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铃铛 教案
《雨铃铛》的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雨铃铛的声音和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课文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雨铃铛的声音和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雨铃铛的形象和声音。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雨铃铛的认知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的大意,教师给予指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雨铃铛的声音和形象,分享讨论成果。
5. 欣赏与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3.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绘制一幅关于雨铃铛的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默写、填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雨铃铛》教学设计11篇
《雨铃铛》教学设计《雨铃铛》教学设计11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铃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雨铃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教材下册第10单元中的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诗歌采用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雨的声、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据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美、语言美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宗旨,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铃铛”等11个生字。
继续练习运用“口字旁”、“提手旁”等常用偏旁识字。
2、能按照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雨”等7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4、能够想象春景,根据课文句式试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课文中的“铃铛”等11个生字。
继续练习运用“口字旁”、“提手旁”等常用偏旁识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春景,根据课文句式试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贴图板书设计:一、谜语导入1. 今天老师给你带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猜猜是什么是什么?(雨)2. 板书“雨”谁能用这个字组词?生(大雨、小雨、毛毛雨、雨伞,雨衣、暴雨、雷雨。
)3. 老师也组了一个词是"雨铃铛"。
板书“铃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读课题(雨铃铛)二、新授(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质疑你看到“雨铃铛”这个题目,会有什么疑问?(什么是雨铃铛?雨铃铛什么样?为什么说雨铃铛……)2.自读课文,字音准确,读准课文3.指名读课文。
《雨铃铛》教学教案
《雨铃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雨铃铛》这首诗,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雨铃铛》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人情感的体会与环境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诗歌《雨铃铛》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诗人情感的体会与环境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创作以“雨”为主题的诗歌或绘画作品。
章节一:诗歌《雨铃铛》的阅读与理解1. 介绍诗歌背景,作者以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雨滴”、“铃铛”等,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作用。
章节二: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1. 讲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具体意象。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释。
3.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对诗歌表达效果的影响。
章节三:诗人情感的体会与环境意识的培养1.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讨论诗歌中表达的环境意识,如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章节四:创作练习1. 让学生以“雨”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或绘画作品。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
3.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给予肯定和鼓励。
章节五: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感和意象的重要性。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意,提高文学素养。
3. 强调环境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雨铃铛》教学设计
《雨铃铛》教学设计《雨铃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综合的识字方法,相识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育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实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育酷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续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育学生的创新、想象实力。
4、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和学科之间相互衬托发挥最大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感悟课文。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录音带、生字卡片教学建议:本课建议在下雨的时候讲,便于学生的亲身体验,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一、猜--雨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有本领,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学生猜出谜底是"雨"。
二、听--雨把学生带到室外闭眼睛听雨或放录音磁带,播放雨的不同声音(如滴滴嗒嗒、淅沥淅沥、噼里啪啦、哗哗哗、铃铛声、喝水声咕咚咕咚等)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出示课题,结合课题相识生字:铃、铛。
理解"铃铛"的意思。
三、赏--雨请同学们看看雨姑娘的样子?再看看这么可爱的春雨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观赏课件(草地上、小河里、操场上、小动物的身上、雨伞上、马路上……)他们会说什么呢?依据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谁)会说(怎么样)。
小草会说雨水帮我把脸洗干净。
雨伞会说雨点在我身上跳舞。
……四、淋--雨学生亲自体验淋雨,说说自己的感受。
(有的说凉凉的;有的说粘粘的;有的说湿湿的;还有的说是特别欢乐的……)。
五、品读--雨1、把同学们带进教室,听录音读课文,听读识字。
师:把书打开,用手滑读课文,假如情愿也可以小声跟着读。
2、自己读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
3、同桌互读课文,细致听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准读对了,就表扬他,读错了就帮助他。
4、在嬉戏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幼儿园《雨铃铛》教案
幼儿园《雨铃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儿歌《雨铃铛》的歌词。
2.认识铃铛、雨、乌云、彩虹等词语。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对节日的认知。
2.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能够在歌曲节奏和歌词中感受到雨一样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儿歌《雨铃铛》的歌词。
2.感受歌曲节奏和情感。
教学难点1.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老师播放《雨铃铛》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老师出示铃铛、雨、乌云、彩虹等词语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逐个朗读。
第二环节:讲授1.老师逐句读《雨铃铛》歌词,并与幼儿逐句跟读,大声朗读歌词。
2.让幼儿围成小组,交替表演《雨铃铛》歌曲的舞蹈动作,并脑海中体验雨的节奏感。
