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剧场话剧如何发展_秦锦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报/2010年/7月/5日/第008版

南方观察

深圳小剧场话剧如何发展

深圳市福田区文化馆文化专干秦锦屏

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小剧场话剧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因其表演空间小、演员与观众接近、先锋性较强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深圳需要小剧场话剧

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剧、导演、演员们在这座城市里共生存、同创作。由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戏剧人才通力合作创作出的小剧场话剧,必然是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长处,既能保留传统美学特色,又能深刻表达现代中国戏剧精神与品格,而且贯通中西文化的一种多元文化产品。这一新产品的问世,无论是从丰富我国戏剧艺苑,还是拓宽群众视野、提升群众审美情趣、发挥戏剧陶冶情操功能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文化馆率先推出首届“青年戏剧节”,引进了《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东游记》、《达人未爱狂想曲》等几部在京城票房不俗的小剧场经典剧目,引起深圳全城瞩目,很多话剧爱好者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戏。面积360平方米、可容纳220名观众的Ai 剧场场场爆满。事实证明,深圳需要小剧场话剧,而且深圳小剧场话剧创作目前已初现良好态势。

深圳小剧场话剧发展亟须“八面出击”

立足深圳,放眼全国,从中可以看到深圳小剧场话剧发展亟须注意的八方面。

——小剧场话剧要与时俱进、贴近观众。旨在与观众相接近的小剧场话剧,不能还是老一套板起面孔说教,应该有更多时尚元素、流行文化融和其中,营造出都市人精神的“乌托邦”。

——话剧要“活”,必须突破“圈子”,走向大众。深圳大学艺术系有黑匣子和石头坞剧场,这两个剧场主要是针对深圳大学艺术系的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而设。另外,深圳少年宫也有小剧场,但是演出少,不成规模。有效利用资源、盘活资源,让戏剧面向大众非常重要。

——戏剧人要转换思路,重视市场、瞄准经营。以广州的小剧场话剧《空城记》为例,演员的服装和美容造型全由企业赞助,剧组在海报、场刊等上面打上赞助企业的LOGO。这种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尝试值得推广。《空城记》因不俗的票房业绩,后来获得前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机会。相应地,一些赞助品牌也随剧组走出广州,扩大了知名度。

——要发展小剧场话剧使其成为培育戏剧人才的摇篮。编剧少、演员缺一直是深圳话剧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今,深圳各个文化馆每年有很多小型话剧(小品)排演,通过小话剧市场的培育、发展,深圳可以留住并吸引一部分艺术人才扎根,而不是眼睁睁看着本已捉襟见肘的人才资源不断流失。

——变“输血”为“造血”,小剧场话剧需要好作品、好人才。重视小话剧的原创力,鼓励、扶持、集聚戏剧人才,活跃戏剧市场,可以避免引进剧目因“水土不服”或“曲高和寡”以至于票房惨淡的命运。深圳小剧场话剧要发展,不能光靠外来优秀剧目“输血”,本土一定要有“造血”的功能。

——高雅的美学追求是小剧场话剧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有许多小剧场演出,为了迎合观众,依赖哗众取宠生存,在剧名上首先以庸俗的趣味来吸引观众眼球,炮制出一批“恶搞+段子”雷死人不偿命的垃圾艺术,趁着小剧场演出火爆之风占领剧场,污染演出生态。小剧场话剧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拒绝恶搞、拒绝庸俗、拒绝粗鄙,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

——小剧场话剧要关注新群体,培育新观众,尊重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文化权利。“80后”“90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观众群体。剧作家、戏剧人有责任为他们创作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让沉溺于网游、远离话剧的年轻人走进剧院、走近艺术。

——各级小剧场话剧的主导、主创人员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创作、排戏、演出是奔着艺术,而非奔着奖项。只有摈弃急功近利与跟风的想法,才能沉下心来创作出精品,找到艺术与商业的最佳平衡点。

小剧场话剧是文化产业新亮点

正如戏剧家董健所言:“中国戏剧家们已经或正在超越对西方小剧场戏剧的模仿阶段,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观众审美要求的小剧场这条路。”

应当说,小剧场话剧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政府资助的基础上,几年来小剧场话剧改变了当前群众文化项目偏老重少“两极分化”的发展势头,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它对整合群众文化资源,盘活文化艺术市场,鼓励文化艺术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社会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