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和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从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融合

从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融合

从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融合作者:张怡文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0期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管是商业贸易还是旅游娱乐,各国都放下了戒备心理,开始积极主动地走上世界的舞台,因此有人会说:“世界真是越来越小了。

”然而,由于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中就会出现一些障碍,但是这些障碍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去应对这些障碍,那么文化的差异也会趋向融合,进而达到和谐的交际。

本文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素材,讲述了两位主人公从刚开始的交往层层受阻,到最后将偏见转化为亲情的故事,从而演绎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融合一、概述《孙子从美国来》是由曲江涛为导演,罗京民与丁佳明为主演,故事以陕西的一个农村为背景,主人公是一位独居山村的皮影艺人,他叫杨树德。

杨树德的儿子杨栋梁是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

有一天,儿子把自己的洋未婚妻—爱华带回家了,还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叫布鲁克斯,布鲁克斯是爱华和前夫的儿子,这让农村封建保守的杨树德感觉颜面扫地,说爱华是带着“拖油瓶”的二锅头。

第二天一早,杨栋梁因为工作临时出现情况,和爱华一起走了,小布鲁克斯被留了下来,让杨树德照看着。

刚开始,由于两个人在语言、年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上的差异,很难愉快地相处,最后杨树德和布鲁克斯在坎坎坷坷中慢慢互相理解与包容,并且二人最后还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友情和亲情。

同時,乡文化站王站长一直恳求杨树德复出皮影戏,刚开始杨树德不同意,后来受小布鲁克斯的影响,杨树德答应了,决定创办皮影工艺培训班,让年轻人继续传承皮影技艺。

于是,消失了多年的皮影戏再次映入人们的眼帘,而布鲁克斯因为要上学离开了中国,杨树德送给布鲁克斯一套皮影《大闹天宫》,半年之后的春节,他们一家团聚了,并且合影留念。

二、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一)语言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围绕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概述。

在从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加强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有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共同点、认知、有效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中美文化差异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这些差异会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

跨文化交际需要双方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加强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2 中美文化差异概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沟通方式上,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价值观念方面,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更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礼仪习俗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中国人更注重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思维模式方面,美国人倾向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言语交际上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言语交际上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言语交际上看中美文化差异语言,作为一种人们表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它不仅仅传达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去中美文化交际中形成差异的原因,并例举中美在口头言语交际上的差异,以便帮助人们更好的相互交流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标签:中国文化;美国文化;语言;差异;成因;策略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

《中美文化交流:1840-1949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提到:“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之大,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正因为这种差异,中国和美国才互相吸引并产生影响。

”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也种类繁多,例如,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如果不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唐粗俗。

研究文化差异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思想、理论、制度以及传统等等,只有通过语言才得以能够表达、传授、研究及获得。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文化,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语言层面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2〕文化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对语言有着巨大的影响。

正如萨皮尔所说:“语言有一个环境。

使用语言讲话的人属于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

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种做法和信念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3〕二、中美在交际用语差异上的具体表现1.问候语差异中国人路上见到熟人除了说“你好”之外,一般都说“吃了吗?”“到那儿去?”“上班呀?”等。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在英美文化中,这不是属于问候语,而是实质性的问题。

若你跟美国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

一、简单介绍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交际,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当然是通过语言。

当语言被记载下来的那一刻,语言就可以完全从它发生的语境中脱离出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包含的过程。

对人类来说,很显然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它却不是人类交际的全部。

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人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人。

一些学者发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两者是互相依附的。

这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确实是正确的。

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肢体的行动与所说的相互对立。

当这一情况发生时,我们就要去找到进一步的信息,或者通过语境来猜测说话者表达的真正含意。

二、学习非语言交际中身势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尽管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我们所使用的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

通过表达,我们同时也在用肢体来表达我们的感情,比如说微笑或是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等等。

在大家看来,点头意思是“是”,张开手挥舞是在说“再见”,在别人说话或是听讲座是靠在椅背上或是打哈欠表示缺乏兴趣,感觉无聊。

但是,在某些文化背景下,以上所提到的身势语却表达了其他的含意。

对斯里兰卡人、尼泊尔人、一些印度人、一些爱斯基摩人来说,点头不是“是”而是“不是”。

所以为了用外语和别人有效的交际,我们应该知道伴随语言同时产生的姿势、身体运动所表达的意思。

三、身势语在中国和美国的具体种类和应用(一)交流时的安全距离不同的人对人们在交流时应保持的安全距离有着不同的见解。

研究表明,在美国,人们在社会和商业关系中,主要有四种距离:亲密、个人、社会和公共。

其中,亲密距离是指45厘米到直接肢体接触之间,产生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丈夫和妻子;个人距离指45厘米—80厘米,主要发生于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社会距离指1.3米—3米;而那些在一起公事或在社交聚会中谈话的人通常都要保持更远的距离,这就是公共距离,通常情况下在公众发言或教师在教室中都属于公共距离。

