别是区域底 色、衬托底色(一般5% -35%),以免影响点、线、 注记等内容的表达,具体情况视面状色彩的意义区 别对待(无意义、有意义等)。
18
色彩调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弱化调和
适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提高 亮度,使颜色浅一些,可以达到调 和效果。
2、分割调和
利用黑、白、灰等消色以及金、 银等中性色将对比色分开,可以达 到调和效果。
19
3、渐变调和
将对比的色彩进行有序的组合,形 成渐变的色彩序列,可以达到调和 的效果。
4、面积调和
2 兴奋与沉静感:暖色(兴奋);冷色(沉静) 。
3 远近感:暖色(近) ;冷色(远) 。 4 轻重感:亮度高的轻;亮度低的重。 (二)色彩象征意义的利用
1 自然景色的象征性:蓝色象征……/绿色象征……
2 政治意义的象征性:红色象征革命力量/繁荣……
23
六、地图色彩的设计

点状色彩 线状色彩 面状色彩 注记色彩
30
31
32
33
34

地图色彩设计的一般要求:
1、地图色彩的设计要与地图的用途一致; 2、色彩要与地图的种类、内容相适应; 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4、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形成特色。
35
第六节
地图符号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 一、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二、符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地图符号的构图方式 四、地图符号的构图原则
减色法的混合效果: 越来越暗。
对应的彩色模式:CMYK
9
10
CMYK模式

色 环
红橙
青绿

原色 间色 复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11
色标 0 10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青
60
70 80 90 品红 100%
12
(黄50%)
视觉 变量
视觉 规律
习惯 标准
38
影响符号设计因素的具体内容: 1 地图内容:是符号设计的出发点,特别要注意符号的逻辑
性与内容的系统性相对应,即注意同类要素共性的表 示以及非同类要素之间差异的体现。
2 资料特点:资料的精度、资料内容的分类分级以及资料上
内容的表示方法等特点都会影响到符号的设计。
3 地图的使用要求:地图的使用要求主要受地图用途的影
在进行色彩的设计时,不仅要会选择颜色,还要会处理 不同颜色的搭配问题,即要正确处理颜色之间的对比与调和 关系。 对比即差别,调和即统一,对比与调和是矛盾中的两个 方面,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地图色彩的设计有时需要强烈的 对比效果,有时又需要调和与统一。
14
(一)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亮度对比、色相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第二章


地图符号、色彩及注记
地理数据的图形表达 地图符号及其分类 视觉基本规律 基本图形变量 地图色彩 地图符号设计 Βιβλιοθήκη 图注记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五节
地图色彩
本节要点: 一、色彩的概念 二、色彩的混合 三、色彩的相互作用 四、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五、色彩的利用 六、地图色彩的设计
2
一、色彩的概念
1 色彩可分为两大类: 消色 白、灰、黑。
彩色
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亮度、纯度(饱和度) 。
3
色相 亮度
色彩的类别:品红、青、黄、绿、橙…… 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饱和度)
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程度。
4
色相的变化:多用于表现质的区别。
5
亮度的变化:多用于表现数量差异。
6
纯度的变化:纯度越大,色彩越鲜艳。
响,不同的的读者群、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比
例尺条件决定着符号的颜色、形状、尺寸、……等图 形变量的设计。
39
4 所需的感受水平:指地图内容是否需要重点表达的程度。
如普通地图对各要素的表达要求相对均衡,因此各要素 的感受水平是均等的。而专题地图需要突出表示一种或 几种专题信息,因而这些突出表示的内容更重要,所需 的感受水平更强。
1、亮度对比
同一亮度的色块在不同 亮度背景下,视觉上亮度会 发生变化。
15
2、色相对比
互补色对比: 品红 绿 对比效果: 双方的色相更鲜明
16
3、饱和度对比
对比效果: 同一红色,在红灰色 背景下变得更鲜明, 而在鲜红背景下会显 得更陈旧。
17
(二)色彩的调和 色彩设计中,色彩对比在强调要素之间的差异 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如果差别过大缺乏调和, 色彩的搭配就会显得生硬,缺乏美感。因此,正确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设计出符合地图用途、 和谐而统一的色彩关系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