第三环节:拓展1.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下雨天的场景”,引导幼儿说出场景中有哪些元素,如云朵、雨点、伞等,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接着,老师与幼儿共同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下雨天场景”,比如我们可以画一个有雨和虹的场景、用手工制作小乌云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环节:总结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雨铃铛》歌曲,丰富讨论各自创造出的“下雨天场景”表现了哪些元素,如何充分表达出来。
2.最后,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将学到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是否能够做到认真听讲、跟读、合作表演等。
2.在拓展环节中,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感受、经验等,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音和情感的表达,使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歌曲并体会其情感。
《雨铃铛》小学教案
《雨铃铛》小学教案《雨铃铛》小学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铃铛》小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铃铛》小学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20xx年3月4日第三周星期二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
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
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
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
《雨铃铛》教案范文
《雨铃铛》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雨铃铛》,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角色特点以及故事的主题。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氛围,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雨铃铛》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主人公小猴子在雨中与朋友们相互关爱、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2.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故事的开头部分,了解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第二课时:学习故事的中间部分,感受角色之间的互动与关爱。
第三课时:学习故事的结尾部分,领悟故事主题及教育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角色特点及故事主题。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故事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感悟故事的主题及教育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氛围。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相关图片,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制作教学卡片,帮助学生巩固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雨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5.2 学习故事开头:讲述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小猴子。
5.3 学习故事中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小猴子与朋友们在雨中的欢乐时光,感受关爱与互助。
5.4 学习故事结尾部分: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主题,总结教育意义。
5.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主题及教育意义。
5.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
《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4篇)2022-12-15《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精选4篇)《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篇1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公开教学《雨铃铛》终于在上周四下午第一节顺利完成。
据听课老师的反馈还不错。
晚上静下心来把教案和反思整理了一番,希望对以后上课的老师有所帮助。
也希望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成长!雨铃铛【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品味语言魅力、积累语言、发挥想象力。
2、运用综合识字法进行识字。
【教学准备】雨滴状生字卡片、课件、燕子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春姑娘轻轻一抖衣袖,天空就下起了细雨。
淘气的小雨点像顽皮的小猴子从爬杆上滑下来。
你听田野、山坡、小院响起了他们欢乐的歌声。
(播放音乐《小雨沙沙》)2、师:同学们,你们这优美的歌声不仅吸引了林老师,还吸引了春姑娘,她也来凑热闹了。
还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
注意听,什么呀?(铃铛)3、铃铛的声音好听吗?谁来学一学?它是什么做的?(摸摸看)4、你猜猜,如果老师想写出它的名字,里面应该有什么偏旁?(与学生一起板书铃铛)小朋友要注意铃铛的铛单独读铛时是一声,连词时读轻声。
这两个字是今天要学的生字,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两个字?5、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铃铛,什么呢?(补充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1、春雨姐姐觉得小朋友这节课特精神,决定把这首有趣的儿歌送给大家,你们听(出示课件师配乐配图课文朗读)2、师:大家听得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雨姐姐的这首儿歌呢?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生:借助拼音识字。
生:圈出来问问别人。
生: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一猜。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3)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境。
(2)欣赏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3)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发展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雨铃铛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铃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展示雨铃铛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雨铃铛的美妙。
(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教师指导。
5. 欣赏诗歌(1)学生欣赏课文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雨铃铛的美妙。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雨铃铛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观察生活中与雨相关的景象,拍摄照片或绘画,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过程(续)6.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如:作者的情感、雨铃铛的象征意义等。
《雨铃铛》教案
《雨铃铛》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雨铃铛》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雨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识字11个,能正确读、认。
2.在想象感受春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C。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同学们你能猜出谜语是什么?"雨"。
对,这节课我们学习《雨铃铛》。
二. 学习新课。
1.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 互教互学生字。
3.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沙响洒房檐珠串铃铛招盖4. 找出生字的"邻居"互相读一读。
5. 找朋友游戏。
6. 开火车游戏(生字组词)。
7. 读课文注意"沙沙"要读轻一点,"丁零当啷"要读轻快一些。
8. 说一说春雨的声音怎样。
9. 想象春雨落在房檐上和雨珠从房檐商落下来的情景。
10. 你听过雨声吗,你觉得雨声像什么?先组内讨论后选代表说一说。
三。
背诵课文1. 自己试着背课文。
2. 指名背。
