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昶 贺志明-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
5分,总计60分)1.公社所有制下,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为“共有地",用来应付公共的支出。
殷商时期“公田"和“私田”在法律上均属于国王,农民因领有属于国王的份地,所以其剩余劳动必须耕种属于最高统治者的“公田”。
这一变化()A.说明了社会性质的变化B.反映了公有制社会的延续C.说明土地私有制遭侵犯D.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
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
这种心态变化表明()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4.下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①③⑤对应的著作最有可能是()错误!A.《论语》《老子》《韩非子》B.《论语》《墨子》《韩非子》C.《孟子》《韩非子》《墨子》D.《墨子》《论语》《韩非子》5.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
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6.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频发生,促使孔子倡导“克己复礼"、老子向往“小国寡民”。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社会进步与代价之间的矛盾 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7.荀子给儒家的“礼”赋予“法”的内容,其弟子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1.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C.14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
该遗址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符龟甲、猪骨等动物遗骸、骨笛、稻作遗存等。
对上述考古发现,解读正确的是()A.该地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C.古人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追求D.原始农耕和畜牧开始出现2. 管仲认为,工匠应“群萃而州处,相良材……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而商人应“群萃而州处……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管仲的这一主张()A.将国家治理寓于职业教化之中B.意在全面限制人口的流动C.致力于对工商业实行官府垄断D.强调了基层治理因地制宜3. 汉代,今朝鲜半岛的玄菟、乐浪“郡初取吏于辽东”;云贵高原的群制、永吕、越满郡太守多为巴蜀籍;长沙出土的“逃阳令印”表明岭南地区的一些郡县官吏来自湖南。
由此可知,汉代()A.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C.加强对边疆的统治D.官僚政治日益完善4. 如表展示了两汉时期史学领域代表性成就,由此可知两汉时期()C.文化氛围自由宽松D.史学体例日趋完备5.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同时,积极派兵北击匈奴,南征闽越;而宋太祖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
这种变化说明了()A.政治风气日趋保守B.儒学重新回归主流地位C.儒学思辩与哲学化D.人文教化倾向内省收敛6. 清朝前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
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定期编修地方志。
这主要反映了()A.清朝社会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D.西学东渐的风潮已经兴起7. 1932—1933年。
第一篇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篇: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不断加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出现了大量腐败和贪污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思想家开始提倡廉政思想,强调道德品质和官员的清廉自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和荀子。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提倡仁爱之道,并认为官员应该以身作则,以清廉和正义为准则管理国家。
荀子则提出:“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修德才能治国安民,并强调“官之清,民以安”。
随着汉朝的兴起,廉政思想逐渐得以发扬光大。
在东汉时期,班固、扬雄等文学大师提倡“清官断狱”,并认为官员应该秉承忠诚、公正和廉洁等道德规范。
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文化名流同样强调廉政思想,认为官员应该以“公而忘私,廉而不刿”为准则,力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诞生和发展,表明了中国古代社会推崇正道和廉洁治政的优良传统。
第二篇: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实践与效果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推崇正道鼓励官员清廉自律,保持皇家家族和恩荣体制的稳定平衡。
这种思想在实践中,不仅帮助国家保持政治稳定,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 史记》中曾记载有“忠信节义,犹钟鼓也”的名言,即忠诚、信任和廉洁是官员的最基本素质。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忠诚于国家和国民,诚实地服务于民众,贯穿始终。
在唐代,宰相杨炎引入科举选拔制度,推动了士人充实朝堂,促进官员的素质提高,维护了国家稳定,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但是,官员清廉自律的好处不仅仅在政治层面,而且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清廉自律的官员认真对待土地调查、赋税、法律执行等工作,保证了百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不仅意味着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汲取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智慧
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官员的行为和权力 行使。
权力制约
实行分权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以防止官员滥用 职权。
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官员进行监督和制约,确保 其依法行政。
重视教育,提高素质
教育为本
认为教育是提高官员素质和治理能力 的基础,注重培养官员的文化素养和 道德品质。
吏治重要性
吏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 展、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是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古代吏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以儒家、法家等学派为代表,提出了 德治、法治等不同的吏治思想。
秦汉时期
秦始皇实行法家政治,推行严格的官 吏管理制度;汉武帝推崇儒学,强调 官吏的道德修养和治理能力。
详细描述
古代的法制建设、法律体系等都是为了规范权力运行而设立的。借鉴这一思想,现代社 会应该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确保公共权力的运行受到法律的制约
和监督。同时,提高官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教育培养:提高干部素质,加强能力建设
总结词
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强调对官员的教育培 养,以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这一思想对 于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具有指导 意义。
详细描述
古代的监察制度、御史台等机构,都是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而设立的。同时,对于腐败行为,古代 也有严格的法律和制度进行惩处。借鉴这一思想,现代社会应该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完善反腐法律 和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制度完善:依法治国,规范权力运行
总结词