还有一点我们要时刻记住,那就是大多数的英语国家都不太喜欢人们靠他们太近。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由于居住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信仰、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规,这就是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日常交际中,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而同样一个表达方法也会传递着截然不同的语言涵。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 日常交际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行为之一,这种语言行为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容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中所传导的语言涵,就会运用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会引起误会,乃至反感。

本文就日常交际中的打招呼、称呼、饮食文化、称赞别人等一些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别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使人们提高对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语言涵【Abstract】:Culture is a social as well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t is the product of cre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As the differenc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value concept, social customs, religion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tc. Each nationality has formed its own cultural norms, which is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communication. In the other wor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s, but the same expressions can pass the distinct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Sino-U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aily communicative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anguage behaviors. It has special performance mode and content, and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ity.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se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will use unsuitable and can’t reach the aim of communication, even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 and even resentment. In this paper,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with greeting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call, food culture, praise others and some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eople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study, and to communicate and express ideas in-depth, flexibly,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daily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onnotations1.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美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探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随之而来的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的出现。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沟通策略,以期能够减轻由此带来的影响。

一、文化障碍的类型与原因中美两国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差异,如社交礼仪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

这些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许多挑战,并可能导致文化障碍的出现。

1. 语言障碍中美两国之间有显著的语言差异,双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口音和习惯用语都不尽相同。

例如,在英语中,“okay”是一种表示同意或确认的词汇,而在中文中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这种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双方的意思无法传达清晰,进而可能产生误解或者冲突。

2. 社交礼仪不同中美两国的社交礼仪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美国,人们更加讲究直白和个人的表达,而在中国,则更加看重尊重礼仪和人际关系。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理解对方的社交礼仪,可能造成尴尬和误解,甚至会引发冲突。

3. 价值观不同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

例如,在中国,重视集体利益和家庭传统;而在美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这种差异可能会在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处理方式等方面产生误解和分歧。

4. 思维方式差异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两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细节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平衡。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二、沟通策略的探讨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策略来缓解这种文化障碍,避免误解和冲突。

1. 学习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减少文化冲突的关键。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的方法包括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礼仪、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表达,并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

搏慧慧譬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饶纪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文章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5)04—0164—03饶纪红(1961一),女,江西抚州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330013)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我们不熟悉西方社会文化,因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

“白象牌”电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白象”(whiteelephant)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它却代表着一种费钱而又无用的东西。

以“白象”为商标的电池在中国广受欢迎,但在西方市场却倍受冷落,究其原因,即是西方人从“白象”这个商标联想到电池的性能,因而不敢问津。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而美国是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1.价值观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764面丽体利益。

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摘要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种跨文化交流对两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美两国存在着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底蕴,人们在语言、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众多方面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而语言便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媒介。

因此,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必须充分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掌握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简要分析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从中揭示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阐明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强调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了解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途径。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克服交际障碍AbstractNowadays in the economic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close, this kin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the two countries play a huge social progress of the role. The two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road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eople in the language, cultural trend, values, social norms and thinking mode etc will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many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basic, also be the most important medium. Therefor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in language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ring culture. Language is very much tied to culture, it is no doubt the truth.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also understand DuiXiangGuo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process. Master the other country's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degree directly affect a person's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knowledge, can be appropriately use the language of premi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cessary tocommunicate,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larify language learning namely the cultural learning, emphasiz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introduces some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na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to knowledge.Key word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Language and Culture,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To overcome communication barriers目录摘要 (1)Abstract.............................................................................................【1-2】前言 (3)一、交际语言运用中要强调文化差异 (4)二、交际活动中突显出的称谓用语差异………………………………………………【4-5】三、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及礼貌用语差异 (5)四、中美因“告辞”与“邀约”行为的差异 (6)五、中美文化中的隐私问题和节日接受礼物的不同方式……………………………【6-7】六、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7-8】七、价值体系与思维模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8-9】结论 (9)参考文献 (9)前言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和价值观与彼此相互影响。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