课堂总结:是根据课堂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雨铃铛沙响洒房檐珠沙沙响洒在房檐水珠串铃铛招盖串串铃铛招呼盖新房《雨铃铛》教案(二)教学目标:1、用综合的识字方法,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能用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积累描写春雨的词语,渗透比喻句句型训练和“春雨……,它在招呼……,……。
”的说话训练。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一起来听一听。
你听到了什么?生:……(强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雨的诗歌。
板书:《雨铃铛》“铃铛” 开火车读准字音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钅”表示与有关;你能再说说金字旁的字吗?(板书)师:小朋友们认识的字还真不少,太厉害了!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雨铃铛》教学教案
《雨铃铛》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雨铃铛》,了解和掌握关于雨的常识及雨铃铛的特点。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与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雨铃铛》是一首描绘雨天景象的儿童诗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雨的特点和雨铃铛的声音,培养对自然的感知。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雨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雨铃铛的了解可能较少。
学生可能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雨铃铛》。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与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对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音乐等资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雨铃铛的特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雨天的景象。
教师提问学生对雨铃铛的了解,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5.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5.3 欣赏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如雨滴、雨铃铛等。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可以采用绘画、写作等方式。
5.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雨铃铛》教案精选八篇
《雨铃铛》教案《雨铃铛》教案「篇一」《雨铃铛》教学设计研究问题:如何处理好阅读与识字的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雨”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4、引导学生体会诗意、扩展对春天事物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仿编诗歌。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CAI)听,这是什么声音?(1)听铃铛声,引导认识“铃”“铛”两个需要认识的生字,并板书。
(2)听雨声,引导认识“雨”字:识“雨”意,记“雨”形,师生同写“雨”字。
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0单元“雨”的第一篇主题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小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引导学生回忆识字方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3、学生再读课文,并试着运用识字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4、同桌互读互教互查生字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以倾听的方法检查或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6、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将学生认读仍有困难的生字放置于黑板一侧,告之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会和所有的生字娃娃成为朋友,给学生二次学习的机会)7、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标出本课有几句话。
8、分句抽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随文识字。
(一)(CAI)感受春雨(二)学习第一句。
1、齐读。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1)“洒”的意思,并指导朗读“沙沙响”。
(2)“房檐”的位置,学写“房”字。
2、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三)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2、你了解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1)理解“串串”的意思,指导朗读并训练学生运用“串”说话。
(2)学写“串”字3、指导朗读第二句。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生字词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描绘。
2. 诗歌韵律的把握和情感的融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文本、生字词、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诗歌《雨铃铛》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氛围。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 文本分析:(1)让学生默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3)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意象描绘:(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5.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融入。
(2)组织诗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雨铃铛》。
(2)写一篇关于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小短文。
8. 板书设计:诗歌《雨铃铛》意象:雨滴、铃铛情感:温馨、亲情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邀请学生找出其他描述雨的诗歌,如《春晓》、《江南逢李龟年》等,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雨为主题,创作自己的小诗歌或短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案【6篇】
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案【优秀6篇】春雨沙沙篇一设计思路:选材的思考: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随着一场场淅沥沥的春雨,春天也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孩子们在散步、运动的时候,总是会跑到我身边来,“老师,你看好多小花都开了呢!”他们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特别关注,在这个时候开展本次活动孩子的兴趣应该是相当浓厚的。
基于曾经开展过一次《厨房里的声音》的打击乐活动,孩子们对于乐器与乐曲的匹配演奏也有了初步经验,所以我将此进一步开展起来,尝试用轮奏的方式表现春天里春雨和种子对话的情境。
环节的思考:第一环节,仔细倾听音乐,找出春天两个好朋友春雨和种子不同的唱歌声音;第二环节,尝试辨别选择不同的声音特质的乐器来匹配歌曲内容,根据图谱提示节奏进行打击;第三环节,感受节奏谱,尝试用匹配乐句的乐器轮奏。
活动目标: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特质,尝试根据图谱提示用轮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重点:根据节奏谱将歌曲的内容与乐器匹配演奏。
难点:用轮奏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乐器、节奏谱活动过程:一、两个好朋友(环节意图:仔细倾听音乐,找出春天两个好朋友春雨和种子不同的唱歌声音。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里有什么?总结:春雨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种子大树发芽了,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2、倾听歌曲:提问:有一首我们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里面两个春天的朋友分别是谁?重点提问:那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到的两个好朋友吗,他们是谁?他们分别是怎么唱歌的?小结:春雨春雨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他们是春天里的一对要好的朋友。
二、乐器宝宝爱春天(环节意图:尝试辨别选择不同的声音特质的乐器来匹配歌曲内容,根据图谱提示节奏进行打击。
)1、过渡:我这里有些乐器宝宝可喜欢春天了,他们也要来唱歌了。
提问:这两个乐器,听一听,那个乐器像春雨在唱歌,那个乐器像种子在说话。