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主张依法治国,规范权力运行。这一思想为 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
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禅让制形成B. 王的出现C 早期国家诞生D. 世袭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息。
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
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原始社会的解体B. 私有制的产生C. 国家的建立D. 人性的退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课同步测试1.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①②④③B. ①④②③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2.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A.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4.“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宋以前君臣“坐而论道”,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清朝只能“跪受笔录”。
这种变化说明了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 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6.中国古代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
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A. 皇帝的秘书机构B. 中央的派出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D. 朝廷的朝贡藩属7.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二府三司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8.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中国吏治文化的前世今生
中国吏治文化的前世今生作者:赵鑫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07期【摘要】在政治上,吏治是一个永远值得被讨论的话题。
横贯古今,治吏是不同朝代不同帝王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篇文章以当今社会的政府反腐运动为题材,引出吏治话题。
通过查阅史料、分析中国古代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思想文化背景横向分析并总结中国古代吏治文化的形成基础。
通过查阅历代制度纵向总结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下的吏治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了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通过分析比较,笔者希望历史经验可以对当今社会官场政治的发展起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吏治;吏治文化;吏治观一、中国当代的吏治状况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党风廉政建设也一直是各个领导人在位期间工作项目的重中之重。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起反腐风暴、倡导官员勤俭节约时,人们并没有预想到这场运动会开展如此之久。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前九个月,有10.8万余名官员因为涉贪而被查办。
奢侈品的销量和豪华宴会的数量明显下降。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十八大到2013年年末这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因纪律问题、腐败问题被查处的官员就高达12人之多。
与此同时,各级部门还把减少“三公消费”制度化,制定了勤俭节约的具体规定。
可以说,这场“反腐之风”挂的百姓大快人心,不断整治了整个公务员队伍,同时也为中国下一步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文以“中国吏治文化的前世今生”为题,通过反思中国古代的吏治文化和吏治观念,分析“治吏”之道。
以史为鉴,同时也更加期待中国当代的公务员队伍更加清廉、务实、为民。
二、中国古代吏治文化的形成基础如果将国家比作是一台运作的机器,那么官吏便是使这台机器不停运作发动机。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的记载。
所以,当我们在考量当今的治吏之道时,我们有理由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治吏”背景进行概括式的提炼和总结,通过分析两年多年来所形成的“吏治”文化来以史明今。
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2007.10-2013.9)课题研究及其成果
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课题研究及其成果一览表(2007.10-2013.9)目录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课题研究一览表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教学成果与著作一览表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知网)发表论文一览表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非知网)发表论文【部分】统计贺志明教授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加省教育厅以上课题36项主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07—2008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法律院校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批准号1-5);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0—2011年度立项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下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原因与对策研究(1011247B)”;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性的探索(XJK08CDY008)”;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13BZZ155)”。
学院立项课题“司法伦理与司法公正研究(06);”“法律院校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Y07YY004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建设项目;优秀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去抑制化及应对策略研究”(FEB120433);中国伦理学会高等院校项目课题“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GXKT-2009-01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07—2008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高职学生道德状况的调查与高职道德教育创新研究(批准号:2-1)”、 2009—2010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警察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09YBB298)”、“当代公民法律信仰危机及培养途径研究(10B28)”;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世界文化语境中的湖湘文化精神和高校人文教育研究 (XJK08AJB002)”、“司法公正视野下法律院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锻造研究(XJK08QDY001)”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 “能力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研究(XJK011CZJ075)”、“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与实施途径研究(XJK011BTM009)”;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有效路径研究(XJK012CDY005)”、“高校网络德育行动实证研究(XJK012CDY014)”、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全面推进高校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研究(XJK12DJB021) ”、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调查与体系构建研究(XJK012BJC021)”;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校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XJK013CDY011)”、“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校园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对策研究(XJK013CJG004)”;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研究(ZJGA2009014)”、“高职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ZJGB2009029)”;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政法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05C26)”、“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11C34)”;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突出'警’字特色抓管理坚持'警’字标准促育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校狱合作构建创新型高技能监狱警官培养模式”,“根治司法腐败的路径研究(09C1222)”、“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09C1223)”、“和谐社会视角下监狱行刑制度完善与创新研究”;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警察职业素质与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湘文化与和谐社会行刑制度之改良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罪犯改造问题研究(201011ZZ74)”;2009年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09B13)”;2012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中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原则及有效路径研究”;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09年科研规划项目课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920)”、“法律职业教育中合作共享型社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福特基金项目“艺术教育对女性罪犯矫治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等。
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知网)发表论文54篇
贺志明教授任职以来(知网)发表论文54篇[1] 刘静波,贺志明. “校局联盟、校区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3(03)[2] 肖夔,肖健平,贺志明. 发挥艺术矫治功能降低重新犯罪率[J]. 学理论. 2 012(27)[3] 侯启舞,贺志明. 因受贿而实施渎职行为罪数认定新论[J]. 求索. 2012 (11)[4] 何如一,张梅姿,贺志明.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5] 李科生,贺志明. 绘画治疗模式对女犯心理矫治探索——以湖南女子监狱为例[J]. 重庆与世界. 2011(05)[6] 王学梅,贺志明. 和谐社会视野下以限讼、息讼达无讼的传统制度设计[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4)[7] 周进,肖健平,贺志明. 大学生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J]. 中外企业家. 2011(06)[8] 龙昶,贺志明. 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湖南社会科学. 201 1(03)[9] 肖夔,肖健平,贺志明. 试论生态学视角下的行政改革[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5)[10] 肖健平,贺志明. 和谐社会视野下对传统法中民本精神的价值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1(10)[11] 王学梅,贺志明. 法律信仰教育对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性——预防重新犯罪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2) [12] 王学梅,贺志明. 无讼之和谐价值与和谐社会构建[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1)[13] 李科生,贺志明,唐娟. 预防重新犯罪视野下的大五人格模式——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8)[14] 刘东南,贺志明. 转变观念创新科研管理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简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15] 贺志明,秦志斌,胡赪.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16] 张梅姿,贺志明. 无讼的价值取向与调解制度的法律传统[J]. 湖南社会科学. 2012(03)[17] 吴诚,贺志明. 逻辑教学与大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 2 012(08)[18] 贺志明,李其平. 和谐社会视野下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7)[19] 王学梅,贺志明. 法律人专业素养目标下的法律思维方式及其培育[J]. 学理论. 2009(06)[20] 李云峰,贺志明,包一呼. 监狱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监狱科学行刑核心理念的辨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4)[21] 龙屏风,贺志明. 三维一体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J]. 求索. 2009(05)[22] 万四平,贺志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 今日科苑. 2009(10)[23] 万四平,罗旭,贺志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5)[24] 贺志明.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 学理论. 2009 (18)[25] 李云峰,贺志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26] 肖丽华,贺志明. 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J]. 学理论. 2009(27)[27] 王艳艳,贺志明. 司法腐败的根源及其防治途径[J]. 学理论. 2009(30)[28] 赵兰,贺志明.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J]. 学理论. 2009(32)[29] 吴诚,贺志明. 法律人道德价值的定位探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06)[30] 赵兰,贺志明,包一呼.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监狱行刑自由裁量权[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1)[31] 李云峰,贺志明.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非逻辑特征对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2)[32] 贺志明. 法律院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4)[33] 彭曼丽,贺志明. 试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6)[34] 肖陆平,贺志明. 根治司法腐败的基础路径: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8)[35] 贺志明,肖丽华. 坚持邓小平理论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学理论. 2010(24)[36] 贺志明. 法律逻辑是训练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的有效的工具[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37] 龙昶,贺志明. 高职德育方法创新与“多元智能”理论运用[J]. 学理论. 2010(28)[38] 吴诚,贺志明. 高职院校逻辑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学理论. 2010(33)[39] 何如一,贺志明. 法学实践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2)[40] 龙昶,刘东南,贺志明. 