文化长廊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王祎凡 天津外国语大学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价值观的概念以及对中美价值观念差异的基本看法,得出唯有从中美两个国家最为传统的,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出发,才能使中美联系更加密切,将价值观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结论。

随后,通过研究中国与美国的民族特色价值观,进一步论证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最后,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在跨文化交流中,中美文化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并简要的解析了这些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价值观;中美文化差异;冲突不可避免[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94-01一、价值观的概念及中美价值观差异的体现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在此意义上来说,价值观即为主体对自身及外界的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

由此可见,价值观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而其中主体更是发挥这决定性作用。

这里我们不得不牵扯出一个新的名词——主体差异性。

简单地来说,不同的人由于种种因素所构成了差异。

而这种差异又自觉不自觉的体现在文化交际中,形成了诸多的障碍与冲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美两国的交流愈发频繁,无论在政治,经济亦或文化方面。

两者自身的价值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双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别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却难以找到一个真正可以使其维持稳定的界面。

唯有从中美两个国家最为传统的,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出发,才能使中美联系更加密切,将价值观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诞生了无数各具特色的思想,从儒学家的礼乐制度的严格的等级价值观,到道学家天道之说,从魏晋高雅的氏族高论,到两宋深入民间的市井文化,中华文化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独特宏伟的别样风格。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作者:邢星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7期摘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全球涌现出大批的跨文化交际电影,电影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

选取成龙电影《功夫梦》为载体对中美文化的差异和融合进行剖析,从而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和融合《功夫梦》一、成龙电影《功夫梦》的剧情介绍12岁的德雷·帕克因为母亲工作的调动而一起搬到中国北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认识了同校学习小提琴的中国女孩美莹,二人的交往引起了以“陆伟程”为首的小团体的强烈不满,因此德瑞·帕克经常受到围追堵截,恐吓威胁。

在一次打斗中,身受重伤的帕克被维修管理员老韩(成龙饰演)所救,然而陆伟程的武术老师知道后与老韩产生纠葛,约定双方徒弟在比武大赛上一决高下。

随后,帕克拜老韩为师开始学习中国功夫,从基本功到个性修炼,逐步悟出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和蕴含的人生哲理,经过刻苦的练习,通过赛场的激烈角逐和对手的刁难后,帕克最终获得了武术冠军,实现了一个美国小孩在中国的功夫梦。

二、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成龙电影《功夫梦》(一)初来中国片段一:影片由小帕克墙上的“成长标记”开始呈现故事,因为对故土的眷恋、小伙伴的不舍让他提前进入了文化休克阶段。

在乘坐中国民航的飞机上他和妈妈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妈妈:“帕克,看,我们都快学到第十课了,你好嘛?How are you?你叫什么名字?记住那句话了?”帕克:“没有。

”妈妈:“帕克,你真要我的命。

”帕克:拿起手中描绘中国古老房子的中文报刊“妈妈,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老旧的,老房子,老公园,老人家。

看,这老头至少有400岁了。

”妈妈:“帕克,集中注意力,你叫什么名字,去问问旁边的人。

”帕克在妈妈的一再劝说下用生硬的中文发音问了对面的中国乘客。

帕克和妈妈的简短对话可以看出帕克通过期刊的描绘和对自己马上身处异国的烦恼提前进入了文化休克阶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1.中国文化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

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基于跨文化视角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

基于跨文化视角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

这种语言习惯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明显表现,也导致了跨文化交际 中的一些误解和障碍。
另外,电影也展示了中西方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 被强调,个人的权益和自由被视为至关重要。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更 为重要,“家和万事兴”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在电影中,这种家庭观念的差异 在许大同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家庭环境
中国家庭注重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长习惯于将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过度 保护孩子。而美国家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主,家长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 力和社交技巧。
3、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注重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而美国教育 资源丰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提高文化自信: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应持有自豪感和自信。在面对 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时,要坚信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以便在交流中更 好地展示和传播本国文化。
3、建立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流中,认同对方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 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可以通过学习对 方的语言、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等方式来建立文化认同。
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加强与国际接轨。首先, 家长们应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 念。其次,国家和社会应该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资源,以便 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教育和文化。最后,我们应该在保持本 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以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 进步。
最后,电影也揭示了中西方在法律观念上的不同理解。许大同因为给儿子刮痧 而被控虐待儿童,并被法院判决不能接触自己的孩子。这是西方社会对儿童保 护法律的严格体现,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为子女付出一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种法律观念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 复杂。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文化维度理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框架,为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文化维度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中美文化间的差异,旨在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与理解提供参考。