请你去拿一个乐器宝宝,来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尝试)2、提问:你觉得哪个乐器像春雨的声音,哪个乐器像种子在说话呢?小结:原来沙球沙沙沙的正好像春雨下下来的声音,响板的声音就好像种子在说话一样。
雨铃铛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雨铃铛教学设计(精选14篇)雨铃铛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语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吧。
(播放歌曲《小雨沙沙》)2、小结:《小雨沙沙》这首好听的歌曲展现了种子在春雨中发芽、成长的情景,你们也被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了。
是呀,春雨非常的美丽,(出示多媒体画面)它飘飘洒洒地洒向大地。
请看屏幕,春雨点红了桃花;春雨染绿了柳枝;春雨唤醒了青蛙;春雨召唤着农民播种插秧;春雨催促着禾苗快快地长高。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赞美春雨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雨铃铛》。
(板书课题:雨铃铛)二、看课题,质疑。
1、请小朋友把课题齐读两遍。
(读课题)问:读完了课题,你脑袋里有没有小问号,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2、孩子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那么有意思的问题。
你们见过铃铛吗?(师出示铃铛)这就是铃铛,它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师摇铃铛)。
春雨怎么会被称为雨铃铛?学完了儿歌,你们就会明白的。
三、听读识字(一)熟读课文1、整体认知课文:现在请孩子们仔细看画面、认真听录音、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音乐、画面及配乐朗读)2、整体认读课文:多美的画面、多好听的音乐,多么富有感情的朗读,孩子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8页,自由、认真地多读几遍儿歌,把儿歌读熟了,就用你的行动告诉老师。
3、整体检查认读情况:①谁能有感情地把儿歌读一读?(请一生读儿歌)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能再读一遍课文?请你来读一读(再请一生读课文),你想给他提点建议吗?②现在老师请最认真的三组小朋友来读课文,三组的孩子起立读课文,哪一组愿意和三组小朋友比赛读课文?(请三组和一组比赛读课文)。
《雨铃铛》教学设计
《雨铃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雨铃铛》这首诗歌,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感受雨的动人之处。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诗歌《雨铃铛》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雨铃铛》诗歌的课文。
2.音乐播放器。
3.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雨的场景。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雨铃铛》这首诗歌,并提问是否听说过这首诗歌。
2.展示适合的雨景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雨的兴趣。
步骤二:欣赏与讲解(15分钟)1.教师读课文《雨铃铛》,然后再播放音乐版的《雨铃铛》。
2.分享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聆听雨滴撞击的声音,感受雨后清新的气息。
步骤三:诗歌分析(25分钟)1.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与雨铃铛有关的描写。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解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探索诗歌中可能的意象、象征和隐喻。
步骤四:欣赏与创作(30分钟)1.教师再次播放音乐版的《雨铃铛》,让学生欣赏和体会。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雨相关的美好诗句或段落。
3.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各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读。
2.学生做诗歌朗诵演讲比赛,通过展示和分享,拓展诗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步骤六: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学活动,展示自己的诗歌才华,并与他人互相学习交流。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铃铛》。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活动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想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学生培养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评价和鼓励。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抄写和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使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对话练习。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以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对雨天的记忆和感受。
3.2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评价和鼓励。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抄写和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使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对话练习。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学生回家后完成生词和短语的抄写和记忆任务。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表现,评价学生的发音和流利程度。
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对话中的生词和短语运用情况。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扩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七、创作活动:7.1 写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以“雨铃铛”为主题的故事或日记。
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2 绘画: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绘制一幅关于“雨铃铛”的图画。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铃铛》语文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铃铛》语文教学教案三篇《雨铃铛》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单元的开篇之作,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它描写了春雨中的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雨铃铛》语文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雨铃铛》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能够想象春景,续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形象有趣的识字方法,认识13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想象春景,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法、游戏法教学策略:分角色朗读、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铃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写生字“雨”。
1.小朋友们,黄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2.那请小朋友们,闭上你的小眼睛。
{教师摇铃铛}3.睁开眼睛,听出来了吗,是什么礼物呀?(生齐答:铃铛)4.真行,一下子就猜到了。
好,我想请你们来摸一摸它,谁来?谁还想模?5.谁能说一说这个铃铛是什么做的呀?(预设:铁、金属)6.,因为铃铛大多是铜或铁等金属做的,所以啊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金字旁。
现在看老师在黑板板书{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铃铛”}7.请个小朋友把这个词读给我们听一听。
a(如果对):真好,铃字的后鼻韵读得很标准!(板书líng)铛在这儿读轻声(板书dang)。
你再给大家读读好吗?(生读:铃铛)太好了。
一起读读!(齐读) b(如果不对)老师加上拼音之后,你会读得更准确,再来试试。
(生读)太好了,后鼻韵和轻声都读得很到位。
谁再读读?(再指名读)一起来读读。
(全班齐读)8.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见一种更美丽的铃铛,它可不是金属做的,它是雨做的。
《雨铃铛》的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雨铃铛》的教学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诗歌《雨铃铛》。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体验和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雨天的景象。
