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十首《水龙吟》
《水龙吟》原文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大意:前两句写瓢泉声貌,“君无去此”至结束都是挽留瓢泉,愿其陪伴自己,不流逝出山。
列举的理由有:流昏涨腻生蓬蒿(外面的世界太污)、虎豹饮泉(外面的世界太吓人)、流入江海会参与导致人翻船(不要成为祸害)。
下片正面表达挽留之词,一曰自己无聊,二曰瓢泉可制茶制酒。
文本赏析瓢泉是稼轩一处甚为喜爱的游玩之地,相关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很高。
稼轩经常通过瓢泉记录其作为曾经的一方大员,赋闲时期的所怀所思。
起句直入瓢泉,其声清,其色明。
琼瑶用比,镜秋毫用典,各见妥帖。
次句“君无去此”统摄全篇,接下来毫无废话,以“流昏涨腻”和“明监秋毫”的对比,开始设想泉水流到山外的境况。
虽然第二韵这样直入稍显仓促,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全词从此开始,都是在向《招魂》致敬。
单看“些”字作为独有的语气词,已经可以直接地联想到《招魂》,而《招魂》的结构,是先陈述“魂”要面对的`远方世界有多么阴森恐怖,再极力铺陈原先居所的华美绚丽来留住“魂”。
大概率看过《招魂》原篇的“客”们,看到“虎豹甘人,渴而饮汝”两句(《招魂》原典),就全懂了:这首词的内容安排,和《招魂》基本是严丝合缝的一致。
当然上片之于《招魂》,还是有所突破的,不但体现在“流”、“涨”、“饮”处处扣着瓢泉本身的特性,更体现在“大而流江海”的奇妙联想,“覆舟如芥”对庄子典故的妙用,以及“君无助,狂涛些”的关怀。
“狂涛“很可能是身在江湖之远,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譬喻。
过片“路险兮山高些”概括了上片的艰险之境,又营造了阔大的场面感,使得下面“块予独处无聊些”的收束显得更加有力。
“块”作“块然”之省,我认为是这篇的又一个亮点。
“块予”比“块然”之类的双音词强上万倍,如果是块然,那么断作“块然/独处/无聊些”,而单用块,则“块/(予/独处无聊些)”,“块”字像是在修饰后面的一句完整的话。
水龙吟宋词赏析
水龙吟宋词赏析水龙吟宋词赏析水龙吟宋词赏析1作品原文水龙吟·春恨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品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出自李白诗句“笛水龙吟奏水龙吟”。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⑵闹花:形容繁花似闹。
繁花,盛开的花。
“层楼”,原本作“楼台”,据别本改。
⑶东风软:指春风吹来使人感觉酥软。
东风,指春风。
⑷平莎(suō):平原上的莎草。
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⑸茸: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
⑹金浅:指嫩柳的浅淡金黄颜色。
⑺迟日:指春日。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⑻催花:催动百花开放。
⑼阁雨:停雨。
阁,犹搁,停止。
⑽芳菲:芳华馥郁。
⑾金钗斗草:拔金钗作斗草游戏,古代女子的一种嬉戏。
宗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
⑿青丝勒马:用青丝绳做马络头。
古乐府《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⒀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
秦观《满庭芳》词:“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罗绶,罗带。
⒁翠绡(xiāo)封泪,翠巾裹着眼泪寄与对方,典出《丽情集》记灼灼事。
翠绡,绿色的薄绢。
⒂疏烟淡月:稀薄的烟雾和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⒃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作品译文盛开的花丛深处,耸立着高楼,东风从半卷的画帘吹入,令人觉得分外柔软。
春天已经回来,苍翠镀上阡陌,平莎长得娇嫩,垂杨轻轻地飘荡着金线。
春日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雨,刚刚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水龙吟原文及赏析原文: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
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
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
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
度春风、满城箫鼓。
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
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
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译文都梁山涌出茫茫江海,穿越栈道峭叠在烟云迷漫的原野上流过。
在这楼台叠立之处登高再次凭栏远望,看这亘古不变的山川湖泽。
梁苑平坦无壑,汴堤上绿柳万棵,曾经受了几番晴日晒照又经过几番风吹雨篙。
看天空远远地与大地接连,江河万里空荡无边。
我登临的高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山正是吴、楚的界线。
落花飞絮飘舞在两岸,春风一到,山下满城锣鼓喧天。
英雄已慢慢地年轻,黄昏和拂晓、涨潮又退潮,载着不断归来的白帆、摇不完的橹篙。
淮水难阻向东流淌,边塞以北云雾缭绕,残阳西沉余晖斜照。
我正在凄凉的景象中远望,中原之路茫茫渺渺,一轮明月升上江河南岸的树梢。
解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鳌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
双调,押仄韵,体式甚多。
字数不同,句读有异。
上片第一句或六言,或七言,上下片各四仄韵。
翠鳌(áo)涌出沧溟:形容青山险峻犹如一个巨鳌在大海中浮出。
影横栈叠墅:远望山上的屋舍被烟雾所覆盖。
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汉梁孝王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当时闻名文人如司马相如与枚乘皆出入其间。
汴(biàn)堤:指流经开封的汴河,为隋炀帝所建,堤上遍种柳树。
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指淮水空阔无限,登山远望,吴楚两地被淮水划开。
吴,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一带。
楚,战国时楚国占有南方的大部分土地,包括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
橹(lǔ):船橹,安于船尾的划水工具。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翻译/译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诸山留顾。
云屯水神居住的府邸,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阕与嵩山旧隐,巢父与许由故友,南柯一梦,遽如许!回首金兵南侵的气焰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伊嵩:伊阕与嵩山。
伊阕,今龙门石窟所在地,伊水西流,香山与龙门山两岸对峙,宛如门阕,故名伊阕。
巢由:巢父与许由,皆尧时隐士也。
铁锁横江:三国后期,司马炎篡魏灭蜀,惟东吴未平。
吴主孙皓守将吾彦以铁索横江,欲以天险阻敌,然终为王濬所破。
梁父:梁父吟,又名梁甫吟,原汉乐府的曲名,传乃诸葛亮所作。
喻功业未成而怀匡时之志也。
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