二、文化维度理论概述文化维度理论主要由美国文化学家克拉克·赫尔希和克莱德·克拉克洪等人提出,该理论主要关注不同文化在价值观、时间观念、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其中,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刚性与柔性社会结构等维度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1. 权力距离维度权力距离是指社会中权力不平等程度的衡量标准。

在电影《别告诉她》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在处理家庭关系和权力分配方面的差异。

美国社会相对平等,家庭成员间的权力差距较小,而中国社会在家庭关系中存在一定的权力距离,强调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观念。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家庭成员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沟通方式和处理方式。

2.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衡量一个社会如何平衡个体与群体利益的文化维度。

美国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独立、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

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显著,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电影《别告诉她》中,这种差异表现在角色们对家庭责任和个人追求的权衡,以及在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应对策略。

3. 刚性与柔性社会结构维度刚性与柔性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在面对变革时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美国社会相对较为灵活,善于创新和变革。

而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刚性,强调传统、稳定和秩序。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体现为角色们在面对家庭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时所做出的选择和努力。

四、结论通过电影《别告诉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美文化在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刚性与柔性社会结构等文化维度上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跨文化交际在商业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商务谈判中。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商务谈判风格和策略的差异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中美商务谈判中存在的差异,以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优化谈判策略,促进更有效的商业合作。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美商务谈判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然后从语言、非语言行为、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双方谈判风格的差异。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详细剖析这些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本文将提出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如何调整谈判策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以实现双方共赢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中美两国在商务谈判中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双方在商业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其他跨文化商务谈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中美商务谈判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是影响中美商务谈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

价值观差异: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反映在谈判中表现为对风险、责任和承诺的不同看法。

中国强调和谐、合作和相互尊重,而美国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导致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对问题的理解、目标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存在差异。

商业环境差异: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市场规则。

相比之下,美国的商业环境已经非常成熟,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

这种差异导致中美在商业决策、时间观念和诚信要求等方面的不同。

沟通方式差异: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美在沟通方式和语言习惯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在中国,人们通常注重情感交流和间接表达,而在美国,人们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情感和观点。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不愉快的中美商务谈判经历。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文化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其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和理解,以及提出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有效沟通的策略。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引发的误解和冲突。

随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的本质和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价值观与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两国之间的价值观与观念差异尤为显著。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美国社会中,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被视为重要价值,人们鼓励追求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群体利益的制约,个人的成就往往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连。

时间观念:美国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人们重视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美国,守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准则,而迟到则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对时间的看法更加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境因素。

在中国,迟到有时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社交行为,而过分强调时间效率可能会被视为不近人情。

竞争与合作:美国文化鼓励竞争,认为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竞争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作者:吴艳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摘 ;要:因为价值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想观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最难的就是价值观的研究。

本文从文化与价值观的定义和关系入手,通过跨文化比较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剖析了中美工作价值观的差异,从源头上探讨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人们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在工作中的体现,消除文化偏见,增进相互了解。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 ;对比研究作者简介:吴艳华(1982-),女,陕西华县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2一、引言跨文化交流中的真正困难不是语言和习俗方面的差异,而是价值观方面的分歧。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着影响,值得认真研究。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人民工作价值观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文化与价值观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争论不休。

较被广泛接受的是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1]因此,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同。

裘克安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质生产成果,包括科学技术;2)生产关系,包括社会和政治制度、经济、法律和宗教制度;3)有形的精神文明产物,包括建筑、绘画、雕刻、文学和其他各种著作;4)无形的精神文明产物,把包括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价值标准等”。

[2] 由此可见,价值观是深层的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社会中人们一致接受的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是指导人们各种选择或行动目标的标准,支配和调节着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本文将概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包括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方面的对比。

然后,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思维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理解、非语言交际、沟通风格、冲突解决等方面。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应对思维方式的差异,促进有效沟通和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和谐与发展。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总体而言,中国思维方式更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而西方思维方式则更注重分析性、逻辑性。

在认知方式上,中国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把握,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性思维使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能够从宏观、全面的角度出发,寻求整体最优解。

而西方思维方式则更倾向于分析性思维,注重将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元素进行研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来认识事物。