自我教育模式和高职德育实效[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08)[41] 肖陆平,贺志明. 简论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J]. 传承. 2008(02)[42 龙昶,贺志明. 司法伦理建设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 传承. 2008(02)[43] 谌红蕾,贺志明.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法律素质教育[J]. 法制与社会. 2008(18)[44] 肖丽华,贺志明. 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J]. 传承. 2008(10)[45] 贺志明,唐凯麟. 论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及治理[J]. 中国德育. 2008(0 4)[46] 刘东南,贺志明. 高职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J]. 传承. 2008(14)[47] 马跃龙,丁良南,贺志明. 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J].法制与社会. 2008(27)[48] 贺志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07(11)[49] 肖陆平,贺志明. 司法腐败的本质及其道德成因[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11)[50]肖健平,贺志明. 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4)[51]杨小勇;贺志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52]罗旭贺志明. 我国法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其改革方向[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0[53] 文学禹贺志明 .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燃眉之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6[54]肖陆平,贺志明 .法律人养成教育模式与法律技能训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论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中国古代吏治思想是封建社会君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五千年中央集权制政治的精髓。
中国古代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吏治,并将吏治管理作为封建统治下的重要管理模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管理。
本文的论述重点就是在探讨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的过程中体会其带来的现实意义,让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现实意义在多年后继续为现代管理指引方向,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吏治思想现实意义形成发展特点引言中国古代吏治思想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委任各郡县负责人,这些人就是官吏的最初模型。
官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及君主意志,因此吏治思想的衍变也可以看做是治吏的进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管理核心,更是中国古代官吏的入仕准则,官员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至高追求进行地方政治经济治吏,最终的目的是做好统治者的“眼”和“手”,成为统治者管理地方的工具。
中央集权制度也因为吏治思想的逐步完善与发展而更加统一,最终成为封建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重要组成。
吏治思想中所包含的现实意义也是值得后人思考与借鉴的,通过探讨与分析成为现代管理的蓝本。
一、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1、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是社会形势的发展,面对不同的社会背景就必然要出台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措施。
国家统一、人民归一、从部分到整体、从分散到统一,需要更加先进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吏治思想就是为适应封建集权制度而产生的。
中国古代统治者寄期望于吏治,是希望通过吏治能够使中央集权更加集中,也能够在统治人民的同时传达封建统治者的思想。
2、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奴隶制到封建制,是历史的变迁,更是历史的进步。
时间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治国方式也要彻底颠覆奴隶制时期的管理,实行分区域专人负责,这是历史赋予时代的使命,是历史进步带来的政治革新,正确看待历史,在历史中取其精华是统治者的使命,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就是历史变革中的新坐标,谱写新的历史章程。
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内容及启示
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得内容、经验与教训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就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得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委任各郡县负责人,这些人就就是官吏得最初模型。
官吏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及君主意志,因此吏治思想得衍变也可以瞧做就是治吏得进程。
一、中国古代吏治思想得内容(一)隋文帝得吏治思想1、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举才。
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州县荐举人才得制度。
开皇七年,规定每州每年要选举贡士三人,选举标准就是文章华美。
开皇十八年,规定“京官五品以上,总督、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二科得设立,开创了科举选官得先河。
炀帝上台后,“始建进士科”。
2、惩贪奖良。
经常派人侦查百官行动,发现问题,便加处罚。
她痛恨贪污行为,曾秘密派人给官吏行贿,以考验该官就是否有受贿行为,只要发现受贿,立即处死,无所宽待。
对清廉得官吏,加以奖掖。
3、严考核,明赏罚。
在改革官制之后,建立了官吏得考核制度。
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考,合格者升迁;佐官四年一考;各州长史、司马,每年年底都要到朝廷汇报本州情况。
九品以上地方官每年都必须到中央“上考课”,以定黜陟。
还以“巡省风俗”为名,派中央官吏到各地巡查情况,了解地方官吏得政绩。
(二)唐太宗得吏治思想。
整饬吏治,防止枉纵:李世民也很重视地方官吏得任用与考核,曾亲自掌握刺史官得选择与任命,并把各州都督、刺史得名字写在屏风上,“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
若有恶迹,即予惩办。
(三)叶适得吏治思想。
冗官问题,北宋就已存在。
因宋代恩荫滥授,机构臃肿,官职越设越多,官吏越来越冗。
叶适在《吏胥》中提出具体得办法,她想从提高吏胥得素质入手,使新进士与任子之应仕者来充任,辅之以考录、考核、轮调得制度,来防止吏胥危害百姓。
(四)朱元璋得吏治思想1、严密法网,以法治吏。
《明律》、《大诰》突出特点就就是严酷。
胡惟庸党案、蓝玉党案两次诛戮。
2、整顿吏治、教化为本。
高二【历史(统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下)-教学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新课导入
思考:结合史实,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秦朝如何体现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秦朝的制度建设体现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10分钟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探究一】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问题1-1】两汉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讲解宰相的含义
2.出示两汉、隋唐、宋、元、明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示意图以及相关材料,梳理、归纳从汉至清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变化。
【问题1-2】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原因有哪些?