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白羽:白羽箭。
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赏析/鉴赏词一开始就以雄健之笔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水面境界:放船千里,凌波破浪,烟波浩淼。
“略为吴山留顾”,从侧面点明他此次离开汴洛一带南来,不是为了“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孟浩然《自洛之越》)。
对明媚的吴中山水,他只是略为留顾而已。
潜台词是说,他此次离乡背井,实在是因强敌入侵,迫不得已。
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辛弃疾三十岁于建康任通判之时。
词中舒发了他抗金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怀以及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苦闷惆怅。
词风纵横豪迈,为辛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欢迎参考~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赏析:读辛弃疾的词,总有种豪迈又大气的感觉。
不愧是能提着刀杀入几万人敌军大营的英雄人物啊!整篇词脉络的铺陈非常清晰爽利。
从远处的山水风景切入,再由外部事物(“孤鸿”)联想到自己,继而舒展情绪,再表达平生抱负,随后回到现实,感慨时光流逝、英雄老去。
畅意淋漓,一气呵成。
第一段开头先写景。
举目远眺,一片远阔天地。
“遥岑”指远山,是说远远望去,山峦叠嶂就像女孩子头上的簪子和发髻,形态各异。
然而这样的风景并没有为他带来欣喜,反而“献愁供恨”,不断地使他产生“愁”和“恨”。
为何愁,为何恨呢?因为他看见落日下一只落单的大雁,顷刻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辛弃疾祖籍山东,出生时北方已经沦陷在金兵统治下。
他一路南下,投奔南宋朝廷。
所以说自己是“江南游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这一句有很深的含义。
“落日”让人感伤,让人联想到结束和没落。
那一刻,不知他目送着太阳落山,是否也想到了正在下沉的南宋王朝。
“江南游子”,亦想回家,想要一路杀回去,收回中原土地,解放家乡。
然而一切都太难了。
故而“愁”,故而“恨”。
“千里清秋”是这样的壮阔而肃杀,而登亭远眺的游子是这样的孤独而无助。
但如果仅仅是孤独,那也就泯然众人了。
我个人觉得第一段最出彩的就是后面几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水龙吟宋词赏析1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奁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白莲。
词的上片可分为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着眼于白莲的风韵,点明赏莲的具体环境和时间。
“冰肌”首先点破“白”字,“天真”是生来具有的自然天性,这是指白莲的纯洁无瑕。
“晓”是具体时间,“玉立”,亭亭的样子,形容极其标致轻盈苗条。
“瑶池”,是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池名,西王母的居所,这里形容白莲花生长的池塘广大浩淼。
全句的意思是冰雪一样的肌体表现着白莲纯真无瑕的天性,在清爽明丽的清晨,亭亭玉立在广淼的池塘里。
第二层,“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这是对白莲的个体描写。
“亭亭”是耸立的样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盈盈”,仪态佼美的样子,《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是说白莲高耸挺立的绿色叶子,如同标致的伞盖,白净美丽的面庞,显露在洁净时髦的服饰中。
由前一层的总体形象,推出了近景,对其单株进行静态描写。
第三层,“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太”是极大的样子,太液指莲塘的水;“霓裳舞”是唐代的宫廷音乐。
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吸取了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所制,宋代著名词人姜白石在其残曲上注有工尺谱,此舞的音乐、舞蹈、服饰都极力描写仙境和仙女的形象。
这里是以此比喻莲叶在风中的舞姿和气韵。
“断魂”在这里作销魂解,情意极其深长的样子。
韦庄《春怨》:“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林逋《山园小梅》中更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欲知合断魂”的名句。
这一层是写白莲的动态,莲塘之中微波荡漾,荷叶兴致勃勃地舞了一曲霓裳羽衣曲,脉脉的流水摇曳护卫着白莲花,一往情深。
辛弃疾写得最好的十首赋
辛弃疾写得最好的十首赋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以下是他写得最好的十首赋:
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描绘了赏心亭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辛弃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满江红·怒发冲冠》:通过描写英雄辛弃疾的壮烈形象,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情怀。
3.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长江为背景,抒发了对离别和流逝的感慨,具有深情和哲理性。
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描写北固亭的景色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辛弃疾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5. 《青玉案·元夕》:描述了元宵节的喜庆场景和男女情长,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6. 《·赤壁怀古》:以西陵和赤壁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英雄和辛酸往事的缅怀之情。
7. 《摸鱼儿·雁丘词》:以雁丘词为题材,描绘了辽阔的草原和奔放的情感,充满了豪放和激情。
8. 《稼夫人·湖上秋风漂泊过》:以湖上秋风为背景,表达了对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的感受。
9. 《陌上桑·遥知兄弟登高处》:以遥望登高处为情节,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亲情的珍贵。
10.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以春天的柔风和温暖气息为题材,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享受。
这十首赋展示了辛弃疾深厚的才华和对人生、自然、历史的独特理解。
它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关于苏东坡最美的十首诗词欣赏