(2)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雨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加以解释和示范。
4. 讨论和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写作练习:(1)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自己的雨天作品。
(2)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雨铃铛》的文本。
2. 与雨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雨铃铛》教案范文
《雨铃铛》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雨铃铛》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雨铃铛》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雨铃铛》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卡片、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雨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5.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6.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7. 总结全文: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8. 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本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从儿童的视角捕获到了下春雨时的生动有趣的情景,倾听了下雨时的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
从春雨洒落时的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征,把春雨汇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小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比作铃铛的丁零当啷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
1、认知特征分析:
(1)一年级小同学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同学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协助规范。
2、基础分析:
(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同学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同学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
1、猜铃铛。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
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同学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同学随意猜想。
(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
同学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
随同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
同学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
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同学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
教师板书“铃铛”同学认读。
教师板书“líng dāng”,同学同时书空。
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
同学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同学读课题,教师引导同学考虑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
1、同学自由读儿歌。
在充分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
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同学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
3、同学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同学主动将自身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
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
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同学齐读,随机请同学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
可重复进行。
)
游戏规则:同学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一个在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协助纠正。
2、指名读,整体感知儿歌。
课件展示:整篇课文。
(1)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
读后其他同学做小评委,听的要求: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听后评价。
(2)再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
听的要求有两个:①继续做小评委。
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
(3)同学各抒己见:看到的景物有小燕子房檐水珠(小铃铛)雨丝
同学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
三、品读感悟、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一)自由读书,画出儿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1、同学自由读儿歌,在表示声音的词语下面画条横线。
(教师边交待要求边板演画线。
)
2、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在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个词下面画横线。
(二)第一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初读。
同学齐读句子。
2、随文借图识字“房檐”,了解房檐的位置。
课件:展示春雨洒在房檐上的情景。
(1)同学到屏幕前指一指房檐的位置。
找到书上插图中的房檐,同桌互相指、看。
课件:在房檐旁边出示生字“房檐”
(2)同学齐读生字“房檐”
3、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指名同学读句子。
(2)教师适时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同学读出春天雨的特点。
(三)第二、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
课件: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1、初读。
(1)同学看准每个字,齐读。
教师评价。
(2)教师读。
故意把“串串”读成“一串”,同学评价,找出问题。
2、随文识记“串”,并了解“串串”是指很多串的意思。
课件:一串
串串
(1)指名同学说“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2)借助相应的情景图进一步体会“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3、指导感情朗读“串串”和“丁零当啷”的多元化理解。
(1)指名同学读。
(2)通过教师、同学的相互评价,引导同学读出自身的理解。
(3)同学同桌互相读。
(四)第五句“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初读。
指名同学读。
2、随文认识“招”,巩固“呼”,了解“招呼”的意思。
课件:招呼
(1)同学同桌互相打招呼;师生互相打招呼。
课件:“招”和“呼”的偏旁分别变红。
(2)教师小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
(3)同学齐读“招呼”
3、感情朗读。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师生一起扮演。
教师扮演“小燕子”,同学扮演“雨铃铛”,并用自身的语言招呼小燕子。
从中体会“雨铃铛”的热情。
(2)同学感情齐读句子。
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
课件:展示全文
(一)整体美读全文
1、在教师的提示下,同学边读边想象,加上动作扮演读。
2、指名配乐读。
3、同学集体配乐扮演读。
(二)背诵积累
课件:雨铃铛
沙沙响,_______,
_______洒在房檐上。
______________水珠,
_______串串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招呼_______,
_______盖_________。
1、同学借助生字提示自由背诵儿歌。
2、指名配乐背诵。
3、能够背诵的同学集体配乐背诵。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儿歌再创。
课件:配乐出现春雨里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1)同学在教师的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的语言,描述见到的情景。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指名同学自编儿歌。
2、分层次安排作业
背诵儿歌(或扮演背诵)仿照儿歌自编搜集有关春雨的诗歌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