1.引导学生概括宰相制度的的演变趋势。
2.阅读材料,分析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变化的原因。
6分钟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
课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下)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书
书名:《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时空观念:利用示意图、地图、表格等方式,分析不同时空下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进程。
【探究二】随着国家治理的需要,历代地方行政制度是如何调整的?
1.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归纳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
2.结合表格和示意图,分析、理解地方行政层级的延续和变化及原因。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一、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
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
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
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
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社会背景:在古代中国,官吏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在封建社会,官吏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来自于封建皇帝的授予。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吏制度逐渐完善,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了相应的规定和制度。
2.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态需要依靠官吏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官吏制度的发展也是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需要。
3.政治统治:官吏制度的发展与政治统治密切相关。
封建皇帝需要通过官吏来管理国家,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官吏也是皇帝推行各项政策和法令的重要工具。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官吏的权力逐渐扩大,他们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也成为官吏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4.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对官吏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得读书成为进入官僚队伍的重要途径;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也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统治:官吏制度的发展使得封建皇帝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官吏来管理国家,推行各项政策和法令,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2.选拔人才:官吏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通过科举等选拔方式,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以进入官僚队伍,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3.促进社会发展:官吏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官吏们在任职期间,通过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和法令,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稳定社会秩序:官吏制度的存在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官吏们通过管理各项事务,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同时,在出现社会矛盾和冲突时,官吏们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解作用。
总之,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政治统治和文化传统的反映。
中国古代“吏治”及其当代启示的研究
摘要我国古代大凡有识之士都能认识到:“治国必先治吏”,“治民必先治官”,“民生之安危,由于吏治之清浊”。
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创建共和制国家的时候曾经深切的说过“一个国家除了官吏之外,还有什么重要呢?”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民主政治深入民心的历史进步,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工作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这些工作取得了许多突出性的成果,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新的福祉。
但同时,官员的腐败问题却正在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形势愈演愈烈。
许多政府官员,特别是一些国家高级官员的形象危机问题和腐败犯罪问题正在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极大阻碍。
官员治理问题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当前条件下,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反腐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仍需继续。
中国古代“吏治”作为古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制度与历史条件的限制,虽然其中存在许多消极的方面,但是古代吏治建设中的许多廉政主张、肃贪措施与法律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人民的普遍愿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它的成功之处在今天仍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因此,如何在现代法治建设中利用中国古代“吏治”中的积极因素,以消解现代廉政法制建设过程中的阻碍,从中寻求一条充分适合中国本土资源的现代法治之路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三个大的方面对中国古代吏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力图为当前我国廉政法制建设与反腐工作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源。
首先,通过对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历史时期的典型和成功的“吏治”实践过程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究,了解、重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优秀的统治者依据国情、民情制定的重要吏治制度、措施及律法或者有关吏治的政治主张,挖掘它其中的精华部分。