关于苏东坡最美的十首诗词欣赏苏东坡十首最美诗词1、水龙吟·次韵章行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5、西江月·平山堂宋代: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6、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宋代: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7、满庭芳·蜗角虚名宋代: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辛弃疾《水龙吟》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翻译赏析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 我能让谁来召唤歌儿歌女,为我擦干壮志难酬的泪水![出自]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建康:今江苏南京。
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遥岑:岑,音cén。
远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
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
《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
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求田问舍,置地买房。
刘郎,刘备。
才气,胸怀、气魄。
流年:流逝的时光。
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
《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水龙吟赏析
水龙吟赏析引言《水龙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而享有盛誉。
本文将对《水龙吟》进行深入的赏析,从诗歌结构、意象运用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展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诗歌结构《水龙吟》是一首五言绝句,共有四十个字。
整首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小楼一夜听春雨」和「深巷明朝卖杏花」。
首句「小楼一夜听春雨」以描绘出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
通过「小楼」和「春雨」的对应,使整首诗的情感浑然一体,给人一种舒缓、安静的感受。
尾句「深巷明朝卖杏花」与首句呼应,形成一种闭环的结构。
通过使用「明朝卖杏花」的景象,诗人将读者的情感引向早晨的活力和快乐,使整首诗朝向高潮发展。
意象运用《水龙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意象:1.春雨:「一夜听春雨」描述了小楼中的美好时刻,春雨代表了新生,象征了希望和喜悦。
2.小楼:小楼是整首诗的中心意象,它代表了一个倚靠山水的幽静之地,给人一种避世的感觉。
3.深巷:「深巷明朝卖杏花」中的深巷与小楼呼应,正如小楼给人带来宁静和避世之感,深巷则带来了一种隐秘和宁静的氛围。
4.杏花:杏花是诗中朝阳之象征,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和希望的来临。
这些意象都贯穿于整首诗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运用,让读者在心灵上得到愉悦和满足。
情感表达《水龙吟》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
整首诗情感高亢,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抒发。
首句「小楼一夜听春雨」以“一夜”、“春雨”表达了诗人思绪万千的情感。
小楼作为静谧的地方,引出了诗人在此倾听春雨的心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安静、宁和的氛围。
而尾句「深巷明朝卖杏花」则展现了朝阳的灿烂和新一天的开始,让读者感受到希望和活力。
同时,诗人通过使用「深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隐秘的场景,使情感更加深沉和内敛。
通过这样抒发情感的方式,诗人通过一夜听春雨和明朝卖杏花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以及对转瞬即逝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译文] 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尘土,一分坠入流水无踪影。
[出自] 苏轼《水龙吟》《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调名。
首见于柳永咏梅之作。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栥(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苏轼《水龙吟》》五首
苏轼《水龙吟》》五首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有关苏轼的诗词有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苏轼《水龙吟》四首,希望你喜欢!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宋] 苏轼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
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
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向玉霄东望,蓬莱暗霭,有云驾、骖风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
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
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
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宋] 苏轼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宋] 苏轼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
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
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
飘堕人间,步虚声断,寒露风细。
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宋] 苏轼露寒烟冷兼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
□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
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 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的宋词原文及鉴赏
《水龙吟》的宋词原文及鉴赏《水龙吟》的宋词原文及鉴赏1●水龙吟章楶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楶词作鉴赏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
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
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
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
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
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
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