这种分析性思维使西方人在处理问题时,更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在价值取向上,中国思维方式强调和谐、平衡,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这种价值取向使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注重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沟通,倾向于采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而西方思维方式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效率,强调个人能力和成就。

这种价值取向使西方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注重直接、明确的表达方式,强调效率和结果。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一、本文概述在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和冲突,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价值观的不同: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如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偏好、对诚信和信任的重视程度等。

这些差异导致双方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分歧和冲突。

沟通方式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注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而美国则更倾向于直接坦率地表达观点。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时间观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时间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强调守时和珍惜时间;而在美国,时间的优先级相对较低,可能存在拖延和迟到的情况。

这也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效率和进程。

建立跨文化理解: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努力建立跨文化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通过交流和学习,增进对对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寻求共同点:尽管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双方可以通过寻找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寻求合作机会,减少因竞争和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协商与妥协: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进行协商和妥协。

通过合理的让步和调整,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因固执己见而导致合作的破裂。

法律与规则的遵守:作为商业合作伙伴,中美双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这是维护双方利益和形象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

持续沟通与反馈: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应保持频繁的沟通和反馈。

通过及时分享市场动态、政策变化等信息,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推动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解决方式,建立跨文化理解、寻求共同点、协商与妥协、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沟通与反馈等措施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和跨文化交际
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深入分析导致中美跨文化交际
出现障碍的原因之一: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旨在尝试性地对中美思维方式差异
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思维方式差异产生的原因,其目的是要探讨思维差异对中美
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求中美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从
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障碍思维方式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因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此领域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同时,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和文章层出不穷,跨文化交际的重要
性是显而易见的、无可争辩的。

然而,跨文化交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在交际过程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地理或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变得
更加困难和不顺畅。

那么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是如何交流的呢?影响跨文化交际
的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一个由来自不同社会、种族、宗教和技术背景的个人组成
的组织内的广泛的交际活动。

它试图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如何行为、
交流和感知他们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如
何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创造文化的协同效应。

十几年前,美国学者开始对跨文化交际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
值的课题(彭世勇,2005:53)。

在过去的20年里,它在美国经历了理论的巨
大发展。

此外,在国外,他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收集了质量和数量的数据,使之完善。

1983年出版的《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年鉴》是第一本关于跨文化传
播理论的著作。

在此基础上,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步成熟(胡壮麟,2006:173)。

他们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不仅仅是陈
述了一个理论的全景。

在学术期刊上,大多数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文章,尤其是从
心理学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文章,通常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为了尽可能有效和有意义地在这个多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发挥作用,人们必须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陈国明(Chen Guo-Ming)和威廉·斯塔斯塔(William Starosta)写道:“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生存,需要有能力透过不同种族、性
别和文化背景的人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


然而,跨文化交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在
交际过程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地理或社会发展
程度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困难的。

然而,是什么让跨文化交
流变得困难呢?阐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语言是人类进行逻辑交流和思考的工具。

所以不懂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一大
障碍。

假设有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不懂对方的任何语言。

即使他们可以通过手势或数字进行交流,由于语言障碍,他们也很难完全理解对方。

非言语交际是指没有语言的交际,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等。


多数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35%是言语行为,其他信息是通过非言语行为
传递的。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

非言语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替代、反驳、强调或协调言语信息。

文化取向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也可以称为文化偏见。

犹太人很小气,黑人是狂热的,法国人是浪漫的,德国是守法的,意大利是热心的,文化取向对信息处理、简化、普及或夸大问题有很大的影响。

当人们以文化取向的方式看待他人时,他们的目的是对人进行分类,做出不同的评价。

思维是以反映客观世界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础的。

习惯地遵循一个特定的过程或观点,一个人发展他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美两国的思维模式是在各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口头和书面语言、历史和传统、哲学和宗教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所以中国人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在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排斥被同化的方法所抑制。

因此,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和为贵”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也逐渐形成了谦逊的性格。

相反,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

从五月花运动到西进运动,美国人一直保持着冒险精神。

虽然世界各地的移民正在涌入美国,但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特色。

在美国,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构:议会、总统和法院(He Ziran 1988: 67)。

无论是民族特色还是权力分配,独立的历史传统都给美国人带来了对抗性思维的特点。

了解不同国家思维方式的异同,是为了更好地调整对其他文化的态度,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思维方式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是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产生的障碍是不会消失的。

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增多,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两国应该尊重对方的思维方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以周到、尊重的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