从夏商周到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它的存在和发展从未间断过。
例如,它其中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考课管理制度、监察监督制度、惩贪立法以及对官员的教育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自身独特与成功的地方,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取其糟粕,取其精华。
龙昶 贺志明 司法伦理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
司法伦理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龙昶1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131)[摘要] 研究司法伦理,构建司法伦理规范,建立司法伦理机制,重视司法伦理教育,加强司法人员的伦理自律,这对于提高司法队伍整体水平和培育当代合格的司法人员,增强他们的伦理信念,提高司法实践水平.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司法伦理; 司法公正; 伦理教育司法伦理是指与司法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司法人员不仅要具备法律知识的专门训练,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持久的敬业精神。
由上观之, 司法人员自由裁量的行为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而司法人员自由裁量的行为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是司法人员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水平,因而司法人员的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内容。
研究司法伦理,构建司法伦理规范,建立司法伦理机制,重视司法伦理教育,加强司法人员的伦理自律,这对于提高司法队伍整体水平和培育当代合格的司法人员,增强他们的伦理信念,提高司法实践水平.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并有1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07-2008课题“法律院校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主要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龙昶(1975-),男,湖南长沙人,政教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德育;贺志明(1963—)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所访问学者,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主任、教授,省高职德育研究会秘书长。
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司法人员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一、我国司法伦理教育的现状1、司法伦理教育与其实践基础相脱节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因此,鲜明的实践性是道德的重要特点。
司法伦理作为司法人员在职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然与司法人员鲜活的职业实践密不可分,如果离开司法人员职业实践,它就缺乏生命力,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伪善。
既然职业伦理的每个分支都是职业群体的产物,那么它们必然带有群体的性质。
中国封建社会吏治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中国封建社会吏治思想的发展与实践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封建国家的兴起和衰落。
在这样一个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中,吏治思想的发展与实践也不断地演进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吏治思想的发展之路,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表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吏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国家。
在周朝时期,吏治思想是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君主是制定和执行吏治政策的最高权力,而官员则是君主在各地实施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由于官员层次制度的划分不够严密,加之君主的进一步强化,造成了官吏制度中的弊端。
汉朝时期,官吏的选拔制度得到了改进。
汉朝时期设立的乡官制度,使得官员在治理本地时能够实现宪法。
播新政的推行使得官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对吏治思想有深入的了解。
汉朝时期注重实际能力和品德,这种选拔方式,对中国封建社会吏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吏治思想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唐朝的治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中。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之治中将官员的主要职责界定为“贪于奢靡、败坏司法者,即将严惩之”,初步确立了“以贤为官,不以血缘为本”的吏治思想,提高了中国官员的能力和责任感。
到了宋朝,封建社会的吏治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宋朝时期把官员所负责的范围更加明确,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并执行政策和法律,同时要处理好权力和职责之间的关系。
其中著名的三个制度是:科举制度、保甲制度和举贤任用制度。
科举制度是宋朝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这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表面上是为了寻求有才能的人才,实际上则控制和监督了明朝官员的权力。
明朝时期,封建社会吏治思想表现出了更加完整和系统的发展。
明朝时期,官员奉行的主要原则是“大化”和“公正”,而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强化,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嵌入更严格的选拔管理制度,保证了官员的能力和品德。
明朝时期的吏治思想,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吏治思想发展的高峰之一。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板块一第3讲先秦时期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编者选题表角度题号考点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1墨家主张的功利性2先秦时期的思想?春秋?成为儒学经典的原因3法家思想的影响4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5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汉字的功能6综合7一、选择题1.(2021·河南天一大联考)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