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
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
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
黄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
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
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水龙吟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水龙吟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将领和词人,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极高,被誉为“辛词”。
以下是辛弃疾最出名的十首诗词中的《水龙吟》:
《水龙吟》是辛弃疾的一首名词,也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江湖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该作品如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词中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在词中,作者通过对江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壮志未酬的渴望。
同时,作者也通过“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无法归乡的痛苦。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辛词中的佳作。
除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作品也是辛词中的佳作。
这些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全宋词】《水龙吟》章词作鉴赏
【全宋词】《水龙吟》章词作鉴赏【全宋词】《水龙吟》章?词作鉴赏【作品介绍】《水龙吟·杨花》就是北宋词人章?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写下初春柳絮飞舞的情景,寓情于景,把对柳花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写融合出来;下片切换视角,写下柳花掉飞舞的情形,直截了当地抒发思妇的孤独和忧伤。
全词构想新奇精致,风格温婉Thuir。
【原文】水龙吟⑴·杨花燕忙莺懒芳残⑵,正堤上柳花飘坠⑶。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⑷。
闲趁游丝⑸,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⑹,鬼春衣雪粘琼绣⑺,绣床渐八十⑻,香球无数,才圆却打碎。
时见蜂儿,青莲粘轻粉,鱼撕池水⑼。
望章台路杳⑽,金鞍闲逛,存有盈盈泪。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等。
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⑵柳花:柳絮。
⑶全系列并无才思:指没争奇斗艳之心,任性飞进。
⑷依前:依旧。
⑸游丝:柳条随风舞动,像是游动的丝线。
⑹兰帐:燕香的帷帐。
玉人:美人。
⑺雪沾琼绣:花花绿绿了柳絮。
雪、琼,均指白色的柳花。
⑻绣床:绣花床。
⑼鱼撕池水:鱼儿在水中玩耍。
⑽章台路杳:汉代长安有章台街。
《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
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
【白话译文】燕儿忙忙,莺儿懒獭,繁花芳残。
柳堤上,杨花飘飘坠落,轻轻舒展,曼舞婆婆,在绿色的林木中点画渲染,使人忆起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的诗篇。
杨花她悠闲地趁着春日的游丝,悄悄地进入了深深的庭院。
此时正是日长门闭,依傍着珠帘四散。
缓缓地想飘入闺房,却又一如先前,被风儿扶起。
美丽的玉帐里少妇正在入眠,杨花布满了少妇的春衣,像是飞雪通常地粘附,像是琼玉通常重绣。
美丽的绣床上也很快就布满了无数的香球,才圆了,很快又碎裂。
少妇无法入眠,不时存有蜂儿,身上粘着花粉在飞,池水里,存有鱼儿戏水欢会。
辛弃疾《水龙吟》课文及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课文及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译文对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作品鉴赏: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水龙吟》诗词精选270篇大全集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水龙吟》诗词精选270篇大全集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
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
一百零二字。
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
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
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春恨宋代:陈亮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宋代:苏轼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
元丰五年,余谪居黄。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
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
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
水龙吟最美十首诗
水龙吟最美十首诗《水龙吟》最美十首诗:
一、
唐之水龙吟,
潺潺濛濛归,
桃花流水深,
沙渚芳草青。
二、
江山一片连,
星宿万般新,
沙渚秋风落,
古树上天音。
三、
芦花动深处,
岸石涨满帆,
水晶波簌簌,
泛舟日欲攀。
四、
檐前挂金兰,
山中有白鹤,
清风此时拂,
清波乍起歇。
五、
晴昼携芙蓉,
寒夜盈玉壶,
月色如流水,
波光滑双枝。
六、
离人桃花落,
一片痴心碎,
春风十里动,
清泪无处诉。
七、
江山情依旧,
桃李芳菲尽,
空山船缓缓,
日月伴行行。
八、
看孤鹤倚斜枝,思乡情更深,
莹波出鱼虾,
轻拢清涟涟。
九、
芳草青青池塘里,清波波光闪,
月落长空斜,
满堤芳草披。
十、
两岸多朔风,
一曲青烟落,
芳草如绿藓,
桃李秀美攒。
千古奇文《水龙吟》4首:浪漫奇瑰,云间笑语,佳人半醉!
千古奇文《水龙吟》4首:浪漫奇瑰,云间笑语,佳人半醉!【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
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
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宋代】秦观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
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此词以景起,以景结,而其中一以贯之的则是作者执着的情愫。
对一个沦落风尘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钟情若此,这决非为征管逐弦而出入青楼的薄幸子弟所能望其项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