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祭祀活动稳固了宗法制度B.政治演变开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解析:B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贵族政治遭受冲击,故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故C项错误。
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故B项正确。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并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
与当时儒家的思想相比,墨家更注重( )A.区别等级名分B.维护血缘关系C.讲求实际功利D.强调重义轻利解析:C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异的爱,不管“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孔子所说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根底的,是有等级差异的爱,A、B两项错误。
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与儒家强调重义轻利是针锋相对的,C项正确,D项错误。
【新知生成】孟子对墨子的批判孟子对于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完全否认的,在孟子看来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于宗法血亲社会的否认,缺乏社会根底和人性根底。
但另一方面,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思考点是恰恰作为儒家代表的孟子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孟子曾批判墨子“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3.(2021·河北张家口期末)?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龙昶贺志明1摘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
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
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历代统治者及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的吏治思想。
关键词:我国古代;吏治思想;形成与发展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
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
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统治者及思想家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
研究历史,最终是为了开拓未来。
鉴古察今是开拓未来的基地。
古代吏治思想,不仅为深化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由此而揭示的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的治国思想,安民、富民、改革、发展的执政理念,识善恶、辨美丑、廉洁勤政、做官做人的哲辩性义理,留给后人的思考绵绵深长,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不无裨益。
1作者简介:龙昶,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讲师;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教授,湖南长沙,410131.一、我国古代吏治思想----先秦时期吏治观的形成及特点先秦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条件下,各诸侯国的经济、政治改革竞争激烈。
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的目标需要广纳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共识使“治国、平天下”大计中人才问题凸显,吏治思想在百家争鸣中逐渐形成。
儒家举贤能的德治思想与法家重军功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吏治思想的核心。
“德治”与“法治”的对立与整合成为先秦时期的理论焦点,对自汉至明清各朝代的吏治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德治与法治的融合,促进了伦理的法律化与法律的伦理化进程,使得我国自古追求的和谐理想得以发展。
第一,用官层面任德与任法的冲突儒家重德,法家重刑。
在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总体对立中,“德治”与“法治”或曰“德”与“法”的对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法理学或法哲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而在用官层面上德(德治)与刑(法治)的冲突又是核心问题。
孔孟儒家从维护宗法贵族政体的立场出发,认为贤人在治理国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上行下效的影响,因此官吏的贤能、仁义是决定吏治好坏的重要表现,而吏治在治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贤吏可以依其德智和远见卓识制定合适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民众的生活与生产,达到国富民安的目标。
贤吏通过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2]?杜绝骄奢淫逸,成为民众的表率,能避免激化阶级矛盾,能使民众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
同时,儒家一贯推崇道德治国,他们相信人性中的善端,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在他们看来,“监督”主要来自于人的内心,外在的制度会使人失去廉耻而变成小人。
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难以找到通过外在机制对官吏实行法律监督的主张。
因此,用官之道在于德。
法家则认为,个人素质、个人喜怒等因素都是主观任意的,靠不住的,治理国家不能靠贤能的人,而要靠法律。
有了好的法律,即使是愚钝的人也一样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以法治国”是最客观的标准和最可靠的治国方法,因为法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用法来整顿吏治要比“贤人”作表率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严明的刑罚会使官吏望而生畏,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听命于君主,在官与官之间用“刑无等级”严格约束,使官吏无任何非分之想,以“刑治”达“吏治”。
同时,战国时期的法家人物主张法律监督是以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为出发点的。
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官吏为贪,民人为盗,这都是人性使然,是一种必然。
对人性的怀疑使得法家人物们认定法律是防范人们为恶的唯一有效的手段,法律监督是达成吏治的最好途径。
因此,用官之道在于法。
在用官层面上,儒家与法家的冲突在于:儒家认为具有道德品质的人是主要的,官吏应该握有一定的权力,在为官的政位上通过修身正己,实现吏治的清廉和政权的稳固。
法家不给官吏法外之权,所有权力限于法,以严刑督官吏恪守职责,认真执法。
这种对权力行使的重德与重法的探讨,在自汉至清各朝代一直是吏治和治国问题的重点。
统治者在汉以后的政治中批判地继承先秦儒法吏治思想的文化遗产,在以德治吏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完善法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吏治,保证吏治的清明和政权的稳固。
第二,以“明主治吏不治民”为代表的权力崇拜观的形成法家认为,英明的君主只要治理好官吏的问题,老百姓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一方面“吏者,民之本纲也”[3],官吏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有着为民做主的地位;另一面“臣下者,主之所用也”[4],官吏又是最高统治者统治老百姓的工具。
在最高统治者、官吏和底层民众三位一体的封建社会里,各级官吏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没有官吏阶层的存在,整个国家机构就会瘫痪;有了官吏阶层的存在,最高统治者才有了统治万民的坚实基础。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试图通过对君主与官吏、官吏与民众的关系的认识,来寻找通过吏治以达长治久安之路,而官吏阶层的存在也就形成丁身份社会中权力不可忽视的特点。
对臣吏在治国中的地位及与君主关系的认识上,韩非子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命题。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3]在他看来,君主的统治对象虽然最终是民,但要达到这一目标,通过官吏理顺上下统治关系,加强对民的管理和控制,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君主离不开臣吏的辅助,对于君主来说,对民众的统治必须通过官吏来进行,官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君主的利益,吏正则国治,吏治则民治,因而“治吏”比“治民”显得更迫切、更重要。
为政的重点是“治吏”,通过治吏达到治民的目的。
韩非的以法“治吏”,主要是以君主的权力限制和制衡官吏的权力,以防范对君主的威胁。
韩非提出的限制官吏权力的做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困奸臣”[5]。
“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6]。
二是制服“尊贵之臣”。
“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7]。
只有以法治臣,才能杜绝臣吏行私篡权,是加强君主权势的重要手段。
韩非子提出的“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命题,既道破了治吏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官吏掌握权力,虽然是君主的“工具”,但在治国中有重要地位,是明确宣称“君本”下的权力参与,任何法的实施,都必须以权力的导向为前提、为灵魂,并进而影响到整个民众的法律心态。
由此形成的权力崇拜的观念则不可避免。
儒家虽强调“贤人”的德、才,但“学而优则仕”的导向,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上以官为荣的道德与价值导向,唯有做官才能既达到道德上的肯定,又能获得衣食无忧的名利双收效果。
把为官看成是上天降己的“大任”,为承受“大任”,则要经受上天考验,苦心志,劳筋骨,无怨无悔地等待脱颖而出掌握权力的出头之日。
因此可见,儒法两家有相同的对官吏权力的崇拜,这种对权力的崇拜心态,导致了后世权力本位的思想。
在先秦时期,伴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吏治思想也开始形成,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儒法为代表的吏治观,在我国封建历程中对官僚体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二、封建社会吏治思想的发展自秦汉至明清各朝代吏治思想虽各具特色,但先秦沿袭下来的选官重德、重才能的思想逐步发展成熟,形成厂选任、考课、奖惩、监察一整套完备的思想制度,随着大一统思想的加强,吏治思想也开始了以伦理入法的进程,并以此作为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强政治吏的指导思想。
(一)从“举孝廉”到“唯才是举”的精择良吏导向我国古代由儒家重视忠孝廉德的选官制度,进一步发展为德才并重的科举选官,惟才是举的精择良吏、充任百官的制度。
汉初“无为而治”的宽松政治环境,导致尚贤用贤的思想极为丰富,当时一批着名儒学思想家如陆贾、贾谊、董仲舒、王充、王符等,对贤才在治国中的重要性普遍取得共识。
他们认为“任贤臣者,国家之兴也”。
而贤臣即忠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因此,汉代选官的察举制首科为“孝廉”,选官首先察孝察忠,这样的贤才才是治国所需要的人才。
董仲舒就提出“贤愚在于质,不在于文”的看法,要求选用贤才应从本质人手,不可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材,不嫌名迹。
”[8]可见,汉代思想家的选才标准已经非常重视“质”、“文”合一,“德”、“才”并举,这也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调整。
明代“考三经术以观其业,试三书算以观其能”,在内容设置上加强了对应试者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办事能力方面的考察,注重考察人才的实际行政能力。
(二)从“明法治吏”到“严者治吏之经”的严格考课标准自秦汉起,历代统治者都充分认识到考核吏治的重要性,认为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因此对官吏的考核就越来越严格,并朝着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向发展。
在认识到考核官吏的重要性的同时思想家也认识到依法惩贪是治吏的核心,也是治吏的切实手段,因此以考核官吏为核心的吏治思想逐步完善。
在秦朝继续推行法家提出的“明法治吏”思想严惩官吏“犯令”与“废令”的基础上,诸葛亮主张“使法量功”,意即通过具体标准考核官吏功过,以作为实施赏罚的依据;王夫之为促进政令有效实施,提出“严者,治吏之经也”[9]。
在政治家、思想家强调对官吏的考课赏罚重要性的同时,封建王朝也不断将其合理思想融人各朝代职官法中,并使其完善定型。
因此可以说以考课、整饬吏治为重要内容的吏治思想发展是封建王朝重视官吏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
(三)从“以吏为师”到“国之安危,全系官僚之清廉”的惩贪之道对官吏地位的认识,从以吏为师到君为臣纲,再到吏为连结君与民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官吏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
在君臣民关系中,法家把臣民关系定义为师;为使法令一统,思想必须统一,“以吏为师”反映出官臣在国家的重要地位。
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为“三纲”之首,以此定义君臣关系;认为臣对君应绝对服从,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是选官层面上求“孝”进而达“忠”的效果,同时也是统治政权为达到统治目的而提出的对官吏的要求。
专制统治社会背景下,君才是国家的主宰,为达到君的统治目的就使得臣必须服从于君的领导,于是君以伦理纲常的忠孝作为“天理”来教化官吏,使之服从于君的统治,并为其服务,而这种服务的效用正是通过民以吏为帅实现的。
因此,君治吏,吏治民,吏为连接君民的重要一环。
官吏为政清廉,为民造福,就能成为百姓表率,封建王朝就能巩固;反之,国法实施必遭破坏,财政也将出现困难,封建王朝就难以稳固。
这是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
正是由于官吏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所以包拯嫉恶如仇,极端憎恨贪官污吏,并竭力主张严厉治贪。
正是由于包拯深刻地体察到了封建官吏贪赃行为的双重危害性——既侵害了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又直接危及到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他才不遗余力地一再上书仁宗,无情的揭露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